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移情

合集下载

移情法

移情法
亦多表现为将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移注到所写的景物上而使情物统一。鲁迅 《故
乡》开头对景物的描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 向外一望,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我的心禁不住的悲凉起来。 ”阴晦的天气, 萧索的荒野,与 “我”悲凉的心境互为映衬,有力地揭示了当时农村荒凉破败的景象。而姚雪垠《李自成》在写 李自成将队伍转移到郧阳一带以图大举时,则是另一番景象:“当曙色开始照到西边最高的峰顶时,他的人马还走 在相当幽暗的群山之间,……各种惯于起早的鸟儿开始在枝上婉转歌唱,云雀一边在欢快的叫着,一边在薄薄的熹 微中上下飞翔。乌龙驹平日在马棚中每到黎明时候就兴奋起来,何况如今它听着百鸟歌唱,嗅着带露水的青草和野 花的芳香,如何能够不格外兴奋?他正在一段稍平的山路上踏着轻快稳健的步子前进,忽然昂首振鬣,萧萧长鸣。许 多战马都接着昂首前望,振鬣扬尾,或同时和鸣,或叫声此落彼起,全都精神饱满,音调雄壮,回声震荡山鸣谷应,飘 散林海,飞向高空,越过了周围的苍翠群山。 ”由于受到李自成将士激昂斗志的感染,各种鸟儿都欢快地叫着,战 马也格外兴奋,精神饱满,此情此景又反过来渲染烘托了将士们的内心情感,充分体现了李自成将士们在革命低潮 时对胜利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
而朱光潜先生则认为:“所谓 ‘移情作用’(Einfh lung)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品) 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 ‘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 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
尽管人们对 “移情”的涵义有多种解释,但都显示出一个共同点,即都认为移情是审美者在情感的强烈作用 下,通过主体意识活动,把自己的情趣、性格、生命、能力等主观拥有的东西外射、移注给观赏对象,使原本没有 生命、没有情感的事物变成有生命、有情感的物体,同时审美者自己也由于受到这种错觉的影响,从而达到一种物 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界。

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与反移情
制 了夫 一》 个中 男的 精女 神精 分神
电影《异度空间》中,章昕爱 上了她的心理医生占(张国荣饰)
我们已经看了电影图片,它我们今天讲的内 容有关——弗洛伊德提出的移情与反移情。
那么什么是移情与反移情,很多刚入门的咨 询师对遇到移情反移情问题的束手无策,我觉得, 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会妥善 处理移情问题,利用好它真正处理好、利用好移情 与反移情,那么该如何利用,首先,让我们来了解 他。
识别反移情的技巧
1、通过与治疗时间有关的现象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病人迟到(2)治疗师迟到或忘记了 预约时间。(3)治疗师感到治疗时间特别长或特别短。(4)每次治疗是否经常超过规定 的时间。 2、通过付费问题观察自已的反移情 (1)自已是否有为病降低收费标准或有容忍病人 不交费的情况。(2)是否把病人作为免费治疗病人。 (3)是否和病人达成某种默契, 允许病人以物品代替交费。 3、通过自已对病人违反设置行为的反应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4、通过观察自已在具体治疗时间以外的不为人注意的行为来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5、通过冶疗过程中治疗关系的变化来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好的咨询师在从业之前通过接受系统的精神分析训练,往往具备了处理自 己的无意识冲突的能力,他们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能够很快使处于无意识状 态的反移情意识化。但是那种“接受过良好分析的咨询师就不会体验到反移情”的 假定是十分幼稚的,因此心理咨询师往往需要一名专业督导的帮助。我们可以尝试 在业务接触范围内与有能力的同事建立这样的督导关系,而不应过分相信自己处理 反移情的能力。
咨询面谈中常见 反移情表现
1
• 1.对来访者表现出 拒绝讨厌同情漠 视等不良情绪
2
• 2.在来访者面前出 现明显不协调的 特异性的情绪或 行为

