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验报告

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熟练使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
3、学会处理测量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并进行调整。
4、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工具1、水准仪 1 台。
2、水准尺 2 把。
3、记录板 1 个。
三、实验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竖立于两点上的水准尺的读数,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闭合水准路线是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的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环形路线。
其高差闭合差理论上应为零,但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高差闭合差通常不为零。
需要对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使各测段高差改正数之和等于高差闭合差,改正后的高差之和应等于零。
四、实验步骤1、选点和设站在选定的测量区域内,选择一系列的点作为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
在每个水准点上设置测站,将水准仪安置在两水准点之间,使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
2、观测(1)后视水准尺,读取后视读数。
(2)前视水准尺,读取前视读数。
(3)记录读数,并计算高差。
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3、迁站依次移动水准仪,重复上述观测步骤,直至完成闭合水准路线的测量。
4、数据记录将观测数据准确、清晰地记录在记录板上,包括测站、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差等。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测站|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差||::|::|::|::||1|1526|0985|0541||2|1238|1023|0215||3|1652|1387|0265||4|1456|1128|0328||5|1789|1562|0227|计算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Σ高差(终点高程起点高程)假设起点高程为 100000m,终点高程也应为 100000m。
Σ高差= 0541 + 0215 + 0265 + 0328 + 0227 = 1576m高差闭合差= 1576 0 = 1576m容许高差闭合差:根据测量规范,假定本次测量的容许高差闭合差为±12√n 毫米(n 为测站数)本次测量测站数为 5,计算得容许高差闭合差为±12√5 ≈ ±2683mm 由于高差闭合差 1576m 远远大于容许高差闭合差,说明测量存在较大误差,需要重新测量。
闭合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闭合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水准仪的使用和操作。
3. 学会闭合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和成果计算。
二、实验原理闭合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进行的一种水平面测量方法。
通过测量一系列高程点,构成一个闭合的水准路线,然后计算各点的高程,达到控制测量区域高程的目的。
三、实验仪器1. 水准仪: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
2. 水准尺:双面水准尺。
3. 脚架:三脚架。
4. 尺垫:尺垫。
5. 记录板:记录板。
6. 计算器:计算器。
四、实验方法1. 选择测区: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测区,确保测区范围内无明显高差起伏。
2. 布置水准路线:在测区内选择若干个高程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
要求相邻点之间距离适中,确保观测精度。
3. 安置仪器:将水准仪安置在已知高程点上,确保仪器稳定。
4. 观测数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观测:a. 后视:瞄准后视点水准尺,消除视差,读取后视读数。
b. 前视:瞄准前视点水准尺,消除视差,读取前视读数。
c. 红黑面读数:读取水准尺红黑面的读数。
d. 记录数据:将观测数据记录在记录板上。
5. 检核: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6. 计算高程: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各点的高程。
五、实验数据处理1. 计算闭合差: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程闭合差,判断观测精度。
2. 调整闭合差:如果闭合差超限,根据调整公式对闭合差进行调整。
3. 计算各点高程:根据调整后的闭合差,计算各点的高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测量了闭合水准路线上的各点高程,并计算了闭合差。
2. 结果分析:a. 实验过程中,观测数据准确,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说明观测精度较高。
