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常规65905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处,使手术本身可能带给病人的损伤降到最低程度。 • 4.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出血较多、时间较长的手术,最大限度
地减少热量的散失,必要时给予温毯等保温措施。 • 5.按各类手术配合常规,提供最安全的术中所需物品,保证手术顺利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一)术前访视常规
• 1.收集相关资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体重、宗教信仰;疾病诊 断、手术名称、肝功、澳抗、血型、过敏史及既往史;肢体运动及血 管情况、体型及心理状况。
• 2.进行术前宣教:自我介绍、术前禁食水,勿化妆,取掉饰物、义齿, 贵重物品勿带入;介绍手术、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介绍手 术室环境、条件。
进行。 • 6.手术结束后,与麻醉师一同确保手术病人安全,与病房护士做好交
接,填写交接单。
(三)进行术后随访
• 1.了解病人术后切口的愈合情况。 • 2.了解病人是否有皮肤压伤等特殊情况发生。 • 3.了解病人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改进工准备体位垫、体位架、棉垫、皮肤保护 垫等;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确认接病人的时间。
• 4.根据手术需要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二)术中配合常规
• 1.手术当日接病人时,与病区护士进行当面查对交接,并填写交接单。 • 2.病人进入手术室,关注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保护病人的安全和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与技术规范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与技术规范围手术期:又称手术全期(术前、术中、术后),指从迎接患者进入病房到患者术后痊愈回家这段时期,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
围手术期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增加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使患者以最佳状态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一)术前护理1、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遵医嘱行术前准备。
2、护理核查:严格核对患者手术名称和部位,检查术前准备完成情况。
3、手术前准备:做好患者心理指导,告知手术相关知识,做好皮肤、肠道、尿道、会阴等准备,协助医生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4、与手术室联系,做好患者手术安排。
5、手术当日准备:再次核对腕带,更换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准备床单元等。
6、入手术室前查对:与手术室工作人员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药品等,并依照《患者交接记录单》内容核对无误后双签名。
(二)术中护理1、患者入手术间后依照病历资料、手术通知单、患者腕带等再次核查手术相关信息,建立静脉通道。
2、妥善安置患者于手术床上,并固定约束带,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再次核对患者相关信息。
3、器械护士根据手术方式和手术需求做好器械、物品等准备,并与巡回护士共同检查无菌物品有效期。
4、麻醉实施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核对手术患者信息,确保患者、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正确无误。
在手术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摆置手术体位,防止体位损伤。
5、手术实施,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再次核对手术患者信息无误后开始手术,开始手术前、关体腔前、关体腔后,严格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准确记录签名。
6、巡回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出入量、术中出血情况,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观察受压部位及静脉通道情况,做好记录并签名。
7、妥善保管手术标本,术后及时送检。
8、手术结束,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再次共同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送患者至相关科室。
9、全麻患者术后由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共同送患者到麻醉恢复室,详细交接患者术中情况,用药、输液、输血、引流管、受压部位皮肤完整性以及随身携带的物品等并在《患者交接记录单》上签名。
普外科疾病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普外科疾病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术前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如让患者探望同期住院患者相同疾病的成功病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足够的睡眠和营养支持:为患者创造安静的环境,保证足够、良好的睡眠,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术前纠正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护士向患者解释营养与手术的密切关系,鼓励患者进食或执行营养支持。
3.呼吸道准备:对吸烟的患者应劝其戒烟,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有急性呼吸道炎症者,应在治愈1~2周后再行手术,训练患者做有效咳嗽,即深吸气后再用力咳嗽、咳痰。
4.胃肠道准备:患者术前常规禁食12h、禁水4~6h,防止麻醉后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术前给予清洁洗肠,防止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致粪便排出污染手术野,此外还可减少术后胃肠道胀气。
5.排尿练习:术前教会患者床上排尿,以免术后因不习惯床上排尿而发生尿潴留。
6.皮肤准备:术前一天患者应沐浴、剃须、理发、剪指甲、更衣。
不能自理者由护士协助其完成。
7.手术前准备:1)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如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CT等。
2)遵医嘱配血以备术中用。
3)做抗生素皮试,以备围手术期用药,预防感染发生。
4)对术前睡眠差或心理紧张的患者,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8.手术晨准备:1)备皮并清洗。
2)遵医嘱留置胃管、尿管。
3)若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如女患者月经来潮、体温发热、血压高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准备好病历,手术医嘱单,术中带药,CT、MRI片等,以便带入手术室。
5)与手术室护士共同查对各项信息无误后由手术室护士接往手术室。
【术前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相关知识。
2.饮食指导:1)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支持,术前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饮食,能够提高机体抵抗力以及术后组织的修复能力。
2)术前常规禁食12h、禁水4~6h,以免麻醉后呕吐造成误吸。
