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水冷空调调试报告
水冷空调型式试验报告、seer季节能效报告 、iplv全年综合报告

水冷空调型式试验报告、seer季节能效报告、iplv全年综合报告报告名称:水冷空调型式试验报告报告编号:XXXX-XXXX报告日期:YYYY年MM月DD日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水冷空调型式进行试验,并评估其性能和效能。
试验过程中,我们对水冷空调进行了多项测试,包括制冷效能、制热效能、能效比等指标的测量和评估。
2. 试验方法2.1 试验设备我们使用了标准的水冷空调设备进行试验,包括制冷机组、冷却塔、水泵等。
2.2 试验过程我们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水冷空调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包括制冷效能试验、制热效能试验、能效比试验等。
试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相关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处理。
3.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水冷空调在制冷效能方面表现良好,能够快速降低室内温度。
- 水冷空调在制热效能方面也表现出色,能够快速提高室内温度。
- 水冷空调的能效比较高,能够在较低的能耗下提供良好的制冷和制热效果。
4. 结论水冷空调型式在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和效能,能够满足制冷和制热的需求,并具有较高的能效比。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评估其性能和经济性。
报告名称:SEER季节能效报告报告编号:XXXX-XXXX报告日期:YYYY年MM月DD日1. 引言本报告旨在评估空调设备的季节能效比(SEER),以评估其在不同季节下的能效表现。
通过对空调设备的能效比进行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其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性能。
2. 试验方法2.1 试验设备我们使用了标准的空调设备进行试验,包括制冷机组、室内机、室外机等。
2.2 试验过程我们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空调设备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包括制冷效能试验、制热效能试验、能效比试验等。
试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相关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处理。
3.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空调设备在不同季节下的能效比有所差异,夏季的能效比较高,冬季的能效比较低。
- 空调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能效比较低,可能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空调调试总结报告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
1.空调系统结构调试
1.1检查电气接线
1.2检查冷凝器和蒸发器
1.3确保压缩机工作正常
1.4将制冷剂注入系统
1.5检查空调控制面板
2.空调系统温度控制调试
2.1调整设定温度
2.2检查传感器的准确性
2.3优化回风和送风温度差
2.4检查温度传感器的位置
2.5保持恒定的室内温度
3.空调系统湿度控制调试
3.1检查湿度传感器的准确性
3.2调整湿度设定值
3.3优化回风湿度
3.4检查除湿器运行情况
3.5检查排水系统
4.空调系统风速控制调试
4.1调整风量设定值
4.2检查风量传感器的准确性
4.3优化回风和送风风速
4.4检查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
4.5避免送风和回风死角
5.空调系统噪音和振动控制调试
5.1检查风机的平衡性
5.2优化风机速度
5.3考虑隔音措施
5.4检查管道系统的支撑
5.5定期维护和清洁空调系统
总结
希望本文对读者能带来一定的帮助,并在空调系统调试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空调系统调试报告联动测试报告完整版

空调系统调试报告联动测试报告完整版一、背景和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空调系统调试和联动测试的完整报告。
该测试的目的是验证空调系统的各个功能是否正常,以及与其他系统的联动是否顺利。
