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学第三章
配位化学第三章(2)配合物分解

Werner 理论 基本要点
主价和副价 中心原子的氧化数和配位数 内界和外界 “[ ]”为内界,与内界保持电荷 平衡的其它简单离子为外界 空间构型
副价具有方向性,指向空间确定的位置
配位理论的重要贡献 •提出副价的概念,补充了当时不完善的化合价理论。 •提出的空间概念,创造性地把有机化学中的结构理 论扩展到无机物的领域,奠定了立体化学基础。
:NH3
: F-
:Cl-
[:C= N][:O-H]氰根离子 羟基
[:O-N=O] 亚硝基
Ii:多配位基配位体(polydentate): 配体中有多个配位原子能与中心离子形成多个配位键。 例如:
231
2-
双齿配体
O
O C C O
H2 C H2 N
CH2 NH2
O
乙二胺(en) 多齿配体
草酸根(OX)
能与除了Na+,K+,Rb+,Cs+等离子以外的大多数金属离子 如Ca2+, Mg2+等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 (1、可用于除去水中的Ca2+ , Mg2+离子来软化水 2、滴定分析)
291
螯合物特性: • 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 具有特征颜色; • 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被广泛地用于沉淀分离、溶剂萃取、比色测定、 容量分析等分离、分析工作。
“链理论”
结论:链理论 • 如: CoCl · 3NH ,按照所提的结构式,有一个 Cl 3 3 不正确
可与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但实际是中性分 子,电导为0,分子中的三个Cl-反应性都低。
51
后来,维尔纳用假设和实验证明了自己理论的正确,并获得了 191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
第3章配位化学-习题

第三章 配位化学【习题】3.1 试判断下列配离子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Co(CN)6]3-(抗磁性);[NiF6]4-(两个成单电子);[CrF6]4-(4个成单电子);[AuCl4]-(抗磁性);[FeCl4]-(5个成单电子);[NiF6]2-(抗磁性)3.2 画出下列各配合物(配离子)所有可能的异构体:[CoCl2(NH3)4]+,[Be(gly)2],[RhBr2(en)2]+,[PtBr2Cl2(en)],[Ir(C2O4)2Cl2]3-,[Cr(gly)3],[Pt(gly)2](gly=glycine,甘氨酸)3.3 已知配合物[M(A-B)2]和[M(A-B)2X2]型的配合物都是旋光活性的,请分别画出它们的几何结构。
3.4 紫红色的[Ti(H2O)6]3+在可见区的吸收光谱如教材中例题3-1的图所示,其最大吸收峰位置对应于20.3×103 cm-1,并在该最大吸收峰位置的右边(低频方向)出现一个肩峰,试用晶体场理论解释上述肩峰的由来。
3.5 下列配离子中哪些属于高自旋构型?(a)Mn(H2O)62+;(b)Fe(H2O)63+;(c)Co(NH3)63+;(d)Co(H2O)62+;(e)CoCl42-;(f)Fe(CN)64-3.6 下列配合物或配离子中属于低自旋构型的是(a)Fe(H2O)63+;(b)Co(H2O)62+;(c)Co(H2O)63+;(d)CoF63-3.7 对于CoF63-配离子,下面的哪项论述是正确的?(a)CoF63-的晶体场分裂能大;(b)F-为强场配体;(c)CoF63-是顺磁性的;(d)所有论述都不正确。
3.8 下列配离子中,哪一种可能产生Jahn-Teller效应?(a)Fe(CN)64-;(b)Fe(H2O)62+;(c)Cr(H2O)63+;(d)Co(NH3)63+;3.9 试画出配合物[Co(NO2)3(NH3)3]可能存在的几何异构体。
第三章 大环化合物配位化学和超分子化学(1)

