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通信工程专业导论(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学时学分:*******适用专业:通信工程开课部门:*******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所必修的学科基础课。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通信工程专业导论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通信工程的主要研究领域以及与相关学科间的关系、专业学习的模块及其专业选修方向等联系与衔接,通信工程专业设置情况,毕业后可能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领域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能力要素的培养等。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专业领域的主要成果,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和前言知识,了解本专业在电子信息类及工程专业类的地位\现状和前景。

了解通信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及专业方向的延伸,了解通信工程专业学习后下一步的发展选择和行业前景。

开设《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对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和现状相关资料查阅能力,培养学生对通信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的了解和熟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将通信工程专业的主要知识点的应用连接,能对课程各部分中涉及的主要内容要点进行组合,明确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学习及目标掌握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学习及目标,并能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具有从事通信以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素质和初步学习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后续专业课《电路》《模拟电子技术》《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基础,使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基本学习掌握后续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为后续课程及通信专业的相关方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讲通信工程专业的介绍1.教学内容1.1 通信工程专业的大学学习(1)从中学到大学角色的变化(2)通信工程专业基本资料的查询方法1.2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特点(1)通信工程大的背景介绍(2)我校人才培养的特点2.重点难点重点:(1)资料的查询(2)通信工程人才培养的特点难点:资料的查询资料的查询3.基本要求(1)掌握通信工程专业资料的查询方法(2)掌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二讲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安排1.教学内容2.1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定位与方案介绍(1)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的介绍(2)通信工程专业各个学期安排的课程及学习的重点2.2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安排及总结(1)核心课程介绍(2)实验实训的课程安排2.重点难点重点:(1)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2)通信工程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解决的问题。

通信工程导论课程设计

通信工程导论课程设计

通信工程导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现状;2. 掌握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3. 了解通信工程领域的前沿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通信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通信系统设计能力;2. 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对通信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进行独立研究;3. 能够熟练运用通信设备,进行简单的通信实验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创新的热情;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通信工程导论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通信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通信基本概念:介绍通信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及我国通信事业现状;教材章节:第一章 通信基本概念内容列举: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

2. 通信原理与关键技术:讲解信号与系统、信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基本原理;教材章节:第二章 通信原理与关键技术内容列举:信号与系统理论、信道特性、调制解调技术、编码解码技术。

3. 通信系统组成与设计:分析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介绍通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教材章节:第三章 通信系统组成与设计内容列举:通信系统结构、各部分功能、通信系统设计方法及实例。

4. 通信设备与实验操作:介绍常见的通信设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教材章节:第四章 通信设备与实验操作内容列举:通信设备分类、功能、使用方法、实验操作指导。

5. 通信工程应用与前沿动态:探讨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介绍通信工程领域的前沿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五章 通信工程应用与前沿动态内容列举: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国内外通信工程研究动态、未来发展趋势。

通信工程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通信工程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学科之一。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方面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通信工程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掌握通信系统设计、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理解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通信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原理和基本技术;3. 能够进行通信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进行复杂通信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实施;5. 锻炼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团队中与他人协作完成通信工程相关任务。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工程概述1.1 通信工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 通信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3 通信工程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 通信系统基础知识2.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2.2 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的比较2.3 通信系统中的噪声与干扰3. 通信系统的信号处理技术3.1 调制与解调技术3.2 多址与多址技术3.3 错误控制编码技术4. 无线通信系统4.1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4.2 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和标准4.3 多天线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5. 光纤通信系统5.1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5.2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源和光检测器5.3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调制与解调技术6. 通信网络与协议6.1 通信网络的基本组成和结构6.2 IP协议和传输控制协议(TCP)6.3 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的通信协议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实验演示和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教学。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实验和项目实践等方式来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项目实践报告等。

