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课程大纲

《工程化学》课程大纲
《工程化学》课程大纲

《工程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工程化学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Chemistry

二、课程编码及性质

课程编码:070181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限定选修课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32

学分:2.0

四、先修课程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开设,也可以供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学生选修。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本课程教学目的主要包括:

1. 掌握基础化学理论知识,拓宽视野,提高科学素质,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

2. 了解化学学科的概貌,并能够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 了解材料制备、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基本化学问题,掌握基本化学原理和规律,能够运用化学基础理论解决材料工程技术中的相关化学问题。

表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从微观粒子的运动出发,讲授原子、分子以及晶体的结构,原子、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2)重点讲授热力学基本定律以及化学反应热,如何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3)重点学习溶液的通性以及溶液中的各种离子平衡,如何利用平衡关系实现沉淀的溶解和转化,电化学基础理论和反应方向的判断,如何避免金属的腐蚀。

4)重点学习的章节内容包括:第2章“物质结构基础”(7学时)、第3章“化学热力学初步”(8学时)、第4章“溶液化学与离子平衡”(7学时)、第6章“电化学与金属腐蚀”(6学时)。

教学难点:

1)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复杂体系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和平衡关系,通过各章节内容的融会贯通,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学反应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含PPT演示,影像资料等),讲授物质结构基本理论和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突出化学原理的应用和重要性;

(2)随机组织学生围绕某个具体主题进行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总体安排

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所示。

表2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2)具体内容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1章绪论(1学时)

1.1 化学概述

1.2 化学发展简史

1.3 化学与生活

1.4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要求与方法

第2章物质结构基础(7学时)

2.1 物质的状态

2.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2.3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4 元素化学简介

第3章化学热力学初步(8学时)

3.1 热力学术语与基本概论

3.2 化学反应热与能量守恒定律

3.3 化学反应热的测量和计算

3.4 化学反应的方向

3.5 化学反应限度和化学平衡

第4章溶液化学与离子平衡(7学时)

4.1 溶液概述

4.2 稀溶液的通性

4.3 相平衡简介

4.4 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4.5 配离子的解离平衡

4.6 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

4.7 表面化学与胶体溶液

第5章化学动力学初步(3学时)

5.1 化学反应速率

5.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5.3 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理论

5.4 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5.5 复杂反应示例

第6章电化学与金属腐蚀(6学时)

6.1 基本概念

6.2 氧化还原反应与平衡

6.3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6.4 常用化学电源简介

6.5 电解

6.6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课外及作业要求:

每章节学习结束后,学生都要按上课教师的具体要求以书面的形式完成相应的思考题和习题,作为平时的作业成绩(按约20%计入课程总成绩)。

十、教学参考书及文献

1、《工科基础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09年,唐和清主编;

2、《普通化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3年,华彤文等编;

3、《普通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2011年,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

十一、课程成绩评定与记载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及评价细则

课程考核及评价细则,详见表3。

2、考试形式:

根据考试试题的难度,可以实施开卷或闭卷考试,以卷面成绩的70%计入总成绩。

撰稿:《工程化学》课程组(主笔:马颖)

审核: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5-11-26

西南交通大学期末真题及答案工程化学B复习题3

工程化学B 复习题3 一、 是非题(正确打√,错误打×) 1. 298.15K 时,稳定态的单质,其标准摩尔熵S m θ(B,298.15K)=0 。 2. 平衡常数K θ值可直接由反应的ΔG 值求得。 3. 对于一个反应,如果ΔH θ >ΔG θ,则该反应必是熵值增大的反应。 4. 反应的平衡常数值愈大,反应速率就愈大。 5. 已知反应2A(g)+B(g)=2C(g)的ΔH < 0 ,升高温度,使v 逆增大,v 正减小, 将导致平衡向左移动。 6. E 和E θ都与电极反应的书写无关。 7. 某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2s 22p 2,若用四个量子数表示2p 2两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则分别为112,2,0,2,2,1,22 -+;。 8. 分子中键的极性越强,分子的偶极矩就越大。 二、 选择题(单选,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表中。) 1. 在373.15K 和101.325kPa 时,液态水蒸发为水蒸气的过程中,体系的热 力学函数变为零的是( ) A. ΔH B. ΔU C. ΔS D. ΔG 2. 下列各组分子中,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类型最多的是( ) A. Ar 和H 2O ; B. N 2和HBr ; C. HF 和H 2O ; D. CO 和H 2S 。 3. 已知1()109.6f m G AgCl kJ mol θ-?=-?,则反应2AgCl(s)=2Ag(s) + Cl 2(g)的 m rG θ?为() A. -219.2 kJ·mol -1 B. -109.6 kJ·mol -1 C. 219.2 kJ·mol -1 D. 109.6 kJ·mol -1 4. 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项?() A. 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B.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 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 D. 促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项目管理》教学大纲

