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中医妇科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中医妇科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中医妇科学各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妇科学中,“带下”是指什么?A. 月经B. 妊娠C. 白带D. 产后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学中常见的月经不调类型?A. 月经先期B. 月经后期C. 月经过多D. 梦遗答案:D3. 中医认为,妊娠期间应重视哪一项?A. 补血B. 补气C. 养胎D. 泻火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产后调理的基本原则?A. 温阳B. 补血C. 活血化瘀D. 清热解毒答案:D5. 中医妇科学中,“不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以下哪项?A. 肾虚B. 肝郁C. 痰湿D. 营养不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月经不调?A. 情绪波动B. 饮食不节C. 过度劳累D. 遗传因素答案:A, B, C7.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带下的常用方法包括哪些?A. 清热利湿B. 健脾祛湿C. 活血化瘀D. 温阳补肾答案:A, B, D8. 妊娠期间,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胎儿健康?A. 合理饮食B. 适量运动C. 情绪稳定D.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答案:A, B, C, D9. 产后恢复中,哪些是必要的?A. 充分休息B. 营养均衡C. 适当活动D. 情绪调适答案:A, B, C, D10. 中医治疗不孕症时,可能会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肾气不足B. 气血失调C. 痰湿内阻D. 环境因素答案:A, B, C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医妇科学中“月经不调”的概念及其常见类型。

答: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量、经期或经质发生异常的病症。

常见类型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月经过多(经量过多)、月经过少(经量过少)和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过长)。

12. 描述中医妇科学中“产后调理”的主要内容。

答:产后调理主要包括:(1)饮食调理,保证营养均衡,促进身体恢复;(2)休息与活动,确保充足的休息同时适量活动,促进血液循环;(3)情绪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产后抑郁;(4)中医药物调理,根据个体差异,使用中药进行补气养血、温阳散寒等治疗。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妇科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月经不调”的常见病因?A. 气血虚弱B. 肝气郁结C. 痰湿内阻D. 肾精不足答案:C2. “带下病”在中医妇科学中,通常与哪些脏腑功能失调有关?A. 肺与大肠B. 心与小肠C. 脾与胃D. 肾与膀胱答案:D3. 中医认为,治疗“痛经”应首先考虑的是:A. 调和气血B. 温经散寒C. 清热解表D. 养阴润燥答案:A4. 在中医妇科学中,以下哪项是“崩漏”的主要临床表现?A. 月经量少,色淡B. 月经量多,色深C. 经期延长,不规律D. 经期短,但频繁出血答案:D5. “妊娠恶阻”在中医妇科学中,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A. 肝气郁结B. 脾虚湿阻C. 肾虚火旺D. 心火亢盛答案:B二、填空题1. 中医妇科学认为,女性月经周期的调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答案:肝、脾、肾2. 在中医妇科学中,治疗“不孕症”时,常采用的方法有调理________、滋养________、温补肾________等。

答案:气血、阴精、阳3. “产后病”的预防与治疗,中医妇科学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调养。

答案:饮食、情志、休息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医妇科学中“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原则。

答案:月经不调在中医妇科学中,多由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引起。

常见的病因包括气血虚弱、肝气郁结、脾虚湿阻等。

治疗原则上,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调治,如气血虚弱者宜补气养血,肝气郁结者宜疏肝解郁,脾虚湿阻者宜健脾祛湿。

