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灭亡
秦朝的亡国之战秦国灭 亡的起因与结果

秦朝的亡国之战秦国灭亡的起因与结果《秦朝的亡国之战秦国灭亡的起因与结果》秦朝,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大一统王朝,却在短短十几年间迅速走向灭亡。
其亡国之战背后的起因与结果,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秦国能在战国时期崛起并最终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离不开其强大的军事力量、高效的政治制度以及商鞅变法等一系列改革举措。
然而,统一后的秦朝却面临着诸多问题。
秦朝灭亡的起因众多。
首先,繁重的赋税和徭役让百姓苦不堪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长城等巨大工程,这些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百姓不仅要承担沉重的赋税,还要被征发去服劳役,长期远离家乡,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其次,严苛的律法也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朝律法严密,刑罚残酷,稍有不慎便会触犯法律,遭受严厉的惩罚。
这种高压统治使得民众心生恐惧和不满,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再者,秦朝在统一后,未能及时调整统治策略。
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国采取了较为强硬和激进的手段。
但在统一后,面对地域广阔、文化多样的新局势,秦朝没有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仍然沿用过去的高压统治方式,导致地方与中央的矛盾不断加剧。
此外,秦朝的政治腐败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些官员贪污受贿,欺压百姓,使得百姓对秦朝政府失去信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揭开了反秦斗争的序幕。
此后,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秦力量。
项羽和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成为反秦的主力。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大败秦军主力,给秦朝以致命一击。
刘邦则率军西进,率先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秦朝至此灭亡。
秦朝灭亡的结果是极其深远的。
首先,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结束,结束了短暂的统一局面,再次陷入了战乱纷争。
其次,秦朝的灭亡为后来的汉朝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汉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较为温和的统治政策,如减轻赋税、与民休息等,从而开创了汉朝的盛世。
过秦论总结灭亡的原因

过秦论总结灭亡的原因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创立者秦始皇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统一全国的君主。
然而,秦朝也因其突出的军事扩张和高压统治方式而备受争议。
本文将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秦朝的灭亡可归结为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第一,高压统治的后果。
秦始皇以集权思维统一国家,追求绝对的权力和控制。
他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使朝廷日益腐败,贪污腐化成风。
同时,将大量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也造成了朝政不顾民生,对百姓实行严酷的控制和压迫,导致社会不稳定。
由此可见,高压统治的后果为秦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第二,地位社会地位的悬殊。
秦朝统一了六国,但在统一的过程中,特权阶级的问题凸显。
秦始皇打破了封建的土地制度,实行均田制,使自耕农的劳动收益大幅度提高。
然而,由于富人富而贫者贫,地主阶级过分积累财富,造成社会阶层的分化,民众对中央统治的不满情绪逐渐升级。
第三,统治者的暴政行为。
秦始皇是一个极端的君主,他意图以强力手段来维持国家统一。
这一方面表现在他严格实行的法治制度,例如焚书坑儒,令人不胜其烦;另一方面表现在他对臣民的惩罚和管理方式上,如被纳入秦国的其他六国的贵族、文人和学者都受到严密的关注和限制。
这样的暴政行为终究导致了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第四,军事过度扩张。
秦朝统一了六国并实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扩张政策。
