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宝宝的行为成长指标

合集下载

0-1岁发展评量

0-1岁发展评量

0-1岁发展评量0个月发展重点1、仰卧时手脚会动,两侧力量及动的频率差不多。

2、听到突发大声响时,惊吓地出现双臂快速向外伸展之反射。

3、抱直立,脚触及平面,出现原始踏步发射。

4、卧时在后脑用摇铃引诱,会转头(左、右侧)。

俯趴时尝试抬头,仅维持瞬间。

5、指触碰其手掌,手指紧握成拳,出现抓握反射。

6、用手指抚摸一侧脸颊,会将头转向该侧,表现寻找乳头的反射。

7、视力不到0.1,可见30公分内距离的物体。

8、眼前(20~30公分距离)出现人脸,会专注看。

9、看他说话,他会蠕动嘴,好像要说话的样子。

10、对亮与暗的视觉反差、移动中物体能吸引注意。

11、突发大声响致惊吓反射,双臂快速向外伸展。

12、听到温柔的声音,停止原本动作静下来,头转向声源专注倾听。

13、辨认母亲的声音。

14、饿或痛时会哭(非语言沟通)15、发出的声音单调,没变化。

1个月发展重点1、俯趴时,会将头转向另一侧。

2、从背后用双手扶婴儿身体两侧坐着,旁观其下巴可稍抬起,不触及胸部,甚至抬到45°。

3、用双手握婴儿手腕,从仰卧拉成坐姿,后脑勺不会贴背,可稍仰起,甚至到45°。

4、俯趴时,在前方高处以摇饰引诱,会用手撑身体,抬头15~30°,约1~3秒。

5、抱直时,颈部可直立,逐渐稳定。

6、手背被抚摸,手掌短暂打开。

7、刺激脸部会微笑。

8、自发式微笑响应对他的疼爱。

9、对他伸舌数次,他会模仿做出类似动作。

10、仰躺时,眼睛横向可做幅度约90°的追视。

建议:有时把婴儿竖着抱,让他的头倚靠在大人肩上,走动或轻缓摇晃,促进前庭系统与肌肉张力的发展。

清醒时,让婴儿俯趴,刺激颈部肌肉的发展,头颈控制室是婴儿初期动作发展的重要指标。

2个月发展重点1、趴时,在前方高处以摇铃引诱,会用手肘撑起肩部,抬头30~45°,约1~3秒。

2、用双手自腋下把婴儿举起,会抬起头,约1~3秒。

3、用双手自腋下把婴儿撑起,让婴儿的脚踏桌面,脚板踏平且微弯着的膝会载重,约1~3秒。

118个月婴幼儿各月龄能力发展指标

118个月婴幼儿各月龄能力发展指标

1-18个月婴幼儿各月龄能力发展指标第1个月:大运动:拉腕坐起来头部能竖直片刻精细动作:触碰手掌会紧握拳。

手抓东西是一种先天的反射并且抓住之后立即放开。

手脚会捕捉他所能触及到的缓慢移动的物体。

适应能力:1)眼睛跟随红球过中线。

2)听声音有反应。

语言:会发细小喉音社交行为:眼睛跟随走动的人艺术感受力:能注视有响声、有红颜色的玩具,能倾听柔和的音乐。

第2个月:大运动:拉腕坐起头能竖直片刻。

俯卧头抬离床面,手脚活动有力,躺在床上能动来动去。

孩子可以在床上将头抬得略高一点。

在坐着或被抱时,他开始能较好地撑起头,但仍是略有下垂或倒向另一边。

精细动作:能触摸或用手拍物体,但不会主动抓握拨浪鼓留握片刻认知能力:视力有所提高,能主动转向亮光。

看得见大人的脸,能用眼睛跟踪物体或人到中线,能辨别较明显的形状差异,注意大玩具,喜欢有声音并能活动的玩具语言:会发a u o e等母音社交行为:逗引时有反应见人会笑了,大部分醒着的时间都在快乐状态中,开始喜欢让别人抱了。

第3个月:大运动:俯卧能抬头45度。

抱直时,头稳定短时。

精细动作:两手握一起;能无意识摇拨浪鼓片刻。

认知能力:视力继续提高,视觉集中长达1-----2分钟,注视不稳定,易转移能分辨出彩色与非色彩;眼睛能随玩具移动180度;见到大玩具会手舞足蹈起来;能分辨味道(如奶、糖水、水等)语言:听见声音有反应(如眨眼、皱眉、转头等);开始自言自语;逗引能发出笑声。