2、金属离子的电荷 稳定常数:电荷的影响 碱土金属 (直径相近) > 碱金属(直径相近) 与冠醚形成配离子的金属离子: 并不限于第Ⅰ、Ⅱ主族的金属离子(见下表)。 能与冠醚15C5~24C8形成配离子的金属离子。 金属离子与冠醚分子形成配离子,静电作用+ 不同程度 的共价性。 金属离子电荷的大小还是影响这样的配离子的稳定系数 的重要因素之一。
金属离子和冠醚腔孔直径
金属离子 直径/pm 金属离子 直径/pm 冠醚 腔孔直径 /pm
Li
Na K
120
190 268
Mg
Ca Sr
130
198 220
12C4类
15C5类 18C6类
120-150
170-220 260-320
Rb
Cs NH4+
298
334 384
Ba
Pb Ti
270
210 238
增溶现象:冠醚和能与之形成配合物的盐(或其它离子化 合物,如NaOH)一起溶解在可以溶解该配合物的某种溶剂 中时,冠醚和盐二者的溶解度都比它们单独溶解在该溶剂 中时的溶解度为大。 如:固态KMnO4不溶于芳烃,但可溶于溶有DC18C6的苯 溶液中,所得紫色苯溶液的浓度超过0.02mol/l,此溶液 可氧化苯中的某些有机化合物。在溶剂中发生上述的增溶 现象时,盐的阴离子被认为不发生或只在非常小的程度上 发生溶剂化作用,阴离子以裸露状态或接近于裸露的状态 存在,从而可表现出特别活跃的反应性能。
配位化学 第3章 配合物性质与表征

3
章
配合物的性质与表征
The properties and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s
本章教学内容
配合物的性质
配合物的光谱表征
3.1
3.2
3.1 配合物的性质
在溶液中形成配合物时,常常出现颜色、溶解度、电 极电势以及pH 值的改变等现象。根据这些性质的变化,可 以帮助确定是否有配合物生成。 溶解度 一些难溶于水的金属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氰化物 可以依次溶解于过量的C1-,Br-,I-,CN-和氨中,形成可溶 性的配合物,如难溶的AgCl 可溶于过量的浓盐酸及氨水中。 金和铂之所以能溶于王水中,也是与生成配离子的反应有关。 Au + HNO3 + 4HCl = H[AuCl4]+ NO + 2H2O 3Pt + 4HNO3 + 18HCl = 3H2[PtCl6] + 4NO + 8H2O
酸碱性 一些较弱的酸如 HF 、 HCN 等在形成配合酸后,酸性往 往增强。 如: HF 与 BF3 作用生成配合酸 H[BF 4 ] ,而四氟硼酸的碱金 属盐溶液在水中呈中性,这就说明H[BF4 ]应为强酸。又如 弱酸HCN与AgCN形成的配合酸H[Ag(CN)2]也是强酸。这种 现象是由于中心离子与弱酸的酸根离子形成较强的配键, 从而迫使 H + 移到配合物的外界,因而变得容易电离,所以 酸性增强。 同一金属离子氢氧化物的碱性因形成配离子而有变化, 如[Cu(NH3)4](OH)2的碱性就大于Cu(OH)2。原因是 [Cu(NH3)4]2+的半径大于Cu2+离子的半径和OH-离子的结合 能力较弱,OH-离子易于解离。
第3章 配位化学PPT课件

第一节 配位化学基础
1.2 配合物的组成及命名
(1) 配合物的命名规则
(c) 同类配体(无机或有机类)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 文字母顺序排列。
[Co(NH3)5H2O]Cl3 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III) (d) 同类配体同一配位原子时,将含较少原子数的配体排 在前面。 [Pt(NO2)(NH3)(NH2OH)(Py)]Cl 氯化硝基·氨·羟氨·吡啶合铂(II)
3 第 章 配位化学
顺-[PtCl2(NH3)2]
目标&要求
掌握较复杂配合物的命名规则 掌握配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 掌握配合物化学键基本理论
(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配体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了解新型配合物的类型及应用
一、配位化学基础 二、配位立体化学 三、配位化学理论 四、新型功能配合物及应用
第一节 配位化学基础
1.4 配合物的分类
