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标题和导语

合集下载

新闻格式 标题导语

新闻格式 标题导语

新闻格式标题导语
标题:XXX事件:引发社会关注的意外事件
导语:近日,一起意外事件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

事件的相关细节令人震惊,引起公众对相关问题的深思和讨论。

标题:XXX公司推出创新产品:引领行业新趋势
导语:今天,XXX公司正式发布了一款创新产品,该产品不仅具备了行业内尖端技术,而且在设计和功能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成为行业内的领军者。

标题:大规模自然灾害袭击XXX地区:挑战救援团队的能力
导语:近日,一场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在XXX地区突然发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灾害。

救援团队迅速行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努力保证民众的安全。

标题:政府发布新政策:为企业发展开辟新空间
导语:近日,政府发布了一项新的政策,旨在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便利。

该政策具备更加有利的税收政策、创新支持等方面的内容,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标题:体育赛事受到疫情影响:比赛安排再次调整
导语: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某体育赛事的比赛安排再次受到
调整。

组织者不得不推迟或取消了原定的比赛,以确保运动员和观众的健康安全。

标题:科技巨头推出新款智能手机:引爆市场热潮
导语:一家知名科技巨头今天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智能手机,该手机搭载了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功能,预计将引爆市场热潮,并可能成为新一代智能手机的代表作。

标题:教育改革计划公布:重塑学生发展模式
导语:教育部今天公布了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计划,旨在重塑学生的发展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以培养更具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拟写新闻标题、导语

拟写新闻标题、导语

四、拟写导语
导语是长篇新闻报导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 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主要内容或事实, 鲜明地揭示新闻中心。根据新闻主体部分拟写 导语,一般应包括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解题步骤:一审题年福建卷)请为下面的消息拟一条导语。 (不超过40字) 1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
解题步骤:一审题
二分析材料
三概括表述
例: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限14字内。 13月3日下午,澳门经济司、财政司和水警稽查队联合
行动,公开销毁了在最近两年中缉获并已完成行政或司法 2 检控程序的盗版光盘约100万张。这是澳门官方首次采取 这种行动。
参考答案:澳门官方首次公开销毁盗版光盘。
练习: 按要求为以下一则报道拟“引题”和“主标题”。
解题步骤:一审题
二分析材料
三概括表述
练2:(10年天津卷)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拟 一条一句话新闻。(限36字以内)(3分) 1在建的津门津塔将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津门的设计 2
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两座顶部相连的高楼构 成巨大的“门”字型,象征着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世界 港口大都市的包容与开放。津塔高 336.9米,地上75层,地下 3 4层,其外形设计则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造型,是现代建 筑科技与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这组建筑将于 2010年内 4 建成并投入使用。 参考答案: 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天津新地标津门津塔将于 2010年内建成使用
者招待会上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1020亿元,按 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 7.6%。这一速度虽比上年同 2 期回落0.5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 3 第一产业增加值1592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 1552 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7877亿元,增长6.2%。国 4 民经济起步良好,多数经济指标比预料的要好,为完成全年 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参考答案:中国国民经济一季度起步良好

八年级上册新闻标题和导语的区别

八年级上册新闻标题和导语的区别

八年级上册新闻标题和导语的区别一、标题的特点:1.简洁明了:标题一般都是由简短的词语组成,能够直接表达新闻的主题和要点,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新闻的内容;2.突出重点:标题通常会突出新闻的重要信息或亮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欲望;3.语言生动:标题的语言通常生动活泼,用词精准,让人印象深刻;4.一般陈述性:标题一般是陈述句或疑问句,不再使用叙述性的语气,标题本身不描述具体的情节。

