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健康饲养及管理

合集下载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l.出生后的第l个小时(1)确保小牛呼吸小牛出生后如果不呼吸或呼吸困难,通常与难产有关,必须首先清除口鼻中的黏液,方法是使小牛的头部低于身体其他部位或倒提几秒种使黏液流出。

然后用人为的方法诱导呼吸,也可用-稻草搔挠小牛鼻孔或冷水酒在小牛头部以刺激呼吸。

(2)肚脐消毒呼吸正常后,应立即注意肚脐部位是否出血,如有用-干净棉花止住。

残留的几公分脐带内的血液挤干后必须用高浓度碘酒(7%)或其他消毒剂浸泡或涂抹在脐带上。

出生两天后应检查小牛是否有感染,正常时应很柔软,如感染则小牛表现沉郁,脐带区红肿并有触痛感。

如脐带感染可能很快发展成败血症(即血液受细菌感染),后者常引起死亡。

分娩后应用干净的稻草或麻袋擦干小牛。

(3)小牛登记小牛的出生资料必须登记并永久保存。

新生的小牛应打上永久的标记。

标记的方法有:在颈环上套上刻有数字的环、金属或塑料的耳标,盖印,冷冻烙印,照片。

(4)饲喂初乳初乳含大量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球蛋白、干扰素和溶菌酶),保证生长发育需要和提高抗病力,小牛饲喂初乳非常重要。

但饲喂初乳必须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初乳的质量是否是优质的?二是初乳的喂量,每次饲喂小牛的初乳量不能超过其体重的5%,即每次饲喂初乳l.25~2.5千克.出生头24小时应喂3mdash;4次。

三是何时喂初乳?犊牛生后4mdash;6小时对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母源抗体)吸收力最强,故生后O.5mdash;l小时喂初乳2千克,第2次饲喂应在出生后6~9小时,持续5~7天。

四是如何饲喂初乳?初乳喂前应在水浴中加热到体温39摄氏度,同时清洗奶瓶或奶桶。

(5)小牛与母牛隔离开小牛出生后立即从产房内移走并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确保小牛及时吃到初乳,最好放在单独圈养小牛的畜栏,刚出生的小牛对疾病没有抵抗力,给小牛创造一个干燥、舒服的环境可减低患病和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也便于饲养人员监测小牛的采食情况和体况。

附:发酵初乳是剩余初乳放在桶中放置而成,方法是在新鲜初乳中加l%丙酸可抑制非腐败菌繁殖,降低ph。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对牛一生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强管理。

下面是我们总结的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供养牛的朋友们参考。

1、犊牛的喂奶方法
当初生犊牛能站立后,一般在一小时左右喂初乳,第一次可喂
1-1.5公斤,以后的喂量约相当于犊牛体重的1/7-1/6,每昼夜喂4-5次。

每次喂奶后1-2小时,应喂给36-38℃清洁凉开水0.5公斤。

犊牛生后5-10天可随意饮水,一般到15-20天后再喂给凉开水。

我国一般多采用4月龄断奶,喂全乳400-600公斤,国外犊牛期一般为3-5周左右,喂全乳100公斤左右。

2、犊牛生后一周的饲养管理
犊牛生后一周后,可在草架上放上优质干草,训练其采食,以利于瘤胃的早期发育。

3、犊牛的饲料管理要点
生后10-15天要训练采食混合精料:用玉米、麸皮、大麦,豆饼混合粉碎,加入骨粉、食盐混合成干粉料或煮粥喂之,每日每头给10-20克,数日后可增之80-100克,1月龄250一300克,2月龄0.5公斤。

此时,也可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切碎的胡萝卜,2月龄时每日每头可给1-1.5公斤。

2月龄开始就可给青贮饲料,3月龄每日每头给1.5-2公斤,4-6月龄给4-5公斤。

2-3月龄可补饲抗生素饲料如金霉素,每日每头给1万国际单位,可提高犊牛日增重10%左右。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犊牛是指出生不久的小牛,它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得到良好的饲养管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犊牛饲养管理的要点。

一、饲料供给犊牛饲料供给的合理性对其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犊牛初期,母乳是最好的饲料,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抗体。