按中心原子数目分类:
单核配合物和多核配合物
按配合物所含配体种类分类:
单一配体配合物和混合配体配合物
按配体的齿数分类:
简单配合物、螯合物、大环配合物等
按配合物价键特点分类:
经典配合物和非经典配合物
第二节 配位立体化学
2.1 配合物的几何构型 2.2 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CH2CH2NH2 NH
CH2CH2NH2
二乙三胺(dien)
第一节 配位化学基础
1.3 配体的基本类型及配位能力 四齿配体
二水杨醛缩乙二胺(Salen)
第一节 配位化学基础
1.3 配体的基本类型及配位能力 六齿配体
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
第一节 配位化学基础
1.3 配体的基本类型及配位能力 冠醚 (大环醚)
配位化学-3

Oh
Td
D4h
D Eg,T2g E,T2 A1g,B1g, B2g,Eg
不同电子组态的谱项
组态 d1, d9 2D d2, d8 3F, 3P, 1G, 1D, 1S d3, d7 4F, 4P, 2H, 2G, 2F, 2×2D, 1P d4, d6 5D, 3H, 3G, 2×3F, 3D, 2×3P, 1I, 2×1G, 1F, d5
3T → 1A : 1g 1g
双禁阻跃迁
选律的松动
轨道对称性选律松动
relaxation
某些因素使微观状态波函数的奇偶性有所改变 例:四面体配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 dxy、dxz、dyz轨道 p轨道 ∴四面体配合物d-d吸收带比相应的八面体配合物强 自旋选律松动 轨-旋偶合强 均按T2变换,存在d-p混合
不同价态的金属离子之间常发生电荷迁移
Mm+→Mn+ (n>m) 例: 普鲁氏蓝KFe(Ⅲ)[Fe(Ⅱ)(CN)6]中:Fe(Ⅱ)→Fe(Ⅲ)电荷迁移
2. d-d光谱 (1) Tanabe-Sugano图(T-S图)
E和Dq以B为单位 B单位:cm-1 纯数
B:拉卡参数,电子互斥参数 纵坐标:E /B,横坐标:Δ /B 将基态的能量定为零 图上以基谱项为横坐标 具有相同dn组态的配合物离子通用一张图
(1) Tanabe-Sugano图(T-S图)
——弱场双禁阻跃迁
为什么?
d5组态电子成对能很大 少有低自旋 高自旋: 无自旋允许跃迁 ε < 0.1, ∴颜色都很浅 Fe3+:浅紫色 Mn2+:浅粉红色
Mn2+
6
6A
1g →
4T
(G) 18900cm-1 1g 23100cm-1
化学_朱文祥_第3章配位化学-习题答案

CoCl42-为正四面体构型。由于正四面体场的分裂能较小,所以(e)CoCl42-为高自旋。
3.6 配离子中的配体均为弱场配体,一般为高自旋构型。但是Co3+为d6组态,其与水分子配 位时产生的分裂能略大于电子成对能,因此(c)Co(H2O)63+为低自旋构型。
3.7 (c)的论述正确。F-为弱场配体,晶体场分裂能Δ小,CoF63-因采取高自旋构型而呈顺 磁性。
3.8 (b)Fe(H2O)62+产生Jahn-Teller效应。
3.9
H3N H3N
NO2 NH3
Co
NO2
NO2
mer-
H3N O2N
NO2
Co
NH3
NH3 NO2
fac-
3.10 具有平面四边形结构的配合物为(c)PtCl42—。
3.11 (a)4CoCl2· 6H2O + 4NH4Cl + 20NH3 + O2 → 4[Co(NH3)6]Cl3 + 26H2O (b)K2Cr2O7 + 7 H2C2O4 → 2K[Cr(C2O4)2(H2O)2]+ 6CO2 + 3H2O
3.17 粉红色固体用AgNO3溶液滴定时迅速生成 3 mol AgCl沉淀,说明 3 个Cl-在外界,粉红 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Co(NH3)5(H2O)]Cl3,即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Ⅲ)。受热外界的 1 个Cl-进入内界占据所失水分子的配位位点,因此紫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CoC(l NH3)5]Cl2, 即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III)。
