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
新闻标题的制作资料

单一型的标题结构分析
1、单一型的消息标题必须是 实题
比较下面两条标题,哪条可用哪条不可用?
轻工业部决定设法解决小商品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小商品问题
单一型的标题结构分析
2、单一型的标题意义必须完整
下面这条标题问题出在哪儿? 一些国家领导人对这场灾难深表同情
新闻标题的结构
• 复合型的结构——既有主题,又有辅题。 均为多行题,主辅题字号有大小之分
大标题
• 可以是对于新闻事实的概括,也可以是 对观点立场的表述
• 大标题的作用主要用来集纳同一主题的 新闻稿件,化零为整,形成报道规模
两种不同类型的大标题
• 作为口号形式的大标 题
开展家庭助廉教育工作
构筑反腐倡廉防线
• 对新闻事实进行概括 的大标题
粤港鄂陕遭强降雨袭击
35人死亡上海新报》
3、评价新闻内容
20世纪初期我国报纸开始采用多行 题,标题不仅揭示新闻内容,还能够评 价新闻内容,这类标题后来成为现代标 题的主要形式
一条简讯的多行标题
此风不可长
南京出现万元宴席
消费者为外商 国人不可攀比
——1993年5月26日《扬子晚报》
思考
• 新闻标题评价新闻内 容可以通过几种方式 来实现?
提要题 小标题(分题)
大标题——
• 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用以概括这些新 闻的共同主题
• 可以对新闻事实加以揭示,也可以提出 观点、发出号召
案例讨论: 这两张报纸的头条大标题有什么不同?
主题——
• 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用以说明新闻中 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
• 在整个标题中所用字号最大,居于最显 著的位置
国家设立“星火奖”
车辚辚 马萧萧 凯歌贯云霄 (气氛)
标题的结构

雄心勃勃的日程,要在今 End-of-year deadline could End-of布鲁塞尔为通过电子商 年底之前通过尚未完成的 务法律制定紧急日程 help EU match US on Internet 电子商务立法,以帮助欧 盟与美国在互联网经济上 economy 抗衡
年底的最后期限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has agreed 可以帮助欧盟与 on an ambitious agenda to push 美国在互联网经 through all remaining electronic 济上抗衡
3 U.S. Soldiers Die in Baghdad Bombing 巴格达炸弹爆炸,三个美国大兵丧生
Giant on the Move
With the help of high technology, India is rapidly becoming a global player
Brussels sets urgent eagenda to pass ecommerce laws 欧洲委员会通过了一项
South Africa National Assembly backs “equality bill”
yesterday approved a controversial “equality bill that outlaws unfair equality bill” discrimination and hate speech but has country’s been condemned by the country s business organizations as bureaucratic threat to free enterprise
新闻编辑学[第六章新闻标题的制作]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新闻编辑学[第六章新闻标题的制作]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5cead55312b3169a451a426.png)
第六章新闻标题的制作【知识结构】【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标题及其主要功能1.新闻标题定义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2.新闻标题发展的三个阶段(1)类题(2)单行题(3)现代标题3.新闻标题的主要功能(1)划分与组织新闻内容;(2)揭示新闻内容;(3)评价新闻内容;(4)吸引读者阅读;(5)美化版面并表现报纸的风格。
