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认知

合集下载

校园植物认知

校园植物认知

校园植物认知 薇,别名入惊儿树、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

为千屈菜科紫薇属双子叶植物。

产于亚洲南部及澳洲北部。

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

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 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极长,由6月可开至9 月,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 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

紫薇也是湖北襄阳和山西晋城市市花。

棘又名救兵粮、救命粮、火把果、赤阳子,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m ,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

火棘树形优美,夏有繁花,秋有红果,果实存留枝头甚久,在庭院中做绿篱以及园林造景材料,在路边可以用作绿篱,美化、绿化环境。

叶李,蔷薇科落叶乔木,叶常年紫红色,著名观叶树种,孤植群植皆宜,能衬托背景。

紫叶李枝干为紫灰色,嫩芽淡红褐色,叶子光滑无毛,花蕊短于花瓣,花瓣为单瓣。

小小的花,粉中透白,在紫色的叶子衬托下,煞是好看。

尤其是紫色发亮的叶子,在绿叶丛中,像一株株永不败的花朵,在青山绿水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子树又名“文旦”“栾”“抛”。

芸香科。

常绿乔木。

叶大而厚;叶翼大,呈心脏形。

花大,常簇生成总状花序。

果实大,圆形、扁圆形或阔倒卵形;成熟时呈淡黄色或橙色。

果皮厚,有大油腺,不易剥离。

果肉白色或红色。

果味甜酸适口,秋末成熟,耐贮藏。

种子单胚。

用嫁接、压条等繁殖。

中国广西、福建、浙江、广东、四川、重庆和湖南等地均有栽培。

有“文紫火 红柚旦柚”“沙田柚”等品种。

果实供生食或加工,果皮可制蜜饯。

花、叶、果皮均可提取芳香油。

柚子是芸香科植物柚的成熟果实,产于我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

柚子清香、酸甜、凉润,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很高,是人们喜食的名贵水果之一,也是医学界公认的最具食疗效益的水果。

柚子茶和柚子皮也都具实用价值。

杏为落叶乔木,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为橙黄色的 核果状。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关于植物认知

关于植物认知

关于植物认知植物认知:揭开植物的智慧世界植物是地球上最为神奇的生命之一,它们作为自然物种的基础,拥有着广泛的生物学研究价值。

如今,人们对于植物关于生长、繁殖和适应环境等方面的认知越来越深入,而更为有趣的是,植物自身对于周围环境也会发出回应,并做出相应的行为,这种现象展示了植物所具备的认知能力。

一、植物感知外界环境植物有多种生命形式,有的植物只需要阳光和水分,有的植物就算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存活。

然而,植物仍然是有感知器官的。

首先,植物的根部可以感知土壤的细微变化,例如土壤中氮、镁等元素的含量。

其次,植物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会调整自己的光合作用速率;在温度降低、水分减少的情况下,植物可以关闭自己的气孔,减少水分流失。

这些现象表明植物可以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环境的需求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是很明显的认知行为。

二、植物的记忆能力人们通常认为植物并不具备记忆的能力,但最新的研究表明,植物确实可以长期保存信息,而这种信息又可以转移到植物的下一代身上。

例如,科学家在研究茶树时发现,茶树可以记住一些对其有害的细菌,接下来茶树就会释放出一种气味来抵御这些细菌袭击。

这种行为表明,植物可以像动物一样,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并在未来的相似环境下做出预期的反应。

这意味着植物拥有记忆能力,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认知行为。

三、植物之间的交流植物之间是可以通过特定的信号语言来进行交流的。

例如,某些植物会通过根系释放出信息素,来提示其他同种植物有病害或虫害的存在,然后其他植物就会采取适当的行动来应对这些问题。

此外,植物还可以通过释放芳香物质来吸引传粉媒介,或者释放抗氧化物质来保护周围的植物。

这种交流方式很类似于动物之间的社交方式,也表明了植物在认知方面的高超能力。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植物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入。

植物认知研究可以揭开植物的智慧世界,同时也能为人们在农业、生态学等领域提供更多的启示和贡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现更多有关植物行为和认知能力的奥秘。

小朋友园植物认知教案

小朋友园植物认知教案

小朋友园植物认知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小朋友认识不同类型的植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小朋友对植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小朋友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样本:树木、花朵、草地、蔬菜等。