社交行为:哭时开始有表情;对经常照顾他的人有反应看见走近的人会笑。

第4个月:大运动:俯卧能抬头90度;抱直时,头稳定;扶掖可站片刻;俯卧时自己能将身体翻向一侧;可由仰卧位转向俯卧位(适当的帮助)精细动作: 能把自己衣服,小被抓起来不放;摇动并注视手中的拨浪鼓;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认知能力:头能转向声源;偶然注意小丸;非常注意的望着面前的人。

语言:会高声叫;会咿呀作声社交行为:出现有差别的微笑,表现为只对亲近的人笑,能大声笑能辨认妈妈了;较多地用手舞足蹈及其他动作表示愉快情绪;开始出现恐惧或不愉快情绪第5个月:大运动:轻拉双手即可以坐起;独自坐着和身体往前倾精细动作: 能抓住近处玩具并盯着看、玩耍;拿住一玩具注视另一玩具;仰卧时会两手抚摸玩具;手眼动作协调的比较好。

儿童各年龄段的指标

儿童各年龄段的指标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指标是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需求来设定的一些衡量标准。

这些指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中起着指导作用,帮助父母和教育者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并提供了提供适当支持和教育的依据。

以下是一些儿童各年龄阶段的指标:1.0-2岁婴儿阶段:-生理指标:体重、身高、头围等。

这些指标能体现婴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发展指标:比如在相应年龄段内会不会抓握物品、会不会翻身、会不会爬行或走路等。

这些指标能体现婴儿的发展水平。

-语言指标:婴儿开始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或单词,如“爸爸”、“妈妈”等。

-社会和情绪指标:如婴儿是否对他人有一定的反应和接纳能力。

2.3-6岁学前儿童阶段:-运动指标:如儿童能不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动作,如跳跃、奔跑、爬坡等。

-语言和认知指标:如儿童是否能使用简单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是否能理解和遵守简单的规则等。

-社会和情绪指标:如儿童是否能够适应和融入幼儿园或学校的集体生活,是否能与其他儿童进行良好的互动。

3.7-12岁儿童阶段:-学习和认知指标:如儿童的学习成绩、阅读能力、数学思维等。

-社交和情绪指标:如儿童是否能够解决简单的社交问题,是否能够与同龄或不同年龄的人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互动。

-运动和体能指标:如儿童的体能素质、体力和运动技能等。

对于每个年龄段的儿童,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指标,并结合孩子的个体差异来评估他们的发展状况。

这些指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能单独用来判断孩子的“好坏”,而是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和观察。

除了了解这些指标,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良好地发展。

0-3岁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观察与评价——讲义

0-3岁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观察与评价——讲义

一、名言导入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指尖上。

”因为控制手的操作来自于大脑的最高区域——皮层的条形区。

这一区域呀横跨了整个大脑,手上的动作越细致,支配它们的相应脑区就越大,也就越能刺激大脑和认知系统的发展。

由此可见,对宝宝手部精细动作发展的科学观察与评价尤为重要。

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测评指标并非一个新知识点,因为它与我们在模块一掌握的各年龄阶段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顺序及其规律是同一个内容。

二、精细动作发育参考标准0-1岁,婴幼儿精细动作发育参考标准是:握、抓、倒手、捏、屈等手部动作依次发展起来。

1-2岁,则应慢慢的开始出现撕、翻、画、扭、揉、挤、鼓掌等精细动作。

2-3岁,再看是否逐渐发展出拧、压、夹、穿、拍、摇等动作技能。

基于以上内容,可提炼出各年龄阶段婴幼儿精细动作观察的主要项目。

半岁以前的宝宝,观察项目主要包括抓握、耙抓、还有敲打玩具。

半岁到1岁,我们主要通过倒手、对捏、翻书、投放、撕纸和抓笔这些项目来观察评价其精细动作发展状况。

1到2岁,宝宝将用涂鸦画线、拿汤匙进食、搭叠积木、脱鞋和外套等本领向我们展示其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

2到3岁,则可以观察ta们有没有get到以下新技能:画横线和圆圈、穿扣解扣、穿没有鞋带的鞋以及使用工具等。

三、各年龄段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观察要点抓握是新生儿最早的手部精细动作,所以小Baby都喜欢握拳,然后松开拳头抓物。