二、新闻标题的种类1.实题和虚题实题是指叙述事实的新闻标题,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等。
虚题是发表议论的新闻标题,着重说明原则、道理、愿望等。
实题可以独立存在,而虚题不能独立存在,它必须依附于实题。
2.五种标题的作用(1)主题主题是新闻标题中最主要的题目,是标题的核心部分,用以说明最主要的事实或观点,所用的字号也最大,地位最突出。
(2)引题引题是位于主题之前,用以引出主题的辅题。
引题又称眉题、肩题,字号小于主题。
(3)副题副题是位于主题之后,用以对主题作出补充和解释的辅题。
副题又称子题,字号小于主题和引题。
(4)提要题提要题是位于主题与正文之间、用以提纲挈领地概括新闻中的主要事实和观点、给读者以比较详尽的内容介绍的题,提要题也称作提示题、纲要题,字号介于标题与正文之间。
(5)分题分题是穿插在新闻稿件中、对每个部分的主题进行概括的辅题,一般用于篇幅较长的新闻中,既是对新闻主标题的补充,又打破了长稿视觉上的冗长沉闷,美化了报纸版面。
分题又称小标题、插题。
3.标题新闻的特点(1)重要的新闻要素比较齐全。
(2)具备标题的结构和特点。
(3)标题新闻通常比较严肃、简洁,不加修饰或渲染。
三、新闻标题的结构1.单一式结构标题单一式结构的标题只有主题,没有引题和副题。
在多数情况下,单一式标题是一行题,有时也可以是两行甚至三行题。
2.复合式结构标题复合式结构的标题是由主题、引题和副题共同组成的,可以是引题加主题或主题加副题的形式,也可以是引题、主题、副题三者俱全的形式。
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

一新闻标题的类型一、肩题二、主题三、副题四、插题五、提要题六、边题七、尾题八、栏目题九、通栏题二标题制作的原则与技巧一、标题制作的基本原则突出新闻价值体现宣传价值文词精粹二、标准制作的艺术技巧落笔实在,言之有物概括精当,凝练精警潜心探索,忌步后尘饱含激情,引人爱读长于表现,疏于陈述多用动词,务去粉饰评点事理,立言达意平易亲切,望文生欢诸种关系,虚实居首简单明快,一目了然突出一事,不及其余藏而不露,反常成趣三标题的辞格艺术一、形象类辞格形象具体——话“比喻”人物交融——话“比拟”活脱生动——话“移就”换个名称——话“借代”烘云托月——话“衬托”声情并茂——话“摹拟”如见如闻——话“示现”以物征义——话“象征”二强调类辞格即问即答——话“设问”问而不答——话“反诘”正反对照——话“对比”重叠强调——话“反复”变更语序——话“倒装”参差错落——话“错综”言过其实——话“夸张三贯通类辞格上递下接——话“顶真”循环往复——话“回环”排迭串连——话“排比”工整匀称——话“对偶”连及他物——话“拈连”四含蓄类辞格含蓄意会——话“双关”表里各异——话“反语”曲折婉转——话“委婉”跌宕起伏——话“跳脱”隐而不发——话“藏词”五幽默类辞格模拟出新——话“仿拟”将错就错——话“飞白”就名生义——话“顾名”诙谐风趣——话“歇后”六深化类辞格奇言意深——话“警策”典故寄意——话“讽喻”环环相扣——话“层递”复字重言——话“叠字”情意相通——话“呼告”引申发挥——话“释语”真切引人——话“引用”七变形类辞格新鲜风趣——话“拆词”寄意传情——话“镶嵌”巧取移用——话“异语”简化缩合——话“节缩”。
怎样拟写新闻标题

怎样拟写新闻标题怎样拟写新闻标题拟写新闻标题,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
1999年语文科《考试说明》中首次在语言表达方面明确提出了压缩语段的要求,同年及其后的高考试题中多次考过压缩语段,其中尤以新闻类语段压缩为主,考过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导语、提取主要信息、拟写新闻标题。
怎样拟写新闻标题呢?一、要明确新闻标题的结构新闻标题由主题和辅题组成。
辅题又有引题和副题组成。
主题是新闻中的最主要部分,说明新闻标题中最主要的事实和思想;是新闻标题中的最核心部分,即发生了什么。
辅题的作用在于说明主题或加强主题的气氛和力量,协助主题共同完成标题的任务。
只要主题能够独立承担标题的任务,辅题就可以省去,或者只用引题或副题。
副题可以根据需要写作多行;引题最好不超过一行并应简短。
因为它在主题之前,让读者的视线在引题上逗留过久可能分散读者对主题的注意力。
二、要明确新闻标题的要求和写作方法。
1、题文一致:①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标题和新闻的基本思想一致;标题的基本事实要和新闻内容完全一致;标题所表现的内容要清楚,不能产生歧义)②标题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的依据。
标题可以对新闻中的事实进行评论,但论断一定要以新闻的内容为依据,论据不足,即使标题是正确的,也会令读者感到没有说服力。