《项目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项目管理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项目管理就世界而言不但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项目管理在发达国家的国防工程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20世纪80年进入了现代项目管理阶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管理学科,理论与实践都有很大进步,它所涉及的已不再是传统的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主的项目管理,而是适应现代社会中各种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作为现代管理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欧美等知识经济发达的国家开设后发展和普及。项目管理是以项目及其资源为对象,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以实现项目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项目无处不在,项目管理是帮助制造企业实现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个性化等指标,并保持经济的研发和制造成本的有效管理手段。在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中,项目化管理是成功的关键,在全球性的市场变化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事实上,通过学习和应用项目管理知识,企业能够提高控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朝共同目标迈进的能力,个人也能学会有效融入团队的方法以及协作的技巧。 对同学的具体要求是能够掌握和熟练应用以下知识: 1.从项目生命期的角度掌握项目每个生命期项目管理相关知识。 2.掌握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和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

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 3.掌握和熟练应用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工具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1章项目概述 1.1项目的定义 1.2项目的基本特征 1.3项目干系人 1.4项目生命期 1.4.1什么是项目生命期 1.4.2项目生命期的特征 1.5里程碑和可交付成果 1.5.1里程碑 1.5.2可交付成果 重点: ●项目的含义 ●项目的基本特征 ●项目干系人 ●项目和日常运作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生命期 ●项目生命期的基本特征 ●里程碑的含义 ●可交付成果的含义 第2章项目管理概述 2.1项目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2.1.1 国外项目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2.1.2我国项目管理的研究和应用 2.2项目管理的定义、特征及要素 2.2.1项目管理的定义 2.2.2项目管理的特征 2.2.3项目管理的要素 2.3项目管理工作过程 2.3.1启动工作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规划工作过程 2.3.3执行工作过程 2.3.4监控工作过程 2.3.5收尾工作过程 2.3.6项目生命期阶段与项目管理工作过程的关系

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大纲(2014新版)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编码:3073009223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总学分: 2 总学时:32 (讲课28,实验4) 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C++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等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解决智能化检测与控制中应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任务是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实用技术,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开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为学习图像处理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图像处理的概念及图像处理系统组成。 2.掌握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灰度变换和空间滤波的各种方法。 3.了解图像变换,主要是离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的原理及性质。 4.理解图像复原与重建技术中空间域和频域滤波的各种方法。 5. 理解解彩色图像的基础概念、模型和处理方法。 6. 了解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 7. 了解图像分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和研究内容。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了解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重点难点: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步骤和图像处理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构成。 1.1 什么是数字图像处理 1.2 数字图像处理的起源

1.3.1 伽马射线成像 1.3.2 X射线成像 1.3.3 紫外波段成像 1.3.4 可见光及红外波段成像 1.3.5 微波波段成像 1.3.6 无线电波成像 1.3.7 使用其他成像方式的例子 1.4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 1.5 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数字图像基础(4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视觉感知要素;了解几种常用的图像获取方法;掌握图像的数字化过程及其图像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掌握像素间的联系的概念;了解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常用数学工具。 重点难点:要求重点掌握图像数字化过程及图像中像素的联系。 2.1 视觉感知要素(1学时) 2.1.1 人眼的构造 2.1.2 眼镜中图像的形成 2.1.3 亮度适应和辨别 2.2 光和电磁波谱 2.3 图像感知和获取(1学时) 2.3.1 用单个传感器获取图像 2.3.2 用条带传感器获取图像 2.3.3 用传感器阵列获取图像 2.3.4 简单的图像形成模型 2.4 图像取样和量化(1学时) 2.4.1 取样和量化的基本概念 2.4.2 数字图像表示 2.4.3 空间和灰度级分辨率 2.4.4 图像内插 2.5 像素间的一些基本关系(1学时) 2.5.1 相邻像素 2.5.2 临接性、连通性、区域和边界 2.5.3 距离度量 2.6 数字图像处理中所用数学工具的介绍 2.6.1 阵列与矩阵操作

项目管理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项目管理》是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课程,该课程围绕项目管理的五大工作过程以及涉及的九大知识领域,结合丰富的案例,讲授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2.设计思路: 该课程首先介绍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项目、项目管理的概念,项目管理的工作过程等,在此基础上围绕PMBOK对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的划分,分别详细讲授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包括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等,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及课堂练习,强化学生对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的掌握。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市场营销》与《财务管理》是该课程的先修课程,另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原理》等课程也是该课程的重要支撑。 - 3 -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项目管理的技能和按照项目方法管理某些工作的技能。具体目标有:讲授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工具和方法,使学生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和内容;掌握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能。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四、教学进度 - 3 -

