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简答题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简答题

物理化学简答题

物理化学简答题1. 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揭示反应进行的快慢,以及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特征。

2. 如何确定一个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量。

确定速率常数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速率方程式和实验数据进行求解。

实验数据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消耗和生成物产生的量来获得,然后将数据代入速率方程式,通过拟合求解出速率常数的数值。

3. 什么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指的是在封闭容器中,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持续变化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下,反应物的摩尔比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保持恒定,但并不意味着反应停止进行,而是正逆反应以相同的速率互相进行,保持动态平衡。

4. 阐述平衡常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值。

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反映化学反应到达平衡时的偏向性,常用符号为K。

平衡常数计算方法为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按其在平衡时的摩尔比写成幂函数,幂的指数为其在平衡时的摩尔数,然后将各项系数相乘得到平衡常数。

5. 什么是活化能?活化能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发生转化成生成物所需克服的能垒。

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克服能量差,活化能正好代表了化学反应进行所需的能量。

6. 什么是扩散?扩散是指物质在非均匀条件下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传输的过程。

在物理化学中,分子与分子之间发生撞击,从而使得物质的分布发生变化,这一过程被称为扩散。

7. 解释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的概念。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强下,溶液中能溶解的最大量溶质的浓度。

溶解度积是指在溶液中某物质溶解至饱和时,溶液中该物质的稀释浓度和平衡条件之间的关系,通常用符号Ksp表示。

8. 什么是极化和离解?极化是指当电场作用于非极性分子或原子时,电子云会发生偏移,使原本电中性的分子或原子获得一个或多个极化电荷。

离解是指溶质在溶剂中分解为可溶性离子的过程。

物理化学简答题

物理化学简答题

简答题:1、可逆电池的必须具备的条件:(1)电池在放点时所进行的反应与充电时的反应必须互为逆反应(2)根据热力学可逆过程的概念,只有当电池充电或者放电时E与E外只差一个无限小即E=E+_dE,使电流为无限小,因此不会有电能不可逆的转化为热能现象发生,放符合可逆过程的条件2液体接界电势,如何消除?答:一是避免使用有液接界面的原电池,但并非任何情况都能实现;二是使用盐桥,使两种溶液不能直接接触。

3第二类导体的导电机理;答:考正负离子的移动导电,气导电任务是由正负离子共同承担的4、科尔劳施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答;在无限稀释的溶液中,离子彼此独立运动,互不影响,无限稀释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等于无限稀释阴阳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5、离子氛;答:中心离子好像是被一层异号的电荷包围着,这层异号电荷的子女给电荷在数值上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统计的看,这层异号电荷是球星对称的,这层电荷所构成的球体称为离子氛6、基元反应;答:由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7、反应速率,碎温度的变化通常有的五种类型?答:(a)型r--T之间呈指数上升关系;(b)为爆炸型;(c)为先升后降型(d)型较为复杂,前半段与(c)型相似,继续升高温度,速率又开始增加;(e)为下降型。

8、活化分子;阿伦尼乌斯活化能?答:由非活化分子转变为活化分子所需要的能量就是活化能9、催化剂的基本特性?答:(1)催化剂参与反应,改变了反应历程和反应活化能,从而改变了反应速率(2)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二不能影响化学平衡(3)某些催化反应的速率与催化剂的浓度成正比(4)催化剂有特殊的选择性(5)在催化反应系统中加入少量的杂质可能强烈影响催化剂的作用10、多相催化反应的一般步骤;答:(1)反应物分子向催化剂表面扩散(2)反应物被催化剂表面吸附,这一步属于化学吸附(3)被吸附的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反应(4)产物分子从催化剂表面脱附(5)产物分子扩散离开催化剂表面11、朗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1)单分子层吸附(2)固体表面是均匀的(3)背媳妇的固体表面上的分子相互之间无互相作用力(4)吸附平面是动态平衡12、摩尔电导率?答:在相距为单位距离的两个平行板电极之间,放置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这时溶液所具有的电导率为摩尔电导率。

物化实验简答题

物化实验简答题

[问答] 对于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可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答:为了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在设计恒温槽时要注意:1. 恒温槽的热容量要尽量大一点,同时传热介质的热容量越大越好。

