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 引言1.1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概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管理系统,旨在确保企业运作的合法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是对内部控制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总结,旨在为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在国内,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相关学者通过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探讨了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应用。
而在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的历史较长,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也相对更为深入。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合梳理,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动态,发现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启示和方向。
本文将就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及差距、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内部控制研究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的国内研究现状在中国,内部控制一直是财务管理和会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较为深入。
他们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规的解读和分析,探讨了内部控制制度在中国的实施情况,以及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与企业治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他们认为,健全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治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国内学者还关注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的应用与效果。
他们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案例分析,总结内部控制的成功经验和问题,为企业提供改进建议。
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渐深入,涵盖领域也逐渐拓展。
未来,希望能够加强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推动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为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2 内部控制的国外研究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深化,内部控制在国外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文献综述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通过设置和实施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以防范和降低各种风险,保障企业财务、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护股东、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的一种管理方式。
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法制建设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控制逐渐成为企业法人治理、财务透明度和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对国内外相关领域内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
一、研究内容与现状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实施针对企业的业务性质、规模、组织结构和经营特点等因素,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和贯彻内部控制政策,以实现对企业各项活动的控制管理。
(2)内部控制实施效果评价衡量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包括内部控制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全面性等,以评价内部控制的好坏,从而指导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和改进。
(3)内部控制法律监管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维护企业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公正性和监管性,保障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康发展。
(1)控制环境和控制风险评估研究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和风险进行评估,为企业制定适当的内部控制政策提供依据。
(2)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通过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内部控制的结构和管理方式。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自从美国内部控制法案(SOX)的颁布实施以来,国外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SOX法案的实施效果评价SOX法案要求所有在美国注册的公开上市公司都必须遵守其规定,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实施、检测和改善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要求。
因此,对SOX法案实施效果的研究成为了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重要方向。
Kwon(2009)通过对500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实证研究,得出了SOX法案在改进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的结论。
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内部控制的定义最早出现在美国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定义为保护其他资产和现金,检查簿记业务的准确性, 而在公司内部实施的手段和方法。
后来经过完善认为究其实用方面而论, 是为了达到确定的管理目标, 促进企业的业务有秩序有效率的进行, 保证资产的安全、会计记录的可靠性和及时提供准确的财务资料。
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SO)在进行了专门研究后提出来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 指出: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的, 为运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律规章的遵循性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主要包括了: 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督。
使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 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
哈米德阿拉德在《内部控制透视:理论与概念》中认为:内部控制是一个会计程序的设计, 提高效率、保证政策实施或维护资产或避免欺诈和错误。
内部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组织。
它包括计划, 方法和程序, 用来满足任务, 目标, 和目标, 这样做, 支持基于业绩的管理。
内部控制与管理控制, 帮助管理人员实现期望的结果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
内部控制应减少相关的风险与未被发现的错误或不规则, 但设计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一个不简单的任务, 不能通过一个短的快速修复。
最后从内部控制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讨论。
米然, 赵栋在《浅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中提出, 从我国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来看,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企业健康发展的障碍。
本文立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就企业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现状下政府部门如何发挥推动作用、强化外部监督、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创新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探讨并提出可行对策,以探索我国企业建立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它不仅可以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而且也可以保护企业的权益。
因此,研究企业内部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综述了最近几年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文献,着重探讨了国内外不同水平研究者在该领域中取得的成果。
首先,综述了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及相关理论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控制员以及其他与管理层接触最多的各种管理手段,旨在确保公司内部运行按照规定的流程,完成受到企业管理层或外部客户的制约的规定的任务,以有效的利用资源,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防范和消除欺诈和重大管理错误,使企业实现预期的经营成果。