(完整word版)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常规一、手术前(一)协助医师准确、及时地做好患者的全面检查,如手术前需要做血、尿、大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心肺功能检查.(二)心理: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减轻术前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增加患者参与治疗和护理的意识,建立面对现实、乐观稳定的心理状态,利于机体的恢复。
(三)皮肤准备:彻底清洁皮肤,防止切口感染。
患者应剪指(趾)甲、洗澡或擦洗,手术区域按常规范围剪除毛发,清洁皮肤。
(四)胃肠道准备:遵医嘱术前一日指导患者服用泻药或给患者灌肠,以排出粪便。
术前12h禁食、4-6h禁水。
(五)配血及药物过敏试验.(六)保证休息:术前保证良好的睡眠。
(七)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八)术晨准备:按要求为患者留置胃管、尿管,患者应取下假牙、眼镜、手表、发卡、耳环、项链等饰物。
术前半小时给予麻醉前用药。
(九)手术后用品准备:备好麻醉床、心电监护仪、氧气、吸引器、负压吸引器、引流袋等。
(十)手术室护士与病区护士认真核对患者信息、所带物品、药品及各项术前准备是否完备,双方签名记录并护送患者至手术室。
二、手术中(一)协同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共同完成不同时段患者安全核查并签字记录。
(二)关心、体贴患者,减轻紧张、恐惧等心理问题。
(三)协助患者取手术体位,根据病情保暖并保护骨突处。
(四)了解患者的病情,特殊化验、检查的阳性结果,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配合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及时处理.(五)根据医嘱,正确用药及输血。
(六)积极配合手术医师,清点术中纱布、器械等各种物品无误。
(七)手术结束,协助医师对患者术中留置各种引流管道的名称、深度做好标记,检查是否通畅.(八)根据病情及医嘱,及时稳妥护送患者至麻醉恢复室、ICU或病区。
三、手术后(一)搬运患者。
(二)保持正确体位:全麻术后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术后平卧6h;颈、胸、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30-400;头部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15-300;脊柱手术后患者需卧硬板床;四肢手术后患者应抬高患肢。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手术期护理是指在患者手术期间对其进行的全面护理,旨在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和顺利恢复。
下面将介绍围手术期护理的一般常规,包括术前准备、手术室护理和术后恢复护理等方面。
一、术前准备:1.患者评估: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史、手术情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术前洗浴:患者术前需要进行彻底洗浴,清洁身体和皮肤,以降低手术感染的风险。
3.饮食禁食:根据手术种类和麻醉方式的要求,护士应告知患者禁食时间,并监测患者是否严格遵守禁食规定。
4.状态标记:护士应在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标记,避免手术错误或混淆。
5.镇静安抚:术前可以给予镇静药物,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二、手术室护理:1.标识确认:护士应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名称,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2.环境准备:护士应检查手术室设备和药品,确保正常运转和齐全。
同时,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和无菌环境。
3.麻醉监测:护士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等,以及麻醉深度。
应注意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麻醉并发症。
4.手术器械准备:护士应确保手术器械的准备和运送,保证手术流程的顺利进行。
5.协助手术:护士应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并及时传递所需物品和提供必要的协助。
在需要时,还需进行术中护理,如吸痰、皮肤消毒等。
三、术后恢复护理:1.观察患者: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
特别关注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2.伤口处理:根据手术类型,护士需及时处理术后伤口,包括更换敷料、清洁伤口、观察伤口情况等。
3.疼痛管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合理用药,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疼痛宣教,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应对并发症:护士需及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5.安全警示: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安全宣教,如注意伤口卫生、预防感染、避免剧烈活动等,确保手术部位的安全。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
2、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3、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遵医嘱进行术前药物皮试、配血、备皮等。
5、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
6、健康教育:如深呼吸锻炼、床上使用大小便器、相关的疾病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等。
二、手术日护理1、术日晨协助患者更衣,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影像资料(X线片、CT片、MRI片等)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责任护士应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检查手术患者腕带确认身份信息、手术部位体表标记是否正确。
5、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三、术后护理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包括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等。
2、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腰麻、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病人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
3、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与治疗4、管道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阻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根据病情二次固定管道降低非计划性意外拔管的风险,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
5、伤口护理:观察手术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及感染等情况。
保持伤口部位的清洁干燥。
6、饮食护理: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根据手术的大小及性质决定。
7、心理护理:做好告知与解释工作,消除病人及家属紧张的心理。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一、护理常规(一)手术前1、术前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及焦虑情绪。
2、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药物及皮肤过敏试验等。
