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检车检测原理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轨检车原理简介

轨检车原理简介

五型车检测精度
二、轨检车原理简介
1、弦测法(日本East-i综合检测列车) East-i 综合检测车采用了弦测法进行检测。 由于弦测法不能全部真实反映轨道状况,在 复原及逆滤波处理时仅能换算到40 m 波长的 测值,因此该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2、惯性基准法(世界上主流技术) 惯性基准法受速度影响较大,不适宜低速检测,在高速时 更具优势。 我国轨检车的原理都是基于惯性基准法。 什么叫惯性基准:就是当轴箱(车体)上下运动很快时, 《即底座振动频率大大高于系统的自振频率》质量块(车 体)不能追随而保持静止的位置。这个静止位置即为质量 --弹簧系统的“惯性基准”。惯性基准法的建立是测量基 准线,是由质量弹簧系统中质量块(车体)的运动轨迹给 出的。轨检车是以车体为质量块。陀螺与车体为基准。
平、三角坑、水平加速度、垂直加速度等项目的检 测。 不能对超高进行测量。 可以提供: 1-4级超限数据、TQI数据、公里小结数据、 区段汇总数据;波形打印输出。
2、四型轨检车简介
主要负责局管内干线、提速线的检查工作。 可以提供高低(左右)、轨向(左右)、轨距、水
平、三角坑、水平加速度、垂直加速度等项目的检 测。 可以提供: 1-4级超限数据报告、TQI数据报告、 曲线资料报告、公里小结数据报告、 区段汇总数据报告;波形打印输出。
四型车检测精度
3、五型轨检车简介
主要负责局管内干线、提速线的检查工作。 可以提供高低(左右)、轨向(左右)、轨距、水
平、三角坑、水平加速度、垂直加速度、钢轨波磨、 断面磨耗、轨底坡、线路环境监视等项目检测。 可以提供: 1-4级超限数据报告、TQI数据报告、“T”值报告、 曲线资料报告、公里小结数据报告、 区段汇总数据报告;波形打印输出、TQI波形输出等。

轨道车检测技术-演示

轨道车检测技术-演示

D /A变换
传 感 器 子 系 统
信 号 处 理 子 系 统
A /D变换
主计算机 合成轨道 几何参数
修正里程
服务器 (兼超限 数据编辑) 分析、判 断、存储、 输出检测 报告
打印机 波形图及 检测报告
GPS定位 系统
波形图分 析计算机 电子地图 检测系统原理框图
(图4)
2、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
(1)高低 (2)轨向 (3)轨距 (4)超高(水平) (5)三角坑 (6)曲率
TQI (mm)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13.90
12.50
12.70 12.60 12.96 12.19 10.91 10.84 11.16 10.84
2.00
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领导干部三新 知 识 讲 座
第二十八讲 轨道检测技术及应用
主讲人:王伟
呼铁局工务处 2010年元月3日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介绍: 一、轨检车检测原理 二、轨道质量状态的评定方法 三、检测数据应用 四、轨检车的发展及我局轨检车 存在的问题
一、轨检车检测原理
目前,我局使用的轨检车为GJ-4型,采用惯性测量原 理,无接触测量方式,应用激光、伺服、自动控制等技术 检测轨道状态,数据采样间隔为0.25m,可测波长42m,对 车辆无特殊要求,检测项目有轨道几何尺寸,车体垂直和
遍,对年通过总重为2500 ~8000万吨以内的正线每月检查 1遍,对年通过总重小于2500万吨的正线每季检查1遍,对 状态较差的线路,可适当增加检查遍数。 目前,我局轨检车对管辖内的京包上下行正线每月检查 2遍,包兰上下行正线每月检查1遍,集二线、包白线、包 环线每月检查1遍,郭查线、包石线、海公线、乌吉线由于

铁二院轨检车使用说明说

铁二院轨检车使用说明说

铁二院轨检车使用说明说铁二院轨检车使用说明亲爱的用户,欢迎使用铁二院轨检车!本说明书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轨检车,以确保您的工作顺利进行。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严格按照指导执行。