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控制的功能、结构和系统,研究者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和设计方案。
其次,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者在企业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大多从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控制的有效性、重要性及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如刘立军等研究表明,重视企业内部控制,促进控制系统的完善,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近年来国外学者也在企业内部控制领域做出了大量研究。
如研究者Hurlburt等指出,企业内部控制有助于组织可持续发展,可有效减少企业流动性风险。
最后,研究者提出了研究展望。
一方面,研究者应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功能、效果及实施方式的研究,结合其他管理工具,形成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从而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研究者可以结合当前特定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分析,以确定控制弊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总之,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十分重要。
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衡量标准,也是维护企业利益的重要工具。
未来,研究者应继续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功能、效果及实施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参考。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和重要性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旨在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促进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稳健性。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内部控制的定义和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讨论。
一些研究者关注内部控制的具体设计和实施细节,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另一些研究者则从理论层面剖析内部控制的内在机制和理论基础,揭示其与企业管理和治理的联系。
二、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内部机制和管理者行为等。
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对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讨论涵盖了广泛的领域,涉及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行业特征、管理者素质等方面。
在外部环境方面,一些研究者发现,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和投入。
不同规模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在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内部控制的效果产生影响。
内部机制和管理者行为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内部机制的完备程度和执行力度也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
三、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许多学者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和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评价方法方面,传统的内部控制评价框架主要以美国的萨巴尼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为基础,不少研究者试图推进内部控制评价模型的理论和实践,以满足多样化和多元化的企业需求。
一些学者也尝试将新兴技术与内部控制评价相结合,探索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企业利益、促进经营活动的合理运转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述,系统地总结了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在国内,研究者们致力于探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和有效性;而在国外,研究侧重于国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比较和跨国实践。
未来,内部控制研究将继续深入,关注企业管理的实践问题,并强调全球化背景下的内部控制标准化和合规要求。
本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概览和总结,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内部控制、国内研究、国外研究、发展趋势、不足、展望、综述1. 引言1.1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概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概念,旨在促进组织达成经济、效率和遵从性目标。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国内外学者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
本文旨在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梳理目前的研究现状,探讨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在国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着重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结构和绩效的影响。
国外学者则更注重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和合规性方面的作用,探讨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未来,内部控制的研究将更加关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同时需要加强跨学科研究,拓展内部控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述,可以更好地把握内部控制研究的脉络,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的进步。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的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达成业务目标所制定并执行的各项政策、程序和措施。
其核心目的在于保障组织的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和运营效率。
通过内部控制,组织可以有效管理风险、提升运营效率、保护利益。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综述

[9] 邵军,刘志远.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其成员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来自中国企业集团的经验证据[J]. 中国会计评论. 2008(03)
[10] 周倩倩. 中国系族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0
[8] 吴大立. 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及实现技术的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9] 张侃君.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及其动模试验新技术[D].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10] 杨军. 高温超导电缆保护理论与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11] 夏勇军. 大型水轮发电机故障暂态仿真及主保护优化的研究与应用[D].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13] 邵军,刘志远.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的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企业集团的证据[J]. 会计研究. 2008(04)
[14] 冯丽霞,孙源. 不同组织结构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比较[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02)
[15] 丁忠明,王振富. 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综述与启示[J]. 上海经济研究. 2008(01)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下面是
小编带来的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一)
[3] 孔祥平,张哲,尹项根,王菲,何茂慧. 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电网故障电流特性与故障分析方法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34)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在国内外,学者们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以及对企业绩效、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梳理内部控制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与发展在国内,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主要是以企业内部运行的规划、组织、执行和监督等各个环节为基础,通过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而国外的相关研究着重于内部控制的目标导向性,强调内部控制是一种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的管理手段。