2. 教具:彩笔、彩纸、剪刀。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与小朋友一起坐在一起,问他们是否知道植物是什么。

2. 鼓励小朋友分享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和经验。

认知植物的不同类型(15分钟)1. 展示或通过图片让小朋友观察不同类型的植物,如树木、花朵、草地、蔬菜等。

2. 引导小朋友观察植物的形状、颜色、大小和纹理等特点,并与他们分享植物的不同用途。

通过游戏加深认知(20分钟)1. 分发彩纸和剪刀给小朋友,并提供一些简单的植物形状模板。

2. 让小朋友根据模板剪出植物的形状,鼓励他们用彩笔给植物添加颜色。

3. 引导小朋友讨论其中的植物类型,并描述他们对这些植物的了解。

植物观察活动(20分钟)1. 带领小朋友到园区或学校附近的自然环境中,观察周围的植物。

2. 引导小朋友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树叶、花朵和果实等。

3. 让小朋友尝试摸摸树皮,感觉蔬菜的纹理,聆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4. 鼓励小朋友与伙伴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认识植物的重要性(10分钟)1. 和小朋友一起讨论植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引导小朋友发言,分享植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如提供氧气、食物、美丽的风景等。

3. 提醒小朋友植物是需要被呵护和保护的,我们要爱护大自然。

总结(5分钟)1. 过程回顾:与小朋友回顾并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2. 提问小朋友的收获:鼓励小朋友分享今天学到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3. 鼓励小朋友自己观察和了解更多的植物,将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感受与大家分享。

教学延伸:1. 带领小朋友到植物园或农场进行实地观察活动。

2. 通过播放有关植物的科普视频加深小朋友对植物知识的理解。

3. 组织植物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植物标本、种植小花园等。

植物认知教案

植物认知教案

植物认知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植物及其生态系统,并培养他们对植物的基本认知和兴趣。

通过学习植物的特征、结构和功能,学生将能够理解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并加深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2. 学习植物的结构和功能;3. 探索植物对环境的影响和重要性;4.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5.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应提前了解植物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资料、图片和视频资源;2. 学生准备:学生应准备笔记本、书写工具和测量工具。

三、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呈现一些常见植物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引发他们对植物的思考。

2. 提出问题:“你们能想到植物和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事物有哪些联系吗?”探究:1. 学生观察植物的不同部分,并分析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教师应辅导学生使用手册或其他资料识别植物的结构。

2.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的光照、水分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调查植物的不同种类和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

学生可以使用图表或图片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

反思:1.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并就所学的植物知识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2. 教师向学生介绍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与学生讨论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依赖关系。

拓展:1. 组织参观植物园或野外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植物的进化历史、植物保护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和研究成果,评价他们对植物认知的程度。

2.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五、延伸学习1. 学生可以进行植物模型制作和科普宣传活动,向其他同学和社区分享他们的植物知识。

2. 探索植物的用途和价值,如药用植物、食用植物和工业植物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

植物认知分析讨论

植物认知分析讨论

植物认知分析讨论1.樟树:南方最常见的行道树(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以台湾为最多),为什么只能是南方呢?因为它耐寒性不强;那为什么行道树选它呢?因为它移栽很容易活。

传说中国一开始搞绿化的时候,是把山上的树直接挖到路旁来,结果别的树都死了,只有樟树和广玉兰长得蛮好,所以干脆都用他们了。

现在在一些比较老的社区厂区基本上都是樟树广玉兰,近些年岳阳绿化搞得好所以主干道上那些行道树树种还是很多样的。

樟树是常绿树种,它比较独特的是春季落叶,所以春天开学的时候那个落叶很难得扫,春季即将脱落的叶子是红红的,原因问你们生物老师……新叶带一点红色,入夏的季节开花,花小而芳香。

在逸夫楼那边是可以明显闻到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受过,很早的到学校,然后这边这条主干道上洒了一地的密集的碎花,踩上去软软的(高中的文青属性)。

香樟的寿命很长,可以长成参天古木。

炎炎夏日,热的一死,在那种很高大的树底下乘凉,还是很舒服的PPT:因为樟树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作为树名,称为“樟树”,而因又有香味,才称为“香樟树”。

