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互救现场急救知识

合集下载

自救 互救与现场急救

自救 互救与现场急救

3:避灾期间,要保持冷静,自信乐观,意 志坚强。并有规律敲打铁器或岩石发出求 救信号。 4:在饥饿的情况下不乱吃东西,需要饮用 水的时候,要用衣服或毛巾纱布过滤,保 持饮用水的卫生。 5:一旦发现营救人员到来,或被营救成功 时,切不可过度兴奋和慌乱,以免发生不 必要的意外。
四:冒顶的自救与互救 1:1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离开危险区域, 切忌惊慌失措,减少体力和氧气消耗,有 计划的使用饮水、食物和矿灯等。做好长 时间避灾心里准备。
3:佩戴时要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禁 止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讲话 4:外壳碰瘪不能取出药罐时,带着外壳也 能呼吸,用手托住罐体减轻牙齿负荷就可 以了 5:平时避免摔碰,不许当坐垫用,防止漏 气失效。
(二)避难硐室 1定义: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 待救的设施 2分类:永久性和临时性 3构造条件: 永久性:事先设在井底车厂附近或采区工作 地点安全出口的路线上,设有与矿调度室 直通电话,建筑坚固,净高不低于2米,
第一节 矿工自救与互救
一: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1:及时报告灾情。 2:积极抢救。 3:安全撤离。 4:妥善避灾。
第二节 自救器和避难硐室 (一)自救器 1定义:它是一种轻便,体积较小,便于携 带,戴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 护装备。 2作用:当发生火灾,煤尘、瓦斯爆炸时, 供人员佩戴,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
5:人工呼吸分类: (1)口对口吹气法 A:操作方法:先使伤员仰卧,抢救者在伤员 头部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额,就是托着 下巴,使其头部尽量在生理角度上后仰, 另一手捏住鼻孔,避免吹气时鼻子漏气。 然后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嘴巴将气 吹入。
吹气力量大小,要依伤员的具体情况而定, 伤员年老体弱,就力量小些,年轻力壮的, 力量大些,一般吹气后,要以伤员的胸部 稍微隆起最为适宜,照此反复操作,有节 律的每分钟吹气14----16次,直到伤员恢 复自主呼吸为止。 B:适用范围:适用与抢救除颈椎损伤以外 的所有因外界因素停止呼吸的伤员。此方 法应于胸外心脏按压术同时进行。

应急自救互救知识培训

应急自救互救知识培训

应急自救互救知识培训随着灾害和意外事故的频繁发生,应急自救和互救的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

掌握这些知识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他人。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应急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紧急情况下的自救1. 火灾逃生:在火灾中,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

首先要迅速判断火势,并找到最近的安全出口。

如果无法逃生,应选择封闭空间,用湿毛巾堵住门缝,避免烟气进入。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保持低姿势,避免吸入有毒烟气。

2. 地震避险:地震发生时,要尽量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选择开阔地带或桌子底下等相对安全的地方,保护头部和颈部。

在地震过后,要注意避免进入破损的建筑物,防止余震和坍塌。

3. 溺水自救:若不擅长游泳或被水淹没,应尽量保持镇静,避免慌乱挣扎。

尽量保持头部露出水面,采取狗刨式或蛙泳等简单的浮水姿势,以减少体力消耗。

在有人救援时,要配合救援人员的指示。

二、互相帮助的应急互救1. 意外事故:在意外事故中,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有人受伤,要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尽量避免移动伤者,以免加重伤势。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如止血、人工呼吸等。

2. 紧急救护:在紧急情况下,如遇到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及时提供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术、止血法、人工呼吸等,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伤者及时的救助。

3. 群众疏散: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群众疏散是非常重要的。

应及时向周围人员传递紧急情况信息,并引导大家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点。

在疏散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队伍的整齐和稳定,以免引发踩踏事故。

三、应急自救互救的注意事项1.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应急自救互救知识是关键,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身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技能。