3、观察病情变化及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处理。
4、呼吸道准备:吸烟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教会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5、胃肠道准备: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饮食,按手术和麻醉的需要做好胃肠道准备,一般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需要清洁肠道者术前一日口服缓泄剂或前一日晚、术日晨各灌肠一次。
6、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术中体位,练习床上使用便器,教会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
7、术前一日指导协助患者修剪指甲、理发、沐浴及更衣。
8、术日晨护理:术前2小时按手术要求做好皮肤准备;测量生命体征,询问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嘱患者排尽尿液,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和其他贵重物品,并交由家属保管。
9、备好病历、影像学检查资料、药物及其他术中所需物品。
10、与手术室接诊人员仔细核对患者腕带、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做好交接并记录。
11、根据手术类型准备麻醉床,备好床旁用物,如吸氧装置、吸引装置、输液架以及监护设备等。
(二)手术后1、根据手术交接单交接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情况。
2、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进行疼痛评估,监测6-8小时或生命体征平稳。
测体温、脉搏每日3次,连测3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3、检查患者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合理调节输液速度;检查全身皮肤特别是手术,受压部位皮肤是否完好,评估四肢的活动度。
4、常规吸氧2-4L/min,指导和协助患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协助患者翻身,活动肢体。
6、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禁食6小时,6小时后进半流饮食,直至过渡到普通饮食。
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掌握患者的健康情况:了解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和出、凝血时间、心、肝、肾功能等检验检查报告,查看患者手术部位皮肤有无化脓性病灶,询问女性患者月经来潮与否,以及患者的情绪。
2.接到手术医嘱后,在黑板上注明手术日期,遵照医嘱定血型、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如青霉素。
3. 准备术中用物:药物、X线片、CT片、MRI片,胸腹带等等。
4.告知患者手术日期,向患者说明本次手术的重要性,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指导患者作床上大小便、床上翻身练习以及深呼吸、有效咳嗽练习,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
5.告知患者术前1d应理发、剃须、剪指甲,术前一天晚上用2%葡萄糖洗必泰皮肤消毒液沐浴,更换清洁病衣裤,不能自理者由护士协助。
告知患者一般手术前6-8小时禁食,术前2小时禁水。
手术野皮肤需备皮的,术前在手术室进行。
6.手术日晨进行术前护理评估(详见术前护理评估制度),协助患者将病衣反穿,嘱其排空膀胱,并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7. 整理床单位包括麻醉床、输液架、氧气装置、引流管(袋)以及各种监护设备。
8.核对手术接运病人通知单与病历卡上的相关信息,采用两种不同核对方式做好病人身份确认,与手术室人员做好相关交接,并在手术/转运交接单上记录并签名。
二、术后护理1.采用两种不同核对方式做好病人身份确认,协助工友将患者安全转移至病床上,给予合适体位。
正确连接各种输液管、引流管及氧气管等,妥善固定,并保持通畅;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患者皮肤情况。
与手术室运送人员进行病情及物品的交接,确认无误后分别在手术/转运交接单上完成交接记录并签名。
2.体位:腰麻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硬膜外麻醉术后6小时内取平卧位;全麻术后未清醒的患者给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全麻清醒后(腰、硬麻醉6小时后),颈部、胸腹部手术患者给予半卧位;阴囊,腹股沟手术后平卧或低半卧位;脊柱、臀部手术后应取仰卧或俯卧位;四肢手术后,用支架、枕头、沙袋等抬高患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
2.落实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2呼吸道准备: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
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3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
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2.4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
二、手术当日护理
1.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好。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三、术后护理
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
2.护理措施
2.1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患者的情况。
2.2术后患者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2.3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腰麻、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患者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
2.4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术后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瞳孔、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
2.5管道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阻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
2.6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及感染等情况。
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如出血量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对烦躁、昏迷、小儿需使用约束带;大小便污染敷料后应立即更换;肢体手术应抬高患肢,注意患肢血运情况。
2.7术后营养: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根据手术的大小及性质决定。
2.8心理护理:祝贺患者手术成功,做好告知与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的心理。
2.9疼痛的护理: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剂等。
2.10早期活动:手术后如无禁忌,应鼓励患者床上自主活动,协助翻身、叩背、活动肢体、鼓励深呼吸,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逐渐下床活动。
2.11做好基础护理。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