一、基本介绍铁二院轨检车是一种专门用于铁路轨道巡检的工具,具备高效、准确、可靠的特点。

它可用于检测轨道线路偏差、螺栓松动、钢轨磨损等问题,适用于各种应急维修和定期巡检任务。

二、安全操作1. 在使用轨检车之前,请确保您已经接受相关培训并获得操作许可。

2. 检查车辆整体状况,确保刹车、动力系统等关键部件正常运行。

3. 在使用轨检车之前,务必佩戴好安全帽、安全鞋和手套,以确保人身安全。

4. 在工作过程中,请严禁乘坐轨检车上的轨检设备或相关设施上,以免发生意外。

三、操作指南1. 在开始轨检任务之前,请仔细阅读并理解轨检车操作界面上的显示信息。

2. 准确输入巡检线路和任务信息,并确保轨检车连接到卫星导航系统,以获取精准的定位结果。

3. 根据任务要求,调整测量仪器的参数,并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 开始巡检后,在行驶过程中,及时观察并记录轨道偏差、螺栓松动、钢轨磨损等异常情况。

5. 若发现异常情况,请立即停车,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检修或维护。

6. 巡检任务结束后,将巡检得到的数据保存,并上传到系统中进行进一步分析。

四、维护保养1. 每次使用轨检车后,请对车辆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车身无明显损坏。

2. 定期检查并更换刹车系统、动力系统以及其他易耗件,确保车辆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3. 保持车辆内部清洁,并避免积水或其他污染物进入轨检设备内部。

4. 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中的维护计划进行。

五、注意事项1. 在使用轨检车时,请遵守当地法规和相关规定。

2. 请勿任意更改车辆结构或移除重要安全装置。

3.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请立即停车并及时联系维修人员。

4. 若遇到紧急情况,请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身和车辆安全。

浅谈轨道检查车检测原理以及病害成因

浅谈轨道检查车检测原理以及病害成因

浅谈轨道检查车检测原理以及病害成因作者:廖望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4期摘要:本论文主要针对线路设备动态下的综合检测车、轨检车和静态下的轨道检查仪的检查数据,对铁路线路维修作业进行指导。

通过动静态数据对比,达到检测数据的现场精确定位,使动态下轨检车检查结果能直接反映到每米线路上,有效指导作业,同时对如何利用动态资料进行维修养护提出科学性的建议。

关键词:铁道工务轨道检测数据维修中图分类号:U491.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轨道检查车是检查轨道状态、查找轨道病害、评定线路动态质量、指导线路维修的动态检查设备,其作用是通过检查了解和掌握线路局部不平顺(峰值管理)、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均值管理)的动态质量,对线路养护维修工作进行指导,实现轨道科学管理。

一、检车检测项目:轨道几何参数:左高低、右高低、左轨向、右轨向、水平、轨距、三角坑、超高、曲率以及长波轨道不平顺;车体响应参数:车体横向加速度、车体垂向加速度;辅助评价参数:轨道质量指数、各单项轨道质量指数(也就是TQI值)(一)轨检车检测采集原理:车辆每前行一英尺(约300mm),计算机对各个检测项目采集数据一次,当某项目连续三次采集量都超过最低级病害界限值时,统计为一处病害,并取病害最大采集量值为该处超限病害的幅值,最低级病害起讫点为该处病害长度。

如图:1.高低病害检测原理及危害:高低是指钢轨顶面纵向起伏变化。

轨检车采用惯性基准的原理测量轨道变化的实际波型,得到高低变化的空间曲线,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实施采集数据的间隔距离为0.305m,同时可换算成5米、10米、20米或其它弦长之测量法测量。

测量高低的传感器除了测量曲率、水平外,另外还有2个垂直加速度计。

通过车体位移,计算出轨面相对惯性空间的位移变化,进行必要的处理,得到高低数值。

监测范围±60mm,误差为±1.5mm高低摸拟弦长18.6米。

众所周知,高低不平顺(简称高低)会增加列车通过时的冲击动力,加速轨道结构和道床的变形,对车辆设备、列车行车安全构成危害,其危害大小与高低的幅值、变化率成正比,与高低波长成反比。

轨道检测车的运用

轨道检测车的运用

1 轨道检测车检测原理GJ-4型轨道检测车(简称轨检车)采用惯性基准测量原理和无接触测量方法,应用伺服跟踪、光电、陀螺、数字滤波等技术,采用先进的模拟-数字混合处理系统,传感器信号首先进入信号转接装置后,送入信号模拟预处理装置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后的信号再通过信号转接及监视装置进入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数学模型进行信号解偏、修正、补偿、滤波、合成计算出轨道几何参数,同时进行检测数据统计分析、摘取超限值、存储显示。

