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生物化学检验常用分析技术

待测管 2 待测管 1 标准管 试剂空白管
物质颜色和吸收光颜色的关系
物质颜色
黄绿 黄 橙 红
紫红 紫 蓝
绿蓝 蓝绿
吸
颜
色
紫 蓝 绿蓝 蓝绿 绿 黄绿 黄 绿 红
收 波
光 长(nm)
400 ~ 450 450 ~ 480 480 ~ 490 490 ~ 500 500 ~ 560 560 ~ 580 580 ~ 600 600 ~ 650 650 ~ 750
Lambert-Beer定律要求条件 • 1、入射光必须是单色光 • 2、被测样品必须是均匀介质 • 3、吸收过程中,吸收物质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4、Lambert-Beer定律的偏离现象
• 1. 吸收定律本身的局限性 • L-B 定律是一个有限的定律,只有在稀溶液中才能成立。 • 2、仪器因素(非单色光的影响) • 3、化学因素 • 溶液中的溶质可因 c 的改变而有离解、缔合、配位以及与溶剂间的作用等原因而发
最大吸收波长
吸 光 度
波长范围
0.80
Ax 0.60
0.40
0.20
0.00
cx
0 1.0 2.0 3.0 4.0 c(mg/mL)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元素所产生的原子蒸 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技术。 即在一定条件下,原子的吸光度同原子蒸气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的浓度成正比。 常用的定量方法有: 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内标法。
如果溶液浓度以质量体积比表示时,此常数称为比吸光系数( ),它 表示当溶液浓度为1g/L、液层厚度为1cm时,在一定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 值。摩尔吸光系数ε和比吸光系数 可相互换算。
检验科生物化学指标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生物化学指标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在检验科中,生物化学指标的检测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生物体内各种物质的检测,我们可以了解其生理状况、代谢过程以及疾病发展情况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生物化学指标检测与分析方法。
1. 血糖测定方法血糖是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糖尿病、胰岛功能等的关键参数。
目前常用的血糖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1 血糖试纸法:通过检测尿液或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来判断血糖水平,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准确性较低。
1.2 酶法:利用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与氧发生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进而与染料产生色素变化,通过比色测定来确定血糖水平。
1.3 电化学法:利用电极测量血液中葡萄糖的电流,根据电流强度与血糖浓度之间的关系确定血糖水平。
2. 血脂测定方法血脂是衡量人体脂质代谢情况的重要指标,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血脂测定方法:2.1 酶法:利用特定酶催化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成分与底物反应,通过酶促反应生成染色物质,通过比色法来确定血脂水平。
2.2 荧光法:利用荧光标记的血脂分子与特定荧光染料结合并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来测定血脂水平。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利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分离的血脂成分,进而确定血脂水平。
3. 肝功能指标测定方法肝功能指标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肝功能指标测定方法:3.1 谷丙转氨酶(ALT)检测法:通过酶促反应,测定血液中ALT 的活性,进而判断肝细胞损伤情况。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
3.2 谷草转氨酶(AST)检测法:利用酶促反应测定血液中AST的活性,AST水平升高可能与心脏、肝脏或肌肉组织的损伤有关。
3.3 白蛋白测定法:通过比色测定血液中白蛋白的含量,判断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状态,白蛋白水平降低可能与肝脏疾病有关。
4. 肾功能指标测定方法肾功能指标的测定是评估肾脏健康情况的重要手段,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肾功能指标测定方法:4.1 血尿素氮(BUN)测定法: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尿素氮含量,可以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尿液浓缩功能。
生物化学分析方法(整理版)

生物化学分析方法(整理版)1. 简介生物化学分析方法是一种用于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和生物代谢过程的科学技术。
通过分析生物体内的分子、细胞和组织的化学成分和反应,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的功能和代谢状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
2.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溶液吸光度的方法来确定物质浓度的技术。
它利用样品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来分析样品中的物质含量。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领域,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和酶的浓度。
3. 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用于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和鉴定的方法。
它基于不同组分在固定吸附剂或移动相中的分配行为而实现分离。
在生物化学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分离和测定脂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生物化学分子。
4.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谱图来确定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方法。
它将样品转化为气体相或溶液相,并通过离子化和分离来分析样品中的组分。
质谱法在生物化学分析中广泛应用于鉴定和定量蛋白质、代谢产物和药物等分子。
5. 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核自旋对外加磁场的响应来分析样品的方法。
它利用核自旋在外加磁场中的共振吸收特性来确定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核磁共振法可以用于鉴定分子的结构、研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并在生物化学分析中应用于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研究。
6. 微量分析法微量分析法是一种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物质含量的方法。
它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可用于测定生物体内微量元素、代谢产物和药物等的含量。
7. 结论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在生物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用于研究和应用。
