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神经根炎

合集下载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GBS)护理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GBS)护理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GBS)护理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有咳嗽无力、呼吸浅快以及缺氧表现者,应迅速吸痰、吸氧,通知医生,备好气管插管人管切开用物及人工呼吸器等。

对症护理:
1.面神经受损、眼睑不能闭合者,给予金霉素眼膏,加用眼罩或纱布覆盖。

2.肢体疼痛严重或小儿哭闹者,按医嘱给予镇静止痛剂,注意禁用哌替啶等麻醉性止痛剂。

3.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并加强功能锻炼。

一般护理: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呼吸肌瘫痪者取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

2.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吞咽困难者可予鼻饲流质饮食。

3.应用激素治疗者出汗多,应加强皮肤护理,勤擦洗更换衣裤,避免受凉。

健康指导:
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注重锻炼,预防感冒。

多发性神经根性神经病

多发性神经根性神经病

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感染性脱髓鞘。

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病变主要侵犯脊神经根、脊神经和颅神经等。

临床特点为急性或亚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西医病因AIDP的病因目前尚不清,多数学者支持下面两种学说:1.病毒感染说。

其理由:①AIDP发病前数天或数周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或患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水痘、带状疱疹,腮腺炎等;②有人发现AIDP和其他外周神经病伴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③AIDP病人血中发现有抗EB病毒和抗巨细胞病毒抗体增高。

综上所述提示AIDP与病毒感染有关,但至今在病变组织中未能找到病毒直接侵害的证据,许多学者曾用脑脊液或神经组织培养及动物接种方法,均未能分离出病原体;从临床表现观察病人的感染症状多不显著,该病常不发烧,脑脊液中细胞数多不增高,病理组织亦无急性炎症改变。

2、自身免疫说认为AIDP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由感染性疾病而引起免疫障碍而发病。

其理由)①在AIDP发病前常有感染,感染性疾病与神经症状出现,其中间有一段潜伏期;②在AIDP患者外周血淋巴母细胞数增高,急性AIDP病人的血淋巴细胞可诱发鼠的后根神经节脱髓鞘改变;③某些AIDP病人血清在组织培养或神经内注射后能引起外周神经的髓鞘脱失;④AIDP 病人血清中发现有循环免疫复合物及抗外周神经髓鞘抗体;⑤AIDP发病2周以后脑脊液蛋白增高,免疫球蛋白中IgG、IgM、IgA亦增高,脑脊液中出现寡克隆TgG;⑥在实验性动物模型研究中,用免疫方法注射粗制的同种外周神经,造成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它具有和AIDP类似的病理,电生理和脑脊液改变。

综上所述本病可能以病毒感染为原始动因,然后通过炎症或免疫障碍而发病,为迟发性过敏反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医病因1)外因感受六淫之邪,如感受湿热或暑热之邪,热盛伤津,百脉空虚,筋脉失养,致手足不用(《素问·痿论篇》“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者,则生痿礕也”),或久处湿地,或冒雨等感受湿邪,湿留不去亦可发病(《素问·痿论篇》“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极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

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治疗措施论文

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治疗措施论文

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治疗措施【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062-01【摘要】: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是一种病因未明、急性起病的以周围神经及脑神经损害伴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

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已成为威胁生命健康的一种主要的周围神经病。

本文结合临床表现、病因机理、诊疗方法、治疗手段四个方面谈谈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的治疗经验【关键词】:急性神经炎;中药治疗表现检查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是一种病因未明、急性起病的以周围神经及脑神经损害伴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

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已成为威胁生命健康的一种主要的周围神经病。

一临床表现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变在脊神经根和脊神经,常累及颅神经,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因病毒或细菌感染诱发,主要症状为肢体对称性瘫痪,呼吸肌麻痹,面肌瘫痪,吞咽和发音困难等。

病机早期主要为湿热浸淫、湿邪侵袭,不能约束筋骨、关节,故肢体痿软无力。

1 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进行性,可在几周或几月内发展,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2 感觉障碍:感觉异常(如刺痛、蚁走感、烧灼样疼痛、麻木等)首先于肢体远端并且逐渐向肢体近端发展。