几何参数经D/A变换后,再经信号转接及监视装置后送至绘图仪以记录波形。

2 轨检数据说明维保部门反映根据检测缺陷数据在现场找不到对应的缺陷,或是现场根本不存在缺陷,根据轨检车设计原理需要更正几个观念。

2.1 里程误差GJ-4型轨检车使用的缺陷定位方法是人工设置里程,即在轨检车头尾两端各有一个里程设置键盘,检测过程中由操作人员观看现场里程标后在键盘中输入里程,传至检测系统形成缺陷数据里程。

因人为反应时间误差及两头设置里程的原因,致使检测的缺陷里程与现场会产生一定误差(见表1,下行,连续2次检测的同一处缺陷里程最大相差48 m)。

因此,现场核查时应在缺陷里程前后50 m内查找比较可靠。

2.2 正反向误差轨检车设计是根据轨检时面向轨检车发电机端为正方向,背向发电机端为反方向,而在确定左右高低、左右轨向时也与轨检车正方向有关,同时轨检车设计三角坑、水平项目正负也与正方向有关,而不是以轨道通常的上下行、左右轨定义,因此在现场查找缺陷时应先确定轨检车定义的正方向,进而判断缺陷存在的轨边及正负峰值。

轨检系统易受发电机振动影响,一般为不带动力,需要牵引机车牵引或推动检测。

受检测车两转向架轴重存在差异的影响,当机车牵引悬挂端不同,在推行或牵引过程中,由于动力因素作用,会导致设备检测梁产生不同程度的相对钢轨的位移,基于此,检测的轨道几何精度存在误差。

2.3 动态不等同于静态我国对动态检测设备的评价一直以检测精度作为主要指标。

GJ-5型轨检车原理及应用

GJ-5型轨检车原理及应用

GJ-5轨检车原理及应用GJ-5型轨检车原理及应用一、轨道动态检查技术的发展变化轨道动态检查相比静态检查,更准确,也更能反映线路真实情况,更能评价列车运行安全性指标,因此轨检车一直是检查轨道病害、指导线路养护维修、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

我国轨道动态检查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的发展得到迅速的发展,从二十世纪50年代的GJ-1型轨检车发展到目前的GJ-5型轨检车,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1、GJ-1型轨检车采用弦测法,机械传动,可以将轨距、水平、三角坑、摇晃(用单摆测量)项目的幅值绘在图纸上,人工判读超限并计算扣分。

2、GJ-2型轨检车仍采用弦测法,但改为电传动,检测项目比GJ-1型增加了高低,也是需要人工判读超限和计算扣分。

我局1988-1993年使用该型车。

3、GJ-3型轨检车于8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是我国轨检车技术的一次大飞越,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惯性基准原理,可以检测高低、水平、三角坑、车体垂直和水平振动加速度等项目,计算机采集各检测项目数据后,判断超限等级并计算扣分。

我局GJ-3型轨检车(SY997737)于1994年初开始运用,是全路GJ-3型运用时间最长的,也是用得比较好的。

a、1999年我局轨检车技术人员研发的Ⅲ型轨检车实用软件成果是工务部门汇总分析轨检车检查数据、指导养护维修线路的工具,它使轨检车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该成果达到了国领先水平,于2000年通过了局级鉴定,并于2002年获得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b、为了均衡地提高线路养护维修的质量,我局轨检车技术人员研发了轨道质量指数(TQI)应用软件,并于2003年局工务维修会议上向各工务段推广应用,便于向各工务段掌握线路的动态质量,科学指导线路养护维修,真正做到状态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c、2004年我局轨检车技术人员研发GPS(全球定位系统)自动校正里程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校正轨检车里程,消除轨检车测量的里程累计误差,便于各段准确定位检查病害处所,查找和整治线路病害,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线路保养质量。

GJ-5型轨检车的检测原理及数据处理

GJ-5型轨检车的检测原理及数据处理

GJ-5型轨检车的检测原理及数据处理摘要:轨道检查车是检查轨道病害的大型动态检测设备,对运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简要探讨GJ-5型轨检车所采用的激光和摄像检测技术对常见病害的检测原理,介绍轨检车在病害检测中所产生的数据的识读及处理方式,分析我国两种轨道质量评价法的利弊以及应用方法。

