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资料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5篇】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5篇】

【导语】⽆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家都接触过⼿抄报吧,借助⼿抄报可以提⾼我们搜集信息、美术设计、书法写字等综合素养。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四年级数学⼿抄报内容 燃绳计时 ⼀根绳⼦,从⼀端开始燃烧,烧完需要1⼩时。

现在你需要在不看表的情况下,仅借助这根绳⼦和⼀盒⽕柴测量出半⼩时的时间。

你可能认为这很容易,你只要在绳⼦中间做个标记,然后测量出这根绳⼦燃烧完⼀半所⽤的时间就⾏了。

然⽽不幸的是,这根绳⼦并不均匀,有些地⽅⽐较粗,有些地⽅却很细,因此这根绳⼦不同地⽅的燃烧率不同。

也许其中⼀半绳⼦燃烧完仅需5分钟,⽽另⼀半燃烧完却需要55分钟。

⾯对这种情况,似乎想利⽤上⾯的绳⼦准确测出30分钟时间根本不可能,但是事实并⾮如此,因此⼤家可以利⽤⼀种创新⽅法解决上述问题,这种⽅法是同时从绳⼦两头点⽕。

绳⼦燃烧完所⽤的时间⼀定是30分钟。

⽕车相向⽽⾏问题 两辆⽕车沿相同轨道相向⽽⾏,每辆⽕车的时速都是50英⾥。

两车相距100英⾥时,⼀只苍蝇以每⼩时60英⾥的速度从⽕车A开始向⽕车B⽅向飞⾏。

它与⽕车B相遇后,马上掉头向⽕车A飞⾏,如此反复,直到两辆⽕车相撞在⼀起,把这只苍蝇压得粉碎。

苍蝇在被压碎前⼀共飞⾏了多远? 我们知道两车相距100英⾥,每辆车的时速都是50英⾥。

这说明每辆车⾏驶50英⾥,即⼀⼩时后两车相撞。

在⽕车出发到相撞的这⼀⼩时间,苍蝇⼀直以每⼩时60英⾥的速度飞⾏,因此在两车相撞时,苍蝇飞⾏了60英⾥。

不管苍蝇是沿直线飞⾏,还是沿”z”型线路飞⾏,或者在空中翻滚着飞⾏,其结果都⼀样。

2.四年级数学⼿抄报内容 1、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由。

——康扥尔 2、数学对观察⾃然做出重要的贡献,它解释了规律结构中简单的原始元素,⽽天体就是⽤这些原始元素建⽴起来的。

——开普勒 3、数学⽅法渗透并⽀配着⼀切⾃然科学的理论分⽀。

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

——冯纽曼 4、数学家本质上是个着迷者,不迷就没有数学。

四年级数学小报内容(5篇)

四年级数学小报内容(5篇)

四年级数学小报内容(5篇)【#四年级# 导语】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四年级数学小报内容数学考试技巧一、填空题1、认真完整读题目2、回想有关概念、性质、定律、公式、进率、方法3、认真仔细计算(画图)4、是否有特殊方法5、结果是否最简(最简分数、最简比)6、单位统一:带上单位二、选择题1、认真完整读题目2、回想有关概念、性质、定律、公式、进率、方法3、从选项中排除不可能的情况(排除法)4、计算对照(推理),可将结果代入题目中检验是否合理三、判断题1、认真完整读题目2、回想有关概念、性质、定律、公式、进率、方法3、把问题特殊化(把问题具体化)4、能否拿出数据、举例*给定的结论5、考虑是否超越限制条件四、图形操作1、认真读题、弄清要求2、回忆有关作图要求3、按作法要求认真作图4、标上相关数据、名称2.四年级数学小报内容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

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

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

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

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

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

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文字版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文字版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文字版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肯定对各类手抄报都很熟悉吧,手抄报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

那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好的手抄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文字版,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一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病人一次喝药水35(),家用浴缸大约能装水300()。

2、一个成年人一天正常要摄入水分2500毫升,一个月(按30天算),大约要摄入水分()毫升,合()升。

3、在○里填上“>”、“<”、或“=”。

40升○4000毫升 8升800毫升○8800毫升
45+25×12 ○(45+25)×12 300×20+20 ○ 301×20
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3200 ()×()=4800
5、在一个三角形中,∠1=32°,∠2=48°,那么第三个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5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50度,顶角是()。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二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数字。

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
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5篇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5篇