内部控制的定义在国内外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内更注重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而国外更注重内部控制与企业目标的关系。
二、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组织文化、管理层素质、制度设计等。
国内外学者们通过对内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企业提高内部控制效果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国内,相关研究发现,组织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至关重要。
优秀的组织文化有利于员工自觉遵守内部控制规定,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管理层的素质和诚信度也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质量。
国外研究则更加注重内部控制执行制度的设计与管理。
COSO框架中提出的营利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目标等,这些目标的设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
三、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是内部控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
在国内,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报告、公司管理层的陈述以及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公司管理层的陈述容易受到管理者的主观影响,第三方评估成本较高。
国外的研究更加注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设计。
COSO框架中提出了五大组成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活动,这些要素成为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综述
[1] 阮丽丽. 福建省县、市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福州大
学 2021
[2] 章靖.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金融风险度量模型研究[D]. 福州大学 2021
[3] 尹慧. 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长沙理工大学 2021
[4] 刘慧龙,陆勇,宋乐. 大股东“隧道挖掘”:相互制衡还是竞争性合谋--基于
“股权分置”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 中国会计评论. 202101
[5] 杨棉之. 多元化公司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国外相关研究述评与启示[J]. 会
计研究. 202111
[6] 许艳芳,张伟华,文旷宇. 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及其经济后果--基于
明天科技的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 2021S1
[7] 王晓成,夏恩君.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系族”的研究综述[J]. 商业时代. 202134
[8] 高雷,张杰. 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J]. 会计研究. 202109
[9] 邵军,刘志远.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其成员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来自中国
企业集团的经验证据[J]. 中国会计评论. 202103
[10] 周倩倩. 中国系族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11] Sudip Datta,Ranjan D'Mello,Mai Iskandar-Datta.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internal capital market efficiency[J].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 2021 2
[12] Chongwoo Choe,Xiangkang Yin. 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information rents, and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J].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 2021 2
[13] 邵军,刘志远.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的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企业集团的证据[J]. 会计研究. 202104
[14] 冯丽霞,孙源. 不同组织结构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比较[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2102
[15] 丁忠明,王振富. 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综述与启示[J]. 上海经济研究. 202101
[1] 刘健. 新型三电平高压变频调速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D]. 华中科技大学2021
[2] 苏玲. 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3] 韩奕. 微网及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保护算法研究[D].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21
[4] 金强. 分布式电源故障特性分析及微电网保护原理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21
[5] 苏玲. 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
[6] 苏玲. 水稻土淹水过程中铁化学行为变化对磷有效性影响研究[D]. 浙江大学2001
[7] 苏玲. 契诃夫传统与二十世纪俄罗斯戏剧[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8] 吴大立. 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及实现技术的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21
[9] 张侃君.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及其动模试验新技术[D]. 华中科技大学2021
[10] 杨军. 高温超导电缆保护理论与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21
[11] 夏勇军. 大型水轮发电机故障暂态仿真及主保护优化的研究与应用[D]. 华中科技大学 2021
[12] 邵德军. 大型变压器暂态机理与保护新原理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21
[13] 汪旸. 高压电网有限广域智能保护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21
[14] 张禄亮. 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新算法及其在片上系统的实现[D]. 华南理工大学2021
[15] 张兆云. 微网继电保护与协调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21
[16] 张冠英. 基于A型的剩余电流智能保护技术研究[D]. 河北工业大学 2021
[1] 陈国炎. 广域后备保护原理与通信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21
[2] 李俊. 深圳电网4·10大停电事件的处理及启示[J]. 南方电网技术. 202101
[3] 孔祥平,张哲,尹项根,王菲,何茂慧. 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电网故障电流特性与故障分析方法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134
[4] 张建华,苏玲,陈勇,苏静,王利. 微网的能量管理及其控制策略[J]. 电网技术. 202107
[5] 陈昌松. 光伏微网的发电预测与能量管理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21
[6] 邓星. 同杆并架线路继电保护与故障测距新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21
[7] 彭双剑. 微网运行和电能质量控制研究[D]. 湖南大学 2021
[8] 赵波,张雪松,李鹏,汪科,陈健,李逢兵. 储能系统在东福山岛独立型微电网中的优化设计和应用[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101
[9] 朱皓斌,吴在军,窦晓波,费科,陆金凤. 微网的分层协同保护[J]. 电网技术. 202101
[10] 王瑞琪. 分布式发电与微网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协调控制研究[D]. 山东大学2021
[11] 李伟.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及数字化电站新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21
[12] 邓祥力. 大型变压器保护新原理研究和装置研制[D]. 华中科技大学 2021
[13] 何志勤. 基于故障元件识别的智能电网广域后备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21
[14] 苏玲. 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
[15] 刘梦璇. 微网能量管理与优化设计研究[D]. 天津大学 2021
[16] 范元亮. 微网发电技术若干问题研究[D]. 浙江大学 2021
[17] 李福东. 基于分布式发电的微网智能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 中南大学 2021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