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甲醇与乙醇的检验
利用折光率快速鉴别乙醇和甲醇

一个好的审核员会在谈话过程中从身体语言获得必要 的信息 。如果你从这些信息中发觉谈话中有不可靠的答 案 ,继续用同样的语调提问 ,直到你得到完全满意的答复 。
二 、首次出场
当你第一次与人见面 ,首次出场是很重要的 ,他人所看 见的“照片”顶你自己的一千句话 。
你的首次出场可能对你的审核是否成功产生很大的影 响 。当你出现在被审核者面前时 ,你的举止和衣着已经给 被审核者一个印象 ,并建立了一个开始讨论问题的场面 。
没有哪种特殊的服装适合于所有场合 ,在办公室里适 合穿西服 ,但不一定适合在工地中 。穿着你认为合适的 ,不 要过分随意 。否则 ,被审核者会向你问道 “: 什么是你的不 符合 ?”
更主要的还有 ,你的自信和微笑 。
三 、介绍
如果你不能确定对方是否已经知道你 ,你可以有礼貌 地 、从容地向你遇见的每一个人介绍你自己 。如果你打算 和某个人单独谈话 ,你应准确地知道谈话者的名字和他们 的职务 ,尽管在这之前因你已经被介绍给更多的陌生者而 忘掉他的名字 。
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气相色谱检验方法

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气相色谱检验方法生物样品中乙醇、甲醇和正丙醇的气相色谱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和定量这些醇类物质在血液和尿液等生物样品中的浓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检验方法的步骤和操作要点。
一、试剂和设备准备1.气相色谱仪:用于分离和测定样品中的醇类物质。
2.色谱柱:选择无极性或低极性的固定相色谱柱,如HP-5、DB-1等。
3.样品瓶:用于保存和处理生物样品,建议选择带有盖子的玻璃瓶。
4.甲醇:优质无水甲醇,用于制备标准品和洗涤溶剂。
5.乙醇、正丙醇:优质乙醇和正丙醇,用于制备标准品。
6.氮气:用于色谱仪的气源,确保气体纯净无水。
二、样品处理和制备1.血液样品:将采集到的血液样品保存在冰箱中,避免发生样品的分解和氧化。
使用前取出样品,在4℃下离心10分钟,将上清液转移到干净的样品瓶中。
避免使用不锈钢类容器,以免发生金属离子催化反应。
2.尿液样品:将采集到的尿液样品通过离心法分离上清液,然后转移到干净的样品瓶中。
三、标准品制备1.乙醇标准品:取一定量的乙醇溶液(浓度约为20%),然后用甲醇稀释到合适浓度,得到一系列乙醇标准品。
2.甲醇标准品和正丙醇标准品的制备方法与乙醇标准品类似。
四、色谱条件设置1.色谱仪温度:色谱柱温度设定为常温即可,毛细管温度和检测器温度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2. 气体流速:一般为1.0 ml/min。
3.注射量:通常情况下,使用0.1-1μl的样品量即可得到理想的信号。
五、样品检测1.将经过处理和稀释的样品注入色谱仪中,使用仪器的进样器进行样品的分离和检测。
2.设置检测器为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或质谱检测器(MSD),获得准确的醇类物质浓度结果。
3.根据醇类物质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配合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计算出样品中醇类物质的浓度。
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1.每次实验前,应进行仪器的校正和预热,并检查色谱柱的状态是否良好。
2.给定实验条件下,浓度在线性范围内的醇类物质的检测结果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甲醇乙醇鉴别方法

甲醇乙醇鉴别方法
第一种折射率法。
由于甲醇折射率为1.329,乙醇折射率为1.361,少量水掺入乙醇其折射率变化较小,掺甲醇折射率会明显下降。
因此可以通过牛奶浓度计测试。
第二种方法为常温蒸发法。
将等质量甲醇和乙醇分别倒入到两个相同的小器皿,放入到通风柜中,放置较长时间后,测试其减少的质量。
由于挥发的质量除以相对分子量正比于该温度下蒸汽压,因此可以计算出甲醇与乙醇蒸汽压之比。
由于甲醇挥发速度更快,挥发吸热导致自身温度较低,因此比值比理论值略小。
第三种方法为震荡法。
在两相同瓶子中加入等量水,然后依次滴加五滴甲醇和乙醇,扭紧盖子同时震荡,滴加乙醇的产生的泡沫会明显比甲醇多。
第三节 甲醇与乙醇的检验.

