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

合集下载

自救 互救与现场急救

自救 互救与现场急救

3:避灾期间,要保持冷静,自信乐观,意 志坚强。并有规律敲打铁器或岩石发出求 救信号。 4:在饥饿的情况下不乱吃东西,需要饮用 水的时候,要用衣服或毛巾纱布过滤,保 持饮用水的卫生。 5:一旦发现营救人员到来,或被营救成功 时,切不可过度兴奋和慌乱,以免发生不 必要的意外。
四:冒顶的自救与互救 1:1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离开危险区域, 切忌惊慌失措,减少体力和氧气消耗,有 计划的使用饮水、食物和矿灯等。做好长 时间避灾心里准备。
3:佩戴时要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禁 止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讲话 4:外壳碰瘪不能取出药罐时,带着外壳也 能呼吸,用手托住罐体减轻牙齿负荷就可 以了 5:平时避免摔碰,不许当坐垫用,防止漏 气失效。
(二)避难硐室 1定义: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 待救的设施 2分类:永久性和临时性 3构造条件: 永久性:事先设在井底车厂附近或采区工作 地点安全出口的路线上,设有与矿调度室 直通电话,建筑坚固,净高不低于2米,
第一节 矿工自救与互救
一: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1:及时报告灾情。 2:积极抢救。 3:安全撤离。 4:妥善避灾。
第二节 自救器和避难硐室 (一)自救器 1定义:它是一种轻便,体积较小,便于携 带,戴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 护装备。 2作用:当发生火灾,煤尘、瓦斯爆炸时, 供人员佩戴,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
5:人工呼吸分类: (1)口对口吹气法 A:操作方法:先使伤员仰卧,抢救者在伤员 头部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额,就是托着 下巴,使其头部尽量在生理角度上后仰, 另一手捏住鼻孔,避免吹气时鼻子漏气。 然后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嘴巴将气 吹入。
吹气力量大小,要依伤员的具体情况而定, 伤员年老体弱,就力量小些,年轻力壮的, 力量大些,一般吹气后,要以伤员的胸部 稍微隆起最为适宜,照此反复操作,有节 律的每分钟吹气14----16次,直到伤员恢 复自主呼吸为止。 B:适用范围:适用与抢救除颈椎损伤以外 的所有因外界因素停止呼吸的伤员。此方 法应于胸外心脏按压术同时进行。

课件-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

课件-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
宏圣公司培训中心 26 2014-10-24
(四)矿井透水事故时自救与互救
总 结
1. 迅速了解事故情况,越细越好。 2. 学会阅读矿井建设图纸,了解井下方位,会在井下 辨别方向,会看等高线,学会稳定情绪,互相加油, 互相鼓励,寻找合适位臵安静待救。 3. 注意,被困期间,一般情况下应努力克制,绝不嚼 食杂物充饥。需要引用井下水时,选择干净水源并 用衣服或纱布过滤。
宏圣公司培训中心 30 2014-10-24
(五)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⑴.救出的人有外伤,把他抬到安全地点后,尽快脱 掉(或)剪开他的衣服,先止住伤口出血,缠上绷 带。包扎时,如果伤口有煤渣,不要用水洗,避免 手直接触及伤口,更不可用脏布包扎。 ⑵. 救出的人有骨折现象时,应先对骨折作临时固 定。条件允许时可给吃点止痛片和消炎药,但头部 和腹部受伤时不可给他服药和喝开水。
(二)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与互救
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突出事故时,矿工必须根据 具体情况正确进行避灾,想方设法保护自己,救护别 人。
宏圣公司培训中心
17
2014-10-24
(二)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与互救
1. 佩戴隔离式自救器保护自己。 2. 进入可避难的地点。矿工在撤离途中,如果退路被 堵,可到矿井专设的井下避难所暂避,也可寻找有 压缩空气管或铁风管的巷道、硐室躲避。这时要把 管子的螺丝接头卸开,形成正压通风,延长避难时 间,并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3. 在新鲜风流区域的矿工要在统一指挥下,积极参加 救护工作。但首先要通过电话或其它通讯方式向领 导或调度室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遇险人数 及其它情况,阻止未佩戴自救器的人员进入灾区。 18 宏圣公司培训中心
宏圣公司培训中心 27 2014-10-24

