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合集下载

犬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狗狗得神经炎好转的征兆

犬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狗狗得神经炎好转的征兆

犬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狗狗得神经炎好转的征兆通过大量临床诊治实践及对病例分析,我们认为绝大多数瘫痪病犬可能是由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造成的。

一.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1病因与病机多发性神经炎是包括神经末梢、神经纤维、神经根、脊髓膜、脊髓炎乃至脑膜脑炎的统称,并依次表现为由轻到重的临床症状。

本病并非由病原体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所致,而是由病毒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引起的一种神经变态性反应,属于感染免疫性疾病,故称为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主要病变是上述神经组织发生水肿、淤血乃至坏死性病变。

某些不良因素可促使病犬由亚临床状态转为临床状态。

2临床表现a部分病犬突然起病,迅速发生障碍,严重的数小时或数日内发生后躯瘫痪乃至全身瘫痪,靠两前肢拖着后躯前进。

绝大多数病犬有前驱症状,比如先有一肢或多肢发生异常(瘸腿),发抖(打哆嗦),后躯无力,运步拘谨,步态不稳,不敢上高处,逐步发生瘫痪。

还有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瘫痪。

b正在发作的病犬表现为两前肢驻立,头高抬起,伸着脖子喘粗气,有的连喘数日,不能伏卧,不能入睡。

c初期多数病犬表现背腰肌群、腹肌群、股肌群高度痉挛、肿胀,触诊病犬表现知觉敏感,背腰弓起,腹围卷缩,不让摸,不让抱,一碰就叫或咬。

不少病犬即便没有人碰他,也出现阵发性痉挛,同时发出呻吟和痛苦的叫声。

有的颈肌板硬,颈侧弯或后弓反张。

后躯瘫痪7天以上者,背腰、腹肌群、股肌群迅速萎缩,此时触摸腰荐部干瘪无肉,如摸“脊瓦状”。

d病犬表现胆小,喜暗处,钻旮旯,不爱活动,易疲劳。

e具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食欲下降或不食,呕吐或不吐,大便不利或数日无便,排稀软或黑色粘液大便,严重时如“柏油样”,含有大量胶胨状排泄物或是肠粘膜。

肛门皮肤颜色发绀(血液循环不良)。

小便不利,呈膀胱尿潴留,发生充盈性尿失禁,尿液浓稠,成橘黄色或豆油样,气味腥臊难闻。

f部分病犬发生构音障碍:病犬表现叫声嘶哑,甚至失音。

g绝大部分病犬结膜充血,尤其是巩膜呈树枝状充血,有眼哆,下颌淋巴结肿大,鼻干,有清涕或粘涕,气管敏感,肺部听诊可闻干性或湿性罗音,体温升高0.5—1摄氏度,个别病犬高达40摄氏度以上。

