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工作页》教学简案6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教学案例

3.喷油器拆装及调试技能实训。
教师演示
分小组在实施车间练习
教师指导
工作页
维修手册和维修数据库光盘
检查评价
0.5
检查工作成果和质量,小组成员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
小组讨论
课堂对话
工作页
评价表
总结
0.5
点评和总结工作过程的实施情况;
学生课堂对话
自我评价和总结
教师课堂点评和总结
2.运用维修手册获得该车型发动机燃料系结构及维修标准技术数据;
4.运用检测工具,检查燃料系各主要部件工作性能,确定故障原因,制定修复方案;
5.确定检修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6.按制定的修复方案完成维修工作,记录维修过程并填写工作单;
7.检查并确认故障已排除,向维修顾问报告维修过程和材料使用情况。
教学条件:
工作任务描述:
1.接受任务单;
2.运用维修手册获得该车型发动机气缸盖及配气机构维修标准技术数据;
3.确定检修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拆卸并分解气缸盖及配气机构零件;
4.运用检测工具,检查气缸盖及配气机构各零件,确定检修方案;
5.记录维修过程并填写工作单;
向维修顾问报告维修过程和材料使用情况。
教学条件:
引导文法
教师课堂辅导和监督
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教材
PPT课件
维修手册
课堂讨论
1
发动机进气管回火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描述其原理。混合气过渡的现象有哪些,如何判断可燃混合气过稀和过浓的故障原因。
小组讨论
教师课堂辅导
教材
仿真实训
2
传统点火系线路认识及检测。
小组讨论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授课教案.doc教案章节:一、课程简介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得到了迅猛增长。
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检修成为了汽车维修领域中的重要技能。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提高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修技能,为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概述发动机的分类及性能参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 发动机机体组检修发动机机体结构机体组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3. 曲轴连杆机构检修曲轴连杆机构的结构与作用曲轴连杆机构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4. 配气机构检修配气机构的结构与作用配气机构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5. 发动机润滑系统检修润滑系统的结构与作用润滑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直观展示发动机各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 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发动机实物观察,加深对发动机结构的认识。
安排实操课程,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发动机部件的检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考试,占总成绩的7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2. 教辅资料:包括课件、图片、视频等。
3. 实验室设备:发动机实物、检测仪器等。
4.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论坛、学术论文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安排:共计4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0课时,实践教学20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10课时:发动机概述及机体组检修第11-20课时:曲轴连杆机构检修第21-30课时:配气机构检修第31-40课时:发动机润滑系统检修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授课教案.doc教案章节一:汽车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
1.2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与分类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汽车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理解。
教案章节二:发动机机体组检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动机机体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发动机机体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发动机机体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发动机机体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机体组的基本知识和检修方法。
采用实操演示法,展示发动机机体组的检修过程,让学生加深理解。