以上介绍的几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多更先进的方法应用于生物化学分析领域。
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化学分析方法

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化学分析方法在生物化学研究中,化学分析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化学分析方法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准确测定生物样本中的化学成分,从而揭示生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和代谢途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化学分析方法。
1.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利用波长、频率和能量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等。
通过测定样本对特定波长或能量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情况,可以确定样本中的化学组分和浓度。
2.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分离物质的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常用于分离和鉴定挥发性有机物,液相色谱常用于分离和鉴定非挥发性有机物和生物大分子。
3. 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利用电化学方法来测量反应产生的电流或电势变化,用以分析样本的成分和浓度。
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位滴定、极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等。
电化学分析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生物体内电活性物质的研究和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4. 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中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鉴定和定量化学成分的方法。
质谱分析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分析和鉴定生物样品中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以上所述的化学分析方法只是其中的几种常见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这些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为生物化学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为科学家们深入探索生命的奥秘提供了可能。
正是通过这些分析方法的应用,科学家们才能够揭示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和代谢途径,为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支持。
总结起来,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化学分析方法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和质谱分析法等方法,科学家们可以准确测定生物样本中的化学成分,揭示生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和代谢途径。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常用技术探析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常用技术探析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基于生物化学原理,对人体生理产物和提取物进行定性定量的生物化学分析,下面是为大家的一篇探究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的,欢送阅读查看。
1.1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在生命体发生的化学反响和生命体化学组成的学科,是生物与化学的穿插专业,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组成生物体的一些成分,如蛋白质、核酸、糖和无机物,从离子反响到酶促反映,从物质代谢到遗传变异,都属于生物化学的研究范畴。
生物化学能够对生命体的化学本质进行阐述,因此对疾病的检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生物化学能够对生命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响进行较为明确的研究,因此迅速被应用到医疗行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就是利用生物化学的知识构建起的对有关生理和疾病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
通常,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采集人体的体液,对体液中的特定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以判断人体生理状况和疾病状况。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大多数疾病的诊断和观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从传统的化学实验室方法,到现在的生化自动化体外检测,再到未来的生物芯片技术,开展历程是从定性到定量,从人工到自动,从缓慢到高通量,从人工数据分析到计算机信号分析,其在临床中与影像学检验扮演了医学诊断最核心的两个手段[1].目前为止,生物化学检验的领域大多在疾病的检测和相关生理数据的监控上,在蛋白质等大分子和无机离子层面得到广泛应用。
2.1 光谱分析技术光谱技术是现代物理中有效测定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在物理学,考古学等领域都有极大的运用,而将其利用到临床,也能开展出一套完善的物质检测技术。
光谱分析技术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最常用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物质对特定的光谱具有吸收或者发射或者散射的能力,来通过检测光谱对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
按照物质发射光谱的能力进行临床检验的方法有火焰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分别检验特定物质发射的光谱来确定该物质的种类和量,其中火焰分析法,利用物质被电弧或者火花的作用,产生高温气态时变成等离子体,检测其激发的光谱,来确定物质组分和含量。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是生物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研究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方法。
通过掌握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机制,为生物化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的实验支持。
一、光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是生物化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手段,主要用于分析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化学变化过程。
