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自救互救常识.

合集下载

自救互救应急避险知识

自救互救应急避险知识

ZH30C 化学氧自救器使用方法(1)撕开封口条,拉开封口装置。

(2)去掉上外壳,取诞生氧罐;(3)用手指拉住拉环,拔掉初期生氧装置启动针;(4)拔掉口具塞,将口具于唇齿之间,咬紧牙垫,捋顺气囊〔假设气囊未鼓起应向自救器呼气将气囊吹鼓〕,夹好鼻夹,用口呼吸。

(5)带好颈带,系好腰带,匀速撤离灾区。

安全避险根本学问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测监控、人员定位、供水施救、压风自救、通讯联络、紧急避险六大系统。

1.事故应急救援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答:马上组织营救受害人员;准时掌握危急源;做好现场清洁,消退危害后果;查清事故缘由,评估危害程度。

2.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是什么?答:准时报告灾情;乐观抢救;安全撤离;妥当避灾。

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作业人员必需娴熟把握哪些使用方法?答:自救器和紧急避险设施。

4.煤矿发生险情或者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当如何处置?答:现场人员应当自救、互救,并报调度室。

5.煤矿发生险情或者事故后,井下人员应当如何处置?答:井下人员应当按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指令撤离险区,在撤离受阻的状况下紧急避险待救。

6.从业人员觉察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状况时,应当如何处置?答:有权停顿作业或者在实行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7.煤矿井下的“三条生命线”是指什么?答:井下线路、压风管路、防尘洒水管线。

8.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马上向矿调度室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哪些?答:(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2)事故类型;(3)事故现场人员伤亡状况,现场人员是否安全撤离 ;(4)事故缘由的初步推断 ;(5) 事故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9.井下冒顶事故发生有哪些预兆?答:响声、掉渣、片帮、裂缝、脱层、漏顶、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淋水量增加。

10.摸索有没有冒顶危急的方法有哪些?答:木楔法;敲帮问顶法;震惊法。

11.觉察采掘工作面有冒顶的预兆 ,自己又无法逃脱现场时 ,现场人员如何处置?答:应马上把身体靠向硬帮或有强硬支柱的地方。

自救互救技术9个内容

自救互救技术9个内容

自救互救技术9个内容自救互救技术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和周围人的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自助和互助措施。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危险时保持冷静,并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本文将为您介绍9个关于自救互救技术的内容。

一、了解基本急救知识急救知识是自救互救的基础。

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和处理骨折等,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拯救生命。

了解紧急情况下的行为准则和应急通信方式号码也非常重要。

二、火灾逃生技巧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知道如何迅速、安全地逃生至关重要。

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学习正确的灭火技巧,以及熟悉逃生通道和紧急出口的位置,都可以帮助我们在火灾发生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水上溺水自救技巧水上溺水是另一个常见的危险情况。

学会游泳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技能,同时了解正确的溺水自救技巧也十分关键。

学习如何保持镇定并正确运用各种自救方式,如背泳、抱球等,可以提高在水上溺水情况下的生存几率。

四、自卫技巧和防身器械自救互救包括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技巧。

了解一些基本的自卫技巧,如解脱、格斗和反击等,可以增强自身的安全感。

选择合适的防身器械,如防身喷雾剂、电击器等,也可以在危险时提供有效的保护。

五、地震逃生和自救技巧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可能引发建筑物倒塌、火灾等危险。

了解地震前、中、后的自救步骤,如寻找避难所、保护头部等,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和他人的伤害。

六、紧急求救技巧在紧急情况下,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非常重要。

学会使用紧急通信方式号码,如120、110等,并了解如何正确描述事态和提供紧急救助,可以促使救援人员更快地到达现场。

七、心理应对和疏导技巧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和应对能力很重要。

学会控制情绪、自我安慰以及帮助他人平复情绪是有效的心理应对技巧。

提供简单而有力的安慰和支持,可以在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

八、紧急疾病和意外处理方式其他紧急情况,如中暑、骨折、心脏病发作等,也需要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妥善处理。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一、驾驶员安全行车的知识(一)高速驾驶的一般性要领1、正确的驾驶姿势正确的驾驶姿势可减轻驾驶工作的疲劳和防止操作失误。

