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大气的热力状况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课件-大气热力状况

高中地理课件-大气热力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的应用
1、温差:白天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考虑天气状况、海陆热力性质)
2、太阳辐射强弱:海拔高低(影响空气稀薄)、天气状况(阴雨和晴天)、昼夜长 短(考虑季节和纬度)、纬度(影响太阳高度角的大小)——考虑大保温作用(大气逆辐 射)——海波高,空气稀薄,保温作用弱。
12、日出前和日落后天空依旧明亮——散射。
13、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削弱太阳辐射对树木的影响。
14、、一天中最高气温为什么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黎明前后?
地面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而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在一 天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是正午12点,而地面热量吸收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地温最 高值出现的时间是一天中的13点钟左右。大气的增温也需要一个过程,气温最高值出 现的时间是一天中的14点左右。
8、深秋夜晚出现的霜、雾、露(十雾九晴):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温 度低。
9、天空蓝色——晴天,蓝色易散射。
10、朝霞、晚霞红色——早(晚)太阳光穿过大气层的路程长,其他光散射掉了。红 色不易散射。
11、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高处”离地面较远,接收 到的地面辐射较少。
而气温最低值出现在黎明前的原因是经过一晚上的放热,气温降到了最低值。
4、农业(保温):增强大气逆辐射(烟雾),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深秋浇水、铺 草、大棚)
5、农业(增加温差):铺石头——从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考虑。
6、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中的热量,提高大气的温度, 使得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强)。
7、气温高低的分析:考虑天气状况——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

高一最新地理教案-2-2大气的热力状况 精品

高一最新地理教案-2-2大气的热力状况 精品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一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

2.分析图形,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3.保护大气层,警惕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

教学重点:大气热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教学方法:图文结合,解释相关名词,理解大气的保温效应。

教学过程:太阳辐射透过地球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在地球表面和大气之间进行着一系列的能量转换,形成地球表面复杂的大气热力状况,维护着地球表面的热量平衡 。

一、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

1.2.大气的保温效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地面又把热量向外辐射,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因此,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所吸收,使大气增温。

所以,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增温同时,也向外放出能量,大部分是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故称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总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

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温效应。

三、全球的热量平衡地面和大气之间进行的能量转换,使地球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基本上是平衡的,这就使全球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有利于人类的活动。

此外,人类活动对全球热量平衡也有一定影响,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应引起我们大家的共同关注。

课堂小结:重点指出大气的热力作用表现,解释名词,读图分析。

课后练习:P.35 1~2.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原理解释不同现象。

板书设计: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一、大气的热力作用:1. 削弱作用名词:太阳辐射2.大气的保温效应:名词:太阳辐射——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二、全球热量平衡:a.全球热量平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的热力状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学重点】大气的热力作用【教学手段】录像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温室效应的产生》;Powerpoint 课件【教学过程】(引课)北京秋季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地球表面极端最高温是多少?极端最低温是多少?→(引导提问)虽然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大,但与月球相比,有何不同?为什么?(出示课件)通过课件中所提供的月球与地球温度的数据引导学生得出:月球无大气的保护,温差很大;地球有大气保护,温差较小的结论。

(提问)为什么大气的存在能使地球表面白天的温度不会很高?夜晚的温度不会很低?大气是怎样起作用?(录像展示)引导学生通过录像所给的信息得出结论: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提问)大气通过什么方式削弱太阳辐射,从而使地表白天的温度不会很高?→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并总结概括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及特点:吸收作用有选择性,反射作用无选择性,散射作用有选择性。

(提问)举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削弱作用的强弱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得出结论,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太阳高度角,它的大小会影响太阳穿过大气路径的长短,穿过大气路径越长,削弱越多。

(引导提问)回忆录像中的内容,通过看书思考并回答:经过削弱后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大气怎样起到保温作用?是否能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

(教师总结)太阳、地面、大气三者之间的辐射关系,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穿过大气时被削弱53%,47%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增温并辐射能量,由于地面的温度比太阳低,辐射波长与温度呈反比,因此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CO2吸收,使大气增温向外辐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散失到宇宙中,更多的能量则给向地面,我们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它也是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出示课件)根据课件所提问题,分组讨论。