同时,还需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以免加重病情。

2. 论述“带下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及其预防措施。

答案:带下病在中医妇科学中,多由肾气不足、脾虚湿盛或肝气郁结引起。

治疗方法应根据病因选择,如肾气不足者宜温肾固涩,脾虚湿盛者宜健脾利湿,肝气郁结者宜疏肝解郁。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感受外邪,注意饮食调理,增强体质,以及调摄情志,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妇科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月经不调的常见原因?A. 肝郁气滞B. 气血两虚C. 饮食不节D. 外感风寒2.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不是导致不孕的常见因素?A. 肾虚B. 气血不足C. 情志不畅D. 营养不良3.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带下病常用的药物归经是?A. 肝经B. 脾经C. 肾经D. 肺经4.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学中治疗痛经的常用方法?A. 温经散寒B. 活血化瘀C. 清热利湿D. 补气养血5.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不是妊娠期的常见症状?A. 恶心呕吐B. 乳房胀痛C. 腰膝酸软D. 月经停止6.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常用方剂是?A. 四物汤B. 六君子汤C. 四君子汤D. 八珍汤7.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不是产后调养的基本原则?A. 饮食调养B. 情志调养C. 过度劳累D. 休息调养8.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盆腔炎的常用药物归经是?A. 肝经B. 脾经C. 肾经D. 胃经9.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学中治疗闭经的常用方法?A. 活血化瘀B. 温经散寒C. 清热利湿D. 补肾益精10.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不是妊娠期的保健措施?A.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B. 保持情绪稳定C.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D. 过度运动答案:1-5 DCBDA 6-10 BCCC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妇科学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月经不调?A. 情志不畅B. 饮食不节C. 过度劳累D. 外感风寒2. 根据中医理论,治疗不孕症时,以下哪些方法可以采用?A. 补肾益精B. 活血化瘀C. 温经散寒D. 清热利湿3.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带下病时,以下哪些药物可以选用?A. 黄连B. 黄芩C. 黄柏D. 黄精4. 以下哪些是中医妇科学中治疗痛经的常用药物?A. 当归B. 川芎C. 桃仁D. 红花5. 根据中医理论,妊娠期的保健措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B. 保持情绪稳定C.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D. 适量运动答案:1 ABCD 2 ABCD 3 ABC 4 ABCD 5 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医妇科学认为,月经不调与肝郁气滞无关。

中医妇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医妇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医妇科学复习题及答案中医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学科,它结合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份中医妇科学的复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1. 中医妇科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四诊”的内容?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E. 触诊答案:E2. 在中医妇科学中,月经不规律属于哪种病理状态?A. 气虚B. 血虚C. 血瘀D. 湿热E. 痰湿答案:C3.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月经过多常用的方剂是:A. 四物汤B. 逍遥散C. 六味地黄丸D. 归脾汤E. 知柏地黄丸答案:A二、填空题4. 中医妇科学认为,女性月经的周期一般为________天。

答案:28-305.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不孕症常用的中药是________。

答案:益母草、当归等三、简答题6. 简述中医妇科学中“带下病”的概念及其常见类型。

答案:带下病是指女性生殖道分泌物异常的病症。

常见类型包括湿热带下、寒湿带下、脾虚带下等。

7. 阐述中医妇科学中“调经”的治疗原则。

答案:调经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调和气血、温经散寒、清热利湿等方法,以达到调整月经周期、改善月经症状的目的。

四、论述题8. 论述中医妇科学中“补肾调经”法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补肾调经法是中医妇科学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因肾精不足、肾气虚弱导致的月经不调、不孕等症状。

其重要性在于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是女性生殖健康的基础。

补肾调经法通过滋养肾阴、温补肾阳,达到调和月经、促进生殖功能的目的。

以上复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学习和考试时应以教材和课程要求为准。

希望这份资料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复习中医妇科学知识。

中医妇科学复习题

中医妇科学复习题

中医妇科学复习题2012205160 1、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女性解剖、生理、病理特点、诊断辩证规律和防治女性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2、《内径》记载了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调经种子药方:四乌贼骨一煮茹丸。

3、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胎产书》。

4、晋代王叔和著成《脉经》,其中在妇科方面,提出了“居经”、“避年”之说。

5、唐代妇产科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出现了我国现存理论较完备的产科专著,即昝殷著的《产宝》。

6、宋代在妇产科方面成就最大的是陈自明和他的著作《妇人大全良方》。

7、明代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提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

”8、傅山著《傅青主女科》,书中辩证以肝、脾、肾三脏立论。

9、阴户,又名“四边”。

指女性阴蒂、大小阴唇、阴唇系带及阴道前庭的部位。

10、玉门,又名“龙门”、“胞门”,相当于外生殖器的阴道口及处女膜的部位。

“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女属玉门。

”11、阴户、玉门是生育胎儿,排出月经、带下、恶露的关口,也是“合阴阳”的出入口。

12、阴道,又名子肠。

解剖位置与西医学一致。

13、子门,又名子户。

指子宫颈口部位。

14、阴道是娩出胎儿、排出月经、带下、恶露的通道,是合阴阳,禁闭子精,防御外邪的处所;子门则是“主定月水,生子之道”,即主持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关口。

