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总结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总结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总结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一、内容简述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这个单元的主题和背景,这些课文涵盖了历史、文化、自然等多个领域,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当然学习的重点不仅仅在于理解课文的表面意思,更在于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和深层含义。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理解和评价文本,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这也是这个单元的重要考点之一,通过我们的梳理和训练,相信你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每个课文的详细解析吧!1. 简述第三单元学习的重要性第三单元的学习可是咱们语文之旅中的重头戏啊!别看这只是一个单元,但里面的知识点可真是丰富到让人目不暇接。

这些课文不仅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生和社会,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表达和语言文字的魅力。

所以呀这一单元的学习,可以说是九年级语文的精髓所在,绝对不能轻视哦!2. 提出总结考点、梳理训练的目的与意义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总结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中的第二板块内容,也就是“提出总结考点、梳理训练的目的与意义”。

那么为什么要做这个总结考点和梳理训练呢?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我们知道语文知识点虽然琐碎,但是一旦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和方法,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许多。

而且通过这个梳理过程,我们还可以查漏补缺,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哪里。

比如发现自己对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深入,哪些地方需要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去复习。

这样我们的学习就会更有针对性,效率也会更高。

所以呀这个总结考点和梳理训练的过程可是非常重要的哦!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应对考试,更能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更加有趣、更加高效!怎么样?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迎接这个挑战吧!二、第三单元文本内容概述第三单元是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里集结了几篇经典的文学作品。

第三单元知识整合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知识整合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任务三:
忧郁指数排行榜请你以作者的忧郁指数Fra bibliotek高到低给三篇文章
排序,并说说你的理由。
(小贴士:可以结合文中的字词、句式特点、手法、写作 背景等进行探析。)
要求: (1)独立思考,多角度探析。 (2)拿笔写下来。
发现四:知人论世能入情
范仲淹、欧阳修、张岱他们 忧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岳阳楼记》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 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秉公直言,为民请命,奋 战沙场,却多次被贬,但依然不改初心,忧国忧民。 推行新政,失败后贬谪出任邓州,在邓州共计三年, 百姓安居乐业。
醉翁亭记
湖心亭看 雪
“品山水 探情怀 ” 整理单
课题
忧乐情怀 写景佳句 语言特点 作者经历 议论抒情 忧郁指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不以物喜, 略 不以己悲, 先忧后乐
怡然自得 略 与民同乐
湖心亭看雪 亡国之恨

家国之思
排比、对 被贬 偶、
骈偶、“而、 被贬 也”字句
白描、简洁 亡国
先天下…… 后天下……
请你再帮小嘉设计一张表格从文 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这个角度做一个 整理。(必做)
古代散文再分类: 四人小组讨论,按作者在这些
山水散文中体现的情怀境界,为以
下8篇文章分一下类?理由是什么?
(选做)
《山峡》《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小 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
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少为纨绔子弟,极 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 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极为奢靡。 • 明亡后,一面感慨国家的摇摇欲坠,一方面苦探无果, 内心压抑,又追求心灵上的自由。于是避居山中,悲愤 之情悉注于文字之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 • 痴于山水,癖于园林,淡泊功名。这正是晚明文人名士 标榜清高,避世脱俗的一种方式。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重点知识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重点知识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重点知识汇总一、生字注音谪守zhé浩浩汤汤shāng 淫雨霏霏fēi 怒号háo 朝晖hu ī隐曜yào 樯qiáng倾楫jí摧岸芷zhǐ汀tīng兰 / 环滁ch ú琅lánɡ琊yá辄zhé醉林霏fēi 岩穴暝míng 晦hu ì明伛yǔ偻lǚ提携xié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弈y ì者觥gōng筹chóu交错阴翳yì/ 崇祯zhēn 拏ná更定gēng 一芥jiè毳cuì衣雾凇sōng 沆hàng砀dàng 铺毡zhān / 金樽zūn 投箸zhù侧畔pàn 长zhǎng 精神宫阙què琼qióng楼低绮qǐ户婵chán娟二、文学常识1、《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朝代)文学家,和苏轼、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3、《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

三、课文理解《岳阳楼记》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翻译:滕子京被贬谪到巴陵做太守。

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分析:暗示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胸怀宽广。

具,同“俱”,全、都。

3、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翻译: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制,古义指规模,今义指制度。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基础知识:(一)《月夜忆舍弟》1.了解背景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的战火中。

杜甫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他几个弟弟分散在河南、山东等地,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月夜忆舍弟》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二)《长沙过贾谊宅》1.了解作者及背景刘长卿(?—789),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

天宝年间登进士第,曾任长洲尉、海盐令。

至德三年,因事下狱,贬南巴尉。

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

因刚直犯上被诬,贬睦州司马。

德宗建中迁随州刺史,死于任上,世称“刘随州”。

有《刘随州集》。

刘长卿的诗多写个人穷愁不遇,善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称。

本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终。

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怀古伤今,感慨万千,吟咏出这首律诗。

(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作者简介韩愈(768—824),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岁时父母双亡,由兄嫂抚养成人。

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散文;诗歌创作亦力求独创,不避险僻,以文为诗,形成宏伟奇崛的特点。

2.写作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的传播也盛极一时,法门寺是史书所载中国境内珍藏佛骨的寺院之一,自然成为唐代皇室所敬重的佛法圣地。

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一共举行了七次迎送佛骨的活动,第六次迎佛骨的时候,韩愈上书反对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