Logo
§6.3 致死量
一般15ml致盲;30-60m1致死。 甲醇的麻醉浓度与致死浓度之间相差不大,易致死亡。
Logo
中毒症状
常有呕吐及腹痛;
经6-48小时进入抑制状态,软弱无力,头痛,视力模糊,呼吸困难,紫绀,昏迷
可持续数天; 2-3天失明,瞳孔固定于散大状态。
常因严重酸中毒昏迷死亡,或死于呼吸麻痹。
Logo
毒理作用
乙醇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首先抑制大脑皮质功能,使皮质下功能失去控制,一时呈现兴奋状态。
当乙醇作用进一步加强时,皮质下中枢及小脑活动受累。 最后延脑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抑制,呼吸中枢麻痹是引起死亡的主
要原因。
乙醇扩张血管,尤其是皮肤血管,使血流增加,产生温热感。实际上体 温易由皮肤放散,加之乙醇麻痹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迅速下降,如冬
冰箱中保存,以防腐败变质。
Logo
实际案例
2008年7月10日九日十三时许,广东湛江雷州市纪家镇豪朗 村发生一起怀疑酒精中毒事件,导致一名男子当场死亡,九 人被送往当地医院紧急救治。
Logo
实际案例
2012 年 12 月 28 日 23 时许,政协甘肃省委员 会行政处工作人员张某醉酒后驾驶政协甘肃 省委员会办公厅的一辆雅阁牌轿车,沿兰州 市城关区团结路由东向西行驶至南滨河路向 南转弯时,遇由南向北直行的周某驾驶的兰 博基尼轿车。 张某负此事故的全部责任,周 某无事故责任。经鉴定,因本起事故兰博基 尼牌轿车产生维修费用 77.1723 万元、雅阁 牌轿车产生维修费用3.194万元。
Logo
乙醇酒精,为无色挥发性芳香液体。易燃,沸点
78.4℃,能与水、醚、酮、氯仿任意混溶。
乙醇和甲醇的区别

乙醇和甲醇的区别区分甲醇和乙醇的特殊方法是:甲醇和乙醇用手一摸就感觉出来的,甲醇是冰冷的,而乙醇一开始有点温暖的感觉,二者气味不一样的。
相关资料:甲醇和乙醇的鉴别方法有以下几种:1。
甲醇蓝色火焰;乙醇淡蓝色火焰。
2,用测假酒的方法或用高锰酸钾氧化分别生成甲酸和乙酸,甲酸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3,性状:为无色澄明液体;微有特臭,味灼烈;易挥发,易燃烧,燃烧时显淡蓝色火焰;热至约78℃即沸腾。
与水、甘油、氯仿或乙醚能任意混溶。
鉴别:取乙醇1ml,加水5ml与氢氧化钠试液1ml后,缓缓滴加碘试液2ml,即发生碘仿的臭气,并生成黄色沉淀。
4,甲醇和乙醇用手一摸就感觉出来的,甲醇是冰冷的,而乙醇一开始有点温暖的感觉,当然了,用鼻了一闻就知道啦,二者气味不一样的。
这种简单的方法我们车间的普通工人都能分别的出来相关资料:甲醇和乙醇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甲醇的分子式为CH3OH,是一种剧毒的化工原料,人饮用4~6克会致盲,饮用6克以上可致死。
为此,国家标准要求在甲醇包装容器上必须写有“剧毒”字样,涂制画有交叉骨头和头骨的标志。
乙醇的分子式为C2H5OH,俗名酒精,按用途分为工业酒精和食用酒精。
国家标准对工业酒精和食用酒精中的甲醇含量有严格规定,即工业酒精(合格品)中甲醇含量应≤0.2克/100毫升,食用酒精(合格品)中甲醇含量应≤0.06克/100毫升。
由于工业酒精中的甲醇允许含量比食用酒精高3~4倍,所以,国家标准要求在工业酒精的包装容器上必须标注“不得食用”的警示标志。
(1)乙醇属伯醇,利用甲醇与金属钠反应比乙醇和金属钠反应速率快可以区别,因为乙醇和金属钠反应比水和金属钠要缓和得多,而甲醇和金属钠反应比乙醇和金属钠反应要快些。
(2)利用醇的脱水反应,控制好温度,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乙醇能产生分子内脱水,而甲醇只能发生分子间脱水。
(3)如果是纯品,可用比重计测密度,根据密度不同可区别。
用沸腾的方法不够安全,因为甲醇蒸汽很毒的,建议不用。
区分乙醇和甲醇简单方法

区分乙醇和甲醇简单方法乙醇和甲醇是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其结构上的差异,它们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区分乙醇和甲醇。
1.燃烧性质乙醇和甲醇都可以燃烧。
然而,它们的燃烧性质不同。
乙醇燃烧产生的蓝色火焰比甲醇更明亮。
这是因为乙醇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此外,乙醇燃烧的气味比甲醇更为刺激。
2.光学活性乙醇是手性分子,具有旋光性。
它可以使偏振光发生旋转。
而甲醇是一个非手性分子,不具有旋光性。
因此,通过光学活性的测定,可以区分乙醇和甲醇。
