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出血治疗方法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摘要】目的总结自发性小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我院对39例自发性小脑出血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死亡6例,其中4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
术后恢复良好29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
结论自发性小脑出血是临床危重症,手术适应证的良好把握,及时采取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生存率和改善预后。
【关键词】自发性小脑出血;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发展较急,病情一旦恶化,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对39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患者,男21例,女18例。
年龄5岁~71岁,平均38岁。
其中5岁及7岁儿童2例。
有高血压病史26例,脑梗死病史7例,伴糖尿病病史4例。
患者多以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个别以行走困难为首发症状,病情发展迅速。
入院时查体:神志清醒19例,嗜睡5例,昏睡3例,浅昏迷5例,深昏迷7例。
呼吸不规则4例,双瞳孔光反应消失7例。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诊断,ct示血肿位于小脑半球9例,小脑半球为主21例,小脑蚓部为主9例,血肿破入脑室者16例,合并急性梗阻性脑积水10例。
影像学提示及术中发现出血量:10~15 ml9例,15~20 ml 21例,>20 ml者9例。
术后病理结果及dsa全脑血管造影显示脑血管畸形出血者4例,2例儿童为avm出血。
1.2 治疗方法 39例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治疗, 30例小脑蚓部或半球出血量大者行枕下后正中入路环枕减压并血肿清除术,小脑半球出血量10~15 ml者9例行旁正中切口入路枕部微骨窗显微血肿清除。
其中血肿破入脑室10例行侧脑室额角或枕角穿刺外引流,avm出血者术中清除血肿后尽可能切除畸形血管,对于分离较困难的畸形血管,不必强求全部切。
术中探查枕骨大孔及四脑室,发现枕骨大孔及四脑室有血肿者给予吸引器吸除。
小脑出血手术27例治疗体会

小脑出血手术27例治疗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及手术时机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手术治疗小脑出血患者27例,其中3例患者手术时已出现呼吸停止,双瞳散大。
结果 27例患者只有1例患者死亡,其余26例治疗效果良好。
结论小脑出血手术越早,效果越好。
[关键词] 小脑出血;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 r742.8+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2-243-02experience in surgical treatment of 27 cases of cerebellar hemorrhageliu?rizu??zou?yupeng??yang?shuaizhi??zhang?pengfei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vshunkou district of dalian city, dalian 11604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erebellar hemorrhage and timing of surgery options. methods 27 cases of neurosurgery surgic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erebellar hemorrhage from july 2007 to july 201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ree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rgery had stopped breathing and dilated double vision. results in the 27 cases, only one case had been died, whilethe other 26 cases had good effects.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erebellar hemorrhage surgery is better by early operation.[key words] cerebellar hemorrhage; surgical treatment 小脑出血是最危急患者生命的疾病之一。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爆发型小脑出血8例疗效分析论文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爆发型小脑出血8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爆发型小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对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8例自发小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痊愈4例,交通性脑积水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
