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版)第五章业务题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版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1.×2.√3.√4.×5.×6.√7.√8.×9.√ 10.×第二章货币资金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1.×2.×3. ×4.√5.×6.×7.×8.√9.√ 10.× 11.× 12.√ 13.√ 14.√四、业务题表2-1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2.【参考答案】金额单位:元(1)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60 000贷:银行存款 60 000(2)借:管理费用 300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300(3)借:固定资产 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50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58 500借:银行存款 1 50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1 500(4)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8 000贷:银行存款 8 000(5)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0 000贷:银行存款 30 000(6)借:原材料 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400银行存款 6 60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0 000(7)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50 000贷:银行存款 50 000(8)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30 000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30 000(1)借:银行存款——美元$80 000×¥554 360贷:短期借款——美元$80 000×¥554 360(2)借:应收账款——美元$50 000×¥345 995贷:主营业务收入 345 995(3)借:银行存款——美元$50 000×¥345 995财务费用 690贷:银行存款 346 685(4)借:原材料 1 035 27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5贷:银行存款 175银行存款——美元$150 000×¥1 035 270(5)借:银行存款——美元$50 000×¥344 130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1 865贷:应收账款——H公司(美元)$50 000×¥345 995(6)借:财务费用$4 000×¥27贷:应付利息——美元$4 000×¥27(7)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21 062贷:银行存款——美元户 21 062银行存款——美元期末外币余额=$200 000+$80 000+$50 000-$150 000+$50 000=$230 000银行存款——美元期末人民币余额=$200 000×+$80 000×+$50 000×$150 000×+$50 000×=¥1 598 655按照期末汇率折算的余额=$230 000×=¥1 577 593汇兑差额=1 598 655-1 577 593=21 062(元)第三章存货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1. ×2.×3.×4.×5.√6.×7.√8.×9.× 10.√四、业务题1.【参考答案】金额单位:元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49 200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 11 700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48 720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 12 180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48 700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 12 200 2.【参考答案】金额单位:元第一部分(1)材料成本差异率=(500+600-600)/40 000+10 000+59 600)=%(2)发出材料负担的成本差异额=70 000×%=(元)(3)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40 000+10 000+59 600-70 000)+()=39 (元)第二部分有关的会计处理如下:(1)5月5日收到材料借:原材料——甲 10 000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600贷:材料采购——甲 10 600(2)5月15日从外地购入材料借:材料采购——甲 59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 030贷:银行存款 69 030(3)5月20日收到材料借:原材料——甲 59 600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600材料采购——甲 59 000(4)5月末汇总发出材料和结存材料成本差异借:生产成本 70 000贷:原材料 70 000借:生产成本贷:材料成本差异3.【参考答案】金额单位:元(1)借:原材料——甲材料 20 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贷:银行存款 24 200(2)借:在途物资——乙材料 16 12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720贷:银行存款 18 840(3)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1 7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836贷:银行存款 13 536(4)借:原材料——乙材料 16 120贷:在途物资——乙材料 16 120(5)借:原材料——乙材料 2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570贷:银行存款 24 570(6)借:预付账款——康泰工厂 150 000——雅戈工厂 55 000贷:银行存款 205 000(7)借:原材料——甲材料 16 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720贷:应付账款——红星工厂 19 320(8)借:原材料——甲材料 9 750其他应收款——运输单位 2 256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06在途物资——甲材料 11 700(9)借:应付账款——红星工厂 19 320贷:银行存款 19 320(10)借:原材料——乙材料 160 