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研究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海南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份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来自于长期以来的革命斗争和革命历史,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成为了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海南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革命斗争时期留下的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园等地方,而且这些地方大多数都与革命历史和战斗有紧密的联系。
在海南的各个县市,都可以找到以革命先烈为主题的纪念馆和纪念碑,例如海口市的五公祠,儋州市的儋州红色革命纪念馆等等。
这些地方都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体现,它们具有历史性、观赏性和教育性的特点。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红色文化资源,首先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加以保护。
在海南,应当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和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这些法律法规可以明确红色文化资源的范围、级别和保护措施,从而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
2. 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为了更好地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海南需要建设完善的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管理部门。
这个部门应当有完善的人员和设施,负责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日常监管和保护。
3.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保护红色文化资源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人们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和重视。
可以通过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增强人们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1.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首先需要挖掘其内涵和特点,找出其历史、文化和教育的价值。
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在文化旅游、教育和研究领域的作用。
2. 加大资金投入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资金的支持,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资本的参与,增加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引进社会资本、发展特色旅游项目等多种途径,增加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资金支持。
海南老爸茶的文化内涵分析及旅游开发研究

海南老爸茶是海南省的特色饮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对海南老爸茶文化内涵的分析以及与旅游开发相关的研究:历史和传统:海南老爸茶作为海南本土的传统茶饮,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它是海南岛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代表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社交文化。
自然环境与产地:海南老爸茶的生长环境和产地赋予了它特殊的品质和口感。
海南岛的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高海拔的茶园,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文化符号和象征:海南老爸茶具有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
它代表了海南的热情好客、友善和淳朴的民风,成为海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交与交流:海南老爸茶在海南的社交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人们常常在茶馆或家中邀请亲友品茶,以展示款待和交流的情谊。
茶文化成为人们共同分享和体验的社交媒介。
在旅游开发方面,海南老爸茶作为海南的地方特产和文化符号,可以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旅游开发研究的建议:茶园旅游:开发海南老爸茶的茶园旅游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茶叶的生长、采摘和加工过程,了解茶文化和茶叶的品质。
茶文化体验:建设茶文化体验馆或茶艺表演场所,向游客展示茶文化的历史、传统和技艺。
提供茶艺表演、品茶活动等体验项目,让游客深入了解和体验海南老爸茶文化。
茶叶产品推广:开发和推广海南老爸茶的相关产品,如茶叶礼盒、茶叶饼、茶叶粉等,将茶文化带回游客的家中。
茶文化交流活动:举办茶文化交流活动,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等,吸引茶文化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参与,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茶文化教育:开设茶文化课程或讲座,向游客介绍茶文化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制茶技艺,增强茶文化的认知和欣赏度。
以上建议旨在将海南老爸茶的文化内涵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提升海南旅游的文化价值和吸引力,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和记忆。
在实施旅游开发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保护茶园环境、传承茶文化和尊重当地社区的意见与利益。
海南黎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

海南黎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
1. 强化文化传承:通过加强黎苗族的文化传承工作,保护和弘扬黎苗族的语言、音乐、舞蹈、手工艺等传统文化元素。
建立文化传承基地,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和学习黎苗族的传统文化。
2. 打造黎苗民俗村落:在黎苗族聚居的地区建设黎苗民俗村落,恢复和保护传统村落的建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通过展示黎苗族的传统饮食、服饰、居住、农耕等方面的特色,吸引游客体验和了解黎苗文化。
3. 推广黎苗民族舞蹈和音乐:组织黎苗族的舞蹈和音乐表演,举办民族文化艺术节或比赛。
将黎苗族的舞蹈和音乐融入到旅游活动中,为游客呈现精彩的表演。