二、测试方法本次测试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和步骤:1. 准备测试环境:搭建真实的空调系统和其他相关系统的联动环境,确保测试的可靠性;2. 设定测试方案: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包括各个功能测试和联动测试的步骤和标准;3. 执行测试方案:按照测试方案的步骤,逐个进行功能测试和联动测试;4. 记录测试数据:对每一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测试时间、测试环境、被测系统状态、测试结果等信息;5. 分析和总结: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问题和改进点;6. 生成测试报告:根据分析结果,撰写测试报告,并汇总测试的过程和结果。
三、测试结果1. 功能测试结果:- 温度调节功能:通过温度调节按钮,可以在预期的时间范围内调整房间的温度;- 风速调节功能:通过风速调节按钮,可以在预期的时间范围内调整送风速度;- 定时开关机功能:通过定时开关机按钮,可以在预设的时间上下限内,实现自动启停功能。
2. 联动测试结果:- 空调系统与照明系统的联动测试:通过触发空调系统的开机操作,可以实现照明系统的自动开灯功能。
- 空调系统与安防系统的联动测试:通过触发空调系统的关闭操作,可以实现安防系统的自动撤防功能。
四、问题和建议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 温度调节功能在高温环境下表现不稳定,可能是传感器故障;2. 风速调节功能在低温环境下有时会出现异常,需要进一步调试;3. 联动测试中,照明系统的反应时间较长,需要优化联动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1. 对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工作;2. 对风速调节功能进行进一步的调试和优化;3. 对照明系统的响应速度进行性能优化,提高联动效率。
五、结论经过本次测试,我们验证了空调系统的各个功能都能正常运行,并且与其他系统的联动也较为顺利。
空调冷冻水与冷却水系统的调试方案讲解

空调冷冻水与冷却水系统的调试方案讲解空调冷冻水与冷却水系统的调试是空调系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调试过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能耗。
下面将对空调冷冻水与冷却水系统的调试方案进行讲解。
一、空调冷冻水系统调试方案1. 首先进行液相管路的检查和泄漏测试。
2. 确认冷冻水管路通畅,逐一启动循环水泵、冷冻水泵,确保泵运行正常。
3. 确定冷冻机组的工作状态,设定回水温度、进水温度,确保系统内部循环畅通。
4. 进行压缩机进出口压力的测试,根据系统工作状态,设定压缩机的输出压力,比较设定压力和实际压力是否相符,进行调整。
5. 测定冷冻水进出口温度,根据实际情况和设备厂家的说明,设定设备的供回水温度,确保回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之间的温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6. 测定冷冻机组的冷却剂流量,并确保设备满负荷运行时,流量与压力稳定,并消除瞬间水流振荡的因素。
7. 对冷冻机组的压缩机、水泵、制冷剂控制系统等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满足预定的供冷需求。
8. 在完成以上步骤后,对整个冷冻水系统进行一次系统综合测试。
测试结果应该进行记录并对整个系统进行考核,保证设备能够稳定运行。
二、空调冷却水系统调试方案1. 检查冷却水系统的液相管路,进行泄漏测试和泵的检查。
2. 启动循环水泵和冷却水泵,确保泵的运转状态正常。
3. 调整循环水泵和冷却水泵的水量调节阀,调整流量和水压的平衡,保证系统内部连通。
4. 根据空调设备厂家的说明书,设定设备的入口和出口水温。
5. 测定冷却水泵进出口水温、压力和流量等水力参数,比较设定参数和实际参数的差异,并进行调整。
6. 对冷却水系统进行系统综合测试,测试结果应该进行记录并对整个系统进行评估,保证设备能够稳定运行。
以上就是针对空调冷冻水与冷却水系统的调试方案的详细讲解,通过进行多项测试和调试,能够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实现节能减排和减少故障的目标。
空调系统调试验收报告

空调系统调试验收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是对项目的空调系统进行调试验收的一份总结报告。
该项目为一个商业建筑项目,包括多个办公室、会议室、大堂等场所,需要一个完善的空调系统来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二、调试过程1.调试设备准备在进行空调系统调试前,我们准备了相关的调试设备,包括仪表仪器、空调设备控制器等。