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7 200贷:预付账款——康泰工厂 188 000借:预付账款——康泰工厂 38 000贷:银行存款 38 000(11)借:银行存款 2 256贷:其他应收款——运输单位 2 256(12)借:原材料——乙材料 43 28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 106贷:银行存款 50 386借:银行存款 4 614贷:预付账款——雅戈工厂 4 614(13)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的材料单位成本甲材料=(49 200+20 800+16 600+9 750)/(12 000+5 000+4 000+2 500)=(元)乙材料=(16 120+2 1000+160 800+43 280)/(800+1 000+8 000+2 200)=(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85 700——辅助生产成本 44 220制造费用 6 150管理费用 11 320贷:原材料——甲材料 75 030——乙材料 72 3604.【参考答案】金额单位:万元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0×()=3 500(万元),大于成本2 800万元,则A产品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第三版中级财务会计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版)朱小英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二章货币资金习题一1、借:其他应收款—王仪700贷:银行存款7002、借:库存现金15000贷:银行存款150003、借:应付职工薪酬12000贷:库存现金120004、借:待处理财产损溢300贷:库存现金3005、借:管理费用650库存现金50贷:其他应收款—王仪7006、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700贷:库存现金7007、借:其他应收款100管理费用2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008、借:管理费用550贷:库存现金5509、借:库存现金200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200习题二1、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28000贷:银行存款280002、借:库存商品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贷:其他货币资金23400借:银行存款460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6003、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80000贷:银行存款800004、借:其他货币资金—在途货币资金12000贷:其他应收款12000(注:该款项性质不明)5、借:银行存款20000贷:应收账款200006、借:管理费用14000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14000第三章应收款项习题一总价法:借:应收账款1053000贷:主营业务收入9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3000 借:银行存款1008000财务费用45000贷:应收账款1053000净价法:借:应收账款963000贷:主营业务收入8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3000 借:银行存款1008000贷:应收账款963000财务费用45000习题二1、借:坏账准备80000贷:应收账款—甲800002、借:应收账款—乙30000贷:坏账准备30000借:银行存款30000贷:应收账款—乙300003、借:坏账准备10000贷:资产减值损失10000习题三1、借:应收票据—乙117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2、(假定采用总价法,现金折扣不考虑增值税)借:应收账款-甲234000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3、借:银行存款230000财务费用4000贷:应收账款—甲2340004、借:应收票据—B 60000贷:应收账款—B 600005、借:坏账准备40000贷:应收账款—某400006、借:应收账款—丙20000贷:坏账准备20000借:银行存款20000贷:应收账款—丙200007、借:银行存款1170000贷:应收票据—乙1170000借:应收账款—B 60900贷:应收票据—B 60000财务费用9008、2010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0000+234000-234000-60000-40000+20000-20000+60900=9609002010年末坏账准备应提数=960900×5%=480452010年末坏账准备余额(未提前)=50000-40000+20000=30000 2010年末坏账准备实提数=48045-30000=18045借:资产减值损失18045贷:坏账准备18045习题四1、∵2009年末坏账准备余额=200000×5%=100002010年末坏账准备余额(未提前)=10000-48000+43500=55002010年末坏账准备应提数=120000×5%=6000∴2010年末坏账准备实提数=6000-5500=500借:资产减值损失500贷:坏账准备5002、∵2009年末坏账准备余额=50000×3%+60000×5%+20000×10%+30000×20%+40000×30%=245002010年末坏账准备余额(未提前)=24500-48000+43500=200002010年末坏账准备应提数=20000×3%+30000×5%+10000×10%+15000×20%+45000×30%=19600∴2010年末坏账准备实提数=19600-20000=-400借:坏账准备400贷:资产减值损失400习题五1、借:应收账款—乙1053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9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300002、借:坏账准备400000贷:应收账款—某客户4000003、借:银行存款5000000贷:应收账款—乙50000004、借:应收账款100000贷:坏账准备100000借:银行存款100000贷:应收账款1000005、(假定采用总价法,现金折扣不考虑增值税)借:应收账款—丙117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6、2010年末应收账款余额=5000000+10530000-400000-5000000+100000-100000+1170000=113000002010年末坏账准备应提数=11300000×5%=5650002010年末坏账准备余额(未提前)=250000-400000+100000=-500002010年末坏账准备实提数=565000+50000=615000借:资产减值损失615000贷:坏账准备615000第四章存货习题一个别认定法=6000×12+4000×10+6000×14=196000先进先出法=5000×10+5000×12+1000×12+5000×14=192000加权平均法=(10000+6000)×12. 6=201600其中:(50000+72000+98000+32000)÷(5000+6000+7000+2000)=(252000)÷(20000)=12. 