4个月左右则要关注宝宝能否有意识的耙抓物体,能自如耙抓后,ta们就开始用小嘴巴探索世界了。

5个月开始,进入宝宝建立手眼协调的时期。

我们的观察要点包括:可否双手各自抓物,看宝宝能否模仿敲打玩具了,推荐用拨浪鼓等带声响的玩具来训练和观察半岁宝宝的精细动作发展,同步促进手、眼、耳、脑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7-9个月的宝宝精细动作进一步复杂化,通过观察发现:ta 们能将玩具由一只手交到另一只手,最大的进步是能用大拇指与其他手指对捏,比如会自己拿饼干吃。

0-1岁各阶段宝宝的照顾要点和发育指标

0-1岁各阶段宝宝的照顾要点和发育指标

0-1岁各阶段宝宝的照顾要点和发育指标美国儿科学会和香港卫生署把0-1岁宝宝的发育历程共分为0-1、1-3、4-7、8-12月四个阶段Vivi分别将这四个阶段的照顾要点和发育指标做了一个整理为了方便大家阅读采用了索引的形式点击蓝色标题可以直接查看内容非常全面,宝爸宝妈们赶快收着吧!0-1个月宝宝呱呱落地,为父母带来无限惊喜,这也标志着一个家庭新历程的开展。

初生婴儿看来只会吃、睡、哭和尿。

其实宝宝正在认识和适应母体外的世界,而父母在照顾他的生理需要时,亲子感情也正在建立。

当宝宝将近满月时,他会比较活跃、机灵和有反应。

他的四肢活动会比较流畅,亦会察觉周围环境,更会对你的面孔和周围的声音感到兴趣及作出反应。

《育儿百科(1)婴儿的基本护理》美国儿科协会育儿百科摘录《育儿百科(2)婴儿的喂养》美国儿科协会育儿百科摘录《育儿百科(3)婴儿的最初几天》美国儿科协会育儿百科摘录《育儿百科(4)第1个月》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摘录《儿童发展:你的宝宝达标了吗?0-1个月(2)》香港卫生署《新生儿健康须知 (出生至三个月)》香港卫生署1~3个月满月后,你可能已察觉到宝宝比初生时有明显的分别。

现在宝宝的睡眠时间会逐渐减少,他会对身边的事物和人感到兴趣,也会聆听四周的声音和人们的谈话。

当你去逗他玩时,他还会与你对望和向你笑呢!宝宝的手脚活动愈来愈能协调,动作也发展得更流畅和有目的。

《育儿百科(5)1~3个月》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摘录《儿童发展:你的宝宝达标了吗?1-3个月(3)》香港卫生署4-7个月当宝宝四个月大时,你和宝宝都已适应了日常的生活模式和规律,宝宝也会因此而增加了安全感。

在这段时期,宝宝可以协调种种体能和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使动作更有目标(例如用手拿起跟前的摇铃把玩、摇动或探究)。

《育儿百科(6)4-7个月》美国儿科协会育儿百科摘录《儿童发展:你的宝宝达标了吗?4-7个月(4)》香港卫生署8-12个月八至十二个月大的婴儿活动能力开始增加,宝宝以为自己已能活动自如。

1岁行为标准

1岁行为标准

1岁行为标准
1岁宝宝的发育行为标准如下:
大动作:宝宝能够独立行走,并且能在帮助下上下楼梯,但可能仍需要借助栏杆。

精细动作:宝宝能够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或画线,并开始懂得放下、交出玩具,能敲击、推拉、抓取物体,能堆叠2~3块积木。

语言能力:宝宝能够说出2~3个字的短语,理解600个左右的词汇,能够指认常见物品和图片,并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

社交能力:宝宝开始对人和事物有更明显的喜好,能够模仿大人的动作,对亲近的人产生情感依赖,与人交往时出现害羞、焦虑等表情。

适应性:宝宝能够自己拿杯子喝水,能用小勺吃饭,能够逐渐适应陌生环境。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具体还需要看宝宝的实际身体状况来决定。

0~1岁健康婴儿发展指标(含计算公式)

0~1岁健康婴儿发展指标(含计算公式)

0~1岁健康婴儿发展指标(含计算公式)婴儿期的发展主要可由四大方向来做评估: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社会生活能力。