【导语】⽆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家都接触过⼿抄报吧,借助⼿抄报可以提⾼我们搜集信息、美术设计、书法写字等综合素养。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四年级数学⼿抄报内容 1.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乘号,乘号前⾯和后⾯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的数叫做积。

10(因数) ×(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00(积) 2.平⾏:在平⾯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或空间的⼀条直线与⼀平⾯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

如图直线AB平⾏于直线CD,记作AB∥CD。

平⾏线永不相交。

3.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相交,或⼀条直线与⼀个平⾯相交,如果交⾓成直⾓,叫做互相垂直。

4.平⾏四边形:在同⼀平⾯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的四边形叫做平⾏四边形。

2.四年级数学⼿抄报内容 1.⾓ (1)⾓的静态定义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的两条边。

(2)⾓的动态定义 ⼀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个位置旋转到另⼀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

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的始边,终⽌位置的射线叫做⾓的终边 2.⾓的符号:⾓的符号:∠ 3.⾓的种类:⾓的⼤⼩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决定于⾓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就越⼤,相反,张开的越⼩,⾓则越⼩。

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向与⾓度。

⾓可以分为锐⾓、直⾓、钝⾓、平⾓、周⾓、负⾓、正⾓、优⾓、劣⾓、0⾓这10种。

以度、分、秒为单位的⾓的度量制称为⾓度制。

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1)锐⾓:⼤于0°,⼩于90°的⾓叫做锐⾓。

(2)直⾓:等于90°的⾓叫做直⾓。

(3)钝⾓:⼤于90°⽽⼩于180°的⾓叫做钝⾓。

4.乘法:乘法是指⼀个数或量,增加了多少倍。

四年级数学与生活手抄报内容

四年级数学与生活手抄报内容

四年级数学与生活手抄报内容1、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华罗庚2、如果谁不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同边是不可通约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称号。

——柏拉图3、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4、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

——L克隆内克5、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

——CG达尔文8、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

——史密斯9、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

——华罗庚很久以前,数学王国比较混乱。

0—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称霸,而且彼此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

数学天使看到这种情况很生气,派﹤、﹥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建立次序,避免混乱。

﹦笑着说:“我们是天使派来你们王国的法官,帮你们治理好你们国家。

我是‘等号’,这两位是‘大于号’和‘小于号’,它们开口朝谁,谁就大;它们尖尖朝谁,谁就小。

”数学,数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数学呢?因为数学它有魅力,我已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

今天,我又学会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学了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我的计算速度快了许多,学习计算更加轻松。

举个例子说说吧!比如:367498=?我只要这样想:把498看作500来加,然后用367500,发现多加了2,于是我便在和里减去2,结果得到865。

而796295呢?我这样想:796可以看作800来加,而295可以看作300,一个多加了4,另一个多加了5,于是算式就变成了800300-4-5=1091,瞧,多方便呀!学完了加法的简便算法,再来学习减法的简便算法就容易多了。

如:483-299,嘿嘿,我脑袋瓜轻轻一动,就有方法了。

我先把299看作300来减,因为多减了1,所以只要结果中加上1,就是用483-3001=184,这样就好算多了。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一二单元内容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一二单元内容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一二单元内容一、四年级数学手抄报一单元:加法与减法1.加法的基本概念加法是一种数学运算,用来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总和。

我们可以使用加法来计算两个珠子、两个苹果或者其他数量的物品的总数。

2.加法的运算规则加法的运算规则是很简单的,只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执行:-把要相加的两个数放在一起,使其对齐。

-从右到左依次相加,如果有进位则向左进一位。

-最终结果即为相加的总和。

3.加法的性质加法具有以下性质:-交换律:加法的结果与加法顺序无关,即a + b = b + a。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时,先加任意两个数得到的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的结果相同。

-零元素:任何数和0相加的结果都是其本身。

4.减法的基本概念减法是一种数学运算,用来计算两个数的差值。

我们可以使用减法来计算物品的数量减去一部分后剩下的数量。

5.减法的运算规则减法的运算规则是通过加法来实现的,只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执行:-把被减数写在上面,减数写在下面,使其对齐。

-如果减数小于被减数,则需要借位。

从左到右依次减去对应位上的数,如果不够减,则从左边邻近的位借1。

-得到的结果即为减法的差值。

6.减法的性质减法具有以下性质:-减法没有交换律,即a - b ≠ b - a。

-减法也没有结合律。

-减去0不改变减数的值。

二、四年级数学手抄报二单元:乘法与除法1.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是一种数学运算,用来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积。