内科护理试题+参考答案

内科护理试题+参考答案

内科护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目前认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症是一种A、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B、病毒感染性疾病C、中枢性神经性疾病D、脑血管疾病E、运动障碍性疾病正确答案:A2、门脉高压症患者出血的特点是A、有呕血、便血,不能自行停止B、呕血、便血,可自行停止C、以呕血为主,可自行停止D、以便血为主,可自行停止E、出血量小,可自行停止正确答案:A3、引起再障的常见药物有( )A、解热镇痛药如保泰松B、抗微生物药如青霉素C、抗微生物药如青霉素D、磷霉素E、病毒灵F、磷霉素G、抗生素H、解热镇痛药如保泰松正确答案:H4、糖尿病饮食护理不妥的是A、三餐热量按1/5、2/5、2/5进餐B、按标准体重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C、三餐要定时定量进餐D、要根据胃口进餐正确答案:D5、肝硬化病人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的原因是A、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B、醛固酮增多C、雌激素增多D、雌激素减少E、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正确答案:A6、关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指导病人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B、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C、急性期应加强功能锻炼,鼓励病人多行走D、鼓励病人多食富含B族维生素的饮食E、康复期指导病人进行肢体的主动、被动运动正确答案:C7、慢性肾炎的饮食应选择A、高优质蛋白,高磷饮食B、低优质蛋白、低磷饮食C、低优质蛋白、低钙饮食D、高优质蛋白、低钠饮食E、高优质蛋白、高糖饮食正确答案:E8、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观察中最要注意的是A、呼吸节律B、血压波动C、瞳孔变化D、脉搏强弱E、体温变化正确答案:C9、肝昏迷暂停蛋白质饮食护理,不妥的是A、蛋白质选用动物蛋白为宜,因含必需氨基酸B、如再度昏迷则禁用蛋白质C、每隔二天增加10g蛋白,逐渐达到50g/dD、意识障碍禁食蛋白,以减少氨的生成E、志清醒可由进少量蛋白(20g/d)开始正确答案:A10、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情绪激动易诱发A、脑梗死B、网腹下腔出血C、出血D、心力衰竭E、痫发作正确答案:C11、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诊断的必备条件是A、骨髓象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B、肝脾淋巴肿大C、WBC数增至(20~50)×109/LD、骨髓象中红细胞系列及巨核细胞系列可受抑制E、骨髓增生活跃正确答案:A12、引起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病因是A、肝硬化B、门静脉主干先天畸形C、门静脉血栓形成D、门静脉炎E、肝肿瘤正确答案:A13、男,68岁,2型糖尿病病人,发热,诊断为支气管炎。

多发性神经根性神经病

多发性神经根性神经病

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感染性脱髓鞘。

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病变主要侵犯脊神经根、脊神经和颅神经等。

临床特点为急性或亚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西医病因AIDP的病因目前尚不清,多数学者支持下面两种学说:1.病毒感染说。

其理由:①AIDP发病前数天或数周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或患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水痘、带状疱疹,腮腺炎等;②有人发现AIDP和其他外周神经病伴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③AIDP病人血中发现有抗EB病毒和抗巨细胞病毒抗体增高。

综上所述提示AIDP与病毒感染有关,但至今在病变组织中未能找到病毒直接侵害的证据,许多学者曾用脑脊液或神经组织培养及动物接种方法,均未能分离出病原体;从临床表现观察病人的感染症状多不显著,该病常不发烧,脑脊液中细胞数多不增高,病理组织亦无急性炎症改变。

2、自身免疫说认为AIDP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由感染性疾病而引起免疫障碍而发病。

其理由)①在AIDP发病前常有感染,感染性疾病与神经症状出现,其中间有一段潜伏期;②在AIDP患者外周血淋巴母细胞数增高,急性AIDP病人的血淋巴细胞可诱发鼠的后根神经节脱髓鞘改变;③某些AIDP病人血清在组织培养或神经内注射后能引起外周神经的髓鞘脱失;④AIDP 病人血清中发现有循环免疫复合物及抗外周神经髓鞘抗体;⑤AIDP发病2周以后脑脊液蛋白增高,免疫球蛋白中IgG、IgM、IgA亦增高,脑脊液中出现寡克隆TgG;⑥在实验性动物模型研究中,用免疫方法注射粗制的同种外周神经,造成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它具有和AIDP类似的病理,电生理和脑脊液改变。

综上所述本病可能以病毒感染为原始动因,然后通过炎症或免疫障碍而发病,为迟发性过敏反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医病因1)外因感受六淫之邪,如感受湿热或暑热之邪,热盛伤津,百脉空虚,筋脉失养,致手足不用(《素问·痿论篇》“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者,则生痿礕也”),或久处湿地,或冒雨等感受湿邪,湿留不去亦可发病(《素问·痿论篇》“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极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

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治疗措施论文

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治疗措施论文

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治疗措施【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062-01【摘要】: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是一种病因未明、急性起病的以周围神经及脑神经损害伴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

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已成为威胁生命健康的一种主要的周围神经病。

本文结合临床表现、病因机理、诊疗方法、治疗手段四个方面谈谈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的治疗经验【关键词】:急性神经炎;中药治疗表现检查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是一种病因未明、急性起病的以周围神经及脑神经损害伴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

