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与冠心病及膳食因素的相关分析

合集下载

冠心病与饮食习惯

冠心病与饮食习惯

冠心病与饮食习惯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所引起的一种心脏疾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冠心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而饮食习惯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与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科学合理的饮食建议,以期提高人们对冠心病的防范意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一、冠心病的概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脏疾病。

它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等。

而饮食习惯则是上述因素中可调控的一项。

二、高盐饮食与冠心病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减少盐的摄入量对预防冠心病非常重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天摄入的盐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

可通过选择新鲜食材、避免食用过多加工食品、合理使用调味品等方式来降低盐的摄入。

三、高脂饮食与冠心病高血脂是冠心病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而高脂饮食是高血脂的主要原因之一。

饮食中的脂肪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花生油、核桃等;同时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内脏、脂肪肉类等食物。

此外,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果、全谷类食品,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四、吸烟与冠心病吸烟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化学物质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直接的损害,增加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戒烟对于冠心病的预防至关重要。

可通过逐渐减少吸烟的频率和数量,接受戒烟辅导等方式来达到戒烟的目的。

五、高糖饮食与冠心病高糖饮食容易导致肥胖和糖尿病,而这两者又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控制糖的摄入量非常重要。

尤其是限制对可溶性糖的摄入,如糖果、甜饮料等含糖饮食。

此外,饮食中以粗粮、杂粮为主,适量摄入蔬菜水果,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六、合理膳食与冠心病除了上述几点外,保持合理膳食也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

冠心病的营养病因及饮食调理

冠心病的营养病因及饮食调理

冠心病的营养病因及饮食调理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除了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营养也是影响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的营养病因及饮食调理,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保健建议。

一、胆固醇与脂质代谢异常: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胆固醇和脂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胆固醇是冠心病的重要病因之一,而我们的饮食中常常存在高胆固醇和高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肉类、动物内脏及奶制品。

这些食物中的高胆固醇和高脂肪含量容易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形成血脂代谢紊乱的状况。

二、高盐摄入与高血压:高盐摄入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导致体内钠离子的水分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导致血压的升高。

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尽量减少盐分的摄入,坚持低盐饮食。

三、高血糖与脂代谢异常: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高血糖对脂代谢的影响也是导致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病因。

高血糖会使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升高,促使脂肪酸释放加快,同时还会抑制脂分解和氧化,导致血脂的升高。

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

四、心力衰竭与高血压: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高血压是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之一。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心血液供应不足,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

冠心病患者应通过调整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减轻心脏负荷,保护心肌功能。

五、脂肪酸与血管炎症反应:脂肪酸在机体内炎症反应的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冠心病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脂肪酸的不平衡摄入可能会引发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因此,在饮食中应合理搭配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鱼类、橄榄油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六、饮食调理建议:(一)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

膳食纤维对预防冠心病非常重要,能够帮助降低血胆固醇浓度,减少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

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豆类等。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和饮食结构的转变,心血管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以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为主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许多研究表明,饮食习惯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饮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首先,饮食中的高盐摄入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

在社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口味和便利性,喜好高盐食物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高盐饮食会增加体内的盐分含量,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显示,长期高盐摄入会破坏血管壁的正常结构,增加血管壁的硬度和脆性,使得动脉血管容易发生痉挛和硬化,进而引发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其次,不合理的脂肪摄入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人体所需的脂肪种类有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三种。

饱和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肉类和乳制品,长期过量摄入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饱和脂肪酸则存在于植物性油类食物中,如橄榄油、花生油和鱼油等,适量摄入可以帮助维持血液的正常黏稠度,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加工食品中,如快餐、糕点和薯片等,长期摄入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合成,导致血脂异常,最终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缺乏膳食纤维的摄入也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全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它对维持血糖水平、降低血脂和改善胃肠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缺乏膳食纤维的摄入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使得肠道吸收的脂肪和胆固醇增加,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膳食纤维还能帮助增加饱腹感,降低能量摄入,预防肥胖症,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除了上述因素外,饮食中的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能够有效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管弹性,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血脂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脂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脂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增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等,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一味的大鱼大肉,蔬菜、粗粮吃的少等。

而且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也居各种疾病之首,所以,无论是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还是作为预防,饮食都很重要。

当然,心血管疾病的饮食预防包括很多方面,不过,一下几类蔬菜更应该重视,我们平时要增加摄入量。

高血脂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降血脂是各种心血管疾病都要重视的,所以,平时要多吃降血脂食物。

