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武汉市部分学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武昌三校联考2024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I阅读(共70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小题。

农耕词汇在当代语境焕发生机①农耕词汇是一类独特的语言资源,与农具、环境和农业耕作方式等农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

现代工业社会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社会语境下,农耕词汇并未完全消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进发出新的活力。

一方面,播种、栽培、嫁接、灌溉、施肥、耕耘等常用农耕词汇,在使用与传播的过程中纷纷发生语义泛化现象,融入了汉语的基本思维习惯,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部分农耕词汇不仅自然融入大众话语之中,还现身于新闻话语、学术话语等专业话语中,并在与这些专业话语的良性互动中显示出无可比拟的表达优势。

②一类收耕词汇与农事生产活动有关,如耕、割、播、藏、锄等。

“耕”指用犁翻松填土以备播种。

“深耕”是土壤耕作的最基本措施,播种、插秧等农事活动之前必先犁田,上翻深层土壤,下盖浅层土壤,耙地等耕作劳动必须以深耕为基础。

中国自古就有“深耕浅种”“深耕细作”等表达。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深耕”一词的使用愈加广泛,与其相关的新闻话语表达越来越常见,如“深耕国内市场”“深耕本土文化”“深耕数十载”等。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一年级期中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北沟村位于北京市怀柔区,距离市中心约75km,距东侧慕田峪长城约2km。

20世纪90年代,北沟村仍处交通区位劣势,经济水平落后,且环境和秩序较差,村民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均处低下水平。

2000年以来,因其位于慕田峪长城景区附近,交通得以改善,旅游业迅速发展。

最为典型的是北沟村琉璃瓦厂的工业遗存被改造成乡村精品酒店,琉璃瓦和红砖成为重要的地方性符号,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2019年,北沟村被正式录入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成为国内外游客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北沟村的琉璃瓦与红砖是其地方品牌化过程中的核心物质元素。

以琉璃瓦为代表的琉璃构件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特别是明清以来以紫禁城为代表的皇室建筑修建,琉璃作为原材料被大量使用,由此催生琉璃窑厂在北京城的广泛分布。

为了便于运输又不污染环境,清代以来大量的琉璃窑厂迁移到城郊地带,遍布在北京城以外的各个村庄之中,北沟村便是其中之一。

琉璃与其他陶瓷制品相似,需要在高温下烧制而成,因而琉璃窑厂的建造需要大量的红砖,以配合琉璃瓦的生产。

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进,大部分现代建筑不再依赖于琉璃构件,市场需求的下降使北沟村琉璃瓦厂生意不景气而最终倒闭,当地村民也不再从事琉璃烧制工作,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北沟村的“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

2024-2025年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年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年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2024.9.4本试题卷共10页,23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联对、匾额,在中国园林中,正如人之有须眉,为不能少的一件重要点缀品。

苏州又为人文荟萃之区,当时园林建造复有文人画家的参与,用人工构成诗情画意,将平时所见真山水、古人名迹、诗文歌赋所表达的美妙意境,撷其精华而总合之,加以突出。

因此山林岩壑、一亭一榭,莫不用文学上极典雅美丽而适当的辞句来形容它,使游者入其地,览景而生情。

例如拙政园的远香堂与留听阁,同样是一个赏荷的地方,前者出自于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句,后者出自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雀雍崔衮》“留得残荷听雨声”句。

留园的闻木樨香轩、拙政园的海棠春坞,又都是根据该处所种的树木来命名的。

有些游者至此,能回忆起许多文学艺术的好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园林的一个特色了。

我希望今后在许多旧园林中,联对、匾额里如果无封建意识的文字,仅是描写风景的,就应该将它们好好保存下来。

苏州诸园皆有好的题辞,而怡园诸联集宋词佳句,与各处景观配合尤为相得益彰,可惜实物皆不存了。

联对、區额所用材料,因园林风大,故十之八九用银杏木阴刻,填以石绿;或用木阴刻后裂漆敷色,不过色彩都是冷色。

亦有用砖刻的,雅洁可爱。

字体以篆、隶、行书为多,罕用正楷,取其古朴与自然。

湖北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语文2023.9.5本试题卷共10页,23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气氛”是什么我们的很多感受都源于空间中的气氛,气氛需要我们通过感官系统去感知,而我们的心情(内在因素)也会对感受气氛的结果有所影响。