工程化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 5.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2)反应速率常数取决于反应温度,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3)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4)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5)r m S ?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进行。 (6)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是熵增加起了作用。 答:①× ②√ ③× ④× ⑤× ⑥√ 6.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 2(g)+S(s) = H 2S(g) o 1K S(s)+O 2(g)= SO 2(g) o 2 K 则反应:H 2(g)+SO 2(g) = O 2(g)+ H 2S(g)的平衡常数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1)o 1K -o 2K (2)o 1K o 2K (3)o 2K /o 1K (4)o 1K /o 2K 答:⑷ 7.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下列反应: 2Cl 2(g)+2H 2O(g) =4HCl(g)+O 2(g); o r m H ?(298.15K )>0 将四种气体混合后,反应达平衡时,若进行下列各项操作,对平衡数值各有何影响(操作项 目中没有注明的是指温度不变、体积不变)? 操作项目 平衡数值 答: (1)加O 2 H 2O 的物质的量 ↑ (2)加 O 2 HCl 的物质的量 ↓ (3)加 O 2 O 2的物质的量 ↑ (4)增大容器的体积 H 2O 的物质的量 ↓ (5)减小容器的体积 Cl 2 的物质的量 ↑ (6)减小容器的体积 Cl 2 的分压 ↑ (7)减小容器的体积 o K 不变 (8)升高温度 o K ↑ (9)升高温度 HCl 的分压 ↑ (10)加催化剂 HCl 的物质的量 不变 8.由二氧化锰制备金属锰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两方应在25℃时的也附于后: (1)MnO 2(s)+2 H 2(g) Mn(s)+2H 2O(g)

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视觉课程大纲(理论课程)-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

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视觉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英文名称:Computer Vision 【开课单位】信息学院计算机系【课程模块】工作技能 【课程编号】080504301305 【课程类别】选修 【学时数】68 (理论51 实践17 )【学分数】3.5 一、课程描述 (一)教学对象 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 (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 1、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掌握基本的图像分割、特征检测、聚类及分类算法,理解相机模型以及相机标定方法,学会利用已有相关算法,使用OpenCV进行相关视觉应用的开发。 2、修读要求 计算机视觉属于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新课,和研究前沿结合的比较紧密,需要学生具有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以及线性代和概率论方面的基础。 (三)先修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1、主要内容:介绍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发展历史等相关内容。 2、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及学习的内容。 (二)第二章图像形成 1、主要内容:几何基元和变换,光度测定学的图像形成,数字摄像机。 2、教学要求:理解图像形成的物理过程,包括相机镜头的物理特性对图像形成过程的影响,掌握3D到2D的投影变换,掌握相机内参和外参的概念。 3、重点、难点:相机内参和外参的标定。 (三)第三章图像处理 1、主要内容:点算子,线性滤波器,其他邻域算子,傅里叶变换,几何变换等。 2、教学要求:掌握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相关的基本内容,包括空间域的图像处理及频率域的图像处理基本方法。 3、重点、难点:傅里叶变换。 (四)第四章特征检测与匹配 1、主要内容:图像的点与块,图像的边缘,直线。 2、教学要求:理解图像特征的概念,掌握几种特征(点、块、边缘、直线)的检测方法,了解特征匹配的在图像拼接及相机标定等方面的应用。 3、重点、难点:几种特征描述子的生成过程。 (五)第五章图像分割 1、主要内容:活动轮廓,基于区域的分割。 2、教学要求:掌握几种流行的图像分割方法,包括基本的阈值方法,活动轮廓方法,基于聚类的方法。 (六)第六章基于特征的配准 1、主要内容:基于2D和3D特征的配准,姿态估计,几何内参标定。

项目管理课程大纲

I.目的及目标 本次培训的目的为: 通过本次项目管理基础理论及案例课程的培训,统一受训员工对项目管理的理解,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掌握项目管理技巧的综合应用。 目标学员:具备一定项目管理背景知识的公司员工,有过项目管理经验尤佳。 本次培训的具体目标为: 1.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思想 2.掌握项目管理的技巧的综合应用 3.掌握项目管理管控的综合技巧 4.掌握项目有效授权的综合技巧 5.掌握项目工作分解的核心 6.掌握项目计划编制的核心 7.掌握项目综合控制的核心技术 8.掌握项目风险管理的核心技术 9.掌握项目人员管理的核心技术 10.掌握项目经理必备的素质和技巧 11.掌握项目沟通和会议的核心技巧 12.掌握项目管理系统思考的核心 13.掌握项目评价及其考核管理 14.掌握项目的流程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的核心 本次培训定位为应用层面培训 具体请参见“培训内容”部分