那么像香菇、木耳、海带,膳食纤维非常丰富,而且营养素非常全面,是现在非常推荐的健康食物。

其次,芹菜、卷心菜、西兰花、豆芽、竹笋、芦笋膳食纤维含量也很高,也是不可缺少的。

这些蔬菜,最好每天保证1-2种,坚持食用,对降血脂会大有帮助。

还有,就是洋葱和大蒜,如果没有其他慢性炎症疾病,也可以常吃,降血脂很好。

水果里像苹果、山楂对降低血脂很有帮助,山楂可以除了吃鲜山楂,做山楂罐头,平时还可以喝山楂茶。

心血管疾病长期都有动脉粥样硬化,所以,一定要常吃软化血管的食物,对长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展非常重要。

维生素C对软化血管非常重要,而像绿色蔬菜,维生素C含量都很丰富,如菠菜、油菜、西兰花、青椒等。

当然菜花、苦瓜等维生素C含量也很丰富。

其实绿色蔬菜不仅富含维生素C,还富含胡萝卜素、类黄酮、叶酸等多种营养素,对抗氧化、保护血管也非常重要。

而且富含钾、镁等矿物质,对稳定血压,缓解血管痉挛也不可缺少。

所以,最好每天都有绿色蔬菜摄入,像在春夏季节,可以凉拌,或者作为蘸酱菜,吃起来很方便。

水果中草莓、猕猴桃、鲜枣、鲜山楂等维生素C含量很丰富。

如果患有高血压的,还要多吃降压蔬菜,如芹菜、洋葱、茄子、香菇、木耳、西红柿等。

但茄子最好清蒸,不要吃红烧茄子,其他过油的茄子也要少吃,因为茄子吸油,会增加油脂摄入。

西红柿可以直接作为水果吃,富含维生素P,无论软化血管还是降血压,都很好。

高血脂饮食调控和健康管理

高血脂饮食调控和健康管理
分类标准
高血脂的分类标准主要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根据血脂水平的不同,将高血脂分为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
风险评估
高血脂的风险评估主要依据血脂水平、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因素,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饮食调控的重要性
饮食调控是高血脂管理的核心策略之一,它能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均衡的饮食结构不仅能保持健康,还能享受到美味的食物,带来愉悦的用餐体验。
定期进行体重监测
体重是高血脂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定期监测体重可以帮助您及时了解自身体重变化,发现体重增长趋势,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1
目标体重
设定合理的目标体重,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2
定期监测
每周或每月进行体重监测,记录体重变化。
4
4. 改善肠道功能
膳食纤维是肠道益生菌的食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改善消化功能。
控制胆固醇的摄入
限制动物性脂肪
尽量少吃动物内脏、肥肉、蛋黄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可以选择瘦肉、鱼肉、鸡肉等低胆固醇的肉类,并控制食用频率。
选择低胆固醇食物
选择低脂牛奶、脱脂酸奶、植物油等低胆固醇食物,可以有效降低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
2
控制运动强度
循序渐进地提高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保持心率在安全范围内,以达到最佳运动效果。
3
坚持运动频率
每周至少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才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
充分休息和缓解压力
充足的睡眠
每晚至少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规律作息,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
情绪管理

冠心病患者饮食预防重要性的调查报告

冠心病患者饮食预防重要性的调查报告

冠心病患者饮食预防重要性的调查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冠心病患者饮食预防的重要性进行调查,目的是进一步探讨了解冠心病患者饮食预防的重要性,为冠心病患者的预防方法提供依据。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其膳食情况,推测饮食预防对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性。

控制饮食明显有利于高血脂患者血脂的控制,医务人员和患者饮食控制引起重视,合理的控制饮食,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饮食预防的重要性;调查报告。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mportance of dietary pre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ortance of dietary pre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dietary pre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methods of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ir dietary situation,speculate the importance of dietary pre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The control diet is obviously beneficial to the control of blood lipids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The control of diet of medical personnel and patients has attracted attention,reasonable control of diet,and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Key words: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The importance of dietary prevention;Investigation report.前言: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功能的器质性变化而导致的心肌缺血性损伤,大多数冠心病患者都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少数由其他病因引起。

冠心病的营养病因及饮食调理

冠心病的营养病因及饮食调理

冠心病的营养病因及饮食调理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中断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饮食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的营养病因以及相应的饮食调理。

一、冠心病的营养病因1.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饮食: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和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升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狭窄。

2.高盐饮食:高盐饮食会增加血压,使心脏承受过多的负荷,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还可能直接造成心脏肌肉损伤。

3.高糖饮食:长期高糖饮食容易导致肥胖、高血糖,进而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心血管疾病。

4.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这些营养素是保持心血管健康必不可少的成分,缺乏则可能诱发冠心病。

5.饮酒与冠心病的关系:适量饮酒可以增加HDL(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但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冠心病患者尤其不利。