2. 平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

3. 建立应急预案和逃生路线图,家庭成员要共同熟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行动。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在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发生时常让人措手不及。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自救互救的常识。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键的知识和技巧,希望能够有助于大家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1. 灭火器的使用:在发生火灾时,灭火器往往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当你见到明火时,应立即找到最近的灭火器,并按下刹车,从距离火源10米的地方开始灭火。

将灭火器对准火焰的根部喷射,并进行左右扫射,直到火势被扑灭。

此外,在火灾期间,要尽量保持低姿势,迅速撤离火灾现场。

2. 躲避烟雾:火灾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烟雾中的毒性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火灾中保护好呼吸道非常重要。

当你被困在浓烟之中时,应尽量靠近地面,因为烟雾的密度越往下越小。

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阻挡烟雾的进入,然后尽快找到安全出口。

3. 消防疏散通道的使用:在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疏散通道是最安全的逃生通道。

通常,疏散通道会被标志为“应急出口”或者用绿色的“EXIT”字样标示。

在疏散过程中,不要使用电梯,因为电梯会停电或失去控制,增加逃生的风险。

另外,不要逆行或携带大型物品,以免阻碍他人的逃生。

4. 快速发出求救信号:当你陷入危险时,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可以提高被救援的几率。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手电筒等工具来进行求救。

用手机拨打紧急电话(如110、119)并向对方描述你所处的位置和状况。

使用手电筒时,要将光束直接指向空中,或者使用SOS的国际摩尔斯码发出求救信号。

5. 互相帮助伤者:在突发事件中,许多人可能会受伤或陷入困境。

如果你看到有人受伤,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量寻找医疗设备或人员。

对于一些常见的急救处理,如止血、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如果你具备相关的急救知识,可以尝试进行紧急处理。

但如果感觉无法处理或者对伤者的伤势不确定,请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援助或联系急救人员。

6. 合理利用建筑结构:在紧急情况下,建筑结构可以成为我们躲避、保护自己的武器。

安全自救、互救知识

安全自救、互救知识

安全自救、互救知识手册一、自救、互救的定义1.所谓自救,就是发生意外灾害时,在灾区或灾变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救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

2.所谓互救,就是在有效自救的前提下救护他人的方法二、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遵循“报、灭、护、撤、躲”的原则,积极参加救灾与自救。

2.首先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灾害程度与范围,迅速向当班领导和调度(值班)室报告。

3.同时应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措施将事故消灭掉或控制在一定范围,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在控制无效或危及生命安全时,应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沿着避灾路线(安全通道)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5.当撤退路线(安全通道)被堵无法撤退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所(避难场地),或其他安全地点妥善避灾,等待救援。

6.大量事实证明,在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三、事故发生前自救的准备工作1.每一个从事一线生产的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与防护的思想。

2.熟知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灾害事故发生前的预兆、发生规律与预防措施。

3.熟知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和避灾方法,学会熟练使用救灾及自救设备。

4.企业职工必须进行安全培训。

未经安全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5.掌握救护伤员的基本方法和现场急救技术。

四、爆炸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1.爆炸时产生巨大的声响、高温、高温火焰冲击波和有毒气体,在瞬间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2.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应立即背向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面部朝下卧倒,头部要尽量低,双手置于身体下,双目紧闭,用衣服尽量将身体的裸露部分盖严。

条件许可时,可躲在坚固的障碍物后面。

3.在爆炸或气浪传来的瞬间,要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人有毒的高温气体和灼伤气管、内脏。