3.灵敏度试验将一小滴碘酒滴在乙醇或甲醇的试液上,如果试液立即变为深蓝色,即可判断为乙醇。
而如果试液仍保持原有的颜色,则为甲醇。
这是因为甲醇不含羟基,无法与碘反应,因而不会出现显著的颜色变化。
4.沸点乙醇和甲醇在常温下就有明显的沸点差异。
乙醇的沸点为78.3℃,而甲醇的沸点为64.7℃。
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测定试液的沸点来区分乙醇和甲醇。
5.NMR谱图核磁共振(NMR)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乙醇和甲醇的NMR谱图有明显的区别。
乙醇的NMR谱图中存在代表羟基的特征峰,而甲醇的NMR谱图中则不会出现这样的峰。
总的来说,乙醇和甲醇的区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燃烧性质、光学活性、灵敏度试验、沸点测定和NMR谱图等。
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取决于实际情况和设备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最为方便和合适的方法进行区分。
甲醇与乙醇的碳谱峰解析与鉴定

甲醇与乙醇的碳谱峰解析与鉴定甲醇和乙醇是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和能源等领域。
在对甲醇和乙醇进行质量分析和鉴定时,常常需要使用碳谱峰解析技术。
本文将对甲醇和乙醇的碳谱峰进行解析与鉴定,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 碳谱峰解析原理碳谱峰解析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分析方法,通过观察样品分子的13C NMR信号来获得关于分子结构和化学环境的信息。
在甲醇和乙醇的碳谱中,每个峰对应着一种特定的碳原子环境。
通过解析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可以确定样品中不同碳原子的存在情况以及它们所处的化学环境。
2. 甲醇的碳谱峰解析与鉴定甲醇的分子式为CH3OH,其中包含一个碳原子和一个羟基。
甲醇的碳谱中峰的位置和强度如下:- 55 ppm峰:对应羟基上的碳原子,由于羟基的电负性较高,使得该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偏移较大。
- 10 ppm峰:对应甲基上的碳原子,由于甲基的电子环境较为稳定,使得该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偏移较小。
通过对甲醇的碳谱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以确定甲醇样品中羟基和甲基的存在情况,从而评估其纯度和质量。
3. 乙醇的碳谱峰解析与鉴定乙醇的分子式为CH3CH2OH,其中包含两个碳原子和一个羟基。
乙醇的碳谱中峰的位置和强度如下:- 57 ppm峰:对应羟基上的碳原子,由于羟基的电负性较高,使得该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偏移较大。
- 20 ppm峰:对应乙基上的碳原子,由于乙基的电子环境较为稳定,使得该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偏移较小。
通过对乙醇的碳谱峰进行解析,可以确定乙醇样品中羟基和乙基的存在情况,并评估其纯度和质量。
4. 碳谱峰解析在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碳谱峰解析技术在化工、制药和能源等领域的质量分析中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样品中不同碳原子的化学位移的定量分析,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纯度,同时还可以检测样品中的不纯物质和杂质。
例如,在酒精饮料行业中,甲醇和乙醇的碳谱峰解析可以用于检测产品中的甲醇含量,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分辨甲醇乙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分辨甲醇和乙醇的方法,加深对有机化学物质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甲醇和乙醇是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在某些实验条件下,可以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来区分它们。