二、饮食调理1.低脂饮食:合理控制脂肪摄入量,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建议从植物油、深海鱼类、坚果等含有健康脂肪的食物中获取脂肪。

2.高纤维饮食: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促进肠道蠕动,维护健康的消化系统。

3.控制盐摄入:每天的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如咸菜、腌制品和方便面等。

4.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E和A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和胡萝卜等;同时,要确保摄入足够的钙、镁、钾等微量元素,可通过多食用豆类、海带、菠菜等食物来实现。

5.适度控制饮酒:非冠心病患者建议适量饮酒,男性不超过每天20克纯酒精,女性不超过每天10克纯酒精。

冠心病患者应戒酒或限制饮酒。

6.控制糖的摄入:减少食用糖果、甜点和碳酸饮料等高糖食物,选用低糖或无糖的食品替代。

7.经常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骑自行车等,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和控制体重。

女性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女性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女性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异常,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

女性血脂异常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对女性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1. 饮食习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对血脂异常起着重要的影响。

过多的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热量的食物摄入会导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导致女性血脂异常的重要因素。

吸烟会提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酗酒则会增加甘油三酯的含量,导致血脂异常。

而缺乏运动会导致脂肪堆积,进而增加血脂异常的风险。

3. 内分泌失调女性在经期、孕期、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期内,内分泌系统会发生变化,容易导致血脂异常。

在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增加。

4. 遗传因素一些女性可能存在家族史,其父母或家族中有人曾罹患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这类女性患血脂异常的风险也会增加。

5. 药物影响一些激素类药物、避孕药、抗抑郁药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女性的血脂水平,从而增加血脂异常的风险。

二、预防女性血脂异常的措施1. 合理膳食女性朋友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控制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热量的食物摄入,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低脂肪高蛋白食物等健康食物,保持膳食的多样性,避免单一食物带来的过量热量和脂肪摄入。

2. 积极运动女性朋友要积极参加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跳绳、游泳、瑜伽等,保持适度的运动量,不仅可以有效调节血脂水平,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身体健康。

3. 戒烟限酒女性应该远离烟草和酒精,戒烟限酒。

戒烟可以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限酒可以减少甘油三酯的含量,预防血脂异常。

4. 定期体检女性朋友要定期进行血脂检测,及时了解自己的血脂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脂与冠心病及膳食因素的相关分析作者:宋志刚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4年第21期【摘要】目的:观察血脂与冠心病及膳食因素的关系。

方法:对100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健康者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每日摄入的总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的分析对比。

结果:冠心病组与健康组的血脂及摄入的脂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血脂;冠心病;膳食脂质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1-0019-02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erum Lipid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etary Factors/SONG Zhi-ga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21):19-20【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lipid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etary factors.Method:100 CHD patients and 100 healthy subjects were selected,the 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triglyceride(TG),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 and total fat,the daily intake of polyunsaturated fat analysis acid,cholesterol were compared.Result:The blood lipid and the intake of lipid ratio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and healthy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Key words】 Blood lipi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etary lipidFirst-author’s address: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Chengwu County,Chengwu 274200,China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简称。

它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其病因复杂,诸如遗传、环境和营养都可促成疾病的发生。

以营养因素而论,膳食脂质和脂肪酸的组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膳食脂肪总量、胆固醇供给量以及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及其比例都对人体血液脂质水平和动脉粥样灶的发生产生影响,是发病的主要因素[1]。

多数学者认为,合理的调节膳食对预防冠心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笔者对冠心病患者的营养因素以及与生化指标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旨在为冠心病患者的防治提供有益的参考指导资料。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防治指南》建议的诊断标准,选出血脂水平健康的成人100例,年龄40~70岁,平均(53.5±3.1)岁,均无冠心病史者。

冠心病组,选择住院患者符合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00例,年龄42~72岁,平均(54.8±2.9)岁。

