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会-肿瘤基因检测产业链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分析报告

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分析报告

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分析报告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肿瘤基因检测是通过对体内肿瘤抽检物质采取一定技术手段分析肿瘤细胞中的基因结构,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预后等诊断指标的一项检测技术。

其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肿瘤并及时采取诊疗措施。

二、分类特点(1)按检测方式分类传统检测方法: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来判断是否有肿瘤。

缺点是检测精度低,不能确定肿瘤的种类。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根据肿瘤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特征来确定肿瘤的种类、分级。

这种检测方法具有高精度、准确性高的特点。

(2)按检测对象分类外周血液检测:通过分析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检测肿瘤的种类、分级和预后。

组织检测:通过肿瘤组织中的分子变化来确定肿瘤的种类、分级和预后。

(3)按检测数据分类静态检测:采集患者肿瘤组织或外周血液样本,解析得到患者固有的基因突变情况。

动态监测:对已知肿瘤患者进行定期检测,判断患者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同时提供个性化治疗的指导。

(4)按检测对象分类癌前期:即癌前病变,对此进行检测,可以有效预测患者发展为癌症的概率,有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癌中期/后期:这时患者已经确诊患有癌症,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

三、产业链肿瘤基因检测产业链主要包括医院、诊断机构、检测机构、生产厂商、信息化服务等部分。

医院是肿瘤基因检测的主要场所,诊断机构主要负责客户的引流和检测解读,检测机构则是执行者,生产厂商则提供基因检测产品、技术支持和推广服务,信息化服务则是将所有厂商联系起来实现全面协调和配合,构成完整的产业链。

四、发展历程肿瘤基因检测在上世纪90年代至今在世界各地逐渐发展壮大。

中国的肿瘤基因检测事业比较晚起步,到2008年才开始得到政府的资助,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肿瘤基因检测业发展也逐渐得到重视,国内多家厂商和机构推出了基因检测产品。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 《国家癌症防治规划(2012-2015年)》该文件对推动肿瘤基因检测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明确提出要推动癌症早筛、提高早筛覆盖率、推广基因检测,以便更好地贯彻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

2024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分析报告

2024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背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肿瘤的治疗和预防越来越重视。

肿瘤基因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准确、个性化的特点,成为肿瘤治疗和基因研究的重要手段。

二、行业现状目前,国内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肿瘤基因检测市场规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增长率超过25%。

其中,肿瘤早期筛查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肿瘤预后评估和治疗监测等领域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三、市场需求国内肿瘤基因检测市场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个性化医疗需求: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针对个体化特征进行治疗,提高疗效。

2.早期筛查需求:肿瘤早期筛查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提醒早期预防措施。

3.治疗效果监测需求:肿瘤基因检测可以用来监测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四、影响因素1.技术发展: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基因检测的准确度和效率不断提高。

2.政策支持:国家对于肿瘤基因检测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政策支持也在不断加大。

3.市场竞争: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肿瘤基因检测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品牌效应和市场份额成为影响因素之一五、发展趋势1.个性化治疗: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医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肿瘤基因检测将更加个性化,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2.多元化应用:肿瘤基因检测不仅可以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筛查,还可以用于肿瘤的治疗效果监测和预后评估。

3.品牌效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效应将逐渐凸显,大品牌公司的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

六、发展建议1.加大研发投入:肿瘤基因检测涉及到基因测序技术等前沿科技,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2.树立品牌形象:积极开展市场推广活动,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3.加强行业合作:与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合作,共同推动肿瘤基因检测的应用和推广。

七、结论肿瘤基因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并为肿瘤治疗和基因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调查报告肿瘤基因检测行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新兴行业,其市场潜力巨大。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以及前景展望等方面对肿瘤基因检测行业进行调查分析。

一、市场规模近年来,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肿瘤基因检测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肿瘤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已达到数百亿元,并且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二、发展趋势1. 个性化医疗成为潮流:肿瘤基因检测通过对患者基因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精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个性化医疗将成为肿瘤基因检测的发展趋势。