教案章节三:曲轴连杆机构检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曲轴连杆机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曲轴连杆机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曲轴连杆机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曲轴连杆机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曲轴连杆机构的基本知识和检修方法。
采用实操演示法,展示曲轴连杆机构的检修过程,让学生加深理解。
教案章节四:配气机构检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配气机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配气机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配气机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配气机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配气机构的基本知识和检修方法。
采用实操演示法,展示配气机构的检修过程,让学生加深理解。
教案章节五:发动机润滑系统检修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检修方法和技巧。
5.2 教学内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检修方法和技巧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检修方法。
《发动机机械维修》工作页

学习任务一:发动机传动带的检查和更换学时16 班级姓名【任务目标】完成本学习任务后,你应当能:1.叙述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2.明确发动机的维护目的;3.明确发动机传动带的检查方法和更换周期;4.正确地使用工具和设备;5.与同学密切合作,规范地更换和调整发动机传动带。
【任务导入】客户报修:张先生一辆爱丽舍1.6L轿车到4S店做保养,经检测后发现发动机的传动带已达到规定的更换周期,需要你对发动机传动带进行更换并调整。
维修工号车型车牌号鄂A***** VIN码发动机号里程数Km 车主车主地址武汉市***** 联系方式维修措施工时费维修组长主修人质检人更换发动机传动带【任务分析】1.汽车发动机由哪些部件组成?2.汽车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3.为什么要更换发动机的传动带?如何更换?【任务确定】请根据老师讲解及你自己思考和检查,张先生爱车需要对进行检查更换。
【收集信息】1.查阅资料,按不同的分类形式,填写发动机的分类。
序号 分类形式分 类1 根据发动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主要构件形式的不同2 根据所用燃料不同3 根据点火方式不同4 根据每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活塞冲程数不同5 根据冷却方式不同6 按汽缸数不同7 按汽缸的排列形式不同 8按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2.根据汽车发动机的组成,填空。
(1)两大机构是指: 和 。
(2)五大系统是指: 、 、 、 和 。
3.请解释下图中四冲程发动机缩写符号中文名称。
d OT UTSh Vc VEVAV4.请解释气缸容积的概念。
5.计算活塞气缸容积需要哪些参数?请补充计算气缸容积公式,并说明各符号的含义。
h V =6.已知发动机缸径为84.8mm ,活塞行程为88mm ,求活塞气缸容积为多少3cm ?7.请解释压缩比的概念并给出计算公式。
8.(1)在ε=10,ambP =1000mbar 和p=常数的情况下,气缸压缩前、后的压力为多少bar ?压缩前: 压缩后:(2)为什么实际上压缩后不为10bar ?9.请查阅资料,补充下表发动机技术参数并计算其值。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一体化教本单元教本设计(82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引入
1.教师自我介绍:姓名、手机号码、Email地址,了解班级情况。
2.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解体汽车、能正确使用工具、分清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会识别汽车类型。
3.要达到的目的:会解体汽车、能正确使用工具、分清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能识别汽车类型。
③要达到的目的:会使用汽车修理中各种通用、专用工具、量具;
④任务:实例1.会拆汽车发动机EQ6100、santana型及4100QB型发动机;
示范教学法导练教学法(学生实训)
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机体组组件的教学模型、示教板。
个别回答
5分钟
操作训练
(初步或基本能力)
所有通用、专用工具、量具的使用训练
序号
汽车名称
汽车型号
发动机型号
底盘型号
功率
1
2
3
4
5
1.书本上作业(在书上直接做,抽查)P41 T2、T3、T4;
2.作业本作业P41 T1、T6(1)(4)
5分钟
后记
《汽车发动机检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头
单元标题: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原理
教学班级
111241
教学时间
2学时
教学地点
汽车实训室
教学
能力训练任务
任务一汽车修理中各种通用工具的使用及读数;
任务二汽车修理中各种专用工具的使用读数;
任务三汽车修理中各种通用、专用量具的使用读数。
形成性评价
1.教学内容考核:能力目标:①能正常使用汽车修理中各种通用、专用工具、量具;
