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八年级物理:6.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学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和方法;2.能力目标:掌握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操作技巧;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和步骤;2.教学难点:理解质量的概念和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天平、不同质量的物体、课件;2.实验准备:准备两个相同的物体,称为A和B,以及一枚10g的质量砝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问题:同样大小的两个物体,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如何准确地测量物体的质量?2. 学习新知•通过展示课件,讲解质量的概念和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
•强调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如水平放置、待指示灯稳定后再进行测量等。
3. 进行实验操作1.让学生各自取出一个相同大小的物体,称为A和B。
2.将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盘上,注意调整天平使其保持水平。
3.等待指示灯稳定后,记录下物体A的质量。
4.将物体A取下,再将物体B放在左盘上,进行相同的操作。
5.比较物体A和B的质量是否相同。
4.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相同大小的物体质量相同。
•引导学生思考: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是什么?5. 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但是没有天平怎么办?•引导思考:学生通过讨论或小组合作,思考并提出测量物体质量的其他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尝试,比如使用弹簧秤、浮力秤等进行测量。
6. 小结归纳•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归纳。
•提示学生关键点和重要概念。
五、课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引导学生解答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
六、布置作业•布置书面作业:写一篇关于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导学案含答案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涉及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主题为“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具体内容包括:天平的结构与使用方法、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以及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天平的结构与使用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2. 使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能够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2. 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天平仪器。
2. 砝码。
3. 测量物体。
4. 笔记本电脑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同学,猜猜他们的质量大约是多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2. 知识讲解:讲解天平的结构与使用方法,质量的概念以及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测量一个苹果的质量为例,讲解如何使用天平进行测量,并解释测量结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使用天平测量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并完成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5. 板书设计:将天平的的结构、使用方法以及质量单位换算等重要知识点进行板书。
6. 作业设计:题目1:用天平测量一个苹果的质量,并将结果换算为克和千克。
答案:假设苹果的质量为200克,换算为千克为0.2千克。
题目2:用天平测量一个鸡蛋的质量,并将结果换算为克和吨。
答案:假设鸡蛋的质量为50克,换算为吨为0.0005吨。
六、板书设计1. 天平的结构:横梁、游码、砝码、物杯、砝码杯。
2. 天平的使用方法: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然后将物体放在物杯中,用砝码进行测量。
3. 质量单位换算: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七、作业设计1. 用天平测量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如苹果、鸡蛋、书本等,并将结果换算为克和千克。
2. 思考:如何通过天平测量一些不规则物体的质量?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是否能够独立使用天平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教案 苏科版

课题: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课型:新授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
②认识目标:通过实验,学会使用天平,掌握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时间】( 1 学时)【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二)互阅作业(三)自学与互帮1.内容一:探究影响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自学方法:1.称橡皮泥的质量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标尺上的分度值为;②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③用天平称量一块橡皮泥的质量,然后把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后再称一称,它的质量是否改变了?结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无关)生活经验:当一块冰熔化成水后,他们的质量是否改变?结论:物体的质量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无关)科学研究还发现:物体的质量不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改变,例如。
综上所述:物体的质量不随、、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3.自学内容二: 6.2测量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方法:当测量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先测量多个物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一个物体的质量。
这种“测多算少”的方法能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按照下表要求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填入空格内。
4.自学内容三:6.3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 (1)、排出正确的实验步骤: A 、计算烧杯中水的质量 B 、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C 、测量烧杯的质量(2)将测量步骤和测量数据填入表格。