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准确的词汇去定义气氛,它更像一个信号,被捕捉、被感知。

有时艺术家并没有用语言对作品进行一些解释,但人们依旧能通过他的作品感知他所想表达的内容,而这更像是一种默契,属于人与人之间或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

位于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的艺术作品“Hausur”就是解释“气氛”一词很好的例子。

“Hausur”是一栋由葛雷格·施奈德在1985年精心改造的房屋。

对于观者而言,建筑内的房间已经不再是正常意义上的房间了,因为只有运用全部的感官才能体会每个空间,体会独属于作品的唯一的气氛。

每件艺术品、每场艺术展都有着唯一性,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氛围都会让观者有不同的感受,而观者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其感官勾勒着自己眼中的世界。

艺术作品释放的信息通过感官传递到我们的大脑,大脑再综合所有信号,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我们的感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值得思考的过程,但这种信息的传递不仅仅是单向的,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感受再用某种形式传回某个空间,使其转化为另一种气氛,从而再次被发现、被感受。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23年4月19日上午8:00——10:30 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贾谊和司马迁是汉朝初年较早对屈原作出评价的人。

二人距离屈原时代未远,知识结构依然丰富多元,在面对屈原时相较而言没有时代的隔膜和文化的疏远,因此更能以一种公允的态度审视屈原其人。

贾谊为贬谪之士,司马迁为刑余之人,他们身上都背负了巨大的政治失意和精神痛楚,遭际的相似也使得他们能够对屈原抱有理解和同情。

司马迁在著述时对屈原的高尚节操和文学才华毫不吝惜赞美之言,同时,他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屈骚中的怨诽色彩:“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可以看出,在政治上实现“大一统”而思想文化尚存战国风气的背景下,汉初士人依然能够直面人性的真实,对君父观念的推崇也未能压制失意士人回归自我内心的观照,即不平则鸣的士不遇情结。

在司马迁的观念里,身遭诋毁,报国无门,怨是在这种客观环境中自然产生的情绪,光明坦荡,或者至少是可以包容理解的。

但这种窘迫境遇下对于君主的怨,并不局限于针对一人的怨毒,更多的应该是对于时命的无力感,还有对于文人身份及其价值体认上的无措。

在贾谊、司马迁等人高扬屈原伟大人格之后,汉代对屈原的态度进入了由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扬雄和班固。

其时距离屈原所在的年代渐远,他们对于屈原的认识不免囿于时代和自身的限制,从中可以看出儒门独尊的时代里文人风气的转变。

面对专制制度的高压,他们已经能够更加平和驯顺地接受规训,不再像司马迁和贾谊那样抑郁悲愤。

扬雄和班固对于屈原共同的责难便是他的固执一死以及文章中怨愤情绪的流露。

屈骚精神中直白表露怨诽情绪、坦陈自我意志的部分与汉代自觉工具化的儒家思想格格不入。

在经学为学术主流的情况下,屈原作品的命运只有湮灭和妥协两途。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命审题单位:武汉六中语文学科组审题单位:圆创教育研究中心武汉市第一中学本试卷共8页,23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时间:2024年11月11日上午8:00—10:30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化自信属于在认识和实践、言论和行为相结合的基础上,展示出来的一种精神面貌,它的主体是民族、国家、政党及其成员。

有三层内涵:一是文化自知。

领悟自身历史发展精髓,尊重自身优良传统禀赋,肯定自身有价值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自信的前提,是要知道昨天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今天承享着什么样的文化,明天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文化。

文化自知,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自觉。

二是文化自行。

努力在日常行为和社会实践中从容躬行和实践被自己认可的文化规范,具体展示其风貌特征。

文化自信不只是个理论认识问题,自信的表现也不光在如何讲、怎样看,关键还在怎样行。

文化犹如空气,人们时时呼吸而不觉,对某种文化的自信,必然潜移默化于做人做事的态度和风格当中。

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三是文化自新。

文化自信与重复式的墨守成规不是一回事情。

要根据时代条件、与时俱进地对既有文化规范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自信之所以可贵,在于它能激发原有文化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由此,文化自信不是固定人群对既有文化规范的被动承担,而是一种科学态度。

湖北武汉市三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武汉市三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

(10分)00后的“大众文化”———国风①穿着马面裙去参加毕业典礼,带上唢呐去蹦迪, 00后对国风的界定,就是没有界限。

国风这股风已经不是一阵吹过无痕的短暂流行风潮,而成为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大众审美。