然而必须先强调的是,各时期可达成的发展里程碑如同身高体重一般,正常婴儿彼此间本来就有快有慢,发展里程碑无法只以一特定时间点便界定何为异常、何为正常。

目前常见的检核婴儿发展工具是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Denver II) form(简称 DDST),它是记录各年龄正常婴儿可达到的发展能力,再以统计方法表达出正常婴儿中25﹪、50﹪、75﹪、90﹪可达某一动作的年纪。

举例来说,以放手独立走路而言,正常婴儿25﹪在11月大可达到,50﹪在12月大可达到,75﹪在13月大可达到,90﹪在14月大可达到。

由此可知,婴儿发展如同身高、体重成长一样,都是呈现常态分佈,有人快,有人慢。

婴儿期发展的四大方向以下依DDST由四大方向先做各阶段的说明,标示的年纪以90﹪正常婴儿可达成某一动作为准,在婴儿清醒时检测:★粗大动作1个月大:趴卧时可稍稍抬头。

2个月大:趴卧时抬头约可至30度左右。

3个月大:趴卧时抬头约可至45度左右。

4个月大:趴卧时抬头约可至90度左右。

5个月大:趴卧时可用双臂将胸部抬离床面。

6个月大:翻身(包括仰卧翻成趴卧、趴卧翻成仰卧皆可)。

7个月大:拉仰卧婴儿的双手至坐立时,婴儿头部、臀部跟随躯体,不会落后。

8个月大:可放手坐稳,或是能坐着用双手把玩玩具。

9个月大:可攀着家具站立。

10个月大:自己可攀着家具站起来。

11个月大:自己翻身坐起来。

12个月大:独立站2秒以上。

★精细动作1个月大:手追随物品至身体中线。

3个月大:手追随物品超过身体中线。

4个月大:可手持波浪鼓等玩具、双手交握、玩手。

5个月大:追踪物品达180度。

6个月大:伸手抓物品。

7个月大:抓取葡萄干等小物品、可将物品(如积木)交至另一手。

8个月大:同时拿两块积木。

10个月大:以食指和拇指夹取小物品(如葡萄干)。

0-1岁宝宝每个月生长发育指标

0-1岁宝宝每个月生长发育指标

0-1岁宝宝每个月生长发育指标0 0-1岁宝宝每个月生长发育指标一个月视觉:眼随物转头至中线,开始能调节视焦距。

听觉:对妈妈说话的声音很熟悉了,爱听悦耳的声音,要给宝宝听一些轻柔的音乐和歌曲 对宝宝说话、唱歌的声音都要悦耳。

喜欢周围的人和他说话,没人理他的时候会感到寂寞而哭嗅觉:讨厌刺激性强的气味。

味觉:能辨别不同的味道,对不喜欢的味道表示拒绝。

触觉:皮肤感觉能力比成人敏感得多,有东西刺激了皮肤,他就会全身左右乱动或者哭闹 示很不舒服。

对冷、热都比较敏感心理特点:面部表情逐渐丰富。

在睡眠中有时会做出哭相,有时又会出现无意识的笑。

动作:小胳膊、小腿总是喜欢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

俯卧时可抬头45度。

两个月视觉:能分辨鲜艳的颜色,会盯着清晰的东西看,会用眼睛追随走来走去的人。

听觉:能分辨妈妈说话的语气,妈妈安抚宝宝时,他会安静,妈妈语气大声时,宝宝会显 不安。

头会转向声音发出的地方。

嗅觉:对难闻的气味会逃避。

味觉:对难吃的味道表示拒绝。

触觉:喜欢依偎着妈妈。

当宝宝哭的时候,妈妈轻轻抚摸宝宝的面部、腹部或背部,能使 宝逐渐安静下来,停止啼哭认知:宝宝发现了一件好玩的玩具,那就是他的小手。

宝宝爱把手放进嘴里津津有味的吮 吃奶时手能触摸妈妈的乳房。

心理:会有意识的笑,开心或逗弄,宝宝会笑。

动作:宝宝仰卧时,大人稍拉其手,身体可以自己稍用力。

宝宝的双手从握拳姿势逐渐松开 如果给他小玩具,他可无意识地抓握片刻。

要给他喂奶时,他会立即做出吸吮动作。

会用小脚踢 东西。

语高兴时会发出“啊、呜”的声音。

闹。

吸。

三个月视觉:头眼协调好,头部可灵活转动,转向有光亮、色彩鲜艳的地方盯着看。