并根据课件提供的图像,请相关小组给予回答。

(教师总结)从地球多年平均状况看,其能量的收入和支出应该是平衡的,但是现实情况又如何呢?(录像展示)《温室效应的产生》(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大气环境问题?还有哪些大气环境问题与我们今天所了解的知识有关?(总结)由于人类的活动影响了大气的某些成分,进而影响到地球热量的收、支平衡,这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等现象出现,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可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应该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2.2大气的热力状况课件(31张)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2.2大气的热力状况课件(31张)

高一地理教程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
• 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的颗粒尘埃,能将投射到
其上的太阳辐射部分反射回宇宙。 • 反射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明显,
削弱34%的能量。 • 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
所以反射光呈白光。 又厚又低的云层,因为
一并反射了大量的可见光, 而让我们觉得天很黑,所以 我们称之为“乌云”。
三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也不同。赤道地区每年有两次 直射机会,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太阳辐射强度也大; 极地的太阳高度角小,并有极夜现象,因此太阳辐射 强度 很小。中纬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介于赤道和极地之间。
高一地理教程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
(3)我国的日光城不在海南岛,而在拉萨,为什么? 拉萨太阳高度虽然比海
• 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 出红外线长波辐射,叫做大气辐射。大气辐射是双向的: 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
高一地理教程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
(二)大气的温室作用(即保温作用)
• 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 出红外线长波辐射,叫做大气辐射。大气辐射是双向的: 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
答:月球上没有大气层,也就几乎没有微小 颗粒起到散射作用,就不可能有黎明和黄昏的现 象了。
高一地理教程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
散射作用:有选择性
以空气分子或者微小尘埃为质点发生的散射作 用有选择性: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
而且向四面八方散射,并无方向性。 在可见光中蓝紫光波长最短,散射能力最强。 所以在晴朗 的天空,特别是 雨过天晴时, 天空是蔚蓝色的。
• 人类活动有时 也会打破这种

【高中地理】大气的热力状况PPT课件1

【高中地理】大气的热力状况PPT课件1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图
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的长短图
பைடு நூலகம்
太 阳 高 度 角 与 受 热 大 小 关 系
大气温室效应
玻璃温室
(三)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上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1、减小了气温日较差 2、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
CO2温室效应
三 全球的热量平衡
1、全球的热量平衡 2、全球的热量平衡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1)全球每年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有利于 人类的生存与活动 (2)人类活动使大气中的CO2浓度不断提 高,可能导致全球变暖 3、措施 (1)减少CO2排放量 (2)保存现有森林,大规模植树造林,发挥 森林保护环境的作用
第二单元 大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
太阳辐射
太 阳 能 随 波 长 的 分 布 图
太阳辐射和太阳常数
一、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 太阳辐射 特点:短波辐射,能量集中在波 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
吸收作用
• 臭氧吸收_________ • 水汽二氧化碳吸收_______
• 说明大气的吸收作用有______性的特点,
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很___(多、 少)的
反 射 作 用
散射作用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选择性吸收(19%) O3 —— 紫外线 H2O、CO2 —— 红外线 2、反射作用:无选择性(最多达 90%) 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反射愈强 3、散射作用:选择性(微小尘埃)—蓝光
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没有大气的月球的情况
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

大气的热力状况 PPT课件

大气的热力状况 PPT课件
(2)、为什么在夜晚,月球表面的温度降到零下185度, 而地球的温度要高的多? 这同样要归功于我们的大气,这也是大气热力作用的另一 个表现,大气的保温作用所形成的。
思考题:
《课本》P34页
1、物体辐射波长与气温的关系如何? 2、地面辐射是怎样产生的? 3、地面辐射的波长为什么比太阳辐射长? 4、为什么说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5、大气逆辐射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6、综上所述,大气的保温效应是如何产生的?
收得很少,大部分
对 流 层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
红外线
到地面)


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
吸收
臭氧(平流层)
二氧化碳、水汽 (对流层)
紫外线 红外线
有选择性
削 弱
云层 反射 颗粒较大的尘埃
各种波长的太阳 辐射都被反射
无选择性
多云的白天 气温不高
的短的可见 光(蓝、紫光)
1、反射作用
夏季有云的白天比无云的白天,气温更低一些。
⑴、特点: 无选择性 ⑵、影响因素:

