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实验-神奇的杯子

合集下载

神奇的纸杯大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纸杯大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纸杯大班科学教案简介在幼儿教育中,科学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并发展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有趣而神奇的科学实验——纸杯实验,它可以帮助幼儿们学习有关浮力、重力和液体的知识。

1. 准备材料为了进行这个实验,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纸杯(至少3个) - 水 - 牛奶2. 实验目标通过进行这个实验,幼儿将会实现以下目标: - 了解浮力的概念 - 探索纸杯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变化 - 观察并解释纸杯在水和牛奶中的不同浮力现象 - 发展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3. 实验步骤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 填充一个纸杯两三分之一的水。

2. 观察纸杯在水中的浮力。

它会浮起来吗? 3. 将另一个纸杯充满水。

4. 加入一些牛奶,直到它填满纸杯。

5. 观察纸杯在牛奶中的浮力。

它会浮起来吗? 6. 将另一个纸杯充满牛奶。

7. 加入一些水,直到它填满纸杯。

8. 观察纸杯在混合液体中的浮力。

它会浮起来吗?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纸杯在水中可以浮起来,因为水产生了向上的浮力。

- 纸杯在牛奶中无法浮起来,因为牛奶的密度大于纸杯的密度。

- 当纸杯充满牛奶后加入水,纸杯可以部分浮起来,因为混合液体的密度介于水和牛奶之间。

5. 物理背景知识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实验,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与浮力和液体有关的物理知识。

### 5.1 浮力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浸没时,它将受到与所排开的液体重量相等的浮力。

### 5.2 密度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越大,物体就越重。

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它将下沉。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它将浮起来。

6. 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浮力和液体的理解,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延伸活动: 1. 让幼儿尝试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纸杯进行实验。

小班科学神奇的纸杯教案

小班科学神奇的纸杯教案

小班科学神奇的纸杯教案活动目标:1、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和关心周围生活中的小科技产品。

2、了解纸吸水后易变形的特点,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的纸杯所具有的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3、在操作活动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有初步的比较分析的能力。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自制纸杯、一次性纸杯幼儿各一只,毛笔一只,一张白纸和一张涂有蜡的纸。

重点:了解纸会吸水,会变形的特点。

难点:图上蜡的的纸杯所具有的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活动过程:今天我们要来做个实验,你们看桌上有什么?(两个纸杯,一盆水)那这两只杯子有什么区别吗?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1、纸吸水易变形,变烂的特点a、纸折的纸杯盛水,发现了什么?b、用一次性的纸杯来盛水,又发现了什么?让幼儿积极回答。

小结:纸会吸水,会变形,会变软。

2、两种纸杯进行比较a、提问:两只纸杯同样是用纸做的,一只变软了,变形了,而另一只还是很好呢?为什么呢?(用手摸,刮,捏会发现什么?)b、小实验:出示两张纸,一张是涂了蜡的纸,另一张是没涂蜡的纸,再用毛笔刷,发现什么?(一张纸把水吸在纸上了,而另一张不吸于水)小结:蜡不吸水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纸杯有哪些优点:拿起来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4、制作飞碟启发幼儿纸杯有这么多的优点,但你们想想它除了能盛水还能干什么用呢?(可以做飞碟,让幼儿动手操作)活动反思:各种各样的杯子是幼儿非常熟悉而又经常使用的日用品,因此活动中我注意收集利用丰富多彩的材料,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鼓励幼儿自由观察、操作、发现、比较、讨论与探究,充分展示了一个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发现学习的动态活动过程。

让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对杯子的种类、材料、用途、细微特征及异同展开了多角度的联想和思考,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加深了认识,以致于在我想发明的杯子这一环节中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其观察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高度和谐的发展。