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已成为威胁生命健康的一种主要的周围神经病。

一临床表现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变在脊神经根和脊神经,常累及颅神经,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因病毒或细菌感染诱发,主要症状为肢体对称性瘫痪,呼吸肌麻痹,面肌瘫痪,吞咽和发音困难等。

病机早期主要为湿热浸淫、湿邪侵袭,不能约束筋骨、关节,故肢体痿软无力。

1 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进行性,可在几周或几月内发展,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2 感觉障碍:感觉异常(如刺痛、蚁走感、烧灼样疼痛、麻木等)首先于肢体远端并且逐渐向肢体近端发展。

客观检查进可发现有手套-袜套型深浅感觉减退,病变区皮肤触痛及肌肉压痛、神经压痛。

3 运动障碍:肢体远端对称性无力,病程较久则出现肌肉萎缩。

四肢健反射减弱或消失。

4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变部位皮肤干燥、变冷、苍白或青紫、少汗或多汗,指甲粗糙、松脆。

二、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病理病机1、周围神经的直接感染。

2、伴发或继发于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猩红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3、细菌分泌的毒素对周围神经有特殊的亲和力,如白喉、破伤风、菌痢等。

4、其他原因: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异常球蛋白血症。

慢性进行性或复发性多发性神经炎等。

三、诊断多发性神经炎的方法1、免疫检查:对疑有免疫疾病者,可作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磷脂抗体等检测以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花矩形成试验。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之欧阳歌谷创编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之欧阳歌谷创编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第四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欧阳歌谷(2021.02.0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或格林-巴利综合征,是神经系统由体液和细胞共同介导的单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神经系统的病变广泛而弥漫,病变主要侵犯脊神经根、脊神经和颅神经,有时也累及脊膜、脊髓及脑部。

临床特点为急性或亚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腱反射消失,面瘫及周围性感觉障碍。

该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病,发病率约为0.6/10万/年~1.9/10万/年(Schonberger,1981),1982年我国6城市调查结果,患病率为9.5/10万/年,1985年全国21省农村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为16.2/10万/年。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根据调查发现4~6岁及青年组为两个发病高峰,男性多于女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两季略多发。

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痿证”范畴。

临床以四肢软弱无力为主证,尤以下肢痿软无力及不能行走较多见,故亦称“痿躄”;伴有肌肉疼痛者称“痿痹”;有颅神经损害者,如舌咽、迷走、舌下神经麻痹,出现吞咽困难,称为“噎证”,面神经麻痹者称为“口僻”等。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有外感、内外合邪及内伤因素。

外感由于温热、湿热之邪;内外合邪,可因素体阳虚或气虚感受寒湿之邪;内伤多见于脾虚、肝肾阴虚所致。

温热之邪犯肺,肺受热灼,津液耗伤,筋脉失于濡养发而为痿。

湿热浸淫,多系夏秋季节感受湿邪,湿留不去,湿郁化热,浸淫经脉,气血运行受阻,肌肉迟缓伴疼痛,渐成痿证。

再者因素体阳虚或肺肾气虚,感受寒湿之邪,继而浸淫肝肾,寒湿阻滞经络、筋骨成痿。

寒湿留连不去,甚至可见呼吸困难的肺肾阳虚之危证。

内因方面多由于平素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四肢以及久病体虚,肾精不足,肝血亏损,血行不畅,瘀血内停,筋骨失养而成痿证。

总的说来,肝藏血主筋,肾藏精生髓,津生于胃,散布于肺,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本病病位在经络,与肝肾肺胃关系最为密切。

狗狗神经炎瘫痪

狗狗神经炎瘫痪

狗狗神经炎瘫痪
狗狗神经炎是一个很难治理的疾病,狗狗神经炎会出现瘫痪不能行走等情况,狗狗神经炎的症状比较多样性。

犬的神经炎又被称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的神经炎,它在临床上面是以神经症状为主,一般来讲它不是一个直接性的病原体的侵入,大多数来说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

临床上面,如果感染神经炎有以下几个症状,有些狗可能发病非常迅速,可能在几个小时或者数天内有它的神经,由于神经受到损伤,然后狗狗会突然变得瘫痪不能走,很多时候可能用前肢拖着后肢缓慢行走。