2、一语破的:①突出新闻中最新鲜的事实。
新闻中的事实往往不止一件,其中最新鲜的事实,才是它的精华,只有抓住它,才能做到一语破的;②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③突出新闻中最有特点的事实;④突出新闻中最本质的事实。
3、简洁明快。
①善于省略。
就是省略标题中那些可有可无的内容。
只保留事实的核心部分,省略其他部分;只保留事情发展的结果,省去那些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省去消息来源;省去不必要的议论;在连续报道中,还可以省去新闻要素②善于概括。
经过压缩,标题的内容已经不能再削减了,但是表达这些内容的文字能不能更精练些?“以少胜多”——第一,锤炼字句。
第二,适当采用简称。
新闻的结构

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份组成。
1、新闻的标题。
能够概括、提示、评价新闻的内容,揭示新闻的本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标题的好坏直接影响消息的新闻价值。
标题包括主题、引题、副题、提要等,可以用不同的字体排出。
2、新闻的导语。
是新闻这一文体特有的概念,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
导语有六个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为何、如何。
“六要素”俱全的导语,其长处是:具体、完整,看了导语,对整篇报道的主要内容,大体能够了解。
具体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只写部分要素,要求好中挑好,把最重要、最新鲜、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内容,突出的写在导语里。
3、新闻的主体。
导语之后,新闻内容的具体展开部分,叫主体。
它起到注释导语的作用,使导语中的事实更加清楚,更加详细,以满足读者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要求。
4、新闻的背景。
在部分新闻中,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为读者所不熟悉的新闻事实作注释;二是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三是作者表达个人的观点;四是使新闻的内容充实、饱满,富有立体感,并增强新闻的情趣、感染力和说服力。
5、新闻的结尾。
结尾有时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有时是文章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个层次。
它是新闻事实的结尾,它依附于事实,并不一定需要议论和抒发。
这是新闻区别于其他文种结尾的特殊形式。
新闻结构

这段新闻的题目是什么呢?
• 青海在建清真寺垮塌8人死亡23人受伤
最佳导语
•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 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 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 了!” • 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 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四)主体
• 1.主体结构的顺序和写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 1)时间顺序 • 2)逻辑顺序 • 3)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 • 2.主体写作的要求 • 一要观点明确,紧扣主题; • 二要内容充实,材料具体; • 三要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 四要生动话泼,通俗易懂。
经典标题
• 难以想“象”的痛苦 • 在广场上看热闹的人们横七竖八地站满了 一对大象母子雕塑的身上、鼻子上,只剩 了面孔的大象在人们的踩塔下显的特别的 委屈。《难以想“象”的痛苦》,巧妙地 分开了“想象”这个词语,也委婉地对市 民的这种行为提出了批评。
豆芽为什么这么“肥” ?激素催的!