无一例发生创口感染、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对爆发型小脑出血及时行侧脑室穿刺颅脑外引流术+小脑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爆发型;小脑出血;高血压;微创穿刺引流术【中图分类号】r 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353- 01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1],起病急,危险大,若未能及时恰当治疗,常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甚至迅速形成脑疝,病情急性加重,导致植物生存或死亡。
我科于2 0 07年11月~2 0 11年9月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自发小脑出血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58~74岁, 平均63岁。
均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服用降压药。
3例发病4小时内就诊,5例发病4~8小时来诊,发病到手术时间2~9 h,平均6.8h。
首发症状均为眩晕、头痛和( 或 ) 呕吐,行走不稳,病情进展迅速。
入科2例意识清楚,三小时后昏迷,6例有意识障碍,其中意识模糊1例,浅昏迷1例,中度昏迷2例,重度昏迷2例。
单侧瞳孔散大1例,双侧瞳孔散大1例,针尖样瞳孔2例;呼吸急促4例,鼾声呼吸2例;呕吐5例;所有患者巴氏征阳性,其中双侧阳性5例,单侧阳性3例;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6例。
术前均行头部 c t扫描,左侧小脑半球血肿4例,右侧小脑半球血肿3例,小脑蚓部血肿1例,5例血肿破入脑室;均有脑干受压、桥前池和( 或) 四叠体池和 ( 或 ) 枕大池受压或消失的表现。
术前出血量 15~2 0ml2例,2 0—3 0ml4例,>3 0m l 2例,平均出血量为 2 6.8ml。
超早期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护理

[关 键 词 ] 超 早期 手术 ;小脑 出血 ;脑 室
[中图 分类 号 ] R473.74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008—8849(2010)13—1666—02
自发 性 脑 出 血 的 临 床 特 点 是 起 病 急 ,病 情 变 化 快 。 一 旦 吸 ,立 即行 气 管 插 管 ,用 剪 断 的 16号 胃管 代 替 吸 痰 管 充 分 抽
2008年 10月一 2()09年 9月 采 用 此 术 式 治 疗 28例 自发 性 脑 血 药 物 ,保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吸 氧 3 L/min,连 续 动 态 监 测 患 者
出血 患 者 ,取 得 满 意 的效 果 ,现将 护 理 体 会介 绍 如 下 。
生 命 体 征 ,尤 其 注 意 意 识 、瞳 孔 、血 压 变 化 及 肢 体 活 动 。 遵 医
slic(层 面 数 )×1/6计 算 近 似 值 ,出血 量 为 10~45 mL,平 均 易 致脑 血流 量 不 足 。 血压 增 高 时 给 予 卡 托 普 利 25 mg El服 ,3
17.6 m L。
次 /d,昏迷 者 改 用 鼻 饲 法 。 本 组 有 5例 口服 药 物 难 以 控 制 血
1.2 治 疗 方 法 均 在 发 病 6 h内行 开 颅 手 术 ,首 先 于 右 侧 额 压 患 者 ,采 用 5OmL生 理 盐 水 +硝 普 钠 1 mg由 微 泵 缓 慢 注
角行 脑 室 外 引 流 ,穿 刺 成功 后 释 放 少 量脑 脊 液 暂 时 关 闭 ,然 后 入 ,取 得 满 意效 果 。② 颅 内 高 压 的监 测 :术 后 密 切 观 察患 者 的
1 临床 资 料
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例仅行两侧侧脑室外引流术;10例行后枕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其中2例在行血肿清除术前先行前额角穿刺脑室外引流术,1例在首次手术后因梗阻性脑积水行前额角穿刺脑室外引流术。
15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年,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判定疗效:ⅰ级6例,ⅱ级5例,ⅲ级1例,ⅳ级1例,ⅴ级1例,死亡1例。
3例术前出现急性呼吸骤停的患者中,1例恢复良好,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
结论:自发性小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疗效确切,标准的后枕开颅血肿清除术及脑室外引流术为自发性小脑出血最常见的手术方法,血肿≥10 ml或有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均需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的患者通过手术较多能成功救治。
【关键词】自发性小脑出血;后枕开颅血肿清除;两侧侧脑室外引流;脑积水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1-0034-02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上较常见,在自发性脑出血总体发病中占10%[1]。
除了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外大部分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均能被成功救治。