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课件

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课件

21:58
4
第一节 基本知识
二、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 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的每
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互救则是在有效的
自救前提下为了妥普地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现场急救,是指现 场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在未获得医疗救助之前,为防止伤情恶化而对
一、自救器的使用 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便于携带、戴用迅速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煤 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min的 隔绝式自救器。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引起的氧化碳扩散范围非常大,也 就是很多的入井人员会受到一氧化碳的威胁,这些入井人员能够依靠正确 佩戴自救器脱离危险。
退路线或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
,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21:58
3
第一节 基本知识
4.爱善避灾 煤矿发生险情或事故时,井下人员应按应急预案和应急指令撤离险区 ,在撤离受阻的情况下紧急避险待救。遇险人员应迅速进人固定避难硐室 或临时避难硐室,妥善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切忌盲目行动。
上外壳已意外开启,应立即停止携带,做报废处理。 (4)在井下工作时,一旦发现事故征兆,应立即佩戴自救器后迅速撤离 。佩戴自救器要求操作准确、迅速。 (5)佩戴自救器撤离火区时,要冷静、沉着,最好匀速行走。
9
21:58
第二节 自救与互救
(6)在整个逃生过程中,要注意把口具、鼻夹戴好,保证不漏气,严禁 从嘴中取下口具说话
21:58
8
第二节 自救与互救
2.使用注意事项 (1)每班下井人员携带自救器前,应检查自救器外売有无损伤或松动,
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将自救器送到发放室检查校验。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知识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知识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知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是指在遇到意外事故或突发状况时,通过简单的急救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自救,还能为他人提供有效的互救和急救帮助,以减少伤害和死亡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知识。

首先是自救。

在遇到紧急状况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

如果突然发生火灾,应迅速逃离火源,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低姿态爬行,寻找安全出口。

遇到地震时,要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墙角,保护头部,避免被物体砸伤。

如果不慎落水,应尽快脱离沉重的物体,保持冷静,用手臂划水,寻找浮物,等待救援。

其次是互救。

在意外事故中,有时候不仅要保护自己,还要帮助其他人摆脱危险。

在遇到人员伤害时,应首先判断伤者是否有生命危险。

如果伤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等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保证伤者的呼吸和血液循环。

同时,可以寻找其他人的帮助,共同进行急救措施。

如果伤者出现大量出血或骨折等情况,可以用衣物包扎伤口,稳定骨折部位,并送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最后是急救方法知识。

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能够在关键时刻提供有效的紧急救援。

例如,在遇到突然晕倒的人时,应首先判断是否有生命危险,然后将其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保持通畅呼吸,定时观察状况。

在遇到意外中毒时,应尽快将受害者从有毒环境中移出,并进行紧急处理,如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毒部位。

对于烧伤者,要迅速将伤者拉出火场,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并覆盖干净的湿纱布,尽快送医院救治。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和意外的发生。

如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注意用电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等。

此外,每个人都应该定期参加相关急救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

总之,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冷静判断,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还能有效地提供互救和急救帮助。

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四、自救互救命、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1、对皮肤接触强酸、强碱者如何救护:首先脱掉污染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冲洗。

接触强酸者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复冲洗,接触强碱者可用2%的醋酸溶液湿敷。

皮肤损伤时按烧伤处理。

2、救火、灭火方式:溶剂泄漏后如遇火源,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或持续燃烧。

对于可燃物,如果是酒精类溶性的在一楼可以用水扑灭、基本上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如果太严重的火势,赶紧逃离现场,并报告。

3、逃生途径、疏散方式:
(合成区从远离火源按逃生箭头逃离到大门口)
洁净区从最近的门口逃离,必要时使用专用玻璃锤打碎玻璃逃生门逃离现场。

报告方式: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自救互救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

自救互救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

自救互救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自救互救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一、自救互救1. 自救互救的概念:自救互救是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以积极体育手段,自行或相互协助,实施救护及求助的行为活动。

2. 自救互救的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在自救互救前,必须确保自身与他人的安全。

(2)优先救护原则:有限的资源,应先优先救护重要或认为有效的受害人,而不是最亲近的人。

(3)规范组织原则:自救互救活动要有清楚的组织规范,如采用分专业工作或者协作工作等。

(4)节约资源原则:自救互救过程中,应节约资源,不要虚耗物力,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最有效的位置。

3. 自救互救的内容:(1)火灾自救互救:火灾是一种常见的危及人身安全的灾害,火灾及时发现、自救互救和疏散是预防火灾及减少损失的重要任务。

(2)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突发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与人祸,自救互救要掌握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紧急状态和恰当处置步骤,及时采取有效的自救互救措施,使自己和他人能够安全疏散。