6习题二1、借:原材料-甲2207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70贷:银行存款255402、借:在途物资2093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70贷:银行存款244003、借:原材料—甲10000贷:在途物资100004、(月末)借:原材料—丙60000贷:应付账款600005、借:预付账款20000贷:银行存款200006、借:原材料—丁18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60贷:预付账款21060借:预付账款1060贷:银行存款10607、借:其他应收款97. 6贷:在途物资83. 7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3. 88借:原材料—乙20846. 28贷:在途物资20846. 288、借:原材料—甲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贷:实收资本2340009、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68000—辅助生产成本8000制造费用4000管理费用6000贷:原材料—甲35000—乙46000—丙5000习题三月初:借:原材料—甲-4000贷:应付账款-40001、借:原材料—甲8000贷:材料采购8000借:材料成本差异800贷:材料采购800(注:按教材例题采用“材料采购”帐户,也可使用“物资采购-材料”帐户)2、借:材料采购—甲3093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70贷:银行存款361003、借:原材料—甲29700贷:材料采购29700(3000-30)×10=29700借:材料成本差异1230贷:材料采购123030930-29700=1230材料成本差异率:采用上月差异率=-1200÷(40000-4000)×100%=-3.3333%采用本月差异率=(-1200+800+1230)÷(40000-4000+8000+29700)×100% =-1.1261%4、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50000—辅助生产成本10000制造费用8000管理费用2000贷:原材料—甲70000采用上月差异率计算采用本月差异率计算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1667 563—辅助生产成本-333 113制造费用-267 90管理费用-67 23贷:材料成本差异-2334 789(注:差异额计算省略角分)习题四1、借:材料采购2207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70贷:银行存款25540借:原材料—甲20000贷:材料采购20000借:材料成本差异2070贷:材料采购20702、借:材料采购—甲6093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70贷:应付票据-大地712003、借:原材料—甲78000贷:材料采购780007800×10=78000借:其他应收款1246贷:材料采购1066.27560930÷8000×140=1066.27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9.72510270÷8000×140=179.725借:材料采购18136.275贷:材料成本差异18136.27560930-1066.275(索赔的实际成本)-78000(到料的计划成本)=18136.2754、(月末)借:原材料—甲30000贷:应付账款—红星30000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5000+2070-18136.275)÷(100000+20000+78000)×100% =-5.59%5、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10000制造费用2000管理费用1000贷:原材料—甲130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559制造费用-111.80管理费用-55.90贷:材料成本差异-726.70(注:差异额计算省略角分)习题五2008年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0000-250000=50000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50000贷:存货跌价准备500002008年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500002009年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0000-280000-50000=-30000借:存货跌价准备30000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300002009年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50000-20000=200002010年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0000-240000-20000=40000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40000贷:存货跌价准备400002010年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20000+40000=60000∵2011年末可变现净值320000>帐面成本300000∴2011年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60000=-60000借:存货跌价准备60000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60000习题六1、车间领用甲低值易耗品借:制造费用945贷:周转材料—甲900材料成本差异45 (900×5%)2、行政管理部门报废低值易耗品一批借:管理费用1900贷:周转材料—-摊销1900借:周转材料—摊销4400原材料600贷:周转材料—在用5000借:管理费用250贷:材料成本差异250 (5000×5%)3、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管理用具借:周转材料—在用3000贷:周转材料—在库3000借:管理费用1500贷:周转材料—摊销1500(注:实务中为简化核算,在低值易耗品采用分期摊销法或五五摊销法时,材料成本差异在报废时一次分配)习题七1、借:委托加工物资50000贷:原材料500002、增值税进项税额=4000×17%=680元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50000+4000)÷(1-10%)=60000元代收代交的消费税=60000×10%=6000元借:委托加工物资4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应交消费税6000贷:银行存款106803、借:原材料54000贷:委托加工物资54000(50000+4000)习题八假定以2011年4月1日至4月20日为“本期”,则:本期销售毛利=300000×40%=120000元本期销售成本=300000-120000=180000元期末存货成本=240000+160000-180000=220000元存货火灾损失=220000-20000=200000元第五章金融资产习题一1、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