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脂异常与冠心病课件

合集下载

高血脂对冠心病的影响ppt课件

高血脂对冠心病的影响ppt课件

TC
LDL-C
HDL-C
TG
-22% -27% -32% -37% -42%
瑞舒伐他汀(可定10mg、托妥10mg)
血脂康胶囊(含天然洛伐他汀成分)
他汀类药物降脂疗效对比
他汀类药物(mg) 瑞 舒 伐 阿 托 伐 辛 伐 10 5 10 10 20 40 80 20 40 80 洛 伐 20 40 80 普 伐 20 40 氟 伐 40 80 脂质和脂蛋白的改变水平
• 此外,进入内膜下的平滑肌细胞也能吞噬ox-LDL ,从而成为泡沫细胞的另一重要来源,加快动脉 粥样硬化病理进程。
血小板
• 内皮细胞损伤后,血小板在损伤处发生黏
附、聚集并形成附壁血栓。此时,血小板 也可以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从而在平滑肌 细胞的增生和纤维组织的形成中起到非常 重要的作用。
HDL的保护作用
冠心病等危症
Ø 有临床表现的冠脉以外的动脉粥样硬化;
Ø 糖尿病; Ø BP≥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血压药物
治疗合并≥3项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
治 疗 标 准(mg/dl、mmol/L)
危险等级
低危:(10年危险性 <5%) 中危:(10年危险性 5%-10%) 高危:冠心病或其等 危症,或10年危险性 10-15% 极高危:急性冠脉综 合征,或缺血性心 血管病加糖尿病
• 在长期高脂血的情况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 胆固醇(TC),可以对动脉内膜产生功能性损伤,使内皮 细胞和白细胞表面特性发生改变。
• 高胆固醇使单核细胞在内皮细胞表面黏附、聚集,并在内皮
细胞之间迁移,进入内膜后单核细胞转化成巨噬细胞,大量 吞噬脂质(主要为内皮下的ox-LDL),其后成为泡沫细胞 并形成脂质条纹,导致内膜进一步发生改变。

肥胖血脂异常对冠心病的影响及治疗ppt演示课件

肥胖血脂异常对冠心病的影响及治疗ppt演示课件

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可转化 为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D等,参与物质 代谢的调节。
. 40
甘油三酯即脂肪,人体中的脂肪主要有两个来源途径: (一)食物脂肪消化后大约一半以上的甘油三酯水解为甘油一酯后
吸收,极少量的甘油三酯乳化后被直接吸收,小肠粘膜细胞
利用消化吸收的甘油一酯及脂酸再合成甘油三酯。
.
31
ATP III认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升高主要
是由于"肥胖的流行"。肥胖参与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低HDL和高血糖的发生。
腹部肥胖是与代谢综合征关联最强的
一种肥胖类型。
.
32
肥胖与高血压的关联十分强,常见于胰岛素抵抗 患者,胰岛素抵抗通过多种机制而升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一般是由于身体脂肪量增加所致,脂 肪促进胰岛素抵抗 ,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肥胖、血脂异常对冠心病 的影响及治疗
.
1
他们都死于冠心病
. 2
.
3
.
4
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分布
.
5
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分布
.
6
冠状动脉分布模式图
.
7
冠状动脉分布图
.
8
冠状动脉分布图
.
9
正常动脉血管
.
10
粥样斑块 (1)
.
11
粥样斑块(2)
.
12
粥样斑块(3)
阻塞 :
0%
30 %
.
22
心肌梗死 心绞痛
缺血性心肌病 猝死
动脉粥样硬化
. 23
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
1、高血压
2、血脂异常
3、吸烟

血脂与冠心病PPT课件

血脂与冠心病PPT课件
血脂与冠心病
.
背景

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升高 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它是一种累及全身血管 慢性疾病 儿童时代就开始缓慢发展。至中年或中老年时 出现临床症状 血脂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 最重要危险因素之 一
冠心病及危险因素


冠心病:血管腔阻塞→心肌缺血、缺氧→心脏病 主要危险因素: ①年龄 ②性别 ③血脂 ④血压 ⑤吸烟 ⑥糖尿病 次要危险因素: 肥胖、高热高脂肪饮食、不运动、遗传因素、 精神紧张、HCY增高等 血脂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至关重要, 人们重视不足
TC LDL TG
<200 < 5.18 <130 <3.37 <150 < 1.7
减低 HDL
<40 < 1.04
正常范围
40-59 1.04-1.54
升高
≥60 ≥1. 2%

HDL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相关
LDL是 CAD高危因素,是CAD降脂的靶目标 轻中度TG ↑与冠心病相关,重度时并发胰腺炎
冠心病与否 首先,戒烟; 其次,良好生活和运动习惯。 再次,控制饮食
少油、少蛋黄、少动物内脏; 多粗粮,多水果、多蔬菜; 适量蛋白,清淡低盐(盐 控制在5-6g/d以下)

注意身体,避免熬夜,发现自身出现疾病信号,及时 医院就诊 冠心病者:注意综合治疗,长期治疗
谢 谢
支架和搭桥-----血运重建
何谓血脂?