国风是什么?看到过一个回答:国风就是让人一看见就想起中国。

②近年来国风兴起,发展至今呈现出一些特征:其一,从受众范围来看,出现了全民追“风”。

我们之前说国风国潮,是属于年轻人的小众文化、亚文化,但目前国风已经成功“出圈”,在全民的各个年龄层都得到认同,并且融入日常生活;其二,从表现对象来看,国风的内容得到很大拓展。

之前集中在对一些传统文化符号的表现,比如汉字、服饰、剪纸等,而现在国风的表现对象非常多元,不仅是文化符号,还包括生活样态,不仅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

比如,既有李子柒式的田园牧歌,又有王七叶式的搞怪反差,引发国际模仿秀。

很多00后认为,国风不是只有传统文化,也包括现代生活;其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结合得更加紧密。

我们能明显地感知到,国风产品已经从原来的手办摆件为主,到现在融入日常生活,有各种联名款、各种国货,而且价格亲民,普通人愿意消费、也消费得起;其四,国风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

最初国风相关内容主要通过音乐、动漫、游戏等传播,现在则是从线上到线下无处不在。

受众不再满足于仅仅去消费别人的演绎,而是主动参与和融入。

尤其是00后,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早已习惯使用各类自媒体去传播国风。

③对00后来说,国风为什么会成为他们的 “大众文化” ?00后成长的时代,正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可以说与生俱来。

也许80后90后也有这样的爱好,但缺乏社群的支持。

而现在在互联网的催化下,各类兴趣圈层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同好,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到一起,激起的涟漪扩展到了整个水面。

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语文3月联考试卷(附答案)

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语文3月联考试卷(附答案)

部分学校九年级三月联考语文试卷一、(共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水渍.(zì) 亢.(kàng)奋吹毛求疵.(cī)B.耷.(dā)拉鄙薄.(bó) 老骥伏枥.(lì)C.慰藉.(jiè) 颀.(qí)长无边无垠.(yín)D.狡黠.(jié) 遂.(suì)意自怨自艾.(ài)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猝然望眼欲穿若无其事B.焦灼妙手偶得手不释卷C.苛刻旁逸斜出自出心裁D.浮燥无与纶比与日俱增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他那被风雪吹打得黑红的脸庞,刻满了的皱纹。

(2)我们常常心情沮丧,但永远也不能。

(3)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是一座一个样,绝不。

A.坚毅绝望雷同 B.坚毅失望相同C.坚强绝望相同 D.坚强失望雷同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温哥华冬奥会,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包揽四枚金牌,让世界各国目瞪口呆。

B.一年一度的春晚,早已不是一场单纯的文艺表演,而是世界华人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

C.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宣传活动让大家学到了许多安全常识。

D.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财富。

5.下列语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能否在精神上坚定地保持同步富裕②评价一个人是否真正富有③主要还得看他在物质富裕的同时④决不能单凭他拥有金钱的多少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二、阅读《有时候,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完成6--8小题。

(15分)有时候,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①几乎所有的人都察觉到,这个世界的节拍越来越快了。

不停奔走的现代人已经收不拢脚步,这个世界早就变成了一个匆匆赶路的意象。

②快,有快的好处。

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快速更新的各种信息。

宽带网的口号是“极速世界”。

据说,现今人们每天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一年的所见所闻——这不是多活出几辈子了吗?③然而,人们很快又发现,一味的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10 月联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 分)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 虬( qiú)枝主宰坦荡如砥( dǐ)妙手偶得B.沉湎( mi ǎn)聪慧浩瀚无垠( yín)山崩地裂C.磕绊( pàn)厄运自艾( yì)自怜望眼欲川D、褴褛( l ǚ)辗转窒息( zhi )吹毛求疵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善良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区分好人和坏人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

(2)一个人的阅读趣味大致规定了他的精神,而纯正的阅读趣味正是在读好书中养成的。

(3)人们热衷于集聚金钱,却轻易掉仅仅属于自己的经历,这是怎样地啊。

A. 界限品位挥霍本末倒置B. 界线品味挥洒混淆黑白C. 界线品味挥霍混淆黑白D. 界限品位挥洒本末倒置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驻青高校开展、筹备、策划的“我为峰会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众筹、大数据、电子商务,当这些时髦词汇跟毫不起眼的土豆联系在一起,会不会让人有些诧异?B.她认真看过这封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C《. 武汉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给予见义勇为者丰厚的“礼包”。