高速行驶时的正确驾驶姿势与中低速行驶时稍有不同,这是由高速行驶的特点决定的。

高速行驶时转向盘灵敏度增加,车辆能够承受的转向盘最大转动量仅有中低速行驶时的1/4左右。

因此,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转向盘转动量不可能很大。

只用手腕和小臂的动作,即可完成转弯或变换车道等行驶过程。

在驾驶姿势上,两手应轻握转向盘,小臂稍伸展,肘部保持稍弯曲的状态。

而在一般道路上中低速行驶时,驾驶员注视点较近,为了易于观察车前方处情况,身体往往向前靠。

高速行驶时,人眼的有效视变狭窄,注视点移向远方,车前方附近处反而变得模糊不清。

这时宜于调整靠背稍向后倾斜,坐在座椅前后适中的位置,使背部第三腰椎部位可靠抵在靠背上。

这样的驾驶姿势可减轻疲劳,适于高速长距离行驶。

2、注视点及注意力分配高速行驶时,人眼有效视野变窄并且注视点远移。

如果驾驶员眼睛只是呆呆地盯住远处有效视野的狭小区域,很容易产生高速催眠现象,因此,驾驶员应有意识地适当转移注视点。

这样一方面可增加视觉刺激,保持精力充沛,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多地掌握各种安全行车的信息。

一旦遇到意外能提前发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在直线路段上行驶时,注视点一般应放在几十米以外的车道标线上,而且放在路侧线上比放在车道分隔线上为好。

因为前者是连续的实线,后者是不连续的虚线。

也就是说,在主车道上行驶时,注视右侧的白线。

在超车道上行驶时,注视左侧的白线。

除此之外,对于沿路的交通标志、情报板等,也应予以注意。

曲线行驶时,注视点可放在内侧标线的边缘,即过驾驶员眼睛位置向内侧标线所引切线的绿点上,与此同时,还要留意切点以远车道上的情况,这样可保证顺利圆滑地完成转弯过程。

在车辆较多的主车道上跟随行驶时,应随时注意前方车辆的状态以及与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此外,在注视前方的同时,还要适当兼顾车内仪表和车辆后方,以便掌握自车的车速,燃料数量、发动机温度等状况以及后方有无跟随车辆,跟随车辆的类型,跟随车辆距离等情况。

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四、自救互救命、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1、对皮肤接触强酸、强碱者如何救护:首先脱掉污染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冲洗。

接触强酸者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复冲洗,接触强碱者可用2%的醋酸溶液湿敷。

皮肤损伤时按烧伤处理。

2、救火、灭火方式:溶剂泄漏后如遇火源,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或持续燃烧。

对于可燃物,如果是酒精类溶性的在一楼可以用水扑灭、基本上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如果太严重的火势,赶紧逃离现场,并报告。

3、逃生途径、疏散方式:
(合成区从远离火源按逃生箭头逃离到大门口)
洁净区从最近的门口逃离,必要时使用专用玻璃锤打碎玻璃逃生门逃离现场。

报告方式: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自救与互救基本常识

自救与互救基本常识

自救与互救基本常识
自救与互救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常识,下面将分别对自救和互救进行详细的解释。

自救是指在遇到危险或事故时,个人应该采取相应的行动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自救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冷静应对危险,尽可能的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技能和自救方法,如心肺复苏术、逃生技巧等。

在紧急情况下,要利用周围的资源和工具进行自救,如利用消防器材灭火、应急工具等。

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寻求专业救援。

互救是指在遇到危险或灾难时,人们应该相互帮助、合作,共同应对危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互救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互助共赢,不断提高团队合作和凝聚力,在灾难面前形成团结一心的力量。

