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 1.实物量单位 • 它是根据现象的自然属性和特点而采用实物单位计量。 • 实物量单位有自然单位,即根据被研究现象的自然状态 计量的一种单位,其特点是它和自然数相对应,表现为 整数。 • 实物量单位也有度量衡单位,即按照国家统一的度量衡 来计量的一种单位。 • 实物量单位还有标准实物量单位,即按一定的折合标准, 折算为标准规格或标准含量的标准实物单位,如将含热 量不同的煤折合为7000大卡/千克的标准煤;有复合单位, 即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结合使用来计量的单位,如 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为单位等。 • 用实物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称为实物指标。
3.比较相对指标
• 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的同类指标在不同空 间对比的比值,它反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不 同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 •
比较相对指标 =
甲地区(单位)某指标数值 乙地区(单位)同一指标数值
• 比较相对指标一般用倍数、系数表示。 • 计算比较相对指标的指标数值可以是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 • 进行比较有助于揭露矛盾、找出差距、挖掘潜力, 促进事物的进一步发展。 • 计算比较相对数应注意对比指标的可比性。此外, 比较基数的选择要根据资料的特点及研究目的而 定。
• 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分析
–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 中所占的比重。 – 恩格尔系数: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 据对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居民家 庭收支的分析研究,指出:随着家庭收入增 加,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 出比重越来越小,即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个 定律的系数,称为恩格尔系数。 – 恩格尔系数 = 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
四、总量指标的种类
• 1.按指标反映的内容不同划分为总体单位总量 和总体标志总量 • 总体单位总量即总体单位数之和,说明总体本身 规模大小的总量指标。 • 总体标志总量是用来反映总体中标志值总和的总 量指标。 • —个已经确定的统计总体,其总体单位总量是唯 一确定的,而总体标志总量却不止一个。 •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不是固定不变的, 可以随研究目的而发生变化。
大学统计学复习资料4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地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按其反映地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和.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某地区某年地财政总收入为亿元,从反映总体地时间上看,该指标是指标;从反映总体地内容上看,该指标是指标.时期总体标志总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相对指标数值地表现形式有和两种.复名数无名数. 检查长期计划地完成程度时,若计划任务规定地是长期末应达到地水平,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水平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简答题.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什么特点?时期指标具有可加性,而时点指标不具有可加性;时期指标数值地大小与现象经历地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指标数值地大小与现象经历地时期长短无直接关系;时期指标数值地取得一般是通过连续登记、累加得到地,而时点指标地数值是通过间断计数得到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什么是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地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种?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规模或水平地统计指标,表现形式为绝对数.按其反映地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两种.三.判断题. 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可以随研究对象变化而发生变化.()√. 用总体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得地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地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地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地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能计算总量指标地总体必须是有限体.()√. 某厂生产某种产品地单位成本,计划在去年地基础上降低4%,实际降低3%,则成本降低计划地完成程度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四.单项选择题.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在上月地基础上降低,实际降低,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①②③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为了反映全国农产品总量,应该采用().①实物计量单位②标准实物计量单位③货币计量单位④劳动计量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①时期指标②时点指标③实物量指标④相对指标.下列资料中,属于时点指标地是(() )() 年旅游入境人数() 年全国出生人数() 年全国人口数() 年全国大学生人数.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在上月地基础上降低,实际降低,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①②③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地有()①增加值计划完成百分数②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③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④流通费用率计划完成百分数. 某企业计划规定,年成本降低,实际降低了,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不同时间上指标数值能够相加地指标是()①时期指标②时点指标③平均数④相对数五.多项选择题.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产品产量.银行存款增加额.产品库存量.银行存款余额.固定资产净值. 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地是()A、工资总额B、商业网点密度C、商品库存量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E、进出口总额. 下列属于时点指标地有()A、某地区地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家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职工人数.下列指标中地结构相对指标是()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占职工总数地比重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地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地比重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入地比重. 