2.尽量加快电热器与接触温度计之间传热的速率。

为此可以使用的方法有2个:(1)感温元件的热容尽可能小,感温元件与电热器间距离要近一些;(2)搅拌器效率要高。

3.作调节温度用的加热器功率要小些[问答]实验时,为什么不能迅速搅拌,而要均匀地缓慢地搅拌?为什么要先测ΔT中而后测ΔT电?答:均匀地缓慢地搅拌能使反应均匀地平稳地进行,快速地搅拌会提供能量给系统,导致ΔT温度不确定,测出的中和热存在误差大。

将溶液倒入保温瓶内即刻发生中和反应,测其ΔT中,溶液的体积不变时,对系统加热,然后根据IVt即可计算出ΔT电[问答] 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和生成配合物的情况时,对相对分子量测定值的影响如何?答: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时,溶液浓度增加,凝固分子数目增多,ΔT增大,有M=K f1000g/ΔTW,故相对分子量测定值偏小;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缔合和生成配合物的情况时,溶液浓度减小,凝固分子数目减少,ΔT减小,有M=K f1000g/ΔTW,相对分子量测定值偏大。

[问答] 环己烷—异丙醇混合液是教师配制的,其浓度已经知道,为何在实验时还要测折射率,再利用折射率从标准曲线中查出相应的浓度?答:在这些配制的溶液中,都是有机物,它们挥发性很强,浓度就很难配得很准,知道的W环也是大概的,并不标准,用标准溶液测出其折射率,绘出标准曲线,这样求出的浓度比较准确。

[思考题] 为什么实验测量得到的温度差值要经过作图法校正?如何校正?(仔细阅读东北师大物理化学实验教材46-47面后,再做出回答。

)答:因为氧弹量热计不可能完全绝热,存在热的散失,因此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不能直接用测到的燃烧前后的温度差来计算,须经过合理的雷诺校正。

(这题可以用文字叙述而不画图)。

物理化学简答题

物理化学简答题

试分析吸光度不应小于零而小于零的原因?①零点不准;②空白档的透光率不是100%;③盛空白液的比色皿壁生有气泡。

722型分光光度计的放大器灵敏度有五档,应怎样选择?分光光度计的放大器灵敏度有五档,“1”最低。

其选择原则是保证能使空白档调到“100%”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灵敏度较低档,这样仪器能有更高稳定性。

所以使用时一般置于“1”,灵敏度不够时再逐渐升高,但改变灵敏度后需重新校正“0”和“100%”。

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时,实际是一种比色法。

分光光度计测定一溶液的吸光度,测定时用两个相同厚度的比色皿,一个盛纯水,一个盛测定液,在固定温度及波长下,得到测定值的透光率为102%,仪器正常,仪器操作及读数无误,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因为比色皿不洁,①盛水的比色皿的透明度比盛测定液的差;②若两个比色皿均清洗干净则是两个比色皿不配套,两者的材料的透明度不同。

本实验中为什么要将恒温槽设置为“高速搅拌”和“弱加热(低功率加热)”方式?高速搅拌有利于恒温水浴中各区域之间的热传递在短时间内完成,当水浴的实际温度偏离设定温度时有利于整个水浴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恒温状态。

低功率加热时使用是实际为800W的适中加热功率,可以降低加热器自身的热惰性,提高水浴的灵敏度。

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所采用的工作介质、感温元件、搅拌速度、加热器功率大小、继电器的物理性能等均有关系。

如何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①温度计灵敏度高;②在调节搅拌器的搅拌速度时,一定要调到一个适当的速度;加热器的加热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恒温槽的加热速度和散热一致时最好;③搅拌器、汞定温计和加热器相互接近,使被加热的液体能立即搅拌均匀并流经定温计及时进行温度控制;④记录数据时一定要当恒温槽的温度达到平衡时才开始记录,记录的时间间隔不要太长,记录的数据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反映其灵敏度。

临界胶束浓度:文献中给的CMC应该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分子排布,而实际只需较少的分子数便可在溶液的表面形成二聚体。

物理化学常考简答题

物理化学常考简答题

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OH H C COONa CH NaOH H COOC CH 523523+=+。

当用实验确定该反应的速率常数时,需要测定不同时刻反应物的浓度。

根据该反应的特点,采用电导法测定。

一、因为CH 3COOC 2H 5与C 2H 5OH 都是非电解质,反应前,体系的电导率等于NaOH 溶液的电导率;完全反应后体系的电导率等于CH 3COONa 溶液的电导率;反应过程中体系的电导率等于NaOH 与CH 3COONa 电导率之和。