通过这些设备,我们可以监测和调节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
2.调试空调设备在对空调系统进行调试前,我们先对空调设备进行了测试。
通过检查空调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压力、温度、风速等参数,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3.调试空调管道空调系统的管道是保证空调效果的关键。
我们通过检查和测试空调管道的连接、补充制冷剂和检查泄漏等步骤,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
4.调试控制器空调系统的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大脑,通过对控制器的调试,可以实现对空调系统的精确控制。
我们通过对控制器进行参数设置、测试不同工作模式和温度设定等步骤,确保控制器可以准确运行。
5.调试空调系统整体效果在完成以上调试步骤后,我们对整个空调系统进行了全面测试。
通过监测不同区域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噪音、震动等情况,来评估空调系统的整体效果。
三、验收结果1.温度和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在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可以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各个区域的温度和湿度波动范围在可接受范围内。
2.空调噪音和震动空调系统的噪音和震动都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对员工的工作和休息产生干扰。
3.空调系统的能耗通过对空调系统的能耗进行测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耗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4.空调系统运行稳定性在长时间的测试中,空调系统表现出了良好的运行稳定性。
系统在不同工作负荷下都能保持正常工作,并且可以迅速适应环境变化。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调试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包括温度差异、部分区域温度调节不准确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方案:增加空调设备数量、修改空调管道布局、对控制器进行优化等。
某空调系统试验的调整报告

某空调系统试验的调整报告一、实验目的该空调系统试验的调整报告的目的是对空调系统进行实验调整,以验证其性能和效果,并对系统的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室内温度控制效果。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空调系统主要包括室内机、室外机、管道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确保试验设备的完好无损并连接正确,检查检修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和设备功能。
2.混合制冷剂调整:首先需要将制冷剂注入系统中,以达到合适的制冷效果。
根据试验要求和设备规定,逐步调整制冷剂的注入速度和压力,确保合适的制冷效果。
3.温度控制调整:通过调节控制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阀门等,逐步调整系统的温度控制效果。
温度控制策略应该根据室内的实际温度需求和外部环境来设置,以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
4.风速调整:根据试验需要和室内温度需求,逐步调整风速大小。
可以通过调整风扇的转速或调整风口的开度来达到合适的风速效果。
5.实际室内温度测试:经过以上步骤的调整后,需要进行实际室内温度测试,以验证调整的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际室内温度测试,根据试验要求和设备规定,可以得到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1.温度控制效果分析:根据实测的室内温度和试验要求的目标温度,对比两者是否存在较大的误差。
如果误差较大,则需要进一步调整系统中的温度控制参数,以使得室内温度更加准确和稳定。
2.制冷效果分析:根据试验要求和设备规定,验证制冷剂调整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如果制冷效果不理想,则需要进一步调整制冷剂的注入量和压力,以达到更好的制冷效果。