1. 甲醇与碘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黄色晶体;2. 甲醇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紫色溶液;3. 乙醇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无色溶液。
三、实验材料1. 甲醇溶液;2. 乙醇溶液;3. 碘溶液;4. 氢氧化钠溶液;5. 氧化铜;6. 品红试剂;7. 稀硫酸溶液;8. 铬酸溶液;9. 浓硫酸;10. 实验器具:试管、烧杯、滴管、酒精灯、玻璃棒等。
四、实验步骤1.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甲醇溶液和乙醇溶液。
2.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碘溶液,观察溶液变化。
有黄色晶体生成者为甲醇,无此现象者为乙醇。
3.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氧化铜,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溶液变化。
溶液呈紫色者为甲醇,无色者为乙醇。
4.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品红试剂,观察溶液变化。
溶液呈紫色者为甲醇,无色者为乙醇。
5.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铬酸溶液和几滴浓硫酸,温热后观察溶液变化。
溶液呈紫色者为甲醇,无此现象者为乙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加入碘溶液后,甲醇溶液中出现黄色晶体,乙醇溶液中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甲醇与碘反应生成黄色晶体,乙醇不与碘反应。
2. 在加热氧化铜后,甲醇溶液呈紫色,乙醇溶液无色,说明甲醇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紫色溶液,乙醇不与氧化铜反应。
3. 在加入品红试剂后,甲醇溶液呈紫色,乙醇溶液无色,说明甲醇与品红试剂反应生成紫色溶液,乙醇不与品红试剂反应。
4. 在加入铬酸溶液和浓硫酸后,甲醇溶液呈紫色,乙醇溶液无色,说明甲醇与铬酸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紫色溶液,乙醇不与铬酸和浓硫酸反应。
六、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分辨甲醇和乙醇的方法。
甲醇与碘、氧化铜、品红试剂和铬酸溶液反应时,溶液呈紫色;而乙醇不与这些试剂反应。
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物质的性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乙醇中毒
乙醇(ethanol ),俗称酒精,为无色挥发性芳香液体。易燃,沸点
78.4℃,能与水、醚、酮、氯仿任意混溶。
乙醇在工业上用作溶剂、化工原料。 醇性饮料中其乙醇含量不等,中国白酒为 60% -65%,低度酒为 38% 左右,威士忌为40%-50%, 酒为2%-6%。 黄酒为14%-17%,葡萄酒为10%,啤
Logo
毒理作用
乙醇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首先抑制大脑皮质功能,使皮质下功能失去控制,一时呈现兴奋状态。
当乙醇作用进一步加强时,皮质下中枢及小脑活动受累。 最后延脑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抑制,呼吸中枢麻痹是引起死亡的主
要原因。
乙醇扩张血管,尤其是皮肤血管,使血流增加,产生温热感。实际上体 温易由皮肤放散,加之乙醇麻痹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迅速下降,如冬
甲醇(Methanol)又称木醇,无色液体,具微弱酒精气味 ,有高度的挥发性,沸点为64.5-65°C,与水、醇类、氯 仿可任意混溶。 甲醇在工业上用途很广,是生产甲醛、防冰剂、摄影胶片 的原料,也是生产染料、树脂和橡胶等过程中的溶剂。由 于它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强,因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 常因吸入甲醇蒸气而中毒。 另外,有些不法商贩将甲醇掺水当做白酒出售,造成饮用 者中毒甚至死亡。