对颜色视觉已接进成人,喜欢红色、黄色、橙色。

能准确地认出妈妈的脸。

听觉: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将头转向声源。

喜爱听妈妈的声音。

嗅觉:对难闻的气味会逃避。

味觉:能区分食物的细微改变。

触觉:妈妈的抚摩可以使宝宝的情绪安定。

动作:趴着能把头和胸部抬起来,直抱时脖子不再摇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岁宝宝的行为成长指标
宝宝的“语言成长”比较容易察觉,从嗯嗯呀呀,到单字单词,到完整的句子,到复杂的情感表述。

相比之下,宝宝的“行为成长”往往没有太明显规律,而每一个宝宝的个体表现也不尽相同,不过,对于每一个不同年龄段的宝宝而言,他们的行为举止都需要爸爸妈妈们的仔细观察,结合“行为成长”的一些基本规律,从而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

0-1岁的宝宝开始“行动起来”
这个阶段的宝宝在几周大的时候就能够有很大的劲儿抓牢东西,甚至会用力地踢腿想站起来走路……尽管这些动作看起来很莫名其妙,不过,它们都是新生儿与生俱来的特有动作——其实是就反射作用。

例如:
1.宝宝受惊,他会快速且不自觉的动作或跳起
动作:宝宝拱起后背并伸展他的脖子,四肢和手臂
引起原因:宝宝听到了噪音和喧闹声;宝宝突然被抱起来,感觉要掉下去;甚至宝宝突然醒来,这些都能够让宝宝突然受到惊吓,从而做出不自觉的一种戒备和自我保护的动作来。

什么时候反射消失:大约在宝宝两个月大的时候,他就不会轻易被吓着了。

2.还不会站的宝宝试图伸出脚迈步
动作:家长挺直地抱着宝宝时,宝宝就会把一只脚放在另外一只脚的前面,样子像是要走起路来。

引起原因:宝宝脚心的知觉,想分担他所感觉到的他自己的体重。

什么时候反射消失:大约在宝宝两个月的时候就可以避免了。

3宝宝总喜欢把头伸出来寻找
动作:宝宝把他的头伸向家长的手指,妈妈的乳房,或是婴儿用的奶嘴然后随即张开他的小嘴。

引起原因:妈妈抚摸宝宝的脸这就让宝宝觉得他可以吃奶了。

什么时候反射消失:等到宝宝大约4个月的时候。

4宝宝吮吸的反射作用
动作:家长如果把手指伸进宝宝的嘴里,或是妈妈把乳头深入宝宝嘴中,宝宝就会自动地吮吸。

什么时候就开始这样做了:宝宝吮吸的反射作用将会帮助宝宝弄清楚他将会找妈妈吃奶了。

宝宝吮吸的反射作用在他出生前就存在着。

什么时候反射消失:大约在宝宝4个月的时候就能避免吮吸的反射作用。

然后宝宝的吮吸就会发展成有目的的行为,正如在宝宝饥饿的时候或是需要抚慰的时候他会主动提出要求。

5宝宝手掌紧紧抓住的反射作用
动作:宝宝似乎用了浑身的力气抓住你的手指。

引起原因:是因为家长用手轻轻抚摸宝宝的手掌。

什么时候反射消失:大约在宝宝五到六个月大的时候,他就不再这样做了。

不到1岁的宝宝已经能够飞吻了!
家长只要稍稍示范一下,就能看到自己心爱的宝宝给你飞吻了,那时的你心里面不知道会有多美呢。

大约十个月的宝宝可以有足够的力气和肌肉控制力,他可以自己坐起来,和你摆手说再见,更令你感到心喜的是宝宝能够把自己可爱的小手手放在嘴唇上然后对着你做出一个飞吻的动作。

尽管宝宝直到他三四岁的时候才知道飞吻这个动作的真正含义,但他却在无形中学会了用飞吻传递自己的情感。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宝宝的飞吻可不是随便就给谁的,他会把飞吻给时常亲近的你还有他经常可以见到的人们,而不是给所有人。

家长应该鼓励宝宝能够这样问候你,为他拍手喝彩,同时家长也应该给宝宝同样一个表情丰富的飞吻。

其实宝宝是非常愿意让你微笑起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