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互救急救

合集下载

《自救互救急救》课件

《自救互救急救》课件

供适当的支持。
3
窒息
迅速采取胸部冲击或进行人工呼吸,解 除窒息隐患。
呼吸困难
保持患者舒适,帮助其寻求专业医疗, 避免进一步加重症状。
心脑血管疾病的紧急处置
心脏病突发
及时急救,通过按压胸部和进行 心肺复苏维持血液循环。
中风急救
快速就医,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和康复。
心血管疾病紧急处理
了解心肺复苏、自动除颤器等技 能,及时施救。
战时和平时的创伤处理
掌握创面清洁、止血、包扎等创 伤处理技巧。
抢救流血严重伤者
通过正确施压和使用止血带等方 式,救治流血严重的伤者。
急性扭伤和骨折处理
掌握正确的急救和固定方法,避 免错误操作导致进一步伤害。
局部损伤的处置方法
1
烧伤处理
包括烫伤、火焰烧伤等,需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清洁和敷料。
2
冻伤处理
寒冷环境下容易发生,需要迅速保护并进行适当的治疗。
《自救互救急救》PPT课 件
自救互救急救是指在发生意外事故和突发疾病时,通过采取紧急救护措施, 提供自救和互救帮助,保护和挽救生命的一系列行动。本课件将为您详细介 绍自救互救急救的重要性和具体技能。
定义和意义
自救互救急救是指在突发意外或疾病时,通过自己采取适当措施和借助他人 的帮助,尽快对受伤者进行救治,保护生命和健康的紧急救护技能。
3
皮肤擦伤和割伤处理
对于轻微的擦伤和割伤,进行简单清洁和包扎即可。
意外昏迷的应急处理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受伤者呼吸顺畅,将身体转至侧卧位。
2 提供急救呼吸
如受伤者停止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来维持呼吸功能。
3 迅速寻求专业医疗
及时将昏迷受伤者送往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课件-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

课件-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
宏圣公司培训中心 26 2014-10-24
(四)矿井透水事故时自救与互救
总 结
1. 迅速了解事故情况,越细越好。 2. 学会阅读矿井建设图纸,了解井下方位,会在井下 辨别方向,会看等高线,学会稳定情绪,互相加油, 互相鼓励,寻找合适位臵安静待救。 3. 注意,被困期间,一般情况下应努力克制,绝不嚼 食杂物充饥。需要引用井下水时,选择干净水源并 用衣服或纱布过滤。
宏圣公司培训中心 30 2014-10-24
(五)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⑴.救出的人有外伤,把他抬到安全地点后,尽快脱 掉(或)剪开他的衣服,先止住伤口出血,缠上绷 带。包扎时,如果伤口有煤渣,不要用水洗,避免 手直接触及伤口,更不可用脏布包扎。 ⑵. 救出的人有骨折现象时,应先对骨折作临时固 定。条件允许时可给吃点止痛片和消炎药,但头部 和腹部受伤时不可给他服药和喝开水。
(二)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与互救
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突出事故时,矿工必须根据 具体情况正确进行避灾,想方设法保护自己,救护别 人。
宏圣公司培训中心
17
2014-10-24
(二)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与互救
1. 佩戴隔离式自救器保护自己。 2. 进入可避难的地点。矿工在撤离途中,如果退路被 堵,可到矿井专设的井下避难所暂避,也可寻找有 压缩空气管或铁风管的巷道、硐室躲避。这时要把 管子的螺丝接头卸开,形成正压通风,延长避难时 间,并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3. 在新鲜风流区域的矿工要在统一指挥下,积极参加 救护工作。但首先要通过电话或其它通讯方式向领 导或调度室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遇险人数 及其它情况,阻止未佩戴自救器的人员进入灾区。 18 宏圣公司培训中心
宏圣公司培训中心 27 2014-10-24