精选科学实验神奇的杯子动画教案ppt

精选科学实验神奇的杯子动画教案ppt
实验步骤:将醋倒入杯子中,加入小苏打和色素,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杯子腾空而起,液体溢出。
实验结论: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使杯子腾空而起,证明了气体的存在和作用。
实验结论总结
实验现象描述
实验原理解释
实验意义与启示
倒立的水杯实验:通过倒立水杯和白纸的组合,展示水杯中的水不会流出。
悬浮的笔筒实验:通过将笔筒放在水面上,展示笔筒能够悬浮在水面上。
手套:实验过程中保护手部皮肤
搅拌棒:用于搅拌溶液
小苏打:食品级小苏打
色素:可选用红色、蓝色等鲜艳的色素
杯子:透明玻璃杯或塑料杯
醋:白醋或米醋
杯子:透明玻璃杯
水:半杯水
盐:一勺盐
硬币:一枚一元硬币
搅拌棒:一根搅拌棒
实验步骤:准备好实验材料后,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实验场地:选择一个宽敞明亮的实验室或教室,确保通风良好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意义: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科学理论或假设,发现新的科学规律或现象,为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持 科学实验神奇的杯子教案ppt科学实验神奇的杯子教案ppt实验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神奇的杯子的原理和特点,培养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实验材料:杯子、水、冰块、食盐等实验步骤: (1)将水倒入杯子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并搅拌均匀 (2)将冰块放入杯子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3)将杯子倾斜或翻转,观察现象并记录(1)将水倒入杯子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并搅拌均匀(2)将冰块放入杯子中,观察现象并记录(3)将杯子倾斜或翻转,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神奇的杯子的原理和特点,并尝试解释原因实验结论:神奇的杯子是一种有趣的科学实验,通过观察和操作可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神奇的科学实验-会吸水的杯子精选作

神奇的科学实验-会吸水的杯子精选作

神奇的科学实验-会吸水的杯子精选作
文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实验,名字是会吸水的杯子。

会吸水的杯子?大家是不是觉得难以想象?其实我自己也是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我准备的材料有一个平底的盘子、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瓶水、一根蜡烛,一个打火机。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要开始做实验了。

首先,用打火机点燃蜡烛,让蜡烛燃烧一会,再小心翼翼地在盘子里滴几滴蜡烛油,把蜡烛固定在盘子上。

然后,把盘子里倒入大约一厘米的水,啊!不小心把蜡烛浇灭了,没有关系,再点燃上。

最后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把杯子扣在蜡烛上,突然蜡烛熄灭了,我目瞪口呆。

之后的事情更是让我大吃一惊,杯子一直在吸水,还在冒着水泡,我迷惑不解,这是为什么呢?(中国精选作文网t262)带着这些疑惑我去网上去查明了原因,最终经过我的努力,得出了结论。

蜡烛会熄灭,是因为杯子扣住蜡烛的一霎时,杯子里有少许空气,蜡烛燃烧时氧气在渐渐消耗,最后杯子里没有空气了,所以才会熄灭。

那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因为蜡烛在熄灭时消耗了杯子里的氧气,杯子里面的压强小于杯子外面的压强,所以就产生了一种压力差和吸力,杯子就在一直“喝水”。

这就是大气压的原因。

这个实验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科学,科学就在
1我们身边,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

指导教师:xx作者:xx
2
1/ 1。

神奇的杯子实验作文

神奇的杯子实验作文

神奇的杯子实验作文
听说一个灌满水的杯子可以把一张纸粘在空中,这是真的吗?我很好奇,我要验证一下。

我准备的材料有水,一个量杯和一张纸。

首先,用水把量杯灌满,因为水有张力,所以你会看到,有水从杯子里凸出来。

接着,将一张纸扣在杯口上,把手紧紧按住这张纸,让凸出杯口的水流出来。

然后,用另一只手把杯子翻过来,我想像着松开手就纸粘在杯口的景象。

但是,杯子里的水像雨点儿一样,从纸边儿浸了出来,噼噼噼里啪啦的打在了桌子上,竟然失败了。

到底是为什么会失败呢?难道是纸的原因,我决定再来一次,这次把纸换成一张A4纸。

哇,在我松开手的那一刻,A4 纸真的粘在了杯子上,杯子里的水老老实实的呆在杯子里,这次真的成功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地球从表面至八十千米的高空都覆盖着空气。

每平方厘米有一公斤的大气压力,被称之为大气压。

在这个实验中,杯子里面灌满了水,是没有空气的,而外面的空气从四面八方向杯子和A4推挤,这些来自大气的压力就把A4纸拖了起来。

我曾在一个纪录片上看到过,将一个直径为16厘米的杯子灌满水,再用一块橡胶堵住杯口,橡胶下挂着的钩子竟然能把一个重二百六十斤的大力士给吊起来,大气压真是厉害呀!
爱迪生曾说过“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多问一个为什么。

这样就会发现,科学所打开的世
界越来越辽阔,越来越奇妙。

科学小实验创艺科学屋抓住气球的神奇杯子

科学小实验创艺科学屋抓住气球的神奇杯子

实验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操作流程:
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科学小常识: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创艺科学小思考: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神奇的杯子科学教案