移情在《普通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移情在《普通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移情在《普通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教科院陈陈一、什么是移情移情(Empathy),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罗杰斯在论述优秀治疗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时提出的三个条件之一。

对于移情,罗杰斯曾描述到:"……咨询师对当事人的个人世界必须体现出完全神入的理解。

并能够传达这种理解的一些重要的方面,去感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对其个人的意义,仿佛感同身受,但从不失落'仿佛'的性质……去感知他的困惑,他的惊恐,他的愤怒,或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感觉,仿佛身临其境……这就是我竭力加以描述的条件。

"由此可见,移情不仅要求治疗员感当事人所感,关注其情绪的感受;更要求治疗员能进一步知当事人所感,能设身处地理解到当事人的心情,表现出认知的谅解。

移情是一种咨询技术,但在罗杰斯看来,它不仅仅是技术,而是内化为治疗员自身的一种个人素质,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了。

当将移情介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时,移情意味着教师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分析教学、调整教学;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体会他们的所思所行,体察他们的各种需求和烦恼。

这时,移情也就不仅仅只是一种教育技巧,而应该内化为教师为人育人的一部分,成为她的一种人格素养,贯穿于她的教学、她与学生的交流,甚至她的日常生活中。

二、移情对教学的重要意义(一)教学中教师移情的必要性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促使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发生预期的变化。

这首先就涉及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如何产生的理解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有三派观点。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外在环境因素决定的,是对刺激反应的后果。

这种看法将人的复杂行为简单化,个体的生活只是被动地向环境反应而已。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受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这两种本能控制,两种本能所产生的原始冲动,成为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而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则认为,行为主义环境论和精神分析本能论对个体行为的解释都忽略了对人性存在价值的关注。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1.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晤谈、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分析资料,以便对人格进行全面确定和准确地定性描述,进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人格的方法。

1.相关研究(高尔顿创):是指运用测量和统计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查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1.实验研究:是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其导致另一个变量或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结论的方法。

1.人格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生的本能:它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

2.死的本能使有机体返回先前无机状态的趋向,它是一种破坏力。

当它指向个人内部,则表现为自责、自杀或者受虐狂等的行为;当它指向外部,就会产生憎恨、攻击、侵犯和施虐狂等行为。

2.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2.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2、人格的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2.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是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

2.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2.否认:否认使人逃离现实,是消极的对待问题。

难以相信亲人的逝世2.投射:不承认自己身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情,而把这些投射给别人。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人品心理学代表爱和创建的力量。

2.死的本能使有机体返回先前无机状态的趋势,它是一名词解说:种损坏力。

当它指向个人内部,则表现为自责、自杀或1.人品:是个体在遗传素者受虐狂等的行为;当它指质的基础上,经过与后天环向外面,就会产生仇恨、攻境的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相对击、入侵和施虐狂等行为。

稳固的和独到的心理行为模2.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式。

自己,包含生计所需的基本1.范型:是指一准期间在欲念、激动和生命力。

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半科2.阻滞:心理阻碍能够致使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任何阶段的发展停留和延和方法。

缓,这类现象称之为阻滞。

1.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2、人品的特色:整体性、稳侧重从个体化和特别性方面定性、独到性、社会性。

研究人品,以独到的个体为2.倒退:因为初期阶段发展研究对象,经过晤谈、察看、阻滞是某些初期的特色保存作品剖析等方法,宽泛地收在此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集剖析资料,以便对人品进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行全面确立和正确地定性描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述,从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过程称为倒退。

人品的方法。

2.压迫:自我防范惹起忧虑1.有关研究(高尔顿创):是的思想看法进入意识领域的指运用丈量和统计方法,在一种方法同样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2.否定:否定令人逃离现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实,是悲观的对待问题。

难量关系,由此确立这些被试以相信亲人的去世之间,在某种人品特色上的2.投射:不认可自己身上差别,以及人品特色之间、有某种不良质量和思想感人品特色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情,而把这些投射给他人。