随着犊牛的生长,适当引入粗饲料和浓缩饲料,如青贮料、玉米秸秆、饲草、糠麸等。

饲料供应要定时定量,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

二、饮水管理犊牛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每日饮水量应在5-7升之间。

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水槽要定时清洗消毒,确保犊牛饮水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三、环境管理犊牛的饲养环境要保持干燥、清洁和舒适。

牛舍内部要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床铺要及时更换,保持干净卫生。

牛舍内要定期进行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四、疫病防控犊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疫病的侵害,因此疫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犊牛出生后应及时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

同时,要定期进行驱虫和体外消毒工作,预防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五、定期体检犊牛的生长发育情况需要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体检内容包括体温、呼吸、心跳、粪便等指标的观察和记录。

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或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六、合理断奶犊牛的断奶时间要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和饲养管理水平来确定。

一般来说,犊牛出生后2-3个月左右可以逐渐断奶。

断奶过程要温和,逐渐减少母乳喂养,增加粗饲料和浓缩饲料的供给。

七、合理饲养密度犊牛的饲养密度要合理控制,避免过度拥挤。

过度拥挤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的饲养密度不宜超过3-4头犊牛。

八、科学配种犊牛的繁殖是牧场的重要环节,科学的配种可以提高犊牛的品质和产能。

选择合适的种公牛和母牛进行配种,根据犊牛的品种和用途确定配种方案,提高犊牛的遗传质量。

九、合理运输犊牛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其舒适性和安全性。

运输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洗消毒、饲料供应、饮水管理等。

犊牛各阶段饲养技术

犊牛各阶段饲养技术

犊牛各阶段饲养技术
犊牛是牛的幼崽,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饲养技术。

以下是犊牛各阶段饲养技术的介绍:
1. 出生后0-1个月:母乳喂养是最好的方式,需要保持乳房清洁和干燥,保证犊牛有足够的乳量和营养。

2. 1-3个月:可以开始加喂牛磺酸、补充营养和促进犊牛食欲,同时加喂草粉和糠,帮助犊牛消化,促进毛发生长。

此外,需要保持饮水渠道的清洁和水质干净,避免犊牛得病。

3. 3-6个月:此时犊牛开始吃粗饲料,如青贮料、干草、玉米秸秆等。

同时,还需要补充犊牛专用饲料,以保证营养均衡。

要注意定期为犊牛建立体型和健康档案,定期称重和观察牛排颜色。

4. 6-12个月:这个阶段的饲喂需要更多的粗饲料和犊牛饲料,并增加一些蛋白质和矿物质的摄取。

同时,犊牛也需要注重运动,鼓励犊牛参加合适的活动,如散步、奔跑等。

总之,犊牛的饲养需要注重营养均衡,保持清洁和干燥环境,同时加强犊牛的运动和健康管理,以保证犊牛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犊牛饲养