某地区某年底统计结果显示:该地区共有工业企业1680个,从业人员60万,工业总产值1500万元,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000元/人;资料中出现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C、统计标志D、总体标志总量. 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地有()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 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地是()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全国人口数、商品库存量、人口出生数、出口总额这四个指标()A、都是总量指标B、都是质量指标C、都是数量指标D、有两个时期指标,两个时点点指标E、都是时期指标. 下列超额完成计划地有()①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②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③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百分数④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⑤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
统计学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统计学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是统计学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指标,用于描述和分析一定范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
总量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其中一现象、事物或集合内部的表现、发展或变化情况的指标。
通常情况下,总量指标是以绝对数、总数或总量的形式进行描述的。
常见的总量指标包括总人口数、总销售额、总产量等。
总量指标能够提供对整个对象的整体认识,从而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群体的规模、数量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趋势。
相对指标是相对于一些标准或基准值而言的指标,用于衡量一些现象、事物或集合相对于其他实体的表现或比较情况。
相对指标通常是用比率、百分比或指数的形式来描述的。
常见的相对指标包括增长率、占比、市场份额等。
相对指标能够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比较,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群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相对表现以及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差距。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在统计学中都有各自的应用场景和作用。
总量指标主要用于描述一个整体的数量情况,对全面了解对象的规模、容量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统计总人口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规模,为制定宏观政策提供基础数据。
而相对指标则主要用于比较不同对象的表现或比例。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行业的市场份额,可以了解不同行业的竞争程度以及市场格局的分布情况。
相对指标有助于我们发现不同对象之间的优劣势、差距以及变化趋势,提供参考依据以进行决策和分析。
相对指标相较于总量指标更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相对指标能够将数量化的数据转化为比率或指数,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比较。
相对指标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隐藏的模式和规律,并辅助进行预测和趋势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往往结合使用,相互印证、互为补充,从而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洞察力。
总的来说,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两种指标,用于描述和分析数量变化的情况。
总量指标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群体的规模和数量变化,而相对指标则能够对不同对象进行比较和分析。
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相辅相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数据。
《统计学》第4章总体指标与相对指标

• (四)动态相对指标 • 动态相对指标又称发展速度,它是同类现象 在不同时间上变动程度的相对指标。其计算 公式为:
报告期指标数值 100% • 动态相对指标(%)= 基期指标数值
• 动态相对指标就是发展速度。
22
• 例:某大学在校生人数1990年10000人, 2000年为15000人,则该校在校生人数 2000年是1990年的150%。 • 即:动态相对指标= 15000 100% 150%
380 100 % 76% 单位成本的计划完成相对数= 500
32
(3)当计划任务数是比上期提高或降低百分 之几的形式出现时 • 计划完成程度(%)=
1 实际提高(降低)百分数 100% 1 计划提高(降低)百分数
• 该指标是用于考核社会经济现象的降低率、 增长率的计划完成程度。
25
[例3]某城市人口1000000人,零售商店3000个。则: • 该城市商业网点密度=
3000个 3个 / 千人 1000000人
• 计算结果表明,该城市每千人拥有3个商业网点, 指标数值越大,商业越发达,人民生活越方便, 表示强度越高,这是正指标。
26
• 如果把分子和分母对换,则: 1000000人 • 该城市商业网点密度= 3000个 333人 / 个 • 计算结果表明,该城市每个商业网点为333 人服务,指标数值越大,需要服务的人数 越多,商业欠发达,即表示强度越低,这 是逆指标。
• 相对指标的概念 把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加 以对比而得到的统计指 标 •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为 相对比率,相对指标也 通称为相对数。
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
无名 数 系数 或倍 数 成 百分 翻番 数 数或 千分 数
有名 将相对指标中的分子和 数 分母指标数值计量单位 同时使用的一种表示方 法,主要用于部分强度 相对指标。
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本章学习要点(一)总量指标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前者是总体内所有单位的总数,后者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随研究目的不同而变化。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期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瞬间)状况上的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所采用计量单位的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实物指标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劳动量指标是以劳动单位即工日、工时等劳动时间计量的统计指标。
总量指标的作用有:它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起点;是编制计划,实行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二)相对指标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
它是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的比率,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
