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系统实验台设计与搭建
光伏实训基地布局和建设方案

光伏实训基地布局和建设方案1. 项目背景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光伏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光伏实训基地旨在提供光伏发电技术的教育和培训,促进光伏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创新。
2. 项目目标- 建立一个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实训基地,涵盖光伏组件制造、光伏系统设计、安装和维护等环节。
- 提供实际操作平台,为学生和从业者提供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 推动光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
3. 基地布局3.1 实训区域- 光伏组件制造区:包括原材料准备区、组件生产区、组件测试区等。
- 光伏系统设计区:提供光伏系统设计软件和工具,进行系统设计和模拟。
- 光伏安装区:模拟不同类型的光伏安装场景,提供实际操作机会。
- 光伏维护区:提供光伏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的实践机会。
3.2 教学与研究区域- 理论教学区:提供教室和多媒体设备,进行光伏相关理论教学。
- 研究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进行光伏技术研究和实验。
3.3 辅助设施- 办公区:提供办公空间,满足管理和行政工作需要。
- 休息区:提供舒适的休息空间,方便学员和工作人员休息和交流。
4. 基地建设4.1 硬件设施建设- 光伏组件生产线:购买和安装光伏组件生产设备,包括切割机、焊接机、测试仪等。
- 光伏系统模拟设备:购买和安装光伏系统模拟软件和硬件设备,进行系统设计和模拟。
- 光伏安装工具:购买和准备光伏安装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螺丝刀、扳手、吊装设备等。
- 光伏实验设备:购买和配置实验所需的太阳能板、逆变器、电缆等设备。
4.2 软件设施建设- 光伏技术教材和资料:收集和整理光伏技术相关的教材、资料和案例,用于教学和研究。
- 光伏技术培训课程:开发和设置光伏技术培训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
- 光伏技术研究项目:开展光伏技术研究项目,促进技术创新和发展。
5. 项目实施计划- 前期准备: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资金筹措和人员培训。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与实践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与实践随着清洁能源使用的推广和应用,光伏发电技术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资源。
在这种情境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建设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能够有效地提高相关人员对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系统构建。
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第一步,应该是根据实际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架构和工作原理,设计系统构建的方案。
2.软件搭建。
在系统构建方案确定后,根据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软件进行搭建。
在软件搭建过程中,需考虑到灵活性、可靠性、易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3.仿真实验。
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搭建完成后,便可以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模拟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状态,探究其工作原理并进行系统优化。
基于上述理念,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应该致力于以下工作:1.模拟不同天气环境下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工作状态(如阴天、晴天、夜晚等),探究光伏电池组的特性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2.模拟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工作状态,分析其对电网的影响,并对系统进行调节和优化。
4.模拟不同类型电源并联连负载的工作特性,探究其对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影响,研究其并联方式、控制方法及优化方案。
总体来说,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应该围绕着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展开,全面模拟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控制、调节等方面的特性,同时探究优化系统稳定性和效能的方法,为提高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运行效率提供有力帮助。
相信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将会对推进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光伏实训基地布局和建设方案

光伏实训基地布局和建设方案1. 简介光伏实训基地是为培养光伏技术人才而建立的实践教学场所。
本文将提出一种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光伏实训基地布局和建设方案。
2. 基地选址选择合适的基地位置是建设光伏实训基地的重要第一步。
以下是选择基地的几个要点:- 光照条件良好:基地应位于阳光充足、光照条件良好的地区,以便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 交通便利:基地应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段,方便学员和教职员工的出行。
- 用地规模适宜:基地用地规模应能够容纳所需的光伏设施,并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3. 基地布局基地布局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光伏实训的效果和效率。
以下是基地布局的几个关键点:- 教学区域:设置光伏实训教室、实验室和模拟光伏电站等教学设施,以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培训环境。
- 实训区域:建设光伏实训示范区,包括光伏组件安装区、光伏逆变器区和光伏系统调试区等,供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训训练。
- 管理区域:设置行政办公楼、教职员工宿舍和食堂等管理设施,以提供舒适和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4. 建设方案基于简单策略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原则,以下是光伏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 光伏设施选择:选择常见、成熟且性能可靠的光伏组件和逆变器,以确保教学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 设施建设:根据基地布局规划,逐步建设教学区域、实训区域和管理区域的各项设施,确保按计划完成。