2009年7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15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经过积极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7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45~75岁,平均59.2岁;临床表现:均急性起病,表现为头痛、头晕或恶心、呕吐等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术前gcs评分:9~12分7例,6~8分5例,3~5分3例,其中3例出现短暂呼吸停止,经积极抢救后恢复自主呼吸;头颅ct影像学检查:小脑半球出血10例(右侧6例,左侧4例),小脑蚓部出血5例,其中2例血肿量>10 ml合并脑室明显扩大,5例血肿量10 ml无合并脑室扩大。
脑小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脑小血管病的治疗方法脑小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脑小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变化,导致血管堵塞和脑缺血,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和疾病。
脑小血管病包括脑小动脉硬化、脑小静脉硬化和深部脑小血管病变等。
脑小血管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脑小血管病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脑小血管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目的是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氧供应、降低脑缺血、促进脑损伤修复。
常用的药物有扩血管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抗凝血药物和血脂调节药物等。
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脑血栓通、肌苷等,可以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提高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症状。
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奥比昂、七叶皂苷酯等,可以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增加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预防脑血栓的形成。
血脂调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预防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一些病情较重的病例,包括脑血栓栓塞和脑出血等,手术常见方式有血管成形术、脑血栓摘除术和动脉搭桥术等。
血管成形术是通过介入手术将血管内的血栓或狭窄部位扩张开来,以恢复脑血供。
脑血栓摘除术是通过手术切开颅骨,直接清除脑内的血栓,以恢复脑血供。
动脉搭桥术是将人体其他部位的血管搭接到脑动脉上,以增加脑血供。
3.康复治疗:脑小血管病的康复治疗也很重要,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言语能力和运动能力等,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训练、电疗、热疗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力和运动功能。
言语治疗主要适用于脑血管病引发的失语症患者,通过练习口腔肌肉和语音功能,帮助恢复言语能力。
职业治疗主要适用于一些日常生活能力受损较严重的患者,通过教育和训练,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微创穿刺术治疗小脑出血16例

通畅 、血压及颅 内压合理控制等 问题。 目的在 于改善 患者 的 引起 消化 道 出血 ,使 用 H:受 体 阻 滞 剂 预 防 ,如 甲氰 咪 呱
基本情况 ,使其能顺 利完 成手 术 。患 者术 前应 剃头 ,清 洗 干 0.2~0.4 g/a,静脉滴注 ;雷尼替 丁 150 mg口服 ,1~2次/d;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医学会上海分 会妇产科 学会.上 海异位妊娠 调查报告 [J]. 上 海 医学 ,1989,12(6):343.
[2]周小燕 .氨 甲喋呤联 合 中药保守 治疗 宫外 孕 56例 [J].海南 医 学 ,2006,17(5):132—133.
[3]李筱梅 ,张庆.氨 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 未破 裂宫外孕疗效 观 察 [J].医药论坛杂志 ,2003,5(10):12—15.
【关键词】 微创穿刺术 ; 小脑 出血 ; 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674—4985. 是 脑 出 血 中较 少 见 的 一 种 ,约 占脑 出血 的 1 资 料 与 方 法
10%
_1 J
,
以小
脑
齿状
核
出
血
最
常
见
。
出血
源
动
脉
为
小
脑
上
动
室的变化情 况 。物 品准备 ,包 括碘 伏 ,75% 的酒 精 ,利 多 卡 复查生化常规 ,防止水 电解质紊乱 。
因 ,尿激酶 ,肾上腺 素 ,立 止血 ,监护 仪 ,充 电式 电钻 ,穿刺 针 2 结 果
.
(有 2.0~7.0 cm不 同规格 ,直径 为 3.5 mm)一套 ,根据血 肿
16例患者 中2例死 亡 ,l4例好转 出院,平 均住 院 Et 24 d,
小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及预后