煤矿安全--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

煤矿安全--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

煤矿安全--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首先是自救,煤矿工人在遇到意外情况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寻找合适的自救方法。

例如,如果遇到了瓦斯中毒,应该迅速戴上防毒面具,并尽快撤离危险区域。

又如,遇到坍塌事故,应该迅速寻找避难处,并通过呼救信号通知其他同事。

其次是互救,煤矿工人在遇到同事遇险时,应该积极帮助和救助。

这需要煤矿工人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团队精神,相互信任、相互协助,共同应对突发情况,不畏困难,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个人的安全。

最后是现场急救,煤矿工人在遇到意外伤害时,应该迅速进行现场急救,争分夺秒地救人。

工人们要学会简单的急救方法,比如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这些技能很可能成为拯救同事生命的关键。

总之,煤矿安全事关工人的生命安全,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工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安全意识,学会应对突发情况的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竭尽全力。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让每个煤矿工人都平安无事。

煤矿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因为煤矿工作环境复杂、危险系数高,事故频发,导致人员伤亡。

因此,煤矿工人自救、互救及现场急救至关重要。

煤矿工人需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掌握各种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方法和现场急救技能。

首先,自救是煤矿工人在面临危险时的首要任务。

在煤矿工作中,瓦斯、坍塌、火灾等事故都可能发生,工人需要具备应对这些突发情况的技能和意识。

例如,在瓦斯中毒事故时,工人应迅速佩戴防毒面具,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坍塌事故时,逃生是最为重要的,工人需要清晰地掌握逃生通道,迅速寻找避难处。

自救固然重要,互救更是不可忽视。

团队精神的建立对于煤矿工人来说尤为重要。

在面对危险时,团队协作能力是拯救生命的关键。

如果发生事故,工人需要相互帮助,确保每个人都得到及时救助。

互救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协助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展开有效的救援行动。

此外,现场急救对于煤矿安全来说也至关重要。

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课件

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课件

21:58
4
第一节 基本知识
二、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 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的每
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互救则是在有效的
自救前提下为了妥普地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现场急救,是指现 场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在未获得医疗救助之前,为防止伤情恶化而对
一、自救器的使用 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便于携带、戴用迅速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煤 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min的 隔绝式自救器。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引起的氧化碳扩散范围非常大,也 就是很多的入井人员会受到一氧化碳的威胁,这些入井人员能够依靠正确 佩戴自救器脱离危险。
退路线或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
,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21:58
3
第一节 基本知识
4.爱善避灾 煤矿发生险情或事故时,井下人员应按应急预案和应急指令撤离险区 ,在撤离受阻的情况下紧急避险待救。遇险人员应迅速进人固定避难硐室 或临时避难硐室,妥善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切忌盲目行动。
上外壳已意外开启,应立即停止携带,做报废处理。 (4)在井下工作时,一旦发现事故征兆,应立即佩戴自救器后迅速撤离 。佩戴自救器要求操作准确、迅速。 (5)佩戴自救器撤离火区时,要冷静、沉着,最好匀速行走。
9
21:58
第二节 自救与互救
(6)在整个逃生过程中,要注意把口具、鼻夹戴好,保证不漏气,严禁 从嘴中取下口具说话
21:58
8
第二节 自救与互救
2.使用注意事项 (1)每班下井人员携带自救器前,应检查自救器外売有无损伤或松动,
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将自救器送到发放室检查校验。

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四、自救互救命、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1、对皮肤接触强酸、强碱者如何救护:首先脱掉污染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冲洗。

接触强酸者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复冲洗,接触强碱者可用2%的醋酸溶液湿敷。

皮肤损伤时按烧伤处理。

2、救火、灭火方式:溶剂泄漏后如遇火源,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或持续燃烧。

对于可燃物,如果是酒精类溶性的在一楼可以用水扑灭、基本上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如果太严重的火势,赶紧逃离现场,并报告。

