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知识.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自救器和避难硐室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 身携带自救器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 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 调度室的电话,并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 置的避难硐室。
首先,我们介绍自救器:他是一种轻便、 体积小、便于携带、戴用迅速、作用时间 短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当井下发生火灾, 爆炸煤和瓦斯突出事故时供人员佩带可有 效防止中毒或窒息,从国内外事故教训来 看、不少遇难者当时如果佩带自救器是完 全可以避免死亡的。如美国50~70年代事 故统计中由于爆炸和编辑火课件 灾死亡的728人中就
6、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共度难关稳定情 绪、坚定信念、互相鼓动、不可悲观失望、 急躁行动。
编辑课件
例:1983年1月23日某矿发生火灾后,除3 名工人冲出险区外,还有23名工人被困在 灾区里面。他们迅速撤退到巷道迎头、用 风筒等建了一套临时密闭又在距此闭8米处 建第二道闭。然后派一人监视情况,其余 静卧待救,5小时后全部安全脱险。
4、口腔产生唾液可以咽下,也可自然流入 热交换器,但绝对不能取下口具往外吐。
5、不到达安全地点,不得取下自救器。
编辑课件
隔离式自救器 隔离式自救器分为化学氧和压缩氧两种。首先我们介绍化
学氧自救器。 主要类型有AZG-40、AZG-401、AZH-40、AZG40、
OSR系列等。 下面我们以AZG-40型为例介绍其结构原理: 结构:主要由外壳、封口带、生氧罐、起动装置、呼吸导
编辑课件
发生各种灾害事故时的行动原则
我们应遵循的原则是:及时报告灾情,积 极抢救,妥善避灾,安全撤离。根据以上 的原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发生各种不同灾 害的避灾方法。
发生冒顶事故时,要加强支护防止事故扩 大,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抢救 被埋人员,减少伤亡。
安全自救、互救知识

安全自救、互救知识手册一、自救、互救的定义1.所谓自救,就是发生意外灾害时,在灾区或灾变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救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
2.所谓互救,就是在有效自救的前提下救护他人的方法二、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遵循“报、灭、护、撤、躲”的原则,积极参加救灾与自救。
2.首先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灾害程度与范围,迅速向当班领导和调度(值班)室报告。
3.同时应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措施将事故消灭掉或控制在一定范围,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在控制无效或危及生命安全时,应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沿着避灾路线(安全通道)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5.当撤退路线(安全通道)被堵无法撤退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所(避难场地),或其他安全地点妥善避灾,等待救援。
6.大量事实证明,在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三、事故发生前自救的准备工作1.每一个从事一线生产的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与防护的思想。
2.熟知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灾害事故发生前的预兆、发生规律与预防措施。
3.熟知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和避灾方法,学会熟练使用救灾及自救设备。
4.企业职工必须进行安全培训。
未经安全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5.掌握救护伤员的基本方法和现场急救技术。
四、爆炸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1.爆炸时产生巨大的声响、高温、高温火焰冲击波和有毒气体,在瞬间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2.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应立即背向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面部朝下卧倒,头部要尽量低,双手置于身体下,双目紧闭,用衣服尽量将身体的裸露部分盖严。
条件许可时,可躲在坚固的障碍物后面。
3.在爆炸或气浪传来的瞬间,要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人有毒的高温气体和灼伤气管、内脏。
创伤急救与自救措施

创伤急救与自救措施创伤是指外界暴力、物体撞击、切割等导致身体器官损伤的一种情况。
在创伤发生时,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急救和自救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损伤并保证生命安全。
创伤急救血管出血当出现大面积出血时,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进行止血。