知识目标:②实训报告;③平时作业;④布置上网查询的资料。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学生工作任务单6

①冷却液有哪些功能。
②水箱盖有什么功用。
③补偿水桶有什么作用。
④调节冷却强度有哪些方式。
⑤节温器有什么作用。
⑥绘制冷却系大小循环的路线图。《Leabharlann 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学生工作任务单
班级
学号
姓名
组号
任务六:冷却系检修
任务目标:
1、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冷却系;
2、具备对节温器进行维护、检修的能力;
3、掌握冷却系大小循环的工作过程;
工作步骤:
一、根据课程内容填写下列内容
1、填写下列发动机冷却系相关内容:
1散热器芯的型式包括与。
2水管断面呈扁圆形是为了。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作业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性质:专业课参考学时:88适用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制造与检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一、课程定位1.《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学习模块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制造与检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各部件检修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根据故障现象制定检修计划,排除故障。
它是学生检修知识的深化,也是汽车汽车发动机知识的入门,是进一步学习《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等课程的基础。
2.倡导案例引导教学法。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
4.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5.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现代社会对中级技术工人的高、新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中职课程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在中职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潜能与可持续发展性。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以“必需”、“够用”为度,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遵循学生反复练习的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多方面能力,掌握多方面知识、形成多方面技能,重点是学生的动手能力。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精品课程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精品课程1. 介绍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是汽车维修领域的重要课程,掌握了这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帮助汽车技师更好地解决发动机部分的问题,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的核心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课程的要点。
2. 基础知识让我们从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的基础知识开始。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动力的来源。
了解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对于进行检修工作至关重要。
发动机的各个部件,如曲轴、连杆、活塞、气门等,都是机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能够为后续的检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故障诊断在实际的汽车维修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发动机故障的情况。
掌握故障诊断的技巧和方法,是汽车技师必备的能力。
从声音、振动、排气、温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有效地排除故障,保障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在课程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常见的发动机故障及其诊断方法,帮助学员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检修情况。
4. 检修流程在进行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检修工作时,严谨的流程和规范的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课程将详细介绍检修的整体流程,从检查、拆解、清洁到更换和调试,每个步骤都有详细的讲解和实例演示。
通过学习这些流程,学员将能够规范化自己的操作习惯,并提高工作效率。