二、导语的特点:1.承上启下:导语通常出现在标题之后,用来进一步介绍新闻的详细内容,扩展标题的主题;2.简要概括:导语需要简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和要点,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新闻的大致情况;3.扩展信息:导语可以通过补充背景信息、引用相关数据或者对事件进行简要的评述,让读者对新闻有更全面的了解;4.惯用语言:导语的语言通常较为正式,用词严谨,体现新闻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三、标题和导语的关系:1.标题和导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标题突出重点,导语补充细节,共同引导读者进入新闻的阅读;2.标题和导语要保持一致性,即导语中不应该出现与标题不符的信息,应该围绕着标题的主题进行延展;3.标题和导语可以搭配使用,形成对新闻内容的层层递进,让读者对新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八年级上册新闻标题与导语的区别及其关系,标题和导语在新闻报道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共同构成了新闻报道的核心,通过简洁明了的标题和承上启下的导语,让读者能够迅速抓住新闻的要点,对新闻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

上文已经对八年级上册新闻标题和导语的区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在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新的内容。

四、标题和导语的选择:1. 标题的选择:在选择新闻标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突出新闻的重点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人一眼就能够明白新闻的主要内容;- 使用简洁、生动、易记的词语,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术语或生僻词,以免让读者产生阅读障碍;- 注意标题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出现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语,保持新闻的客观性;- 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和需求,以引起读者兴趣和好奇心为出发点。

新闻的格式及范文

新闻的格式及范文

新闻的格式及范文新闻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等部分。

标题通常是新闻的主题概括,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

例如:“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地球日全球行动号召保护环境”等。

导语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提供背景信息,通常在新闻开头进行。

导语一方面可以提供新闻的重点和背景,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使读者愿意继续阅读。

例如:“中方与美方在北京举行的贸易磋商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每年的4月22日是地球日,全球范围内的行动号召人们保护环境”。

正文是新闻的核心部分,传递新闻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细节。

正文一般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进行叙述,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关键事件和信息要突出。

同时,新闻中还常常插入相关的引述、数据、图片等来增加可信度和真实感。

例如:“中美双方就制度性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换……以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地球日是全球各国的一个行动日,目的是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

结尾通常总结新闻主要内容,强调重要信息的意义和影响。

结尾部分常常用一句简洁明了的话来概括新闻的结果或者对未来的展望。

例如:“双方将按照共识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推动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全球各地的活动旨在提醒人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地球”。

下面是一篇关于某地区发生地震的范文:标题:某地区发生5.6级地震,暂无人员伤亡报告导语:今天上午9时左右,某地区发生一次5.6级地震,地震造成一些房屋受损,有人员被困,但暂时没有人员伤亡的报告。

正文:据地震局报道,今天上午9时06分,该地区发生了一次5.6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

地震震感较强,部分房屋受损,一些街道出现了裂缝。

目前,救援队伍已经赶到现场,对受损房屋进行了搜救,并紧急疏散了附近居民。

据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统计,地震发生后,暂时没有收到人员伤亡的报告,但一些人员被困在受损房屋中。

救援队伍正在全力搜救,并连夜组织转移被困群众。

在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提醒居民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安全。

新闻报道格式及范文

新闻报道格式及范文

新闻报道格式及范文新闻报道是一种介绍新事物、新情况,报道新闻事件的一种文体。

它是一种客观、真实的报道文学体裁,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以客观、真实、准确为原则的报道。

新闻报道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部分,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新闻报道的格式及范文。

一、新闻报道的格式1. 标题:标题是新闻报道的开篇,是对整篇报道的概括和提要。

标题一般要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

2. 导语:导语是新闻报道的开头部分,用以引出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等要素,要简洁明了,引人入胜。

3. 主体:主体部分是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对新闻事件的详细报道,包括事件经过、相关人物的言行、社会反响等,要求客观、准确、生动。

4. 结语:结语是新闻报道的结束部分,一般是对事件的评述、展望或总结,要简洁明了,引人深思。

二、新闻报道的范文昨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袭击了我市,造成了严重的城市内涝。

据了解,这场大雨是当地多年来难得一见的强降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降下了数十毫米的雨水,导致了城市的交通瘫痪,许多居民家中受灾严重。

