18.文王狱中著《周易》

合集下载

《国学智慧》题库,答案

《国学智慧》题库,答案

国学智慧选择题 (60 分 )1、“先让国家强盛,再让人们吃饱,最后赐予精神需求”是哪一学派的思想?(3.00 分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我们之所以没有达到逍遥,其原由是什么?(3.00 分 )A.有所恨B.有所得C.有所待D.有所为3、因明学是以下哪一家的学说:() (3.00 分 )A.儒家B.道家C.佛家D.墨家4、接受并追随墨家思想的人主假如哪些人?(3.00 分 )A.侠客和工匠B.侠客和庶人C.工匠和商人D.商人和侠客5、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要具备哪三方面的修养?(3.00 分 )A.知识,能力,涵养B.知识,能力,机谋C.机谋,知识,涵养D.机谋,知识,人生观6、墨家“大同社会”的思想被哪个学派汲取了?(3.00 分 )A.儒家B.法家C.道家D.纵横家7、依据五行与人体的关系,金对应于人体的哪个部位:() (3.00 分 )A.肝B.心C.脾D.肺正确答案: B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周易》中宇宙万物的基本层面:() (3.00 分 )A.天B.情C.地D.人9、“亲民”与那两个字是通假字?(3.00 分 )A.爱民B.悦民C.新民D.乐民10 、《四书》中的第一篇是下边哪一部著作:() (3.00 分 )A.《孟子》B.《论语》C.《大学》D.《中庸》正确答案: C、11、在一卦的六爻中阴阳相连叫做:()(3.00分)A.和B.比C.赋D.兴正确答案: B 、12 、决定人们头发黑白,耳朵听觉利害的是哪一个器官?(3.00 分 )A.肾B.肝C.胃D.脾13 、阴阳两种物质最先来自于:()(3.00分)A.有和无B.四象C.八卦D.以上说法都不对正确答案: A 、14 、要想成为君子从立心上讲需要什么?(3.00 分 )A.务本B.求实C.务真D.务业15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是下边哪一位哲学家的看法:()(3.00分 )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1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出自?(3.00 分 )A.《论语》B.《诗经》C.《道德经》D.《中庸》17 、周文王是被软禁哪里演绎《周易》的?(3.00 分 )A.牧野B.长勺C.羑里D.咸阳18 、《明鬼篇》是谁的著作?(3.00 分 )A.老子B.鬼谷子C.孔子D.墨子19 、我国古代儒家是治国的,道家是养生的,那佛教是做什么的?(3.00 分 )A.养神B.养心C.养气D.养元20 、秦代的苛法其实是说的什么?(3.00 分 )A.刑法严重B.刑法不公C.刑法精密D.刑法无道判断题 (40 分 )1、“从民本到民主”是孔子重要的学说,向来影响到现在。

《报任安书(节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报任安书(节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报任安书(节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太史公①牛马走②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③辱④赐书,教以慎于接物⑤,推贤进士为务⑥。

意气⑦勤勤恳恳⑧,若望⑨仆不相师⑩,而用流俗(11)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12)。

阙然(13)久不报(14),幸(15)勿为过(16)。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17)之功,文史星历(18),近乎(19)卜祝(20)之间,固(21)主上所戏弄,倡优(22)畜(23)之,流俗之所轻也。

假令(24)仆伏法(25)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26)?而世俗又不能与死节(27)者比(28),特(29)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30)死耳。

何也?素所自树立(31)使然(32)也。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33)之(34)所趋(35)异也。

太上(36)不辱先,其次不辱身(37),其次不辱理色(38),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39)受辱,其次易服(40)受辱,其次关木索(41)、被箠楚(42)受辱,其次剔毛发(43)、婴金铁(44)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45)受辱,最下腐刑(46)极矣!传(47)曰,“刑不上大夫。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48)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49)也。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50),定计于鲜(51)也。

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52)箠,幽于圜墙(53)之中。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54)地,视徒隶(55)则心惕息(56)。

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及以(57)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58)耳,曷足贵(59)乎?且西伯(60),伯也,拘于羑里(61);李斯,相也,具于五刑(63);淮阴(64),王也,受械于陈(65);彭越(66)、张敖(67),南面(68)称孤,系狱(69)抵罪;绛侯(70)诛诸吕,权倾(72五)伯,囚于请室(73);魏其(74),大将也,衣赭衣(75),关三木(76);季布为朱家钳奴(77);灌夫(78)受辱于居室(79)。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原文|译文|赏析《太史公自序》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太史公自序》原文两汉:司马迁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