• 比较精彩的设问型新闻标题。一问一答, 让标题的语势波澜起伏,直接吸引了读者 对新闻内容的关注。这句问答,包含了最 核心的新闻内容,并且给了读者最容易记 住的一个生活信息:“肥”豆芽要慎重购 买。
“徒儿” 休得无礼
• 西安名胜大雁塔南侧有尊 高大的玄奘铜像,经常有 孩童爬到“唐僧”身上玩 耍,周围游客缤纷,这等 行为甚是不雅。这个摄影 报道的大照片就是这样一 个随意的场景,但因为标 题的传神,而让报道的分 量得以提高,报道的意图 也因为这“借体”教化, 而更易实现。
老师随意缺课学生回家自修 学校上 课"短斤少两"
康诺利州长仰面朝天躺在车里,头和肩都靠 在夫人身上。康诺利夫人不停地晃着头抽泣,眼 泪都哭干了。血从州长的上胸流了出来。我未能 看见总统的伤口,但是我看见后座上一滩滩血斑, 以及总统深灰色上衣右边流下来的暗红色血迹
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组成。
新闻的内容,通常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五个要素。
一、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
精心制作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它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
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的兴趣。
新闻的标题有三种形式:1、多行标题。
主要是三行标题,由引题、正题和副题组成。
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
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
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
例如:44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齐聚亚的斯亚贝巴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举行温家宝和10余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2、双行标题。
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
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
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
例如:枪声骂声传媒声声声应和股价汇价石油价价价波动萨达姆被捕搅动全球市场再如:让造林与造纸牵起手来――关于加快中国造纸工业发展的思考3、单行标题。
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
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
例如:让信息技术惠及全人类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是:1、准确。
即标题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概括出新闻的内容、精神和实质。
2、生动。
即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生动活泼,以吸引读者。
3、新颖。
“新”是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不新不足以成为新闻。
标题要善于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二、导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
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导语的作用非常重要。
新闻是否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写新闻要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新闻标题作为报纸上一种特殊的文字集合体,虽然字数不多,但其样式已比较稳定成熟,自有其自己的类型和结构。
现分述于后。
一、新闻标题的类型(一)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新闻标题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有许多类别。
最常见的有两大娄,即单一型标题与复合型标题;实题与虚题。
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是按标题的构成来划分的。
只有主题的标题,即为单一型标题;既有主题又有辅题的标题,即为复合型标题。
主题与辅题以字号大小作为区分的标志。
在多行标题中,字号最大的一行即为主题,其余为辅题。
主题是标题的主要部分,辅题是标题的次要部分。
单一型标题,包括一行题(即一行主题,无辅题),也包括双行主题(无辅题)。
至于三行主题(无辅题),极为少见,且实用意义不大。
复合型标题是由多行题组成,至少为两行。
它的辅题,包括引题和副题两种。
复合型标题按组合方式划分,可有引题一主题一副题型,引题一主题型和主题一副题型三种。
关于标题的称呼,“主题”因与文章中的主题易混淆,也有称为“主标题” 143的,余下类推为“引标题”和“副标题”。
不过,较为流行的称呼,仍是“引题”和“副题”。
(二)实题和虚题根据表现方法和表现重点不同,新闻标题可分为实题和虚题两种。