在互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要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和工具,如救援器材、医疗设备等,合理分工、协同作业。

总之,自救和互救是我们在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

在遇到危险或灾难时,我们要保持冷静、果断应对,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救和互救技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自救互救等安全知识和技能

自救互救等安全知识和技能

自救互救等安全知识和技能
自救和互救是指在遇到紧急情况或危险事件时,个人或群体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资源,积极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自救是指个人在遇到危险时,首先要自己保护好自己。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必须保持冷静,并尽可能快速地分析形势,采取正确的措施。

2.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逃生或避险的方法,比如逃离火灾现场、避免洪水区域、躲避地震震源等。

3. 学会一些简单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为自己或他人提供必要的救助。

互救是指在遇到紧急情况或危险事件时,群体内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互救的重点是团结协作,力求减少人员伤亡。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互救技能:
1. 建立安全的集合点,协调集体行动。

2. 分工合作,利用群体资源,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疏散行动。

3. 互相照应,保持联系,随时汇报情况,确保所有人员的安全。

4. 学会使用应急设备,如灭火器、急救包、通讯工具等,提高自救和互救的能力。

总之,自救和互救是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技能。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

10种地震逃生自救方法 地震逃生知识

10种地震逃生自救方法 地震逃生知识

10种地震逃生自救方法地震逃生知识遇到地震如何逃生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

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

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

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

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

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

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

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5.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

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

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6.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

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7.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

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8.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

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9.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10.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

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

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

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安全自救与互救知识

安全自救与互救知识

安全自救与互救知识提醒大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地震时个人避险原则(1)保持镇定;(2)就地避险;(3)切断火源;(4)迅速撤离。

一般情况下,对只有轻微感觉的小地震不必大惊小怪。

若发生破坏性地震,在震前的瞬间会出现地光、地声、初期震动等现象,这些现象被称为预警现象,从开始出现预警现象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在12秒钟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

在教室:迅速的躲避在课桌下,等待震动过去再撤离到安全地方。

在平房:可根据情况充分利用12秒钟时间跑出室外,来不及跑的可迅速躲在坚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及紧挨墙根处,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使用座垫、被盖等什物保护头部等要害部位,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入的灰尘。

正在用火的应当立即熄灭炉火,随手关掉煤气或电源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在楼房:要保持头脑清醒,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在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主震后立即向桥头移动;正在行驶的车辆应当紧急停车。

在工作间:应迅速关掉电源和汽源闸门、开关,然后就近选择在机器、设备和办公家具下躲藏,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在公共场所:在车站、剧院、教室、商店、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生,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凳等)躲藏,伏而待定,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逃生原则1:“蹲下、掩护、抓牢”无数次地震救援案例表明,地震中最危险的时刻,是在晃动最为强烈时,试图强行逃出房屋,或返回房屋试图抢救同伴及某些物品,这些举动会加逃生原则2:最佳路线“停—跑—停”地震其实是有规律的,一次震动袭来,先是纵波上下动,后是横波左右晃,短的一二十秒,长的持续一两分钟,之后便会有短暂的平静期。

间隔时间越长,说明震源离你越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创伤急救一、止血1.直接压迫止血将伤口冲洗干净后,在伤口处包上干净的布(或干净的手绢),紧紧压住。

止血点压迫法:上臂动脉:用4个手指掐住上臂的肌肉并压向臂骨。

大腿动脉:用手掌根部压住大腿中央稍微偏上点的内侧。

桡骨动脉:用3个手指压住靠近大拇指根部的地方。

2.将伤口抬至高于心脏的位置。

3.对于四肢大出血时.就必须采用止血带止血法:橡皮带止血:用弹性好的橡皮管或橡皮带,上肢伤可扎在上臂上部1/3处,下肢扎于大腿的中部。

布料止血带止血:在没有橡皮止血带的紧急情况下,用三角巾、腰带、布条等环绕肢体打一活结,在结下放一短棒。

旋转短棒使带绞紧。

等出血停止后,拉紧活结固定木棒。

▲注意:头顶帽式包扎 面具式包扎 胸背部包扎臂部包止血带与皮肤间应加一层垫布;扎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止住血为宜;止血带的部位要尽可能靠近伤口:止血带每隔40—50分钟放松2—3分钟;严重挤压伤的肢体或伤口远端肢体严重缺血时,禁止使用止血带。