常用自救互救方法

常用自救互救方法

二、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2、强酸烧伤
常见的强酸:硫酸、盐酸、王水、碳酸。
急救方法:
(1)立即用大量温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上的强酸,冲洗 得越早、越干净、越彻底越好,哪怕残留一点也会使烧伤越来越重
(冲洗至少20分钟)。
(2)用水冲洗干净后,用清洁纱布轻轻覆盖创面,送往医院处 理。
二、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注意事项
不要盲目奔跑、大声呼叫,防止毒气吸入和烟气呛入。要借用敲打声
响,挥动光、色等物达到求救的目的。
气温低时注意保暖,密切观察呼吸和意识状态。 切勿用口对口呼吸的方法,以防交错中毒;中、重度中毒有条件时可
应用高压氧治疗。注意防治脑水肿和肺水肿,实施急救措施。
抢救人员必须做好自我保护和呼应互救,穿戴全身防火、防毒等的服 装,如: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佩戴化学防护手套等,确保施救抢险人员和现场的安全。
四、心肺复苏法
急救方法:
(6)注意事项: 1)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为2:30 2)有条件要及早实施体外除颤 3)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①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②确定病人已死亡 ③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 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五、硫化氢中毒的急救方法
硫化氢理化特性 毒害特点及中毒症状 急救方法
有人用酱油涂伤口,但酱油有霉菌,最好不要使用;
身体一部分烫伤,并不会危害生命,如果超过20%的身体面积 遭烫伤,就有生命危险。如果起水泡,注意不要使水泡破裂,用
纱布轻盖,用冷水冷却。烫伤与衣服相连时,不要脱下衣服,应
连衣服用水冷却。伤越重越觉口渴,因此要补充水分,多休息。
三、触电的急救方法
触电的表现症状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知识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知识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知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是指在遇到意外事故或突发状况时,通过简单的急救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自救,还能为他人提供有效的互救和急救帮助,以减少伤害和死亡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知识。

首先是自救。

在遇到紧急状况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

如果突然发生火灾,应迅速逃离火源,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低姿态爬行,寻找安全出口。

遇到地震时,要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墙角,保护头部,避免被物体砸伤。

如果不慎落水,应尽快脱离沉重的物体,保持冷静,用手臂划水,寻找浮物,等待救援。

其次是互救。

在意外事故中,有时候不仅要保护自己,还要帮助其他人摆脱危险。

在遇到人员伤害时,应首先判断伤者是否有生命危险。

如果伤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等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保证伤者的呼吸和血液循环。

同时,可以寻找其他人的帮助,共同进行急救措施。

如果伤者出现大量出血或骨折等情况,可以用衣物包扎伤口,稳定骨折部位,并送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最后是急救方法知识。

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能够在关键时刻提供有效的紧急救援。

例如,在遇到突然晕倒的人时,应首先判断是否有生命危险,然后将其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保持通畅呼吸,定时观察状况。

在遇到意外中毒时,应尽快将受害者从有毒环境中移出,并进行紧急处理,如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毒部位。

对于烧伤者,要迅速将伤者拉出火场,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并覆盖干净的湿纱布,尽快送医院救治。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和意外的发生。

如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注意用电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等。

此外,每个人都应该定期参加相关急救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

总之,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冷静判断,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还能有效地提供互救和急救帮助。

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四、自救互救命、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1、对皮肤接触强酸、强碱者如何救护:首先脱掉污染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冲洗。

接触强酸者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复冲洗,接触强碱者可用2%的醋酸溶液湿敷。

皮肤损伤时按烧伤处理。

2、救火、灭火方式:溶剂泄漏后如遇火源,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或持续燃烧。

对于可燃物,如果是酒精类溶性的在一楼可以用水扑灭、基本上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如果太严重的火势,赶紧逃离现场,并报告。

3、逃生途径、疏散方式:
(合成区从远离火源按逃生箭头逃离到大门口)
洁净区从最近的门口逃离,必要时使用专用玻璃锤打碎玻璃逃生门逃离现场。

报告方式: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自救互救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

自救互救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

自救互救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自救互救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一、自救互救1. 自救互救的概念:自救互救是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以积极体育手段,自行或相互协助,实施救护及求助的行为活动。

