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共收治的6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
前者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后者行常规填塞纱布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关键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171-02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后极易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是宫缩乏力所致,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增加,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几率远高于自然分娩,给产妇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
因此,采取何种方法才能有效加强子宫收缩并止血,成为临床工作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
我院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产妇进行了治疗,效果较优。
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分娩且产后出血的66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时登记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各33例。
研究组中,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8.3±1.7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3±0.3周;20例初产妇,13例经产妇;11例羊水过多,7例前置胎盘,1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例瘢痕子宫。
对照组中,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3±1.5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1±0.3周;22例初产妇,11例经产妇;12例羊水过多,9例前置胎盘,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例瘢痕子宫。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引言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但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也会伴随一定的风险,其中产后出血是其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超过500ml,或产后7天内出血超过1000ml,是产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作为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种手术方式,其临床效果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对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一、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一种治疗分娩后子宫破裂或产后出血的手术方式,其原理是通过缝制子宫的背带,实现封闭子宫破裂口或止血的目的。
操作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对子宫破裂或出血的部位进行清洁和检查,确定病灶的具体位置和范围;然后,通过缝合针和线对子宫破裂口或出血部位进行逐层缝合,确保缝合牢固和密实;进行术后护理和观察,确保患者术后康复平稳。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相对简单,风险低,对于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1.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共100例,其中包括60例原发性剖宫产和40例为紧急剖宫产。
所有患者均符合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并且在手术前均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资料收集和术前评估。
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等数据。
2. 结果在100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主要包括术后感染、出血复发等,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
在随访观察中,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感。
在术后3个月随访中,患者恢复良好,无子宫破裂和持续出血的情况出现。
3. 讨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良好,其优势主要表现在手术简单、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方面。
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住院治疗的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患者中选取9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观察组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照组实施宫腔填纱术。
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不含术后2h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呕吐、腹腔疼痛、便秘、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不含术后2h 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低(P<0.05);术后呕吐、腹腔疼痛、便秘、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较低(P<0.05)。
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背带式缝合;宫缩乏力;剖宫产;产后出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进行剖宫产手术,以减少发生疼痛和意外情况。
但采用剖宫产分娩更容易引发产后出血。
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救治,患者会发生休克甚至死亡[1]。
常规治疗无效时,既往主要进行子宫切除术。
不仅使患者完全丧失生育功能,还会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近年来,临床开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3]。
现通过选取100例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患者,研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住院治疗的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患者中选择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
对照组(n=45),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53±2.51)岁;孕周37-41周,平均(39.34±0.87)周;新生儿重量2.83-4.54kg,平均重量(3.46±0.51)kg。
观察组(n=45),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8.35±2.88)岁;孕周37-41周,平均(39.77±0.69)周;新生儿重量2.77-4.65kg,平均重量(3.48±0.42)kg。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的效果观察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以供参考。
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剖宫产后发生产后出血产妇16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
对照组产妇接受宫腔纱条填塞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实验组产妇接受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
对比两组产妇在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量等方面的差异性。