b. 通过调整闭合差,提高了闭合水准路线的高程精度。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闭合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了水准仪的使用和操作,提高了测量技能。
3. 学会了闭合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和成果计算,为今后测量工作打下了基础。
水准仪闭合线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水准仪的基本构造,了解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
2. 掌握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精平和读数方法。
3. 理解闭合水准线路的测量原理,掌握闭合差调整及待定点高程计算方法。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闭合水准线路测量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量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并组成闭合线路,通过计算闭合差来调整高程,最终求得待定点的高程。
闭合水准线路测量原理如下:1. 测量两点间的高差: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在后视点(已知高程点)和前视点(待测点)之间,分别读取水准尺的读数,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2. 组成闭合线路:从已知高程点出发,依次测量其他待测点的高程,最后回到已知高程点,形成一个闭合线路。
3. 计算闭合差:将测量得到的高程值与已知高程值进行对比,计算闭合线路的闭合差。
4. 调整闭合差:如果闭合差超限,则需要调整闭合差,使闭合差符合要求。
5. 计算待定点高程:根据调整后的闭合差和已知高程值,计算待测点的高程。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水准仪:DS3型水准仪2. 水准尺:双面水准尺3. 脚架:三脚架4. 记录板:记录板5. 计算器: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安置水准仪: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
开箱取出水准仪,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 粗略整平:旋转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大致居中,使仪器大致水平。
3. 瞄准水准尺:转动望远镜,用准星和照门粗略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
4. 精平与读数:转动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清晰,然后转动望远镜,使水准尺影像清晰。
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完成精平。
读取水准尺的读数,记入记录板。
5. 重复步骤3和4,进行前视读数。
6. 计算高差:根据前后视读数,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7. 重复步骤1至6,完成闭合线路的测量。
8. 计算闭合差:将测量得到的高程值与已知高程值进行对比,计算闭合线路的闭合差。
9. 调整闭合差:如果闭合差超限,则需要调整闭合差,使闭合差符合要求。
2023年水准测量实验报告6篇

2023年水准测量实验报告6篇水准测量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掌握水准路线测量的观测、记录方法、水准路线成果整理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每组施测一条4~6个(最好每人一个)点的闭合水准路线,假定起点高程为30.000m。
2、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计算。
三、仪器及工具DS3型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1对,尺垫2块,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记录板等。
四、方法提示1、每组选定一条4~6个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相邻点之间应略有起伏且相距不远)。
确定起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
如A→B→C→……→A。
2、在起始点A和待定点B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照准A点水准尺,消除视差、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同法照准待定点B水准尺,读取前视读数,分别记录并计算高差;改变仪器高度(或用双面水准尺的红、黑面分别观测),读取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
检查两次高差之差是否超限(±6mm),若未超限,计算平均高差h1。
3、将A点水准尺立于待定点C,同上法读取待定点B后视读数及待定点C 前视读数,计算平均高差h2。
4、同法继续进行,经过所有待定点后回到起点。
5、检核计算。
检查后视读数总和减去前视读数总和是否等于高差总和(即∑a-∑b=∑h是否成立),若不相等,说明计算过程有错,应重新计算。
6、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及高程计算。
统计总测站数n,计算高差闭合差的容许误差,即fh容=±12nmm。
若|∑h|≤|fh容|,即可将高差闭合差按符号相反、测站数成正比例的原则分配到各测段实测高差上,再计算各测段改正后的高差和各待定点的高程。
五、注意事项1、仪器的安置位置保持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每次读数前应保证精平及消除视差。