然而,这种军事扩张并没有为秦朝带来持久的繁荣和稳定,而是导致疲惫不堪的经济和资源压力。
由于频繁的战争行动,加之修筑长城和兵员投入的巨大开支,使得国家财政压力不堪重负,最终导致秦朝的崩溃。
第五,继承问题和内部纷争。
秦始皇死后,他的继承者秦二世无法有效继续秦朝的统治,加上政治内斗和权力争夺的斗争,最终导致秦朝的内部分裂和灭亡。
太子丹等一系列叛乱和阴谋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结束了秦朝的存在。
综上所述,秦朝灭亡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高压统治的后果、社会地位的悬殊、统治者的暴政行为、军事过度扩张以及继承问题和内部纷争。
秦朝的灭亡——精选推荐

秦朝的灭亡秦始皇死后,赵⾼勾结胡亥与李斯,伪造遗诏⽴胡亥为帝,并赐秦始皇长⼦扶苏死。
秦⼆世胡亥昏庸,没有秦始皇对各地反抗⼒量的驾驭⼒。
⼆世元年(前209)七⽉,陈胜、吴⼴因可判死罪的失职⽽领导民⼯起义。
反秦⽃争随后由项⽻与刘邦分别领导,西⼊关中攻秦。
这时赵⾼杀丞相李斯,杀⼆世,⽴始皇孙⼦婴为秦王。
公元前207年,项⽻⼤破秦军,巨⿅⼀战,秦军被歼灭殆尽。
公元前206年刘邦⼊关,⼦婴出城降,秦朝灭亡。
赵⾼是秦始皇和秦⼆世宠信的宦官。
⼀般认为他直接导致了秦朝的覆灭。
他最后被秦三世杀死。
关于他的⾝世,有很多种说法: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说:“赵⾼者,诸疏远属也。
赵⾼昆弟数⼈,皆⽣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
秦王闻⾼强⼒,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
”赵翼在《陔余丛考》卷四⼗⼀《赵⾼志在复仇》条云:“⾼本赵诸公⼦,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报仇……卒⾄杀秦⼦孙⽽亡其天下。
则⾼以勾践事吴之⼼,为张良报韩之举,此⼜世论所及者也。
”秦⼆世嬴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时间前209年—前207年),也称⼆世皇帝。
是秦始皇第⼆⼗六⼦(最⼩的⼉⼦)、太⼦嬴扶苏的弟弟。
秦始皇出游南⽅病死途中时,在赵⾼与李斯的帮助下,杀害哥哥扶苏当上秦朝的⼆世皇帝。
秦⼆世即位后,宦官赵⾼掌实权,并逼死李斯。
在埋葬秦始皇时把全部⼯匠封死在了陵墓⾥。
秦朝的暴政激起了前209年的陈胜、吴⼴起义。
前207年被赵⾼逼⾃杀,时年24岁。
以平民之礼葬。
李斯(前280年?~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学家和书法家。
在诸⼦百家中,李斯是荀⼦的学⽣,后成为法家学说的代表⼈物,他辅佐了嬴政⼀统天下建⽴秦朝。
李斯和赵⾼合谋拥护秦⼆世上位之后,赵⾼处死李斯。
李斯主张以⼩篆为标准书体。
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的作⽤。
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有《泰⼭封⼭刻⽯》、《琅琊刻⽯》和《峄⼭刻⽯》、《会稽刻⽯》等。
扶苏(出⽣年⽉不明,逝世于前210年)是秦始皇的长⼦,母亲是郑妃。
秦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秦国灭亡的真正原因秦朝的灭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以下将详细讨论秦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首先,秦朝对于百姓的残酷统治是导致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秦始皇采取了严苛的法家政策,在统一天下后,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国的实力,并加强对境内各地的控制。
同时,秦朝实行了一系列苛刻的法律制度,如以法治国、重刑峻法以及大规模的劳动力投入,使得百姓生活极为艰难。
这样的统治方式引起了人民的不满,社会治安恶化,民间反抗情绪逐渐上升。
其次,秦朝的统治造成了国家财政的困难。
秦始皇实行了徭役制度,将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如修建长城、兵器制造等,花费巨大。
同时,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度,增加了地方财政开支,造成国家财政紧张。
而秦朝的对外扩张政策,积极进攻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使得军事费用大量增加。
这些因素导致秦朝财政破产,百姓负担加重,社会经济陷入混乱。
第三,秦朝的政治腐败也是导致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秦朝实行了世袭制,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而且皇帝的权威凌驾于一切之上。
这种权力过于集中的政治制度,使得朝政不透明,缺乏监督和制约,导致了权力滥用和腐败的问题。