序号 测量步骤质量/g① ② ③(四)练习1.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 ( ) A .物体的形状 B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C .物体所在的位置D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和它的形状2.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对比较简便而又正确的是 ( ) A .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B .把一粒米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C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D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 3. 某同学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按照常规操作步骤如下:a.将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b.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0”点,调节平衡螺母;c.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用镊子在另一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d.计算盘中砝码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则为被测物体质量;e.整理器材.以上步骤中有一个步骤有遗漏,有一个步骤有错误,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该步骤的字母代号,并在横线上补充和改正.② 20 ③40①有遗漏是步骤( ),补充:②有错误的步骤( ),改正:(四)知者加速1. 小明使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某个零件的质量,该天平配置的最小的砝码的数值是1kg.(1)小明按正确方法测量时,测得零件的质量为39.70g,则小明在天平的盘放了砝码,其质量数值由大到小依次是 .(2)若小明使用这架调好的天平测量一个物体质量时,误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按正常方法读出物体的质量为32.40g,则这个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五)因人作业(适度作业量,知者加速)。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2《测量物体的质量》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2《测量物体的质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测量物体的质量》。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质量的定义及单位;2. 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3. 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的定义及单位,了解质量的国际单位制;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提高测量精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质量的定义,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2. 教学重点:掌握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平、砝码、测量容器等;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测量容器、砝码、细线、笔记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思考如何测量它们的质量。
2. 知识讲解:介绍质量的定义、单位及国际单位制。
讲解天平的结构、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3. 示范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强调注意事项。
4. 学生动手实践: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质量,记录数据。
5.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如测量一书的重量。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的定义、单位及国际单位制;天平的结构、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复习质量的定义、单位及国际单位制;(2)练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记录数据;(3)思考如何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提出解决方案。
2. 答案:(1)质量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3)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将物体放在左盘,加减砝码使天平再次平衡,读取右盘砝码的质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质量的定义、单位及国际单位制,学会了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学案:6.2测量物体的质量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测量物体的质量”。
该节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物体重心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以及质量单位及其换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物体的质量测量。
2. 使学生理解重心的概念,学会用悬挂法测定物体的重心。
3. 让学生熟悉质量单位及其换算,提高学生的物理量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物体重心的测定方法,质量单位的换算。
难点:天平的调节平衡,重心的准确测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砝码、细线、泡沫块、金属块。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块未知质量的金属块,请学生猜测其质量,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天平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正确使用方法,重点强调天平的调节平衡、物体的放置、砝码的添加顺序等。
教师讲解重心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用悬挂法测定物体的重心。
教师介绍质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如千克、克、毫克等。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有关质量测量的例题,如“用天平测量一块金属块的质量,并将结果保留到合适的单位。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每组选定物体的质量,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5. 知识拓展:教师提问:“除了天平,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重心的概念及测定方法、质量单位及其换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2)用天平测量你身边的某个物体,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3)填写质量单位换算表。
2. 作业答案:(1)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调节平衡、放置物体、添加砝码、读取质量值。
(2)测量结果:待学生实际测量后填写。
(3)质量单位换算表: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第六章二、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让学生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正确测量物体的质量。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3.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包括天平的调节、物体的放置、砝码的加减等操作步骤。
难点:理解质量的物理意义,通过实验操作准确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同时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与规范。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的教学顺利进行,需做好以下准备:1. 实验器材:准备足够数量的天平、待测物体、砝码等。
2.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天平使用步骤、质量概念等相关内容的PPT。
3. 教学环境:确保实验室设施完备,为学生提供安全、整洁的实验环境。
4. 学生分组:根据班级人数合理分组,每组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
通过这些步骤的准备工作,一个科学实验室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各种实验教学活动了。
首先,对于安全与整洁的保障是实验室运作的重要基础。
必须保持实验室内外的清洁,并且做好定期的清理工作,这既能够减少实验室事故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仪器的保护与保养。
实验时还要特别强调安全问题,提供相关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使每一位参与实验的学生都清楚并遵循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接下来是学生的分组和器材的配备。
在安排学生分组时,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小组的学生人数以及他们各自的技能水平。
这样的分组方式不仅有助于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实践机会,还能在小组内形成互助合作的学习氛围。
