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多发性神经炎验方

合集下载

医案分享:多发性神经炎

医案分享:多发性神经炎

医案分享:多发性神经炎
医案分享:多发性神经炎--补益强痿饮
处方:黄芪、当归、川牛膝、木瓜、白术、菟丝子、炒杜仲、熟地、茯苓
每日一剂,水煎三次共取液600毫升,每8小时饮200毫升
中医辨证:脾虚气弱,下元亏损
治法:益气健脾,温补元阳
临床效果:李某某,男,38岁,患者因四肢瘫痪45天,自诉发病时有头痛,发烧,全身痛,继而发生手足、指尖发麻,有手套、短袜样感觉异常,有蚊走感,曾用西药及维生素和中药治疗,未见显效。

检查:慢性痛苦病容,血压正常,体温38℃,四肢瘫痪,左手背蚓状肌,上下肢肌肉都见明显萎缩,临床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炎,余先投予“抗感染合剂”连用7天,身痛发烧等症得以控制,再投予“补益强痿饮”,每日一剂,共治疗60天,诸症明显改善,肢体肌力恢复到四级以上,嘱其继续坚持治疗,又作巩固治疗20天,达到基本治愈而出院,出院后参加一般农业生产劳动,情况良好,随访未见复发。

按:余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用“抗敏感合剂”、“补益强痿饮”,均获得较为理想效果,须注意的是,病人有感染症状存在时,应首先用以“抗感染合剂”,治疗一段时间,待感染症状消除后,再以“补益强痿饮”治疗为妥。

药方因人而异,用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中医来了##养生之道##健康##健康解密##养生#。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民间小偏方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民间小偏方
4、运用特殊的治疗方法:如睡眠疗法、封闭治疗、封包治疗、冷冻、浅层放射线照射、磁疗、蜡疗等。
5、中医药治疗。中医辨证、针灸、熏蒸疗法等。
任何治疗都要坚持,要皮损完全消退后再停药,停早了容易复发。再发后要早用药治疗,等皮肤变厚了再治疗就需要时间长了。
首先是用药,
1.外擦的药,复方酮康唑软膏(皮康王),14元钱。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六、
组成:鲜核桃皮适量。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擦患处,每日2-3次。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七、
组成:鸡蛋3个,米醋1斤。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鸡蛋置瓶内,加米醋浸没,浸7-10天后取出,去蛋壳,将鸡蛋与米醋搅匀,装入有盖容器中,每天用此液涂擦患处2-3次,坚持一段时间,有良效。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八、
楼主推荐的药真的特别管用,我是才得了几天这个病,每天坚持抹除湿止痒软膏,我的是长在右边发根和脖子上一小部分。刚开始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因为楼主说是纯中药成分,,没吃推荐的口服药,每天只是涂药膏,虽然颜色不太好看,但是很管用,而且,亲们在涂的时候最好穿一件不太喜欢的衣服,药膏蹭到衣服上不太好洗掉,现在我的脖子基本好利索了,还是按楼主的推荐坚持再涂药一个礼拜,真的特别感谢楼主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心烦失眠、夜间痒甚者,加煅龙骨或牡蛎30克;奇痒难忍者,加僵蚕或乌梢蛇10克。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5
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为细末,用适量的米醋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每天可轻涂1次,涂抹后发疱即止,以防过度损伤。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6
斑蝥克,硫黄、雄黄、樟脑各10 克,乌梅肉5克,地塞米松片1.5毫克,扑尔敏片40毫克,二甲基 亚砜10毫升,凡士林适量。