关键词:轨检车;检测原理;数据处理1引言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常采用一维光电位移传感器,为满足测量系统的定位要求,安装基准一般选择在以轮对为刚体的结构上。

从测量原理角度来看,测量链的简捷有助于提高测量系统的精度。

但是,随着检测速度的提高,轮轨作用力的增大,轴箱的振动随之增大,工作环境的恶劣束缚了检测系统的性能。

随着传感器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始采用二维光电位移传感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满足于更高精度的检测速度的激光和摄像技术获得应用并逐步取代了原有的其他检测系统。

目前,当今世界高速铁路发达的国家,激光和摄像检测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成为目前世界上轨道检测系统的主流。

如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均不同程度采用了该检测技术,从而提高了系统检测速度、精度和可靠性。

在此背景下,我国引进了GJ-5型轨检车,采用激光和摄像检测技术,可测项目有:轨距、左右轨向、三角坑、曲率、车体加速度、轨底坡(可选项)、钢轨断面(可选项)等。

2GJ-5型轨检车对病害的检测原理2.1高低检测原理高低的测量基于惯性基准原理与图像测量原理。

测量梁相对于钢轨的位移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测量梁自身的位移,这部分由测量梁中的惯性包测量出梁的垂直加速度,并由系统对其修正,除去重力分量等不利因素,对加速度进行二次积分可得位移值。

第二部分为测量梁移动后与钢轨之间的距离,由图像处理系统获得。

两项位移之和为钢轨的高低数值。

图1高低检测原理简图2.2轨距检测原理轨距采用图像测量原理。

钢轨内外两侧激光器发出一扇形光带,垂直照射在钢轨上,在钢轨上形成一垂直断面。

轨检车的检测原理

轨检车的检测原理

轨检车的检测原理轨检车的检测原理:1、轨距的检测原理:GJ-4型轨检车所采用的轨距检测系统为激光光电伺服跟踪轨距测量装置。

在测量梁上安装激光光电传感器、位移计、驱动马达及伺服机械。

当钢轨产生位移,使轨距变化时,光电传感器感受其变化并输出相关电信号。

经调制解调器处理后,成为与轨距变化成线形比例的电压信号,再经过信号处理器、功放、驱动马达使光电传感器在伺服的推动下,发出的光束投身到左右股钢轨顶面下16mm处(16mm处是有效位置),跟踪钢轨位移。