- 安全措施: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工人和学员的人身安全。
安装完光伏设施后,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运行管理。
- 合规要求:遵守当地的规划、环保和建设法律法规,确保建设过程和运营符合法律要求。
5. 结论通过合适的基地选址、科学的基地布局和简单的建设方案,光伏实训基地可以为培养光伏技术人才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以上提出的方案可作为光伏实训基地布局和建设的参考。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与实践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与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
为了有效地利用光伏发电,并实现其与电网的无缝连接,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该项目的建设与实践,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项目背景目前,我国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技术和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的接口问题、系统运行稳定性问题、逆变器性能问题等。
有必要开展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通过模拟和实验,为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二、项目建设1. 确定实验内容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应涵盖光伏组件、逆变器、配电箱、电网等各个环节,重点研究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功率调节性能、电能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还应考虑光伏发电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以及与电网之间的互动问题。
2. 确定实验平台建设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需要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
该平台应该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两部分。
硬件平台主要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智能配电箱等实验设备。
软件平台则包括虚拟仿真软件、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分析软件等。
3. 设计实验方案在确定实验内容和实验平台后,应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应明确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项目实践1. 实验设备搭建首先需要搭建所需的实验设备。
选择具有较高性能和可靠性的光伏组件、逆变器等设备,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还需要建立数据采集系统,以实现对实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2. 系统调试在搭建好实验设备后,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
这包括硬件设备的调试和软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调试的目的是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实验的要求。
3. 实验操作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进行实验操作。
(整理)光伏实训实验室组建方案

(整理)光伏实训实验室组建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光伏实训实验室组建方案北京海瑞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公司介绍北京海瑞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由多位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创立的高科技公司。
自公司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目前已经在光热应用、光伏发电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电池测试产品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公司在光伏实验室集成与设计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多家企业及国家重点项目提供实验室集成、设计、咨询及设备提供服务。
公司依托强大的技术力量,在专注于专业级光伏实验室集成的同时,还将太阳能光伏、光热、风光互补、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项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研发出多种极具特色的太阳能综合教学实训系统,将太阳能等新能源的综合应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公司教学实训设备将会为学生提供更为完整、更为真实、更为清晰的实训与操作平台,为代课教师提供更为轻松的授课环境。
企业核心价值:绿色、智慧、超越、奉献企业理念:产业专注、速度领先、成本领袖、宏大愿景企业使命:为实验室提供最为合理的方案,为教学提供最为合适的方法企业愿景:为太阳能插上腾飞的翅膀二、光伏实训实验室简介北京海瑞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根据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行业特点,将光伏发电、风光互补发电、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组件生产等进行教学式改造,依据教学方面的特点生产行业内的各种教学实训系统,学生方便操作,对进一步掌握行业内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光伏实训实验根据用户学校的数量需求对实验室设备配置进行设计,能够使学生在更加立体、全面的环境下对整个环节进行展示与培训。
1、本次实验室配置要求➢同时满足50位学生上课使用➢对光伏发电及光伏电池的性能进行全方位介绍与实训2、实验室配置情况根据客户的要求,我公司针对用户的要求,对实训实验室的设备配置情况提供如下设计方案:本套方案配置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光伏发电的每个环节都能够让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组件在工厂中的实际生产流程和工作方法,掌握光伏发电/风光互补发电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掌握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原则,对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能非常重要。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与实践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与实践一、项目背景二、项目意义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与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可以减少实际试验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项目建设内容1. 系统设计与模拟建设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首先需要进行系统的设计与模拟。