在市区的主要道路上,积水已经淹没了车辆的大部分车轮,导致了大面积的交通拥堵。

许多市民被困在车内,无法脱身。

同时,城市的下水道也因为积水过多而无法正常排水,导致了许多地下室和低洼地带的居民家中受灾,家具、电器等财产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市民们纷纷伸出援手,相互帮助。

许多志愿者自发地组织起来,帮助受灾的市民排水、清理家园,展现了社会的温暖一面。

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市政府也迅速行动,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全力抢险救灾,确保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市气象局也发布了暴雨预警,提醒市民注意防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总的来看,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但也展现了市民的互助精神和政府的应急能力。

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重建家园,迎接美好的明天。

新闻标题和导语

新闻标题和导语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简短概述,通常用来吸引读者阅读整篇文章。

导语是新闻报道的简短概括,通常包括最重要的信息,并吸引读者阅读整篇文章。

新闻标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导语: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并对该组织的工作提出了质疑。

新闻标题: 巴西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金矿
导语: 巴西地质研究所宣布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金矿,预计可为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新闻标题: 伊朗核协议正式破裂
导语: 伊朗宣布退出2015年签署的核协议,并表示将恢复核项目的部分活动。

新闻标题: 电影《黑寡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导语: 电影《黑寡妇》获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并获得了其他多项大奖。

新闻标题: 北京成功举办2022年冬奥会
导语: 北京成功举办2022年冬奥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参与。

新闻标题: 中国成功发射新一代高分辨率气象卫星
导语: 中国成功发射了新一代高分辨率气象卫星,可提供更精准的天气预报和气候监测数据。

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范文

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范文

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范文
标题:**中国加大力度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导语: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主体:
作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中国正积极推动绿色能源发展,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绿色能源,推动能源革命的进行。

首先,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投资。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拥有巨大的太阳能资源潜力。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太阳能发电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建设太阳能电站。

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风能市场,政府积极推动风能发电项目的建设,加大对风能行业的支持力度。

其次,中国政府通过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绿色能源。

政府对传统能源的税收和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对绿色能源的购买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支持。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鼓励绿色能源研发和应用的政策,促进了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强了对绿色能源企业的监管和扶持。

政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绿色能源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建立绿色能源企业孵化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政府推动了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总之,中国政府加大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这不仅有效减少了碳排放,改善了环境质量,而且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带动了绿色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闻报道消息格式及范文

新闻报道消息格式及范文

新闻报道消息格式及范文
新闻报道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几个部分的格式及范文。

1. 标题:
新闻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新闻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常采用大号字体加粗显示。

例如,火灾造成数十人受伤。

2. 导语:
导语是新闻报道的开头部分,用以引出新闻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事件概况等信息。

例如,北京时间今日凌晨,一场大火在市中心爆发,造成数十人受伤。

3. 正文:
正文是新闻的主体部分,应该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从重要的事实和信息开始逐渐展开。

正文内容应该包括事件的经过、相关人物的表态、现场情况等。

例如,据目击者称,大火发生时浓烟滚
滚,现场一片混乱,消防队员迅速赶到并展开救援工作。

伤者已被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4. 结尾:
结尾部分一般用以总结全文,强调新闻的重要性和影响,或者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例如,目前火灾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查明真相,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的消息格式及范文主要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要求和格式规范。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新闻标题
标题(title),又称题目。

新闻标题(News Headline)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
文字,是新闻内容的集中、概括,是新闻的窗口、眼睛。

1、新闻标题的作用
.吸引注意,诱读全文
广告理论中有“ADIM”(Attention,Interest,Desire,Memory)原则,新闻标题,作用相同。

.概括内容,快递信息
有研究表明,对匆忙的阅读着来说,75%的信息是由标题上获得的。

.评价事实,增值信息
题文一致是新闻标题的最起码的要求。

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并不就是好标题。

写作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一次在评价。

它能点出新闻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给人以鼓舞,促人以思索。

写好新闻标题历来为报纸工作者所重视。

我国报纸工作者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产生过许
多脍炙人口的好标题,虽事过境迁,仍记忆犹新。