(3)医疗救助:医疗救助是指及时给受伤的人提供紧急急救,缓解受伤后的痛苦,并且避免伤情发生进一步变化的活动。

4. 自救互救的方法:(1)及时发现:在自救互救过程中,首先要及时发现危险情况,及时性是自救互救的重要组成部分。

(2)正确处置:要正确处置危险情况,应该根据危险程度,按照有效的自救互救流程处置,使自己及他人安全疏散。

(3)疏散规范:在疏散时,要按照各种消防安全疏散规范,正确的离开危险区域。

二、应急救护1. 应急救护的概念:应急救护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合理的措施挽救受害人生命的行动。

2. 应急救护的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在救护前,要确保自己及受援人的安全。

(2)优先急救原则:要优先救护重伤、病情危急、生命危险的受害者,优先限制伤情发展,以求尽量减少死亡和伤亡。

(3)及时救护原则:要及时给受害者进行救护,以减少危害。

(4)地方性救护原则: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和民情,采取有利的救护措施,保证救护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心肺复苏有效和终止
• 1、心肺复苏有效:瞳孔变小,面色红润,颈 动脉搏动恢复,意识好转,出现自主呼吸。 • 2、心肺复苏终止: 持续30min以上的心肺复 苏,而伤者仍深度昏迷,仍无自主呼吸瞳孔散 大固定,无心跳和脉搏。
使用此法时的注意事项是:
• (1)按压的力量应因人而宜;对身强力壮的 伤员,按压力量可大些;对年老体弱的伤员, 力量宜小些。按压的力量要稳健有力,均匀规 则,重力应放在手掌根部,着力仅在胸骨处, 切勿在心尖部按压,同时注意用力不能过猛, 否则可致肋骨骨折等。
• 3、判断伤员有无呼吸(不超过10秒) 方法:抢救者耳贴近患者口鼻,侧头注视 胸腹部,看、听、感觉伤员有无呼吸。 • 4、若无呼吸,开始给予2次人工通气(每次通 气时间为2秒钟 , 每次吹气量800~1200ml)。
• 5、如首次人工通气无效,则首先应考虑是否 没有打开气道,需重新调整伤员头部位置后再 次尝试2次人工通气。
(四)创伤包扎
• 包扎的目的:保护伤口和创面,减少感染, 减轻痛苦;加压包扎有止血作用;用夹板 固定骨折的肢体时需要包扎,以减少继发 损伤,也便于运送医院。 • 现场进行创伤包扎可就地取材,用毛巾、 手帕、衣服撕成的布条等进)环行包扎法。该法适用于头部、颈部、腕部及胸部、腹部 等处。将布条做环行重叠缠绕肢体数圈后即成。 • (2)螺旋包扎法。该法用于前臂、下肢和手指等部位的包扎。 先用环形法固定起始端,把布条渐渐地斜旋上缠或下缠,每圈压 前圈的1/2或1/3,呈螺旋形,尾部在原位上缠2圈后予以固定。 • (3)“8”字包扎法。该法多用于关节处的包扎。先在关节中部 环形包扎两圈,然后以关节为中心,从中心向两边缠,一圈向上, 一圈向下,两圈在关节屈侧交叉,并压住前圈的1/2。
一、准备阶段
• 1、判定事发现场是否安全(如有无顶板塌陷 等危险),若无危机抢救人员安全的情况,易 于就地抢救,否则到达安全地点,才能开始抢 救。 • 2、实施抢救前,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装备 (手 套、眼镜、CPR呼吸面罩或隔离膜等)
• 3、判断伤员有无反应,确定意识状态 。 (5~10s内完成) 方法:轻拍或摇动伤员,并大声呼唤。
(一)对中毒或窒息人员的急救
• (1)立即将伤员从危险区抢运到新鲜风流中,并安置在顶板良好、无淋水的 地点。 • (2)立即将伤员口、鼻内的呕吐液、血块、泥土、碎煤等除去,并解开其上 衣和腰带,脱掉其胶鞋。 • (3)用衣服覆盖在伤员身上以保暖。 • (4)根据心跳、呼吸、瞳孔等特征和伤员的神志情况,初步判断伤情的轻重。 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80次、呼吸16~18次,两眼瞳孔是等大、等圆的,遇到 光线能迅速收缩变小,而且神志清醒。休克伤员的两瞳孔不一样大、对光线 反应迟钝或不收缩。