新闻标题中叙述事实的部分,称为实题。
新闻标题中发表议论的部分,称为虚题。
实题,着眼于叙述,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等等。
虚题,着眼于说理,着重说明原则、道理愿望等。
实题和虚题都是表达编辑对新闻内容认识的结果。
不同的是,实题是通过个别表达认识的结果。
虚题是通过一般表达认识的结果。
例如:廉政不可无监督监督不可无群众(引题)贵阳交警支队开门刹风(主题)(《法制日报》1993- 1O-19)引题“廉政不可无监督监督不可无群众”讲的是原则、道理,主题讲的是个别的具体事例。
虚题,常见的有三种。
第一种,概述一种道理。
如上例的引题。
第二种,提出一种要求。
如:《忘关煤气阀切忌点明火(主题)本市连续发生煤气起火事故(副题)》。
有些标题所阐明的政策原则,本身含有一些要求,也是属于这类的虚题。
第三种,直接对新闻事实作出评述。
如:《不文明明加上不文明(主题)个别商店谩骂在街头纠正错别字的少先队员(副题)》。
主题是虚题,直接针对个别商店指出,写错别字加上骂人,是错上加错。
这种虚题与前两种不同,必须结合副题中评述的对象方能理解。
虚题在新闻传播中虽然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它的特点是对实题具有依附性。
它要依附报告新闻事实的实题而存在。
一条标题可以没有虚题,但必须有实题;一条标题若只有虚题而无实题,则不能成为新闻标题。
而实题则不同,它可以独立存在。
二、新闻标题的结构所谓标题的结构是指一条新闻标题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的方式。
不同类型的标题,其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方式亦不同。
若按实题与虚题来分,其相互联系是虚与实的关系。
若按单一型与复合型来分,其相互联系是主与次等多方面的关系。
鉴于复合型标题内部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讨论的问题比较多,因此作为本节阐述的重点,至于单一型的双行主题在结构上与此相类似,这144里不再赘述。
(一)主题是标题中的核心部分主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中最主要部分。
主题在整个标题中所用的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
例如:现代科学研究揭开千古学术悬案(引题)《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主题)我国历史纪纪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副题)(《人民日报》2000 -11- 10)在这里最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夏商周年表》的公布。
众所周知,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由兴起到昌盛的时期,但我国历史的确切年代只能上溯到西周晚期(即公元前841年),如今经过多学科多年的联合攻关,终于破解了夏商周断代之谜,将中国历史纪年向前推进了1229年,填补了中国古代史的一段空白。
因此,编辑把年表的公布作为核心事实写入主题,而年表诞生的原因及其价值,都是对年表的补充说明,则写入辅题。
有些消息报道的是某人发表了某种新观点。
在这些观点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目的见解,就是标题的核心部分,应写入主题之中。
例如:通过改革进行体制创新(主题)江泽民指出鼓励支持私营个体企业健康发展(副题)(《中华工商时报》2000 - 08 - 29)消息写的是江泽民在东北三省党的建设和“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
为迎接新世纪,我国正制定“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过改革进行体制创新”是制定这一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编辑把它写入主题,“鼓励支持私营个体企业健康发展”虽是“十五”规划的一项内容,但相比之下不及前者,所以写入副题。
(二)引题引出主题引题是在复合型标题中导引主题的辅题。
它位于主题之前,字号小于主题。
引题又称为眉题或肩题。
作为新闻标题,其引题只要引出主题即可,文字不可太长,一般以一行为宜,不宜让读者的视线停留过久,影响了对主题的注意力。
引题引出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通过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性状等引出主题。
例如:145在出席千年议长大会期阀(引题)李鹏委员长会见六国议长(主题)《人民日报》2000 -09 -02)这里的“在出席千年议长大会期间”,是对人物活动时间的说明,属于背景的交代。
又如:建材龙头企业(引题)方大集团订单不断(主题)(《广东建设报》2000-11-18)这里的“建材龙头企业”,是对行为主体(方大集团)的身份地位的说明,也属于背景的交代。
此外,关于新闻来源、新闻发生地点的说明,以及既往事实的回叙,也都属于背景的交代。
例如报道我国某位领导人连续出访,常用这样的标题:圆满结束×××之行赴××访问(引题)×××抵达××(主题)。
引题就是对前一段出访过程的回叙,当属背景交代之列。