有关状况。

3.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1.实验研究:是指严格控制条表层,它包含了全部被忘记件,系统地操控某个或多个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迫变量,以其致使另一个变量的经验。

或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3.集体潜意识:指在漫长的从而得出因果性结论的方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累积法。

的人类先人的经验,是人类1.人品心理学:就是一门一定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研究人品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应的天生遗传偏向。

人格心理学各理论取向总结

人格心理学各理论取向总结
可能给人贴上标签
关注生物遗传方面的 倾向于将人类成长和改变
倾向和限制,可以与 的潜能最小化,有很大的
其他方法整合
被误用的风险
肯定人的精神特征,
回避人格科学所需要的定
强调为自我实现和个
量研究和科学方法
人尊严而奋斗
抓住人类思维的积极 特征,利用认知心理 经常忽略人的潜意识和情
感方面 学的新知识
(Howard S. Friedman,2009)
驱力的重要性 或无法证实,受到当时性 别主义的影响
强调自我在应对内部 有时融会了来自不同传统
情绪和驱力以及其他 的观点,难以使用严谨的
外部需要时的作用
方法检验
对塑造人格的学习经 将人和动物等同,忽略思
验进行科学的分析
想、动机和情感
可能过于执着于通过有限 的途径获得个体的人格特 优良的个人评估技术 征,以测验分数作为基础
科学家/决策者的
务,决策任务,出理性决定,计算 计算机模拟人

机模拟人格

代表
弗洛伊德
荣格 阿德勒
霍尼 艾里克森
沙利文 弗洛姆 克莱恩
华生 斯金纳
奥尔波特 卡特尔 艾森克
大五人格
巴甫洛夫 艾森克 巴斯
马斯洛 罗杰斯 罗洛.梅
凯利 罗特 多拉德 米勒 班杜拉
核心优势
重要缺陷
一些观点被近代科学研究 关注无意识影响;性 推翻;假设往往未经验证
现实自我,真
我;同一性;客体 析,强调自我 需要面对的情境
实自我,理想
概念
自我
行为主 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质与
类型
有时有
生物学

人本主

不同心理治疗流派对移情的理解与运用

不同心理治疗流派对移情的理解与运用

不同心理治疗流派对移情的理解与运用孔德生;蔡丽【摘要】移情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已经被各个心理治疗流派接纳和运用.精神分析学派对移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对其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地步;认知行为学派越来越重视潜意识、领悟、早期经历和治疗关系,在实际治疗中已经利用移情来改变来访者的不合理图式,尽管他们更愿意使用行为术语来表达移情;人本主义学派不但重视真实的关系.也开始重视转移过来的移情关系,通过处理移情关系展开治疗,尽管他们并不认为移情比其他技术更重要.可见,移情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成为各种心理治疗流派的共同工具,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不但促进了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心理治疗流派的融合.【期刊名称】《学术交流》【年(卷),期】2010(000)007【总页数】6页(P21-26)【关键词】移情;心理治疗;精神分析流派;认知行为流派;人本主义学派【作者】孔德生;蔡丽【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移情是精神分析学派创立的一个概念,也是该学派理论的核心内容。

认知行为、人本主义等其他的心理治疗流派最初并不承认移情的存在,认为那是分析性治疗的特有现象。

但是,随着治疗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边缘人格障碍的临床治疗实践,这些心理治疗流派也开始逐步承认并应用移情,使得移情成为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