越厚 越多
反射越强
夏季,多云的白天, 气温不会 太高 。
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呢?
朝霞和晚霞为什么呈红橙色?
2、散射作用
特点:
有时有选择性: 质点小时 波长短的蓝紫光首先被散射,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逆辐射作用强。
读图题
1、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字母A表示 太阳 辐射,
a表示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
其能量主要是 可见光 。
⑵字母B表大示气吸收地面,辐射
A
C表示
大气逆辐射 。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3、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4、影响:温度分布、大气运动。

二、热力环流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4、过程:5、海陆热力环流: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原因: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6、三种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减小风速。

4、风向:高压→ 低压5、风力(风速):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2.2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全球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

(P37)高压带:干燥少雨信风带:干燥少雨气压带风带低压带:湿润多雨西风带:湿润多雨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冷高压,热低压)2、气压中心(北半球):3、季风: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各个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天气特征(1)、各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低纬信风带——干燥少雨;中纬西风带——湿润多雨;极地东风带——干冷少雨。

(2)、各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湿热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干热少雨;副极地低气压带——温湿多雨;极地高气压带——冷干少雨。

高一地理《大气的热力状况》

高一地理《大气的热力状况》


或 47 + 19 = 60 + 6
– (2) 地面:47 +106 = 114 + 6 + 10 + 23
– (3)大气:19 + 114 + 10 + 23 = 106 + 60
• 2.人类活动会向大气输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热量失去平衡, 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ppt课件
ppt课件
一、关于太阳辐射
1.概念: 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 向四周放射能量的过程
2.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 (见图)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短波范围 4.太阳辐射光谱 (见图)
ppt课件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 具有选择性
地面是大气对流层的主要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反还给地 面,起到保温作用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 二、全球热量平衡
• 1.就全球多年平均看,地球(地面和大气) 的热量收支平衡。
– (1) 全球: 100 = 34 + 60 + 6
2.反射作用:
O3: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水汽和CO2: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最重要的作用,无选择性,与云层云量相关
3.散射作用: (见图)
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易被散射 4.不同纬度的太阳辐射不ppt同课件 (见图)
•(二)大气的保温效应 (见图)
1.太阳短波辐射使地面吸收能量而增温; 2.地面的长波辐射使大气吸收能量而增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大地棋牌
jbh02lcf
找不着人,苏家怕我再揪他们家五少爷出来细问,就把人藏起来,说他们五少爷跑了!就为护那么个私生子,有必要?我就那么可怕?!”“没 有必要。”蝶宵华取下发上一根细细的金簪,去挑灯芯,动作优美如在舞台上。七王爷欣赏他的动作。“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谢五少爷是谢府 的五少爷,他跑了,苏家还在。苏家藏他,于事无补,何况还添上两个姨娘的声名,他们应该不会这样做。”蝶宵华挑完了,自己将金簪插回发 髺上。七王爷这时候真的惊讶起来:“你是说——”“恐怕谢五少爷真的离家出走了。”蝶宵华此时的笑容,甜美得简直纯真。“可是为什么!” 七王爷怪叫起来。“可能外头好玩、可能外头自由、可能外头刺激、可能外头潇洒。”蝶宵华扳着手指道,“你还能想得出其他理由吗?”七王 爷叹了口气:“我还能想出八百条,但你列出的四条就已经够了。我现在简直羡慕起他来。”“你也想离家出走?”蝶宵华问。“皇族以国为 家,”七王爷难受道,“我要离家出走,可能比较难了。”“我比你更难。”蝶宵华道,“你看,我没有家。我要离家出走,还得给自己先经营 出一个家来。经营一个家,是很难很难的事,你有没有经验?我向你保证,你最好不要有经验。”说这话时,蝶宵华还是笑着,笑容似回环小篆 香,烧到了尽头,剩那一点淡淡的香烟,还在空中袅袅。七王爷看得心下忧伤起来,把他的手拉到自己怀里,暖着。侍卫叩环。蝶宵华便要把手 抽出来,七王爷不让,只捉着,叫侍卫进来。侍卫进了门,目不斜视,低声跟七王爷说了几句话,七王爷的表情,就好像自己忽然变成了那快烧 完的香,终点就在眼前了。侍卫等着七王爷的回话,七王爷定定神:“我知道了。”侍卫还等着,七王爷怒道:“你先出去!”侍卫这才出去。 七王爷转向蝶宵华,勉强笑一笑:“我非回京不可了。”蝶宵华淡淡一声:“哦。”“你不想我?”七王爷心拔凉拔凉的。“邸报未下,年节已 近,连宵华都知道,王爷这样在锦城呆不长的,”蝶宵华若无其事解释,“总要回去一次,等官府通传公知,明正言顺了,宫府也建起来、舆乘 也备起来,那时王爷才好来长住的。”“可还要分开一段时间呀!”七王爷眼泪汪汪对住他:“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秋复秋兮,白了少年 头!”“王爷,”蝶宵华温言安慰,“小别胜新婚。”七王爷正待再说什么,感觉到外头什么动静,微拧身,自有知情着意的一个小僮去开了窗 屉,见外头已然纷纷大雪。积了一冬的鹅毛,终于全倾倒下来。另一个小僮替他们二人披上氅子,屈膝问可要烫暖酒、备软轿,供二位爷赏雪赏 梅?“你看!你看!”七王爷朝蝶宵华抱怨,“你的小僮,都比我自己的好用。我真不想走!” “王爷要不走,就是赐宵
返回
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温室效应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直接
削弱作用 温室效应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
直接
热源
太阳辐射
热源
地面
宇 宙 空 间
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 2、大气的保温室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