通过模拟软件对光伏组件、逆变器、晶闸管、变压器、并网箱等系统元件进行模拟设计,构建完整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模型,并进行相应的系统参数设置和优化调整。
2. 实验操作与调试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实验操作与调试流程,对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运行、故障排除、调试参数等进行模拟操作,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掌握系统的运行流程和调试技术。
3. 故障诊断与维护通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针对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进行模拟演示和诊断,在线下进行故障排除和维护操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项目实践推进1.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在大学实验室或教学楼内建设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配备相关的模拟软件和仿真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个高质量、安全、方便的实验环境。
2. 教学实践与应用在教学中应用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系统设计、操作调试、故障诊断与维护等实际操作。
3.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五、项目实施成果1.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减少实际试验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实验的安全性。
3. 加强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光伏发电系统实验台设计分析

光伏发电系统实验台设计分析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进行利用。
由于光电转换装置通常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进行光电转换的,因此太阳能光发电技术又称太阳能光伏技术。
1、光伏发电原理1.1太阳能电池1.1.1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电源,它是一个直流源,但它不是恒流源,也不是恒压源。
本文选择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以硅半导体材料制成大面积pn结进行工作。
一般采用n+/p同质结的结构,即在约10cm×10cm面积的p型硅片(厚度约500μm)上用扩散法制作出一层很薄(厚度约0.3μm)的经过重掺杂的n型层。
然后在n型层上面制作金属栅线,作为正面接触电极。
在整个背面也制作金属膜,作为背面欧姆接触电极,这样就成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一般在整个表面上再覆盖一层减反射膜。
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太阳能电池板采用15WP单晶硅A级片两块。
单块太阳能电池板的开路电压Voc=(21+1)V,短路电流Isc=(1.0±0.1)A。
1.1.2光伏效应当太阳光(或其他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时,电池吸收光能,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光子穿过减反射膜进入硅中,激发出光生电子-孔穴对,并立即被内建电场分离,光生电子被送进n区,光生孔穴则被推进p区,这样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光生电子-孔穴对被分离,在光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了“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
在内建电场的两侧引出电极并接上负载,在负载中就有“光生电流”流过,从而获得功率输出。
图1和图2分别是光生电子移动示意图及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图。
图1光生电子移动示意图图2光伏效应原理图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伏效应。
当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时,将产生一个由n区到p区的光生电流Iph。
同时,由于pn结二极管的特性,存在正向二极管电流ID,此电流方向从p区到n区,与光生电流相反。
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实训装置

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实训装置一、实验实训装置的原理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光子能量被电子吸收,使电子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从而产生电流。
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实训装置利用光电效应原理,通过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
二、实验实训装置的组成1. 光伏电池:光伏电池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核心部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组件。
光伏电池通常由硅材料制成,具有正负两极,当光照射到光伏电池上时,电子会从负极流向正极,产生电流。
2. 存储电池:存储电池用于储存由光伏电池产生的电能,以便在夜间或阴天等无法直接获得太阳能的情况下使用。
3. 逆变器:逆变器用于将光伏电池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满足家庭或企业的用电需求。
4. 控制器:控制器用于监测和控制光伏电池的工作状态,包括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电压和电流的监测等。
5. 负载设备:负载设备是指使用电能的各种电器设备,如灯具、电视、电脑等,它们通过逆变器从光伏电池获取电能。
三、实验实训装置的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实训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是几个主要应用领域:1. 家庭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为家庭提供独立的电力供应,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实现节能减排。