2. 自救互救的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在自救互救前,必须确保自身与他人的安全。

(2)优先救护原则:有限的资源,应先优先救护重要或认为有效的受害人,而不是最亲近的人。

(3)规范组织原则:自救互救活动要有清楚的组织规范,如采用分专业工作或者协作工作等。

(4)节约资源原则:自救互救过程中,应节约资源,不要虚耗物力,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最有效的位置。

3. 自救互救的内容:(1)火灾自救互救:火灾是一种常见的危及人身安全的灾害,火灾及时发现、自救互救和疏散是预防火灾及减少损失的重要任务。

(2)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突发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与人祸,自救互救要掌握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紧急状态和恰当处置步骤,及时采取有效的自救互救措施,使自己和他人能够安全疏散。

(3)医疗救助:医疗救助是指及时给受伤的人提供紧急急救,缓解受伤后的痛苦,并且避免伤情发生进一步变化的活动。

4. 自救互救的方法:(1)及时发现:在自救互救过程中,首先要及时发现危险情况,及时性是自救互救的重要组成部分。

(2)正确处置:要正确处置危险情况,应该根据危险程度,按照有效的自救互救流程处置,使自己及他人安全疏散。

(3)疏散规范:在疏散时,要按照各种消防安全疏散规范,正确的离开危险区域。

二、应急救护1. 应急救护的概念:应急救护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合理的措施挽救受害人生命的行动。

2. 应急救护的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在救护前,要确保自己及受援人的安全。

(2)优先急救原则:要优先救护重伤、病情危急、生命危险的受害者,优先限制伤情发展,以求尽量减少死亡和伤亡。

(3)及时救护原则:要及时给受害者进行救护,以减少危害。

(4)地方性救护原则: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和民情,采取有利的救护措施,保证救护效果。

自救、互救与急救(133页)

自救、互救与急救(133页)

1-3 自救器和避难硐室
5.在避难硐室内避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服、矿灯等明 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2 待救时应保持安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 以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 气体。
3 硐室内只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 备再次撤退时使用。
③佩用自救器脱离危险地区时,要求匀速行走,保持呼 吸均匀。禁止狂奔。禁止取下鼻夹。
④在佩用自救器时,如果因外壳已被碰瘪,不能取出过 滤罐,在这种情况下,过滤罐带着外壳下部也能呼 吸。为了减轻牙齿的重负可以用手托住罐体。
⑤佩用自救器要求操作准确、迅速,因此使用者必须经
1-3 自救器和避难硐室
• 4.避难硐室 • 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
1-2 矿工遇险时的自救互救原则
• 1.矿工自救应遵守“报、抢、撤、躲”四项原
则.
• (1)报:及时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事
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 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 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 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 情。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烟、 飞尘等)、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 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定事故性质,以免 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这在我国煤矿救灾 中是有沉痛教训的。
• (2)隔离式自救器。隔离式自救器又分为化学氧自
救器和压缩氧自救器。这两种自救器能防护各种有 毒有害气体,人员佩用时呼吸的氧气由自救器本身
1-3 自救器和避难硐室
• 从国内外事故教训来看,不少遇难者在事故时如
果佩戴自救器是完全可以避免死亡的。例如,美 国1950至1973年事故统计中,由于火灾和瓦斯 事故死亡的728人中,就有140人死于无自救器。 我国在1978年至1979年内的6起大事故中也有81% 的人死于无自救器。而近年来虽然我国特别加强 了矿山安全管理,每个矿井都强制配备了自救器, 要求每个下井的工人必须携带,但是由于有的煤 矿领导不够重视,或是下井就不带,或是即使带 了也不会使用,使得在事故发生时多数矿工不能 自救脱险而中毒或窒息死亡。所以每个从事井下 工作的人员不但要携带自救器,而且要掌握其构 造、性能、适用条件,使用方法。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知识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知识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知识(一)急救常识1、一般救护:(1)受伤或发病时,应当首先评估伤者情况,发现受伤者意识有改变情况、呼吸或者心跳困难时,应立即以心肺复苏术急救;(2)检查伤者四肢活动是否完整,看看伤者生命线有无受损,判断病者能否移动,如不能移动,应注意保护脊椎;(3)对伤者进行抢救,注意枕头位位置;(4)重新审查伤者五官反应,留意运动能力及意识降低;(5)保持伤者休息,禁止乱动。