犊牛饲养

犊牛的饲养管理其实犊牛的饲养应从母牛的怀孕后期就予以重视,若母牛怀孕后期若营养不足,则犊牛出生后体弱,不易饲养。

一、初生犊牛的护理:1、清除口鼻腔粘液使呼吸道畅通。

2、用5-10%碘酒消毒(剪掉多余脐带,保留8-10公分)。

3、让母牛舔干或擦干身上的羊水(在冬季更重要),称重后放入经过消毒并铺上干净垫草的犊牛栏中。

4、作好标记及产犊记录。

二、哺喂初乳犊牛出生后尽快让其吃上初乳,一般要求出生后0.5-1小时喂初乳,喂量为1.5升左右(或相当初生重的5%)。

初生犊牛头3-5天最好喂其母乳,每天喂2 -3次,第一天喂3-4升,以后每天增加0.5升。

初乳的喂量一般为体重的8-10%,喂奶的温度38℃左右,牧场应冷冻贮存部分优质初乳备用,冷冻初乳使用时最好用水浴加热,直接加热会使免疫球蛋白变性。

初乳的功能:1、含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增强犊牛的免疫力。

2、提供营养(乳脂、乳蛋白、矿物质、维生素含量都很高)。

3、初乳粘稠,可保护肠道粘膜,防止细菌侵入。

4、初乳含有较多的镁盐,因此具有轻泻作用,促进胎粪排出。

刚出生的牛犊其抗体吸收率为20%,但出生几个小时后抗体吸收率急剧下降(小肠上皮细胞对抗体的通透性逐渐下降),出生24小时后小牛几乎无法吸收完整的抗体(肠封闭)。

初乳的质量:初乳中的抗体浓度平均为6%(范围2-23%),浓稠的,黄色奶油状的初乳较好,稀薄并呈水样的初乳其抗体浓度可能较低。

干乳期较短、早产、产犊前挤奶、产犊前初乳遗漏都会造成初乳中的抗体含量低,胎次高的母牛比头胎牛的初乳含抗体水平高。

初乳与常乳成分比较(%)成分第几次挤出的初乳常奶1 2 3 4 5总固体23.9 17.9 14.1 13.9 13.6 12.9 蛋白质14.0 8.4 5.1 4.2 4.1 3.2酷蛋白 4.8 4.3 3.8 3.2 2.9 2.5免疫球蛋白 6.0 4.2 2.4 0.2 0.1 0.09 脂肪 6.7 5.4 3.9 4.4 4.3 4.0 乳糖 2.7 3.9 4.4 4.6 4.7 4.9 矿物质 1.11 0.95 0.87 0.82 0.81 0.74 比重 1.056 1.040 1.035 1.033 1.033 1.032三、常乳饲喂刚出生时,小牛消化系统的功能与单胃动物相同,真胃是唯一发育完全和有消化功能的胃。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犊牛是牛群中的幼崽,对于农牧业来说,犊牛的健康成长是牛群繁殖和生产的基础。

合理的饲养与管理技术可以帮助犊牛健康成长,提高其生产性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犊牛饲养与管理的技术。

一、合理的饲喂1. 提供优质饲料:犊牛的饲料应以优质牧草、浓缩饲料和精饲料为主,保证其营养需求的满足。

在犊牛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其免疫力和生长发育。

2. 饲喂频率和量:犊牛的胃容量有限,应分次、分量饲喂,避免一次性喂太多。

刚断奶的犊牛可以每天饲喂4-5次,每次分量逐渐增加。

随着犊牛生长,饲喂次数逐渐减少至2-3次,但每次的饲喂量要保持稳定。

3. 喂养规律:犊牛的饲喂时间要规律,不可随意更改。

定时喂养可以促进犊牛的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

二、合理的饮水管理1. 提供清洁饮水:犊牛的饮水要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和传染病的发生。

2. 定时更换水源:定期更换饮水设备中的水源,保持水质新鲜。

同时,定期清洗水槽和水管,防止水质污染。

3. 注意水温:犊牛对水温敏感,一般应保持在15-20摄氏度。

过冷或过热的水都会影响犊牛的饮水量。

三、合理的环境管理1. 温度适宜:犊牛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应保持舒适的温度环境。

夏季高温时,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冬季要注意保暖,防止犊牛受寒。

2. 通风良好:犊牛舍应保持通风良好,保证空气流通。

过度潮湿或缺氧的环境都会影响犊牛的健康。

3. 干净卫生:犊牛舍要保持干净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床草,防止细菌滋生和疾病传播。

四、健康管理1. 疫病防控:定期做好犊牛的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预防常见的疾病。

定期体检犊牛,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个体。

2. 合理的运动:犊牛需要适量的运动,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肌肉的发达。

3. 防止外伤:犊牛舍和饲养设备要安全可靠,避免犊牛因摔倒或被夹伤等意外事故。

总结起来,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合理饲喂、合理饮水、合理环境和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5篇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5篇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5篇第1篇示例:肉犊牛是指出生后不久即开始饲养的小牛,主要是用于肉类生产。

在肉犊牛的饲养过程中,合理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提高肉犊牛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

下面将介绍肉犊牛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出生后至断奶阶段1. 出生后的头几小时,肉犊牛需要吸食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肉犊牛的抵抗力。

因此要确保母牛有足够的初乳供应。

2. 在母牛断奶前,逐渐开始为肉犊牛提供精细颗粒料和优质青贮料,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可以在一岁以下就断奶,喂牛群食的时候要及时换水,确保饮水卫生。