高官们追求权力和财富,谋取私利,而忽视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这种腐败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形象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最后,秦朝内外交困也是灭亡的原因之一、在对外战争方面,秦朝数次进攻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造成巨大的军事消耗。
同时,秦朝还与赵、楚等强大的诸侯国发生冲突,激化了矛盾。
在内部方面,由于权臣李斯等人的专断行为,引发了一系列军师之争,使得秦朝内部陷入混乱。
这些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秦朝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困境,最终导致了灭亡。
综上所述,秦朝的灭亡是由于残酷统治、财政困难、政治腐败以及内外交困等多重因素所引起的。
秦朝在短短几十年内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但由于种种原因的积聚和冲突,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灭亡的结局。
然而,秦朝的建立和灭亡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秦朝灭亡的原因

秦朝灭亡的原因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为什么秦朝会灭亡,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秦朝灭亡的原因1,秦国的法治推行了100多年之后,其本身已经逐步地走向了僵化。
第一,史记陈胜世家中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延误了戍期,法令失期当斩,陈胜吴广遂反。
但是大雨应该是一个相当有力的免责或减责事由,但是陈胜吴广却并不认为有这样的可能性。
我国学者宁汉林就曾指出:秦朝刑律之失,在于不区分情节,只要发生刑律中所规定的后果,一律论处。
2,秦国在伐灭六国之后,国家面临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前可以在一隅行之有效的制度,却不能在全国全面开花。
可以从陈胜吴广的戍边来看。
春秋战国时代国家疆域小,百姓戍边来回旅途短,戍边时间也不长。
但是到了秦朝以后国家太大了,这个制度就会出现问题。
到汉朝就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允许百姓以钱代戍(费300文钱请人代为戍边者称为“过更”,自己戍边称为“践更”)3,秦朝官吏的执法过于粗暴。
秦国是个耕战国家,奖励军功。
统一之后原本应该早日结束的军事管制制度被无限期延长了。
秦朝的地方官吏多为军人(如灭韩的将领叫内史腾,之后即为秦守韩地),他们缺乏应有的执法素质,手段往往粗暴。
比如押送陈胜吴广的那两个尉,“吴广忿圭尉”“尉果笞广”。
也因为这样,在陈胜起义之后,“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甚至有的秦朝官吏已经表明态度要依从起义转而伐秦(如吴守令),百姓仍然不原谅他们。
4,秦朝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
陈胜吴广在起义之后也不过是一群亡命徒,但是就是这样的亡命徒在起事之后,以数百人之众,就能“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酇﹑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由此可见秦朝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
5,从陈胜吴广以扶苏和项燕为号召来看(而根本不顾后者的国家正是被前者的父亲所伐灭),显然百姓只是恨那些官吏和苛政,对秦室并无特殊的恶感。
关于秦朝灭亡的诗句

关于秦朝灭亡的诗句
哎呀呀,说起秦朝灭亡,那可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竹帛烟销帝
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诗句
把秦朝灭亡那复杂的局面描述得淋漓尽致啊!你想想,曾经那么强大
的秦朝,怎么就突然崩塌了呢?就好像一座巍峨的大厦,瞬间倾倒!
秦始皇统一六国,那是何等的威风啊!他以为靠着严刑峻法就能让
天下永远太平,可他错啦!老百姓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就像那被压到
极限的弹簧,总有反弹的一天!这不,陈胜吴广一声高呼:“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这就像是点燃了导火索,各地纷纷起义。
再看看那秦二世,完全就是个糊涂蛋呀!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把
国家大事都扔到一边。
这不是自己作死吗?这不就跟那自毁长城的人
一样嘛!
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可真是厉害角色啊!他们就像是两颗耀眼的
星星,在那黑暗的时代闪闪发光。
刘邦那是多机灵啊,懂得笼络人心。
项羽呢,勇猛无比,就像一头猛虎。
他们俩带着各自的人马,和秦朝
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秦朝啊秦朝,你曾经那么辉煌,可为啥就不能多听听老百姓的心声呢?非要把大家逼到绝路。
你说这是不是太可惜啦!
