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52《越南战争》教案

合集下载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教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日内瓦会议;“特种战争”;局部战争;战争的结果;战争的影响。

2、理解:越南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3、运用:了解越南战争,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过程与方法:1、问题探究:通过对越南战争过程的讲述,探究越南战争结束后对世界格局的。

2、综合分析:从两极格局形成的大背景下综合分析越南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对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3、历史比较:关于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印度支那问题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内容。

2、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越南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解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并得到了广泛的援助,最终取得胜利。

3、通过理解越南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联系现实对当今世界战争与和平进行思考4、了解越南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教学建议】重点:越南战争的背景。

难点:越南战争的影响。

突破方法:1.结合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深刻理解越南战争的背景,认识越南战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和遏制共产主义的重要表现,进而剖析战争的影响。

2.把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进行比较学习,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972年12月18日夜,河内上空传来了闷雷般的巨响,B-52在万米高空一波接一波编队而来。

在目标上空,B-52根据统一命令一起打开弹舱,挂满炸弹的弹架如同一串串巨大的葡萄暴露出来。

投弹指令一下达,各机同时按下投弹电钮,于是一枚枚高爆弹、燃烧弹、菠萝弹、凝固汽油弹从空中滚滚落下,以“地毯式”轰炸的方式,用几百吨炸弹将该地区炸成一片火海。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教学教案第5单元第2课《越南战争》(人教版选修3)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教学教案第5单元第2课《越南战争》(人教版选修3)
产生原因:1、二战后,法国发动对印度支那的侵略
2、美国称霸政策的需要,并把中国视为其亚洲扩张的障碍。
3、美国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
4、提出“多米诺牌论”
解决:1954年签署《日内瓦协议》,越南南北分裂
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开始1962年肯尼迪在南越推行“特种战争”
扩大1965年整个越南爆发“局部战争”,并扩大到老挝、柬埔寨境内
3】美国由特种战争到直接参战,但苏联和中国没有派军直接同美军作战,只是提供武器装备和经济援助,所以,从总体看美苏之间仍然是冷战。
4】越南战争是美苏、美中冷战中的热战,是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具体行动。
六、作业布置
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各是什么?




第二课越南战争
一“印度支那问题”
范围:亚洲中南半岛上的三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
转折1968年越南人民发动“新春攻势”
结束1973年美越签署停战协定
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结果1975年,越南人民胜利,实现统一




2】经济。一切为准备战争而从事生产,忽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3】文化。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展开批判运动,出现文化荒漠;着重发展军事科技,在核武器、导弹、空间技术等方面有重大成就。
五、当堂检测
简要说明越南战争与冷战的关系。
1】冷战手段之一是扶植代理人进行斗争。
2】越南民主共和国是苏联和中国支持的,越南共和国是美国扶植的,所以越南战争从局部看是热战,但从美苏冷战的总体关系看是冷战。
教材分析
重难点
1.重点:越南战争的背景和影响。
2.难点:越南战争与冷战的关系。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5.2越南战争 名师制作优质学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5.2越南战争 名师制作优质学案

第2课越南战争[课标要求]了解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一、“印度支那问题”1.“印度支那”的独立:通常指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二战后,三国的独立、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2.美国“遏制”共产主义(1)背景①越南的独立斗争,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给予了支持和声援。

②新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

(2)措施: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

(3)矛头:艾森豪威尔提出“多米诺骨牌论”,矛头指向印度支那。

(4)表现①扶植傀儡政权,成立了越南共和国,南北分裂。

②向南越政府提供巨额援助与军事顾问。

[知识点拨] 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人普遍认为亚洲只有两个国家,即中国和印度,所以对于印度和中国的“结合部”,即中南半岛,称为印度支那,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三个国家。

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1.“特种战争”(1)背景:越南南方人民的反美斗争发展为有组织、有领导的大规模斗争。

(2)含义:美国出钱出枪,增派军事教官和顾问,帮助南越军队制订和实施“反游击战”和“反叛乱”,即“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

(3)提出:肯尼迪在南越推行“特种战争”。

(4)目的:打击南方游击队,扶持南越政权。

(5)概况①美国建立驻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

②美国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扩大在南方的“特种战争”。

2.局部战争(1)时间:1965~1973年。

(2)含义:直接出兵侵略越南。

(3)特点:“南打北炸”的战略。

(4)概况①在南方,清剿游击队和人民武装,制造“无人区”。

②在北方,实行了大规模轰炸,并使用化学落叶剂。

③70年代初,将战火扩大到老挝和柬埔寨境内。

④1968年1月,“新春攻势”表明越南军民开始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⑤1969年6月,尼克松宣布实行“战争越南化”,美军撤出南越。