2. 技术不断突破: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基因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大幅提升。

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肿瘤基因检测行业的发展。

3. 数据分析成为核心:肿瘤基因检测所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挖掘,以实现对肿瘤的早期预警和精准治疗。

因此,数据分析将成为肿瘤基因检测的一项关键技术。

三、竞争格局目前,全球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呈现出集中度较高的竞争格局。

一方面,传统医疗检测机构和生物科技公司纷纷进入肿瘤基因检测领域,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另一方面,一些专注于肿瘤基因检测的创新型企业也蓬勃发展,不断推出更新的产品和服务。

四、前景展望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肿瘤的发病率将进一步上升,使得对肿瘤基因检测的需求持续增加。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肿瘤基因检测的市场规模将会扩大,行业发展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大。

总之,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在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以及前景展望等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肿瘤基因检测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同时,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技术实力,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信在未来,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服务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服务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服务行业市场研究报告肿瘤基因检测服务市场是生物技术和医疗行业相结合的一个新兴领域,通过检测个体肿瘤基因变异情况,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以及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基因检测服务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一、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肿瘤基因检测服务行业市场规模较大,预计2025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

市场增长主要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肿瘤检测需求也不断增长。

老年人群体普遍易患肿瘤疾病,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需求较强。

2.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肿瘤基因检测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

3.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主动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肿瘤基因检测。

二、市场竞争格局:目前肿瘤基因检测服务市场存在着一些大型医疗机构和生物技术公司的竞争。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争夺市场份额。

1.大型医疗机构:大型医疗机构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资源,能够开展全方位的肿瘤基因检测服务。

这些医疗机构通常与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和开发。

2.生物技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通过开发新的检测技术和产品,不断提升肿瘤基因检测服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公司通常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能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

三、市场发展机遇和挑战:肿瘤基因检测服务市场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1.机遇: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基因检测技术越来越成熟,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和细致的检测结果。

同时,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对肿瘤基因检测的需求也在增加。

2.挑战:肿瘤基因检测服务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技术瓶颈,需要不断投入研发和创新。

其次,肿瘤基因检测服务的标准和规范还没有完全形成,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管理。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随着癌症的高发率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肿瘤基因检测是一种通过对人体样本中特定基因的检测来确定该人是否存在癌症风险的方法。

该行业的目标客户包括家庭医生、医院、诊所和个人。

当前,全球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而中国的肿瘤基因检测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中国肿瘤基因检测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内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

其中,肿瘤早期筛查是该行业发展的重点。

肿瘤早期筛查所占市场份额和市场规模呈逐年递增之势。

根据统计,2016年中国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60亿元左右,而到了2020年则已达到近300亿元。

除了肿瘤早期筛查,肿瘤治疗监测、肿瘤家族史分析、肿瘤遗传咨询等也是肿瘤基因检测的主要应用领域。

尤其在肿瘤个性化治疗领域,肿瘤基因检测在确立治疗方案、预测治疗效果、规避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价格方面,肿瘤基因检测的价格较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价格正在逐年降低。

此外,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成熟,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未来,肿瘤基因检测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同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普及将进一步促进该行业的快速发展。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研究报告肿瘤基因检测是一种通过对人体细胞中的基因进行分析和检测,以了解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基因变异情况的技术。

随着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现状及趋势1. 市场规模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全球肿瘤基因检测市场规模达到了2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00亿美元。

2. 技术革新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在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基因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得到了大幅提高,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3. 个性化治疗趋势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对患者肿瘤基因的分析,可以准确确定其病情和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4. 临床应用拓展肿瘤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也有了显著的进展。

除了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外,肿瘤基因检测还可以用于肿瘤预后评估、药物反应预测和肿瘤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等。

二、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发展驱动因素1. 人口老龄化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肿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前发现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因此受到老年人群体的青睐。

2. 全球肿瘤负担加重全球肿瘤负担不断加重,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肿瘤基因检测技术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因此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

3. 医疗保健政策的支持各国政府对肿瘤基因检测行业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政策倾斜。