3、逃生途径、疏散方式:
(合成区从远离火源按逃生箭头逃离到大门口)
洁净区从最近的门口逃离,必要时使用专用玻璃锤打碎玻璃逃生门逃离现场。

报告方式: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现场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

现场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

现场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汇报人:日期:•现场应急处置概述•现场应急处置措施•自救互救基础知识目录•常见事故现场自救互救方法•现场应急处置与自救互救注意事项•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01现场应急处置概述现场应急处置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措施,旨在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失和保护人员安全。

定义现场应急处置对于保障公众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性定义与重要性快速响应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公众参与01020304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专业力量进行处置。

根据事件性质和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处置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信息共享。

鼓励公众参与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提高整体处置效率。

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突发事件,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预警与准备响应与处置评估与总结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专业力量进行处置,控制事态发展。

对处置过程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0302010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熟知各类报警电话,如110、120、119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报警。

报警电话清晰、准确地报告事故地点、事故类型、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以便救援人员及时了解现场情况。

报告内容在报警时保持冷静,说明个人身份和联系方式,以便与救援人员保持联系。

保持冷静报警与报告熟悉现场的疏散路线,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

疏散路线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疏散方式,如通过门窗、楼梯等撤离。

疏散方式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保障救援通道畅通。

隔离措施现场疏散与隔离现场救援与处置救援准备在现场准备好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工具,如灭火器、急救箱等。

救援顺序根据受伤人员的伤势和危险程度,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顺序进行救援。

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学习教案-2024鲜版

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学习教案-2024鲜版
二次伤害。
2024/3/28
18
05
应急避险策略及实践应用
2024/3/28
19
自然灾害应对方法
01
02
03
地震
寻找坚固物体躲避,保护 头部和颈部,避免靠近窗 户、玻璃等易碎物品。震 后迅速撤离到开阔地带。
2024/3/28
洪水
向高处转移,避免涉水行 走。制作简易木筏等逃生 工具,保持通讯畅通,等 待救援。
学习基本的自救技能,如 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 。
掌握紧急呼救的方法和技 巧,如拨打急救电话、使 用求救信号等。
2024/3/28
了解各种紧急情况下的自 救方法和策略,如地震、 火灾、溺水等。
10
03
互救原则与方法
2024/3/28
11
互救意识培养
01 强调互救的重要性
在紧急情况下,互救往往比等待专业救援更加及 时有效,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
02 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救助他人的责任和义 务,通过互救可以共同抵御风险、渡过难关。
03 树立互救的自信心
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每个人相信自己具备互救的
能力,从而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
2024/3/28
12
现场互救技巧
识别危险源
在紧急情况下,首先要迅速识别危险 源,判断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从而 采取相应的互救措施。
自救、互救与现场急 救学习教案
2024/3/28
1
目录
2024/3/28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自救基本知识与技能 • 互救原则与方法 • 现场急救常识及操作技巧 • 应急避险策略及实践应用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

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

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

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矿山事故不可防止,矿井发生事故后,井下灾区人员应正确地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方案展开救灾、自救、互救和避灾。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所有入井人员都必须学习和掌握井下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的根本知识。

作为在抢险救灾工作和日常对效劳矿井安全检查工作中的救护队员,更应确保自救与互救的正确实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

因此,每一个矿山救护队员更应熟悉和掌握以下内容:〔1〕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方案〔2〕熟悉所在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3〕掌握救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4〕掌握抢救伤员的根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技术1、自救、互救和避灾自救就是当井下发生灾变时,在灾区或者受灾影响区域的每一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行为。

互救就是井下遇险人员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妥善地救护灾区其他受伤人员的行为〔1〕遇险时的自救互救原那末无论是救护队员还是井下人员,在遇险时应掌握根本的自救互救原那末。

1、遇险自救原那末自救应遵守“报、抢、撤、避”四项原那末〔1〕“报”即及时报告灾情〔2〕“抢”即积极抢救〔3〕“撤”即安全撤离〔4〕“避”即妥善避灾2、遇险互救原那末互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那末〔1〕对窒息〔呼吸道彻底阻塞〕或者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