五、实验调整建议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和分析,进行调整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优化空调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1.温度控制方面的建议: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对温度控制参数进行进一步调整。
可以采用PID控制算法来改善温度控制效果,通过优化控制策略,使得室内温度更加准确和稳定。
2.制冷剂调整方面的建议: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对制冷剂注入量和压力进行进一步调整。
空调风系统调试报告

空调风系统调试报告1. 引言本文档描述了对空调风系统进行的调试过程和结果。
本次调试的目的是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检查风速和温度控制是否准确,并解决任何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文档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描述:系统概述、调试过程、结果分析和问题解决方案。
2. 系统概述本次调试涉及的空调系统包括主机、风扇、传感器和控制面板。
主机是空调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空调制冷和供应冷空气。
风扇将冷空气吹送到需要调节温度的区域。
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温度和湿度,并向控制面板发送相关信号。
控制面板接收传感器信号并根据用户需求调节主机和风扇的工作状态。
3. 调试过程在进行调试之前,首先需要检查空调系统的组件是否正确安装并连接。
确保所有电源线、传感器线缆和控制面板都连接良好,并检查传感器的位置是否正确。
首先,进行对风速调试。
在空调系统中,风速具有多个档位,通常为高、中、低。
通过控制面板上的风速按钮,逐个调节风速档位,并观察风扇的实际工作情况。
3.1.1 高风速按下控制面板上的高风速按钮,观察风扇的转速是否明显增加。
通过感觉机身来检测高风速档位是否正常工作。
记录观察结果。
3.1.2 中风速按下控制面板上的中风速按钮,观察风扇的转速是否适中。
通过感觉机身来检测中风速档位是否正常工作。
记录观察结果。
3.1.3 低风速按下控制面板上的低风速按钮,观察风扇的转速是否缓慢。
通过感觉机身来检测低风速档位是否正常工作。
记录观察结果。
在风速调试完成后,进行对温度的调试。
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温度调节按钮,逐个调节温度值,并观察主机制冷和风扇送风的情况。
3.2.1 最低温度将温度调节为最低值,观察主机是否正常制冷,并通过感觉送出的冷风的温度判断是否达到了最低温度。
记录观察结果。
3.2.2 适中温度将温度调节为适中值,观察主机是否能够保持恒定的温度,并通过感觉送出的冷风的温度判断是否达到了设定的温度。
记录观察结果。
3.2.3 最高温度将温度调节为最高值,观察主机是否停止制冷,并通过感觉送出的冷风的温度判断是否达到了最高温度。
空调水冷机组调试验收报告

水冷冷水(热泵)机组调试验收报告一.项目资料:二.检查:(下列项目若符合要求,请在“是”前的 中打“✓”;若不符合要求,请在“否”前的 中打“✓”,并在实线上说明,若不适用,请实线上打“/”,每项必须仔细核查)1. 检查机组随机资料1.1随机附件与装箱单一致□否□是1.2产品合格证书□无□有1.3机组使用说明书□无□有1.4 电气原理接线图□无□有2.工程上的检查2.1 ★机组是否保持水平□否□是2.2★机组是否与冷却水泵,冷却塔,冷冻水泵联锁□否□是冷却水泵流量 m3/h,扬程 m冷冻水泵流量 m3/h,扬程 m冷却塔流量 m3/h2.3★冷凝器水泵是否正常工作□否□是2.4★蒸发器水泵是否正常工作□否□是2.5★循环水系统是否安装水过滤器□否□是2.6★流量开关安装于机组出水管的水平直管段正上方,不得安装在三通、弯管、变径处,顺水流方向安装、接线正确、动作正常;□否□是2.7★冷冻水路最高点及易存气的局部最高点须安装排气阀□否□是2.8★膨胀水箱是否高于系统工程1.5m以上□否□是2.9★机组进出水口是否采用软连接□否□是2.10维修空间是否>1m □否□是2.11调试前外部水路已自循环清洗,并更换清洁的水□否□是2.12蒸发器水压力表进出各一个□否□是2.13冷凝器水压力表进出各一个□否□是2.14蒸发器水温度计进出各一个□否□是2.15冷凝器水温度计进出各一个□否□是2.16管道是否保温且厚度>10mm □否□是2.17管道管径大小,必须大于机组进出水水管管径□否□是2.18机房通风环境良好,是否有强制通风措施□否□是3.送电前的检查3.1★主机配电电缆是否连接牢固,线径 mm;接地是否良好,线径 mm□否□是3.2断路器型号:;电流:□否□是3.3★机组各接线端子是否紧固□否□是3.4★检查电控柜内清洁度是否满足要求(铜屑、粉尘等导电物质)□否□是4.开机运行前检查(各项进行确认,请在 中打“✓”,并在实线上详细说明)4.1再次检查确认各电源及接线4.2检查冷冻水系统的阀门\水流开关:打开状态4.3清除起动柜和机组上的一切杂物:4.4记录开机前电源电压: V // V // V提醒事项:厂家服务人员在上述检查项中,所有★项若有不符合的,停止调试,须告知现场负责人,整改后方可进行开机调试验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银行水冷空调调试报告一、 系统描述:某银行安装水冷空调10台,机房面积约600M ²,机房位于大楼12楼,干冷器为低噪声型,共8台,安装在大楼顶层24层天台,水泵系统也安装在大楼24楼顶层天台。