1.2 方法采空腹血,对血清总胆固醇(TC)、TG、HDL-C、LDL-C的测定,按国内临床通用的统一标准方法测定,正常参考值范围TC 3.1~5.69 mmol/L,TG 0.45~1.69 mmol/L,HDL-C1.03~1.55 mmol/L,LDL-C2.29~3.3 mmol/L,对四类指标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对膳食因素的分析,询问膳食史,填表,输入微机得出每日摄入的总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的量,两组对照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各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2 结果2.1 两组血脂水平分析对比冠心病组血脂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 两组膳食脂质水平对照比较冠心病组摄入的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表1 两组血脂水平对比 mmol/L组别 TC TG HDL-C LDL-C冠心病组(n=100) 6.02±0.32* 1.71±0.21* 0.80±0.15* 3.11±0.21*健康组(n=100) 4.70±0.28 1.07±0.19 1.13±0.09 1.83±0.18*与健康组比较,P表2 两组膳食脂质水平比较 g组别总脂肪多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冠心病组(n=100) 83.43±5.93 20.45±2.56 22.21±4.16 618.21±10.09健康组(n=100) 63.26±3.89 18.16±1.32 17.26±2.83 283.21±9.11F值 2.942 7.382 5.312 5.171P值 0.008 0.007 0.023 0.0263 讨论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生化基础。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C)或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降低以及载脂蛋白增高等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胆固醇血症可损害动脉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肿胀和剥脱,血管通透性增加,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胆固醇可通过受损部位在动脉内膜中沉积,成为稍隆起的病灶,继之动脉内膜的纤维组织增生,将病灶包围、固定,形成粥样斑块,斑块深层可发生软化和溃疡,形成黄色粥样物质。

纤维帽包裹大量脂质(脂质核)所形成的斑块体积增大时向管壁中膜扩展,可破坏管壁的肌纤维和弹力纤维,并代之以结缔组织和增生的新生毛细血管。

斑块表面可发生溃疡,其粗糙的表面易产生血栓,附壁血栓的形成可使管腔狭窄或闭塞。

纤维帽薄而脂质核大的斑块为不稳定斑块,易破裂而促发血栓的急性形成。

高脂血症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因之一,也是促进血小板活性增高和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血脂升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升高,而且血脂的升高幅度与冠心病发病率、病死率及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较血脂正常者其冠心病危险性增加5倍。

大多数高胆固醇血症与后天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有关,少数与家庭遗传有关。

近年来我国人群血脂异常率水平快速上升,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成人现存血脂异常者达到1.6亿。

对我国12个大城市2000余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控制调查表明,仅两成的患者血脂水平达到了《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推荐的控制目标水平。

目前90%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胆固醇升高;在知道的人群中,进行治疗的也不足五分之一。

目前世界公认,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及吸烟是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2]。

通过对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的相关分析表明,引起冠心病的主要有关因素,从结果看出,血脂升高与膳食因素有关[3]。

本文发现在100例冠心病患者中有82%的胆固醇增高,而摄入的也高,胆固醇有的高达5.81~9.2 mmol/L,可最低的在3.2 mmol/L以下,并发现有的HDL-C在0.773 mmol/L左右。

虽然有的报道指出胆固醇增高是冠心病发病的原因,但调查结果中看到,HDL-C偏低,有报道指出,过低的HDL-C也是独立的冠心病发病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还发现在饮食中冠心病组比健康组摄入的胆固醇量明显增多,超过正常值的1倍多。

有报道冠心病的发病与TG的水平及膳食脂质的分类也是呈显著正相关的[4],所以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与冠心病的发病是有重要关系的[5]。

因此,在饮食因素中应引起注意,并注意调节,是预防此病发生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从国外有些报道看,ω-6多饱和脂肪酸,能代替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往往在降低血清TG、LDL-C的同时,也使HDL-C降低,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则在降低LDL-C的同时不使HDL-C降低。

建议多提供含单不饱和脂肪酸高的菜籽油,有利于预防冠心病。

还有的报道指出,以富含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富含亚油酸(ω-5多饱和脂肪酸)的膳食试验,结果表明二种膳食均有降低血清LDL-C,但LDL过氧化的速率与LDL-C颗粒中油酸/亚油酸的比例则呈负相关,这表明单不饱和脂肪酸可增强血浆LDL的抗氧化作用[6]。

而LDL被氧化后易被巨噬细胞形成粥样斑块[7]。

因此,烹调应以植物油为主,因植物油含大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预防冠心病。

经过对冠心病患者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为防止中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生,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

平时应以清淡饮食为主,粗细搭配,合理的饮食,限制总热量,控制体重。

蛋白质热比在14%,脂肪热比≤20%,水和化合物比为66%,饱和脂肪酸热比参考文献[1]金光,曹志友.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水平分析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0):60-61.[2]郝晓玲,王峥.冠心病与血脂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探讨及策略[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2):123.[3]赵世庆,王颖航.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28(12):1137-1139.[4]尹秋梅,陈英剑,胡成进.血脂水平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10):1259-1261.[5]李红,胡建锋,孙红勋,等.合并不同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血脂相关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1):112-113.[6]于伟,赵娜.正常人群血脂与冠心病患者血脂对比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111.[7]卢翠莲,严之红.冠心病危险因素血脂、尿酸、纤维蛋白原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4(6):62-64.[8]肖静,张勇,许勇,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脂成分的相关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3):401-402.(收稿日期:2014-03-27)(编辑:何玉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