2、立尺员要立直水准尺。
立尺时,在起点(已知高程点)和待定高程点上不能放尺垫,其间若需加设转点,转点可放尺垫。
在观测过程中不得碰动仪器或尺垫,迁站时应保护前视尺垫不得移动。
闭合导线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闭合导线水准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闭合导线水准测量法对一定区域内的高程进行测量,并计算出该区域内各点之间的高差,以达到精确测量地形和建筑物高度等目的。
二、实验原理闭合导线水准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高程测量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在同一平面上进行观测,通过比较观测点之间的高差来计算出各点之间的高差。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起始点和终止点,并将两个点之间拉直一条基线。
2.在基线两端分别设立控制点,并在控制点处安装水准仪。
3.在起始点处设置高程基准面,并通过观测确定该基准面的高程值。
4.从起始点开始,依次观测各个控制点和待测点处的高程值。
5.观测完毕后,回到起始点重新观测起始控制点处的高程值,并与起始时所确定的基准面相比较,计算出各个控制点和待测点处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差。
6.根据所得结果计算出各个点之间的高差,并绘制高程图。
三、实验器材1.水准仪:用于测量各个点的高程值。
2.三脚架:用于支撑水准仪。
3.测量杆:用于确定各个点的高程值。
4.基线拉线:用于连接起始点和终止点,并保证其在同一平面上。
5.铁钉和木桩:用于标记控制点和待测点。
6.计算器:用于计算各个点之间的高差。
四、实验步骤1.选择起始点和终止点,拉直基线并确定控制点位置。
2.在起始点处设置高程基准面,并通过观测确定该基准面的高程值。
3.从起始点开始,依次观测各个控制点和待测点处的高程值,记录数据并进行计算。
4.观测完毕后,回到起始点重新观测起始控制点处的高程值,并与起始时所确定的基准面相比较,计算出各个控制点和待测点处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差。
5.根据所得结果计算出各个点之间的高差,并绘制高程图。
6.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
五、实验注意事项1.测量时要保证水准仪的准确性,避免误差。
2.控制点和待测点的位置要尽量选在平坦的地面上,以避免高差产生误差。
3.观测时要注意环境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如风力、温度等。
4.测量数据要及时记录,以免遗漏或出错。
利用水准仪进行闭合路径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华扶电力*孑利用水准仪进行闭合路径水准测量实验报告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实验目的1、认识水准仪的各部分构造。
2、利用水准仪进行闭合路径水准测量3、对水准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实验仪器三、实验原理1、水准测量是按一定水准路线进行的,并已知一点高程,求算另一点高程的一般方法。
当两点间距较远或高差过大时,则需要将两点之间分成若干段,逐段安置仪器,依次测得各段高差,然后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如各段高差,然后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如要测A、B两点的高差,在A、B 两点之间依次设三个点(称为转点,起传递高程作用),安置四次仪器,即设四个测站,每一站可读取后(aj、前(b i)视读数,得各段高差为:h i =a i -b i h 2=a 2-b 2 h 3=a 3-b 3 h 4=a 4-b 4两点之间的高差为四个测段高差之和,即:H AB 二刀 h=E a-刀 b2、双面尺法:采用红、黑两面尺观测,由于同一根尺两面注记 差一个常数,这样在一个测站上对每个测点既读取黑面读数, 又读取 红面读数,据此校核红、黑面读数之差。
由红、黑面测得高差之差应 在5mm 内。
3、闭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的水准 点开始,沿一条闭合的路线进行水准测 量,最后又回到该起点,称为闭合水准程已知,由该点开始依次测量相邻两点 间高差h i ,h 2,h 3,h 4与BM1点组成闭合水 准闭合路线。
这时高差总和在理论上应 等于零,即:刀h 理=0。
但由于测量含有 误差,往往刀h 理工0而存在高差闭合差f h ,即f h 二刀h 测。
高差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结果的质量,闭合差的允许值 f h 允视水准测量的等级不同而异,等外水准测量允许的最大闭合差为平原丘陵区fh 允二士40VE L(mm)路线。
关于闭合线路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

闭合线路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关于闭合线路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艰苦的实习生活已经告一段落,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实习报告吧。
那么好的实习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闭合线路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闭合线路工程测量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透过实地的测量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掌握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学习如何进行实地的地形控制测量和地形图的展绘、拼接,在实习的同时也体验一下实际测量工作的生活、培养团队协作潜力。