3 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

Dt=
4 9
D0
e d , d z2 x2 y2
dg
23
平面正方形D4h场
d orbitals
自由离子 d轨道
Es
D4h场
d b1g x2 y2
b2g d xy
a1g eg
dz2
d xz , d yz
y
-
+
+
x
-
dx2-y2
y
-+
x
+-
dxy
24
eg
t2
d
e
正四面体场
球对称场
t2g
正八面体场
b1g b2g
a1g eg
平面正方形场
25
2. 晶体场分裂能
分裂能D
配合物中一个电子由低能量的d轨道跃 迁到高能量的d轨道所需的能量
eg
影响分裂能大小的因素
o 中心原子 o 配体
d
Δ0 Eeg Et2g
Δ f g
f 为配体的因子,g 为中心原子的因子
t2g
26
① 配合物的几何构型
正八面体Oh场
四氯合金( Ⅲ )酸 六氰合铁(Ⅲ)酸钾 氯化二氨合银(Ⅰ)
[ Zn(NH3)4 ](OH)2
氢氧化四氨合锌(Ⅱ)
练习
[ Co(NH3)6 ]Cl2
[ CoCl(NH3)5 ]Cl
K2[ Co(SCN)4 ]
Na2[ SiF6 ]
K2[ Zn(OH)4 ]
[PtCl2(NH3)2 ]
10
3.1.4 配合物的类型
Fe3
FeCN6
2
深蓝色腾氏蓝
3.3.2 物质的分离
Cu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
[Ti(H2O)6]3+ K3[Mn(CN)6] K3[Fe(CN)6]
Ti3+: 3d1 Mn3+: 3d4 Fe3+: 3d5
µ=1.73 n =1 µ=3.18 n =2 µ=2.40 n =1
配位化学第三章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与中心离子的 杂化类型、配位数的关系
配位数 2
4
6
杂化
类型 sp
CN-的成键π2pz 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离域π键。
CN
NC
CN
Ni2+
配位化学第三章
NC
3.1.2 价键理论的应用
(1)解释了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2)说明配合物的磁性 (3)比较同类配合物的稳定性
配位化学第三章
举例说明:
1. 已知[Ag(NH3)2]+的μm=0,用VB法说明其空
间结构。
4d
5s
5p
Ag+ [Kr]
4d
5p
[Ag(NH3)2]+
NH3 NH3 sp杂化 所以[Ag(NH3)2]+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
配位化学第三章
2. [BeX4]2-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为什么?
Be2+
1s
2s
2p
[BeX4]2-
1s
X- X- X- X-
sp3杂化
在[BeX4]2- 中,由于Be2+采取sp3杂化,所以 [BeX4]2-的 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
dsp2
sp3 sp3d2或d2sp3
型空 间 构
直线形 平面正方形
四面体
八面体
举例:Ag(NH3)2 Ni(C)N24 NiCl24
配位化学第三章
Fe(CN36)
配位数
3
杂化 类型
型空 间 构
sp2
平面三角形
5
d2sp2或d4s dsp3
四方锥
三角双锥
举例:
HgI
3
SbCl52
配位化学第三章
Fe(CO)5
由于中心离子Fe3+采取3d 、 4s、4p 之间的杂 化, 所以形成的[Fe(CN)6]3- 配合物是内轨型的; Fe3+采取d2sp3杂化,所以形成的[Fe(CN)6]3-是正八 面体结构的配离子。
[Fe(CN)6]3- 配比位化学第[F三章eF6]3- 稳定。
由于CN-、NH3中的孤对电子对中心离子的d 电子斥力大,会使中心离子d电子成对(重排)。
对于[Ni(CN)4]2- 配离子的形成如下:已知μm=0
Ni2+ [Ar]
3d
4s
4p