如:“见义勇为英雄”享受市级劳动模范待遇。

D. 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 题。

( 9 分 )曾侯乙编钟欧南①众所周知,编钟是中国古代独有,也是最古老的乐器,它最早产生于商代,到秦汉时期达到鼎盛。

②封建王朝时代,编钟不仅是重要的礼器,它还被普遍用于祭祀、宴会等重要场所。

除此之外,如果发生重大事件或者政权交替,还会把铭文刻在编钟上,可见编钟在封建时代的重要性。

钟由于形制、大小不同,在古代都有专门名词。

如《尔雅?释钟》中说:“大钟谓之镛,其中谓之剽,小者谓之栈。

”就是这个意思,而所谓的编钟,就是按不同的音高,依次排列而成。

③现在出土的最早的编钟是商朝的,它是后代编钟的前身,还不是十分完备,从现在我们所见的商代编钟,是三个一组,从钟的发音来看,包含大三度、纯四度和大六度三种音程关系。

这种编钟只能奏出简单的音,还构不成丰富的旋律。

但到了西周中晚期后,编钟的数量逐渐增加到八个一组,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九个和十三个一组的编钟,基本上能演奏十二平均律中的绝大多数音,也就能奏出丰富而多变的旋律,成了比较完整的乐器。

④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它是一套共有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的乐器,其音域跨度达五个半八度,基调和现代的 C 大调相同,中心音域十二律齐备,可以在三个八度内构成完整的半音阶。

我们来个形象的例子:琴是所有器中,音域最广的器,共有七个八度加一个小三度。

但在多芬代,琴也就五个八度,而多芬从来没有代的琴,由此可,在那么遥的国代,曾侯乙的就有着如此的音域,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⑤除了广的音域之外,它的神奇之在于,一个在正两个部分,能奏出大三度或者小三度两个音(海昏侯也有此功能),是中国古代造技煌的成就,就是在的音响学家和冶金家,都它的工不已。

⑥曾侯乙有一个具有学价的地方在于,全套加起来共有2800 多字的文,向世人展示了一套我前所未知的律体系。

在曾侯乙的文上用的并不是我熟悉的律名,而是具有曾国地方特色的律名,学界所重。

⑦从 1978 年开始,曾侯乙第一次奏开始,它已多次在世界各地展示了它独特的魅力,成特殊的文化使者,世界惊。

最近大火的文博探索目《国家宝藏》曾侯乙大众所熟知。

(自《北京青年》2017 年 12 月 01,有改)5.下列关于“ ”的法,不正确的一()A.是中国古代独有,也是最古老的器,它最早生于商代,到秦期达到鼎盛。

B.在封建王朝代,不是重要的礼器,它被普遍用于祭祀、宴会等重要所。

C.从的音来看,包含大三度、四度和大六度三种音程关系,它只能奏出的音。

D.曾侯乙,是我国迄今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最宏的一套。

6.下列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是()A.即本文的明象,但作者却从最早出土的周朝起,运用了从“一般到特殊”的序。

B.文章第②段画句子运用引料的明方法,明在古代有的名称。

C.文章言平、准确,如第③段中加点的“最早的”就体了明文言的准确性。

D.篇文章按“ —分—”的思路介曾侯乙,条理清晰,构。

7.下列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是()A.封建王朝期,如果生重大事件或政交替,会在上刻文,体了的重要性。

B.到春秋国期,出了能演奏十二律音的,能奏出丰富而多的旋律。

C.曾侯乙是一套由青成的大的器,其音域跨度大,基与代的 C 大相同。

D.全套曾侯乙加起来共2800 多字的文,其文上用的是具有曾国地方特色的律名,深受学界重。

三、下面的文言段,完成8~ 10 。

( 1~ 3 每小 3 分, 4 4 分)昔文王喜,士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于前,死者百余人。

好之不。

如是三年,国衰。

侯之。

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王之意止士者,之千金。

”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

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太子,庄子曰:“ 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王之喜好也。

使臣上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大王,下当太子,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

吾王所,唯士也。

”庄子曰:“ 。

周善。

”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王,事必大逆。

”庄子曰:“ 治服。

”治服三日 ,乃太子。

太子乃与王。

(自《庄子 ?》)8、下列加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是()A. 好之不:足B.侯之:⋯⋯ 划C.之千金:,予D.周善善:擅9、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A. 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 周尚安所事金乎B.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 / 周尚安所事金乎C.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 /周尚安所事金乎D.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 /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喜好剑术的赵文王面前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三千余人,而他从不满足。