引题常常用来说明主题的意义,请看例题:中华民族永载史册的盛事世界和平正义事业的胜利(引题)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主题)(副题略)(《人民日报》1997- 07-01)外汇市场体系走向规范化(引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沪开业(主题)(《人民日报》1994- 02-19)彻底告别点油灯历史(引题)山东省实现户户通电(主题)(《人民日报》1996- 02-19)在这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是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盛事,是世界和平正义事业的胜利,引题正是标明了这件大事的意义。
“山东省实现户户通电”意味着“彻底告别点油灯历史”,引题从当地人民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146义。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业”,意味着“外汇市场体系”开始“走向规范化”,引题是从意义来标的。
若在引题前面加上“为使”二字,那么就是从行为的目的来标了。
请看下面一例:为粮食生产上新台阶打基础(引题)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建立(主题)李鹏从总理基金中拨款支持农业科研(副题)(《人民日报》1995 - 05 - 25)引题中标明行为的意义和目的,二者比较相近,但也有区别:前者强调已有行为的价值,后者侧重在未来行为的动机。
平庸也是过违纪不留情(引题)沈阳四百余名公务员被辞退(主题)(《经济日报》2000 -10 - 28)错把强力胶当眼药水眼睛被粘住(引题)一美妇险变独眼龙(主题)(《广州日报》2000 -11- 27)前一例的引题,叙事中略含议论,交代了主题中公务员被辞退的原因,后一例引题以叙事的手法交代了主题中美国一位妇女险变独眼龙的原因。
高原古城拉萨阳光灿烂布达拉宫广场欢歌如潮(引题)西藏隆重集会庆祝自治区三十周年华诞(主题)(副题太长,略)(《人民日报》1995 - 09 - 02)举国含悲承遗志长街恸哭送伟人(引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群众送别邓小平同志(主题)(副题过长,略)(《人民日报》1997 - 02 - 25)上述两例的引题都是描述一种气氛,一喜一悲。
引题还有一个作用是对主题所叙述事物性状的描述。
回答的是新闻要素中的 147“如何”,即什么样或怎么样。
引题对性状的描述,大体有以下几种:例如:水车水磨风车风箱(引题)郭桥乡农民博物馆风景独好《主题)(《中国青年报》1990 -12 -07)边吃边欣赏边聊边回味(引题)晚宴式剧场亮相京城(主题)(《新民晚报》2000-10 -10)笔触伸向贫困百姓的下一代(引题)张平力推《对面的孩子》(主题)(《新民晚报》2000 -lO - 04)上述三个标题的引题都是对一种事物是什么样的描述。
第一题,是对农民博物馆的描述,第二题是对晚宴式剧场的描述,第三题是对作品《对面的孩子》所写内容(有关贫困百姓下一代的题材)的描述。
昔日父母打鸳鸯今日儿女拆连理(引题)干涉婚姻的主角换了(主题)(《北京晚报》2000 -10- 27)传统百货让位连锁超市领跑(引题)零售业重新洗牌(主题)(《中华工商时报》2000 -11- 07)这两侧的引题是对主题中所写动作的描述。
前者是对主角变换的描述,后者对重新洗牌的描述。
规定收5元实收100元(引题)武汉订票费真乱l主题)(《中国消费者报》2000-10-28)这里的主题是对某种现象的判断或评价(“订票费真乱”),引题则是回答作出判断式评价的依据(“规定收5元,实收100元”)。
实际上,引题还是对怎么乱的 148展示,也是属于对性状的描述。
最后要说明的是,引题对与主题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和性状等项的阐释,是就总体而言的,具体到一条标题中,可以根据需要阐释一项,或两三项。
本书选择的例证都是一个引题阐述一项,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
第二,通过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引出主题。
它同前面的第一种方式显著不同的是:新闻事实中的“何人”(行为主体),不放在主题中,而是放在引题中。
引题和主题合写一件比较完整的事实(即“何人”做“何事”),引题包括“何人”,还包括“何事”一部分;主题则包括“何事”的另一部分。
总之,引题叙述的是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主题则是主干事实的后续部分。
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其一,后续部分若是新闻价值所在,可以在主题中得到突出;其二,引题和主题是一句话,从引题中的“何人”写起,接着叙述何事,在写法上比较顺当。
例如:乡村女教师彭富芬面对行凶者挺身而出(引题)为保护学生身中十六刀(主题)(《报刊文摘》2000 - 04 - 17)当然,这种写法也有局限,若“何人”是需要突出的显著人物,放在引题中就会被淡化。
引题从行为主体写起,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是引题和主题共同描述一种连续的动作和过程,如彭富芬护学生的标题就是一倒。
其二是引题只写行为主体及行为动作,主题是叙述动作的具体内容(行为的对象和客体)。
这里的行为动作,包括发现、指出、宣布等等,至于发现了什么,指出了什么,全由主题标出。
例如:国家计委对78个项目稽查发现(引题)招投标:96%失灵(主题)(〈报刊文摘》2000 - 03 - 30)珠海捣毁一非法加工厂,怀疑——(引题)散装酒加敌敌畏(主题)(《广州日报》1999 - 01 - 17)其三是引题为行为主体和行为,主题是对这一行为的某一重要部分的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