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子宫切除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少,组间差异经t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可有效控制出血,降低子宫切除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效果剖宫产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产妇死亡主要原因。
及时、有效的止血时抢救产妇生命的关键环节。
如出血得不到有效控制往往需要行子宫切除术以保全产妇生命。
子宫切除后可造成产妇生育功能完全丧失,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
本文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剖宫产后发生产后出血产妇16例纳入本研究,均有明确的剖宫产指征,经产妇及其家属同意后接受手术。
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机能异常者。
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产妇共计8例,年龄23岁~36岁,平均年龄(28.75±4.36)岁;体重68kg~83kg,平均体重(75.83±5.75)kg;孕周36.5周~40周,平均孕周(37.54±1.21)周;其中初产妇6例,经产妇2例;剖宫产指征包括巨大儿1例、双胎妊娠2例、羊水过多1例、产程停滞2例、重度子痫前期2例。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及评价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及评价目的:对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即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
方法:選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组34例患者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行传统手术方法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经过相应方式治疗后,在手术时间、产褥病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剖宫产术;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据临床资料统计,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出血约占产后出血现象的75%。
宫缩乏力的常见因素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腔感染、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瘢痕子宫等。
目前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2.7万产妇死于分娩过程中出血或产后出血,因此将产妇死亡率降低的关键因素即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1-2]。
目前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主要手段为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宫腔纱条填塞或宫腔球囊压迫止血,但有时效果不甚理想。
在剖宫产术中出血时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最简单、方便、有效、经济的止血方法。
经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可以有效减少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术的几率。
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68例,对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剖宫产,术中出现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年龄24~35岁,平均(28.6±2.3)岁,其中初产妇32例,经产妇36例。
探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

探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是一种通过将缝合线穿过背带,使子宫口更加牢固闭合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子宫缝合术,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结构设计和操作方法上有所不同,据报道,该术式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目前对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缺乏系统性研究和比较分析。
有必要对背带式子宫缝合术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实际效果和应用前景。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通过比较分析背带式子宫缝合术与传统缝合术的效果,探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深入研究背带式子宫缝合术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其在止血效果方面的研究,希望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从而减少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
本研究也旨在为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临床实践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其在临床中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可以为提高剖宫产术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
1.3 研究意义背带式子宫缝合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技术,其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备受关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探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了解背带式子宫缝合术的止血效果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背带式子宫缝合术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手术技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研究背带式子宫缝合术的止血效果,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医学科研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深入探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治疗中效果观察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治疗中效果观察引言剖宫产术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产妇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切口处血管破裂等原因,会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产后出血的治疗非常重要。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
本文旨在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医院进行剖宫产术并发产后出血的产妇共100例,年龄范围为20~35岁,平均年龄为28.6岁。
其中初产妇56例,多次产妇44例。
临床表现包括阴道流血、子宫收缩不良等。
所有产妇均进行了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
治疗过程中记录了手术时间、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信息。
随访观察了产妇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子宫功能。
结果经过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所有产妇的产后出血得到了有效控制。
手术平均时间为35分钟,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平均为300ml。
术后产妇出血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术后随访6个月内无发现出血复发或其他并发症。
所有产妇的子宫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未出现子宫功能不全或其他并发症。