2、急救装备:应具备一张急救药箱,要求含有消毒棉球、创可贴、跌打应急的治疗药物等,此外,应携带水、棉衣、毯子、护足垫等学习安全专用工具,以备不时之需。

1、头部受伤(1)头部外伤,根据大小分为轻、中、重三类,出血较多时,应用棉柄加压止血;(2)如果头部内震荡,应保持安全、安静,及时就医;(3)头部外伤,当有流鼻血、口腔内出血、增加头痛、晕染或发育,应及时就医。

2、外伤急救(1)创口大的,及时加压,若有出血就贴敷止血创口,待急救人员来到前,及时就医;(2)受伤部位若有异物,如石块、砖头、刀叉应与急救人员一起将其拆除,若出血,应用敷料止血;(3)不明物质溅入眼睛、口腔或鼻腔,应加压止血,并及时清洗污染;3、中暑、休克急救(1)测量体温,若居高血温,可用芳草精、乙醇或牛奶等等冷敷;(2)发热较重时,头部流汗严重,则需及时清理出汗液,并灌肠,必要时采取血糖疗法;(3)休克,即充血性休克,体温升高,有呼吸困难,及时以心肺复苏术救护。

(1)在安全的情况下,自救就是保护自己,做好自我防护。

(2)户外活动,应注意天气情况,适当准备药品和装备;(3)出行,应及时报告位置及预计到达时间;(4)求救,及时向专业人员求救。

(1)及时了解着火和重大事故情况,以保障生命安全;(2)消除事故影响,例如减少火势蔓延、疏散人命;(3)及时向消防、医院、报警等求助;(4)提供帮助,及时对受害者进行急救。