3. 定期给肉犊牛进行防疫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保持牛棚的清洁卫生,确保肉犊牛生长环境的良好。

1. 在断奶后,逐渐将肉犊牛转移到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混合饲养模式,逐渐增加精饲料的比例,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蛋白质和能量,促进生长发育。

2. 根据肉犊牛的生长情况和体重进行分类饲养,确保每头肉犊牛都能得到适量的饲料,避免出现过度肥胖或生长不良的情况。

3. 定期进行体重测量和生长性能评估,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措施,以保证肉犊牛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

三、肥育阶段至出栏阶段1. 在肉犊牛进入肥育阶段后,应逐渐增加饲料的能量含量,促进体重的快速增长,提高产肉量。

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添加剂,如抗生素和激素,加快生长速度。

3. 在肉犊牛接近出栏的阶段,逐渐减少饲料的含量,以减少脂肪沉积,保证肉质的品质。

同时要注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压力,避免对肉犊牛造成伤害。

肉犊牛的饲养管理是一个复杂而严格的过程,需要合理的饲料配方、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定期的疫苗接种等措施。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肉犊牛的快速生长和良好的养殖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第2篇示例:肉犊牛是一种优质的肉源动物,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而肉犊牛的饲养管理对于其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肉用犊牛是生产高品质牛肉的重要来源,饲养管理是影响犊牛生长发育和肉品品质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饲料管理、生活环境、疾病防治等方面介绍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饲料管理1. 奶粉选择:犊牛在出生后2-3小时内必须开始喂奶粉,选用优质奶粉可提高犊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应予选择营养全面、粉末细腻易溶、无异味的优质奶粉,并按照其说明书按时按量喂养。

2. 粗饲料添加:一般在犊牛出生1周后可以开始添加粗饲料,如青贮、饲草等,以增加犊牛受精占有率和瘤胃发育。

选择优质粗饲料,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持清洁卫生。

同时,粗饲料添加量不宜过多,以防犊牛消化不良。

3. 浓缩料添加:犊牛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浓缩料是必不可少的饲料。

应选择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全面、易消化吸收的优质浓缩料,并按照犊牛的生长状态和体重合理添加。

二、生活环境1. 温度控制:犊牛出生后体温较低,需要保持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一般保持在15-25℃之间。

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干燥,避免犊牛患上呼吸道疾病。

2. 卫生管理:犊牛的生活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及时清理粪便和垃圾。

每天要对犊牛圈内进行清洗消毒,保持环境卫生,避免疫病的传播和降低犊牛的感染风险。

3. 饮水管理:犊牛每天需要饮水量占体重的10%左右,要保证水源干净卫生。

给犊牛配备喝水设施,定时更换饮水,确保犊牛的饮水量和水质。

三、疾病防治1. 预防犊牛腹泻:在犊牛喂养过程中,应根据奶粉使用指南正确喂养,保证奶量和营养均衡。

定期清洗卫生,避免犊牛接触脏物。

对出现腹泻症状的犊牛应及时就医。

2. 预防呼吸道疾病:保持空气清新和干燥,并定期清洗消毒,减少犊牛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同时,注意犊牛的饮食卫生,避免犊牛患上口蹄疫等疫病。

3. 疫苗接种:根据兽医指导,将犊牛接种常见疾病的疫苗,如口蹄疫、瘟热等,提高犊牛的抵抗力。

总之,在生产肉用犊牛的过程中,合理的饲养管理是影响犊牛生长发育和肉品品质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犊牛健康饲养及管理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以前的小牛。

犊牛是奶牛生产的第一步,由于这一阶段的小母牛瘤胃发育尚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尽早吃到初乳,提高犊牛成活率;适时饲喂精料,促进瘤胃发育;推行早期断奶,培养健康的犊牛群。

犊牛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时期:新生犊牛、哺乳犊牛和断奶后犊牛。

一、新生犊牛饲养管理新生犊牛指出生后3天以内的犊牛。

饲养管理目标主要是提高犊牛成活率。

(一)饲养技术犊牛出生时机体循环系统免疫球蛋白的浓度非常低,所以尽早给犊牛提供足够的优质初乳对犊牛存活和健康至关重要。

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数量变异很大。

因此,为了让犊牛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必须让犊牛尽早足量的吃上初乳,这是提高犊牛成活率的关键。