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从性质上分,可分为实题(Event Headline)与虚题(Reasonable Headline)两类。

实题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简练的陈述,有5W。

虚题是对事物原委的交待,思想意蕴的电话,环境气氛的烘托。

没有实题的帮助,一般不能清楚地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可以无5W。

如,实题:
.俄冰川崩塌 110人失踪(2002年9月22日《环球时报》)
.攻伊方案已报布什 B-2轰炸拉开序幕(同上)
虚题:
.陶醉在美景夜色里……
——中秋杭成即景(《钱江晚报》,2002年9月22日)
.为中国开启“世纪之门”(《南方周末》2002年11月7日)
从结构上分,可分为单一题(Single Headline)与复合题(Compound Headline)
两类。

.单一题:可以是实题,可以是虚题;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对偶句或非对仗句。

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如:药剂师心猿意马活老鼠居然入药 1980年9月23日《文汇报》
白宫换主,花钱多 1981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巴山蜀水,瑞雪纷飞 1984年1月29日《人民日报》
美对台政策正将台海引向战争 2002年8月21日《环球纪事》
复合题又称多行题,有二行、三行两种。

如:
二行题:引(肩)+主,或主+副
引题(Leading title)
副题(Subtitle )主题(Main heading)
(引+主):
十位官员组成班子德国大使现场学习(引)
中国在安理会当主席(主)
(2002.11.11环球时报)
儿童纷纷进医院政府正在查真凶
俄1300多人牛奶中毒(同上)
(主+副):
五亿民间资本激活余姚旅游业
今年已接待1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84亿元
(2002.11.4宁波日报)
着眼实践推动理论创新
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断走向繁荣(同上)
三行题:
引+主+副
(引)“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跨越的重要标志
(主)解放路延伸工程昨开工
(副)王国平宣布开工虞荣仁等主席
(2002.8.31杭州日报)
当前发展趋势:单行题,二行题为主流见教材 P187
三行题已很罕见,多在党的机关报的重大政闻中出现。

3、标题制作基本要求
.捉住新闻眼——抓住新闻中最具新闻价值,最有意义,能说明主题的东西。

.要准确——准确有三层含义:题文相苻,概括准确,避免产生歧异,避免片面性。

.要生动
.要简洁“标题愈简单,愈不费解,便愈好”——恩格斯
.注意修辞,不要有语病,丰富知识,不要出知识性错误。

.考虑体裁,考虑报纸性质,考虑版面。

(二)新闻导语(news lead)
新闻导语:以凝练的文句揭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阅读全文的新闻的第一段活第一句就是导语。

导语是吸引和指导
读阅读消息的媒介,有“导读之语”的意义。

复合导由导语和次导语组成。

1、导语的历史演变
.第一代导语“1861—1865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记者用电报拍发战争消息,为了不因中断而耽误消息传递,电讯社
要求记者尽可能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次要的部分放在最后再论。

这种方法使新闻写作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一直延续下来。

1889年3月30日,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发了一条5W俱全的导语,被美联社视为导语榜样。

总编辑梅
尔维尔.E斯通要求:新闻必须有导语,导语要5W俱全。

这就是第一代导语,又称5W俱全导语。

此法一直延续了七八
十年。

.第二代导语:广播、电视新闻的冲击,通体新闻写作寻求新的表现方式。

第一代导语逐渐演变为第二代导语,
强调开门见山,强调吸引力,反对将5W一次交代完毕,争取最少的5W,报告最新消息,又称“微型导语”。

.第三代导语:随着以倒金字塔结构导语的“定法”的被突破和对导语写作研究的深入,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导语
,使导语更为多姿多彩,研究在于人为,这是第三代导语,趋向自由式,散文式,灵活多变,出现了间接导语。

.“立片言的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斌》)一直我国固有的写作传统,为我国消息写作中导语的
出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近代报纸诞生后,中国式导语逐渐完善起来,1951年中央正式发文强调导语的重要性,并
要求将它移植到公文写作中去。