•用自己的手掌均匀地按压在伤口处•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加压直接覆盖在伤口处•如果上述方法无法控制出血,可以用扎带或绷带进行止血,具体方法是先在伤口下方结扎一个结,在结扎的地方向上调节扣子即可止血请注意,夹紧大血管,夹在伤口与心脏之间。
最后,应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骨折当发现患者受伤后出现强烈的疼痛,不能正常活动四肢,很可能是骨折。
此时的急救措施如下:•确保患者周围的环境清洁和安全•给患者进行止痛处理,可以使用止痛药或冰包冷敷,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然后利用硬物作为支架,保护患者受伤的部位,并使其稳定不动。
•需要搬运患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淤血当我们发现患者出现了淤血现象时,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促进自身的恢复。
•利用冰敷或保温带进行冷热交替处理,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使用一些外敷药物来加速局部的代谢•如有必要,按摩患处,以促进淤血的消散•应该避免活动过度,过度活动会导致患处加重,还需要增加医生的治疗难度创伤自救除了以上的急救方法外,我们在遭遇创伤时还可以通过一些自救措施来减少损伤。
抗血块如果我们因为伤口或者其它原因出现了凝血或血友病等疾病,就需要使用药物来帮助我们化解血块。
抗感染当我们的伤口发生感染时,可以使用一些口服药物来加快恢复速度。
如果病情较为严重,还需要前往医院检查和治疗。
敷药对伤口进行敷药既可以防止感染,又可以缩短恢复时间。
远离危险区域当我们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些危险的区域时,应尽快逃离危险区域,保障自己的安全。
总结创伤急救和自救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了解相关救护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在受到创伤时处置迅速、安全、正确地促进自身的恢复。
请注意,遇到严重的急救情况,应尽早寻求专业救护人员的帮助,不可轻易尝试自救。
创伤急救知识教案

自救互救及创伤急救单选1、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中毒者进行急救时,应采用[ ]抢救。
A.仰卧压胸法B.俯卧压背法C.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D.心前区叩击术【答案】C2、出血颜色暗红,出血时缓慢流出,属于[ ]出血。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心内血管【答案】B3、对触电后停止呼吸的人,应立即采用( )法进行抢救。
A.人工呼吸B.清洗C.心脏按压【答案】A4、电击伤伤员的现场救护,需首先立即[ ]。
()A.脱离电源B.包扎伤口C.进行心肺复苏【答案】A5、对骨折伤员的肢体,用夹板或木棍、树枝等固定时应[ ]。
()A.超过骨折段上、下关节B.超过骨折段下关节C.超过骨折段上关节【答案】A.6、踝关节扭伤,为防止皮下出血和组织肿胀,在早期应选用[ ]。
()A.局部按摩B.红外线照射C.冷敷【答案】C.7、现场急救应优先转运[ ]。
()A.已死亡的病人B.伤情严重但救治及时可以存活的伤员C.经救护后伤情已基本稳定的伤员【答案】B.8、创伤急救时,对失血伤员应该[ ]。
()A.先止血后搬运B.先送医院后处置C.先搬运后止血【答案】A.9、创伤急救时,对骨折伤员应该[ ]。
()A.先搬运后止血B.先固定后搬运C.先送医院后处置【答案】B.10、井下发生人员重伤事故时,在场人员对受伤者应(),并报告调度室。
A.送出地面B.立即抢救C.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答案】B11、当物体扎入人员的身体时,应采用的救助方法是()。
A.拔出扎入的物体B.拔出扎入的物体实施加压包扎C.固定扎入的物体后送往医院【答案】C12、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出血伤员应该()。
A.先止血后搬运B.先送医院后处置C.先搬运后止血【答案】A13、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骨折伤员应该( )。
A.先搬运后止血B.先固定后搬运C.先送医院后处置【答案】B14、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伤员人应该( )。
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知识

• (1)指压颞浅动脉:适用于一侧头顶、额 部的外伤大出血。在伤侧耳前,一只手的 拇指对准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另一只 手固定伤员头部。
• (2)指压面动脉:适用于颜面部外伤大出 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和示指或拇指和中指 分别压迫双侧下额角前约1cm的凹陷处,阻 断面动脉血流。因为面动脉在颜面部有许
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睫毛反射 消失。
• (2)无心跳和脉搏。
(三)止血法
•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血 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ml, 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 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 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如出 血量达总血量的40%(1600~2000ml) 时,就有生命危险。
单人和双人现场心肺复苏 操作程序
1、单人心肺复苏