【转载】249奇效良方多发性神经炎5方

【转载】249奇效良方多发性神经炎5方

【转载】249奇效良方多发性神经炎5方
多发性神经炎
1、多发性神经炎。

盘脉弛纵,手足痿无力肺胃津伤,肌肉消瘦,眼肤干燥,咳嗽痰少,咽干,手足心热,面色潮红,舌苔薄黄。

沙参麦冬石斛生地化粉玉竹白芍各15 甘草5。

水煎日服一剂。

2、多发性神经炎,病前有感染史,迅速发生进行性加重的四肢对称性瘫痪,有末梢感觉障碍。

乌药秦艽陈皮各15 川芎炮姜桔梗甘草大枣白芷各10 麻黄枳壳僵蚕生姜各5。

水煎药日服一剂。

3、多发性神经炎,
(1)薏苡仁藿香各30 二花泽泻各15 苍术牛膝茯苓车前子各10 黄柏半夏各5。

水煎日服一剂。

(2)嫩桑枝30 二花连翘牛蒡子板兰根公英各20 生地玄参知母麦冬白芍牛膝大黄芒硝甘草各10,煎服。

(3)黄芪30 党参麦芽伸筋草各15 白术鸡血藤牛膝远志各10陈皮木香升麻细辛白附子各5 制马钱子1.5克水煎日服一剂。

『神经集』国宝秘方:全身疼痛多发性神经炎两剂痊愈疏肝通腑汤

『神经集』国宝秘方:全身疼痛多发性神经炎两剂痊愈疏肝通腑汤

『神经集』国宝秘方:全身疼痛多发性神经炎两剂痊愈疏肝通腑汤李可,乃我国著名老中医,被医界誉为中医泰斗。

由李可编著的《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成为国宝中的国宝。

李可擅长用中药抢救濒危病人。

常常以重剂“一剂知,二剂已。

”号称一剂见效,两剂痊愈,遐迩闻名,非一般名医能及。

在全国可谓绝无仅有!实为中医的脊梁。

秘方:白芍90g,炙草、当归、白术、茯苓、丹参、瓜蒌各30g,柴胡10g,薄荷3g,薤白、肾四味各15g,全虫12只,蜈蚣2条(研冲服),煨姜、白芥子各10g(炒研末)。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煎取浓汁六百毫升。

两次煎液合并混匀,病例:郭某,张家庄人,女,47岁。

因一身尽痛求医。

县医院内科诊为多发性神经炎。

症见:手足胸背肘膝指皆痛,如闪电一击般而过,阵阵发作。

腰困如折,寒热如疟,脉弦滑,舌红少苔,左边瘀斑成片。

病已多年久治乏效,只好听其自然。

近来痛甚,日夜不安。

询知由近年境遇坎坷,情怀抑郁所致。

讲三句即长叹一声,以舒其气。

本病以一身尽痛为主症,久痛入络,痛则不通,年近五旬,肾气亦虚。

治以:疏肝郁通肺滞。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服用三剂后,诸症悉除告痊愈。

追访三年未复发。

方解:本方具有疏肝郁通肺滞之功。

主治情志不畅导致多发性神经炎,全身疼痛患者。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疗效独特显著。

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献方人:李可国家级名老中医备注:古今度量衡对照:一、古今度量衡对照表:1、618-907年(唐朝):一升=0.5914市升;一升=59.4毫升;一斤=19.1市两;一两=1.19市两;一两=37.30克。

2、644-1911(清朝):二、古方中特殊计量单位说明:1、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制的嚣器,形状如刀匕。

一方寸匕的容量,约等于现代的2.7毫;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左右。

2、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者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的中医治疗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的中医治疗

问:我一个月前开始发現双腿软弱无力,有时发麻,上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打针输液效果不明显,请问能否用中药治疗?
全国著名老中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李达旭答曰: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在中医属于“痿症”范畴,中医一般分为以下三型辩证施治。

1.湿热浸淫型:患者肢体痿软无力,或有发热、麻木、胸脘痞满,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苍术、生地、赤芍各12克,黄柏9克,薏仁30克,防已、生地、牛膝各10克,陈皮6克,黄连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瘀血阻滞型:患者肢体痿欤无力,甚至手足俱废,肌肉麻木不仁或有肿块压迫,或为外伤所致,舌紫暗,有瘀斑,脉沉涩。