常见的光谱分析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等。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用于分析物质的吸收特性,进而推断它们的结构;红外光谱则用于研究物质的分子谐振运动,从而得到物质的结构信息;质谱则是通过对物质进行高能离子化,随后将离子进行质量筛选,最终得到物质的质谱图谱,从而确定物质的分子量和结构。
二、酶动力学实验技术酶动力学实验技术用于研究酶的催化过程和酶动力学参数,对于理解酶的性质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酶动力学实验技术包括酶活测定、酶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酶的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等。
通过这些实验技术,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催化机制,为酶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指导。
三、电泳技术电泳技术是生物化学中常用的一种分离和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DNA、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和测定。
根据所用电场的性质,电泳技术可分为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
其中,凝胶电泳是利用凝胶基质来分离生物大分子,其分离效果主要取决于凝胶浓度和凝胶孔径的选择;而毛细管电泳则是利用毛细管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分离,其分离效果主要取决于毛细管的粗细和表面电荷特性。
四、核磁共振技术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化学实验手段,广泛应用于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结构解析和动力学研究。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可以获取分子的核磁共振信号,从而得到核磁共振谱图,进而推断出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核磁共振技术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用于蛋白质结构的解析、代谢产物的鉴定等。
综上所述,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在生物化学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检验科常见生化学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生化学检测方法与解读生化学检测方法是临床检验科中常见的一种检测方法,通过分析人体液体、组织或细胞中的生物化学物质,可以揭示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疾病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化学检测方法及其解读。
一、血液生化学检测方法血液生化学检测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可以了解人体内各种生物化学物质的水平。
常见的血液生化学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肾功能、肝功能等。
1. 血糖检测血糖检测是评价人体糖代谢情况的重要指标,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正常人空腹血糖水平一般在3.9-6.1mmol/L之间,餐后血糖水平在7.8mmol/L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则可以反映近期(2-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正常水平一般在4%-6%之间。
2. 血脂检测血脂检测是评估人体脂质代谢情况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正常人总胆固醇水平一般在5.2mmol/L以下,甘油三酯水平在1.7mmol/L以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1.0mmol/L以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3.4mmol/L以下。
3. 肾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是评价肾脏排泄功能的重要指标,包括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和尿液常规等。
正常人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的水平较稳定,尿液常规正常应无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
4. 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是评价肝脏代谢和排泄功能的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白蛋白等。
正常人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水平较低,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水平也较低,而白蛋白水平较高。
二、尿液常规检测方法尿液常规检测是一种常见的生化学检测方法,通过分析尿液中的物质含量和性状,可以了解人体的代谢和排泄情况。
常见的尿液常规指标包括:尿液比重、PH值、蛋白质、糖、酮体、亚硝酸盐等。
1. 尿液比重尿液比重反映尿液的浓缩程度,正常人尿液比重通常在1.005-1.025之间。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5章 常用分析技术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19
离子交换层析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IEC):是依据各种离子或离子 化合物与固定相离子交换剂的结合力不同而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
色谱技术 ,发现了液-液即分配色谱法
固定相-
流动相-
20世纪60年代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即HPLC
16
1. 按流动相种类分类
气相层析
液相层析
超临界流体 层析 电层析
气体
液体
超临界流体 缓冲溶液、 电场
挥发性有机物
可以溶于水或 有机溶剂中的 各种物资
20
高效液相层析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是在经 典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析技术。 由于高效固定相填料颗粒小而 均匀(1.7~10μm) ,会引起高阻力(小颗粒具有高柱效),因此采用高压输液泵输送 流动相 ,可大大加快分析速度 ,故又称高压液相层析法。
临床应用:作为参考方法测定钙、镁定值或建立新常规方法作比较试验。 优点: 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 缺点:需校准物、分析条件要求高、操作较复杂、测定每一种元素需特 定的空心阴极灯、有些反应的显色剂本身的颜色会影响测定的专一性。
8
1. 校准曲线法:以校准物浓度(系列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在相同条件 下测定待测样品 ,然后在标准曲线上查找待测物质浓度。影响因素较多 ,每次需绘制新标准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强度越大,缓冲容量越大,pH越稳定,电 泳速度越慢,标本扩散,产热多,蒸发快; 0.05-0.1mol/L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32
4、支持物
❖吸附作用 ❖电渗作用
5、蒸发作用 6、样品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33
电泳仪
由直流电源和电泳槽两部分组成。 一、直流电源
一般由交流电经过整流获得 恒压电源 恒流电源 恒功电源
19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20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21
电泳
