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1080P、720P、4CIF、CIF所需要的理论带宽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先容。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假如比特率越少则情况恰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往,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50米红外摄像机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地方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浙江监控批发网络编码板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监控中心: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Kbps=25Mbps(下行带宽) 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64×3600×24×30×50÷0.9=8789.1GB≈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3600×24×30×50÷0.9=.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3600×24×30×50÷0.9=.5GB≈69TB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安防监控录像占用硬盘容量的计算方法

安防监控录像占⽤硬盘容量的计算⽅法安防监控视频存储中,⼀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硬盘能录多久的监控视频?要保留30天的监控需要多⼤的硬盘容量?⼀天能录制多⼤的视频?在解释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以下信息:IPC码率摄像机的码率即监控视频流的带宽,分为主码流和⼦码流,主码流⽤来存储,⼦码流⼀般⽤来预览。
在不同分辨率/帧率以及画⾯效果时码率⼤⼩有所差异,默认情况下1080P的摄像头主码率为4M,720P的主码率为2M。
硬盘容量即硬盘的存储空间⼤⼩,⼀般有500G/1T/2T/4T/6T,1T=1024G,1G=1024M,⼀般监控硬件的存储容量超过1T。
需要注意的是,硬盘实际可⽤于存储视频的容量为总容量的90%,即容量系数为0.9。
监控路数需要录像的监控摄像机数量,如6个摄像机需要保存录像,则为6路。
计算⽅法:单⽇录像⼤⼩=主码流(M)÷8×3600(秒)×24(⼩时)×通道数÷1024录像天数=硬盘容量(G)×1024×系数×8÷3600(秒)÷24(时)÷主码流(M)÷通道数如:1个1080P摄像头,4M主码流的⼀天视频⼤⼩:4÷8×3600×24×1=43200M≈42GB以下,我们按照上述计算⽅法,我们列出常见⽹络情况下硬盘使⽤情况:2TB=2048GB,实际存储⼤⼩≈2048×0.9=1843GB说明:实际⼯程环境中,可能是多种类型的摄像机组合使⽤,计算⽅法类似。
根据以上计算,如果有4个720P(主码流2M)的摄像机,监控视频需要保存7天,则需要硬盘的存储容量⾄少为7×84GB=588GB,此时建议选购容量超过1T的硬盘。
同样,如果有4路720P 的摄像机,监控视频需要保存⼀个⽉(30天),则需要硬盘容量为30×84GB=2520GB,建议选购3TB以上的硬盘。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硬盘容量计算

单
256kbps 768Kbps 768Kbps 4096Kbps 2048Kbps
每天录像时间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S1(Mb) T(小时) 码流D(kbps) /8*3600/1024/0.9 流率 转为 实际容 12小时 24小时 Kb KBit 位 1小时 (M) 兆 量 4096 4 1024 8 3600 1024 0.9
像机录像路数 16路
需要保存的天数 15天 30天
M容量 M
转化为G容量 G/1024(M)
转化为T容量 T/1024(G)
硬盘类型数量(个) 1T 2T 3T
2
30
2880000
2812.5
2.74658203
3
2
1
2000 □黄色代表能硬盘的容量公式
单位:Mb/小时
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1024/1024*(10%-20%的预留值)
流/8*3600/1024
像格式的码流大小 12.5fps(1 8.3fps(1秒约8.3个 秒12.5帧) 画面) 256Kbps 171Kbps 512Kbps 341Kbps 1024Kbps 683Kbps
计算视频监控系统硬盘的容量公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码流/8*3600/1024 视频格 式 QCIF DCIF Half_D1 720p Full_D1
S1(Mb) 2000
总容量(T)=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 常见录像格式的码流大小 视频格 25fps(1秒 式 25个画面) CIF 512Kbps 2CIF 1024Kbps 4CIF/D1 2048Kbps 1080p 10240Kbps
监控录像机所需硬盘大小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存储空间=比特率÷8(换算成字节数据量)x3600(每小时存储容量大小)x24(每天存储容量大小)x30(存储天数)x50(前端摄像机路数)÷0.9(磁盘格式化损失10%的空间)
视频格式
存储天数
存储计算
存储空间
CIF
30天
64×3600×24×30×50÷0.9
9T
D1
30天
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
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
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
192×3600×4×30×50÷0.9
26T
720p
30天
256×3600×24×30×50÷0.9
35T
1080p
30天
512×3600×24×30×50÷0.9
69T
硬盘容量计算
1、常见录像格式的码流大小:QCIF:256KbpsCIF:512Kbps DCIF:768Kbps
Half_D1:768Kbps 4CIF:1536KbpsFull_D1:2048Kbps 720P:3096Kbps
1080P:10240Kbps
2、如何进行硬盘容量的计算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 MB/小时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计算公式