15、胞宫,又名女子胞、子处、子宫、子脏、血室、胞室等。

它行经、蓄经,育胎、分娩,藏泻分明,各依其时。

16、冲、任、督、带四脉的生理特点:(1)属经络范畴,而有经络形象。

(2)有湖泽、海洋一样的功能。

(3)四脉是相互连通的。

(4)流蓄于四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正经。

17、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

18、任脉与肝、脾、肾三经分别交会于“曲骨”、“中极”、“关元”,取三经之精血以为养。

19、肾与胞宫在经络上的联系:“胞络者,系于肾。

”20、肝与胞宫在经络上的联系:肝经与任脉交会于“曲骨”;又与督脉交会于“百会”;与冲脉交会于“三阴交”。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a. 阴阳学说b. 巫术学说c. 原子学说d. 同质学说答案:a. 阴阳学说2. 中医妇科学中,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调理女性的月经?a. 针灸疗法b. 拔罐疗法c. 按摩疗法d. 饮食疗法答案:d. 饮食疗法3. 中医妇科学认为,以下哪个因素最容易导致妇科疾病?a. 饮食不当b. 运动过量c. 过度劳累d. 环境污染答案:a. 饮食不当4. 中医妇科学中,下列哪个病症被称为“白带三多”?a. 带下异常发白b. 带下量多c. 带下色黄d. 带下带有异味答案:b. 带下量多5. 中医妇科学中,下列哪种食物被认为对女性的子宫有益?a. 冰淇淋b. 辣椒c. 黑豆d. 红酒答案:c. 黑豆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各句是正确还是错误。

1. 中医妇科学的基本原理是以女性为中心,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

答案:正确2. 中医妇科学在治疗妇科疾病时,仅仅依靠药物治疗,不注重调理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答案:错误3. 中医妇科学中,对月经不调的治疗一般只采用中药疗法,不使用针灸和按摩等方法。

答案:错误4. 中医妇科学认为,体寒的女性容易患上妇科疾病。

答案:正确5. 中医妇科学中,产后康复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特别注意调理。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中医妇科学中,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案:中医妇科学中,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包括中药疗法、针灸疗法和中医按摩疗法。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女性体内的阴阳平衡,缓解症状和减轻病情。

针灸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能量平衡。

按摩可以通过按摩子宫区域,促进血液和气的流动,缓解症状和舒缓病情。

2. 中医妇科学中,如何预防妇科疾病?答案:中医妇科学中,预防妇科疾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首先,要注意饮食均衡,摄入适量的营养,避免过度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其次,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量,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

(完整word)中医妇科复习题

(完整word)中医妇科复习题

中医妇科1、中医妇科第一张方剂是什么?药味组成是什么?相当于现代的什么药?出自哪一本医学著作?治疗什么病证?答:“四乌贼骨一芦茹丸”,乌贼骨,茜草.《内经·素问·腹中论》,血枯经闭。

2、什么是“五不女",分别指什么?出自哪位医家的哪本著作?答:某些妇女因先天性生理缺陷而造成不孕症的情况有五种,即所谓螺、纹、鼓、角、脉,称为“五不女”。

明代,万全的《广嗣纪要》3、临产六字真言是什么?出自哪代哪位医家的哪一本著作?答:“睡,忍痛,慢临盆”,清代·亟斋居士的《达生篇》4、对中医妇科外治法记载最早的是何人何著?有哪些方法?答: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妇人三篇,提出了阴道冲洗和纳药的外治法。

5、中医妇科学研究的范围,概括起来是什么?答: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6、清代影响最大的妇科著作首推何书?列举书中创制的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的方剂。

(至少5个)答:《傅青主女科》。

完带汤、易黄汤、清经散、两地汤、固本止崩汤、傅氏生化汤、养精种玉汤、开郁种玉汤、安奠二天汤、定经汤、温胞饮。

7、“子宫"之名最早见于何书?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如何描述子宫形态?答: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紫石英》条下,“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

朱丹溪描述:“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

8、何人率先提出妇女不同年龄阶段分别重视不同脏腑论治的理论?如何记录?答:刘完素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提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

9、我国古代反对早婚早育,南齐《褚氏遗书·求嗣门》中提到的男女婚嫁年龄是多少岁?答:“合男女必当其年。

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

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

10、迄今有记载的最早的剖腹产手术在何时如何记载?答:《史记·楚世家》“陆终(妻女嫔)生子六人,圻(qi)剖而产焉"。

《中医妇科学》复习题(精)

《中医妇科学》复习题(精)

《中医妇科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居经2、产褥期3、月经周期4、崩漏5、妊娠病6、恶阻7、暗经8、妊娠9、原发性闭经 10、胞阻二、填空题1、产后病的诊断应着重三审,即先审________,以辨________;次审_______,以验________;再审_____________,以察________。

2、新产后,正常情况下恶露排干净的时间为____天左右。

3、在正常情况下,经期为_____天,妊娠期____天,产褥期为____周。

4、月经是指在脏腑、经络、气血共同作用下引起的子宫_____的、_____出血。

5、子宫位于____之前,____之后。

6、痛经的治疗,要掌握好用药时机,一般从_______开始用药,连用_____个周期。

7、妇女带下如五色杂见,有恶臭者,当警惕____的可能。

8、胎漏、胎动不安的致病因素,不外____和____两个方面。

9、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_。

三、是非判断题1、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调理气血。

()2、《经效产宝》是我国最早的妇科专著。

()3、余血浊液从子宫通过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4、滑胎,现代医学称习惯性流产。