)(-∞ΛOH m 与)(-∞ΛAC m差别很大,其余物质的摩尔电导率变化不大,总电导率对OH-浓度变化敏感。

二、主要使用的仪器:恒温槽、电导仪、电导池、秒表、移液管、微量注射器、三角瓶三、需要测量的数据:反应起始电导率0κ,充分恒温后,未加入CH 3COOC 2H 5时测得NaOH 溶液的电导率;反应结束的电导率∞κ,借助于NaOH 溶液同浓度的,充分恒温的CH 3COONa 溶液的电导率;反应过程中任意时刻的电导率t κ,恒温反应中t 时刻的电导率。

t OH AC OH t OH AC OH c c ,0,0)()(------⨯Λ-Λ=-⨯Λ-Λ=-∞∞κκκκ 0,,0--=--∞∞OH t OH t c c κκκκ 皂化反应是二级反应,kt c c t =-011,则其动力学方程为: ∞∞∞-+-=-κκκκκκ00011kt c t 作t c t ∞∞--κκκκ00~1关系图,直线的斜率即为反应速率常数。

关键操作:① 保持反应体系恒温,反应物预热到反应温度;② 准确量取乙酸乙酯的体积;③向NaOH溶液中注入CH3COOC2H5后立即开始计时;④电极使用前需先用蒸馏水洗净后用滤纸吸干水分;一、热力学基本问题:热力学的研究对象:热力学研究的对象是大量分子(粒子)的集合体,称为系统。

热力学研究方法:热力学研究方法是一种演绎的方法,运用经验所得的基本定律,借助体系状态函数的基本性质,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与计算,来判断体系变化的方向和限度,得出的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

物理化学试题集简答题

物理化学试题集简答题

1.有人认为“理想气体等温膨胀过程⊿U=0,热全部变成了功,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说法不符”请指出错误所在。

答:开氏说法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出热使之变为功而不留下其它变化。

关键是不留下其它变化,理想气体等温膨胀时热全部变成了功,体积增大了,环境体积缩小了,留下了变化,故原说法并不违反开氏说法。

2.有人认为“冷冻机可以从低温热源吸热放给高温热源,这与克劳修斯表述不符”请指出错误所在。

答:克氏说法为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冷冻机从低温热源吸热放给高温热源时环境失去了功,得到了热留下了变化,故并不违反克氏说法。

3.有人认为“被压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复原,这是个从单一热源吸热对外作功的过程,与开尔文说法不符”请指出错误所在。

答:开尔文说法必须在孤立系统中才成立。

4.有人认为“理想气体等温膨胀过程⊿U=0,热全部变成了功,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说法不符”请指出错误所在。

5.水自发地从高处往低处流,请从此例子中说明自发过程的特征有哪些?答:有方向的单一性和限度;具有不可逆性;具有可作功的能力。

6.简要说明卡诺热机的工作循环和卡诺热机的热机效率极限答:过程1:等温可逆膨胀;过程2:绝热可逆膨胀;过程3:等温可逆压缩;过程4:绝热可逆压缩;形成循环,最后气体回复原状。

η=1-T1/T2,T1>0,可逆热机效率的极限:η<17.为什么表面活性剂能大大地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答:因为表面活性剂分子是由亲水的极性基团(如-COOH,-CONH2,-OSO3, -OH等)和憎水的非极性基团(如碳氢基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基团与水分子有较大的吸引力,它的存在有利于其在水中的均匀分布;非极性基团与水分子的吸引力远小于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故它的存在有利于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在溶液表面或水-油两相界面,因此当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时将会吸附在水的表面上,采取极性基团向着水,非极性基团指向空气(或油相)的表面定向,这种定向排列使水和另一相的接触面减小,从而引起水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

物理化学实验简答题

物理化学实验简答题

实验一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简答题1.在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为什么所配NaOH和乙酸乙酯必须是稀溶液?2. 为何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且氢氧化钠和乙酸乙酯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3. 电导池常数如何校正?4. 为什么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可用电导结果测其不同时刻的浓度变化?测定时对反应液的浓度有什么要求?为什么?5. 在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假设反应起始时间计时不准,对反应速度常数K有何影响?为什么?6. 乙酸乙脂皂化反应中,反应起始时间必须是绝对时间吗?为什么?7. 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当a=b时,有x=K(G0 -G t ),c=K(G0 -G∞)。