我觉得啊,秦朝灭亡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不
管你多强大,如果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那迟早都得完蛋!
以上就是我对秦朝灭亡诗句的一些感悟,大家觉得我说得对不对呢?。
秦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秦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秦末时期,统治者专制残酷统治、大兴土木,导致劳财伤民,国力渐退,人民徭役沉重引起农民起义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秦末统治黑暗时期,人民生活非常贫困,在暴秦的统治之下,人们反秦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爆发了浩秦末时期,统治者专制残酷统治、大兴土木,导致劳财伤民,国力渐退,人民徭役沉重引起农民起义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秦末统治黑暗时期,人民生活非常贫困,在暴秦的统治之下,人们反秦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爆发了浩荡的反秦起义。
秦朝亡于浩浩荡荡的秦末农民起义当中。
直接原因1、社会矛盾产生:秦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
秦朝统治者却忘乎所以,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
丁男缺乏,就征发女子承当转输的苦役。
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
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2、社会矛盾激化:秦朝统治者是大一统的成功者,在长期群雄角逐中积累起来的经历,并不完全合适统一后社会开展的需要。
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场面。
3、统治阶级内部:秦始皇死后,少子胡亥受亲信赵高的唆使,伙同城乡里斯,篡改遗诏,夺取妄为,是为秦二世。
秦二世继位后,各地的对抗起义已风起云涌,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秦始皇死后秦朝维持了多少年

秦始皇死后秦朝维持了多少年关于秦始皇死后秦朝维持了多少年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秦始皇死后秦朝维持了多少年,欢迎阅读!秦始皇死后秦朝维持了多少年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灭亡了,秦军是当时强大的铁军,横扫六国,北击匈奴,南攻蛮族,一统江山,为中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秦始皇驾崩之后,在前207年,秦亡。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余年。
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
秦二世胡亥在位三年,冷漠残酷,在赵高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最终被赵高杀死,年仅二十四岁,子婴上位以后,诛杀赵高,在位仅46天,被刘邦帅军攻破,秦朝灭亡,项羽杀入咸阳后屠城,子婴身亡。
秦朝灭亡的原因1、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从法家演化而来的。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特别注重刑罚。
秦始皇所采用的统治手段便是如此,通过重刑的方式迫使百姓种田,使国家富裕起来。
通过重刑的方式迫使百姓能够遵守“法律”以达到国家安定的目标。
然而和平年代还施行如此严苛的法度,很明显整个治国策略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2、在政治和军事上,胡亥也没有什么建树,不能把农民起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更不能选贤任能,为帝国遴选出新的栋梁之才。
还出了一些昏招,让局势雪上加霜,更加恶化。
3、秦朝统一的是领土,人心并没有归一。
秦国统一之路很血腥,当然这只是从战争的一面说起。
毕竟当年春秋战国一些国家存在多年,因为战争失败而亡国,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心里都不舒服。
于是秦国便展开铁腕治理。
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先后开展了修长城、北驱匈奴、南征百越、修皇陵、修骊山宫等众多事宜,耗费巨大,人民负担沉重,百姓生活窘迫,民不聊生。
秦始皇功绩统一六国;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建立皇帝制度;修建万里长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1.焚书坑儒
2.沉重的赋税
3.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4.残酷的刑罚
世上有一种花,在盛 开之前,它会用很长的时 间酝酿力量,在绽放时用 尽所有能量,绚烂至极。 但却转瞬即逝,留给人们 无限的感慨!它叫昙花。 有人将秦朝不足20年 的统治比作“昙花一现”。 为何强盛的大秦帝国会如 此短命呢?
