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剖析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128.2 117.1
100 疫情在国 内
爆发
谷物 大豆
1.3.4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粮食储备和应急 .
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国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上构建了“三道防线”,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 体 系,可以较好的应对突发或中长期粮食安.全问题。
稻谷, 21186, 32%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公斤/公顷) 单位面积薯类产量(公斤/公顷)
单位面积豆类产量(公斤/公顷)
1.2.1 中国粮食消费现状——人均粮食消费量有所下降
从我国粮食消费情况来看,根据国家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从2013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是消费量从148.71千克每人下降到 了2019年的130.11千克每人每年,从具体品类消费结构变化,三大类粮食作物人均消费变化情况呈现出较大差异,我国谷物 类粮食作物人均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豆类粮食作物呈现上升趋势,薯类粮食作物则是呈现小幅波动增 加。
2019年我国大豆消费结构(单位:%)
食用消费,损耗及其他, 种子用量,
12.45%
2.85%
0.63%
2019年我国包装食用油消费结构(单位:%)
其他, 30%
大豆油, 35%
压榨消费, 84.07%
葵花籽油, 8%
橄榄油, 5% 玉米油, 12%
菜籽油, 10%
1.3.1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贫困人口数量及消费收入 .
0.00
2001-2020年中国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单位:公斤/公顷,%)
8.00% 5733.52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0.24%01..0000%% -1.00% -2.00%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摘要:通过时1990一2012年间我国粮食产量的分析,在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诸多原因中选出了3个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模型对粮食产量情况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这些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与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建议一、研究意义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 它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尽管我国粮食总体上虽然保持了较高的自给率! 但大豆进口量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超过70% 的大豆依赖进口 ! 而其中30%以上进口自美国$当前的形势提醒我们!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 而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来说! 粮食供给必须首先立足于国内生产$ 随着我国粮食需求日益增长! 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 大量资源不断流向城市! 农业可耕地面积日益萎缩! 使得粮食生产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 粮食生产问题如果解决不好! 就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制约和冲击粮食是人民生存之本、经济发展之柱,对稳定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
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它更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
近几年世界粮食价格的大范围浮动,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大起大落更使我们重新审视起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同时只有抓住了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改府才能正确的做出举措来将粮食生产引向健康合理的发展路线并且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二、文献回顾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很多,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粮食生产问题.于法稳选择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播种面积和受灾面积等5个指标作为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这5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有效灌溉面积、农机总动力和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3个最主要因素;肖海峰将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选择为粮食播种面积、其他物质费用、成灾面积、劳动力和化肥费用,通过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证实了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最重要的因素;熊华等人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和C一D生产函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证实了化肥施用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均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此外,xinagL采用粗糙集理论,张建平、Yun zhang和Wu Y等人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中又加人了农村用电量、地膜覆盖面积、水电建设投资和支农支出等因素,从多种角度验证了这些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的重要性。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粮食产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量化分析。
下面将详细介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的步骤和应用。
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用于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粮食产量,自变量则包括多个可能的因素,如天气、土壤条件、农业技术等。
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粮食产量的历史数据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的数据。
对于年度产量数据,可以从农业统计年鉴等公开渠道获取,而对于自变量数据,可以通过相关研究或者实地调查获得。
接下来,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缺失值填充、异常值处理、数据标准化等。
这些步骤可以提高回归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后,选择适当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线性回归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逻辑回归模型等。
线性回归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回归模型,假设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而多项式回归模型可以描述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逻辑回归模型则用于因变量为分类变量的情况。
在建立回归模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拟合和评估。
拟合是指找到最佳的回归系数,使得模型对数据的误差最小化。
评估包括解释模型的统计显著性、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检验等。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R平方、调整R平方、F统计量等。
最后,根据回归模型得到的结果,可以分析各个自变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
通过回归系数的正负来判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增益或减益作用。
此外,还可以进行模型的预测和验证,对未来的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并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总之,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是一种有效的量化分析方法,可以深入了解粮食产量背后的驱动因素,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这一方法在农业经济学、农业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粮食种植产量不够高的原因

粮食种植产量不够高的原因