• 在开放气道的情况下,由同一个抢救 者顺次轮番完成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 外心脏按压。
• 先进行2次连续吹气后,抢救者迅速回到患者胸 侧,重新确定按压部位,作30次胸外心脏按压, 再移至患者头侧,作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
进行4次循环(1min 内)后,再用“看- 听-感觉法”确定有 无呼吸和脉搏(要求 在5s内完成)。若无 呼吸和脉搏,再进行 4次循环,如此周而 复始。
• 频率:80~100次/min。
• 深度:婴儿1~2cm,儿童2~3cm, 成人4~5cm。
• 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值:30︰2,即 30次按压后予2次人工呼吸 。
注意点:
按压时手指不应压在胸壁上,两手掌 应保持交叉放置按压,否则易造成肋 骨骨折;
按压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
• 按压位置应正确,否则易造成剑突、 肋骨骨折而致肝破裂、血气胸;
• 现场止血术常用的有5种,使用时要根 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一种,也可以把 几种止血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最 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自救与急救知识

自救与急救知识一、自救知识自救是指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个人采取一系列行动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救知识:1. 火灾自救知识:- 发现火灾时,要立即采取措施报警,并尽量迅速撤离现场。
- 在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靠低处的空气逃生。
- 如果无法逃生,可以用湿毛巾堵住门缝、窗缝等通风口,等待救援。
2. 地震自救知识:- 在地震发生时,要迅速躲到桌子下、墙角或者门口,保护头部。
- 尽量避免站立在窗户、大型家具或者易倒的物体附近。
- 地震停止后,要小心破碎的玻璃、倒塌的建筑物等危险物品。
3. 溺水自救知识:- 在溺水时,要保持镇静,尽量不要大声呼救,以免耗尽体力。
- 尽量用手臂扑腾水面,保持水面上浮。
- 如果有救生圈或者浮板,可以抓住它们来保持浮力。
4. 中暑自救知识:- 在高温天气中,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尽量待在阴凉处。
- 多喝水补充体液,避免脱水。
- 如果出现中暑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要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二、急救知识急救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对受伤或生病的人进行紧急救治的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知识:1. 呼吸急救知识:- 如果发现有人突然停止呼吸,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 在进行CPR时,要先按压胸部30次,然后进行人工呼吸2次。
- 不断地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2. 创伤急救知识:- 在处理创伤时,要先止血,可以用纱布、手帕等进行压迫。
- 如果出血较多,可以提高伤肢,减少出血量。
- 如果有骨折,要尽量保持伤者的休息状态,避免进一步损伤。
3. 中毒急救知识:- 如果有人中毒,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中毒的情况。
-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时,可以尽量让中毒者吐出体内的毒物。
- 不要让中毒者进食或者喝水,以免加重中毒程度。
4. 烧伤急救知识:- 在处理烧伤时,要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在冷水中冲洗,以降低烧伤程度。
- 不要用冷水冲洗大面积烧伤,以免引起体温过低。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第一节现场抢救
1~1 对有毒气体中毒人员应如何进行急救?
1~2 井下人员窒息后如何进行抢救?
1~3 对烧伤人员应怎样进行现场急救?
1~4 发生透水事故时,怎样安全撤离灾区?
1~5 如何急救触电人员?
1~6 怎样对溺水人员进行急救?
第二节自救
2~1 自救器共有几种类型?各适用于什么环境?
2~2 如何佩戴化学氧隔离式自救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3 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如何组织人员避灾自救?
2~4 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如何组织人员避灾自救?2~5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如何组织人员避灾自救?2~6 进入避难硐室避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第三节互救
3~1 常用的现场急救方法有哪些?各适于用抢救哪类
伤员?
3~2 口对口人工呼吸如何操作?
3~3 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如何操作?
3~4 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如何操作?
3~5 在现场如何判断呼吸心跳骤停?其复苏方法是什么?
第四节创伤急救
4~1 颅脑损伤的主要症状是什么?现场怎样急救?4~2 指压止血法如何操作?
4~3 加压包扎止血法如何操作?
4~4 止血带止血法如何操作?
4~5 创伤包扎的材料有哪些?怎样包扎?
4~6 常用的临时骨折固定法有哪些?