大地)100000投资收益2000贷:银行存款1020002、借:应收股利—大地4000贷:投资收益40003、借:银行存款4000贷:应收股利—(大地)40004、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艾米)180000投资收益8000应收股利—(艾米)20000贷:银行存款2080005、借:银行存款20000贷:应收股利—(艾米)200006、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大地)60000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艾米)220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20000(注:2010年末,上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结转至“本年利润”帐户)即: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0000贷:本年利润1600007、借:银行存款60000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大地)60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大地)100000投资收益20000借:投资收益60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0008、借:银行存款500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艾米)180000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艾米)220000投资收益1000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20000贷:投资收益220000习题二注:含尾数调整*1、2010.1.1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20000—利息调整600贷:银行存款206002、2010.12.31借:应收利息2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99投资收益1901借:银行存款2000贷:应收利息20003、2011.12.31借:应收利息2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08投资收益1892借:银行存款2000贷:应收利息20004、2012.12.31借:应收利息2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18投资收益1882借:银行存款2000贷:应收利息20005、2013.12.31借:应收利息2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29投资收益1871借:银行存款2000贷:应收利息20006、2014.12.31借:应收利息2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46投资收益1854借:银行存款22000贷:应收利息2000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20000习题三要求1(权益法)1、2010.1.1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8000000贷:银行存款80000002、2010.12.31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400000(2000000×20%)贷:投资收益4000003、2011.3借:应收股利80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800000(0.80×1000000股)借:银行存款800000贷:应收股利8000004、2011.12.31借:投资收益36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60000(1800000×20%)5、2012.1.5借:银行存款5000000投资收益2240000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760000(400000-800000-360000=-76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8000000要求2(成本法)1、2010.1.1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8000000贷:银行存款80000002、2010.12.31(不做会计分录)3、2011.3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0.80×1000000股÷20%-2000000)×20%-0=400000 应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0.80×1000000股-400000=400000借:应收股利80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400000(清算性股利)投资收益400000借:银行存款800000贷:应收股利8000004、2011.12.31(不做会计分录)5、2012.1.5借:银行存款5000000投资收益260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7600000(8000000-400000=7600000)习题四(权益法)1、2009.1.18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9800000(66000000×30%)应收股利500000贷:银行存款20000000营业外收入300000 [(66000000×30%)-(20000000-500000)]2、2009.1.20借:银行存款500000贷:应收股利5000003、2009.12.31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600000(2000000×30%=600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00004、2009.12.31乙公司按固定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4200000-(3200000-1200000)÷10=4000000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00000贷:投资收益1200000(4000000×30%)5、2010.3.10借:应收股利300000(1000000×30%)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000006、2010.3.25借:银行存款300000贷:应收股利3000007、2010.12.31乙公司按固定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6200000-(3200000-1200000)÷10=6000000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800000贷:投资收益1800000(6000000×30%)8、2010.1.5借:银行存款390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3300000(19800000