粮食种植产量不够高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是自然的、人为的或者是由于资源管理不善引起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粮食产量不足的原因:
1.气候条件:气候变化、干旱、洪灾、极端温度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对农作物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2.土壤质量:贫瘠的土壤、土壤侵蚀、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等问题都会限制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3.水资源不足: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缺水或水资源管理不善可能导致产量下降。
4.农业技术水平:使用过时的农业技术、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都可能导致产量不高。
5.农业投入不足:缺乏足够的农业投入,如化肥、农药、良种等,会限制作物的生长。
6.疾病和虫害:作物受到疾病和虫害的侵害可能导致产量下降,特别是当防治措施不力时。
7.政治和经济因素:不稳定的政治局势、贫困和不公平的经济结构可能使农民难以获得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从而影响生产。
8.基础设施不足:缺乏良好的基础设施,如灌溉系统、交通网络等,也可能影响农业的生产效率。
9.市场因素:低价格、缺乏市场准入、贸易限制等因素可能降低农民的积极性,影响粮食生产。
10.人力资源问题:缺乏合格的农业劳动力,尤其是在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情况下,可能影响农业的生产效率。
这些因素通常相互交织在一起,导致了粮食产量不够高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改进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水资源管理等。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应用统计案例库封面一、案例背景与数据介绍1影响中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政策因素等。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查得的数据,选择从1983年到200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选取的变量及单位、各项数据为下表:1本例选自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2005级本科生薛立波的应用回归分析课程作业,第一至第三部分是作业节选,指导教师刘文卿做了适当修改,第四部分是指导教师的评注与改进。
二、分析过程1. 在SPSS中计算增广相关阵,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输出结果如下:从相关阵发现,丫与X2的相关系数只有0.027,很小,P值=0.903,很大,数据上说明这些年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无显著影响。
与X3的相关系数为0.284,P值=0.201,也不太显著,与XI、X4 X5的相关系数相对要大些。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粮食是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我们还没有能不依赖于土地的大规模粮食生产技术,与这里的分析有很大出入。
统计学的知识告诉我们,不能仅凭简单相关系数的大小来决定变量的取舍。
2. 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用SPSS对原始数据作全部5个自变量的线性回归,输出结果为:Model SummaryANOVA复相关系数R=0.990,判定系数R2 =0.981,由判定系数看回归方程高度显著。
方差分析表中,F=162.733,P值=0.000,表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X1、X2、X3、X4、X5在整体上对Y有高度显著线性影响。
进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从回归系数表中看到:X2的P值=0.000,对因变量的影响显著。
X3的P值=0.001,对因变量的影响显著。
充分说明在多元线性回归中不能仅凭简单相关系数的大小而决定变量的取舍。
X1的P直=0.022,X4的P直=0.013,影响都显著。
而农业劳动力X5的P直=0.693>0.05,影响不显著,可以剔除。
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一、背景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是每个国家的基本任务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粮食安全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供给、需求、气候和自然环境等因素。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二、影响因素1.供给因素我国农业实力逐渐提升,但仍存在着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和严重的瓶颈制约,这对粮食的供给带来了不利影响。
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由于部分地区的农民流入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劳动力短缺,粮食产量无法满足需求。
其次,农民在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同时,也要面临粮食市场价格下跌而导致收入下降的问题,这种矛盾往往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计,也会对粮食产量带来负面影响。
最后,市场需求起伏不定,农民需要应对市场变化调整种植结构,但是不能完全保障粮食生产。
2.需求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粮食需求量与日俱增,且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同时,我国大部分人口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粮食占用很大部分收入。
因此,不仅数量需求,质量需求也持续增加。
这些需求的成分包括婴幼儿、老人、中青年,他们的营养需求差异较大,陈述的知识有差异。
这些因素都对粮食的消费量和质量产生了影响。
3.气候因素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气候因素对粮食产量影响尤为明显。
天气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会对粮食产量造成极大影响。
例如,2019年,黄河中下游地区连续多日暴雨,导致大面积农作物受灾,严重影响了当年粮食产量。
同时,气候变化也极大地影响了粮食生产,降雨量和温度异常,以及干旱、水涝等灾害都会对粮食产量和品质带来影响。
4.自然环境因素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业资源日渐受到了破坏和污染,对于粮食质量和数量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原因及对策粮食生产安全是指粮食产量和质量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粮食需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不破坏环境、不损害人体健康的状态。
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升高、降水不均等问题,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如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现象,使得粮食减产或损失。
对策: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警,提前采取适应性措施,如调整耕地结构、改良灌溉设施、推广耐旱、抗洪的农作物品种等,提高粮食生产的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
2. 土壤退化: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不合理农耕方式等,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养分流失,土壤酸化和固氮能力减弱,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生长的健康和产量。
对策: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土地管理方法,如有机肥料的使用、轮作休耕、生物养分补给等,促进土壤健康,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 生物多样性丧失:大规模的工业农业和森林砍伐等活动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破坏了生物链和生态平衡,影响了农作物的传粉、授粉和天敌等生态服务功能。
对策:推进生态农业和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如建立生态廊道、种植花卉和草本植物等,增加益虫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自然控害能力。
4. 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是粮食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被过度利用和污染,导致农业用水的不足。
对策:实行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益,如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改进灌溉方式、加大水土保持力度等,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
5. 慢性毒物: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如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和化肥对人体健康有一定风险。