()5、崩漏是概指妇科出血病证而言。

()6、阴挺下脱又称子宫脱垂。

()7、闭经可由月经后期及月经过少发展而成。

()8、闭经一证,临床以实证居多,故治疗以活血通经为主。

()9、根据“不通则痛”的原则,治疗痛经当以祛瘀止痛为先。

()10、带下病以湿证居多,故治疗宜以祛湿为主。

()三、单项选择题1、正常妊娠期为多少周?()A、40周B、34周C、36周D、38周2、脾虚带下病的治疗原则是()A、宜清宜利B、宜补宜涩C、宜清宜滋D、宜升宜燥3、治疗实热型崩漏的最佳选方是()A、清经散B、两地汤C、清热固经汤D、芩连四物汤4、妊娠腹痛的治疗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暖宫止痛,养血安胎B、辛温香燥,行气止痛C、养血行气,缓急止痛D、疏肝解郁,理气止痛5、脾虚型妊娠水肿的最佳选方是()A、全生白术散B、千金鲤鱼汤C、五皮饮D、苓桂术甘汤6、下列病证哪一项与肝郁气滞无关()A、月经先后无定期B、妊娠恶阻C、产后缺乳D、不孕症7、胎元饮最适用于哪一型胎动不安 ( )A、肾虚型B、血热型C、肝肾亏损型D、气血两虚型8、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肾阴虚型经断前后诸证的主证 ( )A、头晕耳鸣B、烘热汗出C、五心烦热D、面浮肢肿9、带下量多, 色黄质粘,有臭气,或色白如豆渣样,伴阴痒,舌苔黄腻,脉濡数,辨证为 ( )A、湿热B、湿毒C、热毒D、肾阴虚10、治疗气滞血瘀型闭经首选方剂为()A、少腹逐瘀汤B、膈下逐瘀汤C、血府逐瘀汤D、桃红四物汤11、治疗脾胃虚弱型恶阻首选方剂为()A、苏叶黄连汤B、小半夏加茯苓汤C、香砂六君子汤D、理中汤12、下列病证的发展转归哪项是正确的()A、恶阻---胎漏B、胎动不安---小产C、激经---滑胎D、月经先期---崩漏13、婚后三年不孕,月经后期而至,量少,色淡,腰酸腿软,性欲淡漠,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疗首选()A、归肾丸B、养精种玉汤C、毓麟珠D、开郁种玉汤14、在生殖功能的成熟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是()A、月事以时下B、气血旺盛C、天癸至D、脾气健运15、治疗虚热型月经先期的最佳选方是()A、清经散B、两地汤C、清热固经汤D、芩连四物汤16、下列除哪项以外,均属气滞血瘀痛经的主证()A、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B、经量少,色黯有块C、胸胁及乳房胀痛D、按之痛减17、《妇人良方大全》中的温经汤适应于下列何证()A、血寒月经后期B、虚寒月经后期C、血虚月经后期D、气滞月经后期18、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肝肾不足型闭经的病因()A、先天肾气不足B、房劳多产C、久病及肾D、思虑过度五、问答题1、导致崩漏发病的常见病因有哪些?简述其主要发病机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妇科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居经
2、产褥期
3、月经周期
4、崩漏
5、妊娠病
6、恶阻
7、暗经
8、妊娠
9、原发性闭经 10、胞阻
二、填空题
1、产后病的诊断应着重三审,即先审________,以辨________;次审_______,以验________;再审_____________,以察________。

2、新产后,正常情况下恶露排干净的时间为____天左右。

3、在正常情况下,经期为_____天,妊娠期____天,产褥期为____周。

4、月经是指在脏腑、经络、气血共同作用下引起的子宫_____的、
_____出血。

5、子宫位于____之前,____之后。

6、痛经的治疗,要掌握好用药时机,一般从_______开始用药,
连用_____个周期。

7、妇女带下如五色杂见,有恶臭者,当警惕____的可能。

8、胎漏、胎动不安的致病因素,不外____和____两个方面。

9、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_。

三、是非判断题
1、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调理气血。

()
2、《经效产宝》是我国最早的妇科专著。

()
3、余血浊液从子宫通过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
4、滑胎,现代医学称习惯性流产。