⑥1973年1月,美越签署协定,双方完全停止敌对行动。

[误区警示] “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的主要区别应是战争的手段。

“特种战争”指的是美国出钱出枪帮助南越军队打击越南南方人民的战争,即“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局部战争”是指在一定的地区内,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而进行的战争。

5.2《越南战争》教案(新人教选修3)

5.2《越南战争》教案(新人教选修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历史第三册[人教版]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二节越南战争(第2课时)【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印度支那问题”1.美国的东亚遏制2. 日内瓦协议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1. 特种战争2. 局部战争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1.越南战争的结果2.越南战争的影响重点:越南战争的原因及影响难点:越南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导入新课】越南战争是二十世纪最的、惊心动魄的战争。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越南爱国武装凭着简陋的武器战胜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美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而且以其前仆后继的民族牺牲精神演示了战争史中的一幕幕奇观。

这场战争虽发生于印度支那半岛的狭长的局部地域,却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的焦点和热点,是两个超级大国斗争的前沿和火线,其中的每一个事件都牵动着整个世界的中枢神经。

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场残酷的、惊心动魄的战争。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印度支那问题”1.美国的东亚遏制印度支那是指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

经过长期斗争,二战后三国独立,三国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对美国侵略扩张有力打击。

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以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

东南亚条约,全称是《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又称《马尼拉条约》,是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于一九五四年九月八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

越南战争精品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

越南战争精品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

越南战争精品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5ykj.com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XX年高中历史5-2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识记: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日内瓦会议;“特种战争”;局部战争;战争的结果;战争的影响。

2、理解:越南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3、运用:了解越南战争,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通过对越南战争过程的讲述,探究越南战争结束后对世界格局的。

2、综合分析:从两极格局形成的大背景下综合分析越南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对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3、历史比较:关于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印度支那问题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内容。

2、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越南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解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并得到了广泛的援助,最终取得胜利。

3、通过理解越南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联系现实对当今世界战争与和平进行思考4、了解越南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越南战争的背景。

难点:越南战争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越南战争的情况:“印度支那问题”、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由于这一时期关于越南战争的文字资料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进行适当的补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越南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利用教材引言导入: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图片,照片的内容是美国的B—52轰炸机,文字说明:“在这架美国飞机的下面,炸弹即将爆炸的地方,是一块曾经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土,这就是越南。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5.2越南战争名师公开课国家级获奖课件(15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5.2越南战争名师公开课国家级获奖课件(15张)

自主预习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名师点津 “多米诺骨牌论”提出的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朝鲜、中国、越南等国建立起社会主 义制度。 2.美国侵朝战争失利,没有达到扼杀中国、抑制苏联的目的。 3.在越南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与声 援,使美国更加恐慌。
自主预习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合作探究
3.“会议坚信:本宣言和各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中所规定的条款的 实施,将使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从此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地在国际的 和平大家庭中起它们的作用。”材料选自( ) A.《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 B.《日内瓦会议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最后宣言》 C.《朝鲜停战协定》 D.《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 答案:B

一、“印度支那问题” 1.背景 (1)越南、老挝和柬埔寨曾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三国独立,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2)按照1954年《日内瓦协议》的规定,越南由一条临时军事分界 线分为北部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和南部的越南共和国,形成南北分裂 局面。 2.美国加强在亚洲的扩张 (1)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以及中国对越南人民争取独立斗争 的支持,使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 (2)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 “巴格达条约组织”,以编织所谓“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条约网。 (3)美国出于称霸世界的需要,加紧干涉越南内政,向南越政府提 供了巨额援助,派遣军事顾问。
自主预习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提示:(1)含义:仇视和遏制社会主义国家,扩张美国式的价值观和 民主制度。表现: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根本目的:确保美国的全 球利益和霸权。 (2)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 (3)态度:坚决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原因:美国如果占 领越南,必将对中国形成直接的威胁;中越两国社会制度相同。 (4)理由:①越南战争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冷战格局已 经形成。②采用了战争这种极端形式作为解决越南问题的手段。 ③美国发动战争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 家及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对越南的援助。(其他回答,言之有理亦 可)

高中历史 5.2 越南战争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5.2 越南战争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015年高中历史 5.2 越南战争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教学建议】重点:越南战争的背景。

难点:越南战争的影响。

突破方法:1.结合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深刻理解越南战争的背景,认识越南战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和遏制共产主义的重要表现,进而剖析战争的影响。

2.把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进行比较学习,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972年12月18日夜,河内上空传来了闷雷般的巨响,B-52在万米高空一波接一波编队而来。