反射作用:
参与 的大气成分:
云层、尘埃
特点: 无选择性
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 具有选择性
小结
作用 参与作用的 形式 大气成分 吸收
水汽、二氧化 碳(对流层)
波长范围
紫外线 红外线 各种波长同 样被反射
作用特点
吸收强烈,有选 择性,大部分可 见光可穿透 无选择性,反 射光呈白色 向四面八方散 射 ,有选择性
(A为紫外区,B为可见光区,C为红外区;主要集中在 可见光区和红外区)
2、太阳辐射为什么属于短波辐射?
(太阳温度高,辐射中最强部分为可见光部分,波长短)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热力作用 影响大气削弱太阳辐射的因素 大气的温室效应
全球热量平衡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小结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具体 表现为( 吸收)、(反射)、 ( 散射 ), A2更小的原因
B1
是( 大气吸收有选择性,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
却吸收得很少
)。
3、C1表示(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C1>A2说明了 (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
4 、B1称为( 大气逆辐射 ),有霜的夜晚B1( 小 )。
大气 上界
月球
地球
1
阅读教材中“全球热量平衡”的内容, 思考下列问题:
1、全球热量平衡是指什么? 2、全球热量平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什么 影响? 3、人类活动对全球热量平衡产生了怎样的影 响?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前面的思考题:
1、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 温又比晴天高?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吸收作用
思考:1、从臭氧、 二氧化碳和水汽的 吸收作用,可知大 气吸收具有什么特 性? (有选择性) 2、为什么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能量是很少的? (大气对太阳辐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射中能量最强的 可见光吸收得很 少,大部分 可见 二氧化碳、水汽 光能够透过大气 吸收红外线 到地面)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2.2 大气,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温又比晴天高? 2、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 3、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4、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太阳辐射光谱
读右图回答:
1、图中A、 B、C分别表示 什么?太阳辐射 能主要集中在哪 两个部分?
臭氧(平流层)
反射
云层、尘埃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散射
蓝色光最 易被散射
大气削弱作用与纬度的关系
纬度低—太阳高度 大—经过的大气路 大 程短—大气削弱少 气 上 界
纬度高—太阳高度 小—经过的大气路程 长—大气削弱多
地 球
赤 道
太 阳 辐 射
大气的温室效应
短 波 辐 射
长 波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2、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3、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
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 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4、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 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 霜冻)

面 吸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射向地面 地面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读左图,回答问题: A A2 A1 B C1 C B2 C2
1、A、B、C中表示短波辐射 是 ( A ) ,表示长波辐 射的是( B、C ) 。 2、A1小于A的原因是 ( 大气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