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

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

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文王演《周易》

文王演《周易》

文王演《周易》张涛◎人文时空,R e n W e n S h i K o n g夂1在《孟子•公孙丑》中,孟子有一个“五百年必 有王者兴”的历史论断,在《孟子•尽心下》中,孟子又解释了这个论断的含义:由上古圣王尧舜到商 汤之间相隔500年,由商汤到周文王兴起又是五 百余年,这之后500年便到了孔子的时代,所以每 过大约500年必有圣君的兴起。

孟子的这个说法揭示出商周易代是我国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节 点,而这种剧烈的时代变革,又与周文王推演《周易》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最早的“监狱文学”《周易•系辞下》曰:“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王之事邪?是故其 辞危。

”意思是《周易》出现在殷商末年,这时正当 周德最为昌盛,其中记载的多是文王与纣王之间的故事,所以其中的言辞多充满忧患意识。

那么 其辞之“危”从何而来呢?太史公司马迁给出了解释,他在《报任安书》(也称《报任少卿书》)中提到“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

也就是说,《周易》六十四卦及其卦爻辞是周文王在被拘禁的时候推演出来的,可谓中国最早的“监狱文学”作岛,后来 则成为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西伯”在史书中常常是指周文王姬昌。

他生 活在商王朝的统治之下,所在的“周”只是一个方 国,所以姬昌只有“伯”的称号,加上当时周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又是在商王朝西边,所以人们称姬昌 为“西伯”。

其实,周人在最初也并非是西边的原住民。

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的始祖原名为 “弃”,是尧舜时代的农师,因他广为传播稼穡之法,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生产进步和经济发展, 故而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获得了位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南)的封地和“后稷”的封号,并世代以姬为姓。

经历了数代首领的统治,到了古公亶父即文王的祖父这一代,周族才真正进入强盛时期。

古公亶父将国都迁至岐地(今陕西岐山)。

他带领民众,改变了戎狄风俗,开始营建房屋住所,奖励耕织,使周人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势力日渐强 盛。

古代名著《周易》的著作背景

古代名著《周易》的著作背景

《周易》周文王著,文王出生在今陕西岐山周原古称西岐,后来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河南安阳汤阴一个县城羑里城位于汤阴县北2公里处)。

周易就这样诞生了。

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

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

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

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周易》特定的名称。

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亦称“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

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

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

《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

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

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

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对于《周易》的成书,《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此说最为汉儒接受,《周易乾凿度》有云:“垂皇策者羲,益卦德者文,成名者孔也”。

“三圣”、“三古”之说简而言之,即:上古时代,通天之黄河现神兽“龙马”,背上布满神奇的图案,圣人伏羲将其临摹下来,并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而做“八卦”;中古时代,姬昌被纣囚禁于羑里,遂体察天道人伦阴阳消息之理,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下古时代,孔子喜“易”,感叹礼崩乐坏,故撰写《易传》十篇。

选修《论语》选读讲义:专题一 三 待贾而沽 Word版含答案

选修《论语》选读讲义:专题一 三 待贾而沽 Word版含答案

话题链接——把握良机积极用世1.教材赏悟子贡觉得老师孔子有道不仕,甚为奇怪。

于是,借美玉试问孔子。

孔子便以“待贾而沽”来回答。

孔子不仅由此表明了自己的处世原则,同时也为士阶层指明了一条抬高身价的求仕之道。

2.名句赏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系辞下》◆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桓宽◆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罗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张九龄◆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苏轼◆良机只有一次,一旦坐失,就再也得不到了。

——勃朗宁◆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他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雪莱◆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失掉恰当的时节、有利的时机就会全功尽弃。

——柏拉图◆从容不迫地谈理论是一件事,把思想付诸实行——尤其在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又是一件事。

——罗曼·罗兰◆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莎士比亚◆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托·富勒◆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

——西蒙3.典例赏析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原文: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

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译文: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他说:“看样子您好像有些不痛快。

以前我曾经听到您讲过:‘君子不该抱怨天,不该责怪人。

’”孟子说:“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

历史上每过五百年,必定有圣君兴起,其中还必定有声望很高的辅佐者。

从周武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

算年头,已经超过五百年了;按时势需要而论,也该是可以有作为之时。

只是老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如果要使天下太平,面临今天这样的形势,除开我以外,还会有谁?我为什么不痛快呢?”4.时文赏读孔子不是官迷曾经有一次,接受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记者采访,她突然说了一句话:“我们大家都知道,孔子就是一个官迷!”我愕然而愤怒。