÷30%×5%)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450000[(1200000-300000+1800000)÷30%×5%]=450000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100000(600000÷30%×5%=100000)投资收益50000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000(600000÷30%×5%=100000)贷:投资收益100000第六章固定资产习题一1、借:固定资产206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0贷:银行存款24000002、①借:在建工程103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700贷:银行存款1200700②借:在建工程100000贷:原材料20000应付职工薪酬50000银行存款30000借:固定资产1130000贷:在建工程11300003、借:固定资产800000贷:股本80000资本公积7200004、借:固定资产500000坏帐准备200000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300000贷:应收帐款1000000习题二1、2008.5①借:工程物资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贷:银行存款117000②借:在建工程90000原材料10000贷:工程物资100000③借:在建工程189600贷:原材料30000应付职工薪酬700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19600累计折旧40000应付利息300002、2009.12.15借:固定资产279600贷:在建工程279600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为279600元。
《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版-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题:1、财务会计:以传统会计为主要内容,以提供企业外部利益主体所需的经济信息为主要任务,使用的重要会计手段是复试记账、编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报财务会计报告等。
在财务会计中,会计凭证上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已经发生的会计事项,记账凭证上反映的应该是根据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结果,财务会计报表反映的是账实相符的、外部利益主体关心的、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并且这些经济信息必须以规定的格式、相同口径的经济指标反映.2、管理会计: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突破传统会计而发展起来的,以财务会计资料为基本依托、相对独立的会计学科.其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不需要固定的程序,既不受任何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规的约束,也不受固定的程序和会计惯例的制约。
规范与控制是管理会计的两大内容。
3、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辨认应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数据,确定这些数据应加以记录的会计对象的要素,进而缺点已记录和加工的信息是否应全部列入财务会计报表和如何列入财务会计报表的过程。
4、计量:是指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对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和确定,使其转化为能用货币表现的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的经济信息,以便集中和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
计量的主要尺度是货币,结果主要是财务信息。
5、会计假设:是关于会计核算中的程序与方法适用的基本条件的约定,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6、会计目标:财务会计工作应达到的境地。
我国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会计的目标?答:(1)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指财务会计工作应达到的境地.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基本上把财务会计的目标与财务会计报表的目标等同起来。
(2)我国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中级财务会计学答案(立信会计出版社第三版)

第三章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课后补充题答案:(1)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2)借:库存现金 60,000贷:银行存款 60,000(3)借:原材料 2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740银行存款 4,26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0,000(4)借:管理费用1,300贷:库存现金500银行存款800业务题(一)(1)①借:应收票据——乙企业4,68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0②6月30日中期期末的应计利息= 4,680,000×5%÷12=19,500(元)中期期末计息会计处理:借:应收票据——乙企业 19,500贷:财务费用 19,500(2)票据到期值=4,680,000×(1+5%÷12×2)=4,719,000(元)贴现利息=4,719,000×24×6%÷360=18,876(元)银行实付贴现金额=4,719,000-18,876=4,700,124(元)①不带追索权借:银行存款 4,700,124贷:应收票据(4,680,000+19,500)4,699,500财务费用 624②带追索权借:银行存款 4,700,124财务费用 18,876贷:短期借款 4,719,000(3)企业无力支付时,不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不需账务处理,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账务处理如下:①借:短期借款 4,719,000贷:银行存款 4,719,000②借:应收账款 4,719,000贷:应收票据——乙企业(4,680,000+19,500)4,699,500财务费用 19,500业务题(二)1.总价法(1)销售实现销售净额=2,000×50×90%=90,000(元)应收账款=90,000+90,000×17%=105,300(元)借:应收账款 105,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00 (2)10天内收到款项借:银行存款103,500 财务费用1,800贷:应收账款105,300 (3)11——20天内收到款项借:银行存款104,400 财务费用900贷:应收账款105,300 (4)20天后收到款项借:银行存款105,300 贷:应收账款105,300 2.