4.标明绑止血带的时间。

5.大量吐血时:让患者侧向躺好,解开衣扣和皮带,不要让身体有任何 束缚:然后用凉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者腹部,保持静卧直到救护车到来。

二、包扎伤口是细菌入侵人体的门户,所以受伤后如果没有条件进行清创手术,就必须现场包扎。

1.三角巾包扎法:头顶帽式包扎;面具式包扎;胸背部包扎;腹部包扎;臀部包扎;上肢包扎;膝肘部包扎。

2.绷带包扎法: 环形包扎法:将绷带做环形的重叠状在腹部、脖颈等处包扎;螺旋形包扎法:绷带绕受伤部位螺旋包扎;“8”字形绷带包扎法:适于手和关节处伤口的包扎。

环形包扎法 “8”安形绷带包扎法 螺旋形包扎法三、外创伤对于外创伤,应先止血,再根据伤口情况采取措施。

1.如果有出血情况,应进行压迫止血。

2.疼痛或肿胀比较严重时.应进行冷敷。

3.伤口不大干净,应用清水清洗掉伤口上的泥土等脏物或用双氧水进行消毒。

▲注意:绝对不能撕开伤口或触及伤口内部,这样有可能造成大量出血或细菌感染。

4.用干净的纱布包扎伤口;在伤口上敷上干净的纱布,然后用橡皮膏或绷带包扎好;绑绷带时,不要弄歪纱布。

▲注意:伤口的疼痛逐渐加深.或伤口越发严重时,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1、骨折急救步骤:1.判断是否骨折:先止血和包扎伤口,判断是否骨折,一般骨折的部位会出现不自然的变形或骨头突出,手脚不能动弹。

2.确认骨折后,必须限制患处活动,用相当于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长短的夹板(或者硬纸夹、杂志等物)固定受伤部位,防止错位:对于开放型骨折固定前。

局部要先做无菌处理.再用夹板固定,不要将已暴露在外的骨头还纳进去:经处理后,将伤员平稳、轻巧地送往医院,腰背部脊椎骨折和骨盆处骨折要用硬板担架搬运。

▲注意:固定关节部位时,夹板不能窄。

3.受伤部位固定后,应尽早送往医院。

2、扭伤、脱臼急救步骤:1.将扭伤、脱臼的关节固定住,用湿毛巾进行冷敷,然后送往医院。

2.膝关节、踝关节扭伤、脱臼时,应先包上一层凉毛巾,在上面裹上三角巾或围巾,用力系紧,也可以用伸缩绷带固定住关节。

3.肩关节、肘关节和手腕扭伤、脱臼时,可以用三角巾、围巾等做成吊带,也可将手伸到上衣或衬衣的扣子之间.但一定要固定住关节。

4.股关节扭伤或脱臼时,仰面躺好,膝下垫上坐垫等物,让股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弯曲;手指关节扭伤或脱臼时,手握网球大小的圆球,打上夹板,绑上绷带,以便维持患者手部机能。

3、心肺复苏口对口人工呼吸常用在溺水、触电、气体中毒、缢死呼吸停止的现场。

等医生到来时,取而代之以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心脏挤压和建立人工呼吸缺一不可。

(一)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步骤一:病人仰卧,头后仰,颈下可垫一软枕或下颌向前上推,也可抬颈压额,这样使咽喉部、气道在一条水平线上,易吹进气去。