在统计分析中运用相对指标,可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现象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可以对比的基础。
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是有名数和无名数。
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对总体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总量作为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总体总量总量或部分各组计算结构相对指标能够反映总体内部结构和现象的类型特征。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均状况。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比较相对指标是由不同单位的同类现象数量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指标,用以说明某一同类现象在同一时间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以表明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
统计学教案——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教学重点、难点】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分量指标的概念、种类【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节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意义(一)总量指标的概念总量指标是指统计汇总后得到的具有计算单位的总和指标,反映被研究对象在一定时期或时点的规模、水平或性质相同总体规模的数量差异。
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又称绝对数指标。
(二)计量单位1.实物单位实物指标表明现象总体的使用价值总量。
它根据现象的自然属性和特点采用实物单位计量。
实物单位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标准实物量单位,复合单位。
2.价值单位价值指标表明现象总体的价值总量,它以货币单位计量。
3.劳动量单位以劳动过程中消耗的劳动时间为计量单位,如工时、工日、人工数等,为成本核算和计算劳动生产率提供依据。
(三)作用1.从总体上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
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情况,从其基本状况和基本实力入手。
2.计算其它统计指标的基础。
统计综合指标中的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计算都是以绝对数指标为基础计算的。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1.按指标反映的具体内容划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总体单位总量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中单位数的多少,说明总体本身规模大小的总量指标。
如:对某地区居民粮食消费情况进行研究,该地区的居民人口数便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总体标志总量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中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
如:上例中粮食消费总量便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地位随统计研究的目的而变化。
如:研究该地区粮食消费价格,粮食消费总量变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了。
2.按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划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变化过程总量的指标,如:商品销售额、总产值、基本建设投资额等。
时点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状况的数量的指标,如:人口数、房屋的居住面积,企业数等。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区别):a.性质相同的时期指标的数值可以相加,时点指标相加则无意义。
统计学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分析

4 - 13
2、时点指标
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瞬间)上所 处状况的总量指标。如某一时点上的人口数、商品库存 数、牲畜存栏数、土地面积数等。 时点指标的特点 第一,不能累计相加。时点指标是表明现象在某一 时点上的状况,只能按时点所表示的瞬间计数, 若累计相加,所得到的结果包含着大量重复计算, 不仅脱离实际而且也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时点指标的大小与时点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 系。如资产负债表中年末资产总额并不一定大于 月末资产总额。
资金 占用
资金利 润率
500 3000 16.7% 万元 万元 不可比 不可比 可比 5000 万元 40000 12.5% 万元
乙企业
4 - 28
比较两厂经济效益
3、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无名数 分母 为1 有名数
4 - 29
用倍数、系数、成数、﹪、‰等表示
分母为 1.00
分母 为10
分母 为100
4 - 14
第三,时点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
14
2014-4-23
时 点 指 标
2009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399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亿美元。
4 - 15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⑴时期指标连续计数,时点指标间断计数 ⑵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 ⑶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 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无直接关系。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分析
4-1
第一节
总量指标分析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分类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4-2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1、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是用来反映社会 经济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 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 总产值、总人数 、国民生产总值等
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累计至本期止实际完成 数 计划执行进度 100% 全期计划任务数
可以分段检查计划 进行的松紧情况。
某汽车企业计划本年度生产汽车100000 台,实际生产情况如下:1月份生产7000台; 2月份生产6000台;三月份生产7500台,问 截止到3月份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
计划执行进度=
20.5%﹤25%
第 一 年 68 第 二 年 83 第 三 年 95 第 四 年 105 第 五 年 第一季 度 29 第二季 度 30 第三季 度 28 第四季 度 30
时间
基建投资额 (亿元))
提前半年完成计划
68 83 95 105 29 30 28 30 468 114 .5% 410 710
练习: 若上月企业单车成本为800元,本月计划在上个月的基础上每台车成 本降低5%,由于市场钢材价格上涨,本月实际单车成本与上月相比 仅降低了3%,问本月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分析: 什么是百分点? 如何利用百分点分析计划执行情况?