Logo
§6.3 致死量
一般15ml致盲;30-60m1致死。 甲醇的麻醉浓度与致死浓度之间相差不大,易致死亡。
o
中毒症状
常有呕吐及腹痛;
经6-48小时进入抑制状态,软弱无力,头痛,视力模糊,呼吸困难,紫绀,昏迷
可持续数天; 2-3天失明,瞳孔固定于散大状态。
常因严重酸中毒昏迷死亡,或死于呼吸麻痹。
季于野外易于冻死。
在高温条件下(32°C),乙醇毒性提高1-2倍。
Logo
毒理作用
酒精口服后80%由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其余经胃吸收,第一小时吸 收60%,1.5小时血中浓度达高峰(吸收90%),2.5小时全部吸收。 空腹时吸收速度最快; 脂类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使吸收变慢; 胃内如有马铃薯可显著障碍乙醇的吸收; 胃炎、溃疡病患者吸收加快。 其他影响乙醇吸收速度的因素有精神、情绪的变动,对酒精的习惯性 、耐受性,机体的状态包括疾病(肝病、心血管疾病等),物质代谢水 平的变化及酒精浓度等。 酒精90%在肝脏代谢,酒精障碍肝脏代谢,可延长和增强巴比妥类和 其它麻醉药的作用。
Logo 甲醇与乙醇的检验
(三)甲醇的氧化、苯肼-铁氰化钾反应
原理: 甲醇被高锰酸钾氧化成甲醛后与苯肼反应,再遇铁氰化钾 呈现红色。乙醇无此现象。 操作: 取经上述高锰酸钾氧化处理过的检液各1毫升,分别臵小 试管中,加入 1毫升 2%盐酸苯肼溶液及10%铁氰化钾溶 液 l-2滴和浓盐酸数滴,振摇,观察结果。
一、概述
醇类具有显著的麻醉作用,其作用随其碳原子数 目的增加而增强。 如甲醇(CH3OH)<乙醇(C2H5OH)<丙醇(
C3H7OH)<丁醇(C4H9OH)<戊醇(C5H11OH
)。沸点随碳原子数目增加而升高。在法医学鉴
定中常见的有甲醇和乙醇中毒,以后者为多见。
Logo §6.3 甲醇与乙醇的检验
Logo
实际案例
58岁的广西人易祖启是勾兑并出售有毒“白酒”的主要犯罪嫌疑人。2004年5月 8日,在钟落潭镇钟生农贸市场摆地摊易祖启,前往越秀区仁济路36号首层前座 的晋生化工物资公司33岁的广州人易新灵处以每斤 2.25 元的价格购买了1650斤 甲醇。他用其中 400 斤甲醇在其位于钟落潭镇五龙岗村 2 队一出租屋内勾兑了 1800斤“白酒”。
Logo
致死量
酒精中毒致死量因人及其习惯不同而悬殊很大。 一般小孩为25克纯乙醇,成人为100克-150克纯乙醇; 致死血醇浓度一般为400-500mg/100ml%。
Logo
中毒症状
急性酒精中毒者早期面色发红,呼气有酒味,多言,举止
粗野,失去常态,喜怒无常,有夸大狂和盲目冒险行为。
Logo
甲醇与乙醇的检验
(二)甲醇的氧化、变色酸反应 原理: 甲醇经高锰酸钾氧化成甲醛,甲醛与变色酸反应后慢慢加 入浓硫酸,可于界面处出现紫色环。此反应可用来区甲醇 与乙醇。 操作: 取甲醇、乙醇溶液各5毫升,分别臵 10毫升试管中,加入 10%硫酸和5%高锰酸钾溶液各0.5毫升,振摇,观察溶液 颜色,如紫色很快消失,可再稍加一点高锰酸钾溶液至溶 液颜色保持数分钟不褪,然后加入少量5%盐酸羟胺,使 过多的高锰酸钾颜色褪去,备用。 取上述经氧化处理后的检液各1毫升,分别臵小试管中, 加变色酸结晶1小粒,振摇,沿壁用吸管加入浓硫酸1.5-2 毫升,观察结果。
甘肃庆城富二代酒驾撞倒路人 并碾压,还对制止者施暴。受 害人齐燕莉失血性休克、全身 多处骨折等,两名制止者被打 伤。警方刑拘两名嫌疑人,一 人在逃。
Logo
甲醇与乙醇的检验
醇类提取时一般采用蒸馏法和抽吸法。 (一)钒-8-羟基喹啉反应 原理: 钒 -8- 羟基喹啉化合物为黑绿色,其在苯或甲苯溶剂中呈 灰绿色。当这些溶剂中有醇存在时即呈现橙红色。 操作: 取甲醇、乙醇溶液及蒸馏水各1毫升,分别臵于5毫升小试 管中,各加入 0.5 毫升钒 -8- 羟基喹啉试剂,振荡 , 插入 60°C水浴中,继续振荡加热2-8分钟,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Logo §6.3 毒理作用
甲醇麻醉作用较弱,局部刺激作用较强,对血管有麻痹作 用。 甲醇进入体内,在醇脱氢酶作用下可氧化为甲醛和甲酸, 其氧化速度甚慢(为乙醇的1/7),有显著蓄积作用,其 毒作用远比乙醇为大。 甲醛是造成甲醇中毒及引起病理变化的主要作用物。 甲醛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特殊的毒作用,使细胞发生 变性,导致视神经萎缩,严重者双目失明。甲酸可引起酸 中毒,导致昏迷死亡。 甲醇主要经肺缓慢排出。
刑事化验
第六章 挥发性毒物的检验 2015年5月
Logo 思考题 1、常见的挥发性毒物有哪些?挥发性毒物的分离 方法是什么? 2、甲醇与乙醇的毒理作用是什么?其定性分析方 法有哪些?