我们可以使用乘法来计算若干组物品的总数。

2.乘法的运算规则乘法的运算规则是很简单的,只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执行:-把要相乘的两个数放在一起,使其对齐。

-从右到左依次相乘,如果有进位则向左进一位。

-最终结果即为相乘的积。

3.乘法的性质乘法具有以下性质:-交换律:乘法的结果与乘法顺序无关,即a × b = b × a。

-结合律:三个数相乘时,先乘任意两个数得到的结果,再乘第三个数的结果相同。

-单位元素:任何数和1相乘的结果都是其本身。

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1.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观察物体知识点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2.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昨天晚上,天比较热,我拿出了一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

他给我出了一道题,题目是:把这个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切出十块皮,看你这么切?这时,我想,这个吗,很简单。

于是,我去拿来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来。

我切了一个“米”字形的,一数,有九块倒够数,可是,只有九块呀!我不服气,又拿来一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指着我说:“哎呀,你这样要浪费几个西瓜呀?还是我来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

我在一旁仔细地看者,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问号,该这么切呢?等爸爸切完后,我数了数,也只有九块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

我望了望爸爸说:“爸爸,你切的还不是九块吗?”爸爸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说出了第十块皮的“藏身之地。

”原来第十块皮藏在“井”字中间那个“口”的下面。

到这时,我才恍来大悟。

3.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1、李刚从家到学校要用14分钟,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到少年宫要走几分钟?(5分)2、武汉电池厂一天能生产电池2400节,每600节可装一箱,问这一天能生产多少箱电池?3、甲、乙两地的公路长27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45千米的速度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4、在运动场的一边插红旗,每隔5米插一面。

从一端到另一端一共插了13面,运动场的一边有多长?(5分)5、商店上午运来桔子43筐,下午运来桔子28筐,平均每筐桔子重52千克,这个商店共运来桔子多少千克.6、三年级2个班,每班有45个同学,一共割菜810千克,平均每个同学割菜多少千克?7、学校计划购买25张电脑桌和25把转椅,每张电脑桌750元,每把转椅250元,学校准备了24000元,够不够用?8、一头大象约重5408千克,它的体重是一只猴子的208倍,这只猴子重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9、学校运来1200棵树苗,如果每行栽24棵,可以栽几行?(用两种方法解答)10、两人见面要握一次手,照这样的规定,五人见面共握几次手?4.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1、农具厂要生产20640件小农具,120天完成了一半,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件?2、一个制鞋厂制出男鞋3860双,是制出的女鞋的2倍,制出女鞋多少双?3、修一条水渠,已经修了840米,还有120米没修,修的是没修的几倍?4、38个民兵练习打靶,一共打中1026环,平均每个民兵打中多少环?5、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是540千米,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出,9小时到达,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饲养组养了64只白兔,是灰兔的4倍,养了多少只灰兔?7、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

数学小报内容四年级下册25字

数学小报内容四年级下册25字

数学小报内容四年级下册25字一、数学名言(1)数学是无穷的科学。

——赫尔曼外尔(2)数学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号。

——黑格尔(3)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

——考特(4)数学是人类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

——米斯拉(5)数学是科学之王。

——高斯(6)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维特根斯坦(7)数学是符号加逻辑。

——罗素(8)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培根(9)数学家本质上是个着迷者,不迷就没有数学。

——努瓦列斯(10)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

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

——冯纽曼二、数学家的趣闻"1名数学家=10个师"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称:一名优秀的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

你可知这句话的由来吗?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

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发现,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按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有一定的规律。

一定数量的船(如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如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

比如5位同学放学都回自己家里,老师要找一位同学的话,随便去哪家都行,但若这5位同学都在其中某一家的话,老师要找几家才能找到,一次找到的可能性只有20%。

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船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

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低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资料
趣味数学故事(1):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趣味数学故事(2):情侣资料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光处理一些自我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

他的题目是:
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

自我也就能够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

但是才一转眼的时光,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

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

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

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
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

”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

之后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故事(3):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搞笑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方数,有35个头;从下方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明白《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趣味数学故事(4):
此刻人买狗,有些是为了看家防盗,有些是为了上山打猎,有些是为了侦查破案,有些是为了观赏消遣。