治疗:活血化瘀。

处方:桃仁、当归、赤芍各9克,红花、川芎、甘草各6克,牛膝10克,鸡血藤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3.肝肾阴亏型:患者肢体痿软,甚至痿绾,难以行连,舌红苔少,脉弦细。

治法:补益肝肾。

处方:熟地、生萸肉、丹皮各10克,淮山、杜仲、龟板各12克,牛膝、茯苓、知母各9克、木瓜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针刺法
取穴:首先穴为合谷、曲池、大椎、环跳、悬钟。

备用穴:肩骨禺穴、外关穴、阳陵泉穴。

方法:发热者先选用大椎、曲池、合谷。

再根据肢体瘫痪情况选用余穴。

针刺或电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治疗多发性神经炎药膳秘方

治疗多发性神经炎药膳秘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治疗多发性神经炎药膳秘方
导语:(1)双仁煲鹅肉配方:薏苡仁30g,桃仁1 Og,鹅肉400g,胡萝卜150g,绍酒lOg,酱油20g,姜lOg,葱15g,盐4g,素油30g。

制作:薏苡仁洗
(1)双仁煲鹅肉配方:
薏苡仁30g,桃仁1 Og,鹅肉400g,胡萝卜150g,绍酒lOg,酱油20g,姜 lOg,葱15g,盐4g,素油30g。

制作:薏苡仁洗净,除去杂质;桃仁洗净;鹅肉洗净,用沸水焯去血水,切4cm见方的块;胡萝卜洗净,切4cm见方的块;葱切段,姜切片。

薏苡仁放入碗内,加水50ml置蒸笼内蒸熟待用。

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热时,下人姜、葱爆香,随即加入鹅肉、盐、酱油、胡萝卜、桃仁、熟苡仁(连同苡仁汁液)、盐炒匀,注入清水300ml用文火煲4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每次吃鹅肉50g。

功效:健脾利湿,除痹缓急。

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2)牛膝炖凤爪
配方:牛膝lOg,黄芪20g,大枣6枚,鸡爪250g,姜lOg,葱15g,盐4g。

制作:牛膝洗净切段,黄芪润透切片;大枣去核切片;鸡爪洗净去甲尖,姜切片,葱切段,牛膝、黄芪、大枣、鸡爪,同放炖锅内,放入姜、葱、盐,注入清水500ml。

用武火烧沸,文火炖熬1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鸡爪50g喝汤。

功效:补气血,通经脉。

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3)党参麦芽茶
配方:党参20g,麦芽15g,大枣6枚。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民间验方治疗面神经炎12例

民间验方治疗面神经炎12例




lj l i 至
。 :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 带状疱 疹 3 例 8
段 华 张 金 花
民间验 方 治疗 面 神经 炎 1 2例
廖 作 银
( 西省 , 江 安县 ^ 是 星 院 .3 6 0 30 0 )
( 山末 者 临 肟 县 人 民 至 院 .6 60 220 )
侵袭 , 当时 即感面 部麻 木 , 继而 出现 口眼歪斜 , 侧 单
面部 失 去 知觉 。曾经 多种 方法 治疗 效果 欠佳 。 予上 法 治疗 1次 即恢 复 正 常 , 为巩 固疗 效 再服 药 1次 . 未 再复 发 。
体 会
很 多 疾病 初 起都 可 用 汗法 , 到开 泄 腠理 、 达 凋 和营 卫 . 邪随汗 而解 的 目的 。 病 临证 据情 变化 , 以 可
维普资讯
中 国 民 间 疗 法 加 赤芍 1g 蒲公英 2g 去荆 芥 再服 2 . 消 。 5、 0, 剂 痛 改
服新 鲜蒲 公 英煎汤 , 而病愈 。 l周 体会
20 0 2年 1月第 1 第 1期 0卷
典型病例 李某. 男性 ,5岁 。2周前外 出乘 车时 . 冷风 2 受
口眼歪斜 , 因风 邪 阻于 络 道 所致 , 多 治疗 大 法 以祛风 、 络为 主 。 方 用竹节 参养 阴清热 , 豆豆 通 本 用 草 通 利 络道 , 以黄 酒送 下 以 达 活血 发 汗解 表 之 效 。 风 邪得 除 . 病可 获愈 。本 法效果 好 . 使用方 便 . 程 疗 短 , 得 临床推 广应 用 。 值
知觉恢 复 ; 好转 口眼 歪斜 明显好转 , 颜面 仍 有麻木 感; 效: 无 治疗前 后无 明显改善 。

