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教案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时间的流逝,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学会观察钟表,并能够说出钟表所指示的时间。

2.练习数数、数码的正确发音和书写,巩固数的加减法计算。

3.通过对寓言故事《蚂蚁与鸽子》的学习,激发学生珍爱时间、勤奋学习的意识和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观察钟表,并能够说出钟表所指示的时间。

2.通过对寓言故事《蚂蚁与鸽子》的学习,激发学生珍爱时间、勤奋学习的意识和动力。

三、教学内容1.认识时间(1)日积月累课文朗读(2)钟表的基本构造(3)观察钟表,认识钟表所表示时间(4)玩转钟表2.数学(1)数数实践:“秒”、“分钟”、“小时”、“天”、“星期”、“月份”、“季节”等的把握(2)数码读写、添减练习3.阅读(1)儿童寓言故事《蚂蚁与鸽子》(2)阅读理解、情感体验,督促学生珍爱时间、勤奋学习。

四、教学方法1.讲解式教学:通过介绍通用的钟表时间、日历时间、节气时间、季节时间等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时间的概念。

2.实践式教学:通过观察、感受和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钟表读取相关知识,进而锻炼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通过情境教学、情感教育等方式,唤起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意识和感触。

五、教学过程1.认识时间(1)日积月累课文朗读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读一遍课文,引导他们找出钟表、日历、时间差、用语等等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同时,进行点拨和适时解答疑问。

(2)钟表的基本构造首先,教师可以设定问题,让学生读一读时间,看一看钟表,自己分析一下钟表的构造要素有哪些。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对交流的内容进行总结。

最后,讲述钟表的基本构造。

(3)观察钟表,认识钟表所表示时间让学生分配策略,并用线索来推断出时针和分针现在所指示的时间,然后在白板上展示,让学生给出正确时间。

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并予以肯定。

(4)玩转钟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钟表并尝试读取相应时间。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整体设计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整体设计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听写课后词语。
②语言运用: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③思维能力:紧扣重点词句,感悟人物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④审美创造: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关注不同人物的美好品格和伟大精神,受到高尚的情感熏陶。
②语言运用:背诵课文。
③思维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思政元素:学生自尊自重,自信自强,善解人意、诚实天真
3.学习重点难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3.教学准备:PPT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 文意对应,背诵课文
1.回顾旧知:认读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4.一个“弃”字就让我们看到了如此混乱的画面,文言文虽然语言简洁,但是表达的意思很丰富。
5.大家慌乱一片的时候, 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你来读,并用动作演示。
6.同样是小孩子,可是做法却截然不同。
活动意图:
学习借助注释和插图、给生字组词、想象画面等方法,初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上的不同,突破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动作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3.指导朗读易读错的字音:宁(nínɡ)、胸脯(xiōnɡ pú)、渣(zhā)。
4.读句子,理解重点词语。
学生活动: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导朗读。多种形式朗读词语。
3.开火车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活动意图:
设计填空练习,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供支架。
环节三:自读自悟,体会喜爱
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进行编排,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不同人物的美好品格和伟大精神,受到高尚的情感熏陶。同时,初步了解记叙一件事情的基本方法,学会叙写一件简单的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教学时要注意,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帮助他们提高默读效率;二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理解课文;三是不要拔高文言文学习的要求,重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巩固第八单元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4. 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复习第八单元的生字词,巩固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

3.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4. 分析课文的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练习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习第八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课文结构,练习写作。

2.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主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光盘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八单元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复习:通过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书写,巩固字词知识。

3. 课文内容理解: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

4. 修辞手法学习: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 课文结构分析: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八单元复习课》2. 板书内容:生字词、课文内容、修辞手法、课文结构、写作练习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单元内容,为新课做好准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第八单元的内容,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第八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爱”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司马光》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中变得自信的故事。

《灰雀》讲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动人故事。

本次口语交际意在让学生学会请教。

习作的主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引导学生将自己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经历写下来。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4.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5.在生活中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时懂得向别人请教。

6.积累名言警句。

三、单元重难点:重点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难点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四、单元课时安排:《司马光》1课时《掌声》2课时《灰雀》2课时《手术台就是阵地》1课时24司马光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3.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4.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难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导入: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学生自由讨论。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 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 教案

第八单元(教案)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三篇精读课文,及《一个粗瓷大碗》一篇略读课文,展现了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