4~7 毛巾包扎法如何操作?
4~8 怎样正确搬运伤员?。
自救互救创伤急救

三、煤矿井下人员避灾与 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
• 矿井灾害事故的特点和规律 • 矿井灾害预防与应急预案 • 矿井安全出口、作业地点避灾路线 和避难硐室 • 自救器使用方法 • 现场急救技术
四、自救的行为原则
1.及时报告灾情 灾害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利用电 话或派出人员,迅速将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原因 及危害程度向矿井调度室汇报。
作业
• 井下避灾的行动原则是什么?
第二节 避难场所与自救器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
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在突出煤层
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
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并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硐
室。
一、避难硐室 1、概念:避难硐室是供矿工 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 设施。 2、分类:分永久避难硐室和 临时避难硐室两种。
四、自救的行为原则
4.妥善避灾 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避灾路线因冒项、积水、 火灾或有害气体等原因赞成阻塞,现场作业人员无法 撤退时,或者在自救器有效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 时,应迅速进入预先设置的避难硐室和灾区较安全地 点、或者快速构建临时避难硐室,进行自救互救,妥 善安全避灾,努力维持和发送自身生存条件,等待救 护队的营救。
封图 印 条板 断起 开封 ,口 扔带 掉扳 封手 口至 带
2 掉图 初 期用 生手 氧指 装拉 置住 启拉 动环 针, 。拔 4
1
图 揭 开 上 外 壳 扔 掉 3
意图 隔 热套 垫上 应脖 靠带 身, 体注 5
图 6 拔 掉 口 具 塞
图7 将口具放入唇 齿间,上下齿咬住口 具咬口,紧闭嘴唇。 此时,初期生氧装置 启动生氧,气囊会自 动鼓起。如遇到初期 生氧装置不能正常发 挥作用,应迅速向自 救器内呼气,将气囊 吹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判断呼吸情况 • 在开放呼吸道以后,抢救者可将自己的耳贴近
患者口鼻,侧头注视胸腹部,从以下3个方面 判定呼吸是否存在。
①看:患者胸部或上 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
②听:患者口鼻有 无出气声;
复苏技术操作程序
1.判断患者反应,确定意识状态 ,应 在5~10s内完成。
• 在判定事发现场安全、易于就地抢救后, 急救人员在患者身旁快速判断有无损伤, 是否有反应。
• 可采取轻拍或摇动患者,并大声呼叫: “您怎么了”。如果患者有头颈部创伤 或怀疑有颈部损伤,只有在绝对必要时 才能移动患者,对有脊髓损伤的患者不 适当地搬动可能造成截瘫。
2、呼救及寻求帮助
• 一旦确定患者已昏迷,应立即呼救,招 呼最近的响应者。
3、将患者放置心肺复苏体位
• 将患者仰卧于坚实平面如木板上,使头、 颈、躯干无扭曲,平卧有利于血液回流, 并泵入脑组织,以保证脑组织血供。
• 方法:翻动患者时务使头、肩、躯干、 臀部同时整体转动,防止扭曲。
• 翻动时尤其注意保护颈部,单人抢救时一手 托住其颈部,另一手扶其肩部,使患者平稳 地转动为仰卧位。
• 吹气要深而快,每次吹气量约800~1200ml或每次 吹气时观察患者胸部上抬即可;
• 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钟以上,确保胸廓起伏,
• 开始应连续两次吹气,如只做人工呼吸,以后每隔 5s吹1次气,相当于每分钟12~15次。
• 2、仰卧压胸法 让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 两手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 其胸部两侧乳头之下,借半身重力压伤员胸 部,挤出肺内空气,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 除去压力,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使 空气吸入肺内,如此有节律地进行,要求每 分钟压胸16~20次。此法不适用于胸部外伤 或SO2和NO2的中毒者,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挤 压法同时进行。
(1)仰头举颏法(或仰头举颌法):抢救 者一只手的小鱼际肌放置于患者的前额,用力 往下压,使其头后仰,另一只手的示指、中指 放在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上抬起。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开放呼 吸道徒手操作法。但操作 时应注意手指不要压迫颏 下软组织,以防呼吸道受 压;也不要压迫下颌,使 口腔闭合。
(2)下颌前移法(托颌法 ):抢救者位 于患者头侧,双肘支持在患者仰卧平面上,双 手紧推双下颌角,下颌前移,拇指牵引下唇, 使口微张
• 现场创作急救持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 脏复苏、止血、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 伤员搬运。
• (一)人工呼吸
• 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 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 死状态者,如果呼吸停止不久大都能用 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 在实施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 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将伤员领口解 开、腰带放松,注意保护体温,腰背部 要垫上软衣服等,使胸部张开。先清除 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 住喉咙妨碍呼吸。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 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才能 获得成功。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 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三种。
2010年天湖山能源公司特殊工种培训班
(优选)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 知识.