对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者,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当出 现心跳停止的现象(脉搏消失、瞳孔完全散大、意志消失)时,除进行人工 呼吸外,还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 (5)对SO2、 NO2的中毒者只能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否则会加重伤情。 当伤员出现眼红肿、流泪、畏光、喉痛、咳嗽、胸闷、现象时,说明是受SO2 中毒所致。当出现眼红肿、流泪、喉痛及手指、头发呈黄褐色现象时,说明 伤员是受NO2中毒。 • (6)人工呼吸持续的时间以以自主性呼吸或到伤员真正死亡为止。当救护队 来到现在后,应转由救护队用苏生器进行抢救。
• 4、寻求帮助。
二、抢救阶段
• 1、将伤者放置于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 方法:翻动患者时务必使头、肩、躯干、臀 部同时整体转动,防止扭曲。
• 2、畅通呼吸道(开放气道) 方法:(1)仰头举颏法:最常用。 (2)下颌前移法(或称托颌法 ): 怀疑颈椎/颈髓损伤时采用。 打开气道时应同时查看口腔内有无可见异物 并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
• (2)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应同时施行,一 般每按压心脏30次,较快地连续吹气2次。 • (3)按压显效时,可摸到颈动脉,散大的瞳孔 开始缩小,口唇、皮肤转为红润。医疗急救 (自救互救)\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规范[普清 版].mp4
(三)止血法
• 止血方法很多,常用暂时性的止血方法有 以下几种: • 1、指压止血法 • 即在伤口附近靠近心脏一端的动脉处,用 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以阻断血流。此法 是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暂时性止血措施;在 指压止血的同时,应立即寻找材料,准备 换用其他止血方法。
(一)人工呼吸
• 它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操作 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 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 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 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入,造成伤 员吸气。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 胸部帮助伤员吸气。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 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0~12次。注意吹气时 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
3、止血带止血法
当上肢或下肢大出血时,在井下可就地取材,使 用软胶管或衣服、布条等作为止血带,压迫出 血伤口的近心端进行止血。
4、加压包扎止血法
• 主要适用于静脉出血的止血。其方法是: 将干净的纱布、毛巾或布料等盖在伤口处, 然后用绷带或布条适当加压包扎,即可止 血。压力的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而不影响 伤肢血液循环为宜。
(二)心肺复苏技术
神南救护大队
概念
• 由于外伤、疾病、低温、中毒、高温、 淹溺、电击等原因,致使心跳、呼吸 骤停,必须在数分钟内(愈快效果愈 好)采取急救措施,促使心脏、呼吸 功能恢复从而保护和促进脑功能的恢 复。这是基础生命复苏支持,即气道 保持通畅、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重 点是维持脑的血氧供应。故又称心肺 脑复苏。