2.广玉兰/荷花玉兰:这两个名字说的是同一种树昂。

一个名字形容它花很大,另外一个名字说的是它的花形似荷花(都很大),原产美洲,长江以南地区广泛引种。

广玉兰也是常绿乔木,夏天开这种大白花,非常好认。

那不开花的时候怎么认呢?看叶子啊。

(传叶子标本)时常有人把广玉兰和白玉兰弄混,然而它们除了是一个科的然后名字只差一个字之外差别还是很大的。

等下我们就讲白玉兰。

先看看广玉兰的叶子,非常的有特色。

首先它很大而且非常厚,我们叫它厚革质,还会反光,以及叶子上尤其是背面有很多棕色的毛。

而且注意到叶子的内卷,倒过来是可以装水的23333.白玉兰:据说一中的三棵白玉兰是岳阳市最早引种的白玉兰。

然后我们还有白玉兰文学社,充分说明了白玉兰的地位。

有没有同学知道它们种在一中的哪个地方?白玉兰是落叶乔木。

也就是说冬天是一根光棍。

关于植物的认知课教案

关于植物的认知课教案

关于植物的认知课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植物世界——植物的认知课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

2. 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和常见植物的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

2. 植物的分类方法和常见植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帮助学生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2. 植物标本、图片或视频。

3. 学生课前准备的植物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植物的话题,通过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植物的认知,了解学生对植物的基本了解程度。

二、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板书,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等,并解释它们的功能。

2. 通过示意图或实物,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三、植物的分类方法和常见植物的特点(20分钟)1. 介绍植物的分类方法,如按照种子结构、生长习性等分类,并给出示例。

2. 分组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植物标本或图片,引导他们发现植物的共同特点和区别。

3. 学生分享自己准备的植物相关资料,展示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四、植物保护意识的培养(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并讲解植物保护的必要性。

2. 组织学生参与保护植物的活动,如植树、种植小花园等。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复习植物的基本特征、生长过程和分类方法。

2. 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对植物的认知程度。

3. 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植物的兴趣,并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网站推荐。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植物观察实践活动,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2. 组织植物知识竞赛或展览,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1. 植物标本、图片或视频。

2. PowerPoint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自然观察学前教育中的植物认知教案

自然观察学前教育中的植物认知教案

自然观察学前教育中的植物认知教案自然观察是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植物,培养孩子对植物的认知和兴趣,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念。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针对学前儿童的植物认知教案,帮助孩子们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学习并加深对植物的理解。

教案内容:主题:植物的生长和特征目标:通过观察植物,让学前儿童了解植物的生长方式、形态特征以及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不同种类的植物标本或图片2. 水彩笔、彩色纸、剪刀等绘画工具3. 一些合适的观察植物的场地,如教室内的花盆等教学活动:活动一:植物观察赏析(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和特征)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标本或图片,并鼓励学生仔细观察。

2. 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方式、根茎和叶子的形态特征等。

3. 鼓励学生用绘画工具在彩色纸上画出他们所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并交流彼此的观察结果。

活动二:植物生长观察实验1. 让每个学生选择一株小植物,如豆芽或种子,在透明的花盆内进行观察实验。

2. 学生负责浇水、观察植物生长状态以及记录观察结果。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记录下植物在观察期间的生长变化,如根的伸长、叶子的茂盛等。

活动三:植物的重要性讨论1. 引导学生讨论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如提供氧气、供应食物等。

2.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示他们所了解到的植物的重要性,并向全班做出分享。

3.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植物观念。

活动四:室内小花园的设计与养护1. 让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并布置一座小型室内花园。

2. 学生可以选择种植一些室内花卉或蔬菜,并照料他们的植物。

3. 引导学生计划养护植物所需的时间和工作,并监督他们按计划进行。

教学延伸:可以请家长配合,在家中引导孩子进行室内或室外植物观察活动。

学生可以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并报告观察结果,增强他们对植物的认知和兴趣。

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学生会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的生长方式、形态特征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植物认知认识植物及其生长过程

植物认知认识植物及其生长过程

植物认知认识植物及其生长过程植物认知:认识植物及其生长过程一、引言植物作为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物之一,扮演着维持生态平衡、供应人类食物和氧气的重要角色。