人体血清中所含的脂肪 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质及游离脂肪酸 胆固醇分为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
临床化验的“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HDL、 LDL(a脂蛋白、B脂蛋白) ● 血脂异常 :

血脂异常ppt课件

血脂异常ppt课件
脏和蛋黄等。 低脂肪。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动物性食品(肥
肉、奶油、猪油、牛油、猪肠、牛腩、肉类外皮及全脂奶) 和部分植物性食品(椰子油、椰子、棕榈油)。 低糖。食糖过多可导致肥胖,引发血脂异常。对于血脂异常 患者,应该适当控制糖类摄入,相应减少主食量。 高纤维的食物。如各类水果、豆类、燕麦片(粗加工的更 好)、洋葱、木耳、海带、紫菜、菇类、瓜类、荚豆类及蔬 菜茎部。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则有助 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
血脂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弹性下 降,处于僵硬的收缩状态。所以,血脂高的 病人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压是姊妹 病。
血脂异常与糖尿病
血脂高的病人常合并糖尿病,部分病人在诊 断糖尿病前已存在血脂升高,糖尿病也可引 起血脂升高。当高血脂与糖尿病同时存在时, 常难以分清谁是因谁是果。所以,近来有人 将糖尿病称为糖脂病。
体重因素
肥胖者血脂可以明显增高。有效降低体重可 以改善血脂异常。肥胖还可引起一系列激素 与代谢紊乱,各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直接 或间接对血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血脂的 关系
锌、铜、铬、锰缺乏会导致血脂增高。铬存 在于麦胚、麦皮、未精制多糖和酵母中。锰 与铬的缺乏均与长期进食精制的碳水化合物 有关。目前认为对血脂代谢可能有影响的维 生素主要是维生素C和E。
常见误区
“血脂是有害的物质”
血脂异常固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但一 定范围内的血脂非但无害,还是我们人体所 必需的基本物质。甘油三脂参与人体能量代 谢,提供机体活动的能量。胆固醇是维持机 体生命正常的必备因素,构成细胞膜的主要 成分,也是合成某些激素、维生素D和胆酸 的重要原料。因此,不要谈“血脂”而色变。 当然,若已发现高血脂,则要认真对待,咨 询医生、合理治疗,并做到定期复查。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PPT课件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PPT课件

统计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如心肌 梗死、脑卒中等)的发生率,评估治 疗效果。
心绞痛症状改善
观察患者心绞痛症状的改善情况,如 发作频率、疼痛程度等,评估治疗效 果。
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
定期检测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患者的 血脂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症状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如出 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血脂异常对冠心病的影响
血脂异常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 进程,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增加心 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率。
血脂异常还可增加血液粘稠度,促进 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堵塞,引发急性 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02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的重要性
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血脂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利 于降低血脂水平。
心理调节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减轻压力和焦虑,有利于 降低血脂水平。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脂检查,监测 血脂水平的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措施。
04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的效果与评估
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血脂水平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通过定期检测患者的血脂水平,如总 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评估治疗效果。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ppt 课件
• 冠心病与血脂的关系 •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的重要性 •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的方法 •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的效果与评估 •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的注意事项与建

01
冠心病与血脂的关系
冠心病定义与症状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血脂异常与冠心病1.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目的和意义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2.血脂异常的定义与分类2.1 血脂异常的概念2.2 血脂异常的分类2.2.1 高胆固醇血症2.2.2 高甘油三酯血症2.2.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2.2.4 血脂异常的其他类型3.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关系3.1 冠心病的定义3.2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流行病学关系3.3 血脂异常对冠心病的影响机制3.3.1 动脉粥样硬化3.3.2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3.3.3 血栓形成3.3.4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3.4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进展4.血脂异常的诊断与评估4.1 临床表现和症状4.2 实验室检查4.2.1 血脂检查指标4.2.2 血清脂蛋白检查4.3 影像学检查4.4 评估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5.血脂异常的预防与治疗5.1 非药物治疗5.1.1 饮食调控5.1.2 体育锻炼5.1.3 生活方式改变5.2 药物治疗5.2.1 他汀类药物5.2.2 胆汁酸螯合剂5.2.3 快速释放制剂和缓释制剂5.2.4 其他药物治疗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血脂异常:指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6.2 冠心病:心肌缺血导致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6.3 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指动脉壁内膜发生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并逐渐硬化。