有些病犬它可能发病初期会出现一个僵直站立,头可能会向上扬起喘大气,但是它不能正常的去行走。

有些狗狗可能是在感染初期,它只是说表现一些胆子比较小,比较害怕讨厌别人的触碰。

感染这种疾病的狗狗它的眼睛通常是说是比较发红的,结膜会充血。

总而言之,神经炎对于狗狗来说是比较难治疗的一个疾病,它的症状也会有多样性,病情和病因都会有多种性,所以如果发现自己家的狗狗不太正常,还是建议带到医院去做专业的检查。

注意观察狗狗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给狗狗进行治疗。

第1页共1页。

疼痛起病诊断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一例

疼痛起病诊断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一例

【 中图分 类号 ] 7 1 R 4 1 临床 资源自 【 文献 标识 码 】 A
【 文章编号 】 6 4 0 4 (0 0 () 0 8 — 1 1 7 - 7 22 1)4a一 1 9 0 0
家继 续恢 复 治疗 。
2 讨论 急性 感染性 多发性神经病 , 急性 炎性脱髓 鞘性 多发性神 经炎 , 又称 [G ia — ar y do , t ul i B r S n rme 被认为是 一种 自身免疫 性疾病 ,  ̄ ln e 由于病 原体的 某些组 分与 周围神 经髓鞘的某 些组分 相似 , 机体 免疫 系统发生
性 感 染性 多 发 性神 经病 , 过 以 丙球 蛋 白为 主 的系 统 治疗 后 , 情 经 病
停 止 进 展 , 痛 明显 减 轻 , 疼 四肢 肌 力 及感 觉 开 始 逐 渐 恢 复 , 出院 回
C IA F R I N ME IA R A ME T 中外医疗 HN O EG DC L T E T N
天 出现 脐 周 、 肢 及 脊 柱 双 侧 阵 发 性 剧 烈 刺 痛 , 注 盐 酸 布 桂 嗪 下 肌 镇 痛 , 便 失禁 , 小 自觉 四 肢 较前 无 力 , 力4 , 张 力 正 常 。 5 肌 级 肌 第 天 自觉腰 及 四 肢 疼 痛 难 忍 , 腹 痛 , 注盐 酸 布 桂 嗪 镇 痛 , 上 肢 肌 伴 肌 双 力4 , 下 肢 肌 力3 , 张 力 略 下 降 。 7 四 肢 等 部 位 疼 痛 减 级 双 级 肌 第 天 轻 , 面 神 经 受 累 , 现 双 眼 闭 合 不 完 全 , 侧 显 著 , 侧 嘴 角 略 但 表 右 右 下 垂 , 侧 额 纹 略 浅 , 眉 不 能 。 腰 穿 检 查 , 脊 液 清 , 力 双 皱 行 脑 压

疼痛与康复医学科专科理论考试(4)

疼痛与康复医学科专科理论考试(4)

疼痛与康复医学科专科理论考试(4)——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患者的脑脊液变化的典型表现是() [单选题] *A、压力增高B、外观浑浊C、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正确答案)D、细胞数增高E、蛋白质含量增加答案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患者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一般均在正常范围,脑脊液无色透明,常规化验出现典型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2.下列哪项是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治疗措施() [单选题] *A、静脉滴注环磷酰胺B、静脉滴注氯化钾C、静脉滴注抗生素D、静脉滴注复方丹参E、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激素治疗:在5%葡萄糖500ml液体中加入地塞米松10~15mg静脉滴入,10~14日为一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服用钾盐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并观察有无激素治疗的并发症。

3.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多采用的治疗是() [单选题] *A、血浆置换疗法(正确答案)B、抗感染治疗C、抗凝治疗D、扩血管治疗E、脱水治疗答案解析:血浆置换治疗: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措施,通过血浆置换可清除血中有害的抗体、免疫复合物、炎性物质,以及某些不利的补体。

4.癫痫患者在完全控制发作后应再持续用药() [单选题] *A、半年B、1~2年C、3~5年(正确答案)D、6~7年E、8年答案解析:合理用药,长期用药者在完全控制发作后应再持续服药3~5年,然后再考虑停药,平时要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保证一定的血药浓度。

