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合集下载

10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验

10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验

静脉血浆(含水93%)糖值>静脉全血(含水73%) 糖值 15%
全血标本室温放置1小时,血糖值下降
3-6%
全血标本室温放置4小时,血糖值下降
10-30%
全血标本0-4℃放置6小时,血糖值下降
0.3-3%
立即离心后血浆标本室温放置6小时,血糖值下降
0%
一、空腹葡萄糖检测
临床意义: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也是判 断病情和疗效判断的主要指标。
8
µmol/kg/min
pmol/l
fmol/l
0 –60
60
0 60 120 180 240 300
Plasma glucagon
45
30
–60 0 60 120 180 240 300
Minutes after glucose ingestion
mmol/l
4 –60 0 60 120 180 240 300
诊断学与疾病学
白细胞升高
特异性改变 非特异性改变
诊断学与疾病学 概率
麦氏点压痛, 部分患者压痛点变异
可发热,也可不发热
腹痛,初期表现为 脐周痛或剑突下痛, 以后转移至右下腹
参考范围与决定水平
正常?不正常? ------ “正常值” 统计学确定的参考范围 医学实践确定的决定水平
性贫血等 ③甲亢或营养不良。
一、脂质检测—甘油三酯测定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由肝、脂肪组织及小肠合成。正 常人空腹时TG仅占总脂的1/4,主要存在于前β-脂蛋白和乳 糜颗粒中,直接参与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合成,为细胞提供 能量和贮存能量。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值】 荧光法或酶法为0.56~1.7mmol/L; 1.70mmol/L为适合水平,>1.70mmol/L为升高。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笔记(一)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笔记(一)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笔记(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什么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一种研究生物分子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的科学技术。

它主要通过对生物分子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定量和结构分析等方法,从而了解生物体内分子的组成和功能。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验项目:•血糖:用于诊断和监测糖尿病•肝功:检测肝功能异常,如肝炎等•肾功:检测肾功能异常,如肾炎等•血脂:监测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等•血常规:检测贫血、白细胞异常等•电解质:检测血液中钠、钾、钙等电解质浓度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方法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毛细管电泳:用电场将荷电化合物分离,根据其不同的运动速度进行鉴定和定量•高效液相色谱:利用色谱柱对混合物分离,根据吸收峰的特点鉴定和定量物质•质谱:通过精确测量分子的质量和荷质比鉴定和定量物质•免疫学方法: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鉴定和定量物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注意事项生物化学检验技术需要严格掌握操作规程和标准化程序,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样本的采集、保存、运输应符合规范要求•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要得到重视,确保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熟悉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隐私和安全以上就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相关内容。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注意事项,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技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与趋势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以下是几个趋势:•自动化:自动化分析系统可提高生物化学检验结果的效率和准确性•多参数检测:多参数生物化学分析可检测更多的生物标志物,提高检测精确度•个体化医疗: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将更多应用于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数据共享: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数据可共享,促进多学科协作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对个体化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未来医疗事业的升级升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总之,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的应用广泛,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其优势和作用将在医学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生物化学实验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一、色谱技术色谱技术是一种分离和分析物质的方法,根据分子的化学性质和大小差异,将混合物分离成各个组分。

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和薄层色谱(TLC)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色谱技术常用于对生物样品中的分子进行纯化和分析。

例如,气相色谱可用于分析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小分子化合物,液相色谱则可以用于分离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

二、电泳技术电泳技术是利用电场作用下物质的电荷和大小差异,将混合物分离成各个组分的方法。

常见的电泳技术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凝胶过滤电泳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电泳技术常用于分离和检测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例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分离和测定蛋白质分子量,SDS-PAGE则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的纯度。

三、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利用质量分析仪器对物质的质量和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质谱技术包括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TOF-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质谱技术常用于鉴定和定量生物分子。

例如,利用质谱仪可以对蛋白质进行鉴定,通过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和碎片离子的质量谱图,确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四、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杂交技术是利用互补的DNA或RNA序列进行结合,从而检测目标序列的方法。

常见的核酸杂交技术包括Southern blot、Northernblot和in situ hybridization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核酸杂交技术常用于检测和定量特定DNA或RNA序列的存在。

例如,Southern blot可用于检测DNA片段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和拷贝数,Northern blot则可用于检测特定mRNA的表达水平。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5章 常用分析技术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5章 常用分析技术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gel chromatograph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19
离子交换层析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IEC):是依据各种离子或离子 化合物与固定相离子交换剂的结合力不同而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
色谱技术 ,发现了液-液即分配色谱法
固定相-
流动相-
20世纪60年代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即HPLC
16
1. 按流动相种类分类
气相层析
液相层析
超临界流体 层析 电层析
气体
液体
超临界流体 缓冲溶液、 电场
挥发性有机物
可以溶于水或 有机溶剂中的 各种物资
20
高效液相层析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是在经 典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析技术。 由于高效固定相填料颗粒小而 均匀(1.7~10μm) ,会引起高阻力(小颗粒具有高柱效),因此采用高压输液泵输送 流动相 ,可大大加快分析速度 ,故又称高压液相层析法。
临床应用:作为参考方法测定钙、镁定值或建立新常规方法作比较试验。 优点: 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 缺点:需校准物、分析条件要求高、操作较复杂、测定每一种元素需特 定的空心阴极灯、有些反应的显色剂本身的颜色会影响测定的专一性。
8
1. 校准曲线法:以校准物浓度(系列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在相同条件 下测定待测样品 ,然后在标准曲线上查找待测物质浓度。影响因素较多 ,每次需绘制新标准曲线。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以及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技术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以及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技术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以及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一种通过检测人体内生物化学物质的含量和特性,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的方法。