6.4 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

6.5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严重以至坏死的病理过程。

7.结尾7.1 附件7.2 法律名词及注释附件:附件1:血脂检查结果附件2:饮食调控指南附件3:药物治疗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血脂异常:指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冠心病:心肌缺血导致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指动脉壁内膜发生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并逐渐硬化。

高血脂对冠心病的影响参考课件

高血脂对冠心病的影响参考课件
• 此外,进入内膜下的平滑肌细胞也能吞噬ox-LDL ,从而成为泡沫细胞的另一重要来源,加快动脉 粥样硬化病理进程。
13
血小板
• 内皮细胞损伤后,血小板在损伤处发生黏 附、聚集并形成附壁血栓。此时,血小板 也可以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从而在平滑肌 细胞的增生和纤维组织的形成中起到非常 重要的作用。
14
7
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正常 脂质条纹
纤维斑 块
粥样斑块
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
不稳定 心绞痛
心梗
冠脉死亡
无临床症状
吸烟 高血压 糖尿病 年龄等
劳力性心绞痛
中风
周围血管 疾病
高危患者这个过程主要涉及血脂对三种细胞的影响:
Ø 血管内皮细胞 Ø 巨噬细胞
Ø 血管平滑肌细胞
10
内皮细胞
• 在长期高脂血的情况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 胆固醇(TC),可以对动脉内膜产生功能性损伤,使内皮 细胞和白细胞表面特性发生改变。
•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ezetimibe)
• 其它 普鲁布考、泛硫乙胺、海鱼油制剂、中草药制剂等
31
各类药物效果对比
32
33
34
• ALT/AST升高3倍以下可继续用药治疗,但需 密切监察肝功能。
• ALT/AST升高3倍以上需停药,必要时可予保 肝药物。
29
肌肉酸痛不适的处理
Ø 若患者诉肌肉酸痛、触痛或疼痛,应首先排除常 见原因如劳累活动等,再监测肌酸激酶(CK)。
Ø 若升高小于正常上限3倍,应将他汀类药物减量。 Ø 若升高大于正常上限3倍以上,应减量或停药。 Ø 严密监测CK。
24
他汀类药物降脂疗效对比
25
应用他汀注意事项