神奇的杯子科学教案

神奇的杯子科学教案《神奇的杯子科学教案》嘿!同学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一个超级神奇的东西——杯子!你们可别小瞧这普普通通的杯子,它里面藏着好多好多有趣的科学秘密呢!就比如说,咱们平时喝水用的玻璃杯,它看起来平平无奇,对吧?可当你把热水倒进去的时候,哇塞,你有没有发现杯壁上会出现一层小小的水珠?这是为啥呢?难道杯子会变魔法?其实呀,这是因为热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遇到凉凉的杯壁就又变成小水珠啦!这就好像天上的云,水蒸气聚在一起变成云,云里的水汽多了就变成雨落下来,是不是很像呀?还有那种不锈钢杯子,冬天的时候,妈妈用它给咱们装热汤,过了好久好久汤还是热热的。

这又是为啥呢?这是因为不锈钢是个很棒的保温材料,就像给热汤穿上了厚厚的棉袄,不让热气跑出去。

有一次上课,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

她拿了一个塑料杯子,在杯子口上盖了一张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纸居然没有掉下来,水也没有流出来!同学们都惊呆了,纷纷喊道:“这怎么可能呀?”老师笑着说:“这就是神奇的大气压在帮忙呢!大气压把纸紧紧地压在杯子口,所以水就流不出来啦。

”我回家还自己试了试呢,一开始总是不成功,水洒得到处都是。

我着急地想:“怎么就不行呢?”后来我发现是纸没有盖紧,再试一次,终于成功啦!我兴奋得跳了起来,大喊:“我做到啦!”咱们再想想,如果杯子没有底会怎么样?那不就装不了东西啦,哈哈!这就好像一辆车没有轮子,怎么跑呀?还有那种有刻度的杯子,妈妈做饭的时候用它量水、量米,可方便啦!这刻度就像是给杯子画的小标记,告诉我们里面有多少东西。

同学们,你们说杯子是不是很神奇?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却又藏着这么多的科学道理。

所以呀,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说不定能发现更多关于杯子的秘密呢!我觉得,小小的杯子就像一个小小的科学宝库,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生活中处处都有惊喜!。

神奇的纸杯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纸杯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纸杯中班科学教案一、导入与激发兴趣(200字)在科学教育中,导入环节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作用。

为了让学生对科学有更直观的体验和认知,我设计了一堂神奇的纸杯科学实验课。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首先,我会给学生们展示几个纸杯,其中一个纸杯装满了水,而其他的纸杯是空的。

然后,我会询问学生:“为什么纸杯装满了水,其他的纸杯却是空的?”这样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们思考的欲望,从而激发他们对实验的兴趣。

接下来,我会给他们一些提示,帮助他们猜测纸杯中装的物品。

例如,我可以提到“密度”的概念,让他们想想为什么某个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而另一个物体则会下沉。

二、实验设计与操作(400字)1. 实验材料准备为了进行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纸杯、水和一些可浮在水面上的物品,如塑料球、木块、铁钉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观察,我还会准备一些标签,用于标记纸杯中的物品。

2. 实验步骤在实验开始前,我会先向学生们简单讲解密度的概念,帮助他们理解实验内容。

然后,我会逐步进行以下实验步骤:(1)先将一个空纸杯放在桌上,向学生们解释这个纸杯的状态;(2)接着,将一个装满水的纸杯放在另一个空纸杯旁边,让学生们观察和比较两个纸杯的差异;(3)将一个浮在水面上的塑料球放入另一个空纸杯,让学生们观察和思考为什么塑料球能够浮在水面上;(4)在另一个空纸杯中放入一个比塑料球更重的木块,让学生们观察和思考为什么木块会下沉;(5)最后,将一个沉在水底的铁钉放入纸杯,再次引导学生们思考铁钉为何会沉入水底。

三、观察与讨论(500字)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们进行观察和讨论。

学生们可以使用标签标记不同纸杯中的物品,并观察它们的状态。

他们可以观察纸杯中的物体是否能够浮在水面上,或者是否沉入水底。

在观察的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们就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

例如,他们可以讨论为什么水能够从一个纸杯中倒入另一个纸杯,却不能从一个纸杯中倒入装有木块的纸杯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小实验—神奇的杯子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锻炼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3、通过有趣的实验,让孩子们了解一些简单的常识现象。

4、让孩子品尝到变化的神奇和发现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1、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四个高玻璃杯。

2、一张纸版、一张吸水纸、四张A4纸。

3、2-3瓶水、一个水桶、四个水盆、一个碟子。

4、一个打火机、2-3个蜡烛头。

三、教学环节:
1、静止的水
时间:15分钟
教具:一个玻璃杯、一张纸版、一瓶水、一个水桶
教学形式:
老师开场: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个杯子,对不对?我们平时可以用它来喝水,我们都知道,只要倾斜杯子,里面的水就会流出来。