1.初乳饲喂量和饲喂时间犊牛出生后初乳的饲喂量以及饲喂时间对于犊牛成活率影响极大。

第一次饲喂初乳到底喂多少才算够,通过下边的计算便可知道。

刚出生的犊牛体重平均为40kg(35~45kg),体高70~2000px。

体内血液含量占体重10%左右。

犊牛在出生时身体内不含任何抗体,必须从初乳中获得抗体,才具有后天免疫力。

而要想使犊牛获得足够的免疫力,犊牛血液中IgG的浓度必须达到15g/kg。

优质初乳中IgG的浓度为50g/kg。

为此,计算如下:犊牛体重:40 kg血液容量(约占体重10%):4 kg血液中IgG的浓度必须达到:15g/kg则通过初乳至少必须吸收IgG:60g而犊牛对初乳中IgG的吸收率仅:30%所以至少需要从初乳提供IgG:200g初乳中IgG的浓度为:50g/kg因此第一天饲喂初乳的量至少为:4kg这样,犊牛在初生1小时内完成第一次饲喂,第一次初乳喂量至少应达到2kg以上(日喂量的一半),出生6h~9h喂第二次,在24h内最好饲喂初乳2次~3次,总共饲喂4~6kg,以便让犊牛获得足够的免疫力。

以后每天喂奶3次,每天4~6kg,全天喂奶量应控制在体重的10%~12%。

如果第一次初乳饲喂太晚或喂量不足,则犊牛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将大大减少,犊牛死亡率也会随之升高,见图1。

图1 初乳饲喂量和饲喂时间对犊牛血液IgG浓度和死亡率的影响2.评价初乳质量的方法只能喂给犊牛高质量的初乳,测量初乳密度可以作为评价初乳质量的一个指标,质量好的初乳相对密度高于。

初乳饲喂前应用比重计或折光仪,测定比重和折光率,推断IgG浓度,进行质量评定,见表1。

表1. 奶牛初乳质量评定IgG浓度(mg/mL)比重计标记折光率(%)质量判定≥50绿色≥22好~黄色~一般≤25红色≤20差初乳中的抗体浓度还与下列因素有关:(1)干奶期不够长(少于4周)或早产;(2)分娩前挤奶或初乳遗漏;(3)奶牛年龄,经产母牛初乳比头胎母牛初乳抗体含量高,由于经产母牛生活时间长,接触免疫源广,其所含抗体的种类也较多,抗病能力比较广;(4)奶牛是否有严重传染病,如乳房炎等会影响初乳的质量。

3. 饲喂初乳的方法与自然吮吸相比,使用带有奶嘴的奶瓶饲喂初乳能够更好地控制饲喂量。

这种方法饲喂很容易调教,因为犊牛天生头向上吮吸乳头。

每次饲喂后奶瓶以及所有用具都必须彻底清洗干净,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的生长和病原菌的传播。

让犊牛直接把头伸入奶桶中饲喂初乳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方法与犊牛天生抬头吮吸的本能相逆反,犊牛头朝下从奶桶中吸奶需要训练和引导几次,方法是用手指沾一些牛奶然后慢慢引导犊牛头朝下从奶桶中吸奶。