深入认识植物及其生长过程对于我们更好地与自然互动、保护环境、培养生态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植物的基本概念及其生长过程,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植物的认知。

二、植物的基本概念植物是生物界中一类独特的生物,它们具备以下特征:多细胞、有细胞壁、自养性、具有叶绿素等。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植物的多样性极为丰富,包括树木、草本植物、灌木等。

三、植物的生长过程1. 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种子是植物生长的起点。

当种子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例如温度、湿度合适,并获得足够的光照和水分,种子将开始萌发。

首先,种子吸收水分,激活内部物质。

然后,种子开始发芽,幼根和幼茎逐渐伸长,穿破种皮并针对光线和重力做出反应。

这就是植物种子发芽的过程。

2. 幼苗的生长与发育一旦幼苗出土,它将继续向阳光生长,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幼苗的生长和发育涉及到根系、茎和叶的发育。

根系负责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茎负责支撑和运输水分、养分,叶子则是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

幼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高,叶子数量也会增加。

在充分的阳光、水分和养分的供应下,幼苗的根系会健壮,茎会粗壮,叶子会茂盛。

这一阶段的生长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给人以生命力旺盛的印象。

3. 花的开放与传粉在植物生命周期的某个阶段,一些植物会开花。

花是植物生殖器官的结构。

通过花朵的开放,植物能够吸引昆虫、鸟类等传粉者前来访花,以便花粉传递,进而实现受精和种子的形成。

花朵的色彩、芳香以及花型等形态特征常常与传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植物通过各种方式来吸引传粉者,例如产生香气、提供花蜜等。

这一过程中,植物和传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的关系,对彼此都有益处。

4. 种子的形成与传播随着花后期的生长,受精卵会逐渐发育成种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认知目录1.香樟树2.棕榈3.法国梧桐4.雪松5.沿阶草6.柏树7.腊梅8.银杏9.凌霄花10.芭蕉11.广玉兰12.鸡爪槭13.杜鹃14.凤尾兰15.黄杨16.小叶黄杨17.紫叶李18.芍药19.罗汉松20.水杉21.构树22.八角金盘23.南天竹24.空心莲子草25.苋菜26.紫荆花27.玉树28.红花继木29.碧桃30.枫杨树31.紫玉兰32.广玉兰33.小蜡树34.刺槐35.意杨36.白玉兰37.莲花38.夹竹桃39.琼花40.栀子花41.圆柏42.桂花1.香樟树香樟为樟科常绿乔木。

树势高大雄伟,树冠广圆形,全株具樟脑香气,小枝绿色。

花期为5月,9~11月果熟。

喜阳光充足,也稍耐半阴、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干旱和严寒。

樟树枝叶秀丽,树大浓荫,四季常青而具香气。

其木材优良,枝叶可提取樟脑和樟油,为化工及医药上重要原料。

2.棕榈棕榈树为棕榈科常绿乔木。

树干圆柱形,常残存有老叶柄及其下部的叶崤,它原产我国,除西藏外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均有分布,常用于庭院、路边及花坛之中,适于四季观赏。