5.对确诊癫痫患者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单选题] *A、脑脊液检查B、脑血流图C、脑电图(正确答案)D、脑CT扫描E、颅脑超声检查答案解析:在各种检查方法中,脑电图无疑能提供最大效果。

发作时记录的脑电图诊断意义最大。

6.脑出血患者禁用的药物是() [单选题] *A、甘露醇B、呋塞米C、山梨醇D、吗啡(正确答案)E、甘油果糖答案解析:由于脑出血患者头痛剧烈可根据医嘱给予脱水药、镇静镇痛药,但禁用吗啡与塞替派,因其有抑制呼吸中枢及降低血压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或格林-巴利综合征,是神经系统由体液和细胞共同介导的单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神经系统的病变广泛而弥漫,病变主要侵犯脊神经根、脊神经和颅神经,有时也累及脊膜、脊髓及脑部。

临床特点为急性或亚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腱反射消失,面瘫及周围性感觉障碍。

该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病,发病率约为0.6/10万/年~1.9/10万/年(Schonberger,1981),1982年我国6城市调查结果,患病率为9.5/10万/年,1985年全国21省农村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为16.2/10万/年。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根据调查发现4~6岁及青年组为两个发病高峰,男性多于女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两季略多发。

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痿证”范畴。

临床以四肢软弱无力为主证,尤以下肢痿软无力及不能行走较多见,故亦称“痿躄”;伴有肌肉疼痛者称“痿痹”;有颅神经损害者,如舌咽、迷走、舌下神经麻痹,出现吞咽困难,称为“噎证”,面神经麻痹者称为“口僻”等。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有外感、内外合邪及内伤因素。

外感由于温热、湿热之邪;内外合邪,可因素体阳虚或气虚感受寒湿之邪;内伤多见于脾虚、肝肾阴虚所致。

温热之邪犯肺,肺受热灼,津液耗伤,筋脉失于濡养发而为痿。

湿热浸淫,多系夏秋季节感受湿邪,湿留不去,湿郁化热,浸淫经脉,气血运行受阻,肌肉迟缓伴疼痛,渐成痿证。

再者因素体阳虚或肺肾气虚,感受寒湿之邪,继而浸淫肝肾,寒湿阻滞经络、筋骨成痿。

寒湿留连不去,甚至可见呼吸困难的肺肾阳虚之危证。

内因方面多由于平素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四肢以及久病体虚,肾精不足,肝血亏损,血行不畅,瘀血内停,筋骨失养而成痿证。

总的说来,肝藏血主筋,肾藏精生髓,津生于胃,散布于肺,本病病位在经络,与肝肾肺胃关系最为密切。

【病因和发病机制】西医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支持以下两种学说:一、病毒感染说其理由:(一)发病前数天或数周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或患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水痘、带状疱疹、腮腺炎等;(二)有人发现本病和其他外周神经病伴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三)病人血中发现有抗EB病毒和抗巨细胞病毒抗体增高。

以上提示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但至今在病变组织中未能找到病毒直接侵害的证据。

许多学者曾用脑脊液或神经组织培养及动物接种方法,均未能分离出病原体。

从临床表现观察病人的感染症状多不显著,该病常不发烧,脑脊液中细胞数多不增高,病理组织亦无急性炎症改变。

二、自身免疫说认为本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由感染性疾病而引起免疫障碍而发病。

其理由:(一)发病前常有感染,感染性疾病与神经症状出现,其间有一段潜伏期;(二)在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增高,急性病人的血淋巴细胞可诱发鼠的后根神经节脱髓鞘改变;(三)某些病人血清在组织培养或神经内注射后能引起外周神经的髓鞘脱失;(四)病人血清中发现有循环免疫复合物及抗菌素外周神经髓鞘抗体;(五)发病2周以后脑脊液蛋白增高,免疫球蛋白中IgG、IgM、IgA亦增高,脑脊液中出现寡克隆IgG;(六)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中,用免疫方法注射粗制的同种外周神经,造成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它具有和本病类似的病理、电生理和脑脊液改变。