冠心病患者的全面血脂管理共45页PPT资料

冠心病患者的全面血脂管理共45页PPT资料

76.1
60
51.9
51
院内
40
随访
20
0 抗血小板剂 Beta阻断剂 调脂药 ACEI+ARB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9,32(Suppl2):318
中国使用降脂药物达标率仅50%
极高危 高危 中危 低危
50% 38%
49%
77% 9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9;35(5):420-427.
WHO对中国慢病防控策略的提议: 针对风险人群,重点提及降低胆固醇
控烟+控酒+
降低胆固醇
控烟+控酒+
降低胆固醇
+多种药物联合 干预
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病流行.2019世界银行组织中国报告
冠心病院内和随访(1.7年)时 心脏保护药物使用情况
100 91.293.9 87.2
80
77.1 76.1
△胆固醇:24%
△BMI:-8% △ 糖尿病:-10%
小结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在一定程度上存 在因果关系。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资 料表明高胆固醇血症可导致冠心病; 因此,血脂管理在冠心病治疗中占
有重要地位!
1 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 2 血脂管理目前现状 3 如何进行全面血脂管理
4 血脂管理的未来与展望
中国:心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率低
冠心病患者血脂全面管理
郑琼莉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武汉市第一医院
内容提要
1 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 2 血脂管理目前现状 3 如何进行全面血脂管理
4 血脂管理的未来与展望
内容提要
1 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 2 血脂管理目前现状 3 如何进行全面血脂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血脂异常与冠心病
脂类的作用
1 储能和供能作用 2 1克脂肪完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9千卡 2 重要的结构成分 3 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区隔细胞内的不同部分 3 代谢调节作用 4 胆固醇可转化成激素
胆固醇的来源
1. 来源于食物中的胆固醇 食物中的胆固醇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脑、脊髓、 卵黄、肝脏胆固醇含量较高,肥肉比瘦肉的含量高。
蔬菜类400-500克 水 果类100-200克
谷类300-500克
控制体重
限制高热量食物(脂肪、甜食) 增加体育锻炼
– 快步走、慢跑、体操、骑自行车 – 每天20-30分钟
高甘油三酯患者还应适当控制主食(淀粉 类),只吃八分饱
如何看待饮食疗法
身体内的胆固醇来自何处?
– 30%来自食物 – 70%是身体中合成 – 饮食疗法是基础,是必须的,血脂异常患者须坚持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
泡沫 细胞
脂纹
轻度 病变
动脉 瘤
纤维 斑块
复合病变 / 破裂
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Adapted from Stary HC et al. Circulation 1995;92:1355-1374.
冠心病的形成
脂肪沉积于冠状动脉内壁,形成斑块, 使动脉狭窄
动脉的管腔狭窄会使进入心脏的血流减 少,导致心肌供血不足
一个蛋黄 胆固醇约270mg 2.5两猪脑 胆固醇约2530mg 2.5两牛肝 胆固醇约440mg 2.5两牛腰 胆固醇约387mg 2. 体内合成胆固醇 几乎全身各组织均能合成胆固醇,肝脏是合成胆固 醇能力最强的器官,占合成总量的3/4。
临床血脂的分类
临床上所指的血脂常常测定空腹 血浆中脂蛋白结合 的胆固醇或甘油三 酯的量,包括:
高血脂或血脂异常
过高
过低
总胆固醇 (TC/CHOL)
低密度 脂蛋白 胆固醇
(LDL-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 脂蛋白 胆固醇
(HDL-C)
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心绞痛/脑中风
致残或死亡
动脉粥样硬化 : 一个血管疾病的 全身性及进展性过程
正常
脂肪条纹
斑块破裂/ 纤维斑块 动脉粥样斑块 血栓形成
血脂治疗目标值是多少? 明确治疗方法
– 饮食控制 – 药物治疗
血脂目标值
无动脉粥样硬化、无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5.72mmol/L (220mg/dl) 3.64mmol/L (140mg/dl) 1.70mmol/L (150mg/dl) > 1.04mmol/L (40mg/dl)
血脂目标值
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患者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5.20mmol/L (200mg/dl) 3.12mmol/L (120mg/dl) 1.70mmol/L (150mg/dl) > 1.04mmol/L (40mg/dl)
血脂目标值
冠心病患者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进行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药物干预 才能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生成,达到有效的调 节血脂的目的。
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医生选择有效的药物和适当的剂量
– 全面调节各血脂参数,并且达到目标治疗水平 – 良好的安全性 – 经过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可减少并发症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认识血脂化验单
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坏”的胆固醇
- 过高,则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好”的胆固醇
- 过低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甘油三酯(TG)
- 条件性的危险因素 - 某些情况下,高TG增加冠心病危险
粥样斑块破裂,引起血管内出血并形成 血栓,堵塞动脉管腔,使心脏完全失去 供血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
冠状动脉发生明显的粥样硬化性狭 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或 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部分或全部阻塞, 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以 致梗塞坏死,这一系列病变统称冠心 病。
药物 对血脂治疗缺乏正确认识
很多人把血脂降至正常后就停药(这是很不正 确的) 对药物的副作用过分担心
注意:降脂药物需要长期服用!
高脂血症的治疗
了解治疗目标 改善生活方式 坚持药物治疗
调节各血脂参数, 并达到推荐的治疗目标值
了解自身疾病情况
目前处于哪种状况?
– 有无冠心病危险因素 – 有哪些危险因素
心绞痛的临床特点
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来自胸痛特点是:1 性质:压迫性、压榨性钝痛伴烧灼感、紧缩感 2 部位:胸骨中上段后1/3,波及心前区,手掌大小 3 放射部位:颈、咽、牙齿、左肩、左臂内侧及无名指和小

4 诱发因素:活动(有时发生在晨起时,痛阈低)或情绪激 动当时发生
5 缓解因素:停止活动、舌下含硝酸甘油2-3分钟缓解 6 持续时间:一般3-5分钟,或10分钟左右
胆固醇每降低1% 冠心病危险性便降低2%
中国血脂异常治疗现状
根据1999年4月北京、上海、广州1000例血脂 异常治疗回顾分析:
血脂异常患者中只有10.1%的达标率 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治疗达标率更低,只
有5.1%
血脂控制不理想的原因
很多人对高脂血症的危害了解不够 过分相信饮食疗法而忽略药物治疗 相信广告宣传误导,服用一些疗效不确切的
无临床症状
不稳定心绞痛
心梗 缺血性中风/ 短暂性脑缺血
周围血管 疾病
稳定性心绞痛 吸烟, 高血压, 糖尿病, 年龄等
高危患者
心血管死亡
冠心病危险因素
45岁以上的男性 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 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 高血压 糖尿病 吸烟
4.68mmol/L (180mg/dl) 2.60mmol/L (100mg/dl) 1.7mmol/L (150mg/dl) > 1.04mmol/L (40mg/dl)
合理膳食
油脂类25克 奶类及奶制品100克 豆类及豆制品50克 畜禽肉类50-100克 鱼虾类50克 蛋类25-50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