移情是来访者把父母等对自己有显著影响的人的情感与关系,转移到治疗师身上的现象[1]。

移情的实质是关系,一种转移过来的关系。

这种关系像一面镜子——来访者的“自体之镜”,反映出其人际关系模式和人格特征。

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

正移情是来访者把对父母等人的喜欢、崇拜、依赖等好的情感转移到治疗师身上,而负移情是来访者将敌意、不满、怀疑等不好的情感转移到治疗师身上。

实际上,治疗中经常发生的是混合移情,即来访者对治疗师既有正的移情,也有负的移情,二者往往混合在一起,使治疗情境变得复杂化。

发展心理学里 “移情” 的影响因素

发展心理学里 “移情” 的影响因素

浅论发展心理学里“移情”的影响因素摘要:移情最初是出现在美学中的一个概念;随着移情理论的不断发展,日趋完善,心理学家们把它引入了心理学领域。

本文着重阐述了人格、依恋、父母教养方式、性别等因素对移情所产生的影响。

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有必要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整合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用以探讨各种因素对移情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及贡献作用,从而找出影响移情相对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移情影响因素一、关于“移情”概念的界定“移情”,最初是出现在美学中的一个概念;随着移情理论的不断发展日趋完善,心理学家们把它引入了心理学领域,并围绕它展开了大量的相关研究。

(一)移情的美学渊源移情的研究根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德国。

作为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和德国启蒙主义的代表人物,哲学家赫尔德(johann herder,1744—1803)在与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美学的论战过程中,提出了审美移情理论的最初萌芽。

赫尔德认为,一切美都是在艺术对象和自然对象中内在生命和人格的表现①。

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hner,1801—1887)提出了一种重视心灵感觉经验的分析,从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这种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迥异的、从心理学的感觉经验作为出发点研究美学的方法,逐渐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

而第一次提出“移情”或“移情作用”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严密的心理学论证的,是老费舍尔之子罗伯特·费舍尔(robert vischer)。

1873年,他在自己撰写的论文《论视觉的形式感情》中,把父亲提出的“审美的象征作用”改造成了一个新的概念“einfühlung”——由ein和fühlung这两个词根组成,指的是“把感情渗进里面去”的意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或“移情作用”。