治“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2个验方

治“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2个验方

治“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2个验方
1、水煮黄豆芽方
用料: 黄豆芽。

制作:把黄豆发一点小芽,清水煮熟黄豆芽。

连汤带豆芽皆吃。

功效:黄豆芽具有清热明目、补气养血,防止牙龈出血、心脑血管硬化、低胆固醇等功效。

此方正是利用黄豆芽的功效来加强肝脏的代谢,清除自由基,从而使纤维瘤、脂肪瘤失去生长的土壤而自行消靠。

备注: 献方人辽宁沈阳陈桂芳
网友甲的使用经验: 前3日不加盐,不吃其它任何食物。

后4日可吃饭,菜只吃豆芽,还可少加点盐,循环4周病症即消失。

吃2天周身皮肤发红不痛不痒,第3天有些乏力,是因为缺少营养表现,7天肿物小的消平,大的变平,经过28天肿物基本消平。

有亲属2例用过已好。

网友乙的使用经验:黄豆发一点芽一大把、或还多些、清水煮、不加盐、每天连汤带豆芽吃、3天内不吃其他的、加强肝代谢、第4天后第一顿饭可以吃些稀饭、不要太饱、以后饭正常吃、以后黄豆或豆芽可放些盐、吃、不管咋吃每天都必须吃黄豆类、第2天皮肤发红不疼不痒、第3天头晕乏力、7天为一个疗程、用4个疗程、第一疗程后大的变小、小的会消、4个疗程会消、14-5-25-17点祥康快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多发性神经炎验方
作者:
来源:《家庭医药》2019年第07期
牛膝、熟地各20克,山药、山萸肉、枸杞各12克,菟丝子、威灵仙、桑寄生各15克,川芎6克,秦艽、当归各10克,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服用,15天为1疗程。

山东省沂南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李祥农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多发性神经炎主要表现有四肢麻木、疼痛、肌力减退、肌肉萎缩等症状。

本病属中医痿证、痹证范畴,多与肝肾亏虚有关,治疗宜以补肾益精、养血柔肝等为主。

上方为滋阴补肾方左归丸加减方。

其中,重用熟地滋肾填精,大补真阴,为君药;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枸杞、山茱萸可补肾益精、养肝滋肾;牛膝、桑寄生既能补肝肾,又可强筋健骨,俱为佐药。

患者四肢麻木兼疼痛者,常与气血失养、湿邪滞留有关,加桑寄生、秦艽可祛风湿、舒筋络;威灵仙除湿通络,善治腰膝冷痛、四肢麻木;川芎活血行气,兼可祛风止痛;当归活血补血、通经止痛。

诸味相配,可奏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

本方用于肾阴亏虚(腰酸腿软、口燥咽干、潮热、舌红少苔为主症)引起的四肢麻木、肌力减退或肌肉萎缩,具有减轻或缓解症状的作用。

对于风寒引起的关节痹痛,服用本方也有一定效果。

生南星、生半夏、生草乌、白蔹、白芷、僵蚕各10克,共研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然后摊于纱布上,贴患侧太阳穴,胶布固定,每2~3天换一次药,轻者贴一两次即可,重者贴数次即愈。