常规项目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最常用的项目,包括血液中常见生化指标的检测,如血糖、肾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等。

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常规项目的分析质量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准确性:即检测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偏离程度。

准确性是检验结果是否与患者真实状况一致的重要指标。

为了保证准确性,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例如标本采集、样品储存、试剂的准确配比等。

精密度:即同一个样本的重复测定结果的离散程度。

精密度反映了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可以通过重复测定同一标准物浓度来评估。

精密度越高,结果的可靠性就越高。

灵敏度:即能够检测到的最低浓度。

灵敏度是指方法对低浓度其中一种物质的检出能力。

灵敏度高意味着方法可以检测到更低浓度的物质,对于血液中微量物质的检测很重要。

特异性:即方法对于目标物质的特异性。

特异性是指方法是否能够准确地检测目标物质,而不受其他物质的影响。

特异性高意味着方法可以准确地区分目标物质和其他干扰物质。

在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技术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分光光度法:利用物质吸收或发射特定波长的光来测量物质的浓度。

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可以选择紫外、可见或红外光谱范围进行检测。

电化学法:利用电极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测定物质浓度或电位变化。

常见的电化学方法有电解法、电导法、电位滴定法等。

酶法:利用特定酶与底物发生反应,通过测量反应产物的生成速率或光学信号变化来测定物质浓度。

酶法广泛应用于血糖、肝功能等项目的检测。

色谱法:根据物质在固定相和液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通过固定相或液相中分离物质,再测定物质浓度。

常见的色谱方法有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质谱法:结合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将待测物质通过分离技术与质谱技术相结合分析。

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性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分析中。

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⑵使用标准比较法必须遵守的条件
①必须严格遵守朗伯-比尔定律

即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②每次测定时需要作标准管,二者同时操作所 处环境的变化完全相同,误差就可以相互抵消。
③标准与测定的浓度愈接近,误差就愈小。
⑶缺点
①每次需要作标准管,繁琐,浪费试剂。
②结果需要计算,手续麻烦。
③标准管与测定管浓度不能相差太大。
• ε的意义是:ε是物质的特征性常数。在 固定条件(入射光波长、温度等)下, 特定物质的ε不变,这是分光光度法对 物质进行定性的基础。
摩尔消光系数ε方法
ε A 0. L · C ? 1 × 0× . 1
ε值与入射光波长、溶液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如NADH在260nm时,ε为15000 在340nm时, ε为6220
邻甲苯胺法测血糖,操作方法见下表
加入物(ml)
测定管 (U)
标准管(S)空白管(B)
血清
0.1

G标准液 (5mmol/L

0.1
— —
蒸馏水


0.1
邻甲苯胺
5.0
5.0
5.0
混匀 ,置沸水中,加热煮沸12min, 取出冷却,630nm
比色,A“B”管调“0”,测吸光度
A
0.3
0.2
0
计算:
C um ( m L ) o A A u s× l1 50 ( m 0 m m 0 ) × o l 0 l . m ( ) × 1 l 1 00 .0
了解:离心机、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类型 原子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其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第一节 光谱分析技术
• 光谱分析技术指利用物质具有
吸收

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

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

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通过对人体体液、组织和细胞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生物化学检验中,有许多常用的技术,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一、光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特性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计算物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广泛应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糖类、酶等生物大分子的含量。

另外,原子吸收光谱法也是光谱分析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主要用于测定金属元素的含量,在生物化学检验中常用于检测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

二、电化学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是基于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其中,电位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技术。

电位分析法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确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例如,在pH 测定中,使用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电池,根据测量的电位值计算溶液的 pH 值。

此外,电导分析法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常用于水质分析和电解质浓度的测定。

三、色谱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有效方法。

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分析挥发性和热稳定性较好的化合物。

在生物化学检验中,可用于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脂肪酸组成等。

液相色谱法则适用于分析热不稳定、不易挥发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具有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检验中的药物分析、激素测定等领域。

四、免疫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进行检测的方法。

常见的免疫分析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等。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感谢您的观看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目 录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概述 •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应用领域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前景展望
01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通过生物学 、化学等手段,对生物体或生物 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技术。
详细描述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这包括制定统一 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建立完善的质控流程和质控标准、加强实验室管理等措施。同时,还需要加强国 际合作和交流,推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05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前景 展望
高通量自动化检测技术
签提供数据支持。
食品添加剂检测
02
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种类和浓度,确保食品添加剂使用符
合国家规定。
食品中有害物质检测
03
利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
重金属等,保障食品安全。
环境监测
水质检测
利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检 测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如 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评估水质状况。
利用物质在紫外可见光激发下产生的 荧光特性,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用于 检测物质的存在和含量。
气相色谱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上的吸附或溶 解性能不同,通过测量各组分的保留 时间和峰高或峰面积,用于检测混合 物中各组分的存在和含量。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01
02
03
细菌培养与鉴定
通过培养、分离、鉴定微 生物,用于检测感染性疾 病的病原体。
大气污染监测
通过检测大气中的有害气 体和颗粒物,了解大气污 染状况,为环境治理提供 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