战争目的 秦末农 反抗秦 民战争 的暴政
战争性质
农民起义 统治阶级内部 的争权夺利
战争结果
秦朝 灭亡 刘邦 获胜
楚汉 帝位之争 战争
秦朝大事年表
时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02年
重大事件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开始
再见
焚书 坑儒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史记·儒林列传》
秦朝统治者大兴土木,开支巨大,各级 官吏巧取豪夺,人民负担着沉重的赋税。
(秦朝)田租、口赋(人头税)、盐铁 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 食货志》
(秦)农民尝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 食货志》
阿 房 宫 想 象 画
秦始皇到处修建离宫别馆,仅首都咸阳四周200里内 就有270座宫殿。阿旁宫直到他去世也未完成修建。
秦始皇的骊山陵墓,不仅工程浩大,而且陵内以水
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以人鱼膏为灯烛,极尽奢华。
修建长城
秦始皇修筑抵御匈奴的城防,西起临洮, 东至辽东,共万余里长,史称秦长城。
30万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50万南攻越族, 戍守五岭
陈胜、吴广起义(想象画)
(张楚)
陈
大泽乡
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刘 邦
沛
项羽
陈
大泽乡
吴
巨鹿之战——大败秦军
秦军王离 进击路线
破釜沉舟
漳 巨鹿 水 邯郸
水
河
秦军章邯 进击路线
项羽 进军 路线
咸阳 咸阳
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秦末农民起义的发展
时间
第一阶段 公元前 209年 第二阶段 公元前 207年
楚汉争霸结束,刘邦获胜
1.“斩木为兵”“揭竿而起”两个成 语源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 A ) A.陈胜、吴广起义
B.秦灭六国
C.巨鹿之战
D.楚汉之争
2.下列历史人物里,在巨鹿之战中
率军消灭秦军主力的是( C )
A.刘邦
C.项羽
B.韩信
D.吴广
3.请说出下列序号对应年代所发生的重大 历史事件。
1 2 3 4
70万建阿房宫, 修骊山墓 修驰道, 运粮饷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秦朝法律非常 细密严苛,惩罚 罪犯的刑罚多达 20余种,死刑就 有近十种,还有 多种残害身体的 肉刑。
秦朝刑具(陕西临潼出土)
秦二世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在诛杀宗 室大臣的同时广为株连,群臣人人自危。他
还继续大兴土木,赋敛徭役更加严重。
三、楚汉之争
1.项羽、刘邦争夺天下 2.垓下之围和刘邦获胜
刘邦
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 放纵部下烧杀抢 约法三章 得民心 掠 失民心
虚心纳谏,广揽人 才 实力不断壮大
刚愎自用,众叛亲 离 实力不断削弱
此天之亡 我,非战 之罪也。
垓下之围形势图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战争 和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 同?为什么?
5
公元前209年 前207年 前206年
前202年
陈胜、吴 广起义
1
巨鹿之战
2 3
秦朝灭亡
4
西汉建立
5
公元前209年 前207年 前206年
前202年
楚汉之争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 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 是魔,未可轻议。 ——[明]李贽
4.谈谈你眼中的秦始皇。 参考答案:注意结合时代背景一 分为二地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领导人
陈胜 吴广 项羽 刘邦
结果
建立政权,最后遭到镇压, 陈胜、吴广被杀害。 但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项羽大败秦军主力;刘邦 率军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王侯将 相,宁有 种乎!”
陈胜、吴广首倡的秦末农民起义有哪些历史 意义?
算一算 从统一到灭亡,秦朝只 经过了多少年?
想一想 秦朝的灭亡,给后世 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听闻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后,昏庸残暴的秦二
世不但不加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严令官吏
加紧剥削人民,“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
众者为忠臣。于是刑者相半于道,死人堆积
于市”。
说一说: 在秦朝的残暴统治下,人们 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天下苦秦 久矣!” “天下愁 怨,溃而 败之。”
二、“诛暴秦”
1.陈胜、吴广起义 2.秦朝的灭亡 3.起义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