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佩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

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时,佩戴自救器,可有效防止中毒或者窒息。

避难硐室是供井下工作人员遇到事故无法撤退时逃避待救的设施,分永久避难硐室和暂时避难硐室两种。

避难硐室避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服、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2〕待救时应保持肃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防止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2. 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自救与互 救措施
• 如发生小型爆炸,遇险矿工应立即打开随身 携带的自救器,佩戴好后迅速撤出受灾巷道 到达新鲜风流中。
• 如发生大型爆炸,遇险矿工应佩戴好自救器, 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到新鲜风流中。 如巷道难以疏通,应坐在支护良好的棚子下 面,或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硐 室,并利用压风管道、风筒等改善避难地点 的生存条件。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二)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与互救
1. 发现突出预兆后现场人员避灾措施
• 矿工在采煤工作面发现有突出预兆时,要以 最快的速度通知人员迅速向进风侧撤离。撤 离中快速打开隔离式自救器并佩戴好,迎着 新鲜风流继续外撤。
• 掘进工作面发现煤和瓦斯突出预兆时,必须 向外迅速撤至防突反向风门之外,之后把防 突风门关好,然后继续外撤。
• 如果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 火巷道或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时,则应 迅速进入避难硐室。
• 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 不要选择这种方法。
• 在撤退时,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 时,应靠有平行并列巷道和交叉口的一侧撤 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位置,尽快寻找脱 险出路。在烟雾大、视线不清情况下,要摸 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联同出口。
不限
压缩氧自救器
不限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人员呼吸的O2由自 救器本身供给,与
外界空气成分无关