木材可以制器具,叶可制扇、帽等工艺品,根入药。

3.法国梧桐"法桐"学名悬铃木,为悬铃木科落叶乔木。

高20-30m,树冠呈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

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

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

花序头状,黄绿色。

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

4.雪松雪松,又称香柏,为松科常绿乔木。

该属种类球果形状相似,与杉树最为接近。

常绿,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

叶针形,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

5.沿阶草别名不死草、铁韭菜,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多年生草本。

块根,无茎。

单叶丛生,狭线形,叶基锐,叶尖钝,叶缘粗糙,下表面多少带白粉状。

总状花序,花茎直立,淡紫色至白色。

果实为蒴果,种子深蓝色。

6.柏树柏树为柏科常绿乔木。

树皮红褐色,纵裂。

小枝扁平。

叶鳞片状,小形。

雌雄同株,球花单生枝顶。

球果近卵形。

种子长卵形,无翅。

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7.腊梅为蜡梅科落叶灌木。

常丛生。

叶对生,近革质,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

冬季开花。

8.银杏为银杏科落叶大乔木。

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

叶互生,雌雄异株,稀同株。

9.凌霄花别名紫葳,为紫葳科落叶藤木。

树皮灰褐色,呈细条状纵裂。

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枚。

顶生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大型,漏斗状,外橘黄,内鲜红色。

10.芭蕉为芭蕉科常绿大型多年生草木。

叶子很大,长椭圆形,花白色,果实跟香蕉很相似。

常绿大型多年生草木。

11.广玉兰为木兰科常绿大乔木。

树皮淡褐色或灰色,呈薄鳞片状开裂。

枝与芽有铁锈色细毛。

花芳香,白色,很大。

12.鸡爪槭为槭树科落叶小乔木。

树皮深灰色。

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紫色或淡紫绿色;多年生枝淡灰紫色或深紫色。

叶纸质,外貌圆形。

13.杜鹃为杜鹃花科落叶灌木。

枝条、苞片、花柄及花等均有棕褐色扁平的糙伏毛。

叶纸质,卵状椭圆形。

花冠鲜红或深红色,宽漏斗状。

14.凤尾兰俗称剑麻,为龙舌兰科(原百合科) 常绿灌木。

茎通常不分枝或分枝很少。

叶片剑形,顶端尖硬,螺旋状密生于茎上,叶质较硬,有白粉,边缘光滑或老时有少数白丝。

15.黄杨为黄杨科常绿灌木。

树皮灰色,有规则剥裂;茎枝有4棱;小枝和冬芽的外鳞有短毛。

叶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至宽椭圆形。

花簇生于叶腋或枝端,无花瓣。

16.小叶黄杨为黄杨科常绿灌木。

树高0.5-1 米,树干灰白光洁,枝条密生,枝四棱形。

叶对生,革质,全缘,椭圆或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有短柔毛。

17.紫叶李为蔷薇科或梅亚科小乔木。

树冠圆形或扁圆形,小枝红褐色。

单叶互生,叶卵形或倒卵形,边缘具重锯齿,叶紫红色。

花单生或2~3朵聚生,粉红色。

果实近球形,黄绿色有紫色晕。

18.芍药为芍药科著名草本花卉。

为草本之首。

原产中国以及亚洲北部。

被列为中国六大名花之一。

芍药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

花形妩媚,花色艳丽。

19.罗汉松为罗汉松科常绿乔木。

树冠广卵形。

叶条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两面中肋隆起,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有时被白粉,排列紧密,螺旋状互生。

雌雄异株或偶有同株。

种子卵形,有黑色假种皮,着生于肉质而膨大的种托上,种托深红色,味甜可食。

20.水衫为柏科落叶乔木,我国珍贵树种。

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

已经发现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而中国川、鄂、湘边境地带因地形走向复杂,受冰川影响小,使水杉得以幸存,成为旷世的奇珍。

21.构树为桑科落叶乔木。

树冠开张,卵形至广卵形;树皮平滑,浅灰色或灰褐色,不易裂,。

单叶互生,顶端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齿,3—5深裂,两面有厚柔毛,托叶卵状长圆形,早落。

椹果球形,熟时橙红色或鲜红色。

22.八角金盘为五加科绿灌木或小乔木。

茎光滑无刺。

叶柄长10-30cm;叶片大,革质,近圆形,裂片长椭圆状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疏离粗锯齿,上表面暗亮绿以,下面色较浅,有粒状突起,边缘有时呈金黄色;圆锥花序顶生。

23.南天竹为小檗科常绿灌木。

株高约2m。

直立,少分枝。

老茎浅褐色,幼枝红色。

叶对生,小叶椭圆状披针形。

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浆果球形,鲜红色,宿存至翌年2月。

24.空心莲子草为苋科多年生宿根草本。

茎基部匍匐、上部伸展,中空,有分枝,节腋处疏生细柔毛。

叶对生,长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圆钝,有芒尖,基部渐狭,表面有贴生毛,边缘有睫毛。

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

25.苋菜为苋科草本植物。

叶宽毛秆粗壮,菜梗粗绿。

有药用价值26.紫荆花为苏木科常绿中等乔木叶片有圆形、宽卵形或肾形。

花大如掌,略带芳香,五片花瓣均匀地轮生排列,红色或粉红色。

紫荆花终年常绿繁茂;树皮含单宁,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树根、树皮和花朵还可以入药。