总之,正确的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知识更是保障自身安全、保护家人、救助有需要就仁至义尽的重要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儿童伤病者(1—7岁)使用儿童专用的电极片,可将电 击除颤能量降低。当确定伤病者没有呼吸,先做2分钟心肺 复苏,然后连接除颤器。若没有适用于儿童的电极片,可使 用成人的电极片。电极片的粘贴位置在胸前和背后。
4、除颤器使用注意事项(2)
第五,对1岁以下的婴儿伤病者不建议使用自动体外 除颤器
第六,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的伤病者不建议使用自动体 外除颤器。
2.早期心肺复苏
在通路建立的同时,对重危 病人呼吸心跳刚刚停止或极微弱 者,应在现场立即实施基础的心 肺复苏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 脏按压 .
3.早期心脏除颤
心脏的正常跳动是按照一定规律的收缩与舒张, 但心脏发生心室纤维颤动时,心脏处在杂乱无章 的蠕动状态。心脏失去了维持血液循环的功能, 很快便陷入完全停顿、停止。如果及时的将心室 纤颤除去,使心脏恢复正常跳动,生命就获得了 挽救。
自救互救
长沙理工大学 王启源
回顾过去发生的……
图片
据统计,2007年全年共
发生火灾15.9万起(不含森林、草原、军队、 矿井地下部分火灾),死亡1418人,受伤863 人,直接财产损失9.9亿元;
全国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共发生火灾14438起, 死亡146人,受伤167人,直接财产损失1.6亿 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危重急症和意外伤 害事故的发生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群众 性院外急救环节的相对薄弱,使得事故导 致的死亡率大大提高。为了在民众中普及 群众性的现场的自救互救知识,加强全民 的急救意识、知识、技能的教育,确保提 高患者的生存率.
生命系于千钧一发,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意外、疾病发生时,第一时间为伤病者提 供有效救护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2.检查伤病者反应(R-Response)
先在伤病者耳边呼 唤,再轻拍伤病者 肩、臂(如是婴儿 则拍足底),以试 其反应,如没有反 应,判定伤病者已 丧失意识。
如果伤病者处于俯卧位,在可能情况下(或找其他 人帮助)将其转为仰卧位。移动伤病者时,应保持 伤病者的头、颈、脊柱做整体的移动。
提醒旁人, “请勿接触伤者”,同时确认没人与 伤者直接或间接接触。 第十二,按下电击键。 第十三,若除颤器显示“不需电击”,立即施行心 肺复苏法,两分钟后,重复分析心律步骤。 第十四,继续按照以上的十一至第十三步程序进行 抢救。
操作程序图
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流程
重复程序
请 急 救
2
进 行
观 察 现 场 环 境 安 全
(二)生存链
“生存链”是现代急救理念中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四个 环节:早期通路;早期徒手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 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这四个步骤就像一个四环相连的链一样,若其中一环 受损或断裂,其功能就会减弱或消失,如果生存链的 每一环都能紧密连接,伤病者的生存机会将会明显增 加。
生命之链的维系,需要全社会的投入,让急救生存链
(二)、急救目的
维持或挽救生命 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 使伤患及早获得治疗,促进康复
(三)、急救的任務
1,營救:确定伤患及救援者有沒有进一步的危险。 ①.有危险→即刻脫离危险地区或者除去造成危险的因
素。 ②.无危险→就地加以急救,不要任意移动患者。
2.检查並記录:(从头部、颈、胸、腹、背、骨盆到四肢) ①.观察:呼吸、出血、瞳孔、肤色、分泌物、外观。 ②.按摩(触摸):脉搏、体溫、疼痛反应、肿胀、皮
第一,确定伤病者失去知觉。 第二,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取得除颤器(请他人或旁观
者协助)。 第三,畅通伤病者的气道,检查呼吸。 第四,若呼吸停止,吹气2次。 第五,施行两分钟心肺复苏发或5次30:2的CPR。 第六,把除颤器放在伤病者身旁,按下开关,启动除颤器。 第七,使用除颤器前,应先解开伤病者胸前衣服,除去伤者
呼吸停止者,施以人工呼吸
⑶.重建血液循环功能( Circulation;C) :心
跳停止者,施以心外心脏按压;止住严重的出血
⑷.பைடு நூலகம்防伤患休克及继续受損伤,並尽快送医院。
(四)、救护人员的道德守则
第一,救护人员行为必须完全符合正确的急 救操作方法。
第二,救护人员应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做到 (1)无私心,平等对待每一位伤者; (2)无贪心,不应擅自拿取伤者的财物; (3)不求回报,抢救伤者是自愿行为。
一份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近50余万人 死于心脏性猝死。中年人心梗猝死率是10年前的 1-2倍。
据统计,70年代唐山大地震,震时被压埋的人数 为57万人,通过自救、互救脱险的人数达45万左 右。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人员 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伤 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五)、急救程序
(一)初步检查(D.R.A.B.C)
第一时间检查危及生命的伤势,尽快做出适当处理。
1.观察现场环境(D—Danger)
① 确保自己和伤病者的安全。 ②注意事故现场的环境安全(事故地点 伤病人数等) ③请旁观者帮助或参与救助。 图4 ④注意伤者受伤过程,以确定伤病者是否脊椎受伤。如
在交通意外中受伤或由高处坠下,怀疑脊椎受伤,且 勿随意搬动伤者。 ⑤小心保管伤病者的财物,将其交给警察或医务人员。
第三、心脏骤停时心律为心室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者的救治 率最高。
第四、治疗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是电击除颤。 第五、电击除颤的成功率随着开始除颤的时间而下降,每延
迟电击除颤1分钟,成功率降低7%~10%。 第六、心室颤动在数分钟内会转变为心室静止,10~12分钟
后开始除颤,救治成功率接近0。
图2
由此可见,心博骤停伤病者能否生存, 关键在于能否尽早进行心脏复苏及除颤。
徒手除颤: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 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 次。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 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
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可使救护员能在 现场为伤病者进行除颤,提高生存率。
3、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程序(1)
赢得时间意味着留住生命。走进急救知识 天地,掌握更多急救自救方法,让脆弱的 生命坚强起来。
当发生“sos”时,现场的
您(伤者/第一目击者)
将……?!
急救
(自救和互救)
第一章 急救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急救的目的 掌握急救的程序 了解生存链内容 了解救护者的道德守则 了解生存链及尽早施行除颤的理论.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程序.
一、现代急救概念
现代急救是在传统急救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 会生活的特点以及各种灾害、疾病所呈现的状 况而新兴的急救概念。
现代急救面对社会各个层面,涉及到社会各个 角落。因此现代急救早已逾越了医学的范畴进 入社会,形成现代急救医疗体系 。 现代急救 是以急救生存链为主要救护手段,急救生存链 是现代急救理念中的核心内容.
第七、正确使用电极片,电极片应紧贴在胸部正确位 置。确保伤病者胸部皮肤清洁干爽,若有需要,过 长的胸毛应该剃去,是电极片紧贴。电极片不能重 复使用。
第八、体温严重过低(30℃以下)的伤病者,可能对 电击除颤没有反应,但仍应当尝试一次电击,如不 成功,则终止电击,继续施行心肺复苏,并尽快送 往医院。
二、 急 救原则