同时,光伏发电系统还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反馈到电网上,实现电能的双向流动。
2. 农业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用于灌溉、养殖等用电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商业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为商业建筑提供电力供应,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降低用电成本。
同时,商业建筑还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出售给电网,实现电能的回收利用。
4. 非电力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为偏远地区、山区和岛屿等非电力地区提供独立的电力供应,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总结: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实训装置通过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叩一惫×1。。%
1.2最大功率跟踪器
(4)
2
光伏发电系统实验设计
离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离网型光伏发电原理
2.1 2.1I 1
最大功率跟踪器的功能是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在当 前的环境条件下始终以其最大功率输出,在相同输出 功率的情况下,接该组件可以起到节约太阳能电池板 的数量,减少太阳能电池板成本等作用。 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与温度下,太阳能电池输出曲
万方数据
72
实验技术与管理
线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最大的功率输出点P。。最大输 出功率随着光强的变化在变化,光强越大,则最大输出 功率越大(见图3)。
图2光伏效应原理图
图3
不同光强下太阳能电池}V曲线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伏效应。当光照 射太阳能电池时,将产生一个由n区到p区的光生电 如果使太阳能电池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就可以极 大地提升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1.3太阳能控制器 太阳能控制器具有过充、过放、电子短路、过载保 护、独特的防反接保护等全自动控制,同时具有高精度 温度补偿的特性。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 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 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 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 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 1.4蓄电池 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小型系统中,也可用镍氢 电池、镍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
[9]张哑.黄克平.有源模拟带通滤波器的设计[J].电子科技,2009,
22(1):9—12.
[10]伶为明,徐会明,杨士彦.由单运放构成的精密全波整流l乜路 [J].电测与仪表,1993(5):40—43.
万方数据
光伏发电系统实验台设计与搭建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阎娜, Yan Na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实验技术与管理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2,29(12)
离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见图4)是由光伏组 件发电,经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并给直流 负载提供电能或通过逆变器给交流负载提供电能的一 种新型电源。可广泛应用于环境恶劣的高原、海岛、偏
万方数据
阎
娜:光伏发电系统实验台设计与搭建
远山区及野外作业,也可作为通信基站、广告灯箱、路
光伏filf'b 光伏控制器
学,20li.
[7]崔容强.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M].北京:化学I:业}I:版
社.2007.
(上接第70页) 此外,该电路只要稍加改动从原理上来说就可以 实现电容的测量,即:将电感一电压转换电路改为如图 8所示的电容一电压转换电路。不难得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吕印晓,刘芳.电感测量的单片机实现[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1996,31(2):52—55.
收稿日期:2012—03—31
基金项目:电子科技大学2010实验室专项建没项目
(Y03009023701 050)
作者简介:阎娜(1980),女.山西永济,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机电 一体化及其控制等方面的实验和教学研究.
E-mail:loveyanna
图1
光生电子移动示意图
2002@1 63.com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Yfin Na
(School of Mcchatronics Engineering,UESTC,Chengdu 61173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hotovohaic effect,the off—grid and on—grid photovohaic power generation experimental
set
system is designed and
Key
up,which
can
test
the efficiency of the
use
of solar energy.
words:solar;photovohaic power generation;experiment
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进行 利用。由于光电转换装置通常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 伏效应进行光电转换的,因此太阳能光发电技术又称 太阳能光伏技术[1t。
离网逆变器:左端的直流输入口处红色端子连接 直流正极,黑色端子连接直流负极。 按图5完成离网系统的搭建,其中蓄电池为7
Ah
铅蓄电池,交流负载接220 V/40 W交流白炽灯泡。
图5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接线图
2.2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搭建
2.2.1
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正弦波电流 馈人电网。因为直接将电能输入电网,免除配置蓄电 池,省掉’r蓄电池储能和释放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可 再生能源所发出的电力,减小能量损耗,降低系统 成本:7。
4结束语
该电感测量电路基本能满足电子电路相关实验的 教学需要,作为一种简单的电感测量手段,具有较强的 实用性。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精度不够高、测 量时还需配合万用表等,这些尚待研究改进。
版社,2004:92—94.