讨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的产后出血,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产妇子宫功能的恢复。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也有一些局限性,包括手术时间较长,操作技术要求高等。
在临床应用中需要谨慎选择适应症,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操作要点。
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治疗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在有效控制产后出血的也保护了产妇的子宫功能。
仍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为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判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实验组30例、参照组30例。
实验组通过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参照组通过传统填塞纱布方式治疗,对实验组和参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结果:实验组、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26.67%,对比差异存在,P<0.05。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实行对比,实验组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通过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能确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减少患者术中总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适用于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剖宫产术;术后出血;临床疗效产后出血,为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大部分产妇在产后2h内出血,晚期会在产后24h出血,常见于产后1~2周。
需要注意的是,产后出血为分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质量[1]。
而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宫缩乏力、胎盘、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等因素,均存在紧密的关联性。
主要表现: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等[2]。
本次研究,将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为主,以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为基础,以传统填塞纱布治疗作为参照,对比上述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结合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均为30例。
实验组病例年龄区间为25~30岁,平均年龄(27.5±2.3)岁。
包括初产妇、经产妇各20例、10例。
参照组病例年龄区间为23~29岁,平均年龄(26.9±2.2)岁。
包括初产妇、经产妇各18例、1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 子宫全层 ; 从距离 切 口上缘 3 e a 部位 出针 ; r 再 将缝 线拉 至 子宫底 部相应部位 ; 折 返后拉 至右子 宫骶 骨韧带 上方 ; 在 平
子 宫下段切 口处 , 从右 向左 、 自外向 内进针 全层进针 ; 完成后
5  ̄1 0 mi n均无效 后 , 立I CY -  ̄ 断是否 应用 子 宫背 带式缝 合技
术 。判断的方法是 : 把 子宫托 出腹 腔后 , 用手挤压 子宫体 , 如 果 加压后出血减少 , 则 表明背 带式缝 合术成 功 的可 能性大 , 立即实施背带式 缝合 术[ “。缝 合 的方法 是从子 宫切 口下缘
学, 2 0 0 8 , 2 9 ( 6 ) : 6 6 6 — 6 6 7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4 - 0 1
( 编辑
落落)
ma c r o s o mi a a n d me t h o d o f d e l i v e r y [ J ] . O b s t e t Gy n e c o l , 2 0 0 6 ,
间、 出血量 等方面的I f 缶 床疗效 。结果 : 研究组病例在手术 时间、 出血量 和有效率 方面 较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 学意 义( P
<O . 0 5 ) 。结论 : 子宫背带 式缝合术 简单易行 , 对宫 缩乏力性 出血治疗 效果 明显 , 并 能避免子 宫切除 , 是 一种行之有
效 的治疗产后 出血 的方法 。 ‘
来, 我科采用子 宫背带式 缝合技术对 剖宫产产 后 出血 的产 妇
收缩 良好 , 出血减少或停止 , 生命体征稳定 , 尿量 正常时判定
为有效 ; 当阴道 出血量> 5 0 m l / h , 子宫 收缩乏力 , 质 地软 , 生
命体征不稳定 , 尿量<3 O al r 或者无尿判定 为无效 。
1 . 4 统计分析
学意义。
2 结 果
进行治疗 , 取得 了 良好效果 ,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应用 S P S S 1 9 . 0进行数据分析 , 计量资料采
用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 当P <O . 0 5时表示有统计 选取 2 0 0 9年 1月- -2 0 1 2年 1 2 月在我 院住
p a l s y: Ac o n s e q u e n c e o f f e t a l ma c r o s o mi a a n d me t h o d o f f e t a l
[ 1 1 ] 张静平. 超声指标 预测较 大胎 儿体重 的临床应用 [ J ] . 安 徽医
右侧 距离切缘下 3 c m 处 由外向内进针 , 注 意缝针要垂直且 贯
2 . 2 临床疗效
研究 组 的 3 1例子宫背 带式 缝合术 治疗后
均有 明显效果 , 平均缝 合 时间 为 4 . 2 ( 3 ~6 ) ai r n 。在手 术 时 间、 出血量和有效 率方 面较 对照组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P <
2 3 3 0 口
皇 ! 竺 2 垒 塑竺
! : :
! ! 旦
生签 鲞箜 ! 塑 堡塑塑 曼 壁墼
E l O 3 吉苏荣 , 陶格 陶 , 李 秀 丽. 巨 大胎儿 与骨 盆 出 口关 系的探 讨
( J ] . 中 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2 0 1 0 , 1 4 ( 2 ) : 1 0 3 .
关键词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治疗
产后 出血
பைடு நூலகம்
疗效
中图分类号 : R 7 1 4 . 4 6 1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1 — 7 5 8 5 ( 2 0 1 3 ) 1 7 — 2 3 3 0 — 0 2
产后出血是导致 孕产 妇死亡 的主 要原 因之一 , 简便、 有 效 的产后出血处理 方式 一直是 产科 研究 的一个 重点 。近年
[ 7 - 1 刘朝晖 , 何泽红 , 金燕志. B 超测量胎 儿双肩径及其他 参数的临 床应用( J )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2 0 0 9 , 1 5 ( I ) : 2 7 . E 8 3 常青 , 王琳 , 史常旭. 肩难产 的诊 断处理及 风险与技术 防范[ J ] . 实用妇产科学杂志 , 2 0 0 5 , 2 1 ( 5 ) : 3 0 4 . E 9 3 Me f a d a n d L V, R a s k i n M, D a l i n g J R, e t a 1 . E r b / D u c h e n n e / s
1 . 1 临床 资料
院分娩 因官缩乏力性 产后 出血采 用子宫 背带 式缝合 术式 的
产妇 3 1 例作为研究组 ; 回顾性 随机 选取 2 0 0 9年 1 月 以前 剖 宫产术 后出血的 4 2 例产妇为对照组 , 两组 产妇 的孕周 、 年 龄 和孕产次上无 明显差异 ( P >O . 0 5 ) 。所有病例麻醉方式 均采
2 . 1 剖 宫产指征比较
( P >0 . 0 5 ) 见表 1
两组剖宫产 手术指征无 统计学差异
表 1 两组 产 妇 剖腹 产 手 术 指 征 比较 ( ) ]
用腰硬联合麻醉 , 切 口为子宫下段横切 口。
1 . 2 方 法
1 . 2 . 1 研究组 。采用常规纱布垫压 迫、 子 宫按摩 、 药物 治疗
6 8 ' 7 8 4 — 7 8 8 .
. .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产后 出血疗效观察
张新颖 河南 省嵩县车村镇中心卫生院 4 7 1 4 2 1
摘要 目的 ; 探讨子宫背带式 缝合技术在剖宫产后 出血 中的治疗效果 。方 法 : 选取 3 1例宫缩乏 力性产后 出血产 妇
作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研究组 , 随机选取既往 4 2例 常规方法 治疗 的产 后出血产 妇作为对 照组 , 比较两 组在手术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