4. 发展黎苗族的手工艺品产业:鼓励黎苗族人民传承和发展手工艺品产业,推广黎苗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如编织、刺绣、陶瓷等。
建设手工艺品展示和销售中心,提供高品质的手工艺品给游客购买。
5. 开展农耕体验旅游:组织游客参与黎苗族传统的农耕活动,如种植水稻、采摘水果等。
让游客亲身体验黎苗族的农耕文化,了解传统农耕的技艺和生活方式。
6. 建设黎苗民族文化主题公园:以黎苗族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主题,建设黎苗族文化主题公园。
在公园内设置展示馆、表演场所、游乐设施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文化体验和娱乐。
7. 加强旅游宣传推广: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加强对黎苗文化旅游资源的推广。
制作宣传片、推出旅游线路,提升黎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通过加强文化传承、打造黎苗民俗村落、推广舞蹈音乐、发展手工艺品产业、开展农耕体验旅游、建设文化主题公园以及加强宣传推广等措施,可以有效开发和利用海南黎苗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海南旅游业的特色与魅力,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海南是我国的热带岛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特色文化资源之一,对于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探讨其在保护与开发中的研究与实践。
一、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和特点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在革命斗争时期产生的,具有革命性、革命遗址、纪念馆、红色基地等文化景观;或者是革命领导人、英烈、革命活动的相关文物、遗址等。
海南是我国革命斗争的红色热土,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了南海港英雄城、万宁七连岛、五指山闽军起义纪念馆等一大批革命文化遗产。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具有鲜明的革命性。
这些文化资源是在革命斗争时期产生的,承载着革命历史的沧桑与壮烈,具有浓厚的革命氛围和历史厚重感。
第二,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海南是我国南海周边最大的岛屿,其红色文化资源体现了海南岛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丰富的岛屿文化内涵。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海南的红色文化资源见证了抗战时期人民的牺牲和英勇精神,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革命传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重要课题,不仅关系到文化遗产的传承,也关系到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有必要对海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制定相应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1.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海南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多属于历史遗迹和文物古迹,需要进行专业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确保红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还需要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科学研究和调查,掌握其分布情况和保护现状,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在进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时,需要借鉴先进的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充分挖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以通过建设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推出主题旅游产品、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等方式,吸引游客,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海南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建议

海南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建议一.海南省旅游资源现状(一)海南旅游资源丰富,极富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海岸带景观。
在海南岛长达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000多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
环岛沿海有不同类型滨海风光特色的景点,在东海岸线上,还有一种特殊的热带海洋景观——红树林和一种热带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观——珊瑚礁,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已在琼山市东寨港和文昌市清澜港等地建立了4个红树林保护区。
2.山岳、热带原始森林。
海南岛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绵延起伏,山形奇特,气势雄伟。
颇负盛名的有山顶部成锯齿状、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气势磅礴的鹦哥岭,奇石叠峰的东山岭,瀑布飞泻的太平山,以及七仙岭、尖峰岭、吊罗山、霸王岭等,均是登山旅游和避暑胜地。
海南的山岳最具有特色的是热带原始森林,有乐东县尖峰岭、昌江县霸王岭、陵水县吊罗山和琼中县五指山等4个热带原始森林区,其中以尖峰岭最为典型。
3.珍禽异兽。
为了保护物种,利于观赏,海南已建立若干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驯养场,有昌江县霸王岭黑冠长臂猿保护区、东方市大田坡鹿保护区、万宁市大洲岛金丝燕保护区、陵水县南湾半岛猕猴保护区、屯昌县养鹿场等,旅游者可以去保护区观赏。
4.大河、瀑布、水库风光。
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滩潭相间,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游观景的好地方,尤以闻名全国的“万泉河风光”最佳。
大山深处的小河或山间小溪,洄于深山密林之中,间中大石迭置,瀑布众多,尤其五指山市太平山瀑布和琼中县百花岭瀑布、五指山瀑布等久负盛名。
岛上还有不少水库,特别是松涛、南扶、长茅、石碌等水库具湖光山色之美,不是湖泊胜似湖泊。
5.火山、溶洞、温泉。
海南黎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

海南黎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引言海南是我国最南端的省份,也是中国的热带岛屿,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黎苗文化作为海南岛上的两大重要少数民族文化,是海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黎苗文化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和沉淀后,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和民俗,为海南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空间。