净价法(1)销售实现借:应收账款 103,500贷:主营业务收入 88,2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00 (2)10天内收到款项借:银行存款103,500贷:应收账款103,500(3)11——20天内收到款项借:银行存款102,600贷:应收账款103,500财务费用900(4)20天后收到款项借:银行存款101,600贷:应收账款103,500财务费用1,900业务题(三)(书本上250页业务题一,单位:万元)1.年初应计提金额=1000×5%+400×10%+100×30%=120(万元)年末坏账准备余额=1600×5%+500×10%+200×30%+50×100%=240(万元)甲公司本年应确认坏账损失=240-120-5+15=130(万元)2.(1)坏账核销借:坏账准备15贷:应收账款15(2)收回已核销坏帐①借:应收账款 5贷:坏账准备 5②借:银行存款 5贷:应收账款 5(3)年末计提借:资产减值损失130贷:坏账准备130第四章存货业务题(一)业务题(二)1.借:在途物资546 800(1000×540+6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000贷:银行存款631 8002.借:原材料520 [952×(500+40+6800÷1000)]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30 [48×(500+40+6800÷1000)]贷:在途物资546 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 080(48×85000÷1000)业务题(三)1.借:原材料5,000其他应收款贷:材料采购5,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材料成本差异502. ①借:材料采购1,29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贷:银行存款1,494②借:原材料1,200材料成本差异90贷:材料采购1,2903.①借:材料采购8,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贷:预付账款5,000银行存款5,160②借:原材料9,000贷:材料采购8,800材料成本差异2004.借:材料采购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贷:应付票据5,8505.借:原材料5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5006.借:原材料1,000贷:应付账款1,0007.借:生产成本5,000制造费用200管理费用1,300贷:原材料6,500材料成本差异率=(450-50+90-200)÷(13,300+5,000+1,200+9,000+500)×100%=1% 借:生产成本50制造费用 2管理费用13贷:材料成本差异65业务题(四)(第九章业务题二)产品减值测试①1000万件有合同的A产品账面余额=1000×(5000÷5000)=1000(万元)可变现净值=1000×()=1100(万元)1000万件有合同的A产品未发生减值。
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版)(刘永泽)会计学答案

第1章■基本训练□知识题1.1 思考题略。
1.2 单项选择题1)A 2)C 3)B 4)C 5)C 6)A 7)A 8)D 9)D 10)C1。
3 多项选择题1)ACD 2)ABCD 3)BC 4)BC 5)ABD 6)AC 7)CD 8)ABD 9)AD 10)ABD1.4 判断题1)×2)√3)√4)×5)×6)√7)×8)×9)√10)×第2章■基本训练□知识题2.1 思考题1)会计实务中对现金的范围的界定:现金是货币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一项资产。
在国际会计中广义的现金,除了库存现金外,还包括银行存款和其他可以普遍接受的流通手段,主要有:个人支票、旅行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邮政汇票等.在我国,狭义的现金仅指库存现金。
由于现金是可以投入流通的交换媒介,具有普遍可接受性的特点,因此,出纳员手中持有的邮政汇票、远期支票、职工借条等都不属于现金的范畴.邮政汇票应作为短期预付款,远期支票和职工借条须分别归入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
企业有时为了取得更高的利息而持有金融市场的各种基金、存款证以及其他类似的短期有价证券,也不应将其归入现金,而应作为短期投资。
此外,凡是不受企业控制的、不是供企业日常经营使用的现金,也不能包括在现金范围之内,如公司债券偿债基金、受托人的存款、专款专储供特殊用途使用的现金等.定期储蓄存单往往不能立即提取现款使用,所以也不能列为现金.2)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企业只能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①职工的工资和津贴。
②个人的劳务报酬。
③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④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⑤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⑥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⑦结算起点(1 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⑧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版)(刘永泽)会计学答案

第1章■基本训练□知识题1.1 思考题略。
1.2 单项选择题1)A 2)C 3)B 4)C 5)C 6)A 7)A 8)D 9)D 10)C1.3 多项选择题1)ACD 2)ABCD 3)BC 4)BC 5)ABD 6)AC 7)CD 8)ABD 9)AD 10)ABD1.4 判断题1)×2)√3)√4)×5)×6)√7)×8)×9)√10)×第2章■基本训练□知识题2.1 思考题1)会计实务中对现金的范围的界定:现金是货币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一项资产。
在国际会计中广义的现金,除了库存现金外,还包括银行存款和其他可以普遍接受的流通手段,主要有:个人支票、旅行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邮政汇票等。
在我国,狭义的现金仅指库存现金。
由于现金是可以投入流通的交换媒介,具有普遍可接受性的特点,因此,出纳员手中持有的邮政汇票、远期支票、职工借条等都不属于现金的范畴。
邮政汇票应作为短期预付款,远期支票和职工借条须分别归入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
企业有时为了取得更高的利息而持有金融市场的各种基金、存款证以及其他类似的短期有价证券,也不应将其归入现金,而应作为短期投资。
此外,凡是不受企业控制的、不是供企业日常经营使用的现金,也不能包括在现金范围之内,如公司债券偿债基金、受托人的存款、专款专储供特殊用途使用的现金等。
定期储蓄存单往往不能立即提取现款使用,所以也不能列为现金。
2)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企业只能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①职工的工资和津贴。