故本病可能以病毒感染为原始动因,然后通过炎症或免疫障碍而发病,为迟发性过敏反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主要病理改变在运动和感觉神经根、神经节、脊神经和颅神经,以神经根、神经干及神经丛的改变更为明显。

组织学特征为多发性、节段性髓鞘脱失,可大块崩解,通常无轴索变性,但在较严重病例轴索亦有变性、断裂、肿胀、扭曲等。

在血管周围神经内膜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基本病理过程为发病后第3~4天神经纤维水肿,第4~5天后髓鞘脱失,轴索轻度肿胀,第8天出现细胞浸润,第12天后巨噬细胞和雪旺氏细胞增生,出现髓鞘再生。

在同一条神经纤维上可见髓鞘脱换及髓鞘再生。

严重者神经轴索亦有破坏。

【临床表现】一、前驱症状约半数以上病人在发病前数日到数周有感染史。

最常见的是喉痛、鼻塞、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其他尚有带状疱疹、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和病毒性肝炎等。

二、起病形式呈急性或亚急性。

多数病人起病后症状逐渐加重,在1~2周内达到高峰,少数病例在3~4周后病情仍在进展。

约80%病人首先出现双下肢无力,继之瘫痪逐渐上升和加重。

少数病人仅以单纯感觉异常起病或伴有肌无力。

三、症状和体征(一)瘫痪:通常先有双下肢无力并逐渐加重和向上发展,累及上肢及颅神经。

一般下肢瘫痪重于上肢,表现为双侧对称的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锥体束征。

多数病例肢体近端(如肩胛骨、骨盆带及颈屈肌)肌肉无力更为明显。

在急性严重病例,起病后很快出现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二)感觉障碍:起病时常有主观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感、针刺感和烧灼感,可伴有肌肉酸痛,但客观检查浅感觉缺损不明显,或有轻微的“手套-短袜”型的感觉减退或缺失。

下肢可有振动觉及位置觉减退,常有腓肠肌压痛。

(三)颅神经障碍:半数以上病例出现颅神经障碍,多为双侧麻痹,成人中以双侧面瘫最为多见,两侧面瘫的程度往往不全相等。

儿童以后组颅神经(尤其是Ⅸ、Ⅹ对)麻痹更为常见,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呛咳和咳痰不能,易并发肺炎、肺不张及痰阻窒息。

其他颅神经,如动眼神经、三叉神经、舌下及副神经均可受累,偶可出现双睑下垂、眼球运动不能和Horner征。

(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肢体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并不少见,常伴有手足少汗或多汗,肢端皮肤干燥。

偶有短暂的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本病可影响心脏,引起心动过速。

极少数病例可有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

按起病形式和病程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复发型和慢性进行型(病程在半年至1年内缓慢加重)。

按病损部位可分为脊神经型、脑神经-脊神经型和脑神经型。

也有按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型或普通型和呼吸肌-球麻痹型,后者病死率高。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多数病例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数不高。

蛋白增高程度不一,通常为1~5g/L。

在发病的几天内蛋白含量可以正常,一般在症状出现的1周末开始升高,在第3周蛋白含量最高,以后又逐渐下降。

脑脊液蛋白增高程度与瘫痪轻重无相互关系,有些病例瘫痪已消失而脑脊液蛋白仍很高。

脑脊液细胞计数通常是正常的,一般少于10×106个/L,偶可多于50×106/L,以单核细胞为主。

脑脊液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

二、免疫学检查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浓度增高,抗GM1 IgM抗体阳性,血清和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浓度升高。

三、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异常,约80%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以运动传导速度下降更为明显(腓神经低于30m/s,正中神经低于40m/s),但在病程早期可正常。

常有神经远端的感觉及运动潜伏期延长。

因病变以神经根的脱髓鞘为主,故F波的传导速度减慢。

临床损害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往往和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不成比例。

当临床症状恢复到正常后,传导速度仍可缓慢,后者可持续几个月到几年。

【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一)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二)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三)四肢或双下肢无力,呈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四)多有四肢感觉异常,主观感觉为主,而多无客观感觉障碍,即使有也较轻微;(五)常伴发颅神经损害,尤以面神经及延髓神经损害多见。