实习时间:2015年5月11日到2015年5月19日实习地点: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实习人员:14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全体学生及教师实习仪器:经纬仪,水准仪,水准尺,尺垫,计算器,记录本,三角板等实习计划:踏勘选点一天,控制测量三天,控制点坐标计算和展绘一天,地形测量四天,拼图一天(计划十天,实际实习时间为九天)。
实习经历及体会:20xx年5月11日上午,带着愉快的情绪,坐上一路向南的汽车,开始了我们本学期的工程测量实习,这也是我们专业第三次的实习!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了我们实习的目的地――江西省桑蚕茶叶研究所!在那里不得不介绍一下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了,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经50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集蚕桑、茶叶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农业良种繁育与推广,园林设计与苗木栽培及现代农业展示为一体的科研事业单位。
所内主要经营项目有:蚕种培育、茶叶加工、苗木种植、园林设计和果树栽培等。
我们所住的招待所周围空气清新,树木繁茂,山塘众多,地貌丰富,植被覆盖率超高,并且民风淳朴,安居乐业,的确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梦想之地,是人民居住的天堂啊!当日午时,在招待所门前,我们的欧阳教师简单地开了个动员大会,他重申了我们此次实习的好处和要求,强调了应当遵守的一些纪隶和安全事项,还为我们打气,鼓励我们勇敢机智应对将要到来的困难!之后立刻就是踏勘选点,围绕着招待所外面的“8”字圈,我们选取了AB两条线路,每条12个点,就这样,我们10几个小组被分成4路!接下来的头3天是平面控制测量!我们小组先是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完成角度测量,然后用一天半来完成高程测量。
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验报告

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确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的高程控制点,并进行高程测量,以验证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
闭合水准路线是指在地面上选取若干高程控制点,通过水准仪测量它们之间的高程差,最终形成一个闭合的测量路线。
在实际测量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原理:1.高程控制点的选择,高程控制点应选择地势较高、位置较为稳定的地点,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闭合路线的布设,闭合水准路线的布设应尽可能围绕在一个封闭的区域内,以确保闭合路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高程测量的精度,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精度受到地面大气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在测量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校正和修正。
三、实验步骤。
1.选择闭合水准路线的高程控制点,并在地面上进行标志。
2.利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记录下各个高程控制点之间的高程差。
3.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程闭合差,评估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出闭合水准路线的高程闭合差为±0.02m,表明本次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精度较高,可靠性较好。
同时,通过对比实测值和设计值,发现实测值与设计值基本吻合,说明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准确性较高。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闭合水准路线测量,验证了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为实际工程测量提供了可靠的高程控制数据。
在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测量过程中受到天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实际工程测量中加以注意和处理。
六、实验改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以考虑在测量过程中增加对环境因素的监测和校正,以及对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以确保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参考文献。
1.《测量学》,李明,2009。
2.《工程测量学》,王强,2012。
以上就是本次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普通水准测量
水准路线一般布置成为闭合、附合、支线的形式。
本实验通过对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按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施测,使同学们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