电击1次
议 立即施行心肺复
电 击

” (5次30:2的
CPR)
重复程序
4、除颤器使用注意事项(1)
第一,自动体外除颤器只能用于心搏骤停的伤病者。
第二,除颤器进行心律分析时必须停止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停止接触或移动伤病者,以免影响分析结果。
第三,救护员目击伤病者晕倒时,应立即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分析心律,并按语音提示进行电击。每次电击后,立即施行 两分钟CPR.非目击伤病者晕倒或伤病者晕倒超过5分钟,应 先施行2分钟心肺复苏,然后连接除颤器进行电击,成人伤 病者不可使用儿童用的电极片。
身上的硝酸甘油贴膜及可导电金属饰物(例如项链),确 保胸部清洁干爽。 第八,取出电极片,将保护膜去除,然后根据电极片上的提 示将电极片紧贴伤者右锁骨以下和心尖部皮肤上。
3、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程序(2)
第九,将电线插头连接除颤器。 第十,停止心肺复苏,提醒在场其他人士“请勿接
触伤者”,等待除颤器分析心律。 第十一,若除颤器显示“建议电击”,应再次大声
个体私营企业发生火灾8581起,死亡156人, 受伤150人,直接财产损失18679万元;
易燃易爆场所共发生火灾567起,死亡5人,受 伤32人,直接财产损失872万元;
村民、居民住宅共发生火灾6.1万起,死亡969 人,受伤395人,直接财产损失2.1亿元。
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 交通事故37.87万起,共造成8.94万人死亡。 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万起, 造成8.16万人死亡、38.04万人受伤,直接财产 损失12亿元。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 交通事故26起,造成389人死亡。
(一)现代急救医疗体系分为三个阶段
一阶段是医院前急救; 二阶段是医院急救; 三阶段是救治缓解后的康复治疗
在这三个阶段中,院前急救是时间最短,但是 决定危重病人抢救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它取决于 “第一目击者” (first responder)的急救意识、 知识及技能。因此掌握基本的生命急救技术是向全 民普及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确保提高患者生存率 的重要条件。是维系“生存链”是否能延续的重要 环节。
肤湿冷或干燥。 ③.交谈:判断伤患的意识狀況、询問伤患意外伤害发
生的过程、疾病史、姓名、电 話、地址、活动的能力、疼 痛的感觉等,並给与情绪的安慰。
3.救援:(A、B、C、預防休克、送往医院)
⑴.维持呼吸道通畅(Airway;A):
呼吸道通暢是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
⑵重建呼吸功能(Breath;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