每个小组都应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通过这样的准备和安排,实验室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的开始,教师首先通过实物展示或多媒体演示,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物体,如文具、书本、水果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教案(一)前提测评1.什么叫质量?物理实验中称物体质量常用的工具是什么?2.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要进行哪些调节?怎么调节? 答: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⑵调天平横梁平衡,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中线处或指针在中线处左右摆动的刻度相等为止。
3.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哪一盘上?砝码放在哪一盘上?4.一般按什么顺序加减砝码?在什么情况下移动游码?答:⑴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后,接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
⑵增加一个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边,而减少一个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边,此时不加砝码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5.怎样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答: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数。
7.怎样确定天平的最大称量值?答:⑴根据天平底座上的铭牌的标称确定。
⑵根据天平配套的砝码的总质量数及标尺示数估计。
8.使用天平时要注意哪几个问题?(二)以学定教实验活动: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导入:对话:生1:只要把一枚大头针放到天平上称就行了。
生2:应该在托盘上多放一些大头针来称。
生3:应先测一空杯质量,再将一枚大头针放入空杯中测出总质量,两次测量结果相减即得大头针质量。
教师指导:1、阅读实验要求。
2、讨论:上述三个同学哪个方法正确?为什么?3、了解实验的目的、器材。
4、设计实验步骤。
5、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序号数量总质量单个质量6、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师检查、指导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动手实验,也可以边做边商量,看哪组实验做得又快又好。
做完实验后思考,针对上面实验设计提出有关问题,其他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若某组抢答不完善,其他组可继续抢答,抢答完毕继续自由提问,再抢答,直至完毕。
组长评价:①如果都动手实验,可获1颗红五角星;②如果实验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成功,再加获1颗红五角星;③提出问题或抢答成功的组,按评价小组的评价再加获红五星。
八年级物理下册(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教案 苏科版 教案

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一、教学目标二、设计思路整个活动过程从活动材料的准备到活动的实施,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主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领悟,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探究活动状态中,充分体验了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模式。
三、教学资源教材、《学习指导用书》、《物理实验》、《名师导学》及配套教学光盘四、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导入: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对话:小华:只要把一枚大头针放到天平上称就行了。
小明:应该在托盘上多放一些大头针来称。
小月:应先测一空杯质量,再将一枚大头针放入空杯中测出总质量,两次测量结果相减即得大头针质量。
观察天平,弄清天平的性能和规格,弄清天平的测量X围,标尺的分度值,并按正确方法进行调节。
思考应如何解决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新奇、有趣的物理情境能紧扣学生心理,把他们引入探究情境中,激发他们探究的动机和求知的热情,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生动。
在物理实验中,了解测量仪器的性能和规格是很重要的。
实验: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动手实验,也可以边做边商量,看哪组实验做得又快又好。
做完实验后思考,针对上面实验设计提出有关问明确要求,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后,动手做实验,解决问题。
也可以与相邻组此设计采用开放性实验探索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自主探索,为学生创造广阔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八年级物理:6.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学案
班级姓名
课题:6.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课型:新学课
一、助学目标:
1.知道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能对测量结果的偏差进行分析。
二、自助检测:
1.使用托盘天平的基本步骤是:
(1)天平的调节
1、水平调节: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处。
2、横梁平衡调节:调节横梁上的,使指针指在处,这时天平横梁平衡。
(2)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砝码放在盘里,用____夹取砝码,由______加砝码,最后再移动,使指针指在处,使天平平衡。
(3)物体的质量等于天平盘中______加上________。
2.为了保持天平测量的精度,使用时应注意: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2)砝码要用夹取,不能用手拿。
3、(1)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由于游码的质量值是加在右盘中的,既m左=m右+m游,这时砝码的总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加游码的示数,,则m物=m砝码-m游。
学生练习:有一同学把天平调好后错把物体放在右盘中,在左盘放入50g、20g、5g、2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置于0.5处,天平平衡,这个物体的质量应为()
A、77.5
B、77g
C、76.5g
D、78g
(2)砝码不准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如果砝码少了一部分(如被磨损、被腐蚀掉一部分)测量出来的结果比物体的真实值___,如果砝码多出一部分(如沾有杂物)测量出来的结果比物体的真实值___。
(简化记忆:少大多小)学生练习: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如果砝码上粘有污物则测量值将()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课后作业:
一、自我检测题(“体检题”)每空10分
1、一架天平上标有200g \ 0.2g, 其中 200g表示:
0.2g表示:
2、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关于其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称量物体前首先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B.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
C.不管桌面是否水平,只要调平横梁就可以称量
D.不能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称量
3、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4、一刻度准确的杆秤,若其秤砣上粘上一块重物,那么用它称东西时,其读数()
A.将比实际质量大
B.与实际质量相同
C.将比实际质量小
D.大小难以确定
5、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铜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
有50g、20g、10g各1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铜块的质量是
_______g,如把上述实验移到山顶上进行,测得的该铜块的质量将__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后,发
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乙所示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
向 (选填“左”或“右”)旋动.图丙是一次正确测量的情景(天
平下方为游码标尺的放大图),则物体的质量是 g.