2010年3月5日
天湖山安全培训中心(三级资质)
第1页
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
现场急救方法
• 现场急救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减轻 伤员痛苦,防止病情恶化,防止和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挽救濒临死亡 的人员的生命,现场急救的关键在于 “及时”。
• 据统计,现场急救搞得好可减少20%伤 员伤员的死亡,人员伤害后2min内进
• 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70%;4~5min内 进行急救成功率可达43%;15min以后 进行急救成功率则较低。因此,在煤 矿现场做好急救工作,关系到伤员的 安危和健康的恢复,是煤矿安全生产 中的一件大事。
一、现场创伤急救
• 口对口吹气时,应注意每次吹气量 不要过大,若超过1200ml可造成胃 扩张;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以免 肺部受损伤或气体进入胃内。
• 单、双人心肺复苏,均为每按压胸 部15次,吹气2次,即:15︰2。
(2)口对鼻人工呼吸: 当患者牙关紧闭、口腔严重损伤或颈部外伤时 应用此法。
• 抢救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另一手 提起患者下颌并闭合口腔,深吸气后,用口与 患者的鼻腔密封吹气,同时观察患者胸部有无 起伏。呼气时应启开患者的口腔或分开双唇, 有利于呼出气体。约每5s吹气1次,相当于每 分钟12次,最多可达20次。此法产生胃扩张的 机会较少,但有鼻出血或鼻阻塞时不能使用。
• 注意点:抢救者跪 于患者肩旁,将患 者近侧的手臂直举 过头,拉直其双腿 或使膝略呈屈曲状。
4、抢救者的位置
• 应跪于患者的肩部水平,这样抢救者 不需移动膝部就能实施人工呼吸和胸 外心脏按压,且有利于观察患者的胸 腹部。
5、畅通呼吸道
• 凡意识丧失的患者,即使有微弱的自主 呼吸,均可由于舌根回缩或坠落,而不 同程度地堵塞呼吸道入口处,使空气难 以或无法进入肺部,这时应立即通畅呼 吸道。
③感觉:抢救者面 颊部有无气体吹拂感。
• 判断及评价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
• 如断定患者有呼吸,则保持呼吸道通 畅,并置患者于昏迷体位;若无呼吸, 需保持患者于仰卧位,并进行人工呼 吸。
7、实施人工呼吸
• 正常大气中含21%的氧,二氧化碳含量 甚微。而正常人呼气中含氧16%,二氧 化碳5%;人工呼吸时,呼气的氧含量 可增至18%,而二氧化碳含量降至2%。
• 因比,只要急救者能高度通气,则呼 气中的氧即足以维持患者生命所需要 的氧浓度。
•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以下不同 的人工呼吸方法。
(1)口对口人工呼吸: 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抢救者用 按于患者前额一手的拇指与示指捏紧鼻 翼下端,然后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张开 嘴巴,双唇包绕封住患者的嘴外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抢 救者用力向患者口内吹气。
• 3、俯卧压背法
• 此法与仰卧压胸法操作方法大致相同, 只是伤员俯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 两侧此法对溺水急救较为适合,因为这 样做便于排出肺内水分。
• 吹气时应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
有起伏者,人工呼吸有效,技术良好;
无起伏者,口对口吹气无效,可能气 道通畅不够、吹气不足或气道有阻塞, 应重新开放气道或清除口腔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