27.玉树为樟科常绿小乔木。

树形端庄,树皮黄褐色,株高可达10米至15米,小枝黄绿色,光滑无茸毛。

叶片对生或近对生,厚革质。

叶片硕大,长10厘米至22厘米,宽5厘米至8厘米,表面亮绿色,有金属光泽,背面灰绿色。

28.红花继木为金缕梅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嫩枝被暗红色星状毛。

叶互生,革质,卵形,全缘,嫩枝淡红色。

花4~8朵簇生于总状花梗上,呈顶生头状或短穗状花序,花瓣4枚,淡紫红色,带状线形。

蒴果木质,倒卵圆形;种子长卵形。

29.碧桃为蔷薇科或李亚科落叶小乔木。

高可达8米,一般整形后控制在3-4米,小枝红褐色,无毛;叶椭圆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先端渐尖。

花单生或两朵生于叶腋,重瓣,粉红色。

30.枫杨树为胡桃科落叶乔木。

高达30米,枝具片状髓;裸芽密被褐色毛,下有叠生无柄潜芽。

羽状复叶;叶轴上有狭翅,长5-10厘米,缘有细锯齿,顶生小叶有时不发育。

果序下垂,长20-30厘米,坚果近球形。

31.紫玉兰为木兰科落叶乔木。

高达3米,常丛生,树皮灰褐色,小枝绿紫色或淡褐紫色。

叶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或渐,上面深绿色,幼嫩时疏生短柔毛;侧脉每边托叶痕约为叶柄长之半。

花蕾卵圆形,被淡黄色绢毛。

32.广玉兰为木兰科常绿大乔木。

树皮淡褐色或灰色,呈薄鳞片状开裂。

枝与芽有铁锈色细毛。

叶长椭圆形,互生;托叶与叶柄分离,无托叶;叶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基部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有锈色细毛,侧脉8-9对。

花芳香,白色,呈杯状。

33.小蜡树为木犀科半常绿灌木。

高可达2米,枝条开展披散状,树皮灰色光滑,小枝密被黄色短柔毛,叶表光绿,背面有毛,顶生圆锥花序窄长,花两性,白色,芳香,花冠裂片较花冠筒略长,雄蕊伸出花冠处,花药黄色。

34.刺槐为豆科落叶乔木。

高10-20米。

树皮灰黑褐色,纵裂;枝具托叶性针刺。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被短柔毛,小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圆或微凹,具小刺尖,全缘,表面绿色,被微柔毛,背面灰绿色被短毛。

总状花序腋生,被短柔毛,萼钟状35.意杨为杨柳科落叶大乔木。

树冠长卵形。

树皮灰褐色,浅裂。

叶片三角形,基部心形,有2-4腺点,叶长略大于36.白玉兰为木兰科落叶大乔木。

花繁而大,美观典雅,清香远。

与广玉兰相似。

37.莲花为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

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

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

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38.夹竹桃为夹竹桃科常绿大灌木。

高达5米,含水液,无毛。

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

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冠深红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

39.琼花为忍冬科落叶或半常绿灌木。

枝广展,树冠呈球形。

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齿,背面疏生星状毛。

花序周围是白色大型的不孕花,中部是可孕花。

核果椭圆形,先红后果。

花期4月。

果期10月-11月。

一般4、5月间开花,花大如盘,洁白如玉,晶莹剔透。

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周边八朵为萼片。

40.栀子花为茜草科常绿灌木。

单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倒卵形,革质,翠绿有光泽。

花白色,极芳香。

可用扦插、压条、分株或播种繁殖。

花可做茶之香料,果实可消炎祛热。

是优良的芳香花卉。

41.圆柏为柏科常绿乔木。

高20m,胸径达3-5m。

树冠尖塔形或圆锥形,树皮灰褐色,裂成长条片,成狭条纵裂脱落。

叶深绿色,有两型,雌雄异株,少同株,球果近圆球形。

树冠尖塔形或圆锥形,树皮灰褐色,裂成长条片,成狭条纵裂脱落。

42.桂花为木犀科常绿灌木。

叶对生、革质,花序簇生于叶腋,花期9~10月,果期次年3~4月。

性喜温暖,湿润。

花芳香,淡黄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