II.培训内容 1、项目管理课程专项定制培训 (6 Hour,1 Day ) 项目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方法 项目战略管理与SWOT 项目组织与个人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现状 项目管理产生的效益及学习方法 案例分析 项目与项目管理 项目的概念与定义 项目与作业的比较 项目干系人 项目成功的标准 项目管理的定义与精髓 项目管理的核心 案例分析 宏观项目管理、中观项目管理与微观项目管理 项目生命周期与管理过程 项目组织与项目团队 企业的项目化管理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介绍 项目管理流程 项目分类 项目的管理方法 项目管理9大知识体系 案例分析 以某个项目为案例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部分项目立项 第二部分项目启动 第三部分项目计划 第三部分项目执行 第四部分项目控制 第五部分项目收尾 第六部分项目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第七部分项目的知识管理 第八部分项目的执行力 第九部分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及其解决方案 第十部分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 第十一部分项目组员综合素质 第十二部分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 中的综合应用

《工程化学基础》总复习

《工程化学基础》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掌握几个概念(系统与环境、聚集状态和相、化学反应计量方程与计量数、物质的量和反应进度等) 第二章物质的化学组成与聚集状态 2.1 物质的化学组成 配位化合物组成中的基本概念和命名原则,能写出一些常见配合物的化学式。 2.2 固体 各类晶体名称、晶格结点上粒子及其作用力、熔沸点的变化规律。 2.3 液体 氢键的产生及其对性质的影响,pH值的计算及其应用,稀溶液依数性(蒸气压降低、凝固点下降、沸点上升和产生渗透压)。 2.4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混合理想气体的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 第三章物质的结构和材料的性质 3.1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4个量子数的符号、名称、取值和意义,电子层、电子亚层和轨道的区别及所含电子数。 3.2 元素周期律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高低次序,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的四个

原则,原子核外排布式,原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排布式,确定未成对电子数,周期表的划分,由周期和族判断元素的外层电子的组态(或逆向应用),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尤其是半径。 3.3 化学键分子间力 化学键的分类(结合2.2 固体中晶格结点上粒子作用力),分子轨道和杂化轨道理论,分子间力的分类及大小,氢键。 第四章化学反应与能源 4.1 热化学与能量转换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各种符号,热、功、状态函数(U和H)的意义、状态函数的特性;计算各种变化过程中的Q 和W(注意+,-),体系的?U和?H;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涵、本质和应用;Q v、Q p及其关系,能应用标准摩尔生成焓来计算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并能灵活应用盖斯定律。 4.2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标准摩尔熵的定义,大小及标准摩尔熵变的计算,热力学第三定律;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的定义及由其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由焓变和熵变计算吉布斯函数变,温度对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影响,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通过计算判断自发反应的方向和自发反应的临界温度,理解区别各种符号的含义。4.3 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 标准平衡常数的符号和表达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标准平衡常数,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关系式,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反应速率的定义,阿累尼乌斯公式的应用。 4.4氧化还原反应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1)解析

《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 课程名称:项目管理(英文):Project Management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专升本 学时:80 学分:5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 项目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科中一个日显突出其地位的新分支。项目管理学科主要探索、研究和发现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最佳实践。项目管理的对象----项目,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一定的目标的一次性活动,是组织增强环境适应性和应变性、实现变革和跳跃式发展的有效的运作方式和实施载体,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先进的组织形式。它已不局限于工程领域,而在各行各业得到应用。项目管理不再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它正迅速地成为商业活动的标准形式。项目管理课程传授项目计划、项目实施与控制的现代理论以及社会实践案例,它涵盖了项目的综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等九大领域以及企业多项目管理、项目管理软件等。 2、教学方法 1)深入浅出地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多以案例和实例为依托,对理论知识特别是重点难点理论知识及其提出的背景、实践应用情况等进行阐述、介绍和分析。 2)开展以学生为本的互动教学:以提问、作业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加入教学环节中。 3)以仿方案实践培养理论知识系统应用能力。将学生分组,指导学生执行项目任务书并进行项目过程和最终成果演示和评估。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目的: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项目管理的核心理论和方法; 同时辅以团队仿案例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和正确地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并解决项目管理中较为复杂的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是中级项目管理课程,要求学生课前已经掌握了项目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并具有一些项目管理工作背景和实践经验;而由于堂上时间有限,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新内容及案例进行预习和提前思考、在课后读专题研究和案例研究文献,及在课上积极参与教学互动。 4、课程类型 专业课 5、先修课程:

共赢领导力章义伍

本文由stepnanie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讲师:章义伍 1 员工心目中的领导 霍根的企业调查结果表明:霍根的企业调查结果表明:无论在哪里或在什么时候进行调查,或在什么时候进行调查,也无论什么职60% 75% 业,60 % 至75 % 的员工认为工作中最糟糕和最大压力来自于他们的直接上司。和最大压力来自于他们的直接上司。霍根提出,霍根提出,在美国不称职的经营管理者的基本比率占到60 60% 75% 的基本比率占到60 % 至75 % ,德国人估计过去10年里至少50 的高级主管是失败的。10年里至少50% 过去10年里至少50%的高级主管是失败的。 2 员工心目中的领导 我们在对一家航空公司进行调查时发现:我们在对一家航空公司进行调查时发现:不称职的管理者占到50%,报告显示。最普遍的两职的管理者占到,报告显示。类抱怨是:类抱怨是:低层管理者不愿履行权威(低层管理者不愿履行权威(20%),不愿面对)问题和冲突,缺乏自信;问题和冲突,缺乏自信;管理者甚至欺压下属(管理者甚至欺压下属(60%)例如:严密监控,)例如:严密监控,让员工没有喘息机会,视下属为蠢人。让员工没有喘息机会,视下属为蠢人。 3 历任领导的教训 培养下属,果真要留一手吗培养下属,果真要留一手吗? 领导者,你为什么不授权? 领导者,你为什么不授权你不能单独完成任务! 你不能单独完成任务下属是蠢人,还是资源? 下属是蠢人,还是资源领导者,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领导者,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领导者,你何时兑现承诺? 领导者,你何时兑现承诺 4 领导 领导是一个影响的过程。领导是一个影响的过程。它与组织中的人员有效结合,以实现个组织中的人员有效结合,人及组织的目标。人及组织的目标。 5 影响领导行为的环境因素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例如: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例如: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忠诚和愿意追随的程度以及领导者对下属的吸引力。的程度以及领导者对下属的吸引力。工作任务的结构例如:工作任务的目标明确性、方法的多样性、例如:工作任务的目标明确性、方法的多样性、结果的确定性。结果的确定性。领导人所处的职位的固有权力例如:一个车间主任可以开除员工,例如:一个车间主任可以开除员工,他在这里的权力比总经理还大。的权力比总经理还大。 6 人才识别的两个尺度 工作能力(知识、技能和经验)工作能力(知识、技能和经验)工作意愿(动机和信心)工作意愿(动机和信心) 7 D1阶段 大多数人面临新工作时都表现得非常热心,大多数人面临新工作时都表现得非常热心,且渴望学习D1较具工作动机D1 较具工作动机,面对新工作时的兴奋初生牛犊不怕虎)(初生牛犊不怕虎)担心自信心过强,担心自信心过强,甚至言过其实D1并不是一个不好的阶段,能力和意愿的并不是一个不好的阶段,

工程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没空1分,共10分) 1、系统与环境间没有质量的交换,而只有能量的传递,这样的系统称为()系统。 2、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应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3、某体系由状态A沿途径I变化到状态B时,吸热300J,同时体系对环境做功100J。当该体系沿另一途径自状态A变化到状态B时,体系对环境做功50J,则此过程Q为()J。 4、碰撞理论认为,只有()的碰撞时才能发生反应。 5、能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作()。 6、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以电池符号表示,()。Fe+Cu2+=Cu+Fe2+ 7、对反应式两边气体分子总数不等的反应,增加压力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总数()的方向移动。 8、()是一种新的功能金属材料,用这种合金做成的金属丝,即使将它揉成一团,但只要到达某个温度,它便能在瞬间恢复原来的形状。 9、硬度最大的金属是( )。 10、对同一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有关。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物理量都属于状态函数的一组是()。 A、U、P、V B、Q、P、V C、W、P、V 2、内能是系统的状态函数,若某一系统从一始态经过一循环过程又回到始态,则系统内能的增量是()。 A、△U = 0 B、△U > 0 C、△U < 0 3、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其△G()。 A、= 0 B、> 0 C、< 0 4、()是系统内物质微观粒子混乱度的量度。 A、内能 B、熵 C、吉布斯自由能 5、对催化剂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缩短反应到平衡的时间 B、使用催化剂能实现热力学不能进行的反应 C、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 6、下列()是一次电池。 A、锌锰电池 B、铅蓄电池 C、燃料电池 7、0.1mol·Lˉ的HAc溶液的PH值(K a e=1.8×10-5)为()。 A、4.87 B、3.87 C、2.87 8、固态物质熔点高,不溶于水,是热、电的良导体的晶体是()。 A、离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金属晶体 9、熔融固态的Sio2,需克服()力。 A、离子键 B、共价键 C、氢键 D、范德华力 10、生物质能属于()。 A、可再生能源 B、非再生能源 C、二次能源 11、下列能使食物产生香味的化学物质是()。 A、苯乙酸 B、醋酸乙酯 C、苯甲酸钠 12、精细陶瓷(又称特种陶瓷)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前景很广。以Sio2加少量Pdcl2研磨成鸡西的颗粒,经高温烧结制成多孔烧结体,具有半导体的性质,其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积,将它和电子元件及仪表组成“电子鼻”,被称为“人工神鼻”。冰箱泄漏的氟利昂浓度达十万分之一也能“嗅”出。关于“人工神鼻”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工神鼻”吸附气体的能力极强