客观检查进可发现有手套-袜套型深浅感觉减退,病变区皮肤触痛及肌肉压痛、神经压痛。

3 运动障碍:肢体远端对称性无力,病程较久则出现肌肉萎缩。

四肢健反射减弱或消失。

4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变部位皮肤干燥、变冷、苍白或青紫、少汗或多汗,指甲粗糙、松脆。

二、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病理病机1、周围神经的直接感染。

2、伴发或继发于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猩红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3、细菌分泌的毒素对周围神经有特殊的亲和力,如白喉、破伤风、菌痢等。

4、其他原因: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异常球蛋白血症。

慢性进行性或复发性多发性神经炎等。

三、诊断多发性神经炎的方法1、免疫检查:对疑有免疫疾病者,可作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磷脂抗体等检测以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花矩形成试验。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3.运动障碍 病初双下肢开始乏力,容易摔倒,逐渐不能 站立,双足下垂。通常2~3天发展到上肢,出 现握持乏力,逐渐到手指屈曲。 瘫痪大多为对称性软瘫,肌力轻者Ⅱ~Ⅲ级, 重者O级。但两侧肢体可有Ⅰ~Ⅱ级差别。四 肢肌张力明显降低。肢体瘫痪一般远端重于近 端。受累部位骨骼肌随着瘫痪时间延长而逐渐 明显萎缩,特别是上、下肢肌肉较明显。瘫痪 时间越长肌肉萎缩越严重。但随着瘫痪的恢复, 肌肉萎缩也逐渐好转。进展期一般2周左右, 恢复期数周至数年。
⒌呼吸肌麻痹 瘫痪进展快的病儿常有呼吸肌麻痹。表现为 说话或哭声变小,咳嗽无力,呼吸增快,呼吸 困难,严重者出现紫绀。 体格检察见胸廓运动减弱,呼吸音降低。若 单纯肋间肌麻痹时,由于腹式呼吸代偿性增强, 吸气时胸廓下陷,上腹隆起,呈胸式矛盾呼吸。 单纯隔肌麻痹时,胸式呼吸增强,吸气时上腹 下陷,呈腹式矛盾呼吸。 X线透视可见隔肌运动降低,一般降低一个 肋间。临床上不容易见到单纯肋间肌或单纯隔 肌麻痹。此类病儿常发生周围性呼吸衰竭。
[诊断] 典型病例根据临床、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不 难作出诊断。不典型病例可参考以下几点,只 要大部分符合,除外其它类似疾病后即可作出 诊断。 ⒈急性发病,对称性、迟缓性瘫痪,腱反射 减低或消失。 ⒉四肢麻木或蚁走感等异常感觉,或呈手套、 袜套样感觉障碍,但感觉障碍远较运动障碍为 轻,或无明显感觉障碍。 ⒊可伴有或不伴有运动性颅神经障碍,常见 副、舌咽、迷走和面神经受累。
[发病机理]
1.髓鞘具有绝缘作用 轴索 由Schwann细胞(雪旺氏细胞) 形成的髓鞘包裹,髓鞘有节段 性,每一段的交接处为朗飞结, 两个朗飞结之间为结间段。髓 图1 有髓鞘神经冲动扩布示意图 鞘具有绝缘作用,但是在朗飞 结这种绝缘作用消失。因此,电位在朗飞结形成“跳 跃式”传导,使得神经传导以比较快的速度进行。 在髓鞘受损时,传导速度减慢,临床上表现为肌力 的减弱和反射降低以及感觉减退等症状。髓鞘与轴 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在其生长与再生中都有十分

可治性罕见病—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可治性罕见病—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可治性罕见病—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一、疾病概述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是一类由免疫介导的获得性感觉运动神经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1890年由Eichhorst首先描述,1982年由Dyck等正式命名为CIDP。

该病估计患病率为1/100000—9/100000。

该病呈慢性进展或缓解复发,经典型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和远端的无力和感觉障碍,可伴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神经电生理表现为运动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传导阻滞、远端潜伏期延长及波形离散,病理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脱髓鞘、髓鞘再生并呈洋葱球样改变。

对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等免疫调节治疗有效。

随着对本类疾病认识的深入,目前将CIDP分为以下几种亚型:经典型、运动型、感觉型、远端获得性脱髓鞘性对称性神经病(DADS)、多灶性获得性脱髓鞘性感觉运动神经病(Lewis-Sumner综合征)、局灶性CIDP、急性发作性CIDP 等[1]。