本文将围绕海南黎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黎苗文化资源,促进海南文化旅游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海南黎苗文化概况黎苗是海南岛上的两大重要少数民族,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语言、宗教、风俗和传统文化。
黎族是海南岛上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岛屿中部的山区,他们以种植水稻、纺织、染织等农耕手工业为生,是勤劳朴实的民族。
而苗族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南部和中部地区,他们以经营山地农田和狩猎为生,具有丰富的山地文化和风土民情。
黎苗文化是海南的重要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生活智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
二、海南黎苗文化旅游资源的种类和特点1. 黎苗文化遗址类资源海南是中国的“南疆”之一,保存着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和黎苗族的传统聚居地。
如黎家故城遗址、儋州黄姚村黎族古建筑群、岭门黎苗村寨等,这些遗址和建筑群都是黎苗文化的重要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考古价值,对于研究海南的史前文化和黎苗族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黎苗族是勤劳朴实的民族,他们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是海南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黎族的“挂面节”、“诧启节”、“劈山节”等传统节日,以及苗族的“尝节”、“赛坡节”、“新米节”等重要节日,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这些民俗活动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成为了海南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海南的自然风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而闻名,而与黎苗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景观资源更是丰富多彩。
比如黎族新年祭天活动和苗族的经济田风光、山地风光等,这些自然景观都与当地的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游客呈现了一幅幅极具魅力的黎苗风情画卷。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位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中国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亟需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对策。
本文旨在对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该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研究背景】部分为引言的起始点,通过对该领域的概况和现状进行介绍,引出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该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的研究,旨在引导和推动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的发展,提升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均衡发展。
该研究也将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为其他类似旅游区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借鉴。
通过研究,希望深入挖掘和传承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促进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3 研究意义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是海南省重要的旅游景点,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研究该旅游区发展现状及对策对于推动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的现状,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景区的特色和优势,为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发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的品质和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最重要的是,研究该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地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的健康发展。
从海南民俗文化的特点谈海南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从海南民俗文化的特点谈海南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海南的旅游近年呈现上升的势头,但与我们期待的目标仍然有较大的距离,多年来,海南旅游只注重自然资源的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所以海南旅游的品质给人以单一、单薄的印象。
长期以来,海南旅游的品牌不外乎“阳光、沙滩、海水”,而在民族文化上却难以给人较为深刻的印象,这都是旅游开发过程中短视行为留下的后遗症。
所以今天我们来探讨海南旅游的发展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还是很有意义的。
一、自然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失衡海南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它的自然风光非常迷人,而人文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厚,特别是民族文化资源更是岛上旅游资源的亮点。
但长期以来,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一直被忽视,而把精力放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上。
所以海南的旅游给人的感觉不外乎“阳光、沙滩、海水”。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只是满足于发现一方小岛,一处滩涂,一片红树林,这样的短视行为留下许多后遗症,使海南旅游给人的整体印象是品质单一、单薄。
海南旅游形成品牌的几乎是清一色的自然资源的产品。
如做海的文章三亚有“天涯海角”、“大东海”、“牙龙湾”(“海底大世界”)、文昌的“红树林”;做河的文章的有琼海的“万泉河”、儋州的“松涛水库”、东方的“广坝水库”、;做温泉文章的有万宁的“兴隆温泉”、儋州的“兰洋温泉”、保亭的“七仙岭温泉”。