[Ni(CN)4]2- [Ar]
3d
4p
dsp2杂化 CN-CN-CN-CN-
由于中心离子Ni2+采取dsp2 杂化,所以[Ni(CN)4]2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 Ni2+离子与4个 CN-形成4个σ配键,由于这9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符合形成离域π键的配条位化学件第三,章 因此,在[Ni(CN)4]2-
中心离子M必须有接受电子对的空轨道,配 位体L至少有一对可提供的电子对或可提供的π 电子。
形成配合物时,中心离子所提供的空轨道 (s,p,d)必须首先进行杂化,形成一定数目的杂化 轨道,然后再接受配体提供的电子对成键;
配位化学第三章
如果中心离子采取(n-1)d、ns、np之间的杂化, 所形成的配合物叫内轨型配合物,如果中心离子采 取ns、np、nd之间的杂化,所形成的配合物叫外 轨型配合物;内轨型配合物比外轨型配合物稳定。
根据实验测定配合物的磁矩,然后利用公式:
m n(n2)
n:单电子数
计算出成单电子数 n 值,可以知道是否重排。
μm/BM
1.73 2.83
单电子数 n 1 2
3.87
3
4.90
4
5.92
配位化学第三章
5
中心离子d电子重排 (成对)以后,形成的配合 物往往是轨型配合物;此时配合物中,成单电 子数少,所以是低自旋配合物。如果中心离子d 电子不重排的,形成的配合物往往是外轨型配合 物。由于成单电子数多,所以是高自旋配合物。
配位化学第三章
3.1 价键理论 3.2 晶体场理论
配位化学第三章
3.1 价键理论
3.1.1 价键理论的要点 3.1.2 价键理论的应用 3.1.3 价键理论的局限性
配位化学第三章
3.1.1 价键理论的要点
中心离子M和配体L ,通过配位键相结合; 中心离子M是电子对的接受体,配体L是电子对 的给予体。
中还存在着π98 的离域π键,致使[Ni(CN)4]2-非常稳 定。 因为CN- 的分子轨道排布式为:
( ) 2 2 2 2 2 1 s 1 s 2s 2s 2py
22 2pz 2p
CN-除了σ2s的孤对电子与Ni2+形成σ配键外,π2pz也 有成对电子, Ni2+的4p轨道是空的。 Ni2+的4p与
配位化学第三章
3. 实验测得Ni(CO)4的μm= 0,用VB法说明其 空间构型和磁性。
Ni [Ar]
3d
4s
4p
Ni(CO)4
3d
sp3杂化
CO CO CO CO
在Ni(CO)4中,由于Ni采取sp3杂化, 所以 该配合物为正四面体构型;Ni(CO)4中无成单电 子,因此是抗磁性的。
配位化学第三章
F
F
F
Fe
F
因为Fe3+
F F
[Ar]
3d
4s
4p
F-的电子层结构:1s22s22p6 (2px22py22pz2) 配位化学第三章
Fe 3+与 F-键合形成[ FeF6 ]3-时,
Fe3+
3d
4s 4p
4d
[FeF6]3-
3d
4d…
sp3d2杂化
F- F- F- F- F- F-
由于中心离子Fe3+采取4s、4p 、 4d之间的杂化,
所以形成的[FeF6]3- 配合物是外轨型的; Fe3+采取 sp3d2杂化,所以形成的[FeF6]3-是正八面体结构的 配离子。
配位化学第三章
Fe 3+与 CN-键合形成 [ Fe(CN)6 ]3- 时,
Fe3+
3d
4s 4p
4d
[Fe(CN)6]3-
3d
4d…
d2sp3杂化 CN-CN-CN-CN-CN-CN-
练习题:实验测得Co(CN)63-中无成单电子, CoF63-中有四个成单电子,试用VB法 说明[Co(CN)6]3-和[CoF6]3-的杂化类型 和空间构型,比较两者的稳定性。
配位化学第三章
3.1.3 价键理论的局限性
由于杂化轨道有饱和性和方向性,所以配离子 的空间构型、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以及配离子的稳 定性,主要由配位键形成时中心离子所采取的杂 化类型决定。
中心离子和配体之间除形成σ配键以外,如果 满足形成离域π键的条件,还可以形成离域π键, 致使配合物的稳定性大大增强。
配位化学第三章
例如:FeF63- 中,Fe 3+与 F-以配位键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