二、临床特征本病病程大于8周,经典型的主要临床特点为慢性进展或缓解复发的四肢近端和远端肌无力和感党障碍,四肢腱反射迟钝。

运动型以复发缓解的四肢肌无力为主要表现,无感觉受累,多见于20岁以下患者。

感觉型常首先表现为双下肢麻木,部分患者会在感觉症状出现数年后发展至运动功能受累。

DADS以远端对称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也有运动功能障碍。

Lewis-Sumner综合征是一种多数单神经病,通常从上肢起病,多表现为抓握、手指外展无力,伴有感觉障碍。

局灶型则表现为局限在某个肢体或肢体某个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可以持续数年后逐渐向其他区域发展。

急性发作的CIDP表现为在8周内病情急性进展,在诊断上容易与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相混淆。

本病脑脊液呈现蛋白-细胞分离,神经根丛MRI扫描可见水肿、萎缩和偶见的强化。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
【观察要点】
1、观察四肢感觉异常、疼痛、麻木、感觉障碍的分布情况以及及瘫痪部位肌力降低程度。

2、密切注意肌肉瘫痪的发展趋势,若出现声音低微、咳嗽无力、呼吸运动变浅,提示呼吸肌受累,应注意呼吸困难进展程度。

【护理要点】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

3、病室按时通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限制陪伴,防止交叉感染。

4、遵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必要时给予鼻饲。

5、做好眼部护理、皮肤护理,防止褥疮。

6、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喂饭、喂水时防止呛咳。

7、每日口腔护理3次。

8、呼吸肌麻痹者应:
(1)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以氧气吸入,保证液体入量,以防痰液粘稠。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心电监护,观察T、 R、 P的变
化及呼吸肌麻痹、肌力进展情况,注意有无声音嘶哑、咳嗽无力、吞咽困难,必要时立即通知医生行气管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术。

(3)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按使用呼吸机护理常规护理。

9、恢复期患儿尽早加强肢体锻炼,配合针灸、理疗及按摩,做肢体被动和主动运动。

【健康教育】
了解药物的用法及副作用,了解针灸及其它物理疗法,加强营养,协助进行步态训练,提供生活护理;避免暴露四肢于冷或热处;鼓励患儿吹气球及呼吸4—6次/日,10—20分钟/次,适当参加锻炼,注意冷暖,防感冒。

多发性神经炎的治疗

多发性神经炎的治疗

多发性神经炎的治疗多发性神经炎又称多发性四周神经炎,属中医痿证、痹证范畴。

可由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感染、过敏、变态反应等多种原因引起,损害多数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引起肢体远端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运动、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

另外,躯体各种癌症也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多在原发症状出现前发生,应引起警惕。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也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多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

(一)普通康复疗法急性四肢瘫痪者应卧床休息,加强皮肤护理,急性期过后常常按摩及活动四肢,饮食应营养丰富。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1.寒湿侵袭,气血瘀阻手足麻木、疼痛、汗出、对称性的手套样或短袜样感觉减退、肢冷,手或足无力,甚四肢无力,四肢末端皮肤变嫩,红紫血肿,纳呆便溏。

[治法] 散寒除湿,理气活血。

2.湿热侵淫,筋脉弛缓肢体远端不完全性瘫痪、麻木不仁,手足肿胀汗出,疲倦无力,腹胀便溏,小便短赤。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3.气血亏虚四肢无力,远端较重,麻木不仁,手足肿胀,出汗苍白,心悸气短,头晕眼花。

[治法] 益气养血。

4.瘀血凝滞肢体作痛,不能入睡,肢端麻木不仁,手足无力,肿胀汗出,皮肤色暗或有瘀斑。

[治法] 活血通络。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1)病因治疗:应根据原发病或致病因素进行治疗。

如系药物所致,应立刻停药;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治疗糖尿病;有机磷中毒者,应用解磷定或阿托品。