1. 过滤式自救器
它是利用装有化学氧化剂的滤毒 装置将有毒空气氧化成无毒空气供佩 戴者呼吸用的呼吸保护器。仅能防护 一氧化碳一种气体。适用于灾区内空 气中氧浓度不低于18%和一氧化碳浓 度不低于1.5%。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 硐室只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关闭,以备再次撤退时使用。 • 间断敲打铁器或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 • 全体避灾人员团结互助、坚定信息。 • 被水堵在上山时,不要向下跑出探望。水被排走露出棚顶,
也不要急于出来,以防SO2、H2S等气体中毒。 • 看到救护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1)使用方法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2)注意事项:
①在井下工作,当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爆炸现象时,必须 立即佩用自救器,撤离现场。
②佩用自救器时,当空气中CO浓度达到或超过0.5%, 吸气时会有些干热的感觉,属正常现象。必须佩用到 安全地带,方可取下,切不可因干热感觉而取下。
③佩用自救器撤离时,要求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 禁止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讲话。
• 使用步骤: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3. 压缩氧自救器
• 利用压缩氧气供氧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 是一种可反复多次使用的自救器,每次使 用后只需要更换新吸收CO2的Ca(OH)2吸收 剂和重新充装氧气即可重复使用。
• 用于有毒气体或缺氧的环境条件下。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4. 自救器的选取原则
• 对于流动性较大,可能会遇到各种灾害 威胁的人员应选用隔离式自救器。就地 点而言,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或突出区 域的采掘工作面和瓦斯矿井的掘进工作 面,应选用隔离式自救器(因这些地点 发生事故后往往是空气中O2浓度过低或 CO浓度过高)。
④佩用自救器时,因外壳碰瘪,不能取出过滤罐,则带 着外壳也能呼吸。为减轻牙齿负荷可以用手托住罐体。
⑤平时要避免摔落、碰撞自救器,也不许当坐垫用,防 止漏气失效。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2. 化学氧自救器
• 利用化学生氧物质产生氧气,供矿工从 灾区撤退脱险用的呼吸保护器。用于灾 区环境大气中缺氧或含有有毒气体。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2. 独头巷道迎头冒顶被堵人员 避灾自救措施
• 遇险人员要正视已发生灾害,切忌惊慌失措, 坚信矿领导和同志们一定要积极进行抢救。
• 如人员被困地点有电话,应立即用电话汇报灾 情、遇险人数和计划采取的避灾自救措施。
• 维护加固冒落地点和人员躲避处的支架,并经 常派人检查,以防止冒顶进一步扩大,保障被 堵人员避灾时的安全。
• 迫不得已时,可爬上巷道中高冒空间待救。 老窖透水,则须在避难硐室处建临时挡墙或 吊挂风帘,防止被涌出的有毒气体伤害。进 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明显标志。
• 需要饮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并 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五)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1. 采煤工作面冒顶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 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 • 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避灾 • 遇险后立即发出呼救信号 • 遇险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一) 自救器
• 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戴用迅速、作用 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
• 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时, 供人员佩带和使用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
种类
过滤式
隔离式
名称
防护的
防护特点
有害气体
CO过滤式 自救器
CO
人员呼吸时所需
O2
仍是外界空气中
化学氧自救器
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 中去或在烟气没到达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 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 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 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撤 退中应靠巷道有联通出口一侧行进,避免错 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 察巷道和风流变化情况,谨防火风压可能造 成的风流逆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照应,互 相帮助,团结友爱。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2. 发生突出事故后现场人员避灾措施
• 一旦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立即打开 自救器外壳佩戴好,迅速外撤。
• 如果退路被堵或自救器有效时间不够, 可到矿井门设置的井下避难所或压风自 救扎初暂避,也可寻找有压缩空气管路 的巷道、硐室躲避,并设法与外界保持 联系。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三)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 在撤退的过程中,当发现有发生爆炸的前兆时, 要立即避开爆炸的正面巷道,进入旁侧巷道,或 进入巷道内的躲避硐室。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四)矿井透水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 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 定物,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流,并注意防 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 如透水破坏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 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 方向撤退。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曾华
2009年7月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所谓“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 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 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避灾和保护自己 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而“互救”则是在有效的自救前 提下为了妥善地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 施及方法。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每个入井人员都必须熟知以下内容: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 在有烟雾巷道里撤退,应尽量躬身弯腰,低头快 速前进。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应尽 量贴者底板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等爬行撤退。
• 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时,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 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 温,改善自己的感觉,或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 面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等。
第二节 矿工自救与互救
一、井下发生灾害时矿工自救与互救的原则 1、矿工自救的原则
灭、护、撤、躲、报 2、矿工互救的原则
先复苏,后搬运 先止血,后搬运 先回定,后搬运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二、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的基本行动原则和 组织救灾要求
1、基本行动原则
• 及时报告 • 积极抢救 • 安全撤离 • 妥善避灾
• 在撤退沿途和所经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 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注意。
• 人员撤退到竖井,需从梯子间上去时,应遵守 秩序,禁止慌乱和争抢。行动中手要抓牢,脚 要蹬稳,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安全。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 如唯一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 织地在独头工作面躲避,等待救护人员营救。 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 如人员被困地点有压风管,应打开压风管给被 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并稀释被隔堵空间的瓦 斯浓度。但要注意保暖。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谢 谢!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 其他情况下,一般可选用过滤式自救器。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二) 避难硐室
• 它是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 避待救的设施。
• 分为永久和临时避难硐室2种。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在避难硐室内避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进入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 护队发现。
• 待救时保持安静,不急噪,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 精力、减少氧气消耗,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2、组织救灾的要求
认真组织 沉着冷静 遵循原则 随机应变 及时联络 团结互助
建始县矿山救护队
三、 各类灾害事故时避灾自救与 互救措施
(一)瓦斯与煤尘爆炸时的自救与互救
1. 防止瓦斯爆炸时遭受伤害的措施 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
面部贴在地面,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 少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爆炸后, 要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方向, 沿着避灾路线,赶快撤退到新鲜风流中。 若巷道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 可以到棚子较完整的地点躲避待救。
• 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 点、范围等情况,并依此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 方法。
• 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 奔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老工人带领下有组 织地撤退。
• 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 位于火源回风侧人员或在撤退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
• 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 学会识别各种灾害发生的预兆和处理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