在目标上空,B-52根据统一命令一起打开弹舱,挂满炸弹的弹架如同一串串巨大的葡萄暴露出来。

投弹指令一下达,各机同时按下投弹电钮,于是一枚枚高爆弹、燃烧弹、菠萝弹、凝固汽油弹从空中滚滚落下,以“地毯式”轰炸的方式,用几百吨炸弹将该地区炸成一片火海。

这片火海就是越南。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里展开。

美国侵略越南的B-52轰炸机“印度支那问题”是怎样产生的?越南战争是如何进行的?如何认识越南战争与国际格局演变的关系?学案导学一、“印度支那问题”——背景1.“印度支那”的范围:“印度支那”通常指亚洲中南半岛上的三个国家:越南、老挝和柬埔寨。

2.美国的遏制政策: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以编织所谓“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条约网,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针对印度支那形势提出“多米诺骨牌论”。

3.《日内瓦协议》(1)时间: 1954年。

(2)内容:越南由一条临时军事分界线分为南、北两部分,在北部,是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南部,法国殖民者撤走以后,美国扶植傀儡政权,成立了越南共和国。

4.美国的干涉:向南越政府提供了巨额援助、军事顾问。

【问题探究】阅读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同苏联.以及它们各自的盟国之间,都发生了直接的和全球性的对抗。

(它们)在各自的世界之间划分“边疆”,并且把它们的竞争扩大到了第三世界。

——(美)斯帕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请思考:二战后世界格局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并举例说明美苏“把他们之间的竞争扩大到了第三世界”。

5-2越南战争[新人教][教案]

5-2越南战争[新人教][教案]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2课越南战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日内瓦会议;“特种战争”;局部战争;战争的结果;战争的影响。

2、理解:越南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3、运用:了解越南战争,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过程与方法:1、问题探究:通过对越南战争过程的讲述,探究越南战争结束后对世界格局的。

2、综合分析:从两极格局形成的大背景下综合分析越南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对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3、历史比较:关于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印度支那问题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内容。

2、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越南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解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并得到了广泛的援助,最终取得胜利。

3、通过理解越南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联系现实对当今世界战争与和平进行思考4、了解越南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越南战争的背景。

难点:越南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利用教材引言导入: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图片,照片的内容是美国的B—52 轰炸机,文字说明:“在这架美国飞机的下面,炸弹即将爆炸的地方,是一块曾经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土,这就是越南。

”教师: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里展开,这是继朝鲜战争后,美国在亚洲发动的又一场热战。

那么,美国人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亚洲来打仗?这场战争又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一、“印度支那问题”:1、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2、美国的态度:将东南亚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键战场,害怕共产主义渗透南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南战争【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印度支那问题”1.美国的东亚遏制2. 日内瓦协议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1. 特种战争2. 局部战争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1. 越南战争的结果2. 越南战争的影响重点:越南战争的原因及影响难点:越南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导入新课】越南战争是二十世纪最的、惊心动魄的战争。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越南爱国武装凭着简陋的武器战胜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美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而且以其前仆后继的民族牺牲精神演示了战争史中的一幕幕奇观。

这场战争虽发生于印度支那半岛的狭长的局部地域,却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的焦点和热点,是两个超级大国斗争的前沿和火线,其中的每一个事件都牵动着整个世界的中枢神经。

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场残酷的、惊心动魄的战争。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印度支那问题”1.美国的东亚遏制印度支那是指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

经过长期斗争,二战后三国独立,三国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对美国侵略扩张有力打击。

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以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

东南亚条约,全称是《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又称《马尼拉条约》,是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于一九五四年九月八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

条约称,要用“自助和互助的办法”“抵抗武装进攻”。

条约附有美国提出的“谅解”,对“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意义”解释为“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

条约还以议定书的形式,把柬埔寨、老挝和南越划为它的“保护地区”。

1955年2月19日条约生效时成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

1977年6月该组织宣布解散。

2. 日内瓦协议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召开了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

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各项协议,要求交战各方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承认三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并规定其他国家不得在三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

在越南,以北纬17度线为南、北双方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并规定1956年7月举行自由选举,以实现越南的民主和统一。

不久,美国取代法国的殖民地位,干涉印度支那三国内部事务。

同年9月,美国策划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宣布将越南南方、老挝、柬埔寨置于其"保护"之下,并在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扶植亲美政权和极右势力,阻挠和破坏《日内瓦协议》的实施。

1954—1960年美国向南越政府提供了巨额援助,军事顾问从200余人增至2000余人,为日后的大规模侵越战争创造了条件。

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1. 特种战争1961年肯尼迪即任后不久,在南越把特种作战作为推行“灵活反应战略”的一个重要措施,对越南南方发动了一场特种战争。

这是卖国在越南武装干涉的开始。

提问:什么叫“特种战争”?“特种战争”在美国军事顾问团(后改为军事援助司令部)的指导下,以美国派驻越南南方的特种部队为肯干,发动由美国出钱出枪、由美国顾问指挥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