严重者呼吸肌麻痹;(六)脑脊液具有蛋白-细胞分离的特征性改变;(七)肌电图F波异常或运动传导阻滞、减慢。

二、鉴别诊断(一)急性脊髓炎急性脊髓炎如病变从下肢开始,迅速发展到完全截瘫,并逐渐向上发展影响到上肢,甚至面部肌肉也出现瘫痪,伴感觉平面逐渐上升性脊髓炎应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上升型即上升性麻痹相鉴别。

鉴别要点如表1所示:表1 格林-巴利综合征与急性脊髓炎鉴别要点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脊髓炎起病形式较急,数天达高峰急,数小时至1~2天形成脊髓横贯性损害瘫痪弛缓性休克期为弛缓性,后期为痉挛性感觉障碍无或末稍型传导束型肢体疼痛可有无颅神经受累常有罕见二便功能障碍无或罕见早期出现或正常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细胞和蛋白均轻度增高或正常(二)多发性神经炎1.起病缓慢;2.四肢远端乏力和运动障碍明显;3.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或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可伴受损区皮肤粗糙、水肿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手、足小肌肉萎缩;4.病史中可追溯到营养缺乏或代谢障碍,如贫血、糖尿病及重金属(如铅、汞、砷等)中毒和呋喃西林类或异烟肼类用药史,有助于鉴别。

(三)周期性麻痹(见表2):表2 格林-巴利综合征与周期性麻痹的鉴别要点格林-巴利综合征周期性麻痹病前感染症状多数病例有无病程经过起病较快,恢复慢起病快,数小时至1天,颅神经麻痹可有,双侧面神经多见无神经根症状可有无感觉障碍可有,末稍型无二便障碍偶有无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正常血钾心电图正常正常低低钾表现钾剂治疗无效有效发作史无有(四)癔病性截瘫或四肢瘫(见表3):表3 格林-巴利综合征与癔病性截瘫的鉴别要点格林-巴利综合征癔病性截瘫精神因素无有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正常或亢进肌张力减低正常或增高颅神经损害可有无脑脊液有变化正常暗示治疗无效有效(五)脊髓灰质炎(见表4):表4 格林-巴利综合征与脊髓灰质炎的鉴别要点格林-巴利综合征脊髓灰质炎发热不发热而出现瘫痪先有发热,数日后瘫痪病变分布双侧对称一般为单侧运动障碍进展较快,四肢受累进展较慢,常见一侧下肢瘫感觉障碍有无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病初细胞数增高,3周后下降,蛋白增高后遗症无有(六)多发性肌炎多见于中年女性,全身肌肉无力、酸痛及压痛,以肢体近端肌肉为主,也可累及颈项肌及舌咽肌,血沉加快,血清肌酶(如肌酸磷酸激酶、醛缩酶和谷丙转氨酶)明显增高。

肌电图见肌纤维颤动电位,通常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其有效。

(七)肉毒中毒国内少数地区偶有发病。

有特殊食物史,如食家制豆腐乳、豆瓣酱后起病。

眼肌麻痹、吞咽困难及呼吸麻痹常较肢体瘫痪为重,感觉正常,脑脊液无改变。

【治疗】一、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急性期以风热、湿热、暑热、寒湿等邪气侵袭人体,耗气伤津,阻遏阳气,壅塞经络为主;恢复期以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病变重点。

故急性期重症宜治标急救为主,恢复期扶正固本为要。

1.肺热津伤证候特点:外感发热期或发热后,见上肢或者下肢软弱无力,手不能持物,足不能任地,甚则瘫痪,渐致肌肉瘦削,皮肤干枯,感觉异常,咽干唇燥,声音嘶哑,心烦口渴,尿短赤热痛,舌红而少津,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热润肺,濡养筋脉。

代表方剂:清燥救肺汤。

常用药物:清热润肺选桑叶、枇杷叶、百合、沙参、炒杏仁;濡养筋脉选火麻仁、太子参10g、麦冬、阿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