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

合集下载

大学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案

大学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案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时间:第2周星期二上午第1节授课教师:XX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常用技术及检验方法,掌握常见生化检验项目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完成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一、生物化学检验概述1. 生物化学检验的定义和意义2. 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历程3. 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二、生物化学检验技术1. 常用生化检验技术: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免疫分析等2. 常见生化检验项目: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三、生物化学检验项目操作流程1. 标本采集与处理2. 检验前准备3. 检验操作4. 检验结果分析四、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1. 实验室质量管理2. 检验结果质量控制3. 仪器设备管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知识点,提出疑问。

二、讲授新课1. 生物化学检验概述- 讲解生物化学检验的定义、意义和发展历程。

- 结合实际案例,阐述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2.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介绍常用生化检验技术,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免疫分析等。

- 以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见生化检验项目为例,讲解其原理和操作方法。

3. 生物化学检验项目操作流程- 讲解标本采集与处理、检验前准备、检验操作、检验结果分析等环节。

- 强调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4. 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 讲解实验室质量管理、检验结果质量控制、仪器设备管理等关键环节。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某一具体生化检验项目,分析其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验操作1. 教师演示某一生化检验项目的操作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

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
11
5.标准溶液设置的浓度范围足够大。
2.比较法
己知浓度的标准品和标本作同样处理,使用相同的空白,同时测定 标准管和标本的吸光度,根据测定的吸光度及标准品浓度,可直接计 算出标本的浓度,计算公式为:
CR=(AR ×Cs)/As
13
二、发射光谱分析法
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 时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能量,由此而产生的 光谱称为发射光谱,对元素进行定性与定量 分析的方法。
2、试剂空白:用不加样品,而显色剂和其他试剂都相同的溶液作参比溶液。 选择原则:当显色剂本身有颜色或其它试剂有颜色,被测试样中又无其他有色离子时,选用试剂参比。
3、样品空白:用不加显色剂的样品溶液作参比溶液。 选择原则:当试样溶液有颜色,而试剂、显色剂均无颜色时,选用样品空白。
4、平行操作空白:按样品分析完全相同的操作步骤,用不含待测元素的样品进行平行操作, 以消除操作过程中引入干扰杂质所带来的误差。
可用电极测定的气体
CO2 + H2O === HCO3- + H+ NH3 + H2O === NH4+ + OHSO2 + H2O === HSO3- + H+ 2NO2 + H2O === NO3- + NO2- + H+ H2S + H2O === HS- + H3O+ HCN + H2O === H3O+ + CNHF + H2O === H3O+ + F-
第二节 电化学分析技术
一、电位分析法― ISE
电位分析法 利用电极电位与浓度的关系测定物质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离子选择电极 ISE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pdf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pdf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涉及到应用生物化学原理和技术来分析人体样本(如血液、尿液等),以诊断疾病、监测治疗效果、评估健康状况等。

这门课程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蛋白质和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结构性质以及在疾病状态下的变化,包括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球蛋白等的检测。

2.酶学检测: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酶学检测可以用来诊断特定的疾病,如肝功能、心肌损伤等。

3.代谢物检测:分析血液或尿液中的代谢物,如葡萄糖、血脂、电解质等,以评估代谢异常。

4.酸碱平衡检测:通过测定血液pH来评估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这对诊断和监测某些疾病(如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非常重要。

5.激素检测:检测血液中的激素水平,如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对于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6.血栓与止血检测:包括凝血因子活性、血小板功能等的检测,对于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7.免疫学检测:利用免疫学技术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抗原、细胞因子等,以诊断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8.遗传性疾病检测:通过分析DNA或RNA来诊断遗传性疾病,这在现代医学中越来越重要。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完成临床生
化检验项目的工作能力,包括理解检验的原理、操作技术、结果解释等。

此外,该课程还会涉及到实验室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评价等方面,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有效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包括在医院、诊所、科研机构或体外诊断公司等领域的工作。

生物化学专业课程科目

生物化学专业课程科目

生物化学专业课程科目
1. 生物化学导论,这门课程通常介绍了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途径等内容。

2. 生物有机化学,这门课程侧重于生物分子的有机化学特性,包括蛋白质、核酸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和分解等内容。

3. 生物物理化学,这门课程涉及生物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的性质和传递过程等。

4. 生物化学实验,这门课程通常包括实验室操作和技术,学生将学习如何处理生物样本、进行蛋白质纯化、测定酶活性等实验技术。

5. 生物化学方法学,这门课程介绍了生物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如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光谱学等。

6.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涵盖了生物分子的生物学功
能和调控机制,包括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合成与修饰等内容。

7. 生物化学代谢途径,这门课程重点介绍了生物体内各种代谢
途径,如糖代谢、脂肪代谢、核酸代谢等。

以上列举的课程科目只是生物化学专业中的一部分,实际上还
有许多其他相关的课程,如生物化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
毒理学等。