(二)移情在心理学中的发展真正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移情做出全面、系统阐述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里普斯(lipps),他通常被公认是移情说的代表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分是否是真移情 来访者表达他的感情并非都是移情, 只有当来访者把自己以往情绪情感反应 转移到咨询者身上,把咨询者当作过去 情感对象的替身,对咨询者抱有超出咨 询者关系的幻想和情感时,才是移情的 表现。
区分(正)移情与依赖
正移情 好感
依赖 信任
弥补过去的感情
寻求现实帮助
时常想见到咨询师 寻求感情依靠
处理移情
出现移情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正常现 象,透过移情,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对 方,并运用移情来宣泄对方的情绪,引 导对方领悟。
处理移情
比如,可以分析求助者为什么会对自 己或自己的言行反感,或者有特殊的好 感。
“你好像不太喜欢我刚才的……” “你能否告诉我,为什么你喜欢我?”
处理移情
求助者也许会说,之所以不喜欢是因 为咨询师说话的语气像他那整天爱唠叨 的母亲。
或者是咨询师像自己暗恋的对象,像 自己敬爱的领导和老师等。
处理移情
如果求助者对异性咨询师产生正移情, 咨询师不必害怕,应当婉转地向对方说 明这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但这不是现实中正常的、健康的爱。
处理移情
咨询师要有策略地(不要伤害求助者 的自尊心)、果断地(让求助者知道咨 询师明确、坚决的态度)、及早地(要 早期发现,早期采取明确态度)进行处 理,将其引向正常的咨询关系上来。如 果任其发展,不但会干扰正常治疗的进 行,还会带来麻烦。
处理移情
别有用心地利用求助者的不健康心态 下的感情以图达到某种目的,是一种严重 违反心理咨询职业道德的行为。
处理移情
如果咨询师觉得自己难以处理移情现 象,可以转介给别的咨询师。
处理移情
移情是治疗过程中的过渡症状,咨询 师应鼓励求助者继续宣泄自己压抑的情 绪,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 动。
发生移情时,咨询者成了来访者某种 情绪体验的替代对象。
移情(transference)
正移情 负移情
移情(transference)
正移情: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 生活中某个重要的人物,他们逐渐对咨 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 表现出十分友好、尊敬、爱慕甚至对异 性咨询师表现出性爱的成分,对咨询师 十分依恋、顺从。
移情(transference)
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来诊的次数却 越来越频繁,特别是生活中的大小事 都要咨询师给他出主意,表现出无限 信任,甚至关心咨询师的衣食住行和 家庭生活。
移情(transference)
负移情:求助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 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 压抑情绪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 的情绪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 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 抵抗、不配合等。
精神分析中的移情、反移情与阻抗
本讲内容
移情与反移情 阻抗及其化解的技术 激发式与构建式咨询 启发性心理咨询
移情(transfere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
移情是指来访者以往的生活经历和人 际关系对咨询者形成的心理反应倾向。
即来访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 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咨 询者身上,并对咨询者作出反应的过程。
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 寻求心理依靠
寻找替代物
对象是现实的目标
对咨询师的感觉色彩浓 对咨询师的感觉色彩淡
移情
移情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十分重要,认 为移情再现了求助者以前尤其是儿童时 期生活的某种情感,这种情感长期被压 抑着而无处释放,甚至成为了心理问题 的一个“情结”。
移情
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环境中 和他有重要关系的人,把曾经给予这些 人的感情(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置换给了咨询师,借咨询师宣泄了积压 的心理能量,从而有助于心理平衡。
狭义:指咨询者对来访者移情表现的反应。
反移情的表现形式
1、咨询者对来访者过分热情和关切 2、咨询者对来访者过分敌视和厌恶 3、咨询者对来访者一般的紧张情绪。
对反移情的认识
对于反移情的认识要比移情的认识困难 得多。主要是因为反移情表现了咨询者在 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自我防御。
精神分析家每隔一段时间就做一次自我 精神分析。以清醒地认识其反移情发生的 条件与基础。
移情(transference)
移情有间接和直接两种形式。
直接——直截了当地向咨询者表 达自己的体验。
“我同你交谈感到非常高兴,你 使我想起了……”
移情(transference)
移情有间接和直接两种形式。 间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认为你的态度最好,最关心 人、理解人……”
移情(transference)
在移情中开展治疗
也就是患者在与咨询者的交流中,呈 现了与过去重要人物(父母等)的感情、 态度、幻想、冲突、交往模式,但患者 对此却是无意识的。
咨询者必须有信心把移情作为一种治 疗手段。
处理移情的原则:
1、咨询者要清醒地认识到移情。 2、帮助患者理解移情。 3、移情的修通(揭示移情、理解感情 的来源、将患者的心理痛苦和形成患者人 格特点的根源完全暴露于意识中)。 4、处理移情阻抗。
对反移情的认识
反移情是咨询者对来访者活动和治疗环 境的情绪的、生理的和认知的反应。
反移情在许多时候是不可避免的、普遍 存在的。
对反移情的认识
反移情对咨询产生积极或是消极影响, 主要取决于咨询者能否对自己的反移情保持 妥当的处理。
在移情中开展治疗
发展移情和解释移情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之一。
精神分析医生与其他医生的一个重要区 别是:允许把自己作为患者强烈感情投注 的客体,让患者在自己身上体验痛苦的成 因。
在移情中开展治疗
在治疗的开始阶段,要重视患者对过 去经历的回忆。但是移情产生后,患者 过去的冲动、幻想、重要的人际关系并 不仅仅停留在过去,而是通过与咨询者 的关系表现出来
在移情中开展治疗
一部分表现形式较为简单、直接,容 易辨认;
另一部分,则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现 出来。如患者在不由自主地重复过去的 经历时,“部分地”将其遗忘的内容呈 现于咨询者的关系中。
求助者在充分宣泄情绪后,会感到放 松,再经咨询师的分析,得以领悟后, 心理症状会逐渐化解。
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
反移情是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无意识的反应 倾向,因此它是移情的对立面。
广义:指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无意识的认识、 情感、意志的反应趋向,它在很大程度上由 咨询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世界观所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