②个人的劳务报酬。
③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④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⑤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⑥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⑦结算起点(1 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⑧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版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D 2。
A 3.C 4.C 5.D 6.C 7.A 8。
B 9。
C 10。
A二、多项选择题1.AD 2。
ACD 3。
ABCD 4.BCD 5。
BCD 6.ABC 7.AC 8.ABC 9.ABC 10。
ABCD三、判断题1。
×2。
√ 3.√ 4.× 5.×6。
√7。
√8。
×9.√10。
×第二章货币资金一、单项选择题1.D2.C3.D 4。
C 5。
B 6.C 7。
B 8.B 9.B 10.A二、多项选择题1。
ABCD 2.ABCD 3.BCD 4.ACD 5。
ABD 6。
ABCD 7。
AB 8。
ABC 9.BC 10.ACD三、判断题1.×2。
×3。
×4.√5。
× 6.×7。
×8。
√9.√10。
×11。
× 12。
√ 13.√ 14.√四、业务题1.【参考答案】金额单位:表2—1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2。
【参考答案】金额单位:元(1)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60 000贷:银行存款60 000 (2)借:管理费用300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300 (3)借:固定资产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50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58 500 借:银行存款 1 50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1 500 (4)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8 000贷:银行存款8 000 (5)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30 000贷:银行存款30 000 (6)借:原材料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400银行存款 6 60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30 000(7)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50 000贷:银行存款50 000 (8)借:交易性金融资产30 000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30 0003.【参考答案】金额单位:元(1)借:银行存款——美元$80 000×6。
《中级财务会计》第五章 存货练习题答案

第五章存货四、1.存货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
2.实地盘存制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是指企业平时只在账簿中登记存货的增加数,不记减少数,期末根据清点所得的实存数,计算本期存货的减少数。
使用这种方法平时的核算工作比较简便,但不能随时反映各种物资的收发结存情况,不能随时结转成本,并把存货的自然和人为短缺数隐含在发出数量之内;同时由于缺乏经常性资料,不便于对存货进行计划和控制,所以实地盘存制的实用性较差。
通常仅适用于一些单位价值较低、自然损耗大、数量不稳定、进出频繁的特定货物。
3.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指企业设置各种有数量有金额的存货明细账,根据有关凭证,逐日逐笔登记材料、产成品、商品等的收发领退数量和金额,随时结出账面数量和金额。
采用永续盘存制,可以随时掌握各种存货的收发,结存情况,有利于存货的各项管理。
4.附带成本附带成本是指与外购存货有关的除购买价格之外,在购入、保管这些外购物品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其他一切税金费用。
附带成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外购存货入库前发生的除购买价之外的合理费用,包括购入存货发生的包装物、运杂费、挑选整理费用等,即采购费用;另一部分是进口存货的关税等进口环节的税金,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存货负担的增值税等。
有些存货入库后到出库以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包括仓库租金、保管费用等仓储费用,也属于存货实际成本的构成内容。
5.个别认定法个别认定法是指对库存和发出的每一特定货物或每一批特定货物的个别成本加以认定的一种方法。
6.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全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在材料等存货按实际成本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时,以本月各批收发数量和月初数量为权数计算材料等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
7.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货以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固定资产
业务题(一)
1.借:固定资产17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8, 900 贷:银行存款201,900
2.①支付设备价款、增值税、运杂费、保险费等
借:在建工程2,339,83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96,667
贷:银行存款2,736,500
②安装过程中支付工资和领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8,34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6,000 原材料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0
③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2,348,173
贷:在建工程2,348,173
3.①借:工程物资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银行存款234,000
②借:在建工程198,000
贷:工程物质198,000
③借:在建工程62,010
贷:原材料5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9,010 ④借:在建工程8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80,000