5. 实操训练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实操训练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模拟实际汽车维修场景,进行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检修和维护操作,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培养学员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维修水平。
6. 个人观点作为汽车技师,我个人非常重视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这门课程。
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对其进行正确的检修和维护,可以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发动机知识和技能,还提升了自己的维修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解体前的检查教学流程图发动机解体前的检查一、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发动机不解体检测的项目 2.发动机解体前检测方法3.发动机解体前检测所得数据的分析 (二)教学难点1.发动机解体前检测方法2.发动机解体前检测所得数据的分析二、教学准备三、教学组织(3min )1.学生考勤: 2.填写教学日志,班条3.分组:按5—6位同学为一小组,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 4.学习目标分解四、安全教育(2min )1.发动机起动时注意用电安全. 2.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五、课程导入(3min )复习提问:1.汽车发动机由哪些部件构成,各有什么作用? 2.汽车发动机大修的依据有哪些,如何检测? 案例:一台汽油发动机,工作时出现排气管冒蓝烟,动力明显下降,维修技师甲说该发动机需进行大修,维修技师乙说不需要大修,只需更换活塞环就可以排除故障,该如何诊断?六、任务实施(80min )1.视频课件复习发动机大修前的工作情况,及发动机解体前检测的项目 (1)演示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结构与工作原理,由学生代表讲解,其他学生可补充。
(2)演示汽油机点火系结构与工作原理,由学生代表讲解,其他学生可补充。
一)检测项目 (1)气缸压力检测: 1)气缸压力表的构造原理2)气缸压力检测操作步骤(板书)①预热发动机至正常工作温度(80℃-90℃)②卸下全部火花塞、中央高压线③将气缸压力表回零后压入要检查的该缸火花塞承孔④全开节气门和阻风门⑤打马达5s,读出气缸压力表所测数值⑥每气缸检测2次,取最大值为该缸气缸压力⑦技术标准(462Q发动机)气缸压力标准值1097kpa≮0.882kpa任何两缸最大压力差不大于平均值的5%(2)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检测操作步骤(板书)1)预热发动机至正常工作温度2)拆下发动机进气歧管总管上的螺母,接上真空管接头并装上真空表3)在怠速运转时,应在57-70kpa波动≯3.2为正常,急加速急减速时应在6-80kpa范围内为正常(3)气缸漏气量检测1)气缸漏气量检测仪的构造工作原理2)气缸漏气量检测步骤(板书)1)预热发动机至正常工作温度2)卸下全部火花塞,并在要检查的气缸火花承孔上拧下气管接头3)找到要检测的气缸的压缩上止点,并挂上最高档及拉好手4)将气缸漏气量检测仪输入输出气管分别接好5)打开开关,使压缩空气进入漏气仪至表压在0.8Mpa时,关上开关,并按秒表,计算表压从0.8降至0.4Mpa的时间并不小于10s为正常2.分组操作,巡回指导,同时进行过程考核(1)分发作业项目工作单、分配工具设备(2)小组解读发动机解体前的检测实训手册和作业工作单(3)教师解体前检测的要领(4)学生对照资料分组循环实施发动机检测,教师巡回指导,1)小组成员分工:操作员2名、记录员1名、工具员1名2)实施操作:①气缸压力的检测;②进气歧管真空度的检测;③气缸漏气量的检测;3.小组讨论,完成学习手册相应内容4.学生展示,教师点评七、结束任务(2min)1.作业布置2.执行5S管理制度3.人走五关发动机解体及零件的检测教学流程图发动机解体及零件的检测一、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发动机解体的步骤2.发动机零件的检测3.发动机零件检测所得数据的分析(二)教学难点1.发动机零件的检测方法2.发动机零件检测所得数据的分析二、教学准备三、教学组织(3min)1.学生考勤:2.填写教学日志,班条3.分组:按5—6位同学为一小组,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4.学习目标分解四、安全教育(2min)1.发动机起动时注意用电安全.2.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五、课程导入(3min)复习提问:1.汽车发动机大修的依据有哪些?2.汽车发动机大修前如何检测?六、任务实施(260min)1.视频课件演示(1)演示复习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及发动机大修前的检测,由学生代表讲解,其他学生可补充。
(2)演示汽车发动机解体的步骤。
1)辅助装置的拆卸;2)燃料供给系的拆卸;3)进、排气歧管的拆卸;4)冷却系的拆卸;5)正时皮带轮室拆卸;6)配气机构和气缸盖的拆卸;7)油底壳和机油泵的拆卸;8)活塞连杆的拆卸;9)曲轴飞轮组拆卸;10)气缸体的其他附件的拆卸;(3)发动机零件的检测 1)曲柄连杆机构零件的检测; 2)配气机构零件的检测; 3)冷却系零件的检测; 4)润滑系零件的检测; 5)燃料供给系零件的检测; 6)点火系零件的检测;2.分组操作,巡回指导,同时进行过程考核 (1)分发作业项目工作单、分配工具设备(2)小组解读发动机解体及检测实训手册和作业工作单 (3)教师讲解发动机解体及零件检测的要领(4)学生对照资料分组循环实施发动机解体及零件的检测,教师巡回指导,1)小组成员分工:操作员2名、记录员1名、工具员1名2)实施操作:①发动机的解体;②发动机零件的检测;3.小组讨论,完成学习手册相应内容4.学生展示,教师点评1)发动机解体的步骤及注意事项;2)发动机主要零部件检测及修理方法的确定;七、结束任务(2min)1.作业布置2.执行5S管理制度3.人走五关零件试配及发动机总装零件试配及发动机总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发动机大修总装前的零件试配2.