第一部分
互救
•“互救”是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为了 妥善地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现 场 急 救技术
• •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肺 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 和伤员搬运。
(一)人工呼吸
• 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 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 如果呼吸停止不久大都能通过人工呼吸抢救过来。 •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 风良好的地点,将伤员领口解开,放松腰带,注 意保持体温。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应先清 楚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住喉咙, 妨碍呼吸。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 通的前提下进行。
(五)骨折临时固定
• 骨折固定可减轻伤员的疼痛,防止因骨折 移位而刺伤临近组织、血管、神经,也是 防止创伤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
操作要点
• (1)在进行骨折固定时,应使用夹板、绷带、三角巾、 棉垫等物品。手边没有时,可就地取材,如板皮、树枝、 木板、木棍、硬纸板、塑料板、衣物、毛巾等均可代替。 必要时也可将受伤肢体固定于伤员健侧肢体上,如下肢 骨折可与健侧绑在一起,伤指可与邻指固定在一起。若 骨折断端错位,救护时暂不要复位,即使断端已穿破皮 肤露出外面,也不可进行复位,而应按受伤原状包扎固 定。 • (2)骨折固定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在肩、肘、腕、 股、膝、踝等关节处应垫棉花或衣物,以免压破关节处 皮肤,固定应以伤肢不能活动为宜,不可过松或过紧。 • (3)搬运时要做到轻、快、稳。
• 6、若人工呼吸仍无效,应考虑有气道深部有 异物阻塞,需清除呼吸道异物。然后再次尝试 人工通气。 方法:1)若口腔内无可见的异物,须采用 腹部或胸部冲击技术(手拳冲击法)3~5次。 2)若有异物被气流冲击进到口腔 内,再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 清除异物后再判断有无呼吸,无呼吸再尝 试2次人工通气,直至通气有效。
总结:现场急救方法
• 现场急救的关键在于“及时”。据统计, 现场急救搞的好坏,可减少20%伤员的死 亡;人员受伤害后,2min内进行急救的成 功率可达70%,4~5min内进行急救的成功 率可达50%以上,15min以后进行急救的成 功率则较低。医疗急救(自救互救)\矿山 创伤急救技术(适用于井下).flv
包扎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1)包扎时,应做到动作迅速敏捷,不可触碰伤口, 以免引起出血、疼痛和感染。 • (2)不能用井下的污水冲洗伤口。伤口表面的异物 (如煤块、矸石等)应去除,但深部异物需运至医院 取出,防止重复感染。 • (3)包扎动作要轻柔、松紧度要适宜,不可过松或 过紧,接头不要打在伤口上,应使伤员体位舒适,绷 扎部位应维持在功能位置。 • (4)脱出的内脏不可纳回伤口,以免造成体腔内感 染。 • (5)包扎范围应超出伤口边缘5~10cm。
(二)对外伤人员的急救
• • • •
1、对烧伤人员的急救 矿工烧伤的急救要点可概括为灭、查、防、包、送五个字。 灭:扑灭伤员身上的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缩短烧伤时间。 查:检查伤员呼吸、心跳情况;检查是否有其他外伤或有毒有害 气体中毒;对爆炸冲击烧伤伤员,应特别注意有无颅脑或内脏损 伤和呼吸道烧伤。 • 防:要防止休克、窒息、创面污染。伤员因疼痛和恐惧发生休克 时或发生急性喉头梗阻而窒息时,可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为了 减少创面的污染和损伤,在现在检查和搬运伤员时,伤员的衣服 可以不脱、不剪开。 • 包: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感染。在现场,除化 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持续缓冲洗外,对创面一般不作处理, 尽量不弄破水泡以保持表皮。 • 送:把严重伤员迅速送往医院。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柔,行进 要平稳,并随时观察伤情。
(六)伤员搬运
• 井下条件复杂,道路不畅,转运伤员要尽 量做到轻、稳、快。没有经过初步固定、 止血、包扎和抢救的伤员,一般不应转运。 搬运时应做到不增加伤员的痛苦,避免造 成新的损伤及合并症。
搬运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1)呼吸、心跳骤停及休克昏迷的伤员应先及时复苏后再搬运。 若没有懂得复苏技术的人员时,则可为争取抢救的时间而迅速向 外搬运,去迎接救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 • (2)对昏迷或有窒息症状的伤员,要把肩部稍垫高,使头部后 仰,面部偏向一侧或采用侧卧位和偏卧位,以防胃内呕吐物或舌 头后坠堵塞气管而造成窒息,注意随时都要确保呼吸道的畅通。 • (3)一般伤员可用担架、木板、风筒、刮板输送机槽、绳网等 运送,但脊柱损伤和骨盆骨折的伤员应用硬板担架运送。 • (4)对一般伤员均应先行止血、固定、包扎等初步救护后,再 进行转运。 • (5)一般外伤的伤员,可平卧在担架上,伤肢抬高;胸部外伤 的伤员可取半坐位;腹腔部内脏损伤的伤员,可平卧,用宽布将 腹腔部捆在担架上,以减轻痛苦及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