课文中的人物,既有成年人也有儿童,既有古代史学家也有近现代革命家,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他们分别是:冷静机智的司马光,关爱、呵护儿童的列宁和天真诚实的男孩,对工作极其负责、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白求恩,不畏艰苦、以身作则、关心战士、舍己为人的赵一曼。

其中,《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

二、语文要素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在默读时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

《灰雀》要求默读时揣摩人物的心理;《手术台就是阵地》要求默读时思考课题的含义。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默读的基本方法。

2.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本单元的习作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

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安排写一件事,要求把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要素分解1.将“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这一语文要素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身经历。

然后小组内或全班边交流边总结,最后通过“交流平台”进行方法的梳理与总结。

2.在动手写“那次玩得真高兴”之前,先安排学生回忆自己的实际生活,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自己玩得真高兴的一件事。

交流的时候,大家边听边互相评议,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写下来。

让学生在体会到习作的快乐的同时,坚定信心——习作并不难。

第八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1.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

(2分)(1)大(dàdài)夫说:“你的身体没什么大(dàdài)问题,休息几天就好了。

”(2)子弹(dàn tán)射到那种材料上又弹(dàn tán)了回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说课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说课教学PPT课件

初步感知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待了事情的发生——战 斗打响。 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抢救伤员。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交待了事情的结果——战 斗结束。
重难点解析
环境描写 一
环境描写 二
环境描写 三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 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 周围爆炸。
迅速快捷。 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练一练
词语运用
虽然余震还在持续,但是( 仍然 )有志愿 者(陆续 )进入灾区,他们身手(敏捷 ),活 跃在需要他们的地方,( 争分夺秒 )地抢救人 民的生命财产!
练一练
词语积累
珍惜时间的成语
争分夺秒
夜以继日 分秒必争
见缝插针
只争朝夕
多音字
拓展延伸
白求恩组织群众血库
1938年6月,白求恩在五台县松岩口军区后方医院讲授输血技术。 “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在野战医疗条件下输血,是人 们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白求恩首先详细讲述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制 作、血型鉴定、配血试验、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接着推来一 名胸部外伤患者,卫生部部长叶青山第一个献了血。验过血型,白求恩 让叶青山和病人头脚相反躺在床上。他拿出简易输血器。将带着针头的 皮管连接在他们靠紧的左右两臂静脉上,皮管中间一个三通阀门,阀门 上联着注射器。白求恩把阀门通向叶部长,抽拉针栓,殷红的鲜血便流 入注射器,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入患者体内。战地输血在中国军队野 战外科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白求恩因此被群众称赞为“群众血库”。
汇报人:
新课导入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司马光》这篇文言文。

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这个小故事的。

研究文言文的诀窍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现在我先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听。

请同学试读一次课文,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

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

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研究时提出与同学研讨。

各小组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

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

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XXX小朋友了。

请同学们说说在课文里XXX做了什么事?讨论XXX持XXX时,心里怎么想?继续探寻XXX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XXX在想什么。

最终得出结论: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

引读“水迸,儿得活”。

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XXX为了救一个掉进瓮里的小孩而砸瓮的故事。

整篇文章分为四个自然段,第一段介绍了XXX的背景和与小孩玩耍的情景;第二段讲述了小孩掉进瓮里的情况;第三段描述了XXX砸瓮救人的过程;第四段总结了整个故事,表达了对XXX的敬佩之情。

三、精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注意语音语调,表达情感。

3.师生共同解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XXX会砸瓮救人?2)XXX为什么要用石头砸瓮?3)你认为XXX是一个怎样的小孩?为什么?4)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5)文章最后说“掌声是最好的鼓励”,你同意吗?为什么?4.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段话,描述你们对XXX的看法。

5.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6.师生共同评价,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分享。

第二课时四、拓展阅读。

1.介绍XXX。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附反思及课后作业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附反思及课后作业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附反思及课后作业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24 司马光【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资料,介绍文言文1.(课件出示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后,自由朗读,简单交流句子的意思。

3.相互交流说说以上句子和现代语言的不一样,教师小结: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

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4.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板书:司马光)。

学生齐读课题。

5.谁能说说自己对司马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评议。

)6.(课件出示3)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课件出示4)sī tínɡ dēnɡ diē zhònɡ qì chí jiē 司庭登跌众弃持皆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爱”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司马光》《掌声》《灰雀》和《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感受人物的仁爱之情,学会理解课文的意思。

2.本单元重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安排了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的练习。

《掌声》中的“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英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灰雀》安排了练习“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手术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