()
5、崩漏是概指妇科出血病证而言。

()
6、阴挺下脱又称子宫脱垂。

()
7、闭经可由月经后期及月经过少发展而成。

()
8、闭经一证,临床以实证居多,故治疗以活血通经为主。

()
9、根据“不通则痛”的原则,治疗痛经当以祛瘀止痛为先。

()10、带下病以湿证居多,故治疗宜以祛湿为主。

()
三、单项选择题
1、正常妊娠期为多少周?()
A、40周
B、34周
C、36周
D、38周
2、脾虚带下病的治疗原则是()
A、宜清宜利
B、宜补宜涩
C、宜清宜滋
D、宜升宜燥
3、治疗实热型崩漏的最佳选方是()
A、清经散
B、两地汤
C、清热固经汤
D、芩连四物汤
4、妊娠腹痛的治疗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暖宫止痛,养血安胎
B、辛温香燥,行气止痛
C、养血行气,缓急止痛
D、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5、脾虚型妊娠水肿的最佳选方是()
A、全生白术散
B、千金鲤鱼汤
C、五皮饮
D、苓桂术甘汤
6、下列病证哪一项与肝郁气滞无关()
A、月经先后无定期
B、妊娠恶阻
C、产后缺乳
D、不孕症
7、胎元饮最适用于哪一型胎动不安 ( )
A、肾虚型
B、血热型
C、肝肾亏损型
D、气血两虚型
8、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肾阴虚型经断前后诸证的主证 ( )
A、头晕耳鸣
B、烘热汗出
C、五心烦热
D、面浮肢肿
9、带下量多, 色黄质粘,有臭气,或色白如豆渣样,伴阴痒,舌苔黄腻,脉濡数,
辨证为 ( )
A、湿热B、湿毒
C、热毒D、肾阴虚
10、治疗气滞血瘀型闭经首选方剂为()
A、少腹逐瘀汤
B、膈下逐瘀汤
C、血府逐瘀汤
D、桃红四物汤
11、治疗脾胃虚弱型恶阻首选方剂为()
A、苏叶黄连汤
B、小半夏加茯苓汤
C、香砂六君子汤
D、理中汤
12、下列病证的发展转归哪项是正确的()
A、恶阻胎漏
B、胎动不安小产
C、激经滑胎
D、月经先期崩漏
13、婚后三年不孕,月经后期而至,量少,色淡,腰酸腿软,性欲淡漠,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疗首选()
A、归肾丸
B、养精种玉汤
C、毓麟珠
D、开郁种玉汤
14、在生殖功能的成熟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A、月事以时下
B、气血旺盛
C、天癸至
D、脾气健运
15、治疗虚热型月经先期的最佳选方是()
A、清经散
B、两地汤
C、清热固经汤
D、芩连四物汤
16、下列除哪项以外,均属气滞血瘀痛经的主证()
A、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
B、经量少,色黯有块
C、胸胁及乳房胀痛
D、按之痛减
17、《妇人良方大全》中的温经汤适应于下列何证()
A、血寒月经后期
B、虚寒月经后期
C、血虚月经后期
D、气滞月经后期
18、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肝肾不足型闭经的病因()
A、先天肾气不足
B、房劳多产
C、久病及肾
D、思虑过度
五、问答题
1、导致崩漏发病的常见病因有哪些?简述其主要发病机理。

2、简述闭经的证型及各型的主治方剂。

3、为什么月经初潮1-2年和经断前后均会出现月经紊乱现象?
4、简述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及治则。

5、肾气虚可引起哪些妇产科疾病?
6、试述经断前后诸症的发病机理及其防治要点。

六、病案分析题
刘某,女,40岁,已婚,工人,1995年4月5日初诊。

近3个月来,月经过频,量多,流血时间较长,末次月经于3月1日来潮,开始3天血量很多,日换纸10余次,又因经期劳作,致使经血淋漓不断,持续月余不净。


服西药止血,效果不显。

血色淡红,质清稀,气短神疲,面色苍白,面浮肢肿,饮
食不佳,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既往月经正常,无停经史。

此次妇科检查生殖
器官未发现异常。

(要求:写出病名、病理、治法、方药)
黄某,女,30岁,会计。

主诉:结婚五年未孕。

现病史:患者于五年前结婚,结婚的当年曾怀孕4月余,因故引产,引产
后至今未避孕亦未怀孕。

目前症状:形体消瘦,面色暗滞,精神抑郁,性情急
躁,无故多怒,胸胁胀闷,经期先后不定,量少色紫有块,小腹胀,经前感双侧
乳房胀痛,经后乳痛腹胀消失,手足灼热,呃逆,不思饮食,喜食清淡而厌恶油
腻,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微黄,脉弦涩有力。

(要求:写出病名、病理、治则、方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