古代人也会为了各种目的买狗。

下方是中国古代数学书《九章算术》里一道关于买狗的应用题:
今有共买犬,人出五,不足九十;人出五十,适足。

问人数、犬价各几何?
题目的大意是说,此刻有几个人合买一条狗,每人出5文,还差90文;每人出50文,刚好够了。

问有多少人,狗的价钱是多少。

第一次每人出5文,第二次改成出50文,增加的钱数是50-5=45(文)。

每人多拿出45文,刚好补足了原先短缺的钱数90文,所以人数是90÷45=2,
狗的价钱是50×2=100(文)。

答案是:共有两个人,买一只狗要100文。

《九章算术》里还有一些类似的问题,几个人合买一件东西,拿出来的钱有时候多了(盈),有时候不够(不足),有时候刚好(适足)。

这种算术题型很常见,至今还叫做“盈亏问题”或“盈不足问题”,保留了《九章算术》的'传统。

趣味数学故事(5):
在距离此刻一千七百多年前,中国是处于魏、蜀、吴三强鼎立的三国时代。

有一天,吴国的孙权送给魏国领袖曹操一只大象,长久居住在中原的曹操从来没有看过这种庞然大物,好奇地想明白这个大怪物的体重到底有多重?于是,他对着臣子们说:「谁有办法把这只大象称一称?」在场的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有人回家搬出特制的秤,但大象实在太大了,一站上去,就把秤踩扁了;有人提议把大象一块一块地切下分开秤,再算算看加起来有多重,但是在场的人觉得太残忍了,而且曹操喜欢大象可爱模样,不期望为了秤重失去它。

就在大家束手无策正想要放下的时候,曹操七岁的儿子─曹冲,突然开口说:「我明白怎样秤了!」他请大家把大象赶到一艘船上,看船身沉入多少,在船身上做了一个记号。

然后又请大家把大象赶回岸上,把一筐筐的石头搬上船去,直到船下沈到刚刚画的那一条线上为止。

之后,他请大家把在船上的石头逐一称过,全部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小朋友,曹冲是不是很聪明?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时代,曹冲的方法的确很聪明,但是,现代的工具十分发达,我们发明出许多的工具来称重的东西,不须要再大费周章地一筐筐地搬石头。

小朋友,请你和爸爸妈妈一齐讨论,一只小狗、一袋砂石、一颗苹果、一卡车的木头、一台货柜车,分别要用什么工具来称重最适当?
趣味数学故事(6):
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古依木,雇了一个叫扎克的长工,答应每年给一头牛的工钱。

到了年底,古依木对扎克说,你的工钱存在我这儿,将来能够办大事。

老实的扎克同意了。

一晃19年过去了,扎克年老力衰了,大地主古依木就想把他辞退。

一天,古依木把扎克叫来,说:“你在我家做了19年,此刻我给你19斤油,你走吧!”扎克一听急了,说:“老爷,你讲的每年给‘一头牛’的工钱,怎样变成‘一斤油’了呢!”古依木两眼一瞪,咆哮说:“那是你听错了,老爷还会赖你吗?”不容分说就把他赶出了门。

扎克提了19斤油呆呆的坐在路旁。

这时正好看见阿凡提骑着小毛驴过来了。

扎克连忙把这事告诉阿凡提,请他帮忙算回工钱。

阿凡提想了片刻说,好,我和你一齐上古依木家里去评理。


古依木在家里正在喝酒,冷不防阿凡提和扎克走了进来,古依木心里有点慌,装着笑脸道:“阿凡提先生驾到,不知有何贵干?”阿凡提说:“扎克想做个小生意,特来借三两银子,由我作保,不知老爷肯不肯。

”古依木一听,心宽了,连说:“有阿凡提先生作保,当然能够。

扎克是老实人,年息对本对利就行了。

”于是,三对六面写好了借据。

古依木正要去拿银子,阿凡提拉住了他说:“办事情要公平,借你的钱是对本对利,那么,阿凡提每年一斤油存在你那里,也就应对本对利。

”古依木眼珠一转,暗想十九斤油的利钱能有多少,大不了几百斤油吧!就说:“好吧,看在阿凡提先生的面上,算出多少,我照付就是了。


于是,阿凡提拿过算盘说:头一年,工钱1斤,第二年加利息1斤,加工钱1斤,共3斤,第三年是7斤,第四年是15斤……不到一刻工夫,算出了结果,把大地主古依木吓得目瞪口呆。

最后连连央求:“阿凡提先生,请你向扎克说说好话,我情愿还他19头牛的工钱!”
扎克拿到了19头牛的工钱,三两银子当然不借了。

请问小朋友,每年一斤油,按照古依木对本对利的算法,19年的本息账,到底是多少?告诉你,结果是524287斤油。

你如不信,不妨自我算算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