这些课程科目共同构成了生物化学专业的全面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素养和实践技能。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标准(检验)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标准(检验)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检验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适用阶段:专科适用类型:普专类开设学期:第四学期总课时数:90(每课时45分钟)学分:6分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由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相互结合,逐渐形成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交叉学科,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学科和必修课程。

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医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IFCC)将生物化学检验定义为“对人体健康和患病时化学状态的研究以及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化学试验方法的应用”。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体器官、组织、体液的化学组成和进行着的生化过程,以及疾病、药物对这些过程的影响,为疾病诊断、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等各个方面提供信息和理论依据。

因此,《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应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分析机体健康和疾病时,体液或组织样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医学应用技术学科,它在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中均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制定依据和思路该课程是依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工作任务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临床与教学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本课程是医学检验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中要紧抓“检验技术”和“临床应用”两条主线,才能在实践中加深对各项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标准和要求的理解,才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熟练解决岗位中的常见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逐步成长为合格的医学检验技师。

《生物化学测定技术》教案

《生物化学测定技术》教案

《生物化学测定技术》教案生物化学测定技术教案
1. 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化学测定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物化学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 生物化学测定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 常用的生物化学测定技术及其应用
- 实验室安全操作与实验设计
3. 教学方法
- 讲授法:通过授课讲解生物化学测定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化学测定技术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教学评价
-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时提交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的掌握程度。

- 考试:设置期末考试以考查学生对生物化学测定技术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5. 教学资源
- 教材:生物化学测定技术教材,推荐《生物化学测定技术导论》。

- 实验设备与试剂:提供实验室所需的生物化学测定技术实验设备和试剂。

6. 教学时长
本课程为一学期课程,总共约30学时。

7. 参考文献
- 张某某等著《生物化学测定技术导论》
- 陈某某等编《生物化学测定技术实验指导书》。

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⑵使用标准比较法必须遵守的条件
①必须严格遵守朗伯-比尔定律

即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②每次测定时需要作标准管,二者同时操作所 处环境的变化完全相同,误差就可以相互抵消。
③标准与测定的浓度愈接近,误差就愈小。
⑶缺点
①每次需要作标准管,繁琐,浪费试剂。
②结果需要计算,手续麻烦。
③标准管与测定管浓度不能相差太大。
• ε的意义是:ε是物质的特征性常数。在 固定条件(入射光波长、温度等)下, 特定物质的ε不变,这是分光光度法对 物质进行定性的基础。
摩尔消光系数ε方法
ε A 0. L · C ? 1 × 0× . 1
ε值与入射光波长、溶液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如NADH在260nm时,ε为15000 在340nm时, ε为6220
邻甲苯胺法测血糖,操作方法见下表
加入物(ml)
测定管 (U)
标准管(S)空白管(B)
血清
0.1