[8]陈文渊,沈斌坚.二阶模拟带通滤波器的仿真和实现[J].声学与
电子工程,2010(3):47—49.
P。一InlV。、
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 释放出来。 本实验中选用了2个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实验时 采用1.3 Ah铅蓄电池。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搭建时 采用7 Ah的铅蓄电池。
式中,J。和V。分别为最佳工作电流和最佳工作电压。 将V。。与I。。的乘积与最大功率P。之比定义为填 充因子FF,则:
[5]赵明智.刘志璋.离网型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运行情况分析[J].新
能源及工艺,2008(4):27 29.
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学习并研究光伏技术的平台,拓展 了光伏之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f长贵.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二业出版
[6]刘栋.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研制[D].广州:华南理I:大
N申砖
P■.I}{=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电源,它是一个直流源,但它不 是恒流源,也不是恒压源。本文选择晶体硅太阳能电 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以硅半导体材料制成大面积 pn结进行工作。一般采用n+/p同质结的结构,即在 约10
cm×10
cm面积的P型硅片(厚度约500肚m)
上用扩散法制作出一层很薄(厚度约0.3肚m)的经过 重掺杂的n型层。然后在n型层上面制作金属栅线, 作为正面接触电极。在整个背面也制作金属膜,作为 背面欧姆接触电极,这样就成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一般在整个表面上再覆盖一 层减反射膜。
盯一最一渡
p 1厂r
门)
1.S逆变器
FF为太阳电池的重要表征参数,FF愈大则输出的功 率愈高。FF取决于入射光强、材料的禁带宽度、理想 系数、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等。 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刁定义为太阳能电池的最 大输出功率与照射到太阳能电池的总辐射功率Pi。之
比,即
逆变丌压器简称逆变器,它是光伏系统的重要电 力电子设备,其主要功能是把来自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与电网相同电压的交流电,并把 电力输送给交流负载使用,同时还具有极大限度地发 挥太阳能电池方阵的性能、异常或故障时的保护等
!兰兰型!鱼旦!二!!!!
CNll——2034/T
实验技术与管理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第29卷第12期2012年12月
V01_29 No.12 Dec.2012
Management
光伏发电系统实验台设计与搭建
阎 娜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2]赵争鸣.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余长青.光伏效应的产生机理及应用[J]I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6(3):21—23.
结束语
光伏技术前景广阔,设计并搭建光伏发电实验台,
[4]张鹏.基于用户型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设备的研究[J].太阳能,
2010(3):29—31.
摘
要:基于光伏效应,设计并搭建了离网型及并网型光伏发电实验系统,测试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 中图分类号:TM61 5;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956(2012)12—0071—04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bench about photovoltaic
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 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 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板采用15W,单 晶硅A级片两块。单块太阳能电池板的开路电压 V。一(21+1)V,短路电流I。=(1.o士0.1)A。
1-1.2光伏效应
1光伏发电原理
1.1太阳能电池
1.1.1
[5]苏宗巧,范志杰,李智.基于高速数据采集卡的电感测量系统[J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27(1):44—47.
[6]徐华中,周玉栋.一种基于DDS的寄生电感测最仪设计[J].电子 图8
电容一电压转换电路
测量技术,2011,34(4):14一17.
[7]高文焕,张尊侨,徐振英.电子电路实验[M].北京:清华大学出
(2)
流J加同时,由于Ion结二极管的特性,存在正向二极
管电流Jo,此电流方向从p区到n区,与光生电流相 反。因此,实际获得的电流I为
卜h叫I)_k叫。『exp(器)_1](1)
式中Vn为结电压,J。为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J。n为 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的光生电流,其比例系数是由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材料的特性决定。刀为理想系 数,是表示pn结特性的参数,通常在1~2之间;q为 电子电荷;走。为波尔兹曼常数;"it为温度。 当电池接上负载R后,若负载使电池的功率输出 为最大时,它对应的最大功率P。,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