李守力发现“文王拘而演《周易》”的物证

李守力发现“文王拘而演《周易》”的物证

李守力发现“文王拘而演《周易》”的物证李守力:发现“文王拘而演《周易》”的物证【提要】1980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安阳殷墟“易卦”卜甲,这块尘封了三千年的卜甲是“文王拘而演《周易》”的物证,其文物价值不亚于含山玉版,卜甲蕴藏了《周易》成书过程的特大奥秘,通过笔者的破译,发现卜甲“易卦”与《周易》古经卦爻辞、《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有密切的关系。

【正文】一、“文王演易”古文献证据:据《史记》记载,商代末期,国君纣荒淫残暴,上下怨恨。

而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姬昌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这引起了殷纣王的疑虑。

恰在此时,“九侯有好女,入之纣。

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

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

西伯闻之窃叹。

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史记·殷本纪》)。

文王姬昌在羑里被囚的七年的时间,完成《周易》六十四卦序和卦辞,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后来文王四子周公姬旦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六十四卦的爻辞)。

后人为纪念西伯姬昌,在过去文王演易的羑里城建了文王庙。

《史记·周本纪》:崇侯虎谮西伯于殷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

”帝纣乃囚西伯羑里。

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

纣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

曰:“谮西伯者,崇侯虎也。

”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炮格之刑。

纣许之。

……西伯盖即位五十年。

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愚按:从纣王的口气看,纣王是怜惜信任文王的,说囚文王是小人所谮,最后授予文王征伐大权作为补偿。

三公之臣只有文王得以保全,足见文王之德之智,只有如此圣人方有作《易》的资格。

司马迁《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每日诵读 I 司马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每日诵读 I 司马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每日诵读
【原文】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文】
周文王被拘禁推演出《周易》;孔子受困窘时删减了《春秋》;屈原被放逐后创作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后著了《国语》;孙膑的腿瘸后撰写了《兵法》;吕不韦被贬才有《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后写出《说难》《孤愤》;《诗经》三百篇,都是圣贤们有感而发。

【启示】
不经历痛不欲生的磨难,不会有脱胎换骨的重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王狱中著《周易》
经典原文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能熟读成诵。

2、通过学习这四句,了解《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著作并应该认真学习研读,知道《尚书》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尚书》原名《诗经》,“尚”是年代久远的意思,“书”是历史文献。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能熟读成诵。

2、难点:初步体会和理解《尚书》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主要包括“谋略、法令法规、建议、公告、誓词和命令”。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1个课时。

五、教学设计
1、故事导入:《封神榜》的故事。

2、讲授新知:
(1)动画片《哪吒传奇》,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以“武王伐纣”故事引出《周易》。

(2)通过《哪咤传奇》,联系到《封神榜》,进而引入新课。

(3)讲授本节含义。

《连山易》、《归藏易》、《周易》,统称“三易”并且内容记载很详细应该认真学习研读,《尚书》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尚书》原名《诗经》,“尚”是年代久远的意思,“书”是历史文献。

(4)出示“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并将四句读正确、流利、通顺。

3、经典诵读:
(1)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2)同桌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3)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4)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5)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

你们想听一听吗?(播放《三字经》。


4、课堂拓展:
《封神榜》中的小故事,“武王伐纣”故事。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叫纣,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他兴建华丽的琼楼瑶台,整日“以酒为池,以肉为林”,和爱妃妲己以及贵族们宴饮酒池,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纣王就加重赋税,使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

百姓起来反抗,他就用重刑镇压。

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动荡不安的社会像烧开了的水那样的沸腾。

这个时候,活动在渭河流域的姬姓周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首领周武王姬发正在积极策划灭商。

他继承父亲文王遗志,重用姜尚等人,使国力增强。

周文王在完成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

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开始了百姓安居乐业,统治稳定的周王朝。

商纣王之所以迅速败亡,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殷商统治集团政治腐朽,横行暴敛,严刑酷法,导致丧尽民心,众叛亲离。

5、课堂小结:
(1)这章《三字经》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在“武王伐纣”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2)了解《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著作,知道《尚书》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

6、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2)能够叙述“武王伐纣”的故事,从中明白道理并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六、板书设计
副板书区主板书区辅助板书区
自由发挥有连山有归藏PK机制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七、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