系统上下高差约50米,下图为水泵管路系统示意图:所选水泵品牌为calpeda ,扬程为44~27米,流量:48~132M ³/H ,额定功率:15KW ,工作电流范围:15.9~27.5A ,转速:2900n/min 。
设计为两用一备或一用两备。
主供回水管径为DN150。
8台干冷器管道并联,控制电路也并联,后附图是其中一台干冷器的控制原理图:室内机组所有的70/71端子并联后引上顶楼,每台干冷器加装一个继电器,所有继电器并联后接到70/71端子(图中的K1继电器)。
只要12楼有一台空调压缩机启动,所有干冷器都会从加装的继电器得到闭合信号同时启动运转,8台干冷器组成一台大干冷器。
:Level-24K1二、主要设计参数核算:1)室内机组冷却水流量核算:查空调技术数据手册,在32ºC进水温度时,一台水冷空调机组需冷却水2.795l/s,或10.06M³/h,10台机组共需冷却水流量约100 M³/h,在所选水泵(流量:48~132M³/H)的工作范围。
2)主供水管径核算:主供水管规格为DN150,系统总流量为27.95 l/s时,主管的流速核算如下:V = Q/SV-------主供回水管水流速,M/S;Q------主管流量,27.95/1000=2.795/100 立方米/秒;S------主供回水管截面积,S=0.15²×3.14/4 平方米;V = 2.795/(100×0.15²×3.14/4)= 1.58米/秒GBJ13-86推荐的主供水管流速为1.5~2.0米/秒,核算结果满足国标的要求。
3)水泵扬程核算:i.水冷空调冷凝器阻力:7.45 mH2O(技术数据手册提供),但据开发部的实测,实际阻力达19 mH2O,手册数据偏低;ii.干冷器阻力:3.81 mH2O;iii.Y型过滤器阻力:5×2=10 mH2O;iv.管道沿程阻力:175 Pa/m,总管长约200米,200×175/1000000=0.035Mpa, 沿程阻力约为3.5 mH2O。
v.管道局部阻力:一般为6 mH2Ovi.实际总阻力=19+3.81+10+3.5+6 = 42.31 mH2Ovii.按技术数据手册核算阻力=7.45+3.81+10+3.5+6=30.76现场安装的水泵是按技术数据手册选用的,扬程范围在27~44米之间,实际管道阻力接近水泵的扬程上限(扬程偏低),因此,水泵工作点会在下限流量范围。
也就是在48 M³/h~68 M³/h,在夏季负荷大时达不到室内机组要求100 M³/h的流量。
4)管路系统承压核算:12楼空调机组的板式换热器位置是管路系统的最低点,也是承压最高的位置之一。
承压压力P=9.81h+Pg -HBA9.81h-------系统高差造成的水压力,现场约50米水柱;Pg-----------水泵运行的出口压力,40米水柱;HBA--------水泵出口到板式换热器的管路阻力,约6米水柱;P=50+40-6=84 mH2O,约8.4kg/cm²因此,12楼位置的管路附件及阀门承压能力应大于10 kg/cm²。
2)干冷气散热能力核算:现场安装干冷器共8台,并联安装,是低噪声型冷凝器,5英尺处噪声指标为62.5dB(A)。
A)干冷器水流量(GPM)计算:单台室内机组在32ºC需冷却水2.795升/秒,10台合计27.95升/秒;系统的最大总流量为60×27.95/3.78533=443.8 GPM。
B)干冷器的进风温度(EAT)确定:假定环境温度条件为35ºC(95F)C)干冷器进水温度确定:干冷器进水为室内机组板式换热器的出水,如果要满足冷凝压力小于280PSI,则冷凝温度应低于52ºC(125F),按照换热器的设计理论,板换的出水温度应低于46.1ºC(115F),板换的进水温度应低于40.5 ºC(105F)。
因此,如果要满足以上室内机组的板式换热器工况,则干冷器的进水温度应低于115F,出水温度应低于105F。
D)初始温差(ITD)计算:ITD=EFT-EATEFT------干冷器进水温度,115F;EAT------干冷器进风温度,95F;ITD=115-95=20FE)计算干冷器在室内机组需要的水流量GPM及满足室内机组假定冷凝压力条件(初始温差ITD=20F)下需要的散热量:查干冷器手册,在环境温度35ºC(115F)的条件下,单台干冷器的散热量为248420BTU/H,由于散热量与初始温差成正比,因此,当温差(ITD)为20F时,单台干冷器散热量为248420×20/25=198736BTU/H,8台干冷器总散热量为1589888BTU/H。