⑤借:在建工程20,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20,000
⑥借:在建工程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⑦借:在建工程10,000
贷:应付利息10,000
⑧借:固定资产420,010
贷:在建工程420,010 4.①借:在建工程750,000
贷:实收资本7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50,000 ②借:在建工程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③借:固定资产752,000
贷:在建工程752,000
5.借:固定资产121,65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342
贷:营业外支出140,000
银行存款1,000
6.借:固定资产500,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00,000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10,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500,000
累计折旧20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00
7.本年度新增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173,000+ 2,348,173+420,010+752,000+121,658+ 500,000-200,000-10,000
=4,104,841(元)
业务题(二)
1.本年折旧率额=[150,000-(5,000-3,000)]÷10=14,800(元)
该项固定资产本年末账面价值=150,000-14,800×6=61,200(元)
2. 本年折旧率额=(40,000-4,000)÷200,000×40,000=7,200(元)
该项固定资产本年末账面价值=40,000-[(40,000-4,000)÷200,000×120,000]-7,200
=11,200(元)
3.①第一年折旧额=200,000×40%=80,000(元)
②第二年折旧额=(200,000-80,000)×40%=48,000(元)
③第三年折旧额=(200,000-80,000-48,000)×40%=28,800(元)
④第四年折旧额=(200,000-80,000-48,000-28,800-2,000)÷2=20,600(元)
该项固定资产本年末账面价值=200,000-80,000-48,000-28,800-20,600=22,600(元)4. 本年折旧率额=200,000-(200,000-2,000)÷15×(5+4+3+2)=15,200(元)
该项固定资产本年末账面价值=(200,000-2,000)÷15×2
5.2005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总额=61,200+11,200+22,600+15,200=110,200(元)
业务题(三)
1.借:管理费用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2①预付工程款
借:预付账款150,000
贷:银行存款150,000
②结算并补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215,000
贷:银行存款65,000
预付账款150,000
③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215,000
贷:在建工程215,000
业务题(四)
1.①借:固定资产清理 2,700
累计折旧 51,300
贷:固定资产 54,000
②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③借:原材料 8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800
④借:营业外支出 2,2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200
2①借:固定资产清理 228,000
累计折旧 275,000
贷:固定资产 503,000
②借:银行存款 30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5,000
③借:固定资产清理 15,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5,250
④借:固定资产清理 61,750
贷:营业外收入 61,750
3.①已计提的累计折旧金额=300,000×【(100,000-1,000)÷500,000】=59,400(元)借:固定资产清理 40,600
累计折旧 59,400
贷:固定资产 100,000
②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③借:银行存款 1,000
其他应收款 2,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0
④借:营业外支出 39,6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9,600
4.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7,000
累计折旧 3,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
业务题(五)
1. ①支付设备价款、增值税
借:在建工程50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6,190
贷:银行存款593,190
②安装过程中支付安装费
借:在建工程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③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517,000
贷:在建工程517,000
2.2007年折旧计提额=(517,000-2,000)÷10=51,500(元)
借:制造费用51,500
贷:累计折旧51,500
3. 2007年12月固定资产账面价值=517,000-51,500=465,500(元)
经测试发生减值金额=465,500-452,000=13,5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3,5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3,500
4.2008年1-6月应计提的累计折旧金额=(452,000-2,000)÷9×6÷12=25,000(元)借:制造费用25,000
贷:累计折旧25,000
5.2008年6月出售处置
①借:固定资产清理427,000
累计折旧76,5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3,500
贷:固定资产517,000
②取得价款收入
借:银行存款43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430,000
③缴纳营业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21,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21,500
④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18,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