经计算显示轨距。

(光电头被堵住、就不能检测轨距、同时也不检测方向)。

监测范围1415mm---1480mm +45mm、–20mm,误差为±1mm。

2.曲率的检测原理:曲率为一定弦长曲线轨道(如30米)对应的圆心角a,即、度/30m、度数大、曲率大、半径小。

反之,度数小、曲率小、半径大。

轨检车通过曲线时、测量轨检车每通过30米后车体方向角的变化值,计算出轨检车通过30米后的相应圆心角的变化值。

即曲率。

曲率、曲率变化率是检测曲线圆度的波形通道、仅供参考、不作考核内容。

能正确判断曲线正矢连续差和曲线的圆度。

曲率变化率的波形通道有突变、正矢肯定不好,(50×曲率)=正矢、如:某曲线曲率为0.46、正矢=50×0.46=23mm。

在直线上存在碎弯、小方向或轨距递减不好。

3、水平的检测原理:水平为轨道同一横断面内钢轨顶面之高差。

曲线水平称为超高。

GJ-4型轨检车采用补偿加速度系统测量水平,利用补偿加速度系统测量车体对地垂线滚动角,利用位移计测量车体与轨道相对滚动角,二者结合计算出轨道倾角。

利用两轨道中心线间距(1500mm)计算出水平值。

监测范围±200mm,误差±1.5mm。

4、高低的检测原理:高低是指钢轨顶面纵向起伏变化。

GJ-4型轨检车采用惯性基准的原理测量轨道变化的实际波型,得到高低变化的空间曲线,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实时采集数据的间隔距离为0.305m,同时可换算成5米、10米、20米或其它弦长之测量法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道不平顺定义: 轨向
钢轨内侧轨距点垂直于轨道方向偏离 轨距点平均位置的偏差。分左右轨向 两种。
轨向也称作方向。
轨向的测量原理
轨向加速度计响应:
y
d 2 yb dt 2
g sin b
ht
d 2b dt 2
式中为轨距梁的中点,为轨距梁相对于地面的倾角;
第一项为轨距梁横向运动所产生的加速度,正是我们
想要的测量值;第二项为重力分量;第三项由于轨距
yb
梁侧滚运动所产生的加速度;
则左右轨向为:
左轨向:= ybcos( )-b(t +CL );
右轨向:= ybcos( )+b(t +CR); 其中 b为t 轨向测量平面和轨距梁所在平面夹角,可由
L和R计算获得。对于安装于构架上的安全梁,轨向的
测轨公量向式平的即面测可和量测轨平得距面左梁,右所其轨在投向平影。面为并*c不o平sy(b行;);要则将b通t 过投上影y述b到
进行超限判断、数据库存储、超限编辑 和报表打印等。
非接触测量设备
非接触测量总成安装在检查车底下,如下图所示为 实物图,检测设备摄像机组配置使用10个摄像机 和4个激光器用于钢轨断面的非接触测量,摄像机 和激光器被固定安装在车底下的封闭梁里。钢轨内、 外两侧激光器发出一扇形光带,垂直照射在钢轨上, 在钢轨上形成一垂直断面;同时,断面和轨距摄像 机捕捉到激光线的图像,视频图像输出到VMEbus 计算机系统,经数字化后,拟合成完整的钢轨断面 图像,通过坐标变换、合成和滤波处理等,得到轨 道几何数据和钢轨断面磨耗等。
tx0 x1
vx0 x1
Ⅳ级
+20 -10
Ⅰ级
+4 3
Ⅱ级
+8 4
Ⅲ级
+12 -6
Ⅳ级
+15 -8
Ⅰ级
+4 3
Ⅱ级
+6 4
Ⅲ级
+8 6
Ⅳ级
+12 -8
18
22
6
10
14
18
5
8
12
14
5
8
10
13
三角坑(基长2.5m)(mm)
8
10
14
16
5
8
12
14
4
6
9
12
4
6
8
10
高低(mm)
波长
8
12
20
24
6
10
15
20
5
8
12
2.5
1.0
1.5
2.0
2.5
车体横向加速度(m/s2)
0.6
0.9
1.5
2.0
0.6
0.9
1.5
2.0
0.6
0.9
1.5
2.0
0.6
0.9
1.5
2.0
轨距变化率(基长
2.0
2.5
2.5m)(‰)


1.5
2.0


1.2
1.5


1.0
1.2


曲率变化率(基长 18m)(l/m/m×106)
5.0
铁道部结合国外高速铁路的成熟经验以及现场 积累的相关经验,通过多年干线检测数据的大 量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针对既有线提速线路 200~250km/h区段轨道动态检测项目和管理标 准,并以此为依据于2007年3月22日铁道部颁布 实施 《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 规则》(铁运【2007】44号)。文中对200和 250km/h区段轨道动态管理标准进行了明确, 增加了提速区段高低、轨向、长波长、轨距变 化率、曲率变化率和横加变化率等管理项目。 由此形成了V≦120km/h、120﹤V≦160km/h、 160km/h<V<200km/h、200km/h≦V≦250km/h 四个速度等级的轨道动态管理标准,后经过宜 昌轨检车会议讨论后形成新的轨道动态管理暂 行试验标准如表3所示。
15
5
8
11
14
1.5~
轨向(mm)
42m
8
10
16
20
5
8
12
16
5
7
10
12
5
7
8
10
高低(mm)
波长