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

韩愈当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了这首名篇送给韩湘。

(四)《商山早行》1.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01—866),晚唐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也称“温李”。

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占有一定的地位,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第1篇岳阳楼记(课标篇目) [北宋]范仲淹【常考知识清单】 一、重点词语 1.通假字①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2.古今异义 ①越明年..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②增其旧制.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制造 ③前人之述备.矣 备⎩⎪⎨⎪⎧古义:详尽今义:准备;具备 ④至若春和景.明 景⎩⎪⎨⎪⎧古义:日光今义:景色 ⑤微.斯人 微⎩⎪⎨⎪⎧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3.一词多义①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风光)②通⎩⎪⎨⎪⎧政通.人和(顺利)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中通.外直(贯通)然则北通.巫峡(通向)③极⎩⎪⎨⎪⎧南极.潇湘(至、到达)此乐何极.(尽头)感极.而悲者矣(到极点) ④开⎩⎪⎨⎪⎧连月不开.(指天气放晴)开.我东阁门(打开) ⑤一⎩⎪⎨⎪⎧而或长烟一.空(全)在洞庭一.湖(数词,一)⑥空⎩⎪⎨⎪⎧浊浪排空.(天空)而或长烟一空.(消散) 4.词类活用 ①百废.具兴(形容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③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5.虚词的意义及用法①之⎩⎪⎨⎪⎧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这件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结构助词,的)②以⎩⎪⎨⎪⎧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介词,因为)③乃 乃.重修岳阳楼(副词,于是,就) ④而 而.或长烟一空(连词,无实际意义,不译) ⑤则⎩⎪⎨⎪⎧然则.何时而乐耶(连词,那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就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副词,就)⑥何⎩⎪⎨⎪⎧此乐何.极(代词,相当于“哪”)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代词,相当于“为什么”)然则何.时而乐耶(代词,相当于“什么”) ⑦于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介词,在) 二、重点句子 1.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然则/北通巫峡 ④则有/去国怀乡 2.特殊句式 (1)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 (3)倒装句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3.重点句子翻译 (1)属予作文以记之。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总结

第三单元知识总结岳阳楼记要点梳理一、课文内容概括《岳阳楼记》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课文第一段,简要记叙作记的缘由、背景,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二段,不对岳阳楼本身作描写,而是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第三、四段分别描写阴晦和晴朗时的景色.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

这两段采取对比的写法。

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竞境。

由这两段描写,引出最后第五段的议论,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二、文体常识。

记:“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三、作者作品《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

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

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四、字音字形滕(ténɡ)谪(zhé)守日星隐曜(yào)浩浩汤汤(shānɡ)淫雨(yín)薄雾冥冥(bó mínɡ)偕(xié)樯倾楫摧(qiánɡ jí)岸芷(zhǐ)汀(tīng)兰心旷神怡(yí)宠辱xié(偕)忘朝huī(晖)薄暮míng míng(冥冥)皓(hào)月属(zhǔ)予作文樯倾楫摧(qiáng qīng jí cuī)五.词语汇总(一)通假字1.百废具兴(通“俱”,都、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二)一词多义。

期末复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期末复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小说篇)童年往事第9课故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阴晦huì瓦楞léng猹chá五行xíng缺土jiàng 秕bǐ谷鹁鸪bógū獾huān猪潮汛xùn 颧quán骨愕è然嗤chī笑瑟sè索寒噤jìn 折shé本黛dài色惘wǎng然恣睢zīsu ī2、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荒凉、冷落的意思。

萧索(2) 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瑟索(3)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惘然(4) 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隔膜(5) 看不起。

鄙夷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 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3)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4)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2、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课文最后一段。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

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 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我爱这土地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

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知识总结
岳阳楼楹联、诗文选
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下联:诸君试看,涧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

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对联简介】
这副楹联是清朝穆宗同治六年(1867年),两江总督曾国荃重修岳阳楼时,由云南省罗平县文人窦垿撰文,湖南省道县大书法家何绍基书写并雕刻的。

楹联共102字,高度概括了岳阳楼有关的历史人物,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岳阳楼的地理、历史。

此联写了四位著名历史人物与岳阳楼有关的事:杜甫的诗、范仲淹的文、滕子京的政绩、吕洞宾的轶事。

其中关于范仲淹的文,没有直说他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而是只说其“两字关情”——将一篇三百六十多字的著名文章归结为两个字,而这两个字之所以要紧,只因一个情。

这也是自古以来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

这两字,当然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乐二字。

上联以一楼何奇起首,列兴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和传说,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下联介绍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岳阳楼晚望
崔珏
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岳阳楼
刘长卿
行尽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两嵯峨。

楼前归客怨秋梦,湖上美人疑夜歌。

独坐高高风势急,平湖渺渺月明多。

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片帆愁白波。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泂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醉翁亭楹联、诗文选
上联:饮既不多,缘何能醉。

下联:年犹未迈,奚自称翁。

【对联简介】
联语从《醉翁亭记》生发出来,“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上联: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下联: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对联简介】
“翁去八百载”,欧阳修卒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至清同治末年,约历八百年。

全联18字,不但嵌入了“醉翁亭”三个字,而且把写联时间、亭的位置,历史与现状,以及亭主人生前活动及其身后对社会的影响概括无遗,“醉翁犹在”“亭影不孤”,既写景,又饱含对前哲的追怀与感念,表达了对他们不可磨灭之功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