假设[NaOH]≠[酯]时应怎样计算x和c值?8. 某人使用电导率仪时,为快而保险起见老在最大量程处测定,这样做行吗?为什么?测量水的电导率时,能否选用仪器上ms -1量程来测量,为什么?9. 电导率测量中,由于恒温槽性能不佳,温度逐渐升高,由此导致不同浓度时的K c 值将发生什么变化?10. 在乙酸乙酯造化反应实验过程中,我们先校正电极常数,后测定水以及溶液的电导率,请表达原因、操作过程以及目的?11. 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为什么由0.0100mol·dm-3的NaOH溶液测得的电导率可以认为是κ0?12.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为什么由0.0100mol·dm-3的CH3COONa溶液测得的电导率可以认为是κ∞?13.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如果NaOH和乙酸乙酯溶液为浓溶液时,能否用此法求k值,为什么?14.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中,乙酸乙酯溶液应在使用前现配,目的是什么?15.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中,反应体系的电导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何?16.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铂电极的电极常数是如何确定的?17、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电导率仪面板上温度补偿旋钮有何用途?怎样使用?18.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通过利用测定反应体系在不同时刻的电导或者电导率来跟踪产物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试问,溶液的电导或者电导率和反应物或者产物的浓度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19.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电导率仪上纯水电阻率旋有1-18MΩ-cm档位,本实验选择哪个位置?20.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测定活化能Ea,选择∆T= T2- T1在多大范围较好?为什么?21.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铂电极的电极常数与哪些因素有关?22.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电导率仪面板上有哪几个量程按钮?23.在乙酸乙酯皀化实验中铂电极的电极常数有何用途?24. 在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溶液的电导值怎样变化?为什么?25.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假设反应起始时间计时不准,对反应速度常数K有何影响?为什么?26. 在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如何由不同温度下反应的速率常数求该反应的活化能?27. 反应分子数和与反应级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反应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

物理化学简答题1

物理化学简答题1

1.简述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1.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2.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2. 简述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差别。

3. 简述热力学平衡态及其内容。

所谓平衡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系统中各个相的热力学性质不随实践变化,且将系统与环境隔离后,系统的性质仍不改变的状态.1.系统内部处于热平衡,即系统有单一的温度。

2.力平衡,单一的压力,3.相平衡,即系统内宏观上没有任何一种物质从一个相到另一个相,4.化学平行,即宏观上系统内的化学反应已经停止。

4. 简述可逆过程及其特征。

将推动力无限小,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在无限接近平衡条件下进行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特征。

5. 什么是系统?常见的系统包括哪几种?热力学把作为研究对象的那部分物质称为系统。

隔离系统,封闭系统,敞开系统6. 偏摩尔量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7. 简述理想溶液的定义、溶液中任意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及其特性。

任一组分在全部组成范围内都符合拉乌尔定律的液态混合物称为理想液态混合物,特征:1.同一组分分子之间与不同组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同,2.各组分分子具有相似的形状和体积,则可以预料,液态混合物中的每个组分均符合拉乌尔定律。

8. 简述稀溶液的依数性。

所谓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只依赖溶液中溶质分子的数量,而与溶质分子本性无关的性质。

9. 简述熵增原理。

绝热过程中熵不可能减小,这就是熵增原理。

10. 简述影响化学平衡的主要因素温度,压力,惰性组分,增加反应物的量,11. 画出水的相图,说明点线面的物理意义,并指出各相区的自由度数。

重点,p23312. 画出水的相图,说明相图中两相平衡线,为什么有的为正有的为负?重点,p23313. 画出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沸点组成图,指明各相态及自由度数。

P24514. 冰点和三相点有何不同?冰点是在0,101.325kpa压力下被空气饱和了的水的凝固点,三相点是在0.01度,0.610kpa 。

15. 什么是电导池常数?如何测定?对于一个固定的电导池,L与As都是定值,固比值L/As为一常数,此常数称为电导池系数,以符号Kcell表示,m-1.16. 简述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简答题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1.简述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1.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2.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
2. 简述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差别。

理想气体应该是这样的气体:
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因而不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其热力学能只是分子的平动,转动,分子内部各原子间的震动,电子的运动,核的运动的能量等,而这些能量均只取决于温度。

非理想气体:分子间不可忽略的真实气体。

真实气体都偏离理想气体,特别是在温度比较低、密度比较大的情况下,这种差别尤为显着。

3. 简述热力学平衡态及其内容。

所谓平衡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系统中各个相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且将系统与环境隔离后,系统的性质仍不改变的状态.1.系统内部处于热平衡,即系统有单一的温度。