“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Project Management 课程编号:MAGT3785 学时:32(理论学时:32,课外学时:8)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公管学院本科生 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周跃进、杨东朗等:《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年 [2]杰弗里k 宾图:《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3]骆珣:《项目管理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4]赵涛,潘欣鹏:《项目整体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5]丁荣贵:《项目管理:项目思维与管理的关键》.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专业基础课 目的:项目管理是指按工期、预算和要求,应用科学方法去优质完成项目目标的简明技术、技巧和方法。项目要想成功,管理是关键。本课程在吸收国内外项目管理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阐述企业项目化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强调项目管理理论及其知识体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系统地介绍项目管理的原理,内容和方法。在吸收当代较成熟的管理理论和最新颁布的有关土地的政策、法规,以及项目管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项目经管理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增加公共项目管

理案例分析和操作实务,以期学生在掌握项目管理基本理论和知识的 基础上,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从公共项目管理应用角度介绍项目管理的内容和知识体系,突出系统管理思想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新经济环境变化导致项 目管理给企业带来的新变革。本课程分别介绍项目和项目管理概念,项目管理中的系统思维方法,项目管理环境与企业战略,项目论证与评估,项目计划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信息与沟通管理,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流行的项目管理软件介绍。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掌握系统科学的管理思想; 2.熟悉工业环境中的项目管理及流程; 3.灵活运用项目管理理论和工具; 4.较好地分析项目管理实践案例的能力; 5.培养贯彻、执行标准的意识和查阅相关手册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项目和项目管理 第一节项目概述 第二节管理的系统方法 第三节项目观点和传统管理

如何理解共赢领导力

如何理解共赢领导力 单选题 1. 从是否事必躬亲的角度来说,领导者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A用自己型 B用他人型 C用人才型 D用组织型 正确答案: B 2. 既能选贤任能,还能站在战略的高度有效整合组织内外的资源的领导者,属于:√ A用外部型 B用社会型 C用人才型 D用组织型 正确答案: D 3. 关于领导与管理的四个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领导者重在做人,管理者重在做事 B领导者培植信任,管理者依靠控制 C领导者强调效率,管理者注重效果 D领导者强调价值观,管理者依靠制度 正确答案: C 4. 领导者的三个核心技能不包括: √ A考核技能 B人际技能 C思维技能 D技术技能

正确答案: 5. 三流企业卖的是产品,二流企业卖的是品牌,而一流企业卖的是:√ A产品 B功能 C售后 D概念 正确答案: D 6. 关于企业产品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企业概念是相同的 B消费者很少会关注 C需要高层领导者来界定 D由消费者说了算 正确答案: C 7. 企业对中层管理者进行培训时,需加强()技能培训:√ A技术 B思维 C人际 D考核 正确答案: C 8. 领导者应具备的6P特质不包括:√ A沟通力 B热情 C人才经营 D领导力

正确答案: 9. 按照管理的“二八原则”,企业员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不包括:√ A“人才” B“人在” C“人灾” D“人菜” 正确答案: D 10. 中层管理者的核心能力是: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思维技能 D考核技能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 11. 如果一名员工在企业中掌握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资源,即使面对他的上级,他也同样拥有权力。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12. 在企业经营中,人情经营比流程管理更重要。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3. 高层领导者除了界定企业产品概念,还要大力提倡企业文化及价值观。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工程化学试卷试题及参考(附答案)