政府鼓励和促进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医疗水平,降低医疗费用。

三、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存在的挑战1. 高昂的成本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本较高,导致市场价格较高,对患者而言负担较重。

这也限制了肿瘤基因检测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肿瘤检测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肿瘤检测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肿瘤检测行业分析报告范文引言肿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其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肿瘤的早期检测和诊断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本报告旨在对肿瘤检测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1. 市场概述肿瘤检测行业是医疗诊断行业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肿瘤检测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以及肿瘤病例的不断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全球肿瘤检测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的速度增长。

2. 技术发展趋势2.1 基因组学检测基因组学检测作为肿瘤检测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通过对肿瘤细胞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可以找到肿瘤的突变基因和异常信号通路,从而提供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现代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和降低成本,使得基因组学检测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2.2 微流控技术微流控技术是一种通过微型芯片实现自动化、快速、高通量检测的技术。

在肿瘤检测中,微流控芯片可以实现单个肿瘤细胞的捕捉和分析,从而提高肿瘤早期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此外,微流控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循环肿瘤细胞,为肿瘤的个体化监测和治疗提供便利。

2.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在肿瘤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大规模的肿瘤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AI和ML可以提供精确的肿瘤预测和分类模型。

此外,AI和ML还可以辅助医生在肿瘤图像诊断中提高准确度和效率。

3. 市场机会和挑战3.1 市场机遇随着肿瘤患者数量的增加,肿瘤检测市场将迎来更多商机。

特别是随着基因组学和微流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肿瘤医疗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

此外,肿瘤筛查项目的推广和政策支持也将推动肿瘤检测市场的进一步增长。

3.2 挑战和风险肿瘤检测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肿瘤检测技术的成本较高,影响了其普及率和市场渗透率。

其次,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肿瘤基因检测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当今社会,肿瘤基因检测已经成为肿瘤预防、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下面从行业概述、市场需求、市场现状和未来市场分析等角度对肿瘤基因检测行业进行市场需求分析。

一、行业概述肿瘤基因检测是指通过检测癌症患者体内的基因变异情况来判断其患病类型、预后和治疗方案。

通过肿瘤基因检测,医生和病人可以更加准确地判定治疗方案,避免治疗上的误区和浪费,在相应的治疗下,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目前,肿瘤基因检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性肿瘤对于部分肿瘤,患者有可能存在遗传性,需要进行遗传检测。

通过遗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和病人更加清晰的了解患者的家族肿瘤史,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干预。

2. 癌症早期诊断肿瘤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人们早期发现肿瘤的症状,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3. 个性化治疗通过检测肿瘤的基因变异情况,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率和成功率。

二、市场需求1. 需求量不断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癌症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同时,肿瘤基因检测在治疗上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推动了肿瘤基因检测市场的增长。

预计到2026年,这一需求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

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促使该领域的相关企业增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竞争力,通过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升肿瘤基因检测产品的检测精度和性能。

2. 准确率是解决需求的重要因素在患者治疗上,一旦发现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不准确,那么可能导致颠覆性后果的发生。

因此,对于患者来说,肿瘤基因检测的准确率是关乎他们生命安全的一笔重要投资。

为保证准确性,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员培训,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体系,从而提高检测准确率。

3. 费用与医保政策肿瘤基因检测的价格相对较高,成为消费者和患者的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基因检测产业链研究报告
珞珈投资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一、节点简介
肿瘤疫苗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是肿瘤免疫疗法的重要组成,其原理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抗原物质诱导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阻止肿瘤的生长、扩散和复发,以达到清除或控制肿瘤的目的。

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NCI)将肿瘤疫苗分为以下两大类:1)预防性肿瘤疫苗,旨在预防健康人群中肿瘤的发展;2)治疗性肿瘤疫苗,旨在通过加强人体对肿瘤的天然免疫反应来治疗现有的肿瘤。

目前,美国上市的产品有两种类型的预防性肿瘤疫苗可用,分别是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