7、测量一个回形针和一张纸厚度时都用到了相同的测量方法,叫
做。
二、补充训练题
(一)基础类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3×10-5t=_________kg=_______mg. (2)4.2×106g=________kg=_______t.
2、质量最接近50g的物体可能是()
A、一粒砂子
B、一只鸡蛋
C、一支钢笔
D、一只母鸡
3、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然后将游码移至_______,再调节______,使指针指在_______。
4、使用天平时,砝码要用_______夹取,不要用手拿,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大于______。
5、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相当于向天平______盘里_____。
6、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_______kg,当它在太空中失重时,质量是______kg.
7、3kg的水结成冰后,冰的质量是______kg,2kg的一瓶罐头带到太空中,其质量为______kg。
8、小华想用天平测一个大头钉的质量,把小华设计的称量步骤重新整理出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把50个相同的大头钉放在天平的左盘中,用镊子加砝码;
(3)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平衡;(4)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5)读出总质,求出每个大头钉的质量;(6)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上;
9、已经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张桌子上使用时()
A、无须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
B、需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
C、横梁右端的螺母必须向左调
D、横梁右端的螺母必须向右调
10、下列过程中,使用引导字的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结成“冰”
B、将一“矿石”由月球带回地球
C、将一“铁块”烧红
D、氧气瓶中的“氧气”被用掉了一半
11、一位同学在测量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中无论怎样加减砝码,都不能使天平平衡,可采用的方法是()
A、移动游码
B、调节平衡螺母
C、交换托盘
D、移动游码并同时调节平衡螺母
12、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测的物体应放在左托盘、砝码应放在右托盘
B、被测的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C、称量时,可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D、天平平衡后、被测的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13、一块铁块,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它的质量将发生变化()
A、把铁块轧成薄铁片
B、把铁块锉成圆柱体
C、把铁块带到月球
D、把铁块熔化后铸成铁锅
14、已调节好的天平,因某种需要移到另一张桌子上使用,用此天平称量物体质量之前()
A、不必调节就可测量
B、只需水平调节
C、只需要横梁调节
D、水平、横梁都要调节
15、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粒大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可取的是()
A、一粒大米质量太小,无法称量
B、把一粒大米放在天平右盘里,在右盘中放砝码,反复测量,求平均值。
C、把一粒大米放在一只小杯中测出其总质量,再减去小杯的质量
D、取100粒大米称出其总质量为m,则一粒大米的质量为m/100。
16、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采用了如下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点上;
(2)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
(3)将被测物放在天平的右盘里;
(4)根据估计被测物质量,用手拿砝码放在左盘里,再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5)算出被测物体质量后,把砝码放回盒里;
以上有三个步骤缺漏或错误,请在下面括号里填有缺漏或错误的序号,然后在后面的横线上补充或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类
1、如何用天平测出一粒米的质量?写出具体方法。
2、学校买来500m铜导线,想利用天平测出这些导线的总质量,但天平的量程只有200g, 应怎样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