4.初乳的保存和处理初乳加热到犊牛体温水平(39度)才能使用奶瓶饲喂,剩余的初乳可以在4度冰箱内保存几天,高质量的初乳长期冷冻保存。

生产实践中,可将合格的初乳按2kg 标准统一装瓶进行收集,记录采集日期、母牛编号等信息,然后-20℃冷冻保存,以便实行新生犊牛出生后尽早哺食初乳的需求。

冷冻初乳经解冻后可用以饲喂那些初乳质量差或初乳有问题的母牛所产的犊牛。

(二)管理要点刚出生的犊牛要精心护理,按顺序做好以下几点:1. 犊牛出生后用毛巾清理口、鼻、耳内的黏液,确保呼吸畅通,耳内干净。

2. 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黏液;也可用干净毛巾或者一次性纸巾擦干。

3. 舔干或查干后,将犊牛与母牛隔离。

4. 用消毒剪刀在距离犊牛脐部150px~200px处断脐,并挤出脐带内污血,接着用5%~10%的碘酒浸泡消毒1~2min。

5. 给犊牛称重、打耳标、照相、建系谱,放至消毒好的犊牛笼。

6. 注意犊牛保温,保持环境卫生。

二、出生后4天~断奶前犊牛饲养管理(一)培育目标成活率≥95%;平均日增重≥800g;断奶时体重为出生体重2倍;体高≥2250px。

(二)饲养技术正确饲喂犊牛对早期健康和发育均有极大的好处。

以下几个因素非常重要:饲喂量、饲喂次数、饲喂方式、牛奶温度、饲喂人员的手及喂奶器具的清洗消毒。

1.常乳及代乳粉的饲喂量犊牛进入常规的哺乳阶段,饲喂一定量的全奶并配合优质开食料是饲喂犊牛的最好方式,饲喂全奶所获得的犊牛生长状况可以作为一种饲养标准评价其他饲喂方法下的犊牛生长情况。

乳房炎奶牛使用药物治疗期间所产的牛奶用来饲喂犊牛可能会增加犊牛患病的危险性,因为牛奶中可能含有大量细菌和残留的抗生素,虽然犊牛尚未发育,这些潜伏在犊牛乳房内的细菌使这些犊牛成熟后容易患乳房炎。

长期摄入低浓度抗生素也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会削弱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所以最好不要使用乳房炎奶饲喂犊牛。

按照培育方案饲喂常乳。

犊牛哺乳期长短各地不尽一致,一般为6~8周,培育方案分全乳培育方案和代乳粉培育方案。

(1)全乳培育方案全乳培育犊牛是指整个哺乳期间犊牛饲喂的营养主要是鲜牛奶,每天哺乳量为体重的10%~12%,哺乳期一般6~8周,其8周培育方案和6周培育方案见表2和表3。

(2)代乳粉培育方案代乳粉培育指出生后4天至断奶的犊牛用代乳粉替代鲜牛奶哺乳的一种方案。

是否使用代乳粉取决于出售牛奶的价格与购买代乳粉的价格,饲喂代乳粉的犊牛日增重比饲喂全奶稍低,但这个时期的饲养目标是保持健康,所以生长速度稍微缓慢一些没有不良影响,关键是选择的代乳粉质量要使犊牛保持健康生长。

饲喂方法:一般将代乳粉用38~42℃的温开水按1:7比例进行稀释,稀释后按犊牛体重的10~12%进行饲喂。

它具有营养全面、防止疾病垂直传播、价格低廉等特点。

哺乳期一般6~8周,其8周培育方案和6周培育方案见表2和表3。

2.犊牛开食料饲喂犊牛饲养应该在早期饲喂固体饲料即犊牛开食料,开食料在瘤胃中发酵后的终产物挥发性脂肪酸尤其是丁酸,有助于刺激瘤胃功能的发育。

开食料的组成和物理性状非常重要。

开食料应该是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含有足够的可消化纤维、具有适当粒度的固体饲料。

在瘤胃及其微生物菌群还没有发育成熟之前,纤维素在瘤胃中的消化过程很有限,饲喂长干草对于哺乳期犊牛瘤胃发育不如开食料有效,而且还会限制犊牛代谢能采食量,长干草在断奶后饲喂更好。

犊牛开食料饲喂量及饲喂方式见表2和表3。

表2 犊牛8周培育方案(单位:kg)日龄乳饲料种类喂量方式种类喂量方式1~3初乳4吸吮奶嘴或灌服强饲---4~7常乳或代乳粉4奶桶自饮开食料加入奶中8~14常乳或代乳粉5奶桶自饮开食料~加入奶中15~35常乳或代乳粉6奶桶自饮开食料~自由采食36~49常乳或代乳粉5奶桶自饮开食料~自由采食50~60常乳或代乳粉3奶桶自饮开食料~自由采食合计-292----表3 犊牛6周培育方案(单位:kg)日龄乳饲料种类喂量方式种类喂量方式1~3初乳4吸吮奶嘴或灌服强饲---4~7常乳或代乳粉4奶桶自饮开食料~加入奶中8~28常乳或代乳粉5奶桶自饮开食料~自由采食29~42常乳或代乳粉3奶桶自饮开食料~自由采食合计-175----(二)管理要点1.饲喂哺乳期犊牛时要做到“五定”、“四勤”和“三不”。