F)干冷器出水温度(LFT)核算(35ºC环境温度,125F冷凝温度):LFT= EFT-BTUH/{GPM×(BTU/GPM)}EFT---------干冷器进水温度,115F;BTUH------35ºC环境满足室内机组运行条件得要求散热量,1589888BTU/H;GPM--------干冷器总流量,443.8GPM;BTU/GPM----单位流量的散热量,按Table2选取,500BTU/GPM;LFT = 115-1589888/(443.8×500) = 115-7.16 = 107.4 F在进水温度115F、环境温度95F条件下,计算的干冷器出水温度约为107F,不满足105F的出水温度要求,空调压缩机冷凝温度将高于125F,达到130F左右,冷凝压力达到300PSI。
G)干冷器出水温度核算(30ºC环境温度,125F冷凝温度)此条件下,干冷器的进水温度为115F,干冷器散热温差为25F,单台干冷器散热量为248420BTU/H,8台干冷器总散热量:8×248420=1987360BTU/H。
LFT=115-1987360/(443.8×500)=115-8.956=106F环境温度30ºC时,系统基本能够维持大约125F的冷凝温度。
压缩机冷凝压力可以维持在280PSI左右。
5)从以上计算看,现配置的干冷器散热能力没有富裕,而且是低噪音型的,该场地没有噪音扰民问题,且楼顶安装场地空间有限,现场已经没有加装干冷器的空间了,在夏季环境温度高于35ºC时,压缩机排气压力会达到300PSI,有点偏高。
解决此问题可以将低转速的风机(480RPM)改为标准型的风机(1250RPM)。
三、开机调试:1)冷却水管路排气:A)静态排气:打开补水泵,往管道系统补水,同时顶开管道系统最高点位置(干冷器)的针阀(见下图片)排气,直到针阀处冒出水。
现场安装的补水泵扬程34mH2O,流量为2.4 m³/h。
B)动态排气:人为闭合70/71端子,启动主水泵,打开主管道旁路安全水阀,同时检测水泵电流、水泵出口压力;如果水泵出口压力不能升高到我们核算的系统阻力值,则管道系统气体较多,水泵有气蚀现象,应关闭主水泵,重新启动补水泵,重复上一步的补水排气过程;如果水泵出口压力可以上升到接近我们核算的系统阻力值,则维持主水泵的运行,继续在干冷器的针阀口排气,同时打开补水泵补水,边补水边排气。
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水泵的出口压力等于进口压力加上管路总阻力,水泵进口压力由于补水泵的运行会升高,因此,水泵出口压力也会升高,在水泵出口压力较高时可能会超出管路的最大承压能力,此时应暂时关闭补水泵,降低管路的最大压力。
2) 水泵运行参数检查:水泵系统排气一段时间后,水泵的出口压力4.5Kg/cm²,水泵的进口压力为0.3 Kg/cm²,水泵进出口压差约4.2 Kg/cm²,基本等于我们之前核算的管道阻力值42 mH2O,此时水泵已运行在我们核算的工作点(扬程为42~43 mH2O、下限流量范围),排气工作完成。
水泵的工作电流约22A。
3)水泵并联运行测试:由于水泵工作在下限流量范围(48~68 m³/h),达不到室内机组要求的冷却水流量,因此,现场试开第二台水泵,测试二台水泵的并联运行,结果系统总流量没有上升,其中一台水泵泵体温度异常升高,现象表明二台水泵并联运行时,其中一台进水阻力较大的水泵吸不到水,流量小而发生干磨,温度升高;原因由水泵的特性曲线分析,见下图:水泵单机工作点是图中黑色曲线C与黄色曲线的交点,并联工作点是红色曲线与黄色曲线的交点,由于水泵工作在接近最大扬程(44mH2O)的下限流量(50m³/h)范围,在该区域水泵并联工作曲线几乎与单机工作曲线重叠,因此,并联后系统流量几乎没有增加,并联工作没有产生使流量增加的效果。
如果选的是上图中的水泵B,并联后的情况见下图:从上图可以看出,同样工作在管路阻力为44 mH2O的工况下,B水泵并联会有ΔQ 的流量增加,而C水泵由于在44 mH2O工况下,单机与并联的特性曲线几乎重叠,因此并联运行后流量几乎没有增加,其中管路阻力大一点的一台水泵表现为吸不到水而发热。
4)室内机组运行测试:水泵运行正常后,可以启动室内机组制冷运行,设定室内机组温度,使机组100%投入制冷,共10台空调,除其中两台进水管接头漏水,暂时无法投入运行,其余8台一起启动测试运行,随着水温的升高,各台机组的压缩机排气压力最后稳定在21~22Kg/cm²(300~320PSI),对应的冷凝温度为55摄氏度到57摄氏度,测试时,环境温度为35ºC,相对湿度70%。
压缩机高压达到并超过300PSI,对于新装机的系统来说有些偏高,于是我们按以下步骤查找原因。
A)检查楼顶干冷器的进出水温度:进水温度(测量值):42~44.5 ºC,出水温度(测量值):38~40.5 ºC,进出水有4.5 ºC左右的温差,测量方法是用FLUKE52点温仪,将温度探头贴在水管外壁,测量时由于测点的保温条件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估计实际的进出水温度值会比测量值高2~3 ºC。
B)检查室内板式换热器进出水温度:出水温度(测量值):37~38.5 ºC,进水温度33~34.5 ºC,测量方法与干冷器相同,由于机房内空调运行,室内温度为23 ºC 左右,测量存在更大的误差,板式换热器的测量出水温度值比干冷器的测量进水温度值还低,证明了室内温度测量误差较大的事实,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测温探头贴在管外壁,受管外壁周围空气环境温度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