5、计划执行进度相对数的计算方法
计划期中某一段时间的实际累计数与全期计划数对比,用以表 明计划执行的进度。
2、时点指标: 反映总体现象在某 一时刻所达到的总量。 如年末人口数,商品库 存量…
三. 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一)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计量单位 1.自然单位:是按照研究现象的自然状况来度量其数量的一种计 量单位。如“人”、“辆”等。
2. 度量衡单位: 是按照统一的度量衡制度来度量客观事物数量的 一种计量单位。如“公斤”、“千米”等;
È Ö ± Ø (%) 75 25 100
(三)比例相对数
1、概念:同一总体某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的 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 某地区或单位某一指标数值 相对数 另一地区或单位同类指标数值
例:某年某地区甲、乙两个公司商品销售额 分别为5.4亿元和3.6亿元。则
甲公司商品销售额 是乙公司的倍数
5.4 3.6
1.5
说 ⒈为无名数,一般用倍数、系数表示; 明 ⒉用来说明现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
动态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 相对数
实 计际 划完 任成 务数 数100﹪
⑵ 考察计划执行进度情况:
计划完成 进度
累计至本期止实际完成数 全期计划任务数
100﹪
例:某企业2004年计划产量为10万件,而实际至第三季 度末已生产了8万件,全年实际共生产11万件。则
二、总量指标的基本分类
按反映的总体内容 不同分为:
按反映的时间状况 不同分为:
按计量单位不同分 为:
总体单位总量 总体标志总量
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
实物指标 劳动指标 价值指标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 总体单位总量:也叫总体单位数是总体内所 有单位的总数
✓ 总体标志总量: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变 量值)的总和
如:产值、产量、劳动生产率 评价:<100% 未完成
=100% 完成 >100% 超额完成
计划指标按最高限额规定下达
如:成本,原材料消耗、商品流通费用 评价:<100% 超额完成
=100% 完成 >100% 未完成
(一)计划任务数表现为绝对数时
⒈短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
⑴ 计划数与实际数同期时,直接应用公式:
总 总体 体全 部部 分数 数值 值100﹪
[例]: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全国大陆总人口为 126583万人,男性为65355万人,女性为61228万人。
男性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例
65355 126583
100﹪
51.63﹪
女性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例
61228 126583
100﹪
48.37﹪
说 ⒈为无名数; 明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相对指标的类型和计算方法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1、相对指标的概念 ——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它是两个或两个以 上有联系的现象指标数值的比值,用以反映现象的 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
2、相对指标的作用 ——使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共同的比较基础; ——反映现象内部结构和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程度。
例:某年某地区年平均人口数为100万人,在该 年度内出生的人口数为8600人。则该地区
人口 出生率
8600 1106
10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6‰
有名数的 强度相对数
为用双重计量单位表示的复名数, 反映的是一种依存性的比例关系或 协调关系,可用来 反映经济效益、 经济实力、现象的密集程度等。
例:某地区某年末现有总人口为100万人,医院 床位总数为24700张。则该地区
每千人口拥有 的医院床位数
24700张 1000千人
24.7张
千人
(正指标)
每张医院床位 负担的人口数
1106 24700
40.5人
张
(逆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 相对数
实 计际 划完 任成 务数 数100﹪
计划完成程度的评价
计划指标按最低限度规定下达
最低限额:计划执行中起码要达到的水平或限额
动态相对数 是同类指标数值在不同时间上的对比
发展 水平
报基告期期指指标标数数值值100﹪
说 ⒈为无名数; 明 ⒉用来反映现象的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动程度。
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
某一总量指标数值
相对数 另一有联系但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
无名数的 强度相对数
一般用﹪、‰表示。其特点是分子来源 于分母,但分母并不是分子的总体,二 者所反映现象数量的时间状况不同。
⒉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数之和为1;
⒊用来分析现象总体的内部构成状况。
比例相对指标
比例 相对数
总 总体 体中 中另 某一 一部 部分 分数 数值 值100﹪
续前例,男女人口比为106.74:100 男女人口比例 65355 100﹪ 106.74% 61228
说 ⒈为无名数,可用百分数或一比几或几比几表示; 明 ⒉用来反映组与组之间的联系程度或比例关系。
甲企业 乙企业
利润 资金 资金利 总额 占用 润率
500 3000 16.7% 万元 万元 不可比 不可比 可比
5000 40000 12.5% 万元 万元
比较两厂经济效益
3、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有名数 用双重计量单位表示的复名数 无名数 用倍数、系数、成数、﹪、‰等表示
分母 分母为 分母 分母 分母为
• 例如:研究某地区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该地国有 企业数是总体单位总量;该地国有企业的工人工资 总额,职工人数,利润额等是总体标志总量。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 时期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 间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如:产品产 量,销售额,国内生产总值。
✓ 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 刻上状况的总量指标,如:人口数,库存 额。
本章重点
总量指标的概念 相对指标的概念
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分类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1、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总体各单位 某一标志值的总和,用以反映现象发展的总规模、 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2、总量指标的作用 ——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用以反映一个国 家、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基本状况; ——是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指 标; ——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为1
1.00 为10 为100 1000
二、相对指标的分类和计算
相对指标的种类
结构相对数 比例相对数 比较相对数
动态相对数
强度相对数
计划完成程度 相对数
结构相对数
✓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对总体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总量 作为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 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结构 相对数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
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
具有可加性
数值大小与时期 长短有直接关系
由登记法获得
不具有可加性
数值大小与时期长 短没有直接关系
由调查获得
三、计算方法
㈠ 相加计算
直接相加
对于同类的计算对象按实际计量单 位直接加起来
对于同类的计算对象按标准计量单
折算相加 位相加
㈡平衡计算与推算
如: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抽样、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