近年琼海博鳌水城的崛起,成为自然资源开发的极致。
海南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优质的自然资源给海南旅游带来了极大的声誉。
与海南自然资源开发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海南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严重滞后,海南虽然开发了一些民族文化村寨,但环境普通,生活设施粗放,歌舞单一。
这些民族文化村寨的开发,只是民间行为,缺少规划,缺少投资,是典型的黎族“刀耕火种”的文化版本。
民族村寨的建设大兴模仿风,“你有我有”,以这样的心态建设民族文化村寨,产品必然是雷同之物。
我们在民族文化村寨看到的是服饰的演艺化,还有相类的房屋,相近的生活设施,相似的歌舞,远未达到民族村寨应有的文化含量和文化质感,这样的民族文化村寨是没有生命力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开发研究-旅游管理
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开发研究
张励智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旅游是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21世纪潜力最大的旅游方式。
海南省处于我国南疆地区,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独具特色,其开发能对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就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开发进行研究分析。
海南省移民众多,属于文化交汇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具有一定的特色,文化旅游事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旅游业能带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因此,海南省应加强对文化旅游事业的规划,积极打造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发展休闲娱乐事业,增加产业链,以促进海南文化旅游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海南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海南距离中原地区较远,其文化的发展自然与中原文化有一定差异。
这也使海南人文旅游资源的特色十分鲜明。
海南是历史名人的聚集地,不仅在本地涌现了大量的名人,如林世元、王文明、陈序经等,同时也是古代被贬官员的集中地,如杨伦、苏轼、赵谦等,这些名人无一例外都为海南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同时,海南也具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如天涯海角、文笔峰塔、永久磁石和崖州古城等。
并拥有九个国家级的红色旅游基地,包括海瑞墓、万宁六连岭、中共琼崖一大旧址等。
其竹墙屋、船形茅屋等建筑文化也扬名中外。
歌舞文化也具有瞩目的成果,如黎族民歌、木偶戏、琼剧等,艺术创作上也产生了《三月三》《红
叶题诗》《山高水长》等优秀作品,同时也将刺绣、雕刻等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海南的民族众多,民族节庆文化也相当丰富,如三月三、军坡节、中国海南岛欢乐节等,都为海南提供了充足的文化旅游资源。
二、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开发
(一)开发特色旅游品牌
海南省拥有更丰富的热带海洋资源,是我国的度假圣地,海南省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开发热带海洋旅游品牌,将郑和下西洋、边防文化等作为文化背景,以西沙群岛为主要开发目标,安排游客进行相关岛屿的文化体验、海上探险、潜水等度假休闲活动。
拓展海南邮轮旅游线路。
加强海南省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
(二)大力发展康体旅游
体育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消费形式。
这一旅游形式更注重游客的参与度和服务的互动性,能充分满足游客的自主性和对情感的需求。
海南省由于其气候特色,现今已成为沙滩排球、田径、帆船等运动项目的重要训练基地,其高尔夫球场接待游客的数量也逐年增长,是人们进行康体旅游的好去处。
在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开发中,海南省可以积极举办环岛自行车比赛、游泳比赛等赛事,并加强对体育训练基地的建设,实现康体旅游的快速发展。
(三)创建特色旅游镇
海南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地方文化,现阶段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利用率较低、资源被闲置、破坏的情况。
因此,海南省应积极建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力度进行宣传,研究开发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使游客亲身体验到当地的少数民族风情、古镇村落、宗教信仰等的实际情况,并注重对历
史遗迹和文化名城的保护,坚持发展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维护城镇原有景观面貌和文化氛围。
如海南黎族文化特色鲜明。
海南省可以在黎族人民聚集的地方建设具有典型黎族特色的乡镇,开发乡村民族文化旅游。
海南省的历史文化和古镇众多,也可以将特色历史文化与古镇相结合,建设如崖城贬官文化镇、海口市大致坡琼剧文化镇等特色文化旅游古镇。
同时加强对历史街区的规划保护、府城鼓楼抢修等工作。
(四)发展节庆旅游
海南省现阶段已形成了以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世界小姐大赛等特色会展文化及海南岛欢乐节、国际婚庆节等节庆文化,在今后的海南文化旅游特色开发中,海南省应积极争取更多的节庆活动和会展在本地开展,并充分利用其优美的海滨环境和舒适怡人的气候,积极开发度假旅游,将海南省建设成具有特色文化、符合国内外游客需求的度假旅游胜地。
(五)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商品
海南省的文化旅游事业虽然已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与国际著名旅游景点相比,在国际知名度、规划水平、旅游商品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旅游产品和商品未能充分突出海南特色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因此,海南省需要加强对文化旅游产品和商品的研发,在其中融入新的文化内涵,积极建设相关配套产业,如建立文化旅游购物中心、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等,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和商品的开发力度,采取有效的营销方法,增加产业链。
三、结语
海南地理位置独特,风景怡人,并具有丰富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海南省应
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品牌,大力发展康体旅游、节庆旅游,创建特色旅游镇,并加强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和商品的研发,以实现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有效开发,促进海南省旅游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琼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