溶液中带电粒子在直流电场中 向电性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 电泳。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22
电泳技术
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 定向移动的特性,对混合物组分 进行分离、纯化和测定的技术称 为电泳技术。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23
原理
❖ µ为电泳迁移率, ❖ V为粒子移动的速度(cm/s),即1/t ❖ E为电场强度(V/cm) ❖ T为时间(秒) ❖ 1为移动的距离(cm) ❖ µ为蛋白质电泳的特征常数 ❖ µ的单位为cm·s·v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27
根据Stoke定律
电泳速度(V)与其电量(Q)和 电场强度成正比,而与粒子的半径(r) 和介质粘度系数(η)成反比,即
比较法 CU=(AU×CS)/ AS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17
火焰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
❖ 原理 标本原子(基态)→激发态→释放光能→不 同原子有不同特征光谱线→浓度与发射光强 度成正比
❖ 钠的特征谱线为589nm
❖ 钾的特征谱线为767nm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18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13
检测器
❖ 光信号转为电信号
❖ 光电管及光电倍增管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14
显示器
❖ 检流计、微安表、记录器 透光度和吸光度
❖ 数字显示器 透光度和吸光度和浓度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15
操作方法
开关——打开比色池盖子——20分钟预热 选定预定波长 空白、校准或待测液放入比色池,空白置于光
COOH H C NH3+ pH<pI
R OH- H+
COOH C NH3+ pH = pI
R
H+ OH-
COO-
H C NH2 pH>pI
R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24
人血清蛋白的等电点和电泳迁移率
蛋白质 等电点 电泳迁移率cm2.s-1.v-1
白蛋白 球蛋白 球蛋白 球蛋白 球蛋白
4.84 5.06 5.06 5.12 6.85~7.30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34
二、电泳槽 盖 电极及电极室 支架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35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36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37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38
常用的区带电泳
滤纸电泳(PE已淘汰)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CAE) 琼脂糖凝胶电泳(AGE)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39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40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41
电泳区带的测定
区带染色 溴酚蓝、丽春红 (蛋白质)
PMS-NBT系统 (同工酶)
苏丹红、苏丹黑 (血浆脂蛋白)
溴化乙啶
路中 开光于T位,打开比色池盖子,粗、细调T为
0.0关上比色盖子,调T为100.0 开关于A,用消光调零 重复步骤4和5 将校准或待测液光路中测A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16
分光光度技术的定量方法
标准曲线法 条件变应重新绘制 标准品纯且准 待测液吸光度超过线性范围,应稀释再测 待测液与标准曲线条件相同
光源
❖ 光源应在一定光谱区域内发射出连续光 谱,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
❖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钨灯 ❖ 紫外光光度计——氢灯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11
单色器
将光源的复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装置
滤光片
棱镜
光栅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12
比色杯
❖ 玻璃或石英 ❖ 光径为0.1~10cm,一般为1cm ❖ 校准
8
Lambert-Beer定律
A=KLC 适用用于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和 均匀非散射的液体
ε(摩尔吸光系数): 当液层厚度为1cm,物质浓度为1mol/L时 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9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光源 单色器 比色杯 检测器 显示器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10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 光谱分析技术 ※ 电化学技术 ※ 电泳技术 ※ 层析技术
※ 自动生化分析技术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1
光谱分析
概念:利用物质具有吸收、发射或散 射光谱谱系的特点,对物质进行定性 或定量的分析方法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2
光谱分析技术
发射光谱
火焰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法、荧光光谱法
5.9×10-5 5.1×10-5 4.1×10-5 2.8×10-5 1.0×10-5
电泳迁移率是带电粒子在单位电 场强度作用下的移动速度。
即反映带电粒子在每厘米降为1 伏特(V/cm)的电场强度下每秒 钟内移动的厘米数(cm/s)。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26
µ=V/E=(1/t)/E=1/tE= cm2/V.s
V=QE/6πrη 这样
µ=V/E=Q/ 6πrη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28
电泳的分类
1、根据被分离的样品多少分为 分析电泳 制备电泳
2、根据电泳时电压的高低分为 高压电泳 (50 V/cm以上) 常压电泳 (50 V/cm以下)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29
3、根据电泳媒介的不同分为 自由电泳 (溶液) 区带电泳 (支持介质)
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光、红外光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散光光谱
比浊法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3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5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6
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
透光度与吸光度
T=I/IO T%=T×100% A=-lgT=-lg I/IO =lgIO/I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4、根据电泳系统是否均一分为 连续电泳 不连续电泳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30
影响电泳的因素
1、分子的形状和性质 2、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大,速度快,产热多,变性; 电场强度小,速度慢,产热少,区带模糊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剖析
31
3、缓冲液
❖组成成分 pH
pH与pI比较,4.5-9.0,正极pH 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