小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摘要】目的小脑出血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临床医生应对本病有充分认识,及时利用CT等检查手段,以提高诊治水平。
本文将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来阐述,讨论这一疾病具体情况,以期提高诊断水平。
【关键词】小脑出血脑膜刺激一概述小脑出血系1932年由Micheal首次报告。
由于本病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在CT未应用于临床以前易将其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或脑干出血、椎-基底动脉血栓等,因此以前的文献报告多为剖检资料,我们曾统计国内外1814例脑出血的剖检病例中,小脑出血占6.2%~13.0%,平均为9.8%,故认为小脑出血的发病率为脑出血的10%左右。
小脑出血发病突然,症状不典型,常累及脑干及(或)阻塞第四脑室,易出现枕大孔疝导致死亡,临床医生应对本病有充分认识,及时利用CT等检查手段,以提高诊治水平。
二病因小脑出血的病因仍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统计国内报告的438例小脑出血中,有高血压病者286例,占65.29%,合并糖尿病者占11.6%。
年龄较长者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儿童及青少年以脑血管畸形多见,其他少见的病因有血管瘤、血液病等。
三病理小脑出血的部位:70%~80%位于半球,20%~30%位于蚓部。
小脑半球出血一般均位于齿状核处,外观见出血侧半球肿胀,切面见蚓部向对侧移位。
血肿可穿破第四脑室顶流入第四脑室,血量较多时可经导水管流入第三脑室及侧脑室致导水管及脑室扩张积血,严重时可使导水管的直径扩张至0.8cm,全部脑室扩张积血呈铸型;血液亦可穿破皮层进入蛛网膜下腔。
有的血肿虽未穿破脑室,但出血肿胀的小脑可挤压第四脑室使其变窄,影响脑脊液循环,也可挤压脑干特别是脑桥的被盖部,有时小脑中脚亦可被出血破坏。
小脑半球出血时,有的可出现小脑上疝,致中脑顶盖部受压变形。
小脑出血使后颅窝压力明显增高,易出现枕大孔疝引起死亡。
四临床特征文献报告本病的发病年龄为9~83岁,平均60.2岁,以60岁以上为多,统计328例小脑出血患者,60岁以上者198例(6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脑出血治疗方法
关键词小脑出血微创脑积水
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患者有增多和年轻化趋势1。
其临床表现多样,当出血量不大时,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等;当出血量大时,可出现脑干受压表现,如展神经麻痹,凝视麻痹,肢体瘫痪,锥体束征等。
收治小脑出血患者89例,对其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和最后结果进行了总结性分析,以求提高对小脑出血的诊治水平。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小脑出血患者89例,部分病例合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其中男47例,女42例,平均年龄61岁。
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
ct扫描均在发病后24小时内完成。
家属选择开颅手术者不纳入本研究范围。
方法:以往认为一旦确诊小脑出血均应考虑开颅手术治疗,随着头颅ct、mr应用,许多轻型病例得以很快确诊,随着治疗技术的改进,根据小脑出血量的多少及小脑血肿的部位选择治疗方法很重要,如血肿位于小脑半球外侧,尽管出血量偏大,也不一定显著影响脑室系统及脑干功能,临床表现可能并不严重;而如果血肿位于蚓部,靠近第四脑室,即使血肿不很大也较易于压迫并破入第四脑室,或压迫第四脑室使之变形、移位,导致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急剧升高而危及生命。
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手术治疗是目前小脑出血较好的治疗方法,并根据患者小脑出血量的多少、是否破入脑室、
是否有脑干受压等情况主要选择药物治疗、侧脑室引流术、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侧脑室引流术加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
①药物治疗:小脑出血未破入脑室,半球出血量<10ml、蚓部出血<6ml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用甘露醇、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药物,七叶皂苷钠等其他药物及控制血压治疗后,并严格控制液体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患者大部分能临床治愈。
由于出血量少,临床症状较轻,有的病例体征也不是很明显,且多无意识障碍的发生,即使出现意识障碍,程度也较轻,对周围组织及脑室系统无不良影响,故预后良好。
②侧脑室引流术:小脑出血破入第四脑室,小脑内血肿<10ml,减轻了局部血肿对小脑的压迫,如未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故对脑室系统影响不是很大,这时患者意识改变较轻,予强效脱水药物并严格控制液体量等系统治疗后意识状态可恢复正常。
大部分小脑出血破入四脑室后,由于四脑室体积很小,血液可进入中脑导水管及侧脑室,可使四脑室受压致梗阻性脑积水,意识障碍加得,此时应尽快微创行侧脑室引流。
故应复查头部ct,动态观察四脑室改变及对其他脑室系统的影响。
③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小脑半球出血≥10ml、蚓部出血≥6ml未破入脑室,该组血肿易向前压迫蚓部、脑干及四脑室,使脑脊液循环受阻,发生梗阻性脑积水,因此对于出血量≥10ml的半球出血;蚓部出血≥6ml者2,宜尽早微创穿刺术或开颅手术清除血肿,解除梗阻,降低颅内压。