在此期间,美国于1962年2月在西贡(今胡志明市)设立“驻越军援司令部”,作为特种战争的指挥部。

美国增派军事顾问,训练和指挥西贡军队作战,组织并指挥南越军和各种反动组织,反对越南南方人民的革命游击战争,但在越南南方人民革命力量的打击下遭到失败。

2. 局部战争1964年8月5日,美国借口其军舰在公海遭到攻击,出动飞机轰炸越南北方港口,制造北部湾事件。

1965年2月,美国开始对北方进行大规模轰炸。

3月,美地面部队开始在南方直接承担主要作战任务。

“特种战争”升级为以美军为主、以“南打北炸”为基本特点的局部战争。

在侵越美军司令部指挥下,美军和西贡军队对南方解放区采取“寻歼”和“绥靖”行动,对北方进行猛烈轰炸。

在南方战场,美军推行"搜索与摧毁"方针,反复进行大规模扫荡。

南方军民积极开展机动作战,连续粉碎美军和西贡军队1965~1966、1966~1967年冬春两个旱季攻势,迫使美军改取“固守与清剿”方针,将主力撤回内线固守要点,而由西贡军队进行"绥靖"活动。

1968年1~2月,南方军民发动新春攻势,向西贡、顺化等64个大中城市及军事基地发起猛烈进攻,歼敌10.4万人,游击战由农村发展到城市。

在“南打”的同时,侵越美军为切断南、北方的联系,对"胡志明小道"、北方的军事设施和河内、海防等重要城市实施轰炸,至1968年7月共投弹258万吨,为侵朝战争的4倍。

北方军民奋起抗击,开展全民防空运动,击落敌机3300多架。

美国在战争泥潭中越陷越深,国内反战运动迅猛发展。

1968年3月,美国政府被迫放弃战争升级政策,宣布部分停止对北方的轰炸。

5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与美国在巴黎举行和谈。

11月,美国宣布无条件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和炮击。

1969年1月尼克松总统上台后,宣布“战争越南化”,美国将从南越撤军。

7月,尼克松在关岛发表讲话,宣布美军将逐步撤出南越,执行战争"越南化"政策。

美军兵力逐步减少,至1970年底共撤出21万人。

1973年1月27日,美国被迫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上签字。

2月21日,老挝交战双方签订恢复和平、实现民族和睦的《万象协定》。

3月,美国地面部队撤出南越。

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1. 越南战争的结果提问:越南战争的性质是什么?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和声援。

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给予大力的支持,中国给予了越南人民以大力的援助。

为支援三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中国人民作出巨大的民族牺牲,战争期间先后派遣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和海军扫雷部队共32万人,与越南北方军民并肩战斗,数以千计的中华儿女为三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光荣献身。

此次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战斗空前激烈的反侵略战争。

美国使用除核武器以外各种新式武器,耗费2000多亿美元的战争开支,伤亡36万多人(其中死亡5.6万余人),损失飞机和直升机8612架。

伏击和反伏击、扫荡和反扫荡是此次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为研究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尤其是热带丛林地开展游击战以及运动战和城市袭击战提供了经验。

对越的侵略共造成160多万名越南人丧生,整个印度支那有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2. 越南战争的影响越南人民用生命和热血捍卫了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

1975年春美国扶植的南越傀儡政权土崩瓦解,南越解放。

越南战争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了统一。

越南战争使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迫使其不得不调整政策,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对苏联与其争夺的同时,开始更多地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战略,利用美国的战略收缩加紧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美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越战彻底改变了美苏两霸争夺的格局: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国转为战略守势,而苏联则处于战略攻势地位。

战争期间,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度滑坡,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击。

【课后研讨】在国际政局的斗争中,各个国家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选择与行动,以图最大化地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不同的选择之间很可能会产生冲突。

当冲突不可调和时,作为政治斗争延续的重要手段——战争便不可避免了。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即是如此。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都是二战后亚太地区大规模局部战争的代表。

试就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异同做一下比较,给大家介绍一下。

思路:由于这两次战争都是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发生在中国的周边,都引起了美、中、苏等大国的插手,都导致了当时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幻,因此在各具特点的同时,也就具有了很多的相似之处。

可以从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起因、战争进程及战争的结果和影响进行比较分析。

【本课小结】越南战争是美国在海外军事卷入规模最大(1973年美国在越南作战人数约54万),时间拖延最长(前后12年,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国外战争)的一次海外干涉活动。

整个越战期间,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药,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

战争给交战各国造成无法估量的创伤。

1995年卸任了近30年的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回顾:越南的悲剧与教训》一书中说:美国政府决策人没有意识到,“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

在不涉及我们自身存亡的事务中,要判断什么是另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应由国际社会进行公开辩论来决定。

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力,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

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这一警示和越南战争血和泪的教训,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鉴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