治疗性疫苗只有一种,用于转移性前列腺癌,是Dendreon公司(现隶属于三胞集团)的Sipuleucel-T(商品名称:Provenge)。

癌症疫苗的目的是通过靶向TAA来实现动员免疫系统攻击现有癌细胞。

识别TAA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当外源抗原进入机体后,大部分抗原被抗原递呈细胞(APC)胞吞方式摄入至细胞浆中,被水解为能与MHC-I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片段,然后,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将TAA递呈到APC表面。

外源的多肽通过MHC-Ⅱ加工后递呈给CD4+淋巴细胞,而内源的多肽由MHC-I加工后递呈给CTLs。

然后,TCR识别APC中的MHC-抗原肽复合物,引起T细胞增殖。

最后,CTL上的CD28与APC上B7的共刺激信号相互结合,从而激活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反应杀伤肿瘤细胞。

尽管肿瘤疫苗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非常重要的治疗难点需要去攻克。

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联合佐剂的应用,其思路在于增强抗原免疫原性和抑制肿瘤免疫抑制作用。

目前,
许多类型肿瘤通过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使得机体对肿瘤抗原产生耐受性,机制包括下调MHC分子的表达逃避机体识别,上调免疫抑制受体破坏免疫反应的效率。

与之对应的,目前肿瘤疫苗针对的策略包括:对抗原免疫原性的增加以及设计合理的佐剂策略。

目前肿瘤疫苗面临的挑战:1)抗原的免疫原性弱造成肿瘤免疫耐受:肿瘤抗原不同于病原体来自于外来的抗原,机体对于自身的抗原制造出来的肿瘤抗原产生免疫抑制。

因此,建立针对性强的肿瘤抗原的疫苗是众所周知的难点。

通常,肿瘤抗原设计的目标是一些相对于普通正常组织,在肿瘤组织中过表达的一类蛋白。

比如针对众多的自身抗原,一般会产生免疫耐受。

针对突变位点的抗原具有个体差异性并且较难鉴定靶标,发现免疫原性强的抗原势在必行。

2)优化抗肿瘤免疫逃逸佐剂的设计:针对肿瘤疫苗的佐剂目前设计策略较多。

T细胞佐剂,比如可溶解的或者工程共刺激分子4-1BBL,B7.1/2,或者添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CTLA-4抗体可以激活T细胞的signal2。

天然免疫受体如病原识别受体TLRs(Toll样受体,识别微生物),NLRs(Nod样受体,识别胞内菌),RLRs(维甲酸诱导基因Ⅰ受体,识别病毒RNA),CLRs(C型凝集素受体)参与signal3刺激APCs,包括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上调共刺激分子。

这些佐剂需要在临床中不断尝试并与抗原达到最优配伍。

1、2018年4月《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一文报道了癌症疫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2年总生存率达到了100%!研究人员抽取了晚期卵巢癌患者的外周血,筛选出合适的免疫细胞后将其培养成大量的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能摄取感染性病原体、肿瘤细胞或其他“异己”物质,并将其摄取的碎片重新提供给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以引发特定的免疫反应),然后通过加载从病人体内获取的肿瘤细胞裂解液并制作成为肿瘤疫苗,回输到患者体内。

二、产业链图谱
三、智能行业透视(1)节点定义
节点定义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
标题:医药生物行业:PD-(L)1单抗抑制剂开启癌症治疗新纪元,国内市场群雄逐鹿?
发布时间:2018-10-10
摘要:免疫疗法是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将癌变细胞杀灭,从而控制疾病进展。

在这种全新的治疗理念下,诞生了包括非特异性的免疫刺激、免疫正常化和特异性的肿瘤疫苗和过继性免疫细胞等治疗;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后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

以PD-1单抗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为例,五年生存率可达到20%以上,而传统治疗仅3-4%,部分患者甚至长期带瘤生存,成为晚期癌症治疗史上的革命性突破。