一、实验性质
综合性实验,实验时数安排为2~3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⑴练习水准路线的选点、布置。
⑵掌握普通水准测量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检核以及集体配合、协调作业的施测过程。
⑶掌握水准测量路线成果检核及数据处理方法。
⑷学会独立完成一条闭合水准测量路线的实际作业过程。
三、仪器和工具
⑴水准仪1台、脚架1个、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木桩4~5个、斧头1把、记录板1块、测伞1把。
⑵自备:铅笔、计算器。
四、方法步骤
⑴领取仪器后,根据教师给定的已知高程点,在测区选点。
选择4~5个待测高程点,钉木桩并标明点号,形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⑵在距已知高程点(起点)与第一个转点大致等距离处架设水准仪,在起点与第一个待测点上竖立尺。
⑶仪器整平后便可进行观测,同时记录观测数据。
用双仪器高法(或双尺面法)进行测站检核。
⑷第一站施测完毕,检核无误后,水准仪搬至第二站,第一个待测点上的水准尺尺底位置不变,尺面转向仪器;另一把水准尺竖立在第二个待测点上,进行观测,依此类推。
⑸当两点间距离较长或两点间的高差较大时,在两点间可选定一或两个转点作为分段点,进行分段测量。
在转点上立尺时,尺子应立在尺垫上的凸起物顶上。
⑹水准路线施测完毕后,应求出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以对水准测量路线成果进行检核。
⑺在高差闭合差满足要求(()km 40L f h ±=容,单位mm )时,对闭合差进行调整,
求出数据处理后各待测点高程。
五、注意事项
⑴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
⑵读取读数前,应仔细对光以消除视差。
⑶每次读数时,都应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式气泡吻合)。
并注意勿将上、下丝的读数误读成中丝读数。
⑷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粗平。
若圆水准器气泡发生偏离,应整平仪器后,重新观测。
⑸应做到边测量,边记录,边检核,误差超限应立即重测。
⑹双仪器高法进行测站检核时,两次所测得的高差之差应小于等于6 mm ;双面尺法检核时,两次所测得的高差尾数之差应小于等于5 mm (两次所测得的高差,因尺常数不同,理论值应相差0.1 m )。
⑺尺垫仅在转点上使用,在转点前后两站测量未完成时,不得移动尺垫位置。
⑻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h f h ,容许值()km 40L f h ±=容,单位mm 。
六、上交资料
实验结束后普通水准测量记录及测量实验报告以小组为单位装订成册上交,测量实验报告见附录。
测 量 实 验 报 告(实验二)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 日期 : [实验名称]
普通水准闭合测量
[目的与要求]
⑴练习水准路线的选点、布置。
⑵掌握普通水准测量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检核以及集体配合、协调作业的施测过程。
⑶掌握水准测量路线成果检核及数据处理方法。
⑷学会独立完成一条闭合水准测量路线的实际作业过程。
[仪器和工具]
水准仪1台、脚架1个、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板1块、铅笔、计算器。
[主要步骤]
⑴领取仪器后,根据教师给定的已知高程点,在测区选点。
⑵在距已知高程点(起点)与第一个转点大致等距离处架设水准仪,在起点与第一个待测点上竖立尺。
⑶仪器整平后便可进行观测,同时记录观测数据。
用双尺面法进行测站检核。
⑷第一站施测完毕,检核无误后,水准仪搬至第二站,第一个待测点上的水准尺尺底位置不变,尺面转向仪器;另一把水准尺竖立在第二个待测点上,进行观测,依此类推。
⑸水准路线施测完毕后,应求出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以对水准测量路线成果进行检核。
⑹在高差闭合差满足要求(
()
km 40L f h ±=容,单位mm )时,对闭合差进行调整,求出数据处理后各待测点高程。
[水准测量路线草图]
[数据处理]
水 准 测 量 成 果 计 算 表
点号
距离 m
测站
实测高差
m
高差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m
辅助计算
BM1 50 1 -0.022 +4 -0.018 1050 f h =-0.015
f h 容= ±400.21mm
=±18mm
F h<f h 容
1
1049.982 47
1 -0.79
2 +
3 -0.789
2
1049.193
61
1 -0.121 +4 -0.117
3
1049.076 52
1 +0.920 +4 +0.924 MB1
1050 210
4
-0.015
+15
0 Σ
[体会及建议]
[教师评语]
此页可按该线裁下
普通水准测量记录(实验二)
姓名:学号:
仪器天气班组观测员记录员
测站点
号
后视读数a
m
前视读数b
m
高差h/m
平均高差
m
高程
备
注
+-
A BM1 1.463
6.252
1.487
6.171
0.024
0.019
+4
-0.022
1050
1
1049.982
B
0.971
5.658
1.763
6.551
0.792
0.793
+4
-0.792
2
1049.194
C
1.302
6.090
1.423
6.112
0.121
0.122
+4
-0.121
3 1049.077
D
1.733
6.420
0.812
5.600
0.921
0.920
+3
+0.920
MB1 1050
Σ
5.469
24.420 5.485
24.434
0.921
0.920
0.937
0.934
-0.015
检核Σa= 29.889 Σb= 29.919 Σh=-0.015
Σa-Σb=(29.889-29.919)/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