同时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涕、呕吐物,使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用嘴对嘴吸出阻塞的痰和异物。

解开病人的领带、衣扣,充分暴露胸部。

步骤二: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捏住病人鼻孔,嘴对嘴将气吹入,然后观察病人胸廓的起伏,每分钟吹气12~16次。

如果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可对鼻孔吹气即口对鼻人工呼吸。

救护者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以吹气后胸廓略有起伏为宜。

怀疑有传染病的人可在唇间覆盖一块干净纱布。

口对口吹气应连续进行,直至病人恢复自主呼吸或确诊已死亡者方可停止。

注意事项:1、每次吹气完毕让病人的胸廊回缩自然排出气体。

2、口对口须紧密,不要有缝隙、漏气。

(二)心脏挤压与人工呼吸协调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两方面,缺一不可。

人工呼吸吸入的氧气要通过心脏挤压形成的血液循环流经全身各处。

含氧较多的血滋润着心肌和脑组织,减轻或消除心跳呼吸停止对心脑的损害,进而使其复苏。

在现场,如为两人进行抢救,则一人负责心脏复苏,一人负责肺复苏。

具体步骤为一人做5~10次心脏挤压(60~80次/分钟频率),另一人吹一口气(12~16次/分钟频率),同时或交替进行。

但要注意正吹气时避免做心脏挤压的压下动作,以免影响胸廓的起伏。

如现场只有一人救护,也可以按两人步骤进行,吹一口气,做5~10次心脏挤压,交替进行,效果也很好,只是单人操作容易疲劳。

现在也有一些书籍中提到心肺复苏只有一人操作时,可做两次口对口吹气,然后做15次心脏挤压。

实践和研究表明两种方法是同样有效的。

无论是什么情况,如果单一采用挤压或吹气,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是无效的。

这里要强调的是:心脏挤压与口对口吹气必须同时协调进行。

4、鼻出血5、踝关节扭伤6、烧(烫)伤关键是尽快用冷水冲洗,通过烧伤的深度和面积判断烧伤程度,如果是重度烧伤则应尽快到医院诊治。

1.防止患者休克,特别是电击灼伤。

2.去掉不在受伤部位的任何紧身衣物或首饰。

3.尽快用冷水冲洗:不要急于脱衣服,以最快的速度用大量冷水冲洗患部。

直到患部不再感到疼痛和灼热.通常要冲10~15分钟左右;大面积烧伤时,尽快进行冷敷(例如直接用水管冲、用干净的床单浸冷水进行冷敷),同时呼叫救护车;天气不太冷的话可以将身浸到浴盆。

▲注意:面部烧伤有引起呼吸道烧伤的危险:必须迅速送往综合性医院:不能硬把烧伤部位的衣物脱下来,强行脱衣有可能伤害到皮肤组织。

4.冷水冲洗后,用干净的纱布或软布轻轻包好,并用衣物夹等物固定,然后去医院接受治疗。

5.将被烧伤的腿抬高,以保持血液平稳流动。

6.尽量不要挤破水疱.以免引发感染或延长伤口愈合时间;如果水疱已经破了,什么也不要涂立即去医院。

7.不要采用民间疗法.必须接受正规治疗。

▲注意:生石灰或镁等化学物品沾到皮肤上,要先将粉末擦掉后,再去医院。

三、疾病1、中暑因高温潮湿的天气或者工作环境温度过高造成昏迷。

如不及时救助,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1.将中暑者抬到凉爽的地方, 解开衣扣、皮带等。

让患者保持静卧,尽可能用浸水的毛巾擦身,给患者饮用清凉饮料。

有条件的用电风扇等进行降温。

2.轻患者可用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物。

3.重患者进行降温:先用10—15℃的水擦全身,然后逐步降低水温;大血管处放冰块有助于降温,同时可用扇子扇、用电扇或空调降温。

4.体温下降、神志清醒后,要多喝凉开水或淡盐水。

2、胃穿孔3、窒息四、中毒1、误服药物2、有毒气体中毒(煤气、沼气等)3、外伤染毒(毒蛇咬伤、有毒锐物刺伤等)五、事故灾难1、抢救落水者急救步骤:1. 自救采取仰面位,头顶向后。