④侧脑室引流术加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小脑出血使幕上脑室系统即第三脑室、侧脑室等出现积血或扩张。
当半球或蚓部出血量很大时,血液不仅破入第四脑
室,第三脑室、侧脑室,中脑导水管也出现积血,甚至可见环池、四迭体池变形,患者脑干受压较重,引起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受损,早期即出现严重意识障碍,另外大量的血液破入脑室系统,在脑室内形成铸型,尤其在中脑导水管或第三、四脑室铸型后,阻塞了脑脊液循环,引起急性梗阻性脑积水,使颅内压迅速升高导致枕骨大孔疝,病死率很高。
首选侧脑室微创引流减轻梗阻性脑积水,同时行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或开颅手术治疗,通过清除血肿,解除对脑干等周围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结果
根据患者小脑出血量的多少、是否破入脑室、是否有脑干受压等选择药物治疗、侧脑室引流术、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89例小脑出血的患者好转及治愈72例,总有效率809%,死亡17例,病死率191%。
脑疝、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见表2。
讨论
小脑出血虽然占脑出血的10%左右,但它病情进展快、危险性大,当出血量大时,除小脑病变症状外,还可出现脑干受压表现,如展神经麻痹,凝视麻痹,肢体瘫痪,锥体束征,呼吸不规则,昏迷,以及颅高压症状,如脑疝形成等3,4。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使脑血管受损5,6,小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导致脑出血,高血压是小脑出血的主要病因。
齿状核动脉是从
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较大分支直接发出,穿过小脑皮质时几乎不分支,在到达齿状核附近时分支突然增多,这将可能引起齿状核区域血管阻力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在分支处产生涡流和湍流,对血管内皮的切应力加大,当有一定诱因存在时,如血压突然升高,将引起此部位血管破裂出血7。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8进
入白质内的齿状核动脉无黏附的软脑膜支持也是易发生出血的原因之一。
由于小脑位于后颅窝,体积较大,且与颅内许多重要结构相邻,而后颅窝空间较小,除枕大孔外无其他结构与颅外相通。
大多数小脑出血患者有头痛、眩晕、频繁呕吐、共济失调,常无偏瘫。
轻症患者表现出一侧肢体笨拙,行动不稳,向病侧倾倒,眼球震颤,两眼向病灶对侧凝视及发音困难,四肢锥体束征。
重症小脑出血患者血肿可破入第四脑室,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出现昏迷及脑干受压现象,可形成急性脑积水,枕骨大孔疝,患者可在12~24小时内死亡。
小脑出血、脑组织水肿时邻近组织易受压,特别是第四脑室和脑干,所以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不仅有小脑本身受损的症状、体征,还可能出现脑干受压及破入脑室等的一系列变化,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有一部分的患者首发症状仅为头晕呕吐,易与其他眩晕性疾病混淆,因此小脑出血较易误诊9。
治疗重点严格控制液体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10。
难点是解除小脑血肿对脑干的压迫,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好的治疗方法,相对小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治疗而言,具有创伤小,手术费用
低廉,术后恢复怏的优点。
以往认为一旦确诊小脑出血均应考虑开颅手术治疗,随着头颅ct、mr应用,许多轻型病例得以很快确诊,治疗方法也有了很大进步。
根据小脑出血量的多少及部位选择治疗方法很重要,如血肿位于小脑半球外侧,尽管较大,也不一定显著影响脑室系统及脑干功能,临床表现可能并不严重;而如果血肿位于蚓部,靠近第四脑室,即使血肿不很大也较易于压迫并破入第四脑室,使第四脑室使之变形、移位,导致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急剧升高而危及生命。
根据患者小脑出血量的多少、是否破入脑室、是否有脑干受压等情况选择保守治疗、侧脑室引流术、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能大大提高小脑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是目前小脑出血较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6—148.
2 承运,胡水生,刘玉光,等.临床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30.
3 little jr.cerebellar hemorrhage in adults:diagnosis by domputerized tomography.j neurosurge,1978,48:57.
4 brennan rw.acute cerebellar hemorrhage analysis of clinic findings and outcome in 12 cases.neuro,1997,27:527.
5 turgst m,ozcan oe,erturk o,et al.spontaneous cerebellar strokes,clinical observations in 60 pations[j].angiology,
1996,47:84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