对策: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管理与监管,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提倡绿色、有机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气候变化、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短缺和慢性毒物等。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选取我国1978-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检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比较,最终建立合适的回归模型,对其做统计和经济意义上的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粮食产量有效灌溉面积受灾面积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建国后,在经历人民公社运动、大跃进以及文革的浩劫后,农业发展严重滞后,无法满足人民的需要。
1978年改革开放也首先在农村地区开展,实行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粮食产量也不断上升。
可是农村人口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也制约着粮食产量的进一步增加。
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约着粮食产量呢?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选取了我国1978年到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并且在通过分析知道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后,提出了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
二、数据收集本文选取了1978年至2011年的34组数据,从数据个数来看完全满足多元回归模型的设定需要。
选取1978年以后的数据主要是因为1978年之前,由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农业数据的浮夸形象,以及文革期间农业生产的停滞等非正常社会现象会影响模型的分析,故从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开始选取数据。
1978年-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的数据表年份粮食产量(万吨)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万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受灾面积(千公顷)Y X1 X2 X3 X4 X5 1978 30476.50 11749.90 44965.00 884.00 120587.20 50807 1979 33211.50 13379.50 45003.13 1086.30 119262.70 39367 1980 32055.50 14745.75 44888.07 1269.40 117234.27 50025 1981 32502.00 15680.10 44573.80 1334.90 114957.67 39786 1982 35450.00 16614.21 44176.87 1513.40 113462.40 33133 1983 38727.50 18021.90 44644.07 1659.80 114047.20 347131984 40730.50 19497.22 44453.00 1739.80 112883.93 31887 1985 37910.80 20912.55 44035.93 1775.80 108845.13 44365 1986 39151.20 22950.00 44225.80 1930.60 110932.60 471351987 40297.70 24836.0044403.00 1999.30 111267.77420861988 39408.10 26575.00 44375.91 2141.50 110122.60 50874 1989 40754.90 28067.00 44917.20 2357.10 112204.67 46991 1990 44624.30 28707.70 47403.07 2590.30 113465.87 38474 1991 43529.30 29388.60 47822.07 2805.10 112313.60 55472 1992 44265.80 30308.40 48590.10 2930.20 110559.70 51332 1993 45648.80 31816.60 48727.90 3151.80 110508.70 48827 1994 44510.10 33802.50 48759.10 3317.90 109543.70 55046 1995 46661.80 36118.05 49281.60 3593.70 110060.40 45824 1996 50453.50 38546.90 50381.60 3827.90 112547.92 46991 1997 49417.10 42015.60 51238.50 3980.70 112912.10 53427 1998 51229.53 45207.71 52295.60 4083.69 113787.40 50145 1999 50838.58 48996.12 53158.41 4124.32 113160.98 49980 2000 46217.52 52573.61 53820.33 4146.41 108462.54 54688 2001 45263.67 55172.10 54249.39 4253.76 106080.03 52215 2002 45705.75 57929.85 54354.85 4339.39 103890.83 46946 2003 43069.53 60386.54 54014.23 4411.56 99410.37 54506 2004 46946.95 64027.91 54478.42 4636.58 101606.03 37106 2005 48402.19 68397.85 55029.34 4766.22 104278.38 38818 2006 49804.23 72522.12 55750.50 4927.69 104957.70 41091 2007 50160.28 76589.56 56518.34 5107.83 105638.36 48992 2008 52870.92 82190.41 58471.68 5239.02 106792.65 39990 2009 53082.08 87496.10 59261.45 5404.35 108985.75 47214 2010 54647.71 92780.48 60347.70 5561.68 109876.09 37426 2011 57120.85 97734.66 61681.56 5704.24 110573.02 32471三、模型设定1、分别做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1、X2、X3、X4、X5)的散点图,结果如下:由散点图可知,解释变量与别解释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明确,故对原方程两边同时取对数,建立新的回归方程3、为了方便计算,对变量进行重新定义,在eviews对话框中输入genr y=log(y)genr x1=log(x1)genr x2=log(x2)genr x3=log(x3)genr x4=log(x4)genr x5=log(x5)建立新的回归模型,结果如下图由上图可知新的多元回归模型为54321128441.0461565.1401626.0603457.0078124.0408078.2X X X X X Y -++-+-=四、模型的检验与调整(一)经济意义检验由经济分析可知,粮食产量(Y )与农业机械总动力(X1)、有效灌溉面积(X2)、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X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4)应成正相关关系,与受灾面积(X5)应成负相关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播种
施用量
面积
(万吨) (万公斤) (千公顷)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0产中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2负料,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3试时23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2度并55工且22作尽2下可护1都能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5试技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4置管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3技试资件且、术卷料拒管中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Y
1983
Y 38728
X1 1659.8
X2 114047
1984
40731
1739.8
112884
1985
37911
1775.8
108845
1986
39151
1930.6
110933
1987
40208
1999.3
111268
1988
39408
2141.5
110123
1989
40755
2357.1
1997
49417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一、案例背景与数据介绍 1
影响中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农业机 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政策因素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查得的数据,选择从 1983 年 到 2004 年的数据进行分析。选取的变量及单位、各项数据为下表:
年份
粮食产量
农业化肥
112205
1990
44624
2590.3
113466
1991
43529
2806.1
112314
1992
44264
2930.2
110560
1993
45649
3151.9
110509
1994
44510
3317.9
109544
1995
466623593.7源自1100601996
50454
3827.9
112548
案例名称: 作者:
教学目的:
适用课程:
学习本案例的
前期知识准备: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应用统计案例库封面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刘文卿 薛立波 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粮食产量影响因素, 建立回归模型反映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正 确诊断并处理经济变量的多重共线性。
应用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SPSS 软件
本案例的知识点: 回归分析 多重共线性 岭回归