Logo Contents
1.概述 2.甲醇中毒
3.乙醇中毒
4.甲醇与乙醇的检验
Logo §6.3 甲醇与乙醇的检验
冰箱中保存,以防腐败变质。
Logo
实际案例
2008年7月10日九日十三时许,广东湛江雷州市纪家镇豪朗 村发生一起怀疑酒精中毒事件,导致一名男子当场死亡,九 人被送往当地医院紧急救治。
Logo
实际案例
2012 年 12 月 28 日 23 时许,政协甘肃省委员 会行政处工作人员张某醉酒后驾驶政协甘肃 省委员会办公厅的一辆雅阁牌轿车,沿兰州 市城关区团结路由东向西行驶至南滨河路向 南转弯时,遇由南向北直行的周某驾驶的兰 博基尼轿车。 张某负此事故的全部责任,周 某无事故责任。经鉴定,因本起事故兰博基 尼牌轿车产生维修费用 77.1723 万元、雅阁 牌轿车产生维修费用3.194万元。
Logo 甲醇与乙醇的检验
(四)乙醇的碘仿反应
原理: 碘与氢氧化钠作用后生成次碘酸钠。次碘酸钠能使乙醇氧 化成乙醛。乙醛与次碘酸作用可生成三碘乙醛,三碘乙醛 再与氢氧化钠作用,即生成碘仿,呈六角形黄色结晶。甲 醇无此反应。 操作: 取1%乙醇2-5毫升,臵10毫升试管中,加10%氢氧化钠溶 液数滴混合,再滴加碘 -碘化钾试剂至溶液呈浅黄色,然 后臵60°C水浴上加热,如颜色消失,再加碘-碘化钾试剂 至黄色,静臵,观察有无沉淀析出(如发现碘色较深,可 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多余的碘),小心将沉淀取出臵 载玻片上,放显微镜下观察结晶形状。
兴奋状态消逝后出现动作不协调,重度口吃,呕吐,步履 蹒跚,精神错乱。严重者昏睡、昏迷,呼吸表浅,紫绀, 多在10小时内呼吸衰竭死亡。 慢性中毒者有肝硬变、慢性胃炎及酒精中毒性精神病等。
酒精中毒的症状与其说与饮用量有关,不如说与血中的酒
精浓度有关。
Logo
检材采取
最好的检材是血液,其次是尿液、胃内容,死者脑、肝也 可作为检材。 对检材应及时进行检验,如不能及时检验,检材应臵低温
慢性中毒症状主要是肾炎、膀胱炎,为甲醇刺激作用所致。
Logo
检材采取
取脑、肝、肾、尿及血液为检材(死后1-2天内检验有价值)。
Logo
实际案例
2009年3月23日以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接连发生饮 用散装白酒造成甲醇中毒、致人伤亡事件,造成4人死亡, 19人入院救治。事件发生后,五峰县相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 工作。
Logo 甲醇与乙醇的检验 (五)仪器分析法
准确取 1 ml 待测血样 ( 全血) , 加含 2mg· ml-1 内标的6% 沉淀蛋白剂三氯乙酸 1ml, 摇匀 , 离心后取上清液 0. 2μl进样 , 连续进样 3 次 , 测峰面积之比 , 取平均值 。从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得血醇浓度 。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