通信工程导论 王国才 教案

通信工程导论 王国才 教案

通信工程导论王国才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主要领域,培养学生对通信工程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通信工程的概念和定义;2. 通信工程的发展历程;3. 通信工程的主要领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讲解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通信工程的示意图或实际应用场景的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通信工程;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通信工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所涉及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实物展示通信工程的相关图像,引发学生对通信工程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通信工程的概念和定义(10分钟)通过讲解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让学生对通信工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理解通信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3. 讲解通信工程的发展历程(15分钟)介绍通信工程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通信工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光纤通信等,让学生了解通信工程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事件。

4. 介绍通信工程的主要领域(20分钟)分别介绍通信工程在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并描述各个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

5. 案例分析(10分钟)通过实际的通信工程案例(如通信网络建设、无线基站选址等),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所涉及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通信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激发学生对通信工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对案例分析的能力进行评估,可以利用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个人答题等形式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幻灯片:包括通信工程的图像、历史发展、主要领域等内容;2. 实际通信工程案例资料;3. 学生教材和参考书籍。

通信工程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通信工程专业学生设计的课程,旨在通过课程设计项目的实践,提供综合应用通信工程知识的机会。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掌握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掌握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2. 熟悉通信工程的实践应用;3.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通信工程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通信工程概论:介绍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通信系统设计:涵盖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原理和方法。

3. 通信网络设计:介绍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和设计原则。

4. 无线通信设计:探讨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5. 数据通信设计: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6. 通信工程实践:学生将根据实际项目需求进行通信工程设计实践。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传授通信工程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通信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践操作。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评估方式1. 课程设计报告:学生需提交完整的通信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2.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3. 实践操作成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实际成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参考书目1. 《通信工程导论》2. 《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3. 《通信网络设计与优化》4.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5. 《数据通信原理及应用》以上为《通信工程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的概要,请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参考具体教材和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和实践操作。

电子与通信工程课程大纲

电子与通信工程课程大纲

电子与通信工程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电子与通信工程课程旨在提供学生基础电子和通信原理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专业发展和研究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电子与通信器件的特性及其应用;3. 掌握电子与通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4.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电子与通信基础知识1.1 电路理论与分析1.2 信号与系统1.3 电磁波理论1.4 模拟与数字电路2. 电子器件与技术2.1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2.2 放大器与滤波器2.3 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2.4 光电子技术与器件3. 通信原理与系统3.1 信号与调制技术3.2 通信网络与传输系统3.3 数字通信与无线通信3.4 卫星通信与光纤通信4. 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4.1 系统建模与仿真4.2 通信系统性能评估4.3 现代通信系统设计案例4.4 电子与通信工程实践课程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分析,将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2. 实验操作与实践训练:通过实验室操作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学以致用。

3. 小组讨论与项目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4. 学术研究与科技创新:引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提高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 主教材:《电子与通信工程导论》2. 参考书目:- 《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基础》- 《通信原理与系统》- 《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 《电子与通信工程实践指南》六、学生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通信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和教学目标1.课程简介《通信工程设计》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任选课,对现代通信工程设计的国家标准、设计流程、工程概预算、施工规范等进行全面的学习。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体系,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电信网的PSTN、IN、3G、NGN及其软交换,计算机网的LAN、校园网及IP宽带城域网,传输网的光纤通信、SDH、DWDM,支撑网的No7、TMN,接入网的FTTH,CATV的工程设计,电源、机房、电缆、综合布线系统方面的设计,程控交换局工程设计。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本课程是为了适应社会对通信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针对大学本科通信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其宗旨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和设计能力。

教学目标2: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并掌握通信工程设计的基础理论和主要技术,掌握现代通信工程设计的国家标准、设计流程、工程概预算、施工规范等知识。

教学目标3(课程思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能够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掌握掌握通信工程的设计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通信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现代通信工程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未来作为通信工程师的素养,养成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习惯,能深入思考,提出问题,并能依据掌握的理论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三、理论教学表1 理论教学安排四、实验教学(无)五、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六、建议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1] 罗文兴. 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5月第1版.[2] 罗建标,陈岳武.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第1版.[3] 李立高.通信工程概预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4]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工程建设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5] 杜思深. 通信工程设计与案例(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8月第3版.。