码流 Mbps 0.5
2 3 4 5 6 码流 Mbps 0.5 2
3 4 5 6
8(比特率换算成 字节数据量)bit
8 8 8 8 8 8 8(比特率换算成 字节数据量)bit 8 8 8 8 8 8
3600秒(每小时 存储容量大小)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秒(每小时 存储容量大小)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24小时
24 24 24 24
存储天数
1 1 1 1
摄像机路数
0.9(磁盘格式化 损失10%的空间)
1
0.9
1
0.9
1
0.9
1
0.9
换算单位bit为 GB
1048576 1048576 1048576 1048576
存储空间GB
5.859375 17.578125 23.4375
46.875
监控存储空间计算公式
方式2
1小时占用存储空间(GB)=码流(Mbps:即每秒多少兆位bit)×3600秒(1小时)÷8(8bit为1Byte)÷1024(MByte换算成GByte)
视频格 式 CIF D1
720p 960p 1080p
视频格 式 CIF D1
720p 960p 1080p
存储空间GB
5.859375 23.4375 35.15625 46.875 58.59375 70.3125 2.059936523
12
25
18.31054688 32T 12
35
3
18
18
16
18
监控录像机所需硬盘大小计算方法

我们一般使用CIF、DCIF、D1三种。
在不同的视频分辨率下,我们建议用户采用如下码流设置方式CIF:512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CIF:768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1:2M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如何进行硬盘容量的计算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 MB/小时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音频码流为固定16kbps,每小时所占容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目前国内主流的硬盘录像机采用两种分辨率:CIF和D1。
硬盘录像机常见的路数有1路、2路、4路、8路、9路、12路和16路。
最大可以连接8块2000GB的硬盘,总容量可高达1.6T (目前市面上最大的硬盘在1000GB左右),如果采用CIF分辨率,通常每1路的硬盘容量为180MB~250MB/小时,通常情况下取值200MB/小时;如果是D1的分辨率每小时录像需要的硬盘容量为720MB~1000MB/小时,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少硬盘的容量可以按照500MB/小时计算,帧率智能设置比25fps少一些,码流也要少一些!相信大家可以计算出一台装满8块500GB的16路硬盘录像机可以录像多长时间了?计算举例:8路CIF格式24小时不间断录像30天所需硬盘容量?8路×200M×24小时×30天÷1024M = 1125G (注:1G = 1024M)。
监控存储容量计算公式

台
电视屏幕墙
套
主控键盘
个
操作台
套
LED显示
个
60寸大屏(2*2)
套
中心硬件
视频工作站(视频客户 端1)
台
交换机台UPS(1 NhomakorabeaVA)台
合计
单价 (万)
数量
2
10 1 1 1 2 1
1 1 1
价格 (万)
计算器
磁盘总容量(GB) 22781.25
磁盘总容量(TB) 22.24731445
(一般为24小时)。 按照4M来计算码流。 是GB到TB的换算。TB是磁盘的标准单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设备名称
单位
网络视频矩阵
网络视频解码器 (数字矩阵)
台
拼接大屏及电视墙
29"监视器
视频监控存储容量计算器
路数 12
码流(Mbps) 3
容量(Byte)=路数*码流(每路)*存储时间
天数 60
存储时间段 (小时/天)
24
例子:以20路CIF视频,存储30天,每天存储24小时,计算存储容量: 容量=20*0.5*30*3600*24/8/1024/1024=(T) 备注: 1、使用的时候,直接修改路数、每路视频码流、存储天数、每路存储时间(一般为24小时)。 2、CIF格式按照0.5M(512K)、D1格式按照1M,720P格式按照2M,1080P格式按照4M来计算码流。 3、/8是大小KB的换算,第一个/1024是MB(兆)到GB的换算,第二个/1024是GB到TB的换算。TB是磁盘的
安防-硬盘的容量计算-(大华)

硬盘的容量计算(大华)
初次安装硬盘录像机,确定机内硬盘是否安装,IDE硬盘安装时需注意硬盘的跳线;
1、硬盘自身的容量大小
录像机对于单硬盘容量没有限制,可选择10G以上的硬盘。
为了获得更好的稳定性,我们推荐使用120G~250G大小的硬盘。
2、总容量大小的选择
硬盘容量的计算公式为:总硬盘容量(M)=通道数×需求时间(小时)×每小时占用硬盘空间(M/小时)同样我们可以得到录像时间的计算公式:
录像时间(小时)= 总硬盘容量(M)
每小时占用硬盘空间(M/小时)×通道数
硬盘录像机采用了MPEG4/H.264的压缩技术,它本身的动态范围相当大,因此计算硬盘容量需要依据码流统计各个通道每小时生成文件大小的估值。
例如:单通道的录像每小时占用硬盘空间为200M/小时,使用4路硬盘录像机时要求达到一个月(30天)每天24小时连续录像,需求的硬盘空间如下:4通道×30天×24小时×200M/小时=576G,则一般需要安装5块120G硬盘,或者4块160G硬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
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 的ADSL宽带,50米红外摄像机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地方监控点:
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
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
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
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
特率为4Mbps,浙江监控批发网络编码板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
监控中心:
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
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Kbps=25Mbps(下行带宽) 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
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
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行带宽)
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
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
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
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行带宽)
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
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
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行带宽)
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
存储空间计算:
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 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
64×3600×24×30×50÷0.9=8789.1GB≈9TB
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
192×3600×24×30×50÷0.9=.2GB≈26TB
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
256×3600×24×30×50÷0.9=.3GB≈35TB
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
512×3600×24×30×50÷0.9=.5GB≈69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