工程化学试卷 一、是非题(用“√”、“×”分别表示对与错) 1、 复杂反应的速率主要由最慢的一步基元反应决定。( T ) 2、 同一周期元素,一般来说,随Z 递增,原子半径依次递减。( T ) 3、 n=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个原子轨道。( F ) 4、 在压力相同情况下,b=0.01mol ·kg -1甘油水溶液和b=0.01mol ·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有相同的沸点升高值。( T ) 5、 胶体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可以通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T ) 6、 BF 3和NH 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构型。( F ) 二、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后面的括号内) 1、pH=2的溶液中的H +离子浓度是pH=6的溶液中H + 离子浓度的(D ) A 、4倍 B 、40倍 C 、4000倍 D 、10000倍 2、298K ,稳定态单质的S m 0( B ) A 、等于零 B 、大于零 C 、小于零 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 3、反应C(s)+O 2(g)→CO 2(g)的△rHm 0<0,欲增加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肯定无用的是( D ) A 、增加O 2的分压 B 、升温 C 、加催化剂 D 、减少CO 2的分压 4、下列反应(1)N 2O 4(g) ═ 2NO 2(g) K 10 (2)21 N 2O 4(g) ═ NO 2(g) K 20 (3)2NO 2(g) ═ N 2O 4(g) K 30 它们的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 、K 10=K 20=K 30 B 、K 10=21 K 20=2K 30 C 、K 30=k 0 1 1 =(k 0 21 )2 D 、K 10=2K 20=41 K 30 5、杂化轨道认为,H 2O 分子中的氧原子提供的成键轨道是( D ) A. 等性SP 2杂化轨道 B. 不等性SP 2杂化轨道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doc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H0404X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有关专业 课程性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学位课﹚ 主讲教师: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蔡自兴教授 总学时:40学时﹙课堂讲授36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 课程学分:2学分 预修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有初步了解,对主要技术及应用有一定掌握,启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涉及自主智能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与软件系统、物理机器、传感器和驱动器有关,常以机器人或自主飞行器作为例子加以介绍。一个智能系统必须感知它的环境,与其它Agent和人类交互作用,并作用于环境,以完成指定的任务。 人工智能的研究论题包括计算机视觉、规划与行动、多Agent系统、语音识别、自动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等。这些研究论题的基础是通用和专用的知识表示和推理机制、问题求解和搜索算法,以及计算智能技术等。 此外,人工智能还提供一套工具以解决那些用其它方法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工具包括启发式搜索和规划算法,知识表示和推理形式,机器学习技术,语音和语言理解方法,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等。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某种合适的人工智能方法用于给定的问题,并能够选择适当的实现方法。 二.课程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的主要讲授内容如下: 1.叙述人工智能和智能系统的概况,列举出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领域。 2.研究传统人工智能的知识表示方法和搜索推理技术,包括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语义网络法、盲目搜索、启发式搜索、规则演绎算法和产生式系统等。 3.讨论高级知识推理,涉及非单调推理、时序推理、和各种不确定推理方法。 4.探讨人工智能的新研究领域,初步阐述计算智能的基本知识,包含神经计算、模糊计算、进化计算和人工生命诸内容。 5.比较详细地讨论了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包括专家系统、机器学习、自动规划、Agent、自然语言理解、机器视觉和智能控制等。对于应用内容,根据学时,有选择地进行讲授。 6.评述近年来人工智能的争论,讨论人工智能对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展望人工智能的发展。 以上内容反映了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好的针对性。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的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住宅楼项目管理规划大纲指导教师: 班姓学级:名:号: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2016年7月1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2.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3.项目概况……………………………………………… 4.总体工作规划………………………………………… 5.项目组织管理规划…………………………………… 6.技术方案……………………………………………… 7.进度管理规划………………………………………… 8.质量管理规划………………………………………… 9.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划……………………… 10.成本/投资管理规划……………………………… 11.项目的采购管理…………………………………… 12.风险管理规划……………………………………… 13.信息管理规划……………………………………… 14.沟通管理规划……………………………………… 15.收尾管理规划……………………………………… 16.CAD底图和BIM三维场布模………………………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A1》、《工 程项目管理A2》、《建设项目可行性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等专业课程后, 所进行的一次重要的综合训练。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专业 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社会调查,搜集资料,熟悉项目管理的组织理论、项目目标的控制理论 及其管理方式,掌握项目策划、项目结构分解、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织结构设计、人员组成及主要工作职责,施工阶段工程正式开工之前项目管理规划编写的过程、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参加现场施工 及其管理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具体目的如下: 1.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熟悉工程管理课程中涉及到的主要文件的编 制方法; 2.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熟悉工程项目运作的全过程及基本程序的设 计; 3.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能掌握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职责、作用及 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框架; 4.通过课程设计实际训练,使学生掌握编制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程序、方法、 步骤、内容规定等。 二、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在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与项目顺利实施有关的管理活动,均 可以纳入到工程项目管理的范畴。并且,根据工程项目类型的不同,所涉及到的 管理内容、管理方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和内容较多,从管 理的视角来看,计划职能是最为重要的管理职能之一。因此,项目各参与方,均 需要在项目各项工作执行之前,通过一系列计划工作的开展,为项目的顺利实施 提供较好的支撑。 广西菁华苑监理方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1、项目概况 1.项目基本数据 (1)工程名称:广西柳州市菁华苑商业住宅 (2)工程施工地点:广西柳州市柳北区 (3)项目总投资:900万元 (4)建筑面积:5598.90㎡ 2.项目管理总目标 建设项目施工周期186天完成,总投资900万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自测试卷5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自测试卷 ( 5 ) 科目:化学反应工程适用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2004-7-6 I.填空题 1.(1)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根据基础资料建立物料、热量和动量衡算式的一般式为_______。 2.(2) 生成主产物的反应称为_______,其它的均为_______。 3.(1) 一个可逆的均相化学反应,如果正、逆两向反应级数为未知时,采用______________法来求反应级数。 4.(2) 分批式完全混合反应器操作的优化分析是以_______、_______为目标进行优化的。 5.(2) 具有良好搅拌装置的釜式反应器按_______反应器处理,而管径小,管子较长和流速较大的管式反应器按_______反应器处理。