8
12


6
10


6
10
15

1.5~
轨向(mm)
70m




8
10


6
8


6
8
12

车体垂向加速度(m/s2)
1.0
1.5
2.0
2.5
1.0
1.5
2.0
2.5
1.0
1.5
2.0
t
b
L
G
R
检测梁的倾角可由测滚陀螺和倾角仪 (水平加速度)可计算得到。
梁相对于轨道平面倾角由激光摄像系统 计算得到。
轨道不平顺定义:三角坑
轨道平面的扭曲,沿轨道方向前后两 水平代数差。
也称作扭曲
曲率测量原理
曲率是以列车走行的单位距离轨道的方向角的变 化表示。即:
db db dt db 1 Z
表3 轨道动态管理暂行试验标准
项目
轨 距(mm) 水平(mm)
v≤120km/h
120km/h<V≤160km/h
160km/h<V<200km/h
200km/h≤V≤250km/h
Ⅰ级
+8 6
Ⅱ级 +12 -8
8
12
Ⅲ级
+20 -10
Ⅳ级
+24 -12
Ⅰ级
+6 4
Ⅱ级
+10 -7
Ⅲ级
+15 -8
变化率是轨道不平顺局部波形特征描述的方法之 一,其反应的是幅值的变化快慢,不同于单纯的 幅值大小。
曲率变化率
曲率变化率是以18m基长曲率测量值的差值与基长的比 值。
CurveRate fc(x1) fc(x0) x1 x0
x1 x0 18m
选择18m主要考虑车辆定距和滤波。
x1 x0 18m 曲率可以通过测量20m正矢得到,简化近似公式为: C=2 10-5 δ,C为曲率(1/m),δ为20m正矢(mm)。
x1 x0 2.5m
选择2.5m主要考虑车 辆轴距和滤波。
轨距变化率直接影响轮 轨接触几何,危机行车 安全和舒适性。
横向(水平)加速度变化率
横加变化率是以18m基长车体横向加速度测量值的差值与车 体通过基长所用时间的比值。
HacelRate fA(x1) fA(x0)
tx0 x1 x1 x0
曲率变化率静态测量时,基长取20m,则曲率变化率为:
。即弦长20m正矢变化为1mm时,曲率变化
率为 。 RC,20 106
曲率变化率10主6 要考虑直线段长波长轨向和曲线段曲线不 圆顺,是舒适性控制指标。
轨距变化率
轨距变化率是以2.5m 基长轨距测量值的差值 与基长的比值。
GageRate fG(x1) fG(x0) x1 x0
一.轨检车的车体和检测 设备的基本机构
1.车上大致情况 轨道检查车外形如上图所示,轨道检查车车体
是由南京浦镇厂生产的25T型车体,车上包括 会议室、仪表室、休息室、厨房、卫生间, 有集便器、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生活设 备。
2.检测设备基本结构
轨道检查系统即Laserail断面和几何测量系 统(LPGMS),能实时提供钢轨断面和轨 道几何精确和可靠的测量,主要包括如下3 个主要部分:
高低正负:高低向上为正, 向下为负;
返回目录
轨向正负:顺轨检车正向,轨向向左为正,向右为 负;
水平正负:顺轨检车正向,左轨高为正,反之为负; 曲率正负:顺轨检车正向,右拐曲线曲率为正,左
拐曲线曲率为负; 车体水平加速度:平行车体地板,垂直于轨道方向,
顺轨检车正向,向左为正; 车体垂向加速度:垂直于车体地板,向上为正。
轨检车检测原理及使用
1
轨检车检测原理及使用
一.轨检车的车体和检测设备的基本机构 二. Ⅴ型车检测原理 三.新增项目及动态检测标准修订 四.轨道病害成因分析 五.如何识别地面标志
武汉铁路局轨道检查车 WX999249检测设备从美国Imagemap 公司进口,采用线型激光光源、摄像机、 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对钢轨断面轮廓图 像的测量获得轨距、轨向等测量值,是 继Ⅲ型、Ⅳ型车以来,第一次采用的基 于网络平台的非接触式测量系统。
三.新增项目及动态检测 标准修订
为适应铁路提速和重载不断发展的需要,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 号文)于2006年10月1日正式执行。文中对 轨道动态检测标准按V≦120km/h、 120km/h<V≦160km/h、V>160km/h划分了 四级管理值。缺乏速度≧200km/h以上等级 干线管理标准,为适应我国第六次既有线提 速改造的需要,以及填补我国《铁路线路修 理规则》没有针对既有线200~250km/h区段 的养护维修办法和各项检测标准。
即可计算得到左右高低ZL、ZR。
轨道不平顺定义:水平、超高
水平:同一轨道横截面 上左右钢轨顶面所在水 平面的高度差。不含圆 曲线上设置的超高和缓 和曲线上超高顺坡量。
超高:曲线地段外轨顶 面与内轨顶面设计水平 高度之差。
超高和水平测量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