最新通信工程专业导论-第二讲概况精品文档

最新通信工程专业导论-第二讲概况精品文档
15
移动通信
❖第五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发
展和成熟时期。
• 模拟蜂窝网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问 题。例如,频谱利用率低,业务种类受限制等,最主 要的问题是其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
• 数字无线传输的频谱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 另外,数字网能提供语音、数据多种业务服务,并与 ISDN等兼容。
Frequency
17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GSM
历史回顾:1992年,第一个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欧洲的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网络在欧洲开始铺设,由 于其优越的性能,在全球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得以扩张,目前已是全 球最大的蜂窝通信系统。1993年,中国的第一个全数字移动电话GSM 系统建成开通,之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采用了GSM。
特点:
简单,容易实现,适用于模拟和数字信号
FDMA
以频率复用为基础,以频带划分各种小区
需要严格的频率规划,是频率受限和干扰受限系统
以频道区分用户地址,一个频道传输一路模拟/数字话路
对功控的要求不严,硬件设备取决于频率规划和频道设置
基站由多部不同载波频率的发射机同时工作
不适宜大容量系统使用
应用:模拟/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5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3G:
• 数字信令,结合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 业务具有全球性,可以实现全球无缝漫游; • 支持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支持服务等级; • 以数据通信为主,兼容第二代; • 传输速率:144Kb/s、384Kb/s、2Mb/s。
26
我国的3G发展概况
❖TD-SCDMA 中国移动 用户4.5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通信工程导论这门课是从系统总体的角度去介绍整个通信工程专业,引导新生正确理解专业相关问题的一门课程。

其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性质、特点以及所学技术的作用和地位,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观,为今后在校学习,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打下良好的思想和方法基础。

二、课程目标
知道通信工程导论这门课的性质、重要性和该课程与通信专业其它学科的关系,知道这门课在整个通信专业的地位,知道这门课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范围,知道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情况、培养目标和所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知道通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通信的应用范围和特点,知道通信发展的方向。

理解各种通信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重点理解各种通信系统的构成、特征,理解各种通信系统的应用条件和范围。

掌握通信的一些基本原理,各种通信系统的通信的能力。

培养出学生学习通信专业的热情,养成专业学习的良好习惯。

养成学生使用所学的通信基础知识从系统的高度去研究、分析和改进现代通信的意识。

并为日后从事通信专业工作和通信研究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通信工程导论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
四、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通信工程导论》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

正常情况下本课程应安排36学时,每周2学时,也可以适当缩减学时,辅以学生自学,
其他方式的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如果有条件可加入适量的实验,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程中的内容。

课时安排及教学方法表
(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
1.以分班课堂讲授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班级可以是小班也可以是大班。

因为本课程所讲的内容都是现实中正在使用的通信系统,所以应当结合实际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容易理解和接受。

应注重通信中各种概念的讲解和注重各种通信中术语。

授课的速度和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可以删除一些落后的内容,加入一些新的先进内容,以使课程的内容适应时代的要求。

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求学生多思考,多阅读参考书,多做习题。

教学实施原则上以课程标准规定为教学目标,但应根据现实情况,对课程的内容作适当的调整。

五、教材选用
通信工程导论要在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下,实行多样化。

可以选用普通高校重点教材也可以选用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教材(含教育部推荐教材)。

《通信工程(专业)概论》张毅、郭亚利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六、课程评价
1.本门学科的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考试方式、分制与分数解释
采用闭卷或开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

有可能的话,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函授和其它非正规教学形式的班可以采用开卷方式进行。

4.题型比例:单选题10%;填空题20%;名词解释10%;简答题20%;问答分析题40%;
单选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别程度)
例:大多数移动移动通信中采用哪种通信方式________。

A、单工通信方式
B、双工通信方式
C、半双工通信方式
D、有时双工通信方式、有时半双工通信方式
填空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通信工程学科下设两个二级学科: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名词解释(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例:接入网
简答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会程度)
例:通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问答分析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例:第四代移动通信与第三代移动通信有什么区别?你如何理解第三代移动通信在中国的发展。

制定该课程标准小组成员:
审核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