“凡较文件,均应有导语,”每一个自然段,均应将该段主旨,重要观点放在最前面。

“改革开放以来,导语意识逐渐深入到每个记者心头,导语写作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2、导语的作用
.告诉读者在这条消息的内容是什么
“导语——能否吸引人往下看的关键”——杰克海顿
.必要时制造气氛
或悲痛、或欢快,或庄重或幽暗,在导语中定调。

3、导语的类型
导语有许多写法,总的趋势是争奇斗艳,百花齐放,不断创新,但基本的还是那几种。

.当代导语常见类型
直叙型导语
直接叙述事实的大概、关键、精华、结果、主旨。

重点突出,主旨明确,最普通,难度也大。

如:中国总理今天建议把部和其他中央机构的数目裁减几乎一半,工作人员裁减三分之一。

(1982年,法新社)
描写型导语
绘声绘色的传神描写,通过现场感,生动感,情趣感吸引读者。

白描手法,突出局部,则
为“特写型导语”
如:大约2200年前,在通向秦朝都城咸阳的驿道上,一队队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劳工,在身穿铁甲、手持长矛的兵卒押解下,艰难而缓慢的进行着,他们是征用来为秦朝开国皇帝修建陵墓的。

(新华社)
议论型导语
直接而公开地表示记者的倾向、观点,在夹叙夹议中引导读者阅读全文。

经验性,问题性报道中多用此法。

如:阿尔巴尼亚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与众不同。

(英报报道霍查去世,阿利雅任总书记的报道)
悬念型导语
调动读者的好奇心,增强可读性,设置悬念的方法有:
——突出事物特点,引起读者的疑问和好奇心
如:一种神奇的刺绣在苏州诞生。

锈工在同一衣料的两面,一次锈上了两种不同的画面。

——以提问开始,唤起注意与思索;
如:北京的酱油为啥脱销?
——用第二人称+接近性强的否定式,扣住读者的心弦
如:你的财产税终于减不成了,市议会昨晚决定,保持税收率不变。

(美联社)
——从违反常规的现象或结果入手,刺激好奇心。

如:百万富翁F.科麦卡格夫收到一个穷苦男人的青春。

(美记者报道出卖睾丸)
——从情节的突然性与难解性入手,唤起猜测心理。

如:12月同5月结婚,50岁的教师成了21岁学生的新娘。

(美国记者报道年岁悬殊的婚姻)
设问型导语
以“假如”、“如果”等引起兴趣。

也可以提问方法引起读者好奇。

如: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心绒可以做夏天的裙子吗?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许多灯心绒中,就有这样新奇的品种。

(新华社)
引语型导语
如:“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豫剧《唐知县审诰命》中知县唐成的这一题款,现在成了许多人的口头
语。

(新华社)
直接或间接引用某人的精彩的或有针对性、代表性的谈话。

此外较为少见的导语还有:
多元素导语
涉及并列的二三个方面的事实。

复合导语
如:素有“九朝古都”之称的洛阳,正在加紧筹办第二届牡丹花会。

牡丹是洛阳的市花,每年4月15日至25日洛阳都要举行牡丹花会。

(背景交代)
由正、副导语组成。

正导语阐述最主要、最核心的事实;副导语对主导语加了解释和补充。

间接导语
含蓄委婉的侧写型导语。

如:联合国道别的时候,他很显然是走向另一扇敞开的大门——美国参议院。

延缓型导语
用轶闻、趣事、联想、比喻引出事实或主旨。

如:这是数以万千的印度影片表现的故事:一位骄横的婆婆大发雷霆,她指责自己的寡媳出卖自己家庭的利益并
将她逐出家门。

4、导语的写作原则
.原则与方法
挖掘新闻由头;
抓住最近点;
突出新闻眼;
强调新闻来源;
抓特点;
简练。

.注意的问题
引用要准确;
不要写瞎导语和四平八稳的官样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