口向上方,努力使口鼻露出水面,浅呼气、深吸气,稍浮于水面待救,或者尽量不吸气,以免呛水,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

因为举手反会使人下沉;若因小腿抽筋,立即呼救,自己将拇指屈伸,并使用仰面位,浮出水面。

2.他人救助如果溺水者仍在挣扎,必须从后面接近溺水者,以免被其抱住,一起沉入水底;不会游泳者应用竹竿或绳索去够溺水者,让他拽住再拖上岸。

3.如果溺水者脸朝下,应将他的身体翻转过来,翻转时用双臂支撑住头、颈和身体,防止颈骨及神经受伤;然后进行人工呼吸。

4.熟悉救护的人可以在水中站定,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注意:不要让溺水者的脸浸入水中:不要扭伤颈部。

2、溺水急救急救步骤:1.从水中将患者救出后尽量让患者将水吐出来。

2.将溺水者的脸转向侧面,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撑开溺水者的嘴,右手的食指沿脸颊内侧伸入口中,将异物取出。

3.观察有无呼吸、测试有无脉搏,必要时进行紧急救助。

4.如有可能应在地上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四次人工呼吸后,观察被救者的状态,必要时重复这一过程。

5.心肺复苏恢复心跳呼吸后,可用毛巾擦遍全身,自四肢、躯干向心脏方面摩擦,以促进血液循环,并用毛毯裹住身体,一边维持体温,一边送往医院。

3、触电或遭雷击抢救触电或遭雷击的患者,一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必须切断电源或者用干木棒挑开电线,确认排除危险后,再进行救护。

2.在等待帮助期间,在电击处和突出处用少量的抗菌或烧伤油膏。

3.使患者保持仰卧姿势,脚和腿抬高侧卧,用枕头垫住头部.此举有助于呼吸并防止电击伤加重。

5.用毯子轻轻盖在患者身上,然后去医院就诊。

▲注意:遭雷击或触电后,即使表面的伤看起来不严重,也必须接受医生的诊治,因为身体内部可能会有严重的烧伤。

4、地震(1)避震的基本原则一次地震从感觉到震动到房倒屋塌通常只有十几秒的时间,震时应保持冷静,迅速就地躲避,千万不要跳楼,震后迅速撤离到空旷或安全的地方。

(2)利用预警时间,就近避险有的地震在震前瞬间会出现地光、地声、初期震动等现象,这些现象被称为预警现象。

在这短暂的预警时间内,采取合理的避震方法,安全脱险的成功率会大大增加。

(3)家中遇震怎么办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室内,已来不及跑到室外,要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熄灭炉火,随手抓个垫子等保护头部,迅速选择相对安全的地点躲避,如: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内承重墙角);平房中的炕沿下或低矮牢固的家具旁。

切勿靠近窗口。

(4)学校遇震怎么办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上课,要迅速抱头、闭眼,远离窗户,躲在自己的课桌下,不要慌不择路地拥挤外逃。

如果是在操场或室外,则可原地不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5)公共场所遇震怎么办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影剧院、商场等处,千万不要蜂拥外逃,要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要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注意保护头部。

(6)户外遇震怎么办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你要就地选择开阔场地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不要乱跑;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危险物、广告牌、烟囱、高压线等。

(7)野外遇震怎么办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野外,要迅速离开河边、水坝或桥梁,防止地震时河岸坍塌,堤坝垮塌。

要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遇到山崩、滑坡,要迅速向滚石两侧躲避,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

(8)注意防止火灾火灾是地震发生后最普遍、最严重的次生灾害,因此在震后撤离前,一定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