G标准液 (5mmol/L

0.1
— —
蒸馏水


0.1
邻甲苯胺
5.0
5.0
5.0
混匀 ,置沸水中,加热煮沸12min, 取出冷却,630nm
比色,A“B”管调“0”,测吸光度
A
0.3
0.2
0
计算:
C um ( m L ) o A A u s× l1 50 ( m 0 m m 0 ) × o l 0 l . m ( ) × 1 l 1 00 .0
了解:离心机、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类型 原子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其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第一节 光谱分析技术
• 光谱分析技术指利用物质具有
吸收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感谢您的观看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目 录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概述 •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应用领域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前景展望
01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通过生物学 、化学等手段,对生物体或生物 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技术。
详细描述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这包括制定统一 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建立完善的质控流程和质控标准、加强实验室管理等措施。同时,还需要加强国 际合作和交流,推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05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前景 展望
高通量自动化检测技术
签提供数据支持。
食品添加剂检测
02
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种类和浓度,确保食品添加剂使用符
合国家规定。
食品中有害物质检测
03
利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
重金属等,保障食品安全。
环境监测
水质检测
利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检 测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如 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评估水质状况。
利用物质在紫外可见光激发下产生的 荧光特性,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用于 检测物质的存在和含量。
气相色谱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上的吸附或溶 解性能不同,通过测量各组分的保留 时间和峰高或峰面积,用于检测混合 物中各组分的存在和含量。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01
02
03
细菌培养与鉴定
通过培养、分离、鉴定微 生物,用于检测感染性疾 病的病原体。
大气污染监测
通过检测大气中的有害气 体和颗粒物,了解大气污 染状况,为环境治理提供 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 五大部份
光源
单色器
比色杯
检测器
显示器
10
(一)光源 光源定义:
指一种可以发射出供溶液或吸收物质选择性吸收的光。光 源应在一定光谱区域内发射出连续光谱,并有足够的强度和良 好的稳定性,在整个光谱区域内光的强度不应随波长有明显的 变化。
光源种类: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常用光源是钨灯或卤钨灯。 紫外光光度计常用氢灯作为光源。
(五)显示器
是将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放大的电流通过仪表显示出来的 13 装置。
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一)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 以721-A型分光光度计为例,其基本的操作步骤为:
1.开721-A分光光度计的开关,将比色池的盖子打开,通电20分钟使仪器预热。 2.将波长旋至测定的波长。 3.将空白液、校准液或待测液放入比色池,将空白液置于光路中。 4.将开关置于T位,打开比色池盖子,用光量粗调和光量细调调节T为0.0,关上 比色池盖子,调节T为100.0。 5.将开关置于A,用消光调零调节A为0.0 6.重复步骤4和5 7.将校准液或待测液推入光路,测量溶液的吸光度(A)
11
(二)单色器 定义: 将来自光源的复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装置称为分 光系统或单色器。 种类:
滤光片
棱镜
光栅
12
(三)比色杯
又称为吸收池或比色皿
材料: 常用无色透明、耐腐蚀和耐酸碱的玻璃或石英材料做成
(四)检测器
检测器是将透过溶液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 放大的装置。常用的检测器为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基本原理 2.组成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三)荧光光度分析法
1.基本原理 2.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3.荧光光度定量分析法
4 .荧光光度分析技术的应用
21
14
(二)吸光度的校正
铬酸钾的标准液可用于校正分光光度计的吸 光度。在25℃,将4mg铬酸钾溶于100ml的 0.05mol/L KOH中,放入比色池中,在不同波长 下测定吸光度值,与己知的标准吸光度校正表进 行比较,可检测仪器吸光度的准确度。
15
四、分光光度技术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一)分光光度技术的定性方法
发射光谱分析技术:火焰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 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法和红外光谱法
散射光谱分析技术:比浊法
5
一、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
(一)吸光度与透光度
当光线通过均匀、透明的溶液时可出现三种情况:一部分 光被散射,一部份光被吸收,另有一部分光透过溶液。设入射 光强度为I0,透射光强度为I,I和I0之比称为透光度,即:
T = I/I0
T×100为T%称为百分透光度。透光度的负对数称为吸光度 即:
A = -lgT = -lgI/I0 = lgI0/I
6
(二)Lambert-Beer定律
Lambert-Beer定律是讨论溶液吸光度同溶液浓度和溶液层 厚度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该定律是分光分析的理论基础。其 表达式为:
定性依据: 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摩尔吸光系数ε 1.最大吸收波长λmax方法
2.摩尔消光系数ε方法
16
(二)分光光度技术的定量方法
1.标准曲线法
方法:
根据Lambert-Beer定律,液体的浓度在一定范 围内与吸光度成正比关系。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 品溶液(浓度应包含高、中、低浓度范围),按标 本处理方法作相同处理,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以标准液浓度为横座标,以吸光度为纵座标,按最 小二乘法的原理,将对应各点连成一条通过原点的 直线,这条直线称为标准曲线。待测溶液测定吸光 度后,从标准曲线上可查出其相应的浓度。
17
制作和应用标准曲线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1)测定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更换标准品和试剂等),应重新 绘制。 (2)标准品应有高的纯度,标准液的配制应准确。 (3)当待测液吸光度超过线性范围时,应将标本稀释后再测定。 (4)标本测定的条件应和标准曲线制作时的条件完全一致。
18
2.比较法
己知浓度的标准品和标本作同样处理,使用相同的空白, 同时测定标准管和标本的吸光度,根据测定的吸光度及标准 品浓度,可直接计算出标本的浓度,计算公式为:
Cu=(Au×Cs)/As
其中Cu和Au为标本管浓度和吸光度,Cs和As分别为标准 管浓度和吸光度。用标准品法定量时,标准品的浓度应尽量 和标本管浓度相近。
19
3.其它分析方法
包括差示法、多组份混合物分析和利用 摩尔吸光系数分析等方法。
20
五、其它光谱分析技术
(一)火焰光度法
1.基本原理 2.组成
3、了解其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生化检验中 的应用。
3
第一节
光谱分析技术
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分光光度技术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4
光谱分析技术原理:
利用各种化学物质都具有发射、吸收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 征,以此来确定物质性质、结构或含量。
光谱分析技术分类:
A = KLC
(Lambert-Beer定律适用于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和均匀非散射的液体。)
式中A为吸光度;K为比例常数,称为吸光系数;L为溶液 层厚度,称为光径;C为溶液浓度
7
据Lambert-Beer定律,当液层厚度为 cm,浓度单位为mol/L时,吸光系数K称为 摩尔吸光系数(ε)。ε的意义是:当液层 厚度为1cm,物质浓度为1mol/L时在特定波 长下的吸光度值。ε是eer定律的因素 应用Lambert-Beer定律产生误差主要来源于光学 和化学两方面的因素。
1.光学因素:
要求入射光是单色光。入射光的谱带越宽,其误差越大。 2.化学因素:
浓度、pH、溶剂和温度等因素可影响化学平衡。
9
二、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最常用的是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第五章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1
本章内容概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光谱分析技术 电化学分析 电泳技术 层析技术 离心技术 自动生化分析技术
只讲第一节,其它内容在《临床检验 仪器学》中讲授。
2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定性和定量方法。 2、熟悉分光光度计的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光源检查 和波长校正、原子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和影响荧光分析的 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