发动机总装(二)教学难点1.发动机总装二、教学准备三、教学组织(3min)1.学生考勤:2.填写教学日志,班条3.分组:按5—6位同学为一小组,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4.学习目标分解四、安全教育(2min)1.发动机起动时注意用电安全.2.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五、课程导入(3min)复习提问:1.发动机解体的步骤?2.发动机主要零件的检修?六、任务实施(260min)一)发动机大修总装前的试配1.视频课件演示发动机零件试配的方法和步骤(1)气缸与活塞试配步骤:1)清洁气缸,选取120×20的与活塞与缸壁间隙要求相符厚度的塞尺放入气缸的左右方向一侧2)将根据气缸修理尺寸选配的活塞擦净,倒转全部放入气缸内,群部应对准放入的塞尺位置3)拉动塞尺有较大阻力,间隙为塞尺厚度值;无阻力,间隙大于塞尺厚度值;拉不动,间隙小于塞尺厚度值4)试配合格应在活塞顶上打上缸数记号注:亦可用千分尺测量活塞群部,量缸表量气缸直径,其差值即为配合间隙(2)活塞环与气缸的试配步骤:1)将按修理尺寸选配的一套活塞环逐一装入同一气缸内,用倒转活塞压正位置2)用塞尺检查活塞环端隙,如符合端间隙要求,再检查活塞环的漏光度3)在气缸下放置发亮灯泡,再在活塞环上盖上直径壁气缸壁小,而又比活塞环内径大的铁板检查漏光度:环口左右45°不许漏光,漏光处最大间隙应≯0.03mm,漏光总弧长≯40°为合格,合格后应包好并做上该缸记号4)如端间隙过大,应重选5)如端间隙过小,可用锉刀或手动砂轮机加工至间隙合格为止,加工时,应只加环口的一个端面(3)活塞环与活塞环槽间隙、侧隙的试配步骤:1)背隙试配:通常只测量环槽深度与活塞环宽度之差加以推算2)侧隙试配:测量侧隙时,把活塞环装在(4)曲轴与曲轴轴瓦的试配:2.分组操作,巡回指导,同时进行过程考核(1)分发作业项目工作单、分配工具设备(2)学生对照资料分组分析发动机零件试配方法(3)学生对照资料分组对发动机进行试配3.小组讨论,完成学习手册相应内容(1)发动机试配的步骤和技术要求(2)发动机试配的注意事项4.学生展示,教师点评①发动机总装前的试配;二)发动机总装1.视频课件演示发动机总装的方法和步骤发动机的装配过程一般都分为两步,即总成装配和整机装配。
总成装配和整机装配虽然是两个装配阶段,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是相互连续的、相互交叉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还是重复进行的装配顺序与调整方法发动机装配顺序与调整方法随发动机的结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基本顺序相同。
大致步骤如下:1)气缸体的装配2)安装曲轴飞轮组3)活塞连杆的安装4)凸轮轴或挺杆体的装配5)正时齿轮室安装6)机油泵和油底壳的安装7)配气机构和气缸盖的安装8)进、排气歧管的安装9)冷却系的安装10)燃料供给系的安装11)润滑系其他装置的安装12)其他辅助装置的安装2.分组操作,巡回指导,同时进行过程考核(1)分发作业项目工作单、分配工具设备(2)学生对照资料分组分析发动机总装的步骤和要求(3)学生对照资料分组对发动机进行总装3.小组讨论,完成学习手册相应内容(1)发动机总装的步骤(2)发动机总装的技术要求(3)发动机总装的注意事项4.学生展示,教师点评①发动机总装的步骤;②发动机总装的技术要求;七、结束任务(2min)1.作业布置2.执行5S管理制度3.人走五关发动机故障判断与排除教学流程图发动机故障判断与排除一、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发动机故障的诊断2.发动机故障的排除(二)教学难点1.发动机故障的排除二、教学准备三、教学组织(3min)1.学生考勤:2.填写教学日志,班条3.分组:按5—6位同学为一小组,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4.学习目标分解四、安全教育(2min)1.发动机起动时注意用电安全.2.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五、课程导入(3min)复习提问:1.发动机解体的步骤有哪些?2.发动机如何总装与零件试配?案例:一台发动机大修总装后,起动时发动机有着车迹象,但无法启动,维修工检查油路电路均正常。
引起这种故障的原因还有那些?试分析?六、任务实施(170min)(一)课件演示回顾发动机各部分的结构及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和步骤一)诊断、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故障1.视频课件演示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和步骤1)学生回顾汽油发动机结构与工作原理2)教师点评,结合课件演示3)学生回顾发动机个系统故障现象及特点4)教师点评5)课件演示汽油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①汽油机混合气过浓故障诊断汽油机混合气过浓故障诊断的故障树见图②汽油机加速不良故障诊断汽油机加速不良故障诊断的故障树见图混合气过浓故障诊断图加速不良故障诊断图二)诊断、排除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电路故障1.视频课件演示汽油机点火系结构与工作原理,故障现象及诊断排除。
1)演示汽油机点火系结构与工作原理,由学生代表讲解,其他学生可补充。
2)回顾汽油机点火系各部件故障现象及检修的方法。
3)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原则:先主后次,先易后难,分区排他,逐一落实。
4)演示汽油机点火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步骤;①点火系故障的原理分析②检测点火系各总成部件及高低压电路的方法③点火系故障诊断检查步骤的确定a.确定检查步骤的原则(a)分区确定原则。
(b)先主后次原则。
(c)先易后难原则。
(d)故障分类原则。
可分为以下三大类:a)发动机无发动征兆,b)发动机有发动征兆,但不能起动,c)发动机能起动,但工作不正常,故障分类原则,也可以将故障点范围有效锁少,提高故障判断排除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