6.(2) 轴向分散模型的数学期望值=θ_______,方差=2θσ_______。 7.(1) 停留时间分布的密度函数在t ≥0时,E (t )_______。 8.(1) 对于多孔性的催化剂,分子扩散很复杂,当微孔孔径在约0.1um 时,分子与孔壁的碰撞为扩散阻力的主要因素,这种扩散称为_______。 9.(1) 测定气-液相反应速率的方法与均相反应时不同之点是实验时要排除气相和液相中的_______,使反应在动力学区域内进行。 10.(1) 固定床中颗粒的体积相当直径定义为具有相同体积P V 的球粒子直径,表达式 V d =_______。 11.(2) 颗粒的形状系数S ?对于球体而言,=S ?_______,对于其他形状的颗粒S ? _______。 12.(2) 在流化床中为了传热或控制气-固相间的接触,常在床内设置内部构件,但很少使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课程编号:1223523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模式识别 总学分:2.5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5)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数字图像处理是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通讯、多媒体技术等学科的基础,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交叉学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深入地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基本的处理技术,了解与各个处理技术相关的应用领域。 2.教学要求 根据我院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采用讲授实验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重点突出、概念明确、线索清晰,注意适当介绍本学科前沿及当前应用领域中有关的热门问题。 实验是本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完成规定的实验并认真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 二、课时安排 三、教学内容 1 概论(2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内容,图像处理的发展历史、现状。 掌握:图像处理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主要内容;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其相关应用 (2)教学内容 ①数字图像处理及其特点。(重点) ②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③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④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 2数字图像处理基础(4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图像数字化设备,色度学基础 掌握:图像数字化技术(采样、量化);数字图像的类型和文件格式;数字图像的颜色模型(RGB模型和HIS模型) (2)教学内容 ①图像数字化技术。 ②数字图像类型和文件格式。 ③色度学基础与颜色模型。(重点、难点) 3Matlab图像编程基础(3学时) (1)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数字图像程序设计的各种方法。 掌握:Matlab中各种图像处理的函数。 (2)教学内容 ①Matlab 概述。 ②Matlab图像的代数运算函数。 ③Matlab 图像处理工具箱函数。(重点) ④Matlab图像程序设计。(难点、重点)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复试题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试题 ( 4 ) 科 目:化学反应工程 适用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I.填空题 1.(1)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1) 化学反应速率式为β αB A C A C C K r =-,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 C K ,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P K , 则C K =_______P K 。 3.(2) 平行反应 A P(主) S(副)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主E >副E ,选择性S p 与_______无关,仅是 _______的函数。 4.(1) 对于反应级数n >0的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______反应器为宜。 5.(3) 对于恒容的平推流管式反应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致。 6.(1) 若流体是分子尺度作为独立运动单元来进行混合,这种流体称为_______。 7.(2) 流体的混合程度常用_______、_______来描述。 8.(2) 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晶体结构变化、融合等导致表面积减少造成的_______失活,也可能由于化学物质造成的中毒或物料发生分解而造成的_______失活。 9.(1) 对于多孔性的催化剂,分子扩散很复杂,当微孔孔径在约_______时,分子与孔壁的碰撞为扩散阻力的主要因素。 10.(1) 绝热床反应器由于没有径向床壁传热,一般可以当作平推流处理,只考虑流体流动方向上有温度和浓度的变化,因此一般可用_______模型来计算。 11.(1) 对于可逆的放热反应,存在着使反应速率最大的最优温度opt T 和平衡温度 eq T ,二者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 12.(1) 描述流化床的气泡两相模型,以 U 的气速进入床层的气体中,一部分在乳相中以起始流化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