2.力平衡,单一的压力,3.相平衡,即系统内宏观上没有任何一种物质从一个相到另一个相,4.化学平行,即宏观上系统内的化学反应已经停止。

4. 简述可逆过程及其特征。

将推动力无限小,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在无限接近平衡条件下进行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可逆过程的推动力无限小,其间经过一系列平衡态,过程进行得无限缓慢;
(2)可逆过程结束后,系统若沿原途径进行回复到原状态,则环境也同时回复到原状态;
(3)可逆过程系统对环境作最大功,环境对系统作最小功。

5. 什么是系统常见的系统包括哪几种
热力学把作为研究对象的那部分物质称为系统。

隔离系统,封闭系统,敞开系统
6. 偏摩尔量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体系中任一物质B的偏摩尔量xB的定义式为式中ne为溶液中除B物质的量nB 以外所有其它物...偏摩尔量是强度性质,是一个微商的概念。

可以理解为B物质处于溶液中时的摩尔量。

在温度、压力及除了某一组分(假设是组分A)以外其余组分的物质的量均不变的条件下,广度量X随组分A的物质的量nA变化率XA称为组分A的偏摩尔量。

偏摩尔量就是解决体系组成的变化对体系状态影响问题
7. 简述理想溶液的定义、溶液中任意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及其特性。

任一组分在全部组成范围内都符合拉乌尔定律的液态混合物称为理想液态混合物,特征:1.同一组分分子之间与不同组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同,2.各组分分子具有相似的形状和体积,则可以预料,液态混合物中的每个组分均符合拉乌尔定律。

8. 简述稀溶液的依数性。

所谓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只依赖溶液中溶质分子的数量,而与溶质分子本性无关的性质。

9. 简述熵增原理。

绝热过程中熵不可能减小,这就是熵增原理。

10. 简述影响化学平衡的主要因素
温度,压力,惰性组分,增加反应物的量,
11. 画出水的相图,说明点线面的物理意义,并指出各相区的自由度数。

重点,p233
12. 画出水的相图,说明相图中两相平衡线,为什么有的为正有的为负
重点,p233
13. 画出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沸点组成图,指明各相态及自由度数。

P245
14. 冰点和三相点有何不同
冰点是在0,压力下被空气饱和了的水的凝固点,三相点是在度,。

15.什么是电导池常数如何测定
对于一个固定的电导池,l的Aa都是是定值,故比值l/Aa为一常数,称为电导池常数。

测定:一个已知电导率的溶液注入电导池中测电阻,根据K=
(1/Rx)·Kcell,测Kcell
16. 简述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电则依靠离子的定向运动阴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的电子经外线路流向电源正极;阳离子在阴极上得到外电源负极提供的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只有这样整个电路才有电流通过
17. 简述可逆电池的必要条件。

化学可逆性即物质可逆,要求两个电极在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必须是放电时的你反应;热力学可逆即negligence
18. 简述可逆电极的种类。

第一类金属电极:金属与其阳离子组成的电极气体电极:氢电极氧电极卤素电极
第二类金属难溶盐及其阴离子组成的电极金属-氧化物电极
第三类氧化-还原电极
19. 简述一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反映的速率与反应物A的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无关
20. 简述二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二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成正比
21. 简述零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A浓度的零次方程正比。

半衰期正比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
22. 简述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

物理吸附的作用是范德华力,化学吸附是化学键力。

物理吸附可以是多层或者单层,化学只有单层。

物理吸附热小,化学大,物理吸附无或较差选择性,化学较强,物理吸附有可逆性,化学没有,物理吸附平衡容易达到,化学吸附不易达到。

23. 简述单分子层吸附理论的要点,并写出等温方程式。

单分子层吸附,固体表面是均匀的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分子相互之前无作用力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 P481
24. 简述影响界面张力的因素。

1.物质的本性温度,岁温度升高减小压力及其他因素,一般使表面张力下降
00. 以为例,说明链式反应的特征。

链的开始:产生自由原子或自由基1
链的传递:如反应,自由原子或自由基与一般分子反应,在生成产物的同时,能够再生自由原子或自由基,因而可以使反应一个传一个,不断地进行下去,链的传递时链反应的主体,这里自由原子或自由基等活泼粒子叫做链的传递物。

链的终止:如反应4,自由基,自由原子等传递物一旦变为一般分子而销毁,则由原始传递物引发的这一条链就被中断 P549
00. 简述复相催化反应的主要步骤。

P594
催化剂参与催化反应,但反应终止时,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数量都不变
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系统的始末状态,如果反应在恒温或恒压下进行,自然也不会改变反应热。

00.亚稳状态
过饱和蒸汽过热液体过冷液体过饱和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