可是今天老师要给大家来变一个小魔术,老师可以将装满水的杯子倒过来,杯子里的水却不会流出来,你们猜猜这可能吗?
回答:不可能……
老师:那我们一起来见证这神奇的时刻吧!
实验步骤:
(1)先将水桶放在地上(防止水溅到地上),然后拿出一只玻璃杯,往杯子里倒入半杯水,接下来用纸板盖住杯口。

(2)用一只手紧紧按住杯口的纸板,另一只手将水杯翻转过来。

注意,在将水杯完全翻转过来之前,另一只手要始终紧紧按住杯口的纸板。

如果中途松手,杯里的水便会流出来。

(3)当水杯被完全翻转过来之后,便可以松开手,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实验解释:水竟然还在杯子里,一点也没漏!简直令人匪夷所思!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空气会对物体施加压力。

当我们打着伞奔跑时,能清楚地感受到空气的压力。

正是由于周围的空气对纸板施加了一个压力,纸板下方的空气对纸板施加的气压大于纸板上方的空气气压,将水“压”在杯中,所以,水仍然留在玻璃杯里,没有流出来!
2、粘在一起的杯子
时间:15分钟
教具:2个相同的玻璃杯、一张吸水纸、一瓶水、一个打火机、2-3个蜡烛头、一个碟子
教学形式:
老师开场:小朋友们,我们刚才看到了倒过来的水杯不会漏水,是不是很神奇呀?
回答:是的!
老师:那我们现在再来玩一个小魔术,老师可以不用胶水把两个杯子粘在一起,想不想看啊?
回答:想!
实验步骤:
(1)首先,将蜡烛头放在其中一个玻璃杯里。

注意:两个玻璃杯必须完全相同,否则实验无法成功。

(2)将准备好的吸水纸放入水里浸湿。

(3)将玻璃杯中的蜡烛头点燃。

(4)点燃蜡烛后,迅速将潮湿的吸水纸盖在装有蜡烛的玻璃杯上,并将另一个玻璃杯口朝下倒扣在这个玻璃杯上。

两个玻璃杯的杯口必须完全对准。

(5)当玻璃杯中的蜡烛燃尽之后,可以轻轻地拿起倒扣在上面的玻璃杯,神奇的一幕就会出现了。

实验解释:两个玻璃杯口对口紧紧吸在一起了,就像施了魔法一样。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

当氧气耗尽时,蜡烛会自动熄灭。

本实验中的蜡烛首先燃尽了它所在的玻璃杯中的氧气,然后又将倒扣在上面的玻璃杯中的氧气也消耗尽了,虽然两个玻璃杯之间隔着一层吸水纸,但是两个玻璃杯中的氧气都已经燃烧殆尽,所以杯中的气压远远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压紧紧地将两个杯子“压”在了一起。

3、安然无恙的纸
时间:30分钟
教具:四个高玻璃杯、四张A4纸、四个水盆
教学形式:
老师导入:(1)小朋友们,通过以上的小实验,我们认识到了一样神奇的东西,它就是空气。

虽然我们看不见它,但是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它的存在吧。

(2)请小朋友们站起来,分散开,让每个人都碰不到其他任何人。

(3)让我们瞧一瞧,如果像这样挥动你们的小胳膊(老师做示范挥动胳膊划圈),会发生什么呢?
(4)小朋友们,你们感觉到空气了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跟空气有关的例子呢。

比如:在水中吹泡泡、放风筝、树在风中摆动等。

(5)最后,我们再来做一个小实验,进一步了解它吧。

如果我把这张纸揉皱,放进这个杯子里,再把杯子倒过来放进水盆中,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呢?
小朋友们回答:纸会弄湿。

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吧。

实验步骤:
(1)将纸揉成一团塞在玻璃杯里,注意,要塞到杯底。

(2)用水盆装一大半盆水,然后将杯子倒过来拿在手中。

如果纸塞得不紧,就会从杯子里掉出来,所以,一定要将纸塞紧。

(3)将杯子口朝下垂直按入水中,直到杯子有一半浸在水中。

(4)将杯子重新从水中拿出来。

实验解释: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玻璃杯中的纸仍然是干的!这是因为杯子里不仅有纸,还有大量的空气。

当我们把杯子垂直倒扣到水中时,杯子里的空气无法漏出,这些空气将水排斥在外,从而保护了杯中的纸。

但这个原理这有当我们将杯子垂直扣入水中时才能发挥作用。

如果我们将杯子稍稍倾斜,杯子里将立刻充满水。

下面,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来试一试呢?
(5)最后,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方便让孩子们分小组自行重复实验。

总结:孩子们会对这个小魔术感到兴奋无比,他们很可能还想在家里再试一试,所以,别忘了告诉家长你做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