(2)行业规模
行业规模
数据来源:东方证券
标题:医药生物行业事件点评:抗肿瘤个性化疫苗首次大获成功‚看好其未来前景
发布时间:2017-07-10
摘要:从临床效果上看,个性化抗肿瘤疫苗治疗效果非常突出,根据Catherine Wu团队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接种疫苗的6 名黑色素瘤患者中,其中4 人肿瘤完全消失,且32个月内无复发,另外2 人的肿瘤在经过辅助治疗(PD-1)后也完全消失,治疗效果可与目前最受热捧的CAR-T技术媲美。

从未来潜力上看,近年来,全球抗肿瘤药保持快速增长,根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07-2015年全球抗肿瘤药的年复合增长率为8.7%,显着高于全球药
物市场4.3%的平均增长率,并且预计未来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到2020年,全球抗肿瘤药物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19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

(3)竞争格局
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西南证券
标题:创新药系列报告-肿瘤疫苗进展报告:肿瘤疫苗‚重磅肿瘤免疫治疗方案的破晓
发布时间:2018-09-10
摘要:我们推荐关注临床项目多、DNA肿瘤疫苗技术领先的Inovio Pharmaceuticals (INO.O)和技术领先,两项核心产品进入临床III期的Advaxis Inc. (ADXS.O)。

国内多数肿瘤疫苗项目目前仍处早期研发阶段,医药巨头鲜有公布在研的肿瘤疫苗产品项目,但根据目前海外肿瘤疫苗研发的积极进展,A/H股上市公司中深耕抗肿瘤领域且研发实力强的药企极有可能加入赛道,布局肿瘤疫苗研发管线,推荐恒瑞医药(600276)、中国生物制药(1177.HK)、石药集团(1093.HK)。

(4)发展历史与趋势
发展历史与趋势
数据来源:广证恒生咨询
标题:2019年医药行业股权投资策略:结构化机会凸显,看好创新药与IVD
发布时间:2019-01-21
摘要:肿瘤疫苗:激活患者免疫系统,研发难度大尚处初期1、最新进展:治疗性肿瘤疫苗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成AS CO年会的讨论热点。

数据来源:西南证券
标题:创新药系列报告-肿瘤疫苗进展报告:肿瘤疫苗‚重磅肿瘤免疫治疗方案的破晓
发布时间:2018-09-10
摘要:个性化疫苗和联合用药为肿瘤疫苗发展趋势。

肿瘤疫苗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不少理想结果,亦积累了大量经验。

目前,制约肿瘤疫苗技术发展的两大因素为:(1)抗原的免疫原性弱造成肿瘤免疫耐受;(2)抗肿瘤免疫逃逸佐剂的设计。

为了解除这两方面因素的限制,研发个性化肿瘤疫苗和联合用药治疗成为了未来肿瘤疫苗发展的两大趋势。

数据来源:广证恒生咨询
标题:2018创新药中期策略:多领域“零”突破,技术引领创新药迈入新征程
发布时间:2018-06-19
摘要:目前肿瘤免疫疗法主要包括四大类: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肿瘤疫苗治疗和非特异性免疫刺激治疗(细胞因子治疗)。

其中,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两类疗法在科研热度、临床试验、药企研发力度等都遥遥领先于其他两类疗法,尤其是最近几年相关药物的陆续上市更展示了其在抗肿瘤方面的潜力。

数据来源:辽宁成大
标题:辽宁成大2017年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8-04-14
摘要:疫苗行业是生物医药行业重要的子行业,也是我国大力发展与扶持的行业。

疫苗产业是近10年全球快速增长的生物制品,增长率的峰值曾达到了近50%。

在全球病毒感染性疾病此起彼伏的形势下,人们把疾病的预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免疫疫苗、抗病毒疫苗、抗肿瘤疫苗已成为开发的热点,这将是未来疫苗行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数据来源:健康界
标题:火石研究院| 肿瘤免疫治疗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
摘要:临床试验中针对非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TAA)的药物有114种,其中98种是肿瘤疫苗,且仅有sipuleucel-T(一种自体树突状细胞疫苗)被批准用于前列腺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