B.太子悝十分担忧国力日益衰退的赵国,于是以“赐之千金”招募说服赵文王的人。

C.庄子不接受太子悝的千金厚礼,是因为还没有达到庄子希望的数目。

D.太子认为,庄子穿着剑士的服装去见赵文王,一定会适得其反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 分)四、( 10 分) 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12.填空。

( 6 分,每空 2 分)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③,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 )五、( 22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 16 题。

我们有惊人的美学传统蒋勋①我觉得味觉与伦理学有很大关系。

以前在同事之间,我最不喜欢讲话酸酸的那种人。

业绩好一点儿,得个年终奖,讲话就酸酸的。

后来我发现酸其实没有那么不好,酸表示他对人生有渴望;苦也不是绝对不好,苦是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

享尽人间繁华的曹雪芹也要经历被抄家的痛苦,可是这个苦味帮他完成了那么伟大的文学作品。

②因此各种味觉之间要有一个平衡,有一种配置。

我们在品尝食物的同时也学着品味文化。

你会发现年轻的文化甜一定多——美国的食物、美国的点心比法国的甜好几倍,让人受不了。

因为它的文化短,它还没有太多受伤的感觉,它的文化里没有太多沧桑感,所以它甜。

法国的文化很丰富,法国人习惯在正餐中喝一点点红酒,以此来训练自己味觉上的复杂度。

③记得当年我写毕业论文时,心里很紧张,觉得论文写不完好像对家里没有交代一样。

我跑去请教一位教授,他跟我扯东扯西,说某处的咖啡你喝过没?某处的红酒你喝过没?唉,你来法国这么久了,吃没吃我们的乳酪?我说,吃了啊。

他说,你吃的哪种?我心想,这跟论文有什么关系。

我说我吃的是包装袋上牛在笑的那种。

他说那都是小孩子吃的,你要吃上面有绿霉、臭得不得了的那种,然后补了一句,一个民族不够老,不会懂得吃臭。

④我到现在都感谢这句话!我相信很多年轻朋友也许无法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吃臭,其实意味着食物少到一定程度,即使腐烂了也必须吃下去。

西方人没有办法了解中国的臭豆腐,就像我没有办法吃他们发霉的乳酪一样,这是文化里的东西。

为了这件事情,我去了一个地方——绍兴,因为我听说绍兴菜最臭,有“三霉三臭”——三种霉的菜,三种臭的菜。

绍兴出了一些我十分喜欢的人物,如蔡元培、秋瑾和鲁迅。

⑤我读大学的时候,鲁迅的书在台湾是不能读的,我们就手抄他的《药》。

这篇小说对我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感觉到一个文化腐烂到内部已经没有生机的那种痛苦,现在很少看到一个近代小说家能写出这种难过的感觉。

⑥我到了绍兴,他们说你真的要吃吗?你敢吃吗?那个苋菜梗,像甘蔗一样粗,咬在口里,根本是一口纤维,上面绿绿一层霉,臭得不得了。

他们说你不尝尝这“三霉三臭”,你就不知道什么叫作绍兴文化。

⑦我吃了“三霉三臭” ,灌了一些黄酒,然后走到秋瑾当年就义的广场,忽然有种悲从中来的感觉。

突然之间,你会想起那位教授说的话:一个民族不够老,不会懂得吃臭。

臭里面其实是对文化的另一种期待——在最腐烂的部分还有生命,还有美好的希望。

因此,美绝对不是附庸风雅的东西,绝对不是听听音乐、看看画就好了。

美是跟生命最深处的碰撞,跟生命最本质的碰撞。

我相信我们的文化、历史、传统中间的美学是惊人的,所以它孕育出的一代一代的人物,都能活出生命里最美的部分。

⑧如果有一天孤独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的时候,我该怎么办?是不是要悲观下去,消极下去?可是李白在没有人跟他喝酒的时候,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跟月亮喝酒,跟自己的影子喝酒。

我常常想到这个画面:李白独自一人在花前月下喝酒,“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我相信那种美是其他民族没有的,那是惊人的生命的美学,是我们的文化历练出来的最动人的部分。

13.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 6 分)①业绩好一点,得个年终奖,讲话就酸酸的。

...②你会发现年轻的文化甜一定多。

.14.文中将美国和法国的食物进行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