(2)B族维生素:维生素Bl或维生素B12。

(3)大剂量激素治疗:用于急性病毒感染者,地塞米松或泼尼松。

(4)其他药物:地巴唑10~20毫克,每日3次;加兰他敏2.5—5.0毫克,每日1次,肌注:烟酸50-100毫克,每日3次。

(四)针刺穴位疗法取穴:脾俞、肝俞、曲池、外关、合谷、八邪、足三里、悬钟、解湲、承山、八风。

(五)理疗酌选红外线、超短波、离子导入、电光浴疗法、场效应、音频电疗法、电水浴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疫治疗方法及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挑战分析
发展趋势
随着对CIDP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免疫治疗 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CIDP的诊治将更 加精准、个体化,同时新的治疗手段和 药物也将不断涌现。
VS
挑战分析
目前CID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未 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以揭示其发病 机理;另外,CIDP的临床表现多样,诊 断标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同时,免 疫治疗虽然有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和风险,如何更好地平衡疗效和安全性也 是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
皮肤护理
肢体活动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翻身 、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已 发生的压疮,应及时处理,避免感染。
鼓励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如关节屈伸、肌 肉收缩等,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 栓形成。
处理方法探讨
肺部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病原体的不同,选用相 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加强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及调整策略
一线治疗药物
药物调整策略
首选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 松等,用于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症状 。对于急性加重期患者,可采用大剂 量冲击疗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药物副作用情 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病情稳定 后,可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以 降低副作用风险。
二线治疗药物
对于一线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可选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硫唑嘌呤等。这些药物可抑制免疫反 应,减轻神经损伤。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 神经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03
conten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原则及方法
• • • • • 恢复期 呼吸功能的增强训练 扩大ROM 增强肌力 持久力和耐力的增强训练 扩大ADL的应用动作:上下台阶等
急性期
俯卧位时进行缩唇呼吸训练
急性期
腹式呼吸训练
急性期
体位排痰法
急性期
良肢位保持
恢复期
利用沙袋的腹式呼吸训练
恢复期肌力增强训练
利用重物的抗阻运动
恢复期肌力增强训练
实验室检查
• 脑脊液蛋白检查:发病一周后增加 • 脑脊液细胞检查:单核细胞10/µ l • 肌电图及神经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减慢,F波潜伏时明显延迟。2-3周后, 出现失神经性电位。
鉴别诊断
可疑情况
• 显著的持续的非对称肌力 低下 • 持续膀胱直肠障碍 • 发热时存在膀胱直肠障碍 • 脑脊液中存在多核白细胞 • 存在明确界限的感觉障碍 • • • •
徒手抵抗运动
恢复期肌力增强训练
徒手进行踝关节背屈抵抗运动
恢复期肌力增强训练
组织的抵抗运动
恢复期肌力增强训练
利用起立床的立位平衡、躯干肌的训练
恢复期肌力增强训练
垫上单膝跪位训练
步行训练
平行杠内步行训练
注意事项
• • • • 训练前必须作评价 训练从较轻运动开始 掌握低负荷反复进行的原则 疲劳感不能持续到第二天
否定情况
最近乱用既往史 急性间歇性 铅中毒 纯粹的感觉症状
评价
• • • • • • • ROM检查 MMT检查:躯干肌、四肢肌、 反射检查:深、浅、病理反射 感觉检查 测量:四肢周径、胸围、腹围 疼痛检查:安静痛、运动痛、压痛、麻木 ADL检查
训练原则及方法
•• • •
急性期 维持呼吸功能:胸廓伸张、体位排痰、缩唇呼吸 良肢位保持 四肢的ROM维持扩大训练 预防废用性肌萎缩:胸廓肌、上下肢末梢肌
多发性神经根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
定义
• 以急性运动性瘫痪、深反射消失及脑脊 液蛋白分离为特征的急性炎症脱髓鞘性 疾病
临床症状及体征
• 一侧以上肢体进行性运动麻痹。程度:两下肢轻度肌无力— 四肢完全瘫痪—躯干、眼球、颜面麻痹,特别是眼外肌麻痹。 • 感觉障碍:深感觉障碍明显,并伴随疼痛 • 深反射消失:尤其是远位的肱二头肌反射、膝腱反射 • 急性进行性、运动麻痹,4周以内停止加重 • 两侧对称性发作 • 脑神经障碍:50%颜面神经麻痹,呈对称性 • 2-4周开始自行恢复 • 植物神经障碍:脉频、不整脉、起立性低血压、血压增高 • 呼吸障碍:隔肌神经麻痹,无气肺 • 有神经症状发生时无发热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