“五定”、“四勤”和“三不”即定质、定量、定时、定温、定人、勤观察、勤消毒、勤换褥草、勤添料、不混群饲养、不喂发酵饲料、不喂饮冰水。

(1)定质劣质或变质的牛奶、含抗生素的牛奶、发霉变质的开食料以及被污染的饮水禁止饲喂;发霉、潮湿、坚硬、含有农药残留的褥草禁止使用。

(2)定量每日、每次的喂量按饲喂计划进行合理分配,同时按犊牛的个体大小、健康状况灵活掌握。

饲料变量和变更要循序渐进。

(3)定时犊牛每天可喂2~4次,一旦喂奶时间和次数固定下来,就要严格执行,不可随意更改。

(4)定温喂奶的温度要控制在35~40℃,一般夏天控制在34~36℃,冬天控制在38~40℃,奶温不可忽冷忽热。

(5)定人固定的饲养人员熟悉犊牛的食量和习性,频繁更换会产生较大应激,影响犊牛发育。

生产实践中,犊牛饲养要由有经验和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

(6)勤观察饲养人员应每天三次观察犊牛的采食、饮水、排便及精神状态。

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7)勤消毒饲养人员应每天对水槽、料槽和地面进行清理、刷洗和消毒。

犊牛转出后,应彻底消毒牛床、牛栏及用具,并空置一周以上,方可再次投入使用。

(8)勤换褥草褥草必须保持干净、干燥、足量,否则立即添加和更换。

(9)勤添料饲料按犊牛实际采食量分多次添加,确保随时吃到新鲜饲料。

做到每天人工清槽一次。

(10)不混群饲养犊牛混群饲养会增加水平传染疾病的风险。

所以应单独饲养。

(11)不喂发酵饲料在犊牛断奶之前,胃肠道生物菌群不健全,对粗饲料的消化能力很差,故不准饲喂青贮、酒糟等发酵饲料。

(12)不喂饮冰水奶牛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饲喂冰水,尤其是哺乳犊牛,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拉稀。

2.防寒保温0~3天犊牛由于抗寒能力较差,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18℃,新生犊牛适宜饲养在室内高床犊牛笼内,并采取保暖措施。

犊牛从舍内转移至舍外时,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应激。

3.环境犊牛的生活环境要求安静、清洁、干燥、背风向阳、冬暖夏凉。

哺乳期犊牛应一牛一栏单独饲养,以保证犊牛健康成长。

4.饮水犊牛每次喂乳1h~2h后,喂饮适量温水。

开始应人为控制饮水,以防涨肚,7~10天后逐步过渡到自由饮水。

控制饮水时,每天饮水次数与喂奶次数相同。

夏天控制饮水时,每次饮水量应从逐步增加到,温度从30℃逐步降低到15℃;冬天控制饮水时,每次饮水量从不给水逐步增加到,温度从35℃逐步降低到15℃,以适应自由饮水,防止发生下痢。

5.去角犊牛出生后2~5周去角。

过早应激过大,容易造成犊牛疾病和死亡;过晚角基生长点角质化,容易造成去角不彻底而再次长出。

常用的去角方法有电烙铁法和火碱棒法。

电烙铁法选择枪式去角器,其顶端呈杯状,大小与犊牛角的底部一致。

去角时将犊牛简单保定,防止挣扎。

将去角器通电10分钟加温至480℃~540℃后,放在犊牛角突起的基部处10秒钟,或者使基部组织变为古铜色为止(图2)。

用电烙铁去角比较简单,一般不出血,在全年任何季节都可进行,适用于15日龄~35日龄以内的犊牛。

但在使用时应注意烙烫时间和位置,防止去角不彻底或造成颅内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