山东省沂南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李祥农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面神经麻痹(面瘫),俗称歪嘴巴,中医认为,本症多是因正气不足,面部经络受风寒侵袭而引起气血不和、经筋失养所致。

贴敷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它是将中药施于皮肤、腧穴等部位,通过药物透入、穴位刺激双作用而达到治病目的。

贴敷药物多以生品为佳,本方中,生南星、生半夏能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痞;生草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治寒湿痹痛、关节疼痛等效果极佳;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白芷祛风止痛;僵蚕可祛风解痉、化痰通络。

诸味合用,能起祛风化痰、解痉止痛之效。

太阳穴在外眼角上方约一寸处,用手摸有一个很明显的凹陷,本穴有镇惊止眩、清热祛风、解痉止痛功能,常用于治头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

以上药物贴敷太阳穴,通过药物渗透和穴位刺激,能起解痉、止痛,促进面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效果。

本疗法用于面瘫初期或发病不久,效果较好,但病程较长者效果欠佳。

松叶200克,放入蒜臼内捣烂,用3~4个生鸡蛋清调为糊状,涂抹患处,干后揭掉,再涂抹,一般1小时后即可止痛,12小时后症状消失,患者可连续使用1~3天。

适用于发病初期,对带状疱疹能起到解毒抗病、止痛、收敛的效果。

四川彭州胡佑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火丹”,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主要与湿热邪毒有关,发病初期当以解毒为主,佐以清热祛湿止痛。

松叶是松科植物马尾松、红松等的叶子,有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活血安神功效,可治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湿疹瘙痒、火牙肿痛等。

带状疱疹出现疼痛、水疱等炎症性反应与病毒感染有关,研究显示,松叶有解热、镇痛、抗炎、抗病毒功效,鲜针叶捣敷可起抗炎、止痛之效,可减轻疱疹病毒引起的水肿和抑制炎症反应。

鸡蛋清有止痛、消炎、收敛作用,研究证明,鸡蛋清外用能增强皮肤免疫功能,减少体液渗出,加速创面愈合,涂抹后也易形成痂膜和减轻疼痛。

松针捣烂以蛋清调敷,有解毒、抗菌、止痛、收敛作用,对带状疱疹初期止痛效果明显,且疱疹愈后不会留下癍痕。

松叶捣敷治带状疱疹简便有效、经济、无副作用,一般患者连用1~3天即有效果,如结合抗病毒西药合用,效果会更佳。

取樟树叶500克,加水2000毫升,烧开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药液,将药液倒入坐浴木桶内,加入适量温水,浸泡患处30分钟,每日2次,连续5日。

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或重度失眠者,不宜使用本方。

四川彭州胡佑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通常说的风湿关节痛(或风湿病),包括了痛风、类风湿关节炎之类疾病,这些病可归为“痹证”范畴,其发病多与风、寒、湿三气杂至相关,中医治疗主要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等为主。

樟树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其树的皮、叶、木屑均可入药。

樟树叶有祛风、除湿、行气血、止痛、杀虫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胃痛、湿疹、脚气等。

《广西中药
志》载:松树“枝、叶洗风湿”。

樟树叶辛散温通,煎洗或浸浴能温散血脉、通利关节,对风湿关节病出现的四肢冷痹、关节或肌肉肿胀、疼痛,都有较好的消肿止痛、通利关节作用。

研究表明,樟树(叶)含樟脑油等,具有抑菌、消淡、镇痛的功效。

所以,用樟树枝叶煎水泡浴对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出现的疼痛、红肿等有一定疗效。

洗浴时如结合常规用药,收效更佳。

提示:来源于民间的验方、偏方数不胜数,很多人自行应用,有用对了的,也有用错了的。

“我来荐方”就是本刊为读者搭建的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并请专家评点指导。

由于每個人的体质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患上同一种疾病,用药也可能差异很大。

因此,我们不主张读者自行用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证、安全地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